① 38年後《咱們的牛百歲》主演今昔照 王馥荔美到現在 三位演員已去世
1983年12月,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咱們的牛百歲》在山東榮成首映,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這是導演趙煥章繼《喜盈門》之後執導的又一部農村題材的影片。它講述了在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的過程中,共產黨員牛百歲帶領懶漢組社員共同奮斗、脫貧致富的故事。影片因為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底蘊,充滿質朴、樂觀、幽默的生活氣息,人物生動鮮活,語言詼諧幽默,非常接地氣,而被觀眾稱為「散發著泥土芳香的好電影」。
1984年,在第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活動中, 《咱們的牛百歲》獲得最佳故事片獎,在其中扮演菊花的王馥荔獲得最佳女配角獎。直到現在,仍有太多影迷對它念念不忘。
我覺得跟《喜盈門》相比,《咱們的牛百歲》中演員們的表演更加成熟,畫面鏡頭也更加靈動,有許多場戲令人難忘。當我們將目光投向38年前的大銀幕,會發現那時的人們真的好簡單也好淳樸。就算影片講述的只是家長里短,但也讓人心裡倍感溫馨。那時候大家心心念念所盼的,也不過是日子有個好奔頭。而現在,大家看一看,父輩們的心願早已實現,而我們,在重溫他們的故事時,卻早已熱淚盈眶。
那麼,如今38年的時間過去了,各位還記得影片中憨憨可愛的牛百歲,還記得潑辣爽快的菊花,還記得愛吃醋的秋霜,還記得一臉深沉的天勝,還記得砸人家鐵鍋的田福以及扮演他們的演員嗎?
時光如梭,當年他們在銀幕上生動的表演猶在眼前,而他們這些年的變化,又有多大呢?
今天,就讓咱們通過演員們今昔對比照的形式,來感受一下吧。
他們當中,有人曾坐牢,有人紅到現在,有人已經去世了。
梁慶剛不是一個有名的演員。趙煥章之所以選中他,是因為他形象朴實憨厚,一看就是個老實人。
他當時是上海人藝的演員,沒演過什麼電影。在《咱們的牛百歲》之前,只演過一部《笨人王老大》,但拍完卻沒有及時公映。所以他格外珍惜在《咱們的牛百歲》中出演角色的機會。他虛心向王馥荔、陳裕德、丁一等演員學習在鏡頭前的表演經驗。同時也深知演員演好角色,就必須有生活的道理,所以與當地農民兄弟吃住在一起,直到自己從內到外,與他們分不出你我。
梁慶剛說,為了塑造好牛百歲這個角色,他當時前後跟了5個大隊支書體驗生活。正因為心裡有底,所以這個貌不驚人的演員,他所扮演的致富帶頭人牛百歲,才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之後,梁慶剛便成為了各個電影攝制組爭搶的「香餑餑」,他又陸續出演了《流浪漢與天鵝》、《戰爭,讓女人走開》、《合同夫妻》、《金鞋》、《鍾鳴寒山寺》等影視劇。所扮演的,大都是憨厚實在的老實人。尤其是《笨人王老大》中的王老大,更像是為他度身打造的角色,他不僅演起來得心應手,而且給觀眾的感覺,也是那麼神形兼備。
如今,梁慶剛早已從上海人藝退休,79歲的他變化不大,談起自己的演藝生涯,他的心中充滿感恩。他說,我是趕上了好時候,所以才有機會出演牛百歲。
王馥荔當時已經演過許多電影,塑造過很多角色,但大都溫婉賢淑,端莊文靜。她很擔心自己的戲路被固定,所以很想有所突破和發展。正好《咱們的牛百歲》給他提供了這個機會。
而影片中菊花這個角色,還是她從機場撿來的呢。
那次是王馥荔陰差陽錯地誤了飛機,正等下一班的時候,突然遇到了剛剛拍完《喜盈門》不久的趙煥章。結果兩人所乘坐的又是同一班飛機。趙導演就對王馥荔說,我手裡正好有個本子,裡面有個角色叫菊花,你先看看,想不想演?
