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電影演員吳楚帆的簡歷

電影演員吳楚帆的簡歷

發布時間:2022-10-16 17:46:41

Ⅰ 香港一婦人的介紹

《香港一婦人》是1964年6月10日上映的香港電影。由潘蕃、吳楚帆擔任導演兼編劇,主要演員有吳楚帆、白燕、李敏等。講述了香港女性陳惠蘭及其家人數十年的悲歡離合。

Ⅱ 電影淚灑相思地張青雲扮演者

《淚灑相思地》是1942年上映的中國大陸劇情電影,由孫敬執導,上官雲珠、陸露明等主演。講述了男女主角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劇情簡介

郎有情,妾有意,無奈在特定社會感情不是兩個人的事。

藝術院校的學生方弘偶然救助了歌妓愛芳,愛芳因此住在方弘家並為方弘繪畫做模特,兩人日久生情而結婚,這使一直喜歡方弘的表妹林小雲很嫉恨。因為妒忌,林小雲斷絕了林家給方弘的資助,方弘外出工作到處碰壁,林小雲趁機離間方弘和愛芳的感情。

林小雲找到愛芳勸說她離開方弘,愛芳為了不影響方弘前途最終離開了家,方弘和林小雲走到了一起。一天,方弘殺死了林小雲的姘夫被逮捕,愛芳為了救他搶奪巨款並把惡棍打死,她把方弘贖了出來自己卻在獄中服毒自殺,方弘趕到時只能見到她最後一面。

電影淚灑相思地張青雲扮演者

張瑛

張瑛,原名張溢生,1919年1月25日出生於香港,由於在家族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十四,因此圈中人稱他為「十四哥(叔)」。

他是香港粵語片時代的演員,李小龍還是童星時常出現在他主演的電影中。並和其餘三位粵語片演員吳楚帆、張活游和李清合稱為「粵語片四大小生」。

他曾參與和吳楚帆、白燕等創辦了著名的「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的電影工作,包括名作有《家》(1953)、《春》(1953)、《秋》(1954)等。他和吳楚帆、張活游、李清並稱為當年香港粵語電影「四大小生」,表現出色,可正可邪,除了文藝片外,亦曾與白燕(飾殷素素)合作參與第一代的金庸武俠片「倚天屠龍記」,飾演張翠山一角。

張瑛後來曾短暫加入無線電視,與其鬧翻後憤而在70年代加盟麗的電視,其間也演出過幾部電影。張瑛飾演的角色多樣化,可為上流社會人物正派中人,如「天蠶變」的武當掌門青松(電視劇版)、「怒劍鳴」中的岳飛後人岳世豪、「湖海爭霸錄」中的張居正、「武俠帝女花」中的崇禎等;也可飾演較為下流的奸商或偽君子,如「大地恩情」中的那位披著儒家孔孟道德衣冠,但行為與卑鄙小人沒有太大差別的假道學教書先生孫學齋、電影「狂龍」中的黑道老大、電影「發錢寒」中的投機商人陳千億等。

他於1983年後期在亞視最後參演的作品有「劍仙李白」、「鐵膽英雄」等。張瑛在麗的擔任基本演員時,認萬梓良作乾兒子。1984年年底,張瑛與狄龍、谷峰等明星赴美國主演電影「又見冤家」,拍攝完後不久即去世。其兒子張煒亦曾為電視演員,他寫了一個網頁「張瑛與張煒」紀念亡父。

