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國電影永不止步
<永不止步>(Walk Hard: The Dewey Cox Story [SOUNDTRACK])
1. Walk Hard John C. Reilly 2:49
2. Take My Hand John C. Reilly 2:31
3. (Mama) You Got To Love Your Negro Man John C. Reilly 2:44
4. A Life Without You (Is No Life At All) John C. Reilly 2:19
5. Let's Duet John C. Reilly;Angela Correa 3:32
6. Darling John C. Reilly 2:35
7. (I Hate You) Big Daddy John C. Reilly 1:47
8. Guilty As Charged John C. Reilly 2:53
9. Dear Mr. President John C. Reilly 2:45
10. Let Me Hold You (Little Man) John C. Reilly 1:52
11. Royal Jelly John C. Reilly 4:27
12. Black Sheep John C. Reilly 3:44
13. Starman John C. Reilly 3:40
14. Beautiful Ride John C. Reilly 3:43
15. (Have You Heard The News) Dewey Cox Died John C. Reilly 2:29
『貳』 搖滾樂隊
1、《晝夜搖滾》(ROCK AROUND THE CLOCK)1956年
它也許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搖滾電影,也是搖滾這個詞第一次被用到電影中,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它其實和一部紀錄片差不多,因為片中的情節幾乎可以忽略不記,台詞也只是對音樂的鋪墊,它真正的意義在於匯集了搖滾樂最早一批樂手歌手的現場演出,並用這些瘋狂在現實世界裡引出更多瘋狂,由於比爾·哈利、「彗星」等人的演出實在瘋狂,而引起的騷亂又太多,所以在英國眾多城市遭到禁映。
2、《神秘列車》(MYSTERY TRAIN)1989年
吉姆·賈木許電影作品,這部電影比貓王自己的一大堆電影更能反映其精神實質。
3、《Jimi Hendrix——Experience Electric Ladyland》1970年
Jimi Hendrix的英年早逝,叫樂評人認定這是搖滾樂壇在十九世紀的最重要損失之一,他迷幻的吉他手法,將個人靈氣與音樂結合得叫聽者動容,能夠將吉他弦變成如人類的舌頭,會講話,會令人開心,落淚。今之這張Electric Lady land的VCD,就製成一張Jimi Hendrix自傳式的影像紀錄,收入Hendrix演出的片段,在音樂製作時的認真態度,完全是沖破時空活現眼前。而且也訪問了不少樂壇中人,例如 Steve Windwood,Eddie Kramer(他是ElectricLadyland大碟的錄音師),亦有Hendrix的經理人Chas Chandler,亦即是Animals的bass手,從他們的說話中,皆對這位天才給予極高贊賞,更可看出他們是言出於心。VCD中,當然也少不了收入 Hendrix的live performance,在台上他就如著了魔的投入,這裡面就有All Along The Watchtower,Gypsy Eyes,Crosstown Traffic,Voodoo Chill……看見他完全投入的演出,指法如飛在吉他弦線上勾劃出靈魂,當今之世,已沒有一位吉他手有此能耐;這張Electric Lady land肯定是Hendrix迷的珍藏品,甚至是他一個音樂圖監;就算你是初接觸這名字,也可從這VCD中對他了解更多。這就是一個音樂必修課,課題是:Jimi Hendrix。
