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80年代電影圈5朵金花,如今最小的已經58了,除了劉曉慶潘虹,還有誰
說起80年代的電影圈 ,那時的影視劇和人物可謂是個個經典 。而在那個時候也被人們選出來電影圈的五朵金花 。除了劉曉慶和潘紅,你知道還有誰嗎 ?
通過上面五位金花我們可以看出 ,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金花 ,靠的並不是自身的美貌 ,而是他們那超強的實力 ,還有極高的藝術造詣 。同時我覺得現在的演員們應該和他們學習 ,他們也是現在演員的楷模 。
『貳』 80年代珠影廠7朵金花,再回首容顏不再,她們的生活現狀如何了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影視圈發展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
在那一時期,涌現出了北影廠、上影廠等眾多知名的優秀電影製片廠。
它們作為出品影視作品的龍頭企業,不僅為大眾產出了一系列優秀經典作品,還培養和發掘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影視女演員。
除了這些影視製作大廠,在我國南方還有一個小廠也綻放出了很多嬌艷的「花朵」,那就是珠江電影製片廠。
雖然它沒有北影廠、上影廠有名氣,但它也出品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和優秀演員。
在當年,珠影廠盛開出了一大片「金花」,她們憑借優秀的演技和姣好的容貌,收獲了大批觀眾的喜愛。
如今已經過去幾十年,「金花」也早已沒有了當年的鮮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年珠影廠幾朵金花的現狀吧。
1960年,普超英出生在湖北武漢,她從小酷愛文藝,在家人的支持下從小學習舞蹈表演。
1972年,12歲的普超英考入了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學習舞蹈,一學就是5年。
她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被電視劇《美麗姑娘》劇組選中,1980年電視劇上映,這部影視作品也成了普超英的熒幕首秀。
她的演技被當時珠影廠很多導演看中,於是在1981年,她被調到珠影廠,成為了一名專業的演員。
普超英在電影《畢升》中飾演女主角阿香,她憑借扎實的演技,把人物質朴、真實的形象表演得淋漓盡致。
也就是這部影片,不僅讓普超英的演技得到了認可,她也因此收獲自己的愛情和家庭。
當時拍戲的時候,普超英優秀的演技和踏實工作的態度,讓珠影廠著名導演於得水印象很深刻。
於是在於得水的前線搭橋下,他把普超英介紹給了自己的兒子。
經過長時間的交往,兩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不久之後兩人就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收獲家庭幸福的普超英,沒有放下自己事業的腳步,從1988年開始,她又相繼出演了《亂世三美人》《出嫁女》等等優秀作品。
1993年,普超英憑借電視劇《情滿珠江》,在事業上向前邁了一大步,她獲得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配角的殊榮。
她也一度被稱為「南國影壇一枝花」。
此後她更是優秀作品不斷,金雞獎、金鳳凰獎等等大獎也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直到如今,62歲的普超英依舊活躍在熒幕之上,雖然現在身體已經發福,沒有了當年的清純靚麗。
她和丈夫的感情也從來沒有任何緋聞,不論她再怎麼紅火,家庭在她心中的地位永遠是最重要的。
相信普超英會一直將自己熱愛的演藝事業進行下去,直到演不動的那天為止。
1961年,梁玉瑾出生在安徽,從小就喜歡文藝表演的她,在17歲考入了滁州歌舞團,成為了歌舞演員。
她跟隨劇團參加了《摸花轎》《祝枝山嫁女》等歌舞劇,後來她又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
經過大學的專業學習,梁玉瑾的表演功底得到了達達的提升,在大學先後出演了多部影視作品。
1983年,她大學畢業之後,被正式調到了珠江電影廠,成為了一名專業的影視演員。
梁玉瑾來到珠影廠後,她的表演功底徹底被激發,很快就成為了紅極一時的女明星。
1987年,她和張藝謀出演了電影《老井》,梁玉瑾憑借優秀的演技,把一個農村姑娘的自然朴實的善良,表現淋漓盡致。
電影《老井》在國際大獎上收獲頗豐,這樣讓更多觀眾認識了梁玉瑾,她的事業也迎來了一個高潮。
第二年,梁玉瑾在電影《寡婦村》中飾演「多妹」,她把人物特點表現得很好,抓住了當時很多影迷的心。
電影《寡婦村》也獲得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獎。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梁玉瑾遇上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 當時她的丈夫是一位香港的富豪,他早已喜歡梁玉瑾很久了。
於是在他的追求下,梁玉瑾和他結婚了,並且她放棄了自己正紅火的演藝事業,跟隨丈夫定居香港。
後來梁玉瑾的丈夫因病去世,她為了生活又不得不重返演藝圈。
梁玉瑾重返演藝圈時已經40歲了,但她沒有放棄自己熱愛的表演事業,憑借影片《情幻遠山》又一次敲開了影視圈的大門。
此後她多次飾演「寡婦」的形象,很多人擔心梁玉瑾現實生活喪夫,還要在電影中演寡婦,都擔心她走不出悲痛。
但她不以為然,後來梁玉瑾在朋友的介紹下,結識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一位外交官,他一身正氣,一直深愛著梁玉瑾,兩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2008年,梁玉瑾出演了電影《見龍卸甲》,自此影視圈就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了。
她和丈夫也定居在法國生活,如今梁玉瑾已經61歲了,雖然早已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但她當年給我們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作品。
左翎1963年出生在廣東,她作為軍人家庭的子弟,從小的生活環境還算可以。
童年時期的她,最喜歡的就是在漏天影院看電影,即便那個年代沒有什麼新電影,只是老電影重復播放,她看得也是非常入迷。
左翎在這樣的環境中,對電影中人物的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左翎的父親被調到瀟湘電影製作廠工作,這讓左翎更近距離地接觸到了電影工作,演員的種子也就在她心中埋下了。
1980年,左翎在電影廠中實習,被《智截玉香籠》劇組看中,導演給她安排了一個小角色。
此後, 左翎就成了很多影視作品中的客串角色,也為她日後的演員生涯積攢下了實踐經驗。
1986年,左翎參演了她人生第一部電視劇《一雙綉花鞋》,她憑借優秀的演技,被調到了珠江電影製作廠。
自此,左翎在影視界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從1988年開始,左翎不斷出演多部影視作品,像《死神與少女》《花街皇後》等等優秀作品,都可以看見她的身影。
左翎的事業上如日中天 ,在感情方面也有所斬獲。
她和珠影廠的演員王建成走到了一起,她被王建成身上的真誠和愛慕所打動,兩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不久,兩人還生下了一個女兒,生活不可謂是不幸福。
1994年,左翎的事業迎來了高峰,她憑借電視劇《情滿珠江》,斬獲了飛天獎的優秀女主角獎, 當時她還被稱為女演員中的「第一青衣」。
令人意外的是,左翎的事業發展得很好,但丈夫卻一直不溫不火,兩人在生活中矛盾不斷增加,最終兩人的婚姻走向了盡頭。
離婚後的左翎獨自撫養女兒,有一段時間她很少拍戲,而是一直陪在女兒身邊。
直到後來遇到了第二丈夫,他是一位商人,兩人經朋友介紹相識,相戀大半年的時間,在1998年,兩人登記結婚。
從2000年開始,左翎又開啟了自己的演藝事業,但她不再像以前一樣,而是更加註重對家庭的關心了。
她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後,明白了不能只顧事業的發展,也要把家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如今的左翎已經59歲了,她也很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了,反而回歸到了家庭,過上了安靜幸福的生活!