Ⅲ 張瑛的個人經歷

張瑛,原名張溢生,1919年1月25日出生於香港,由於在家族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十四,因此圈中人稱他為「十四哥(叔)」。
他是香港粵語片時代的演員,李小龍還是童星時常出現在他主演的電影中。並和其餘三位粵語片演員吳楚帆、張活游和李清合稱為「粵語片四大小生」。
他曾參與和吳楚帆、白燕等創辦了著名的「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的電影工作,包括名作有《家》(1953)、《春》(1953)、《秋》(1954)等。他和吳楚帆、張活游、李清並稱為當年香港粵語電影「四大小生」,表現出色,可正可邪,除了文藝片外,亦曾與白燕(飾殷素素)合作參與第一代的金庸武俠片「倚天屠龍記」,飾演張翠山一角。
張瑛後來曾短暫加入無線電視,與其鬧翻後憤而在70年代加盟麗的電視,其間也演出過幾部電影。張瑛飾演的角色多樣化,可為上流社會人物正派中人,如「天蠶變」的武當掌門青松(電視劇版)、「怒劍鳴」中的岳飛後人岳世豪、「湖海爭霸錄」中的張居正、「武俠帝女花」中的崇禎等;也可飾演較為下流的奸商或偽君子,如「大地恩情」中的那位披著儒家孔孟道德衣冠,但行為與卑鄙小人沒有太大差別的假道學教書先生孫學齋、電影「狂龍」中的黑道老大、電影「發錢寒」中的投機商人陳千億等。他於1983年後期在亞視最後參演的作品有「劍仙李白」、「鐵膽英雄」等。張瑛在麗的擔任基本演員時,認萬梓良作乾兒子。1984年年底,張瑛與狄龍、谷峰等明星赴美國主演電影「又見冤家」,拍攝完後不久即去世。其兒子張煒亦曾為電視演員,他寫了一個網頁「張瑛與張煒」紀念亡父。
抗戰時期:香港電影皇帝吳楚帆、張瑛在湛江的苦難歷程
香港電影演員吳楚帆、張瑛,上了年紀的人都不會陌生。香港上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他倆一直雄霸影壇鰲頭,每人拍片都超過300部以上,有電影皇帝之稱。他們所拍攝的粵語片,在全球華人區域,家喻戶曉,有口皆碑,是觀眾極其喜愛和贊譽的著名演員。張瑛七十年代轉拍電視連續劇,改革開放後,湛江引進播放不少香港電視劇,觀眾一定不會忘記電視劇《大地恩情》中處處以阿Q精神自居的私塾教師孫先生,也不會忘記《流氓大亨》中動不動就喊粘線的亞沖父親,這兩個角色都是張瑛扮演,其不落窠臼超凡的演技傾倒湛江觀眾,受其影響,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粘線」一詞成了湛江流行語。這兩位傑出的表演藝術家,在抗日戰爭時期,曾走難到湛江(前身廣州灣),長達半年,經歷了人生中最艱苦的歲月。吳楚帆,福建人,畢業於香港培正中學,早年當過商店售貨員、工廠管理員,業余愛好習藝,1935年被香港聯華影業公司看中,主演首部粵語片《 生命線》一舉成名,以後拍片不勝數舉,有「華南影帝」稱號。他在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中成功飾演高覺新,其中《春》於1957年榮獲國家文化部頒發優秀電影獎,本人也獲優秀演員金質獎章,巴金盛贊他是出色的演出藝術家,1993年在加拿大病逝。張瑛、也是福建人,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早期在粵劇界當小生,1937年初上銀幕,主演處女作《夜明珠》走紅影壇,象吳楚帆一樣,戲路寬廣,拍片不計其數,有「粵語片皇帝」之稱。他主演的故事片《敗家仔》出色塑造一個墮落青年,「敗家仔」一度成為他的代名詞。他轉拍電視劇,寶刀不老,凡出演的角色都相當成功,在香港擁有眾多劇迷,又稱「電影電視雙料皇帝」。張瑛有一女張楚雲曾是香港第一屆港姐冠軍,1990年也是在加拿大病故。吳楚帆與張瑛,生同一籍貫,死同一異國,人生經歷,事業成就十分相近,抗戰時期,又同一水路走難到湛江駐足,可謂驚人巧恰。
1941年香港淪陷,日寇佔領香港後,計劃利用香港製片設施和電影人員,籌拍一部宣揚日軍戰功及大東亞共榮圈影片《 香港攻略戰》,風聲傳開,在港電影從業人員,不甘附敵,誓死不為日寇服務。當時,湛江是法帝殖民地,偏安一偶,水陸交通均可由港到湛,於是便紛紛南逃到湛江。與吳楚帆、張瑛一齊到湛還有著名演員黃曼梨、白燕、梅綺、大口何等。此時,湛江尚未建市,只是區區小商埠,經濟貧困落後,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吳楚帆、張瑛等藝人在湛生活異常艱苦。初到時,張瑛因戰亂散 失行李,連更換的衣服都沒有。吳楚帆被迫改行當經紀九八,為專走越南海防的「永華號」貨船商人,聯系住宿,寄存貨物,尋找買主。為了省線,他們不敢住旅店客棧,與眾藝人在赤坎大德二橫路租—民居集體住宿,二十多人,打平鋪擠在一起,天氣炎熱,蟻蠅滋生,四周污水橫流,臭氣刺鼻,艱苦景況可想而知。每當回想此段辛酸往事,吳楚帆、張瑛都不堪回首,感慨萬千。
國仇家恨、同仇敵愾,愛國熱情驅動,吳楚帆,張瑛在湛江發起組織香港電影從業人員成立《明星話劇團》,既可發揮一技之長、服務社會,宣傳抗戰,又可解決眾藝人謀生糊口。話劇團由趙樹泰任團長,吳回、李辰風、余慕雲當導演,謝益之負責舞台監督,主要演員除吳、張外,還有黃曼梨、梅綺等,連後台工作人員及家屬共20多人。結合宣傳抗日救國,鼓勵民眾保家衛國,演出一系列優秀話劇,計有《林沖》、《雷雨》、《欽差大臣》、《欲魔》等。他們舞台配合完整,演員合作默契,演技精湛,布景獨特,燈光多變,令湛江觀眾耳目一新,在赤坎平安戲院(今人民電影院對面)等地演出,歷時四個月,幾乎場場滿座。
吳楚帆、張瑛等香港電影藝人在湛江活動期間,給市民留下深刻印象,也改變了湛江電影的市場結構。早前,湛江電影素來是美國影片佔領很大市場,米高梅、華納兩影片公司一直占上峰。吳楚帆、張瑛等電影從業人員到湛後,潛移默化,溝通了湛江居民對香港電影的認識和喜愛,他們由喜歡美國片轉為香港片,特別是粵語片,打破了美國影片獨占優勢的局面。此愛好,一直沿續至今,港產片始終是湛江人電影的重頭戲。
1943年湛江也被日寇佔領,香港明星話劇團在戰火中兵分兩路,分赴桂林和越南繼續演出。抗戰勝利後,吳楚帆、張瑛從內地回歸故里,重操舊業,依然在影壇紅透發紫,顯赫一方。15年後的1957 年,吳楚帆、張瑛隨香港電影界訪問團到湛江,舊地重遊,辛酸往事歷歷在目,感慨不已。他們尋找當年演出的平安戲院,已在戰亂中大火焚毀,如今重建樓房,成了赤坎糧站;還專程到中山路衣記雞飯店品嘗走難時留下難忘記憶的香雞油飯。隨後,他們參觀湛江港,游覽市容,了解解放後湛江的建設成就。看到湛江舊貌變新容換了人間,吳楚帆、張瑛喜上眉梢,笑顏逐開。