王馥荔就利用飛機飛行的兩個小時看完了劇本,當即表示願意接下這個角色。可是這個人物與她之前塑造的角色大不相同,她身上潑辣的性格與王馥荔本人相差甚遠,怎麼辦呢?王馥荔所想到的辦法,跟梁慶剛一樣,那就是走進生活,到生活中去吸取營養。
她來到山東農村,與當地的大嫂子們成為朋友,並將她們身上的許多特點都運用到角色之中。比如在拍攝與秋霜吵架的那場戲時,菊花一說話就拍手的動作,就是跟一位大嫂學來的。還有一高興就嘎嘎笑個不停的習慣,也是從大嫂們那裡得來的提示。
不僅如此,她還和當地老鄉一起下地幹活,大熱天一起去割麥子,一起推車、撒種,一起洗衣做飯。我想,也正是因為憑借著這股認真的勁頭,王馥荔又在銀幕上塑造了一個鮮活飽滿的人物形象。並憑借自己的出色演技,而首次獲得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這之後,王馥荔又在影視劇中塑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角色,如《日出》中的翠喜、《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們》中的宋靄齡、《家風》中的馬桂梅、《闖關東中篇》中的龐奶奶、《南下南下》中的魏母、《老閨蜜》中的梅姨等,都呈現了精湛的演技 。
如今的王馥荔仍然活躍在影視鏡頭前,而且早已成為觀眾最為熟悉的表演藝術家。可以說是一直紅到現在的典範。她今年72歲,和年輕的時候一樣保持著優雅的風范。
相對來說,錢勇夫的人生之路更加坎坷一些。這當然與他不安分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
他出身貧苦農民家庭,後來憑著一腔熱血考上濟南文工團。然後又懷著巨大勇氣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戰友文工團,結果都考上了。最終他選擇進了戰友文工團。可是沒想到,在特殊十年期間,他卻被打成了現行反革命。
直到1979年,他才被得到平反。然而這時他已經人到中年。但他還是以飽滿的熱情重新投入到藝術創作中,陸續在《霧都茫茫》中扮演了陳浩,在《魂系藍天》中扮演了高揚、在《咱們的牛百歲》中扮演了牛天勝、在《二十年後再相會》中扮演了袁朗等角色。
錢勇夫形象英俊,氣質硬朗,正是當時銀幕上最受歡迎的「硬派小生」。然而他卻並不滿足於只當演員,而是通過各種渠道發現商機。1986年,在第8屆百花獎評選過程中,他提議以賣獎券的方式推銷選票,中獎的觀眾可以獲得彩等獎勵。結果這個建議得到了採納。但不久他就被人舉報貪污了197萬元。這個數字在當時絕對算是巨款,所以他很快被抓進了看守所。
好在半年之後經查證錢勇夫貪污的證據不成立,所以他最終被無罪釋放。但這之後,他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再拍戲,而是開始下海經商。他很有眼光也頗具膽識,很快就看中一塊地的水源,准備投資生產礦泉水,卻沒想到中途又被合作方給騙了。這下錢勇夫欠下了巨額債務,他只好隱姓埋名到一家保健品公司打工。2005年他又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同時還出演了《永不瞑目》、《雷霆出擊》、《暗戰》、《雙生花》等影視劇。
回頭看錢勇夫這一路走來,真是坎坷不斷,折騰不斷,但他卻從沒認輸,我覺得是條漢子。如今他78歲,從他的今昔對比照來看,他精神矍鑠,目光銳利一如往常。
陳裕德雖然長得不好看,但奇怪的是大夥兒都愛看他演的戲。
我記得他初上銀幕,是在1965年拍攝的《龍馬精神》中出演留根。那年他才25歲。然後在70年代末,他開始頻繁地出現在一些電影中,而且以獨具特色的幽默表演,而給大家留下印象。
這其中,《咱們的牛百歲》中的田福,是他留給觀眾記憶最深的一個角色了。這個人物不討喜,但陳裕德的表演卻很受歡迎。我覺得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他通過自己的演繹,給人們帶來了歡笑。
我想,也正是因為他所扮演的田福太過深入人心,所以接下來他又在一系列電影中出演了類似的角色,如《咱們的退伍兵》中的柳鐵旦,如《金鞋》中的劉六順,如《斗雞》中的孫老倔等,幾乎都是又痞又喪的落後分子。
有人說,陳裕德是天生的喜劇演員,他就是為逗笑大家而生的。可是,這個兩度獲得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的好演員,卻過早離開了這個世界。 1996年,他因患 鼻咽癌病逝,年僅56歲。