4、《脂粉貓王》(Jaihouse Rock)1957
「貓王」艾爾維斯·普萊斯利最典型的搖滾電影之一,描敘一個不安分的小子在監獄里迷上搖滾,出獄後成為搖滾紅星,後來又蛻變成一個利慾熏心的大明星,失去了最親密的朋友雲雲。在「貓王」無數連歌帶演的爛片中,好歹這還算一部真正描述搖滾樂本身的電影,他的神采也還真的算得上叫人興奮。
5、《別回頭》(Dont Lookback)1967年
這部紀錄片是對BOBDYLAN1965年英國巡演的忠實記錄,導演彭內貝克用影像清晰地說明那時的鮑波與「披頭四」是多麼的不同,與同時期的《苦難日之夜》相比,《別回頭》更直接、深刻,對自己的拍攝對象也沒有造星般地刻意吹捧,甚至還有毫不掩飾的刻意嘲諷。但是,再冷靜的鏡頭都無法掩蓋年輕迪倫的燦爛光芒,同現在的老迪倫相比,年輕的他無與倫比的傲慢,機智,激情洋溢,而其中一段以跨掉派代表艾倫·金斯堡為背景的開場更是彌足珍貴。
6、《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1998年
影片再現了英國華麗搖滾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時的景象。藝名為Maxwell Demon的華麗搖滾明星Brian Slade預言了自己將死於舞台上,當他的遇刺騙局被揭露後,他的星途就走到了盡頭。10年後,原來是Slade歌迷的英國記者Arthur Stuart要發表一篇名為《究竟發生了什麼?》的文章。影片馬上轉為多線索模式,從多個角度展示了BrianSlade的生活和事業,包括他和妻子Mandy Slade及瘋狂的美國歌手Curt Wild之間的雙性戀經歷。很有趣的是,英國出身的伊萬·麥格雷戈在這部電影中竟然飾演一個美國本土搖滾歌手,他爆發力十足的演唱,啟發了片中的英國華麗搖滾歌手,兩人產生了一段同志情誼,而另一個主要演員,紐約時報記者年輕時對自身慾望的探索,也是經由他的改變。劇中伊萬·麥格雷戈不僅跟每個主角都有一段纏綿,甚至不惜在舞台上演唱到一半時三點全露的火辣情節,我想這也是他跟一般偶像明星截然不同的地方,他不為表演所限,自然也不拘泥於形象。
7、《伍德斯托克》(WOODSTOCK)1970年
這部幾乎可以稱之為樂史上最著名的搖滾紀錄片,記錄了嬉皮年代的音樂神話。如果你聽搖滾而不知道這個,那你……
8、《迷牆》(THE WALL)1982年
一部最出色的也是最著名的搖滾電影。1979年英國的傳奇搖滾樂隊Pink Floyd推出了搖滾樂史上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概念性雙唱片專集《The Wall》,由樂隊的靈魂人物Roger Waters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半自傳性作品。這張唱片以「牆」的概念為基礎,抒發了對戰爭的恐懼(Roger Waters的父親死於二戰),對人性麻木的控訴和社會陰暗面的描寫,唱片推出後,不僅在搖滾樂界,而且引起整個西方文化界的巨大反響。兩年後,英國著名導演阿侖·派克決意把它搬上銀幕,他請來了英國樂隊Boomtownrats的主唱Bob Geldof扮演影片主角Pink,運用大量的電影表現手法——蒙太奇和動畫手段極好地傳達了唱片的主題(當然也有導演自己的理解),不僅如此,影片的音響表現手法引起極大震動,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全部採用Pink Floyd在雙唱片專集《The wall》中的歌曲(也有唱片中未出現的一些歌曲在影片中出現)作為推動影片情節發展的媒介,就像一部長篇music video。可以說這部影片的出現直接引發music video的熱潮出現。另外影片的製作方法也引起後來電影人的紛紛仿效。不過如果你對西方戰後青年的概況和唱片本身的內容不夠了解的話,你大概不易看懂這部片子。值得一提的是阿侖·派克在十五年後,又拍攝了一部根據音樂劇改編的影片《Evita》(貝隆夫人,由麥當娜主演),全片仍然沒有一句對白。