Ⅳ 吳楚帆的個人履歷

從1932年到1964年,共參演250部影片。其中以《家》、《春》、《秋》最為著名。他的戲路較寬,演技優秀,1955年,他在內地被選為中國最受歡迎的5個演員之一。1956年,《北京日報》選舉他為最佳演員之一。並與三位著名粵語片男演員張活游,李清和張瑛合稱為「粵語片四大小生」。他還曾執導過《戰地歸來》、《香港一婦人》。1952年與白燕、李晨風等創辦了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1955年與李晨風等創辦了華聯電影公司,名片《寒夜》是該公司創業作品。1960年,創辦了新潮影片公司,攝制了《人海孤鴻》等優秀影片。1956年在香港出版《吳楚帆自傳》。1966年息影。後移居加拿大。
其主演影片主要有:《新青年》、《生命線》、《最後關頭》、《家》(1953)、《春》(1953)、《秋》(1954)、《寒夜》(1955)、《危樓春曉》(1953)、《火窟幽蘭》(1961)、《人海孤鴻》(1960)及《香港屋檐下》(1964)等。 成名作是抗日戰爭片《生命線》(1935)。1937年憑著《人生曲》(1936)榮膺「華南影帝」,當時他只有二十六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組織明星劇團在廣州灣、越南等地演出話劇。抗戰勝利後回香港。1947年主演粵語片《郎歸晚》。1948年聯合黃曼梨、張瑛、白燕等演員拒絕拍攝神怪、色情、荒誕的毒素電影,在香港掀起電影清潔運動。不久成立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歷任監事、理事、會長、顧問等職。1952年成立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1953年因主演影片《春》,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1955年創辦華聯影片公司。1960年創辦新潮影片公司。1966年息影,後移居加拿大。一生拍攝影片二百五十餘部,戲路寬廣。除主演根據巴金原著改編的《家》、《春》、《秋》、《寒夜》等影片外,還在《霸王妖姬》、《枇杷怨》等影片中飾演反派人物。1956年出版《吳楚帆自傳》。
吳楚帆於1993年在加拿大病逝,享年八十四歲。其後,香港電影金像獎主辦當局頒發「終身成就獎」,以表揚吳楚帆為香港電影所作的貢獻。 1941年香港淪陷,日寇佔領香港後,計劃利用香港製片設施和電影人員,籌拍一部宣揚日軍戰功及大東亞共榮圈影片《 香港攻略戰》,風聲傳開,在港電影從業人員,不甘附敵,誓死不為日寇服務。當時,湛江是法帝殖民地,偏安一偶,水陸交通均可由港到湛,於是便紛紛南逃到湛江【註:湛江市舊稱廣州灣,於1899年淪為法國租借地,對外貿易盛極一時】。
與吳楚帆、張瑛一齊到湛還有著名演員黃曼梨、白燕、梅綺、大口何等。此時,湛江尚未建市,只是區區小商埠,經濟貧困落後,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吳楚帆、張瑛等藝人在湛生活異常艱苦。初到時,張瑛因戰亂散 失行李,連更換的衣服都沒有。吳楚帆被迫改行當經紀九八,為專走越南海防的「永華號」貨船商人,聯系住宿,寄存貨物,尋找買主。為了省線,他們不敢住旅店客棧,與眾藝人在赤坎大德二橫路租—民居集體住宿,二十多人,打平鋪擠在一起,天氣炎熱,蟻蠅滋生,四周污水橫流,臭氣刺鼻,艱苦景況可想而知。每當回想此段辛酸往事,吳楚帆、張瑛都不堪回首,感慨萬千。