04張小磊
張小磊這個名字一聽,大家都會覺得這是個男的,可恰恰相反,張小磊可是名副其實的大美女。
1957年,張小磊出生在浙江寧波,從小學藝的她,大學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進行了專業的表演學習。
她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珠江電影製作廠,從此開啟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1980年,剛到珠影廠的張小磊就被導演傅敬恭看中,她出演了電影《燕歸來》,成為了她進入影視圈的敲門磚。
接下來幾年的時間里,張小磊的演藝事業發展迅速,1984年她出演了影片《西子姑娘》。
張小磊憑借精湛的演技,把劇中人物的細節表現得非常完美 ,獲得了當時觀眾的一致好評,這部影片還獲得了電影學會獎。
1985年,張小磊憑借電影《相思女子客店》,她被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還獲得了廣東電影節「立功獎」。
但令人意外的是,張小磊在她事業發展的最紅火的時候,退出了影視圈。
張小磊在此後的十多年裡,下海經商,從一個女明星搖身一變成了女商人,直到1997年,她才再次回到自己熱愛的演藝事業當中。
張小磊復出之後的第一部影片,是由林黎勝指導的《阿里山的姑娘》。
雖然她闊別影壇多年,但張小磊一舉拿下了全國駿馬獎的最佳女演員獎,她迎來了事業的又一春。
2001年,她又憑借電視劇《兒科醫生》, 獲得了飛天獎的最佳女演員獎,她的表演功底又一次被世人認可。
從那之後,張小磊在影視圈又一次站穩了腳跟,各種影視作品都邀請她出演。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小磊逐漸在影視作品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一種「做作婆婆」的形象,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如今,張小磊已經是一位65歲的老演員了,雖然臉上少了當年的稚嫩,但多了幾分成熟的氣質。
現在的她依舊活躍在熒幕上,給大家奉獻著一部又一部的優秀作品。
雖然她對於自己的家庭和婚姻提及的很少,但相信這樣一位優秀的女演員,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幸福美滿的!
於莉作為珠影廠五朵金花之一,她的演藝發展之路,就沒有其他幾位順利了。
1963年,於莉出生在黑龍江哈爾濱,自幼喜歡唱歌跳舞的她,年僅12歲就考入了湖南省歌舞團。
於莉在歌舞團的六年當中,練功永遠是最刻苦的,她本想將來成為一個舞蹈家,可以一次意外,讓她結束了自己的舞蹈生涯。
在她17歲那年,於莉在台上打燈時,不慎從高台摔下,把她的手骨摔裂了,她也就此停止了舞蹈學習。
而後於莉在朋友的邀請下,開始接觸影視拍攝行業,她憑借和陳佩斯父子搭檔出演影片《父與子》,有了一些小名氣。
1985年,於莉被調入珠影廠,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
她來到珠影廠之後,參演了很多優秀影視作品,比如《冰上火情》《人間煙火》等等都可以看見於莉的身影。
1989年,於莉憑借電影《寡婦村》, 被提名中國電影百花獎的最佳配角,她的事業也因此獲得大火。
但於莉並不滿足,她向當時影視圈發展正處於黃金階段的香港發起了挑戰,選擇隻身離開大陸發展。
於莉剛到香港的幾年發展並不順利,但她沒有放棄,經過自己幾年間的打拚,逐漸在香港站穩了腳跟。
1998年,她和香港演員馬景濤走到了一起。
但彼時的馬景濤口碑並不好,他有過很多不堪的感情,遇到於莉之前,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還帶著一個女兒。
眾人都勸於莉遠離他,可於莉早已墜入了愛河。
但兩人的戀愛僅僅持續了兩年,於莉終究還是忍受不了馬景濤一身的「臭毛病」,選擇了分手。
馬景濤在兩人分手後,還採用一些極端的方法,想讓於莉回心轉意,但於莉拿得起放得下,還是選擇了離開。
1999年,於莉憑借影片《絕代雙驕》,在香港影視圈有了一些名氣,但後來十幾年的時間里,香港影視圈走起了下坡路。
此後的十幾年裡於莉的事業一直不溫不火,雖然在2014年,她參與了電影《微時代》的拍攝,但終究沒能激起太大的浪花。
自從跟馬景濤分手後,於莉也在一直尋找著自己的另一半,奈何20多年來,一直都沒尋找到她的真命天子。
如今於莉已經59歲了,不僅一直是孤身一人不說,恐怕現在也沒有多少人認識她了吧。
當年她選擇離開大陸,進軍香港影視圈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不禁令人唏噓感慨。
王雁1957年出生,她作為一個壯族人,從小就能歌善舞,所以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對表演和舞台充滿了嚮往。
雖然王雁小時候家境不好,但她肯吃苦,在高中畢業後,她去工廠打了很長時間的工,直到1980年,她的人生迎來了轉機。
當時,西安電影製片廠正在招人,王雁本來是抱著試試的心態去的,結果很幸運的被選上了,後來她又被調到了珠影廠。
影片《親緣》是王雁登上熒幕的首秀,但當時她只是一個小配角。
1981年,王雁憑借顏值和優秀的演技,成為了影片《山道彎彎》的女主角,她把影片中人物的性格展現得很鮮明,收獲了一眾好評。
接下來的幾年中,王雁不斷出演多部優秀的影視作品。
1983年,王雁憑主演的電影《路》,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的青年導演特別獎,這讓她也成為了八十年代一顆耀眼的明珠。
此後她參演的戲越來越多,比如《童年的朋友》《爬滿青藤的木屋》《十九年華》等等經典作品,都可以看見她的身影。
可令人意外的是,在她事業最紅火的時候,在影視圈卻看不見王雁的身影了。
當時,她和丈夫陳立洲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寡婦村的日記》,也就是後來的電影《寡婦村》。
1987年,珠影廠給了王雁夫婦8000元的稿費,以此來完成電影《寡婦村》的拍攝。
可後來陳泉州與劇組人員產生了很大的矛盾,珠影廠就選擇了另一位導演進行拍攝。
氣急敗壞的王雁夫婦,把珠影廠告上了法院,雙方對簿公堂,但後來王雁夫婦敗訴,而她也因此在影視圈銷聲匿跡了。
王雁不能演戲之後,從事過各種工作,服裝設計、編劇等等工作她都做過。
奈何王雁幕後的工作,讓她逐漸淡出了大眾的事業,一個當紅的影視明星,也就此隕落。
如今,她也已經65歲的高齡了,雖然早已淡出幕後多年,但她當年留下的精彩作品,依然值得我們回味。
祝福王雁老師身體 健康 。
林曉傑1962年出生在東北,她是珠影廠金花中為數不多去往國外發展的演員。
她從小身材高挑,一直對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林曉傑小時候看到舞台上的演員,總是充滿了好奇心。
經過她自己的不斷努力,林曉傑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進行專業的表演學習。
1984年,她大學畢業之後,被調到了珠影廠,從此開啟了真正的演員之路。
林曉傑從進入珠影廠之後,出演了多部優秀作品,她憑借優秀的演技和高挑的身材,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86年,林曉傑憑借出演電影《鄉民》,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殊榮,雖然沒有得獎,但林曉傑的演技得到了認可。
也就是在《鄉民》的劇組中,她和同為珠影廠演員的陳銳走到了一起。
彼時的陳銳還沒有名氣,但林曉傑沒有嫌棄他,兩人度過甜蜜的戀愛之後,步入了婚禮的殿堂。
可後來兩人因為工作的原因,生活中長期處於一種聚少離多的狀態,兩人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吵架。
最終,兩人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離婚後的林曉傑雖然事業發展的一直很好,但當時國內興起了一陣出國的熱潮,她果斷放下了國內的事業,選擇了出國。
初到國外的林曉傑日子並不好過,她不僅要承受國內外的文化差異,還要接受從國內的明星到國外無名小卒的轉變。
好在她經過多年的打拚,逐漸在國外站穩了腳跟。
2019年,林曉傑主演的電影《別告訴她》在美國上映,該片還獲得了聖丹斯電影節的觀眾最喜愛影片獎項。
自從她出國發展之後,我們就很少再知道她的消息了。
如今林曉傑已經60歲了,希望她的生活健 健康 康,在國外發展的事業能夠順順利利的,祝福林曉傑老師!
從八十年代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十個年頭,而珠影廠的「金花」們的臉上也早已掛滿了歲月的痕跡。
雖然現在的影視圈也在不斷迭代更新,但是少了當年的那份質朴和真實。
現在她們各自的生活都大不相同,有人過得好,有人過得不如意,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祝福老一輩藝術家。
人生路上總是面臨很多路口,無論選擇哪一個,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
祝福老藝術家們的身體健 健康 康,生活快快樂樂!