而無獨有偶,在《咱們的牛百歲》中出演秋霜的演員丁一,和陳裕德一樣,也來自河南,而且,她也英年早逝,令人唏噓。
丁一是個好演員,在《咱們的牛百歲》中,簡直將秋霜這個角色給演活了。
其實不光是秋霜這個人物,就包括《黃山來的姑娘》中的保姆大媽,《黃土坡的婆姨們》中的齊大嬸,《清涼寺鍾聲》中的羊角大娘等,她都演繹得活靈活現,充分顯示了自己的表演才華。
她是八九十年代大家所公認的演技派明星,她憑借一個個角色的塑造,而贏得了大家的尊重。然而這位來自河南鄭州的國家一級演員,卻於2000年就因病去世了,年僅58歲,真是令人感到吃驚啊。
在《咱們的牛百歲》中扮演新良的解衍,他是來自東北的一個演員。在八九十年代也出演過許多電影,不過以扮演配角居多。其中 《取長補短》中的孫金木、《老井》中的孫旺才,《血色清晨》中的李狗娃,《離開雷鋒的日子》中的小偷等,令人記憶猶新。
他的表演朴實、自然、接地氣,但遺憾的是,他也已經去世了。
在《咱們的牛百歲》中扮演愣頭青牛其的達娃平措,大家還記得他嗎?
他原本是一名海軍戰士,後來考進了東海艦隊文工團,在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活潑陽光的小戰士形象。在《咱們的牛百歲》中,他扮演動不動就打架的牛其,但生活中的他卻很儒雅。除了《咱們的牛百歲》之外,他還曾在《大廈小屋》中扮演 汪志虎 、在《秦川情》中扮演 大喜 等角色。另外,我記得在90年代,中央電視台的《大風車》節目中,他也有出現過。
後來他好像從事幕後工作了。我最後一次看到他的表演,是在《棉花兒盛開》中,他扮演宋玉柱。
很多觀眾在看《咱們的牛百歲》時都不知道,在其中出演菊花女兒葉兒的女演員,就是八一廠著名演員朱時茂的妻子范旭霞。她出演的影視劇作品並不多,嫁給朱時茂之後,更多的時間是在家相夫教子。
范旭霞比朱時茂大兩歲,如今69歲,經常會和朱時茂出現在一些訪談節目中。
很多影迷說沒有在《咱們的牛百歲》中看到畢遠晉,那是因為他所扮演的一組長,戲份實在太短了,短到匆匆一閃,就一晃而過了。不過雅清團隊的美編,還是有給大家截到他在其中的圖片。
② 咱們的牛百歲老電影完整版牛其扮演者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注
牛百歲 梁慶剛 ----
菊花 王馥荔 ----
牛天勝 錢勇夫 ----
秋霜 丁一 ----
田福 陳裕德 ----
牛其 達娃平措 ----
新良 解衍 ----
葉兒 范旭霞 ----
牛四 楊子純 ----
牛金金 李其珍 ----
會計 王群 ----
枝兒 陶蓉 ----
王小山 孫劍 ----
一組長 畢遠晉 ----
寶生 周菁徠 ----
③ 演員梁慶剛那年出生的
你好!看了問題,網路了一下。梁慶剛1942年出生於河北唐山農村。1983年開始演電影《咱們的牛百歲》。
④ 咱們的牛百歲女演員
《咱們的牛百歲》演員表 :
梁慶剛
飾 牛百歲
王馥荔
飾 菊花
錢勇夫
飾 牛天勝
丁一
飾 秋霜
陳裕德
飾 田福
解衍
飾 新良
范旭霞
飾 葉兒
楊子純
飾 牛四
陶蓉
飾 枝兒
畢遠晉
飾 一組長
⑤ 農村題材80年代老電影全部電影名稱
1、《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2、《稻草人》是由王童執導,張柏舟、卓勝利、吳炳南、文英、柯俊雄主演的劇情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中國台灣上映;1988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3、《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由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於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4、《黃河謠》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於1989年攝制,葛優和巍子主演,滕文驥擔綱導演,蘆葦和朱曉平擔任編劇。1989年上映。
5、《野山》是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故事片,由顏學恕執導,杜源、岳紅主演,於1986年9月11日上映。