9、《席德與南希》(SID AND NANCY)1986年
雖然「性手槍」不是最出色的朋克樂隊,但他們是最出名的朋克樂隊,《希德與南茜》是關於這支傳奇樂隊的吉他手希德·維舍斯與其美國女友南茜·斯龐根那反復無常的情愛關系和羅密歐朱麗葉式的悲劇結局,導演對這兩個社會食物鏈最底端的邊緣人進行了客觀的刻畫:他們的粗暴和痛苦,他們的敏感和自傷,他們走向自我毀滅卻似乎不可避免……每一格影像都展現了電影的憤怒、激動和真誠。經過那次危機四伏的美國巡演,「性手槍」終告解體,希德仍在viper毒癮的控制之下,他試圖開始個人發展,但人們在一個早上發現南茜被捅死倒在地板上,希德因為謀殺罪被捕,他們的悲劇正好印證了朋克樂隊「玩鬧大會」(Circle Jerks)的一首歌——「Love Kills」(愛會殺人)。科特尼·拉芙和科特·柯本的關系,經常被用來與南茜和希德的關系作比,而科特尼·拉芙恰好在這部電影裡面扮演了一個小角色。加里·歐德曼和克洛·韋伯以令人折服的演技將希德與南茜關系中的那份不成熟、相互傷害及令人反感的一面清晰地凸現在觀眾眼前,而他們那決意擺脫任何束縛的愛情又是那麼令人感傷,乃至啜泣。2000年的《骯臟與憤怒》(The Filth And The Fury)是一部關於「性手槍」樂隊的傑出紀錄片,真實、客觀、滿懷熱情,而又頗具觀賞性。
10、《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1973年
《星球大戰》系列的導演喬治·盧卡斯能拍出這樣清新可人的小品,令人嘆服。影片主演是哈里森·福特。故事以1962 年夏天美國一個小鎮為背景,描寫幾個高中生畢業一夜的生活,反映了越戰前夕過著優裕富足生活的美國青年人的思想、感情,其中引用了大量美國50年代的搖滾樂作為背景音樂,如:BillHaley(比爾·哈利)的《rockaroundtheclock》(晝夜搖滾)等等,應該說是恰如其分。這部影片是喬治 ·盧卡斯最有深度的作品——我就不懂為什麼美國人對《星戰》這樣的適合於兒童觀看的影片這么津津樂道——《美國風情畫》比《星戰》強多了。
11、《猜火車》(Train Spotting)1996年
這部電影改編自艾文·威爾士1993年同名暢銷小說;成本僅二百五十萬美元,拍攝時間49天。從一出爐,它就成為了輿論的焦點。不僅因為在這部低成本影片中對viper吸食作極為細致的描寫,更由於片中所充斥的墮落情緒——倫敦的影評人說這部影片使人想要「以身試毒」。當然影片的導演並不承認,他認為影片後部對毒癮來臨時的痛苦描寫是很客觀的。
事實上,整部影片的態度與其說是客觀不如說是冷漠。影片以第一人稱作為敘事角度,完全在主人公的敘述中展開情節,隱藏影片的立場;而在本來已十分鬆散的結構中隨意終止敘述加入評論、分析甚至跨時空的追憶;這種純主觀的手法不僅使人耳目一新,也十分貼切影片的基調,從而以後的同類型影片屢屢採用,幾乎成為固定模式。影片以主人公瑞頓的一段自序作為開場白:「……大電視、健身器、富特轎車、朝九晚五……選擇……太多選擇,你選擇什麼?我選擇不選擇。」廣角鏡頭跟拍,配之以城市街景和IggyPop的音樂。
影片的展開部分則完全是以瑞頓為首的一小撮頹廢青年的生活實景:他們終日無所事事,東游西逛,打架酗酒泡妞吸毒;聚在鐵道邊打賭猜測下一列火車的經過時間以打發時日,還共同養著一個不知誰是父親的嬰兒。他們滿足於這種糜爛的生活狀態,即不想也認為不能改變現狀,逃避一切規范和責任,並且全部是無go- vern-ment主義者和viper吸食者。在一次暢快淋漓的集體吸毒後小嬰兒意外死亡,這強烈刺激了可能是父親的每一個人;促使瑞頓在無數次失敗後下定決心戒毒。就在他戒毒成功開始普通人生活時,暴力愛好者巴比帶著瑞頓的舊日夥伴找上了他,要他一起參與一次巨額販毒。最終瑞頓偷走了販毒所得的錢消失在人群之中。
片中瑞頓過量吸食viper後精神恍惚,昏倒在街頭的段落以浪漫主義的高速攝影處理,背景配以LoudReed寧靜的《OnePerfectDay》,極寫吸毒後的快感;隨之而來的戒毒過程則用超現實主義手法表現,以嘈雜的電子樂配合色彩極不和諧的畫面構成感官刺激;與上一段落形成強烈對比。這些描寫怪誕而又真實,堪稱經典之筆。