文| 數據線
編輯|阿喧
圖源網路,侵刪
張馨茹:嫁給歌王張帝,成了閨蜜的後媽,相差33歲的感情如膠似漆
14年了,拿錢大鬧謝晉葬禮的劉曉慶,實現照顧他妻兒的承諾了嗎?
不能喝癮還大!從那英到曾志偉,借著酒勁干瘋事,一個比一個離譜
『叄』 80年代著名演員梁丹妮,二婚嫁小八歲馮遠征,66歲無兒無女
01
一九五四年,梁丹妮出生於廣東。
這是一個文藝起點高過很多人的家庭,梁丹妮的父親是一名知名的編劇,創作過很多優秀作品,例如那部家喻戶曉的 《紅色娘子軍》 。
梁丹妮的母親還是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的高才生。
所以,在這樣一個都是知識分子的家庭條件下,梁丹妮的成長中,就不斷地在與各種各樣的文藝作品和書籍打交道。
梁丹妮的父母對於教育這方面自然是非常重視,知書達理的梁丹妮經常見到父親的很多朋友,開朗活潑的性格很招人喜歡。
1968年,14歲的梁丹妮考進 廣州軍區 文工團,任雜技演員 。
一是父親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像自己一樣,走文藝的道路,
二是梁丹妮自己從小就對表演很感興趣。
看過了很多父母給的書籍之後,幼小的梁丹妮心中,就有著想要把這些故事呈現出來的想法。
進入文工團之後,等待梁丹妮的,是日常表演學習中的很多艱辛,畢竟雜技演員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再加上樑丹妮年紀比較小,有些吃不下這份苦,漸漸地就跟不上別人的進度,在表演的過程中屢屢出錯。
面對上級領導的批評,梁丹妮只能暗暗發誓努力練習。
幾年之後,梁丹妮被下放到基層農村進行勞動學習,那個時候的她才十多歲,就要承受每天勞作過程中的風吹日曬,這個從前書香門第的孩子,感受著不一樣的磨練。
大家都是被下放來進行勞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沒有人會因為你年紀小就讓你少干點。
梁丹妮挑石頭,擔大糞,什麼都干過,什麼苦都吃過。
02
機會總是在不經意間降臨,那個年代的文藝活動是很受重視的,哪怕是下放青年,部隊也會組織表演。
剛好,梁丹妮的部隊當時要排樣板戲 《紅燈記》 。
作為為數不多的女演員,這個任務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梁丹妮頭上,梁丹妮獲得了「小鐵梅」這個角色。
在辛苦的勞動生活中,能夠擁有一點回歸和接近之前表演生活的機會,梁丹妮非常高興,所以這么一個戲份並不多的角色,梁丹妮做了很多准備。
漸漸地,梁丹妮在部隊里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表演機會,成為了一個小小明星。
電影 《 傲蕾·一蘭 》 確認開拍,在部團里表現亮眼的梁丹妮被注意到了,最終拿下了女主角傲蕾 ·弗蘭晶這個角色。
梁丹妮有些西方化的深邃長相,完美地適合這個角色。
由此開始,梁丹妮正式踏入了演藝圈。
很多人應該都記得《灕江春》里那個青春有活力的「黃莉莎」,這個令人眼前一亮的少女,扮演者也正是梁丹妮。
「黃莉莎」這個角色是一個華僑,梁丹妮將她身上的那種洋氣演得恰到好處,在這部電影里,梁丹妮展現出了自己的演技實力。
一時間,梁丹妮成為了一顆備受矚目的靚麗新星,姣好的長相和文藝的氣質,受到了很多觀眾的熱烈追捧。
市面各種雜志封面上,都有梁丹妮的身影。
03
梁丹妮在自己第三部電影中,就開始嘗試著顛覆自己的戲劇類型。
在那個年代,警匪片還是一個非常稀少的電影類型,所以電影 《第三個被謀殺者》 一經上映,就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在一片懸疑槍戰中,觀眾看到了由梁丹妮所扮演的那個愛憎分明的 「方卉」 。
如果說,二十一世紀證明一個明星受歡迎程度是他的專輯銷量、或者票房號召能力的話,那麼在八十年代就是掛歷的銷售數據。
在那個海報還並不十分流行的年代,能夠被印到掛歷上,說明是有分量的。
印有梁丹妮照片的掛歷,成為了當時所有明星掛歷中最受歡迎的。
可以說在80年代梁丹妮火遍大街小巷,家喻戶曉。
梁丹妮的演藝事業擁有著旁人所沒有的順利,有父親的幫助,梁丹妮在演技上得到了很多指點,父親的名氣也為她帶來了很好的電影資源。
這時的梁丹妮,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這個時候,梁丹妮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此時正是梁丹妮事業最巔峰的時期,她卻不顧名利,毅然而然地走進了婚姻當中。
可惜,最終這段婚姻,讓梁丹妮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與前夫大相徑庭的工作,讓兩個人之間很少有共同話題,再加上樑丹妮需要經常在外地拍攝電影,聚少離多的生活加劇了夫妻感情的裂縫。
十年的婚姻,走到這樣一個失敗的結局,是誰也不想看到的。
04
離婚之後,梁丹妮又重新把重心放回了自己的演藝事業上。
一九八八年,電影 《豺狼入室》 開拍,選定了剛剛在演藝圈嶄露頭角的馮遠征,女主角自然是梁丹妮。
面對著略顯稚嫩的馮遠征,梁丹妮對他的演技產生了一絲擔心,覺得他無法勝任這個角色。
但是在之後的拍攝中,馮遠征的演技令梁丹妮刮目相看,想不到他看起來瘦弱,但是演戲上卻很有爆發力。
就這一次的接觸,梁丹妮對馮遠征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拍攝過程中,有一件小事的發生,一下子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當時要拍攝一場馮遠征扇梁丹妮耳光的戲,拍攝之前兩個人商量好了借位假打,可等到拍攝時,梁丹妮卻沒有躲開,結結實實地被馮遠征扇了一巴掌。
對此,馮遠征愧疚得不行,梁丹妮還是他的前輩,但梁丹妮卻表示沒關系。
在之後的相處中,馮遠征因為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在片場一直對梁丹妮恭敬又照顧,兩個人之間走得很近。
1991年,迎來了梁丹妮與馮遠征的第二次合作,正是這次合作,讓兩人之間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當時兩人是在拍攝電視劇 《馮白駒將軍》 ,不知為何馮遠征突發水痘,而且很嚴重。
劇組里的人都對馮遠征敬而遠之,唯獨梁丹妮不但沒有避開他,還主動去看望他。
看著馮遠征全身潰爛的水痘,梁丹妮覺得很心疼。
因為一身的水痘,馮遠征連洗頭都不方便,於是梁丹妮主動提出幫他。
馮遠征感受著梁丹妮溫柔的關心,內心覺得非常感動。
05
漸漸地,在工作之外,兩個人之間產生了一些別樣的情愫。
隨著互相了解的加深,兩人的感情也逐漸升溫,終於有一天,馮遠征對梁丹妮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面對著這份感情,梁丹妮卻是萬分的糾結,自己不僅離過婚,還比馮遠征大八歲。
於是,梁丹妮拒絕了馮遠征的求婚,
在那個年代,「姐弟戀」是極少人能接受的事情,免不了要聽一些風言風語。
而且離異的身份更是「雪上加霜」。可馮遠征的意志卻很堅決,說自己會一直等下去,直到梁丹妮同意。
最終,馮遠征還是等到了。
雙方的家庭自然是百般阻攔,身份地位的懸殊,以及個人條件的差距,都成為了阻撓兩個人結合的原因。
三十四歲的梁丹妮已經是一個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二十六歲的馮遠征還只是個沒有名氣的小演員。
但什麼都沒有阻攔他們走到一起的決心,兩個人就在一片反對意見中,走進了婚姻殿堂。
1993年,兩個人就跑到民政局,領了個證,連張結婚照都沒有,也沒有親朋好友的祝福,更沒有酒席。
