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周公子指的是誰
周公子指的是周迅。
周迅,1974年10月18日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1991年,因主演電影《古墓荒齋》而開始演藝生涯。1996年,參演文藝片《風月》。2000年,其主演的電影《蘇州河》上映,憑借該片獲得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早年經歷:
周迅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市,是家裡的獨生女,她父親周天宇曾是浙江衢州市電影院的放映員,而母親陳以琴曾是百貨商店的售貨員。由於父親工作的關系,3歲時的周迅就偷偷到父親上班的電影院去看電影。
從小學到初中,周迅一直有著不錯的成績。周迅的父母認為周迅要好好讀書,考上理想大學,畢業後找份穩定的工作。初中畢業後,周迅考上了市重點高中,同時她也考上了浙江藝術學校民族舞專業。周迅最終選擇了浙江藝術學校,學習舞蹈編排及民族舞。此外,周迅還和同學被選中去做掛歷模特,來賺取學費。
『貳』 周公子指的是誰
周公子指的是周迅。
周迅,1974年10月18日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1991年,因主演電影《古墓荒齋》而開始演藝生涯。1996年,參演文藝片《風月》。
2000年,其主演的電影《蘇州河》上映,憑借該片獲得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2002年,憑借電影《煙雨紅顏》獲得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2003年,其首張音樂專輯《夏天》發行。
周迅,1974年10月18日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1991年,因主演電影《古墓荒齋》而開始演藝生涯。1996年,參演文藝片《風月》。
2000年,其主演的電影《蘇州河》上映,憑借該片獲得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2002年,憑借電影《煙雨紅顏》獲得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2003年,其首張音樂專輯《夏天》發行。
『叄』 周公子指的是誰
周公子指的是周迅。
周迅,1974年10月18日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1991年,因主演電影《古墓荒齋》而開始演藝生涯。1996年,參演文藝片《風月》。2000年,其主演的電影《蘇州河》上映,憑借該片獲得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人物評價
周迅不算一個絕色美女,但是她的悟性和過人的敏銳,讓她的魅力無法阻擋。其聰明努力又有天分,對於其所飾演的角色很投入。在早年時期,周迅所飾演的角色多是婉約、靈秀的女子,她身上獨有的江南氣質叫人印象極為深刻。
周迅是一個很浪漫的人、很感性的人,她不僅在電影《李米的猜想》中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而她在音樂方面也有著很好的表現。(演員張靜初、導演陳嘉上、新浪娛樂、演員高圓圓綜合評)。
『肆』 周公子指的是誰啊
周公子指的是周迅。
周迅之所以被稱為周公子,是因為她在《龍門飛甲》中扮演的是個男扮女裝的角色,並且打扮地非常帥氣,然後粉絲就開始稱呼周迅為周公子。
周迅在《龍門飛甲》中扮演的是凌雁秋,凌雁秋有著執著,堅持不放棄的精神,而周迅本人也說過她跟凌雁秋的性格挺像的,她很喜歡凌雁秋面對生活的態度。所以周公子這個稱呼是從電影《龍門飛甲》播出之後才開始流傳的。
評價:
周迅不算一個絕色美女,但是她的悟性和過人的敏銳,讓她的魅力無法阻擋。其聰明努力又有天分,對於其所飾演的角色很投入。在早年時期,周迅所飾演的角色多是婉約、靈秀的女子,她身上獨有的江南氣質叫人印象極為深刻。
周迅是一個很浪漫的人、很感性的人,她不僅在電影《李米的猜想》中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而她在音樂方面也有著很好的表現。
『伍』 周公子指的是誰呢
周公子指的是周迅。電影龍門飛甲當中周迅在其中經常會女扮男裝非常的帥氣和瀟灑,也會被裡面的女孩叫她公子,後來她自己聽到這個外號也覺得十分的好聽,也願意讓別人管她叫公子,後來這個稱號就慢慢的傳開了。
而且這在周迅看來她覺得公子這個詞彙其實並不是很突出性別而是更多的行的是一種氣度。是一種清新閑的感覺所以她本人也是十分的喜歡這個稱號而且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天真正的做到符合這個稱號的氣質。
周迅的發展:
2019年8月23日,與吳鎮宇、祖峰領銜主演電影《保持沉默》上映,在片中飾演律師端木蘭和歌星萬文芳,此外,周迅也演唱了該電影的主題曲《一生守候》;11月19日,周迅參與錄制的明星紀實真人秀節目《奇遇人生第二季》的第5期在騰訊視頻播出;12月27日,發行迷你專輯《1227》,該專輯共收錄了6首翻唱曲目。
『陸』 周公子指的是誰
其實周公子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周迅。
眼睛大大的周迅,身材特別嬌小,男人看了都會產生保護欲。但偏偏是這樣的周迅,竟被大家稱為周公子,周迅曾坦言自己喜歡自由,更覺得女孩子可能總有很多規范,小時候會被要求要會幹嘛,要怎樣說話,但是男孩子可以不用,所以更喜歡這種自由。
周公子這個稱呼最開始是網友們見到周迅在2011年的電影《龍門飛甲》里的扮相而開始稱呼的,周迅飾演的「凌雁秋」女扮男裝,外形帥氣又瀟灑。