瑞頓的夥伴在空寂無聲的鐵道邊大聲說:「蘇格蘭,蘇格蘭,這是全世界最醜陋的地方。」其他人則對他大肆嘲笑——這就是後現代的「憤怒青年」們,他們在夢魘般的生活中自我放逐,不再樹立任何意義上的精神之父。《猜火車》以其冷靜的喻諷口吻,真實的敘述態度,貫穿始終的黑色幽默感及具現代感的聲畫處理成為另類影片中的經典;更因其中所表現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引起了極大關注和爭論。以後一系列的另類影片中幾乎部部都有它的影子。無怪乎有人說:「整部《NOWHERE》(美國另類影片)也比不上《猜火車》的五分鍾。」
12、《大門》(THE DOORS)1991年
這是我個人十分喜愛的一部影片——當然和導演有關,我是奧列佛·斯通的忠實影迷,同時也是The Doors樂隊及其主唱歌手Jim Morrison(吉姆·莫里森)的忠實樂迷。奧列佛·斯通和吉姆·莫里森是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學院的校友,吉姆·莫里森在世期間,斯通曾給吉姆讀過自己寫的劇本,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斯通就萌發了把吉姆和大門樂隊的事跡搬上銀幕的想法,這個願望直到斯通完成了《生逢七月四日》後才得以實現,在他宣布要拍攝這部影片之後,很多男影星都爭相要飾演男主角吉姆——因為這個角色實在是太有挑戰性了,最後外形酷似吉姆·莫里森的方·基默幸運入選。斯通在拍攝這部影片時,採取的不同於一般人物傳記片的手法,截取了吉姆一生的幾個片段,並且並不完全拘泥於史實,甚至是一些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如那個反復出現的死於車禍的老印第安人)來表現吉姆和大門樂隊的傳奇經歷,取得很好效果。斯通不愧於電影大師的稱號,他對影片的氣氛和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方· 基默的演出也十分出色,為了演好這個極富爭議的角色,他不但認真研究表演方法,而且刻苦鑽研了吉姆和大門樂隊的詩作和歌曲,認真體會角色的性格,甚至模仿吉姆的一舉一動,應該說,他把這個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不但是形似,而且是神似(即使沒看過影片,只看過劇照的人相信也會同意我的說法)。方·基默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在影片拍攝結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從角色中解脫出來。這部影片和斯通的其他作品一樣,放映後引起極大的爭議,但其藝術價值毋容置疑。這部影片也向人們證明——方·基默和梅格·瑞恩(在影片中飾演吉姆的妻子帕米拉)不是只會扮演諸如《壯志凌雲》中那樣傻傻的角色。
13、《歌聲淚痕》(THEROSE)1979年
這是一部關於搖滾樂史上最偉大的女性——JanisJoplin的傳記片,製片人找了一位外形比較相似、同時也是一名歌手的貝蒂·米德勒來出演這位傳奇女星的短暫一生,令人唏噓不已。貝蒂·米德勒的表演應該說是比較到位的。影片中除了引用了大量JanisJoplin的歌曲以外,貝蒂·米德勒也一展歌喉,在影片中大放異彩。影片的原聲專集十分暢銷,其中出現了一曲也許是搖滾樂史上最為動聽的歌曲《Therose》(玫瑰)。
14、《搖滾夢》(Starstruck)1982年
這是一部不需要知道故事,不需要知道導演,也能夠隨之搖擺狂舞的搖滾電影!俗套的劇情:女孩懷著摘星夢,女孩的母親失業,家庭陷入危機,女孩參加歌唱比賽,女孩遇見男孩,男孩失去女孩,男孩贏回女孩芳心。導演展現駕馭類型電影的神奇能力,全片洋溢的青春搖滾氣息宛如歌舞劇版《舞國英雄》,喜愛搖滾樂的你不可錯過!