結婚不久後,丈夫馮遠征的演藝事業有了起色,反倒是梁丹妮因為年紀大了事業開始下滑。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將馮遠征的事業引領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那個想起來至今令人恐懼的 「安嘉和」 成為了多少人的噩夢,演技精湛的馮遠征被人「罵」得狗血淋頭,
但他在第一次梁丹妮的父母面前覺得能夠抬得起頭了。
06
如今,梁丹妮與丈夫馮遠征的婚姻已經走過了將近三十個年頭,這么多年的柴米油鹽和生活瑣碎,都沒將兩人感情影響一絲一毫,反而同舟共濟的歲月讓他們越來越恩愛。
夫妻二人約定好不生孩子做對「丁克」夫婦,所以沒有孩子讓兩個人擁有了更多給對方的時間。
美滿的家庭生活,讓梁丹妮十分滿足,卻在丈夫的鼓勵下,重新嘗試演戲,帶給了觀眾例如 《我們》 這樣的優秀電影,並且獲得了一系列獎項。
幾十年的演戲生涯,在演別人故事的同時,讓梁丹妮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這一個獨特的故事。
『肆』 如何評價首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的演員張瑜
說起張瑜,可以說是上世紀80年代大陸當紅的影視女演員中,可以和斯琴高娃、劉曉慶和龔雪相媲美的實力派女演員了。
當時,初中剛畢業的張瑜便進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正式開始自己的演藝生涯,在上世紀70年代期間,張瑜先後出演了《一分之爭》、《青春》和《啊!搖籃》三部電影,並憑借出演《啊!搖籃》中延安保育院老師梁燕一角,開始在演藝圈嶄露頭角。
進入80年代後,張瑜終於迎來了自己的事業巔峰期,先是憑借出演《廬山戀》中自小生長在海外,卻對祖國懷有赤子之心的陽光少女周筠獲得了獲得第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之後,更是憑借劇情片《巴山夜雨》中受極左思想影響表現極為幼稚無知、目空一切的女主角劉文英獲得了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到了1981年,張瑜先後出演了電影《知音》和《小街》,並在這一年,張瑜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一年內獲得金雞獎、百花獎、文匯獎、政府獎的演員,可以說是這一成就是前無古人了。
這也令張瑜成為國內炙手可熱的女演員,並在1985年和姜昆等人一起主持央視春晚。
然而,就是在張瑜最火的時候,她卻做出了一個讓無數人驚訝的決定——暫退 娛樂 圈,到美國留學深造,而這一去就是6年,直到1991年張瑜才離開美國,到了台灣拍攝電視劇,先後主演了《一代名妓李師師》、《黃土地外的天空》、《紙婚》、《紅花記》和《斬王爺》 等影視劇。
到了1993年,張瑜重返大陸影壇,拍攝了電影《王先生之慾火焚身》 ,並獲得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表演藝術家特別貢獻獎稱號。
之後,張瑜多了幾重身份——製作人和導演。
不但成為獲得了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熊獎和影評人最佳故事片獎的熒屏《太陽有耳》製作人,還參與導演了《太陽火》、《誠信無價》和《未列入名冊》影片。
到了2000年之後,張瑜出演影視作品的頻率大幅度下降,但是這期間,張瑜更多是坐幕後工作。
可以說,在表演上張瑜極具表演天分,不但可以靈敏的捕捉到所飾演的角色人物性格,還能通過眼神和動作將角色的內心活動完美的展現出來,也因此張瑜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
如今,張瑜將自己的生活重心更多的放在了生活中,為了拓展眼界和體驗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張瑜開啟了自己患有世界的大計劃,去看更多的風景、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如今,雖然經歷過一次婚姻失敗,如今依舊單身的張瑜活出了不一樣的自己,而且樂觀開朗的性格也令張瑜身上多了一層優雅知性的氣質。
張瑜是八十年代最有青春活力的女演員,她也是那個時代最出名的年輕演員。內地第一部風光+偶像愛情的電影《廬山戀》,讓她和郭凱敏一舉成名。她是當年的雙料影後,曾被觀眾稱為最美女神,她和郭凱敏普被媒體譽為『』金童玉女『』組合。
張瑜曾演過很多類型的人物,公認經典的有《巴山夜雨》中的造反派,《小街》中可憐楚楚的女青年俞,《啊,搖籃》中年輕的保育員。她和著名演員王心剛主演了《知音》,她在《雷雨》中飾四鳳,她在《明姑娘》《清水灣,淡水湖》《小金魚》中出演過女主角。
在事業最為火紅時,張瑜隨出國潮去美國留學。她拍的《大陽有耳》在西柏林電影節榮獲銀熊獎。她可以說事業很成功,如果當年沒有去美國,或許也是家庭和事業雙豐收的著名女星。
張瑜不僅榮膺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也是 第一位金雞百花雙料影後 。
1980年在《廬山戀》和《巴山夜雨》兩部影片中塑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銀幕形象。《廬山戀》中的周筠,熱情奔放充滿活力卻絲毫不顯矯飾,《巴山夜雨》的劉文英則是 從開始的偏執迷惘到最後的成長成熟更具層次感 。
《廬山戀》集合風光、 時尚 、愛情、主旋律等元素於一體,是改革開放後中國電影的一個里程碑。
圖為上影廠1980年的故事片《巴山夜雨》
八十年代銀幕上的張瑜 眉眼之中有著憂郁與純真,眼神中有種迷惘有種期待 。
圖為上影廠1981年的故事片《小街》
在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的《小街》里,張瑜奉獻出了更豐富更立體的銀幕形象,隨著導演楊延晉詩情畫意的鏡頭,主角的喜怒哀傷走進了觀眾的心中。同年也在北影廠謝鐵驪導演的《知音》里飾演小鳳仙一角。
隨後張瑜又出演了孫道臨的《雷雨》、謝鐵驪的《清水灣,淡水灣》等。
80年代中期張瑜赴美留學。歸國後又於90年代主演了張建亞導演的《王先生之慾火焚身》,自製自演的《太陽有耳》又使導演嚴浩獲得 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 獎。
在《太陽有耳》中,張瑜飾演了油油這一囿於愛情與良知中的復雜中年女性形象。
新世紀後,又在《任長霞》中飾演任長霞,《魯迅》中飾演許廣平,也引起了觀眾熱烈反響。
在同丈夫張建亞離婚後張瑜一直處在單身狀態,現在的她,沒有初登銀幕時的稚氣,更多的是大氣,從容與清雅。
驚為天人的照片
張瑜的《廬山戀》《知心》《巴山夜雨》《小街》是八十年代的青春記憶。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電視劇以及那些老的電影藝術家帶給我們的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張瑜一個很漂亮的藝術家,掌聲響起~~~後來移民,在回國只可惜經典沒有再現了~~~
張瑜是1980年代前期中國最受好評的女演員,她在《廬山戀》中的表演完美得不可復制。1980、1981短短兩年內她憑《巴山夜雨》《小街》《知音》的出色表現,贏得廣大觀眾喜愛。稍後在《小金魚》《雷雨》《清水灣淡水灣》中也很出彩。可惜留美回來後,在電影上的成就沒有大家期望的那麼高。近40年過去,70前的電影迷依舊贊譽她,殊為難得!
