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戰爭片行家請進!外行莫入!
除去你看過的,推薦以下幾部,可以看看:
美國拍攝的:
《直搗東京》
《目標東京》
《太平洋》
《海軍地獄貓》
《魚雷出擊》
《孤島浴血戰》(又譯《南太平洋大捷》)
《硫磺島浴血戰》
《菲律賓浴血戰》
《虎虎虎》(又譯《偷襲珍珠港》,日美合拍)
《中途島》
《太平洋潛艇戰》(又譯《太平洋喋血記》/《靜靜地,深深地》/《霸海雙雄》)
《太平洋航空作戰》
《巴丹戰役》
《復活島》
《反攻緬甸》
《印第安納波利斯歷險記》
…………
日本拍攝的(多有美化侵略的意味):
《珍珠港空襲》(日本第一部特攝片,1941年)
《夏威夷大海戰》(影片於1942年首映,一度被東京盟軍總部沒收,1968年才再度上映)
《肉彈》(反戰喜劇片)
《血戰沖繩島》
《太平洋之鷹》
《太平洋之嵐》
《啊,特別攻擊隊》》(又譯《神風特攻隊》)
《啊,空軍》(又譯《啊,零戰》)
《零式戰斗機》(《燃燒的零戰》)
《決戰航空隊》
《大戰末日》
《姬百合之塔》
《轟炸沖繩》(又譯《愛與夢飛翔》)
《啊,海軍》
《山本五十六》
《聯合艦隊》
《軍閥》(又譯《動盪的昭和史》)
《暴風女神》(又譯《魔女潛艇》/《潛艇風暴》)
《男人的大和》
《為我們所愛的》(原名《我願為你赴死》/《吾為君亡》)
《沒有出口的海》(又譯《血海無涯》)
……
② 推薦一個喜歡的電影
最近的一部電影《指揮家》。
希望你能喜歡。
③ 電影指揮家好看嗎
簡介基本信息
《指揮家》是一部真實的女性職場奮斗史,該片由真實人物經歷改編,講述了史上首位女指揮家安東尼婭‧布里克的傳奇一生。[1]
該影片定於2021年1月22日在全國上映。
講述身世坎坷從小被收養的女主人公懷抱音樂夢想,在世俗對女性的嘲諷歧視之下,通過自身不斷努力獲得從未有過的主流社會階層的高度認可。同時情感之路卻歷盡艱辛,男主人公從質疑並阻撓逐步轉變為一路相扶,默默助其成長為全球第一位女指揮家的故事。而貫穿全片的古典交響樂,更為觀眾奉獻了一次大師級的視聽盛宴。音樂、夢想、愛情等多種元素交織,電影《指揮家》也被不少影迷力贊為交響樂版「愛樂之城」。
④ 指揮家中都有誰比較出名的,都有哪些
1、楊嘉仁
楊嘉仁(1912-1966)是南京金陵女子大學音樂系唯一的男性畢業生。這個廣東中山縣人憑借努力,於1940年一舉拿下美國密執安大學音樂教育系和理論系的兩個碩士學位。一生獲獎無數,和夫人程卓如堪稱當時音樂界的「神鵰俠侶」,指揮家樊承武、卞祖善等曾受教於他。
2、黎國荃
黎國荃(1914年-1966)年輕時是國內知名的小提琴家之一,後任中華交響樂團的指揮。先後指揮演出了中、外大型歌劇《白毛女》《劉胡蘭》《茶花女》和舞劇《寶蓮燈》《紅色娘子軍》《天鵝湖》等。1964年任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指揮組組長。曾先後赴蘇、波等國訪問演出。
3、陳傳熙
陳傳熙(1916年-2012年)曾任雙簧管演奏員,1951年隨團赴柏林參加第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之後,在蘇、匈等多國訪問演出。1958年秋調任上海電影樂團指揮後,已為二百五十餘部影片配錄了音樂。從小就養成的在固定音上的驚人聽覺,使他在電影配樂工作中如魚得水。
4、李德倫
李德倫(1917-2001)先生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1999年11月19日與斯特恩合作奏起「世紀絕響」的故事。2001年9月23日,斯特恩逝世;同年10月19日,李德倫逝世。一生榮譽等身、蜚聲海外的李大師,對音樂有著不一樣執著。
5、秦鵬章
「藝術的生命在於不斷創新,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進取。」音樂指揮家秦鵬章曾這樣闡述自己的座右銘,他是新中國成立後民族音樂的奠基人,人家都叫他「秦老」,他卻總是自稱「小秦」。老先生熟練地遊走於作曲、編配、指揮、演奏等各個領域,更能彈得一手好琵琶。
6、黃飛立
黃飛立,出生於1917年,廣東番禺人,著名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首任指揮系教授、中國指揮專業教育奠基者之一、教育家,1943年後,任福建音樂專科學校副教授。
7、韓中傑
韓中傑,指揮家,上海市人,1951年後,歷任中央歌舞團樂隊隊長、指揮、長笛獨奏員,1961年獲蘇聯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副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中央樂團交響樂隊指揮兼中央歌劇院指揮、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教員、中國音協第三屆理事。