15、《給我庇護》(Gimme Shelter)1970年
1969年Woodstock音樂節四個月之後,發生了一次名氣遠在前者之下、但就意義與成就來說不遑多讓的槍殺事件。這部電影就是記錄這次事件的。這支樂隊可以說是20世紀60年代搖滾的終結者,當然它的表面現象是1969年12月。當時,在美國有大量樂迷的Rolling Stones樂隊在美國加州奧德蒙舉行一場免費演唱會,當天有40萬觀眾來到現場,但悲劇發生了,被聘來維持秩序的飛車party在演唱會上演了暴力的場面,一名觀眾被追殺而死。這部又名《讓我躲藏》的紀錄片記下了「滾石」樂隊最值得珍藏的瞬間,也記下了「地獄天使」的兇猛身影,本來是來維持秩序的他們最終卻與部分觀眾大打出手,讓20世紀60年代愛與和平的聚會的巨大神話在瞬間倒塌,正因為這些無比真實的鏡頭,這部電影在搖滾文獻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補充:
American.Hardcore(美國硬核)2006
Metal.A.Headbangers.Journey(重金屬之旅)2005
Fight Club (搏擊俱樂部 )1999
The Buddy Holly Story(巴迪.霍利的故事)1978
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永遠的齊泊林飛艇)
《北京雜種》(made in china)
《北京樂與路》(made in china)
《披頭歲月》
《搖滾青年》(made in china)
《MEETING PEOPLE IS EASY》「Raidohead」的電影
Spinal Tap(搖滾萬歲)
Almost Famous(幾乎成名)
A Hard Day's Night(一夜狂歡)
Jailhouse Rock(監獄搖滾)
Tommy(湯米)
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赫德韋格的憤怒樂隊)
Purple Rain(紫雨)
補充2
《Jimi Hendrix--Rainbow Bridge》1970
《逍遙騎士》Easy Rider 1969
《肉大叔》Uncle meat 1968
《苦難日之夜》A HARD DAY』S NIGHT 1964
《搖滾先生》Mr rock and roll 1957
《我不在那兒》I'm Not There 2007
《最後的日子》Last Days 2005
《永不止步》Walk Hard 2007
前十五個傳載自網路~後面兩條補充是我自己寫的....
詳見:
『叄』 外國的關於街舞的電影
片名:Step up
譯名:舞出我人生
導演:亞當·麥凱 Adam McKay
主演:錢寧 ·塔圖姆 Channing Tatum
珍娜·迪溫 Jenna Dewan
瑞切爾·格里菲斯 Rachel Griffiths
達米安·拉德克里弗 Damaine Radcliff
類型:劇情/音樂/愛情
片長:100分鍾
每個人都該有追逐夢想的機會,但有的人遇到的只是挫折。泰勒是一個叛逆青年,來自巴爾的摩的底層社會,終日想擺脫不如意的生活。諾拉是一位芭蕾舞演員,就讀於巴爾的摩精英雲集的馬里蘭藝術學校,通往她光輝未來的路上只有一個障礙,找一位優秀的合作拍檔,參加高級舞蹈大賽。泰勒因為觸犯法律被判在藝術學校社區服務,滿懷憤懣的他以外行的身份來到學校,直到有一天,他傑出的街舞舞技引起了諾拉的注意。隨著舞台上斷續續的合作,兩人之間擦出火花,泰勒意識到,自己只有通過表演才能證明,他可以走出現在的生活,實現從未觸及的更大夢想。
影片背景
街舞是70年代源自美國黑人社區的一種即興街頭舞蹈,其誇張隨意、個性張揚、節奏鮮明、充滿叛逆的風格廣受青少年的喜愛,因此在美國社會廣泛流傳,並逐漸登堂入室,成為風靡全球的主流音樂表現形式,是當代嘻哈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好萊塢影片中舞蹈題材並不少見,但像《舞出我人生》這樣讓陽春白雪的芭蕾和下里巴人的街舞聯手打天下的故事卻顯得頗有新意。