她出演廬山戀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扮象的確不錯,也可能是文革後的第一部情愛電影的緣故,才顯得格外扯人眼球。也就是那幾年她紅的發燙,幾乎家喻戶曉。但也就紅了那幾年、很快就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去了,後來就少有媒體介紹她的情況。我介紹她91年後又拍了很多片子,但我們對這些片子都沒有印象。這幾年有媒體傳聞她加入了美國籍,如果傳聞是真的,我們不在看好她。
張瑜演的廬山戀,小街,知音等等印象特別深。
張瑜幾乎所有的畫報上都有她的封面,都說陳紅美從沒見過陳紅每期當封面,其實張瑜才是男女老少通吃的美,紅了整整我的少年到青年時光,最可惜好多頂尖的美女沒有後代
張瑜的廬山戀,一代人美好的回憶,年輕時漂亮,如今優雅,看著還很年輕,一句話,永遠的美麗女人,永遠愛你如初。
『伍』 八十年代最有名氣的電影演員你知道都有誰嗎
八十年代正是香港影視歌最繁華的年代,特別是在影視方面,國內鮮有演員能與其一較高下。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八十年代最有名的電影演員,看看都有哪些人?其實這些人至今大部分都依然活躍在各種舞台上。(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哦)
香港的八十年代,在影視方面是光芒無限的,除了上述幾位外,還有劉德華、李連傑、梁朝偉、周星馳等都是從八十年代走出來的,直到現在,他們也都還活躍在各類屏幕前。
『陸』 七八十年代有哪些優秀的演員
七八十年代的大陸女明星
張瑜
張瑜,代表作品有:《廬山戀》、《小街》、《啊!搖籃》、《巴山夜雨》等。
潘虹
潘虹(1954年11月4日-
),原籍中國江蘇常熟,生於上海,國家一級演員。197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登上銀幕,先後主演《奴隸的女兒》、《沙漠駝鈴》、《苦惱人的笑》、《透過雲層的霞光》、《杜十娘》、《人到中年》等多部影片,多次獲得演藝界重量級獎項,其中三次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是迄今為止金雞獎史上第一人。在當時國內影壇與劉曉慶及斯琴高娃並列稱為新時期三大女星之一,曾被《中國電影周報》評選為「中國新時期十大電影明星」及日本《電影旬報》評選的「世界十大影星」榮譽稱號。
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代表作有《駱駝祥子》、《成吉思汗》、《大宅門》、《康熙王朝》等。
劉曉慶
劉曉慶重慶市涪陵區人,國家一級演員。曾獲得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等。
傅藝偉
傅藝偉生於哈爾濱。1978年拍攝第一部影片《她從霧中來》,那一年,她才只有14歲。她出演的電影《咱們的退伍兵》獲1986年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第九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廣電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傅藝偉後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並完成了拍攝《風流女諜》、《爺倆開歌廳》等電影的任務。憑借電視劇《封神榜》中的精湛演技,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迎來了事業的第一個高峰。
劉佳
劉佳,黑龍江省鶴崗市人,1960年10月17日出生,於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演員,國家一級演員。1977年出演反特電影《黑三角》而一舉成名,成為那個年代的青春偶像;近年來佳作不斷,《家有九鳳》、《任長霞》、《戈壁母親》、《密戰》、《張小五的春天》迎來了藝術生涯的又一個高峰。
呂麗萍
陳曉旭
陳曉旭(1965.10.29—2007.5.13)是1987年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中林黛玉一角的扮演者,其對黛玉這個人物的詮釋,深受眾多中國觀眾的喜愛。
姜黎黎
姜黎黎,遼寧沈陽人,影視演員。1975年考入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1976年拍攝首部影片《雁鳴湖畔》。代表作品:《紅牡丹》、《赤橙黃綠青藍紫》、《街上流行紅裙子》。1983年獲得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惠娟艷
惠娟艷,江蘇無錫人。只要是認識惠娟艷的人,不管是影視圈內的或是與藝術一點也不搭界的朋友,沒有一個不翹大拇指不誇贊她的,都說她為人真誠、熱情善良,一副菩薩心腸。而惠娟艷的精湛演技,使她在多年的從藝生涯中,得心應手地塑造出了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熒屏形象。
殷新
殷新,1958年2月生,河南開封人。著名女演員。1974年入廣東省五七藝校學習。1977年畢業後入廣東省歌舞劇團任演員。1979年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任演員。曾參加演出話劇「深夜靜悄悄」、「原野」、「風雪夜歸人」等。1985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在《駱駝祥子》影片中扮演被逼為娼的小福子,初顯表演才華。並在電影《大橋下面》、《血,總是熱的》、《女間諜遺書》中飾演重要角色。主演了《一個女人的命運》里的農村少婦梅春,到農村去體驗生活,學習劃船、采菱、拉犁、喂豬、織布等。
殷新十分注意人物的細節刻畫,對人物感情的控制層次分明,恰到好處,善於扮演富有抑鬱愁苦的情感和深沉內向性格的女性。
楊海蓮
吳海燕
中國著名演員,原籍江蘇省沭陽縣顏集鎮,1954年生於上海。吳海燕本是京劇舞台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馬花旦,她從事電影工作,可以說是半路出家,被時人稱為「上影一枝花」。
宋春麗
宋春麗(1951年2月17日-),出生於河北省冀縣;中國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班」畢業。自1964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宋春麗就一直是一名部隊文藝工作者。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同時,她還是中國文聯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視家協會理事,以及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副會長。
王馥荔
王馥荔,女,1949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徐州市,江蘇省話劇團演員,被譽為中國影壇上的「天下第一嫂」。
12歲進入江蘇省戲曲學校學花旦,1967年畢業。分到江蘇省京劇團工作。她的電影處女作是1973年八一廠拍的《水上游擊隊》,她在影片中扮演一江南姑娘。1975年,長影邀她在《金光大道》中扮演呂瑞芬,獲得成功,獲得「天下第一嫂」的稱呼。後來當謝晉拍《天雲山傳奇》時便請她演宋蔽,年齡跨度較大,性格變化也較為復雜,這個角色使她在演技上日臻成熟。
樂韻
樂韻,1967年出生於上海。曾有機會扮演央視版《紅樓夢》中「鳳姐」、「尤三姐」,但最終放棄。
叢珊
1962年5月19日出生在一個文藝工作者家庭。自幼在良好的藝術環境中成長,受到藝術的熏陶。父母都是崑曲演員。
1980年,十八歲的叢珊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學習舞台表演。參演《牧馬人》1982年,著名導演謝晉拍攝影片《牧馬人》