Ⅳ 吳楚帆的影視作品

監制《香港一婦人》 (1964)《火窟幽蘭》 (1961)《千萬人家》 (1953) 編劇《香港一婦人》 (1964) 製片《琵琶怨》 (1957)《斷鴻零雁記》 (1955) 導演《香港一婦人》 (1964) 男演員 《社會棟梁》 (1968)《喜結良緣》 (1966)《真假兇手》 (1966)《珍珠淚》 (1965)《青山依舊夕陽紅》 (1965)《詩禮傳家(上集)》 (1965)《人鬼恩仇》 (1965)《天荒情未老》 (1965)《馬陵道》 (1965)《海角幽蘭》 (1965)《戰地奇女子》 (1965)《相思灣之戀》 (1965)《血紙人》 (1964)《九九九毒天鵝》 (1964)《滿堂吉慶》 (1964)《錦綉天堂》 (1964)《男男女女》 (1964)《香港屋檐下》 (1964)《鬼兇手》 (1964)《香港一婦人》 (1964)《海》 (1963)《鬼屋疑雲》 (1963)《荒谷恩仇記》 (1963)《花花世界》 (1962)《苦雨春風》 (1962)《破鏡重圓》 (1962)《情比金堅》 (1962)《雙屍洞》 (1962)《步步追蹤》 (1962)《富貴神仙》 (1962)《鳳凰山龍虎鬥》 (1961)《火窟幽蘭》 (1961)《血手套》 (1961)《天倫(大結局)》 (1961)《天倫(上集)》 (1961)《古廟幽魂》 (1961)《少小離家老大回(大結局)》 (1961)《少小離家老大回(上集)》 (1961)《血屋驚魂》 (1960)《荒島驚魂》 (1960)《最後五分鍾》 (1960)《雞鳴狗盜》 (1960)《恩情(下集大結局)》 (1960)《恩情(上集)》 (1960)《毒手》 (1960)《棄婦大結局》 (1960)《人海孤鴻》 (1960)《棄婦(上集)》 (1960)《三滴血》 (1960)《人》 (1960)《錢》 (1959)《十號風波》 (1959)《人倫》 (1959)《毒丈夫》 (1959) 《一命三兇手》 (1959)《麗鬼冤讎》 (1959)《碧血劍(上集)》 (1958)《骨肉親情(下集大結局)》 (1958)《骨肉親情》 (1958)《美人春夢》 (1958)《紫薇園的秋天》 (1958)《女人的陷阱》 (1958)《苦女江海燕(大結局)》 (1958)《苦女江海燕(上集)》 (1958)《香城凶影》 (1958)《黑俠擒凶》 (1958)《姦情》 (1958)《第7號司機》 (1958)《血染黃金》 (1957)《一樓風雪夜歸人》 (1957)《啼笑姻緣》 (1957)《水滸傳:智取生辰綱》 (1957)《無情大海有情天》 (1957)《黛綠年華》 (1957)《琵琶怨》 (1957)《仙女戲魔王》 (1957)《原野》 (1956)《慈母淚》 (1956)《霸王妖姬》 (1956)《手足情深》 (1956)《飛賊黑貓》 (1956)《出谷黃鶯》 (1956)《月光》 (1956)《余之妻》 (1955)《泣殘慈母淚》 (1955)《一代名花》 (1955)《孤星血淚》 (1955)《紅粉飄零未了情》 (1955)《天長地久》 (1955)《愛(續集)》 (1955)《愛(上集)》 (1955)《斷鴻零雁記》 (1955)《鴛鴦譜》 (1955)《簡娘》 (1955)《愛情三部曲》 (1955)《山河戀》 (1955)《寒夜》 (1955)《流水行雲》 (1954)《美人計》 (1954)《杜鵑魂》 (1954)《父慈子孝》 (1954)《落花流水》 (1954)《百變婦人心》 (1954)《秋》 (1954)《漢武帝夢會衛夫人》 (1954)《萍姬》 (1954)《馬來亞之戀》 (1954)《變幻姻緣》 (1954) 《錦綉人生之二:項鏈》 (1954)《山水有相逄》 (1954)《出籠鳥》 (1953)《明月冰心》 (1953)《危樓春曉》 (1953)《千萬人家》 (1953)《歌唱海棠紅》 (1953)《處處喜相逢》 (1953)《春》 (1953)《義犬救美》 (1953)《雙雄鬥智》 (1953)《骨肉喜重逢》 (1953)《日出》 (1953)《家》 (1953)《拜錯石榴裙》 (1952)《香車美人》 (1952)《發財添丁》 (1952)《紅白牡丹花》 (1952)《驚魂花燭夜》 (1952)《借妻艷史》 (1952)《乖孫》 (1952)《龍鳳花燭》 (1952)《恩恩愛愛》 (1952)《粉碎黃金夢》 (1952)《玉女凡心》 (1952)《迷姬》 (1952)《不夜天》 (1952)《春宵醉玉郎》 (1952)《艷曲醉郎心》 (1952)《恩情深似海》 (1952)《歌聲淚影(下集)》 (1952)《小明星傳》 (1952)《歌聲淚影(上集)》 (1952)《時來運到》 (1952)《摩登新娘》 (1952)《迷樓金粉》 (1952)《二八嬌妻一歲郎》 (1952)《夜桃源》 (1952)《蓬門小鳳》 (1952)《佳偶天成》 (1952)《浩劫紅顏》 (1952)《貧賤夫妻百事哀》 (1952)《春滿香城》 (1952)《一彎眉月伴寒衾》 (1952)《馬票狂》 (1952)《無限恩情無限恨》 (1951)《第二夫人》 (1951)《銀燈魔影》 (1951)《人海八大仙》 (1951)《三打祝家莊(下集)》 (1951)《紅樓新夢》 (1951)《冷落春宵》 (1951)《怨婦情歌》 (1951)《三打祝家莊(上集)》 (1951) 《虎穴龍潭》 (1951)《血染杜鵑紅》 (1951)《難為了媽媽》 (1951)《孤雛淚》 (1951)《千金小姐丫鬟賣》 (1951)《紅白金龍(下集)》 (1951)《天堂春夢》 (1951)《紅白金龍(上集)》 (1951)《春滿瓊樓》 (1951)《人間慈父》 (1951)《從此蕭郎陌路人》 (1951)《霓裳恨》 (1951)《孽債》 (1951)《一帆風順》 (1951)《誰憐後母心》 (1951)《重生》 (1950)《鴛鴦劫》 (1950)《願郎重吻妾朱唇》 (1950)《人海萬花筒》 (1950)《南海漁歌》 (1950)《罪惡鎖鏈(下集大結局)》 (1950)《罪惡鎖鏈(上集)》 (1950)《妒潮》 (1950)《古屋行屍》 (1949)《忍棄枕邊人》 (1949)《古園妖姬》 (1949)《夢斷殘宵》 (1949)《司馬夫大破蜜糖黨》 (1949)《魂斷歸家娘》 (1949)《斗氣夫妻》 (1949)《腸斷跳樓人》 (1948)《二龍爭珠》 (1948)《黑俠歸來》 (1948)《花月良宵》 (1948)《黑俠與李青薇》 (1948)《新生命線》 (1948)《風雨送魂歸》 (1948)《玉樓情劫》 (1948)《胭脂八陣圖》 (1948)《十二美人樓》 (1948)《江湖鐵漢》 (1948)《恨海情鴛》 (1948)《情賊白菊花》 (1947)《郎情妾意》 (1947)《借屍還魂》 (1947)《含笑飲砒霜》 (1947)《冷暖天鵝》 (1947)《辣手蛇心》 (1947)《比翼鴛鴦》 (1947)《三月杜鵑魂》 (1947)《月圓人未圓》 (1947)《危城諜侶》 (1947)《伶星大集會》 (1947)《情焰》 (1946) 《痴兒女(下集)》 (1943)《痴兒女(上集)》 (1943)《春色滿園》 (1941)《紅粉佳人》 (1941)《人去樓空》 (1941)《歌女紅牡丹》 (1941)《風塵情侶》 (1941)《綠林血》 (1940)《強盜孝子》 (1940)《千金一笑》 (1940)《岳飛》 (1940)《大地晨鍾》 (1940)《孝子逃刑記》 (1940)《蓋世女英雄》 (1939)《生骨大頭菜》 (1939)《姑緣嫂劫》 (1939)《卅年苦命女》 (1939)《冤魂塔》 (1939)《怨女望夫歸》 (1939)《胭脂馬》 (1939)《南國姊妹花》 (1939)《銀海鴛鴦》 (1939)《麻雀經》 (1939)《最後關頭》 (1938)《一夜夫妻》 (1938)《血淚灑情天》 (1938)《戰雲情淚》 (1938)《桃色間諜》 (1938)《四子從軍》 (1938)《十萬情人》 (1938)《氣壯山河》 (1938)《鄉下婆從軍》 (1937)《人生曲》 (1937)《焦土抗戰》 (1937)《肉搏》 (1937)《離恨曲》 (1937)《中國青年》 (1937)《狂導演》 (1937)《沙漠之花》 (1937)《錦綉河山》 (1937)《翠亨村》 (1937)《梨花落》 (1936)《新青年》 (1936)《女間諜》 (1936)《兒女債》 (1936)《生命線》 (1935)《糊塗外父》 (1935)《半開玫瑰》 (1935)《盜屍》 (1934)《浪花村》 (1934)《難兄》 (1934)《戰地歸來》 (1934)《暗室明珠》 (1933)《夜半槍聲》 (1932) 吳楚帆於1976年曾演出無線電視電視劇《狂潮》,飾演「廖學仁」一角。