本片是美國首席舞蹈指導安妮-弗萊徹(Anne Fletcher)的導演處女作,並邀得R&B巨星馬洛(Marlo)、德魯-西多拉(Drew Sidora)和傳奇說唱歌手Heavy D等幾位美國樂壇的超級明星加盟,精彩的歌舞場面成為影片的一大亮點。
片名:Step Up 2 the Streets
譯名:舞出我人生2
導演:喬恩·朱Jon Chundel
主演:布萊恩納·伊維根Briana Evigan
羅伯特·霍夫曼 Robert Hoffman
威爾·坎普 Will Kemp
類型:劇情/音樂/浪漫
片長:--
級別:美國PG13(粗口,暴力)
發行:迪斯尼Walt Disney Studios Motion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8年2月14日(美國)
劇情簡介
本片為2006年大賣座影片《舞出我人生》(Step Up)的續集。雖說是續集,可本片在情節上卻與前作幾乎沒有什麼聯系,片中所有角色來徹底來了個大換血,唯一一點保留前作影子的地方就是故事發生的地點依舊是那個馬里蘭藝術學校。
叛逆的舞者安迪(布萊恩納·伊維根飾演)是巴爾德摩最負盛名的舞團「410」的成員。她得到了進入馬里蘭藝術學校學習深造的機會,但在來到學校之後,她卻發現自己很難與學校的生活相融合。同時她與410的朋友們也漸漸的疏遠了起來。不甘就此沉淪的安迪,決定要用實力向大家證明自己。她從班上召集了一幫成員,其中包括學校中最惹火的舞者查斯(羅伯特·霍夫曼飾演)。他們湊到一起組成了一個舞蹈團,在得知巴爾德摩有一個名叫「The Streets」的地下街舞比賽後,他們便躊躇滿志的踏上了征程,結果他們所面對的對手竟然是「410」。一番真刀真槍的比拼之後安迪終於找回了自己的夢想,同時也贏回了屬於她的兩個世界。……
影片幕後
本片最大的賣點當然其中火辣的勁歌熱舞,為保證舞蹈的質量製片方特意力邀了簡馬爾·西姆森(Jamal Sims)、高擦(Hi-Hat)和大衛·斯科特(Dave Scott)三位大牌舞指。三人中每一個人單拎出來都足夠完成一部一部影片。比如,簡馬爾·西姆森的知名作品就有《香草天空》(Vanilla Sky)、《加菲貓》(想不到吧,加菲那拉風的熱舞就是出自他手)、《日落以後》(After the Sunset)、《美容院》(Beauty Shop)等。還有《舞出我人生》第一部也是靠著簡馬爾·西姆森的舞蹈才在一片惡評口水中依然堅挺的擄走了一億的票房。另外,去年熱賣的歌舞片《永不止步》也是他的力作之一。高擦的真名是納丁(Nadine),不過她非常討厭別人叫她的名字。作為一個舞者她個性張揚、技藝超群正如片中主角安迪一樣。在她的舞指作品中《堅持住》(stick it)和《她怎麼動作》(how she move)口碑都不錯。大衛·斯科特更是以去年的一部《街舞少年》(stomp the yard)而名聲鵲起,一口氣被今年的五部電影相中舞指(《香腸》(Wieners)、《舞會之夜》(Prom Night)、《恐怖製作》(Made of Honor)、《燃沙》(Burning Sands))。
有了強勁的後勤保證,台前演員的功夫當然也必須過硬。布萊恩納·伊維根和羅伯特·霍夫曼這兩大主角本就舞技不俗,為了本片還特意請專業老師進行了培訓。羅伯特·霍夫曼更是還身臨巴爾德摩市的真實地下街舞斗場,真刀真槍的和街頭舞者們較量。
而布萊恩納·伊維根雖然在電影世界中名不見經傳。但她出演當紅樂隊林肯公園的單曲MTV《Numb》卻為她帶來了更為廣泛的知名度,另外她還是女子搖滾樂隊摩爾偶像(Moorish Idol)的創始人之一。不過,音樂與舞蹈全面發展的布萊恩納·伊維根這還是頭一次擔綱影片主角。到底她是否有三棲發展的潛力,本片將給出一個答案。
值得一提的還有為本片製作原創音樂的亞倫·吉格曼(Aaron Zigman)。亞倫·吉格曼五年前才踏入電影音樂的行業,而至今為止卻已經為30部電影作了原創配樂,其高產的效率已經讓人驚嘆,這其中還有兩部電影的配樂(《約翰》(John Q)、《筆記本》(The Notebook))拿下了BMI電影音樂大獎。他的音樂往往能與電影劇情配合的天衣無縫,為影片整體的效果增光添彩。……
『肆』 《永不止步》是否令人期待