,叢珊以她質朴的外表形象被選中飾演女主角李秀芝。電影《牧馬人》的上映給國人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觀影人數達到了1.2億,國人也在一夜之間迷戀上了影片的女主角叢珊。這是叢珊第一次上銀幕,也是這部電影,讓觀眾第一次認識了叢珊,記住了叢珊。在《牧馬人》里,叢珊以質朴、細膩,富有生活氣息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李秀芝這一純真、善良、可愛的農村婦女形象。由於導演和演員的密切配合,使該片獲得了文化部1982年優秀故事片獎和1983年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叢珊在82年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競爭中獲得提名。同年,她還以60萬選票當選《中國青年報》「最喜愛的十大青年銀幕形象」榜首。
17
朱碧雲
高英
高英,江蘇省話劇團演員。自1979年開始,先後在上影攝制的影片《她倆和他倆》、《等到滿山紅葉時》、《燕歸來》等影片中擔任主要角色。其中,影片《她倆和他倆》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其本人因在影片中飾演方方和園園,獲文化部1979年「青年優秀創作獎」。
肖雄
肖雄,中國影視、話劇女演員。原藉廣東潮陽,1958年9月11日生於上海。代表作品《逆光》、《蹉跎歲月》等。
宋曉英
宋曉英(1954-
)著名表演藝術家,吉林省白城人。1971年高中畢業後進入吉林省吉劇團,1973年初登銀幕,參加了重拍片《平原游擊隊》的拍攝,翌年調入長春電影製片廠,此後相繼拍攝了《金光大道》、《鎖龍湖》、《薩里瑪珂》等影片。
1985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進修班學習,畢業後在影片《鴛鴦樓》、《超速》、《後會有期》中飾演角色,1991年因主演影片《燭光里的微笑》獲第12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溫玉娟
溫玉娟,國家一級演員(正師級)。1959年8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黃城集村。戲劇專業畢業,現就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話劇團,兼任中華全國青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等職,多年來一直擔任全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執行委員會委員。
邵慧芳
冷眉
朱琳
朱琳出生於北京,1978年畢業於中國醫學科學院,自幼喜愛藝術,學習過舞蹈體操,80年代初又就讀於電影學院,再加端莊秀麗,文文靜靜,天生一股書卷氣,因此導演常讓她演知識分子形象:《叛國者》里的實驗員,《白柵欄》及《凱旋在子夜》里的護士、《二十年後再相會》中的技術員、《遠離戰爭的年代》中的歌劇演員……這些生活:實驗室里身著白大褂做實驗,急診室打針發葯,排練廳說戲合樂,她都經歷過,演起來可以說得心應手。
洪學敏
洪學敏,在80年代紅極一時,被譽為「金牌女配角」。因在上世紀80年代出演電影《喜盈門》中「小姑子」仁芳一角走紅全國。
李羚
張芝華
張芝華,1958年生,上海人,中國電影演員。自步入影壇,相繼在《好事多磨》、《女大當婚》、《忘不了你》、《滴水觀音》等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她的表演鬆弛、自然,能把握住整個人物的精神特質,頗受專家和觀眾的好評。
薛白
譚小燕
沈丹萍
中國女演員,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代表作有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屠城血證》、《戰爭子午線》、《留村察看》,電視劇《有一個青年》、《一年又一年》。
張力維
1954年11月17日生於北京。自1973年在影片《海霞》中扮演一位漁家姑娘,以清秀淳樸的形象出現在銀幕上,多年來她始終活躍在銀幕、屏幕上,扮演了眾多不同類型的角色,從純朴少女到白發老嫗,塑造了一個質朴、自然、可愛的女性形象。她的主要影片有《南疆春早》、《春雨瀟瀟》、《R4之謎》、《太陽山》、《人之初(1992)》,電視劇《丹姨》等,因在《丹姨》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角而榮獲「表演學會獎」,1993年,她在影片《人之初(1992)》中飾演一位母親形象,因表現出色,而榮獲第13屆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李秀明
李秀明(1954.12.9-),中國電影女演員。1972年初中畢業後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學員班,1973年結業後留劇院任演員。1976年起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是中國影協第五屆理事。曾主演《甜蜜的事業》、《今夜星光燦爛
》、《孔雀公主》等影片。1981年因在影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扮演四姑娘獲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五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楊麗坤
龔雪
龔雪,中國著名影視演員,中國電影金雞獎和大眾電影百花獎雙料影後。八十年代,她在銀幕和熒屏上塑造了多個精彩的藝術形象,成為那個時代眾多觀眾喜歡的偶像。
何晴
蓋麗麗
『柒』 80年代,長影廠6對年輕演員組成明星夫妻,如今僅剩一對恩愛如初
長影廠似乎一直都有同廠演員結為夫妻的傳統。像我們所熟悉的許多電影明星,他們的另一半,也都是同廠大名鼎鼎的演員。如李亞林,他的太太是著名演員賀小書,如龐學勤,他的原配夫人,是曾經在《冰上姐妹》、《長空比翼》、《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出演角色的楊洸。還有老戲骨浦克,他的原配夫人,也是大家所熟悉的老旦演員夏佩傑。
另外長影廠的明星夫妻還有:於彥夫和張圓、張輝和葉琳琅、郭振清和李曉功、孫敖和柏瑞桐、車軒和蒙納、梁音和杜鳳霞、郭藝文和段斌、榮振東和陳學潔等,數不勝數。
他們基本上全都白頭到老。就算其中有人後來再婚,也是原配去世之後才發生的事情。
時間到了80年代,長影廠又出現了好幾對明星夫妻。
只是與老一輩藝術家們的婚姻相比,這些年輕演員組成的家庭,其中有一大半都未能白頭到老。說起來原因也是多種多樣,但左不過就是「經不起誘惑」、「性格不合」這幾樣吧?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托爾斯泰的這句話,把婚姻的真相,給揭示了出來。
1979年,長影廠為新進廠的年輕人舉辦了一場集體婚禮。其中包括了好幾對明星夫妻。那麼43年的時間過去了,這些原本被大家所看好的明星夫妻,現在都怎樣了呢?
令人唏噓的是,他們中有好幾對已經分道揚鑣。另外有兩對原本感情很好,可是因為丈夫早逝,所以也未能白頭到老。如今也就只剩下一對恩愛攜手了。
今天,我們說說80年代長影廠的6對明星夫妻,他們的變化和現狀。
陳國軍和趙雅珉曾經是長影廠許多前輩都很看好的一對新人。在大家的眼裡,陳國軍憨厚老實,趙雅珉溫柔賢惠,兩個都是很穩當很靠譜的年輕演員。因此大家都認為他倆一定能夠相守到白頭。
卻沒想到,最先出問題的,就是他們倆。
1982年,在陳國軍和趙雅珉的兒子剛出生不久的時候,長影廠迎來了大明星劉曉慶,她將在電影《心靈深處》中扮演女主角歐陽蘭。而男主角張森的扮演者,則是長影廠的新晉小生陳國軍。卻不料到兩人在片場,竟然「假戲真做」,發生了婚外情。
長影廠對待這種事情的處理方式,一向都很嚴厲。廠領導動用了許多方式來勸說陳國軍,希望他「好好珍惜自己的家庭」,但陳國軍卻打定了主意,要和趙雅珉離婚,然後和劉曉慶在一起。
這件事在當時的長影廠傳得沸沸揚揚,最終在1985年,趙雅珉選擇和陳國軍離婚。但提出的條件是兒子陳赫必須判給自己。
離婚後,陳國軍無法繼續在長影廠立足,於是只好來到北京,投奔了劉曉慶。後來在劉曉慶的幫助下,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導演夢,執導了《無情的情人》、《大清炮隊》等電影。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和劉曉慶在一起也沒多長時間,便因為劉曉慶「有了外心」而分道揚鑣。他也嘗到了當初趙雅珉嘗過的滋味。
趙雅珉離婚後在長影廠的日子也不好過。在參演過幾部電影之後,她也離開了長影廠,然後遠赴日本,從頭學起了服裝設計。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名服裝設計師。