Ⅵ 帆字怎麼組詞

一帆風順[yī fān fēng shùn]
船掛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阻礙。
征帆[zhēng fān]
指遠航的船。
帆船[fān chuán]
1.依靠作用在帆 具上的風力來推進的船。
帆板[fān bǎn]
1.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運動員站在有帆的板體上操縱帆桿,變換帆和板體的重心和位置,藉助風力前進。
風帆[fēng fān]
船帆。鼓起生活的~。
機帆船[jī fān chuán]
有動力裝置的帆船。
帆檣[fān qiáng]
船上掛帆的桿子,借指船隻:~林立。
峭帆[qiào fān]
聳立的船帆。亦借指駕船。
帆幃[fān wéi]
帆篷。
回帆[huí fān]
歸舟,乘船返回。
鼓帆[gǔ fān]
揚足船帆。
過盡千帆[guò jìn qiān fān]
成千成百的船隻都已過完了,卻全不是伊所坐的船隻。
歷盡千帆[lì jìn qiān fān]
經歷過了很多人、很多事。
回帆鼓[huí fān gǔ]
見"回帆撾"。
帆船運動[fān chuán yùn dòng]
利用風帆力量駕馭小而輕的單桅船在規定距離內比賽航速的一項水上運動。帆船分穩向板帆艇和龍骨帆艇兩類。比賽共進行七場,選其中六場最好成績計算每條帆船的總分,得分少者為優勝。
客帆[kè fān]
1.客船上的帆。唐 孟浩然《夜泊宣城界》詩:「湖平津濟闊,風止客帆收。」唐 鄭谷《訪姨兄王斌渭口別墅》詩:「客帆懸極浦,漁網曬危軒。」宋 趙汴《向晚》詩:「林疏僧屋露,風轉客帆斜。」
中江舉帆[zhōng jiāng jǔ fān]
到江中心升起船帆。中,到中心,動詞。舉,升起,揚起。
八字帆[bā zì fān]
行船風向不利時,須借帆使風,反復循「V」形路線前進。「V」形似「八」字,故名「八字帆」。
行帆[xíng fān]
航行中的船帆。
浦帆[pǔ fān]
水濱的帆船。
行帆[xíng fān]
航行中的船帆。
歷盡千帆[lì jìn qiān fān]
經歷過了很多人、很多事。
帆幃[fān wéi]
帆篷。
晩帆[wǎn fān]
傍晚時分的行船。
雲帆[yún fān]
高大的帆。
回帆鼓[huí fān gǔ]
見"回帆撾"。
峭帆[qiào fān]
聳立的船帆。亦借指駕船。
雪帆[xuě fān]
白色船帆。借指掛白色船帆的船隻。
錦帆涇[jǐn fān jīng]
江蘇 蘇州 盤門 內沿城壕。相傳 吳王 錦帆以游,故名。
帆檝[fān jí]
見「帆楫」。
驚帆[jīng fān]
曹真之馬,曹真曾用此馬與司馬懿打賭。
蚌帆[bàng fān]
指船帆。風吹帆張,狀如巨蚌,故稱。
輕帆[qīng fān]
亦作「輕颿」。指小舟,輕舟。
錦帆[jǐn fān]
1.亦作「錦颿」。錦制的船帆。亦指有錦制船帆的船。
晚帆[wǎn fān]
傍晚時分的行船。
帆海[fān hǎi]
航海。
帆具[fān jù]
船上用的,尤其是用來操縱帆或支持桅桿或帆桁的繩索和鏈條。
鱟帆[hòu fān]
鱟背部甲殼可上下翹動,上舉時人稱鱟帆。
帆席[fān xí]
船帆。舊時船帆或以席為之,故稱。
帆舶[fān bó]
泛指船舶。
千帆過盡[qiān fān guò jìn]
比喻經歷過很多事情。
千帆[qiān fān]
眾多的帆船。
多桅帆船[ō wéi fān chuán]
帆船的一種,動力大,承載量大。
帆柱[fān zhù]
暫無釋義
檣帆[qiáng fān]
船上的風帆。
風帆[fēng fān]
1.船帆。清 林則徐《中秋嶰筠尚書招余及關滋圃軍門天培飲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詩:「轉眸已失 大小虎,須臾 沙角 風颿收。」郭風《葉笛集》:「我看見無數的雙桅船,以它們的高聳的桅桿、紅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風帆,張起或卷下的風帆,來裝飾你的港口。」
帆幅[fān fú]
指帆篷。
一帆[yī fān]
1.一張風帆。
帆板運動[fān bǎn yùn dòng]
暫無釋義
風帆碧空[fēng fān bì kōng]
船帆多得把天空都遮蔽了。
船帆[chuán fān]
掛在桅桿上張開時能利用風力推動船隻在水上前進的帆布或其他織物。
揚帆起航[yáng fān qǐ háng]
是一詞彙,即升起船帆開始航行之意。
片帆[piàn fān]
孤舟;一隻船。
漁帆[yú fān]
漁船上的帆篷。
帆腹[fān fù]
指船帆受風而鼓起的部分。
風帆蔽空[fēng fān bì kōng]
即船帆多得把天空都遮蔽了,形容聲勢浩大。
返轡收帆[fǎn pèi shōu fān]
比喻退歸。
吳楚帆[wú chǔ fān]
(1911-1993)電影演員。福建泉州人。1932-1966年在香港主演二百五十餘部影片,其中以《家》、《春》、《秋》、《寒夜》為著名。曾創辦華聯影片公司、新潮影片公司。1966年後息影,移居加拿大。
解帆[jiě fān]
1.指開船。
直掛雲帆[zhí guà yún fān]
高高的掛起雲帆,形容做事直接,勇往直前,不在事前費周折。
前帆[qián fān]
橫帆帆裝船掛在前桅下帆橫桁上的風帆,且指前桅最下面的一張帆。
帆顛[fān diān]
帆頂。
帆楫[fān jí]
船帆和槳。
颺帆[yáng fān]
扯起船帆。謂風鼓帆前進。
帆幔[fān màn]
1.帆篷。
戰帆[zhàn fān]
戰船。
七帆祭[qī fān jì]
阿貝爾宿舍的宿舍長。
輕帆[qīng fān]
亦作「輕颿」。指小舟,輕舟。
鱟帆[hòu fān]
鱟背部甲殼可上下翹動,上舉時人稱鱟帆。
帆具[fān jù]
船上用的,尤其是用來操縱帆或支持桅桿或帆桁的繩索和鏈條。
錦帆[jǐn fān]
1.亦作「錦颿」。錦制的船帆。亦指有錦制船帆的船。
帆影[fān yǐng]
1.指帆船去遠而模糊的形象。
錦帆天子[jǐn fān tiān zǐ]
指 隋煬帝。
帆船模型[fān chuán mó xíng]
航海模型的競賽項目中的一個種類。
進帆[jìn fān]
謂利用風力揚帆使船前進。
轉帆[zhuǎn fān]
改變船的航向而使帆轉向。
帆棘龍[fān jí lóng]
巨大的二足行走的食肉性恐龍。在拉丁文中spin是棘或針的意思。
陗帆[qiào fān]
聳立的船帆。借指駕船。
滿帆[mǎn fān]
張起比平日數量多的風帆,以達到最高的速度。
石帆[shí fān]
珊瑚蟲的一種。呈樹枝形,骨骼為角質,著生於海底岩礁間。骨骼中之紅色節片可為裝飾品。
楚帆[chǔ fān]
楚 地江水上的船帆。
買帆[mǎi fān]
雇船。
石帆[shí fān]
珊瑚蟲的一種。呈樹枝形,骨骼為角質,著生於海底岩礁間。骨骼中之紅色節片可為裝飾品。
千帆競發[qiān fān jìng fā]
許多船隻爭著出發前行,形容聲勢浩大,也寓意競爭激烈。,競:競爭。數不盡的船隻競相出發。形容事物蓬勃向上,生機勃勃地向前發展。
蒲帆[pú fān]
用蒲草編織的帆。
席帆[xí fān]
船帆。
百舸千帆[bǎi gě qiān fān]
百舸,百艘船。亦泛言船極多。千帆,眾多的帆船。百舸千帆,泛言船極多。
回帆撾[huí fān wō]
暫無釋義