據了解,電影《永不止步》是田澤姚導演繼動作電影《極速追殺》之後的一部青春勵志片。導演田澤姚表示,比起自己最擅長拍攝的動作片,此次《永不止步》更是付出了大量汗水和精力,為的是如願拍攝出一部自己創作下的「夜半歌聲」。對於演員的選擇,他說:「我選演員除了看演技外,人品和藝德也是我選人的標准,在定劇中人物「倩倩」的前期我有過想從范冰冰的模仿者裡面選擇,但直到遇見北京亞視寰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的著名藝人朱奕潼,我打消了一切想法,她是我最適合的人物倩倩。」 電影《永不止步》講述的是一位突遭家庭變故而奮力拚搏的熱血青年的創業故事。
據悉,朱奕潼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因主演電影《極速追殺》女主角備受關注,同時憑借個人努力,成長為人氣女星的勵志經歷,讓朱奕潼吸粉無數,受到眾多電影導演和媒體的青睞,前期搭檔的導演和演員都在圈內十分資深。2017年中國北京電影節期間媒體曾公開發表「中國新面孔:朱奕潼」,今年4月《鳳凰生活周刊》也以題為「朱奕潼中國新面孔的多面人生」給予贊譽。作為90後鮮肉演員代表的她,在作品和公益上都是值得稱贊的楷模,主演的電影《極速追殺》就獲得第70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入圍獎,因個人品行端正被北京亞視寰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約為旗下藝人。
『伍』 永不止步的介紹
《永不止步》是唐朝先生創作的一本紀實打黑小說。《永不止步》已改編成三十集電視劇和電影。
『陸』 美國電影 唱歌的
這個我看過 好象叫 《永不止步》 吧
抱歉名字記不太清了
又查了一下這次應該是你說的了
中文名稱:永不止步:戴維·寇克斯的故事
英文名稱:Walk Hard The Dewey Cox Story
發行時間:2007年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柒』 亞倫·強森的資料。
1990年生於英國白金漢郡的小鎮霍爾莫格林(Holmer Green),亞倫·傑克遜是在荷蘭女導演為埃斯梅·拉莫斯為首部英語片《湯姆和托馬斯》選角時被發掘的,他在片中出演了一對生來就被分開,但之間存在著強烈的心靈感應的雙胞胎兄弟,表演真實可信。該片在荷蘭上映時巧逢《哈利·波特》、《貓咪女孩》等大牌兒童歷險題材影片,未能引起足夠重視。11歲的亞倫之前也參加了哈里·波特試鏡,但在最後一輪中被淘汰。拍攝這部處女作之前他已有著豐富的舞台劇、廣告以及電視節目的出演經驗,被導演稱贊為一位很好合作的專業演員。
亞倫·約翰遜 Aaron Johnson
亞倫·約翰遜 影視作品(22張)出生日期: 1990年 6月13日 星座: 雙子座出生地點: 倫敦Holmer Green 地區: 英國 身高: 180 厘米 別名昵稱: Aaron Perry Johnson(曾用名),亞倫· 強森(譯名), 情感狀態:結婚 配偶:薩姆·泰勒·伍德職業:導演 (比Aaron 大23歲,43歲... 母子戀) 育有一女(2010.7.7出生),還有兩個薩姆·泰勒·伍德與前夫生下的女兒(一個13歲,一個3歲)
成長經歷
2003年成龍領銜的好萊塢影片《皇家威龍》中亞倫出演了一位英國式的淘氣小男孩,04年和托馬斯·桑斯特合演改編自兒童書的英國電視影集《羽毛男孩》,另客串過Showtime劇集《家族生意》以及MTV真人秀《九死一生》等。此後他在德國著名兒童書作家柯奈利婭·馮克(Cornelia Funke)暢銷作改變的影片《賊王》擔任主角,並出演《魔術師》中愛德華·諾頓角色的青少時代。07年他還亮相英國電視劇《對我說》,與資深女演員凱特·阿什菲爾德上演情慾戲,兩人刮目相看。 08年,他在E4頻道青春劇《成名在望》中任主角,可惜收視不佳。他還被挑中出演暢銷小說改編的青春喜劇《青春愛欲吻》的「Sex God」,與《亡命英倫》的女演員喬治婭·格洛梅以及合作過《魔術師》的艾莉諾·湯姆金森一起主演。該片反響不俗,讓他迅速上升為青春偶像。他主演的獨立電影《假人》通過08年7月的聖丹斯電影節首映,收獲不少好評這都讓強森成為當年最值得期待的新人之一。一部不成功的電視劇,一部商業青春片再加上一部感人親情片,三次主演的經歷令他成長了許多 09年,他在《最偉大的》當中扮演皮爾斯·布魯斯南早逝的兒子,另被挑中出任漫畫改編動作片《海扁王》主角,連大明星尼古拉斯·凱奇都是為他配戲。他將憑借該片正真敲開好萊塢的大門。