兩個人現在生活都挺好的。陳國軍與劉曉慶離婚後,於1998年又認識了北京電影學院學表演的湖南妹子傅麗雲。盡管陳國軍比傅麗雲大16歲,但當真愛降臨的時候,年齡和距離都不是問題。兩人於2002年結婚。婚後感情一直很好。傅麗雲於2005年9月26日為陳國軍生下兒子陳永林。老來得子,陳國軍甭提有多高興了。
而趙雅珉一直都沒有再婚,獨自一人過著平淡卻安靜的日子。
梁同裕和金毅,兩人也都是80年代長影廠的銀幕小生和花旦。兩人同歲,都出生於1955年。而且都於1972年考入了長影廠演員劇團舉辦的演員培訓班。那年兩人都只有17歲。
金毅是長影子弟。其父親為長影樂團的音樂家。而梁同裕則是大連人。兩人雖然在不同的城市長大,但卻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都很喜歡文藝。金毅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酷愛音樂,並且很擅長彈鋼琴。而梁同裕則自幼熱愛表演。
兩人同年進入長影廠,並在進廠後不久都參加了電影《創業》的拍攝。金毅扮演一個鐵姑娘似的女採油工,而梁同裕則客串了一個青年工人的角色。兩人在共同的學習工作中產生了感情,並很快喜結連理。
小兩口婚後也曾恩愛甜蜜。長影創辦的《電影世界》還曾報道過他們婚後的幸福生活。只可惜好景不長,這段婚姻也並未維持多久,便以離婚告終。
後來梁同裕離開了長影廠,前往深圳辦起了影視公司,昔日「銀幕英俊小生」退居幕後變成了導演和製片人。2015年曾在電影《烈日灼心》中客串過一個角色。但很多觀眾都沒認出他來。
而金毅則一直在長影廠,先後參演了眾多電影。後來進入到了長影的譯製片廠,主要擔任配音和譯製片的導演工作。她曾在《羅馬假日》中為奧黛麗·赫本扮演的公主配音,在《卞卡》中為卞卡配音,甜美的聲音深受觀眾的喜愛。
只是金毅身體一直不是很好,1998年被診斷出患上癌症。因為病痛的折磨,她只好離開了自己所熱愛的配音崗位。2012年10月29日,金毅因病去世,享年57歲。梁同裕得知這個消息後,感到非常痛心。
在長影廠1972年招收的那批年輕演員中,還有另外兩個年輕人,後來也結為了夫妻。他們就是來自黑龍江哈爾濱的宮喜斌,和來自遼寧大連的張百爽。
宮喜斌比張百爽大兩歲,1953年出生於哈爾濱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而張百爽則來自書香門第的知識分子之家。雖然他們的家庭有較大差別,但兩人的性格卻很合拍。他們都屬於很實在很內斂的東北人,從事著演員這份職業,卻都不愛張揚。
我想,相同的愛好和志趣,使得他們有說不完的共同話題。而相近的性格則使他們更加理解和體諒彼此。他們於1979年結婚後,一直夫唱婦隨,琴瑟和鳴。在事業上兩人齊頭並進,在生活中也是互敬互愛。
家庭的幸福和婚姻的甜蜜,使他們拍攝出了眾多好作品。如宮喜斌主演了《創業》、《吉鴻昌》、《長空雄鷹》、《自豪吧,母親》、《白蓮花》、《關東大俠》等電影,張百爽也呈現了《幽谷戀歌》、《花開花落》、《春歸紅樓》、《心靈深處》等作品。宮喜斌後來還擔任了長影廠演員劇團團長的職位。
他們的婚姻是令人羨慕的。可能,這樣的幸福連老天也嫉妒,所以在2019年11月18日這天,它奪去了宮喜斌的生命。他因患胃癌去世時,只有66歲。張百爽自是悲痛欲絕。此後甚少出現在公眾面前。
傅藝偉被譽為「最美妲己」。其實楊曉丹年輕的時候也很帥。有網友稱,楊曉丹比他在北京電影學院的同班同學張鐵林還要帥。
1982年,27歲的楊曉丹從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後,被分別到了長影廠演員劇團做演員。同一年,長影廠還面向 社會 招收了一批年輕演員,來自哈爾濱的傅藝偉,憑借姣好的容貌,和過人的表演天賦,而被長影廠招入其中。兩人因此相遇。
楊曉丹比傅藝偉大9歲,在生活中,在拍攝現場,他像個大哥哥一樣照顧著年僅18歲的傅藝偉。兩人在拍攝《神奇的土地》期間建立起了感情,隨後在1986年1月4日舉辦了婚禮。
但也許正因為兩人年齡相差比較大,性格和志趣也各不相同,所以這份婚姻也並未維持幾年時間。1990年,兩人就分手了。算一算,從結婚到離婚,也才4年時間。
這之後,兩人的事業發展有了一些變化。楊曉丹陸續出演了《媽媽》、《血戰奉陽城》等電影,1995年在張藝謀執導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劇組擔任副導演。此後,他到一些大學教過表演,偶爾會以客串的身份出現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相貌跟年輕時候相比,也有了較大差別。
倒是傅藝偉在與楊曉丹離婚之後迎來了自己演藝事業的巔峰狀態。她遇到了《封神榜》中的妲己這個角色,使她紅透了半邊天。1992年她與北京舞蹈學院的教授高度結婚,婚後生下一個兒子。但沒過多久,也離婚了。原因還是性格不合。
後來我想,如果不是2016年傅藝偉自毀前程的話,那麼也許她在影視領域會有更大的成績。可惜沒有如果。
韓松和鄧小鷗,也是在1982年和傅藝偉一起,被招入長影廠的青年演員。
相對來說,大家對韓松這個名字,並不十分熟悉。但其實他在80年代也參演過許多電影,如《五號機要員》、《東方大魔王》、《到青山那邊去》等。但因為所扮演的大多都是配角和龍套,所以並未引起更多觀眾的留意。
鄧小鷗的顏值絲毫不比傅藝偉遜色,她長得貌美如花,氣質洋氣,在《十六號病房》、《努爾哈赤》、《女人的力量》、《孔雀膽》等影視作品中,均有出色表現,但遺憾的是,她卻始終不如傅藝偉那麼出名。
韓松和鄧小鷗結婚之後,兩人也曾被譽為「天造地設的一雙」,並在婚後生下一個女兒。只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韓松在2000年,就因病去世了。那年,他才41歲。
丈夫的離世,對鄧小鷗的打擊很大。此後她逐漸遠離了鏡頭,和金毅一樣,開始做起了配音演員。大家所熟悉的電視劇《新世界》中的刀美蘭這個角色,就是由她擔任配音的。後來,她和同樣從事聲音藝術工作的齊克建組建了家庭,然後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大型演出中,看到這對夫妻聯袂呈現的詩歌朗誦作品。
在80年代長影廠的6對明星夫妻中,如今仍然恩愛如初的,就只有汪寶生和姜黎黎這一對了。
他們倆從戀愛到結婚,也曾經歷過許多磨難。兩人在拍攝《雁鳴湖畔》期間建立起了感情。但因為劇組有規定,同組青年演員不許談戀愛,所以他們的戀愛過程並不順利,汪寶生因此還被送往農村「接受再教育」,而姜黎黎則被停演一年。
但縱然如此,他們還是堅定不移地守候著對方,並於80年代中期喜結連理。
然而婚後不久,姜黎黎又被查出患上血液病。這對汪寶生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然而面對姜黎黎的時候,他卻總是露出樂觀的狀態,並無微不至地照顧病中的妻子。他們因此一年沒有拍戲,直到姜黎黎完全康復。
我想,也正因為兩人共同經歷了太多磨難,而且他們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基礎,所以兩人從結婚到現在,一直都非常恩愛。似乎無論走到哪裡,他們都是如影相隨。所謂相濡以沫,也不過如此吧?
如今兩人已經攜手走過了40多年的風雨歲月。而最幸福的事情,也不過是,走遍海角天涯,身邊永遠有你相隨,便是吉祥如意。
『捌』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比較出名的內地青年男演員都有哪些
林達信,孫啟新,唐國強,胡亞傑
『玖』 八十年代大陸電影女星:張瑜、龔雪、趙靜、姜黎黎美人永不過時
在那個沒有美瞳沒有錐子臉的八十年代,大陸影壇上的女主角們個個純真素雅,朴實無華,給人的感覺也是如沐春風,分外親切。
上世紀八十年代,劉曉慶有好幾部票房大賣的電影:《神秘的大佛》、《原野》、《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芙蓉鎮》。
因為影片賣座,反響度好,所以劉曉慶也被稱為「票房女王」。
《神秘的大佛》是1980年上映的一部有傳奇色彩的電影,劉曉慶出演偽裝成家庭教師的女俠夢婕,身姿矯健,充滿活力。
這部影片中,12歲左右的陳小藝飾演劉曉慶小時候,年紀雖小,模樣已非常漂亮了。
曹禺的小說《原野》拍成同名電影之後,於1980年上映。
劉曉慶飾演女主角金子,她演技好,人也大氣,把金子的敢愛敢恨,野性十足的演繹的很不錯。
八十年代先後上映的清宮電影《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中,劉曉慶飾演了 歷史 上頗有爭議的傳奇女性慈禧太後。
心狠手辣,有膽識有謀略,關鍵是氣場真的非常強大,當時看劉曉慶還有些怕,咄咄逼人又胸有城府的女強人,太有威嚴了。
鞏俐在《一代妖後》中出演了一個小宮女桂連,當時她剛出道不久,臉龐和演技都略顯青澀。
謝晉導演的電影《芙蓉鎮》上映於1987年,劉曉慶扮演「豆腐西施」「胡玉音。
從她賣米豆腐的過程,可以看出劉曉慶是真實去體驗過角色的,嫻熟自然,面對不同顧客態度也不一樣,真是下了苦功夫。