8、司徒漢
司徒漢,音樂指揮家,廣東開平人。194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1950年同年畢業於中央樂團蘇聯專家合唱指揮班。後歷任上海合唱團團長、指揮,上海樂團團長、指揮、名譽團長,中國音協第三屆理事、第四屆常務理事。曾擔任清唱劇《礦山烈火》和《幸福河大合唱》、《黃河大合唱》以及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指揮。
9、馬革順
馬革順(1914年~2015年12月19日),陝西乾縣人,中國合唱指揮泰斗、上海音樂學院合唱指揮教授、中國合唱音樂的奠基人之一,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維斯銘士德合唱音樂學院榮譽院士。
10、黃貽鈞
祖籍湖南瀏陽,出生於江蘇蘇州。1933年畢業於蘇州中學。1934年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國樂隊任演奏員,曾創作《花好月圓》等樂曲,並為電影《雞毛信》和話劇《關漢卿》配樂。
⑤ 凱特·布蘭切特亮相電影《塔爾》首映紅毯,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凱特·布蘭切特亮相電影《塔爾》首映紅毯,影片主要講述的故事是:
《塔爾》是托德·菲爾德自編自導的音樂片,由凱特·布蘭切特、諾米·梅蘭特、妮娜·霍斯等參演,於2022年10月7日在北美上映;該片講述了德國大型交響樂團第一位女性指揮家的故事。影片的主角莉迪亞·塔爾(凱特·布蘭切特 飾)是德國大型交響樂團第一位女性指揮家。故事發生在一次重要的交響樂錄制前幾天。塔爾六歲的養女Petra非常聰明和迷人,在這里發揮了關鍵作用。當各種因素似乎對莉迪亞不利時,女兒成為掙扎中的母親的重要精神支持。
⑥ 凱特·布蘭切特主演新片《塔爾》 飾傳奇指揮家,在片中他是什麼人設
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主演的新電影《塔爾》飾演的是德國大型交響樂團第一位女性指揮家莉迪亞·塔爾。這個角色是一個傳奇指揮家,,她在片中的人設是一個有才華、有抱負、不受自己性別限制敢於追求夢想的人設。
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主演的電影《塔爾》講述的是管弦樂團史上第一位女性首席指揮家莉迪亞·塔爾Lydia Tár,這個角色的人設有魅力、有才華,很迷人。
⑦ 跪求《指揮家》2018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克里斯蒂亞娜 德布奧恩主演的
《指揮家》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kJmseoMFUasRjOiUwexxDw
《指揮家 De dirigent》 導演: 瑪利亞·彼特斯 編劇: 瑪利亞·彼特斯 主演: 克里斯蒂亞娜 德 布奧恩、本傑明·溫賴特、斯科特·特納·菲爾德、塞馬斯·F·薩金特、安妮特·馬爾赫畢、雷蒙德·提哈瑞、吉斯·舒爾騰·范·艾查特、理查德·塞梅爾、西恩·托馬斯、蒂姆·埃亨、席琳·珀賽爾、奇普·佈雷、瑪麗-克萊爾·維特洛克斯、傑里邁亞·弗萊明、詹姆斯·卡羅爾·喬丹 類型: 劇情、愛情、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荷蘭、比利時 語言: 英語、荷蘭語、德語 上映日期: 2021-01-22(中國大陸)、2018-10-25(荷蘭) 片長: 137分鍾、140分鍾(中國大陸) 又名: 揮動傳奇(港)、首席指揮家(台)、The Conctor 影片是一部真實的女性職場奮斗史,看出身底層的女性如何突破職場「天花板」,成為史上第一位女性指揮家!當愛情和夢想「狹路相逢」,看她如何「指揮」人生,成就自我!電影根據真人故事改編,講述「史上最偉大女指揮家」安東尼婭 布 克勇敢追求音樂夢想,在女性社會地位極度受限的上世紀20年代,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的故事。她出身微寒,卻心懷音樂夢想。追夢途中,在以男性為主導的音樂世界中歷盡荊棘和冷眼,卻永不言棄。當希望的曙光初露,她深愛的男人卻希望她為愛止步,最終她毅然選擇飛往追尋音樂夢想的歐洲,可他們的愛情又將何去何從......電影由荷蘭名導瑪利亞·彼得斯執導。
⑧ 電影《虎口脫險》中那的位指揮家是誰
飾演指揮的,是路易·德·菲耐斯,法國著名喜劇電影演員,1980年3月在法國第五屆「凱薩」金象獎電影節授獎儀式上,菲耐斯被授與特別獎,以表彰他對法國電影事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他於1983年去世.