編輯本段創作的作品
1. 聊天室 Chatroom(2010) .....William 2. 無處的男孩 Nowhere Boy(2010) .....John Lennon 亞倫·約翰遜
沒出處的男孩 3. 最偉大的 The Greatest(2009) .....Bennett 4. 海扁王 Kick-Ass(2009) .....Dave Lizewski 5. 青春愛欲吻 Angus, Thongs and Perfect Snogging(2008) .....Robbie 辣妹日記 Angus, Thongs and Full-Frontal Snogging Frontalknutschen 6. 假人 Dummy(2008) .....Danny 7. 魔法門 The Magic Door(2007) .....Flip Quest for the Kingdom: A Fairytale or the Lonely Troll 8. 成名在望 Nearly Famous(2007) .....Owen (2007) 幾近成名 9. 對我說 Talk to Me(2007) .....Aaron (1 episode, 2007) 跟我傾訴 Is This Love? 10. 貝克街小分隊 Baker Street Irregulars(2007) .....Finch Sherlock Holmes and the Baker Street Irregulars 11. 永不止步:戴維·寇克斯的故事 Walk Hard: The Dewey Cox Story(2007) .....Teenage Band #1 永不止步 / 艱難前行 Walk Hard 12. 伴郎 The Best Man(2006) .....Michael (15) Bestman Bestmannen 13. 賊王 Thief Lord(2006) .....Prosper 14. 魔術師 The Illusionist(2006) .....Young Eisenheim 魔幻至尊 Ilusionista, El Illusionisten 15. 速學者 Fast Learners(2006) .....Neil 16. 羽毛男孩 Feather Boy(2004) .....Niker (3 episodes, 2004) 17. 緊閉的門扉背後 Behind Closed Doors(2003) .....Sam Goodwin 鄰人的秘密 18. 皇家威龍(2003) .....Charlie Chaplin 上海武士 / 贖金之王2:皇廷激戰 Shanghai Knights Shanghai Noon 19. 小鬼歷險記(2002) .....Tom & Thomas 湯姆和托馬斯/ 孿生兄弟 Tom & Thomas: Tvillingmysteriet i London Tom et Thomas 20. Armadillo(2001) .....Young Lorimer Black
『捌』 他從大山中走出來,考北影落榜,如今卻成實力派演員,他究竟是誰呢
他就是郭曉冬,說起郭曉東如今他已經是當紅大明星,憑借精湛的演技圈粉無數,一度曾經獲得過「影帝」的稱號,如此精湛的演技,除了天賦異稟,影帝到底是如何練就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去年郭曉東攜妻子程莉莎參加了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夫婦二人結婚多年依舊恩愛如初,無論是生活還是事業都不由得讓許多網友生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