沒有沉沒在時代的長河裡,潘虹如今依然活躍在影視劇當中,雖然青春已不再,但演技越來越好,身上也多了年輕時沒有的那份從容和穩重。
潘虹在多作品中塑造的悲劇形象時隔多年依舊讓人記憶猶新,被稱為80年代的「悲劇女皇」。
1981年潘虹主演了自己的代表作之一《杜十娘》,這部電影也讓潘虹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知名女星。
杜十娘是位雖然淪落為風塵,卻依然出淤泥而不染的青樓女子。
潘虹在把握人物上花了很多時間,甚至有一年半時間都沒有回家,最後把一個熱愛生活,追求自由的舊時代勇敢女性完美的呈現在了觀眾面前,收獲眾多好評。
1982年電影《人到中年》,潘虹出演女主角陸文婷,潘虹身上有很濃的知識分子氣息,演一位技術精湛的眼科醫生很貼切。
她的眼睛很大又充滿著故事,影片中好幾次給到她眼部特寫,不僅展現出女性內心的純粹,工作帶來的壓力和迷茫,又呈現出了一副美好的畫面。
1988年電影《井》中潘虹飾演徐麗莎,一個上過大學的美麗女孩,憑藉此片潘虹獲得了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1980年電影《廬山戀》可謂是火遍大江南北,女主角周筠的扮演者張瑜更是成為了眾多男青年的夢中情人。
周筠是華僑女郎,穿著時髦,性格開朗,她的表演熱情而不矯揉,奔放而不造作,給人以清新質朴之感。
因在影片《廬山戀》中的出色表現,張瑜也收獲了第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在電影《巴山夜雨》中,張瑜飾演劉文英,影片反映了文革期間押解詩人秋實的故事。
這是一個深受「四人幫」極左思想毒害的女青年形象,憑借該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1981年電影《知音》中,張瑜扮演小鳳仙,這部影片中張瑜的造型真的非常漂亮,藍色連衣裙、大沿帽、扇子、紫色連衣裙,既 時尚 靚麗又嫵媚多姿。
陳沖的五官其實都很平凡,但組合在一起卻很有驚艷感,特別是十幾歲的陳沖,臉上還有嬰兒肥,看起來純真嬌嫩,滿滿都是少女氣息。
1979年電影《小花》,陳沖出演了女主角趙小花,此片也讓全國觀眾認識了陳沖。
當時的陳沖正如電影名一樣,貌美如花,雖然年紀很小但清純動人,也讓眾多影迷對她念念不忘。
1980年,只有19歲的陳沖憑借該片獲得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和南斯拉夫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末代皇帝》上映於1987年,影片中陳沖飾演婉容。
年輕時的陳沖可太美了,五官頭肩以及眉梢眼角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可能會有些人欣賞不來她的美,覺得長相不夠精緻,臉不夠小,眼睛不夠大,但她真的太有韻味了。
看電影時,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處處皆是風情萬種,這就是清月心中那個可以代表東方美的大美人。
斯琴高娃是一位知性低調又淳樸真摯的演藝家,她身材豐滿,不是標准意義上的美女,但長相質朴有親和力,是個十分有辨識度的女演員。
1982年上映的電影《駱駝祥子》中,斯琴高娃出演了虎妞一角,她長得並不美,但眼神堅定,把粗俗彪悍又工於心計的虎妞演繹的入木三分。
1984年上映的電影《似水流年》,她在影片中飾演阿珍,阿珍是一位自信且有能力,生活不算富裕但在家庭中地位優越的農村小學校長。
斯琴高娃在飾演阿珍時,把一些細微的表情動作以及人物獨有的特點演繹地很到位。
一出場便呈現出女幹部特有的氣質,表現的很親民,但得意地言行舉止中又透露出距離感。
與從香港回鄉的好友張姍姍見面時,為了表現自己過得不錯,背手,仰頭一笑都流露出得意之色。
1985年,斯琴高娃便憑借《似水流年》中阿珍一角,獲得了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她也是大陸第一次榮膺金像獎的女演員。
外形美麗又不失古典氣質的姜黎黎,身材修長高挑,一對梨渦更是為她增色不少。
1980年電影《紅牡丹》上映,姜黎黎憑借女主「紅牡丹」一角紅極一時,她的美真如一朵含苞欲放的牡丹,充滿了生機和喜悅。
影片中的很多高難度馬戲和武打動作都是姜黎黎完成的,身騎駿馬手執長鞭,英姿颯爽,很有俠女風采。
1982年姜黎黎出演電影《赤橙黃綠青藍紫》女二號葉芳,並且憑借在影片中的優秀的表演,獲得了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1984年反映當時 社會 風潮的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上映,姜黎黎扮演女二號葛佳,裡面扮相朴實無華太有韻味了。
不同於如今的小臉尖下巴女孩,李秀明的臉龐圓潤,身材豐腴,渾身上下都散發出一股嬌憨質朴的風韻。
1981年由李秀明參與主演的劇情電影《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上映,她是片中的四姑娘許秀雲。
秀雲溫柔善良,心靈手巧,被惡棍鄭百如百般欺凌後又慘遭拋棄,她忍辱負重,依然堅強勇敢,可惜還是逃不開世俗的誹謗,最終含恨自殺。
許秀雲這個角色是掙扎在舊 社會 的剛毅女性,演起來難度很大,而李秀明卻憑借出色的表演把這個人物完成的很好。
付出終有回報,憑借該片她獲得了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可謂是收獲頗豐。
時隔一年之後,李秀明再次迎來事業巔峰,她與唐國強共同主演了神話愛情電影《孔雀公主》上映。
這次她換下時裝穿上了雲南風情的異域服裝,出演清麗動人又善良可愛的孔雀公主。
影片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記憶,「孔雀公主」一度也成為了李秀明的代名詞。
很多人都說龔雪是「八十年代大陸影壇第一美女」,她眼神澄澈干凈,身段優雅,性情溫和,是位難得一見的氣質美女。
1983年電影《石榴花》,龔雪飾演有理想有抱負,喜歡詩歌的石榴花。
雖然石榴花的童年遭遇不幸,可她卻始終以一顆散發陽光般溫暖的同情心感染著每一個人。
同年上映電影《快樂的單身漢》,龔雪出演丁玉潔,影片中的衣著雖然簡單素雅,但精緻又有格調,很有那個時代美女的特色。
這一年龔雪還有部古裝電影上映,那就是《曹操與華佗》,龔雪在影片中飾演華佗夫人雲卿。
龔雪美麗溫柔,自帶一股嫻靜的氣質,與雲卿很相似,為觀眾在熒幕上留下了一個善良又細膩的古代女子形象,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到了1984年,《大橋下面》上映後便成為了叫好又叫座的難得佳作,龔雪也憑借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分別斬獲了第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以及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提到倪萍的名字,可能大家還是更加熟悉她主持人的身份。而在八十年代,倪萍的主要身份卻是電影明星。
電影《山菊花》上映於1979年,倪萍飾演農村婦女桃子。
少女時期的倪萍更像是爛漫的野花,堅韌不拔又生機勃勃,雖然樸素卻很有魅力。
1983年影片《流淚的紅蠟燭》,倪萍出演女主角白雪花,扎著兩根長長的麻花辮,一臉的淳厚朴實。演繹出了一個非常讓人感動的為追求純愛,抵死反抗買賣婚姻的善良農村女孩形象。
吳海燕長得明眸皓齒,如花似玉,在八十年代以完美的演技和嬌媚的容顏,讓無數影迷為她傾倒。
《等到滿山紅葉時》上映於1980年,吳海燕飾演多情女青年楊英,那時的吳海燕身段優美,容貌清麗,綁著兩根不長的辮子,很有少女的秀美之氣。
在1980年電影《白蓮花》中,吳海燕又化身成了女英雄白蓮花。
白蓮花是陝甘地區一支綠林豪傑的女首領,她嫉惡如仇,英姿颯爽,是一位特別有血性的
女性形象。
在八十年代大陸當紅女星中,趙靜的長相清月非常喜歡,一張圓圓的小臉,笑起來特別甜,美得讓人移不開眼。
趙靜主演的古裝電影《筆中情》上映於1982年,這個時候的她25歲,正值青春靚麗期,面容身材各方面都是最好的狀態。
她扮演齊太尉長女齊文娟,氣質溫柔典雅,裝扮秀麗端莊,特別是身上自然流露出的古風雅韻更是讓人心馳神迷。
1984年《街上流行紅裙子》影片中,趙靜出演女主角陶星兒,電影上映後,紅衣紅裙也成為了當時女孩最時髦的著裝。
八十年代的大陸影壇,那時候的化妝技術不太好,服飾裝扮也樸素簡單,可女星們照樣美得驚心動魄,或嬌俏可愛、或明艷動人、或知性優雅,美人不僅流光溢彩且永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