6、《孩子王》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劇情片,由陳凱歌執導,謝園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7、《黃土地》,是改編自柯藍的小說《深谷回聲》的一部文藝題材的電影。由陳凱歌執導,王學圻、薛白主演。1985年上映。
8、《生財有道》是1983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由謝添執導,趙子岳、陳強等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
9、《咱們的牛百歲》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趙煥章執導,梁慶剛,王馥荔,錢勇夫等人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83年上映。
10、《快樂的單身漢》是宋崇執導的喜劇片,由龔雪主演,劉信義、鄭星、馬曉偉等人共同出演,於1983年上映。
⑥ 跪求咱們的牛百歲1983年上映的由 梁慶剛主演的在線免費播放資源
《咱們的牛百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TR6-QTtC15gjEQlywMkwig
導演:趙煥章
編劇:袁學強
主演:梁慶剛、王馥荔、錢勇夫、丁一、陳裕德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83(中國大陸)
片長:95分鍾
聯產承包後,膠東某地農村。支部委員牛百歲(梁慶剛飾)把別的組不要的五個有各種缺點的人歸攏到自已組里,人們戲稱「懶漢組」。菊花(王馥荔飾)的女兒葉兒(范旭霞飾)的對象王小山(孫劍飾)聽說未來的丈母娘進了「懶漢組」提出分手。百歲的妻子秋霜(丁一飾)聽說百歲年輕時和菊花好過,隔牆大罵「狐狸精」。牛天勝(錢勇夫飾)用新良(解衍飾)偷來的鋼筋搭兔窩被牛四(楊子純飾)發現,氣得上山打兔子去了。這真是一波未平又起一波,百歲懷著一顆誠心感化這幾個人,同時又對秋霜訴說他和菊花的往事,終於冰釋前嫌。在勞動過程中,天勝和菊花產生好感,而田福(陳裕德飾)卻從中插一杠子。秋後,玉米豐收了,沒有完成定額的田福跑到百歲家,拿石頭砸了他家的鍋......
⑦ 咱們的牛百歲女演員都是誰
《咱們的牛百歲》演員表 :
梁慶剛
飾 牛百歲
王馥荔
飾 菊花
錢勇夫
飾 牛天勝
丁一
飾 秋霜
陳裕德
飾 田福
解衍
飾 新良
范旭霞
飾 葉兒
楊子純
飾 牛四
陶蓉
飾 枝兒
畢遠晉
飾 一組長
⑧ 老電影《咱們的牛百歲》的主要演員們現在生活的怎麼樣
梁慶剛——牛百順
陳裕德,1958年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分派 到河南省話劇團工作。陳裕德扮相滑移,善於 於喜劇形象,被譽為「河南怪人」。陳裕德先後在《斗雞》《亞姑》《黃河東流去》等多部片中擔負 重要 腳色 ,曾兩次獲得過片子 百花獎最佳男副角 獎、中國片子 表演藝術家學會金鳳凰獎。遺憾的是1996年,陳裕德因鼻咽癌英年早逝,享年57歲。
⑨ 咱們的牛百歲老電影演員表
《我們的牛百歲》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榮譽出品,趙煥章導演,梁慶剛,王馥荔,錢勇夫等人領銜主演的劇情電影,電影於1983年公映。此片講敘了鄉村推行生產製造責任制中,共產黨人牛百歲帶領懶漢組社員攜手並進、創業致富的小故事。
牛百歲:牛百歲帶領五個問題較多的社員單創立了一個作業組。在100歲帶領下盡管幹得很出色,但不久發生了一連串的煩心事。
被別人取笑帶了個「懶漢組」,乃至還虛構100歲與成員大菊花的風言風語,導致100歲的愛人和大菊花撕破臉皮吵罵。但100歲並沒有舍棄,細心改正了隊員的不正確,並給老婆講了大菊花的舊事。最後,作出了尊重事實的考試成績。
大菊花:菊花是個年輕的寡婦,以往跟100歲處過。之後四清運動跟四清大隊長也談過,但都發黃。結論大菊花的身上背了厚重的負擔,被批評掛掉搞破鞋遊街示眾。
在農村家中並沒有壯勞力家中農事沒有人干,沒法就只有找人,時間長了流言蜚語一出「搞破鞋」綽號就貫徹落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