Ⅶ 有beyond4人簡介附照片嗎

姓名:黃家駒

籍貫:廣東台山

出生日期: 10/6/ 1962

出生地點:香港

星座:雙子座

血型:A型

身高: 5尺 7寸(175cm)

體重: 135磅( 6 Ikg)

家庭狀況:父母。一兄。兩姐、一弟

教育程度:F5

嗜好:音樂,釣魚

喜愛的歌手:PETER GABRlAL

喜愛的演員:吳楚帆

喜愛的電影:恐怖及懸疑片

喜愛的顏色:黑、白、灰、紅

喜愛的季節:秋

喜愛的食物:菜、糖果

喜愛的動物:狗

喜愛的運動:游泳、球類活動

最怕的事:沒錢

最滿意的事:擁有自已的樂隊

初吻年齡:16歲

理想的對象:沒有

個人願望:自己的理想能實現、成功

姓名:黃家強

英文名:STEVE

籍貫:廣東台山

出生日期:13/11/1964

出生地點:香港

星座:天蠍座

身高: 5尺 7寸(175cm)

體重:133磅(60公斤)

家庭狀況:父母、兩兄、兩姐

教育程度:FS

嗜好:看書、打球

喜愛的歌手: DAVID SYLVINA

喜愛的演員:羅拔迪尼路

喜愛的電影:聖女傳說

喜愛的顏色:白、藍、紫

喜愛的食物:牛肉、海鮮

喜愛的動物:狗

喜愛的運動:游泳、羽毛球

喜愛的人物:家人

喜愛的季節:冬

最欣賞自己:面型

最難忘的事情:與Bey。nd的成長歷程

理想的對象:成功人士、作曲家、作者

個人願望:實現世界巡迴演唱會

姓名:黃貫中

英文名:PAUL

花名:大耳牛

出生日期:31/3/ 1964

出生地點:香港

血型:B型

星座:白羊座

身高:5尺 7寸( 175cm)