⑨ 指揮家劇情介紹 指揮家講述了什麼故事
1、《指揮家》影片是一部真實的女性職場奮斗史,看出身底層的女性如何突破職場「天花板」,成為史上第一位女性指揮家!當愛情和夢想「狹路相逢」,看她如何「指揮」人生,成就自我!
2、電影根據真人故事改編,講述「史上最偉大女指揮家」安東尼婭·布·克勇敢追求音樂夢想,在女性社會地位極度受限的上世紀20年代,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的故事。她出身微寒,卻心懷音樂夢想。
3、追夢途中,在以男性為主導的音樂世界中歷盡荊棘和冷眼,卻永不言棄。當希望的曙光初露,她深愛的男人卻希望她為愛止步,最終她毅然選擇飛往追尋音樂夢想的歐洲,可他們的愛情又將何去何從......電影由荷蘭名導瑪利亞·彼得斯執導。
⑩ 法國喜劇<虎口脫險>中扮演指揮家的演員叫什麼
中文姓名:路易·德·菲奈斯
英文姓名:Louis De Funès
昵 稱:Fufu (菲菲)
國 籍:法國
生 日:1914年7月31日 (順便說一句,死於1983年1月27日)
星 座:獅子座
職 業:導演,演員,劇作家
成 名 作:《穿越巴黎》
代 表 作: 《虎口脫險》
妻 子: 戈爾曼·艾洛蒂(1936-1942)
與芳托馬斯中那個傻里傻氣的警官相比,菲奈斯在「警察系列」電影中塑造的那個陰奉陽違、鬼頭鬼腦的警察局副局長路德維克就更加自私怪戾,這是一套先後拍攝了6部的法國喜劇電影史上最成功的系列喜劇:《聖特羅佩的警察》、《警察在紐約》、《警察結婚記》、《散步的警察》、《警察與外星人》和《警察與女警察》,這一群法國富翁度假別墅最多的小城聖特羅佩的圍繞在菲奈斯的身邊不折不扣的鴕鳥警察,他們彼此吹吹拍拍,在各種奇遇中笑料百出,遇事相互推卸責任,領功封賞卻爭先恐後,經常糾纏在一些與破案無關的小事上逞口舌之能。似乎從此打下了一個「搞笑警察」的模子,一直到德斯利·尼爾森的美國「白頭神探」和後來的「的士速逮三部曲」。
如果沒有《虎口脫險》如此風光的國際聲譽,菲奈斯本人最喜歡的電影《雅各布教士歷險記》則是他名至實歸的代表作,使菲奈斯的演藝生涯達到了個高潮,上座率高達到7百萬。據說烏里在拍攝時經常因為笑得太厲害,致使攝影機劇烈抖動不得不重拍。影片講述菲奈斯的女兒即將嫁給將軍的兒子,他無意間捲入了一場「政治陰謀」,同時一個著名的猶太教士來法國參加宗教活動,結果從機場開始,警察、恐怖份子、年輕的總統、知名教士和菲奈斯女兒的婚禮就攪在了一起,該劇劇情緊湊,線索復雜,笑料百出,人物眾多且性格鮮明,不僅有許多的菲奈斯的拿手好戲,還緊扣當時法國社會重要的宗教分歧和種族主義,給以往菲奈斯誇張喜劇注入了浪漫的溫馨。至今劇中在口香糖加工廠那段戲仍然是許多喜劇效仿的經典橋段。
菲奈斯還演過用一根小棒指揮芭蕾舞女演員的指揮家(《指揮家》),對雇員吝嗇粗暴卻對客人百般諂媚的飯店老闆(《總統失蹤記》),嫌貧愛富阻止女兒自由戀愛的大資本家(《奧斯卡》)和西班牙國王的貪婪使臣(《瘋狂的貴族》),最後他終於如願以償地自導自演了夢寐以求的莫里哀名劇《吝嗇鬼》,塑造了法國電影史上唯一的阿拉貢。