體重:138磅(62公斤)

家庭狀況:父母、兩弟

教育程度:大專

嗜好:看戲、繪畫

喜愛的歌手:葉德婚

喜愛的演員:好多

喜愛的電影:莫扎特傳

喜愛的顏色:藍、灰色

喜愛的食物:好多

喜愛的動物;狗

喜愛的運動:足球、游泳

最欣賞自己:手

最難忘的事情:第一次演唱會

尷尬的事情:表演時唱錯歌詞

希望到的地方。歐洲

個人願望:在音樂上有成就

姓名:葉世榮

英文名:WingYip

出生日期:19/8 /1963

出生地點:香港

星座:獅子座

身高:5尺7寸

體重:135磅(62公斤)

血型:O型

家庭狀況:父母、兩妹

教育程度:FS

嗜好:釣魚

愛的歌手: DAVID BOWLIE

喜愛的歌曲:太多

喜愛的電影:的士司機

喜愛的顏色:除了啡色之外

喜愛的食物:蟹

喜愛的運動:游泳、足球

喜愛的國家:全世界

喜愛的季節:冬

喜愛的明墾:周潤漢、石堅

最欣賞自己:手

最難忘的事情:樂隊自己出資開音樂會

最尷尬的事情:認錯人

最大的心願:到世界各地去旅遊

不喜歡的地方:安靜的地方

個人願望:樂隊有成就

專輯:

大地 長城 農民

情人 遙望 玻璃箱

奉信 回家 進化論

願我能 冷雨夜 忘記你

侯診室 打救你 打不死

光輝歲月 海闊天空 灰色軌跡

不再猶豫 無盡空虛 真的愛你

午夜怨曲 永遠等待 愛的太錯

和平與愛 高溫派對 飛越苦海

孤單一吻 逝去日子 歲月無聲

愛你一切 超級武器 爸爸媽媽

城市獵人 赤紅熱血 錯有錯著

堅持信念 糊塗的人 教壞細路

金屬狂人 狂人山莊 關心永遠在

誰伴我闖盪 舊日的足跡 無悔這一生

不朽的傳說 你知道我的迷惘 阿拉伯跳舞女郎 照片到網路圖片里找很容易『『『

Ⅷ 民國時期我國有哪些一線男明星

相比於民國舞台上的那些美女明星們,男同志則多是靦腆稍顯遜色,就連票選的觀眾最喜愛明星當中也是寥寥無幾。但是,這並不代表那一時期就沒出類拔萃的男明星。也有一些被冠以「影帝」、「奇葩」等尊貴稱呼的男兒們,能讓我們感受到當年文藝領域的雄鷹之光。這些男子用自己的表演征服無數妙齡女子芳心的同時,也給所有男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直到現在,他們仍然是值得我們去記憶和回味的一個時代符號。

梅蘭芳(1894——1961)

姜妙香五六歲就能唱一些旦角唱段,七歲拜師學青衣,由於家學淵源又經名師教誨進步很快,初次登台演出便得到好評。他在王瑤卿因嗓音關系極少演出,而王蕙芳、梅蘭芳尚未成名之時,脫穎而出,大獲好評,十六歲的姜妙香與王鳳卿、劉鴻升一同加入著名演員田際雲所組的玉成班。姜妙香的嗓子好,能連唱兩個小時都不覺吃力,因此而贏得「姜八刻」的美譽。

Ⅸ 求歷屆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的獲獎名單

歷屆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的獲獎名單列舉如下:

1、1995年,第14屆,終身成就獎黃曼梨。

黃曼梨(Mary Wong,1913年-1998年4月8日),原名黃文素,曾名黃曼麗,生於香港,廣東中山人。香港著名粵語電影、電視演員,電影、電視作品無數,經常在電影里演惡家姑的角色。

但在早期也演過不少賢妻良母、小家碧玉和大家閨秀的角色。其精湛演技及深厚的修養內涵,贏得「悲劇影後」美譽。

2、2001年,第20屆,終身成就獎白雪仙。

白雪仙(原名陳淑良),粵劇表演藝術家,1928年5月19日出生於廣州,籍貫廣東順德,粵劇名伶小生王白駒榮之女,排行第九,故行內愛稱她為"九姑娘",世人尊稱為仙姐。

5、2019年,第38屆,終身成就獎謝賢。

謝賢(Patrick Tse),1936年8月9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番禺,香港影視演員、導演、編劇。

1953年謝賢考入演員訓練班進入演藝圈,演出首部電影《樓下閂水喉》,拍攝兩部電影後開始走紅。

2015年參加浙江衛視經典明星競技真人秀節目《掌聲響起來》錄制,從初賽挺進總決賽,最終獲得該節目該年度的總排名第二名。2019年4月14日,獲得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閱讀全文

與電影演員吳楚帆的簡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