三
今天的喜劇已經容納了很多表演之外的因素,比如戲仿,特效和漫畫,菲奈斯喜劇中雖然也有懸疑情節和動作場景做陪襯,但主要還還是在於演員的表演。他把舞台戲劇的喜劇手段搬上了銀幕:誇張的手勢,各種身體語言和聲音語言的運用以及對白的表情化。
與過去那些喜劇演員的重要區別在於,他成功地表現了喜劇中被諷刺的對象,並使一群可氣、可恨的人物成為喜劇主角,抓住了這些人的本質特徵挖掘了人性的可笑之處,因而他的諷刺是激進的,從市儈到名人,從小氣鬼到大資本家,從知識分子到小丈夫,人最卑微的品質套上了菲奈斯的外套竟然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哈哈鏡效果,人們在看到那些自私、蠻橫、驕傲、獨斷和格格不入的角色而反思日常生活,他的表演後來變成了巴黎一些戲劇學校入學考試的一道測試題。
菲奈斯平時非常謙遜,也經常在反思自己的表演方向和喜劇風格,他說:「在剛開始時,從未,我從不敢相信我能如此挑剔的觀眾笑了這么多年。我問我自己還能繼續讓人開心多長時間。它讓我害怕,就像腦袋上懸了一把劍。我讀過和聽過一些關於我的東西,我知道我不能永遠都只停留在一個地方,只有走得更遠。」
當他剛剛導演過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後,1983年1月27日,他因心臟病發逝世,他給這個世界帶來太多太多的歡樂了,以致於上帝不捨得讓這個善良人在離去之前承受太多痛苦。斯人一去20載,我們卻還對著屏幕愣愣地以為他仍活著。今年1月各大雜志的封面以及書店電影專架上都刊登這個人的笑臉,算是對一種永恆笑聲的紀念,從法國國慶之夜開始,每周六在法國電視6台輪回播放菲奈斯電影,我們發現與菲奈斯同活躍銀屏上的還有別的知名喜劇演員,布爾維爾,考呂什,他們也同樣的優秀,但是被菲奈斯的笑臉給淹沒了,菲奈斯製造了一個時代。
1、《連環套》央視播過,黑白片,菲耐斯飾演總經理。相當精彩的一部懸念喜劇片。
2、《虎口脫險》,不用介紹了
3、《警察》系列六部,極具諷刺意味的系列(《聖特魯配的警察》、《警察結婚記》、《警察和女兵》、《警察智斗外星人》、《警察在紐約》、《警察退休記》等)
4、《冰凍人》央視播過,講的是一具冰封多年的19世紀青年在20世紀復活後的故事,菲耐斯飾演青年的父親和20世紀的假父親
5、《方托馬斯》系列三部,搞笑的經典
6、《暗渡陳倉》(又譯《弄巧成拙》)央視播過,不過現在北京出的正版沒有用公映配音,是用的草配!!!!!!!!!!!!
7、《大飯店》(又譯《總統失蹤記》),最經典的是訓練服務員時的那段舞步
8、《美食家》(又譯《好漢還是孬種》),法國美食的傑出捍衛者,反對美式快餐的傑作。
9、《夫妻市長》(又譯《針鋒相對》),裡面對日本人的嘲諷可謂入木三分。
10、《瘋狂的貴族》,對吝嗇鬼和貴族的生活進行了無情的嘲諷。
11、《教士雅各布歷險記》(好象沒有公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