周迅曾在接受采訪時說:「那個(被稱為「周公子」)是因為凌雁秋吧,《龍門飛甲》里的男裝扮相。我自己本身也很喜歡凌雁秋的性格,他的態度。其實我挺喜歡的。我覺得有我性格裡面的一部分。」
周迅介紹:
周迅,1974年10月18日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
1991年,因主演電影《古墓荒齋》而開始演藝生涯。1996年,參演文藝片《風月》 。2000年,其主演的電影《蘇州河》上映 ,憑借該片獲得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柒』 《蘇州河》影片分析
婁燁是中國的第六代學院派導演,他的影片追求生存還原,自覺擯棄民族和個人神話,掙脫歷史文化的挾裹,將人從重重符號中釋放出來,裸露生命的真實狀態。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滿足,自我封閉,展示的社會生活面過於狹窄且脫離普通人的現實生活。我選的電影是他的《蘇州河》,該片2000年獲得第二十九屆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大獎(金虎獎)、第十五屆法國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獎。
選擇這部電影,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這部電影反映的內容,很觸動,我看了好幾遍,但每次都內心的感情都很復雜。二是想分析一下這部電影的手法、技巧,特別是由婁燁所代表的一批獨立電影製作人的學院派電影手法。
這部電影在國外獲了很多大獎,在國內所受的關注卻極小。但是這部電影和《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等一樣,都是很不錯的大陸藝術片,這也是我選這部很冷門但是藝術性很強的電影的原因。
[故事梗概]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上海的普通攝像師,以為別人 攝影 為生,開頭是他眼裡的蘇州河是穿過上海的一條骯臟的河,在河的兩岸發生著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一天,一個酒吧的老闆找到他,要他拍在店裡 游泳 的美人魚的形象。攝影師逐漸與扮演美人魚的女孩熟識,從她嘴裡得知馬達和牡丹的故事。
馬達是一個以送貨的黑道郵遞員。一次,主戶讓他送一個小女孩牡丹(周迅飾),這樣幾次後,馬達與牡丹熟識,並產生了愛情。但不久馬達被捲入了綁架的陰謀,綁架者企圖要挾牡丹的父親,以綁架牡丹來換取錢財。而綁架者是馬達的黑道朋友,他們讓馬達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機綁架牡丹,馬達不願意這樣做,又迫於朋友壓力,只得答應。拿到錢後,牡丹知道自己被騙,絕望之下跳入蘇州河,最後一句話是,她將化為一條美人魚,從此不見蹤影。馬達因參與綁架也被投入監獄。
當他出來時,很多年過去了。但他依然思念著牡丹,他借送貨的時間,四處打聽牡丹的消息。一次在酒吧喝酒,發現女服務員(即前面提到的扮演美人魚的女孩)長的很像牡丹,就想辦法與他接近。攝影師知道此事,感到馬達在搶自己的女朋友,於是找來打手將馬達痛打一頓。馬達逐漸明白扮演美人魚的女孩不是他要找的牡丹。請求攝影師利用他與警察的關系幫助他找到牡丹,攝影師答應了他。不久,攝影師接到一瓶寄來的帶有野牛草的沃特伽酒,從信上得知馬達在他的幫助下終於在一個便利店裡找到了牡丹。
攝影師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沒想到接到公安局的傳喚,要求辨認在車禍中死去的人,馬達來到事故現場,原來馬達和牡丹喝了過多的沃特伽酒,在帶著牡丹經過蘇州河上的橋時,摩托車墜入河中,兩人溺水而死。扮美人魚的女孩也來到現場,終於相信了馬達所說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最後她也離開了攝影師,看攝影師會不會像馬達一樣去找她。
[故事結構]
《蘇州河》的故事從結構上其實夾雜著兩段愛情--馬達和牡丹的愛情、敘述者即攝影師「我」與美美的愛情,這兩個故事由敘述者的敘述加以銜接。
第一個愛情:送貨員馬達出於犯罪的目的接近了牡丹,但隨之而來的愛情令他手足無措,愛還是不愛,他也想不清楚。在牡丹跳河的那一剎那,也許他明白了什麼是愛情--至少是牡丹對他的愛情。馬達在出獄後苦苦尋找牡丹,在尋找過程中馬達遇上與長得酷似牡丹的美美,以及美美的男友敘述者。一番波折之後,馬達終於找到了人間蒸發多年的牡丹,兩人重又飲酒,最後意外地死去。這是本片的主線。
第二個愛情:相對來說簡單得多,主要通過敘述者的自白來完成。美美是世紀愛心酒吧的「美人魚」--一類在酒吧的透明水櫃中表演的女優。敘述者「我」認識美美之後不久,兩人即開始同居。不過敘述者可能一開始並不認為這是「愛情」,從他那反應神速的一句「我們是現在分手,還是愛之後再分手?」就可以看得出來,新同居時代,同居而已,誰會去想「愛情」這兩個字?馬達、牡丹死後,美美也離開了。這是影片的輔線。
[電影人物分析]
1、美美
也許美美這樣的女子,是都市裡常常可以看到的吧,不相信愛情的女子。也許是曾經有過愛的傷痕,才會獨自一人在大都市裡謀生,生活的艱辛,使得她不得不做著有些低微的工作,她不相信天長地久的愛情,因為那些只是愛情故事裡才有的。最後她離開了攝影師,或者是為了想驗證他們之間的愛情,或者只是不想繼續這段所謂的愛情,想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2、馬達
馬達不是那種很善解人意,很溫柔體貼型的男子。他應該是在牡丹跳了蘇州河之後,才發現自己徹底地愛上了那個小姑娘。當然他尋找牡丹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想求得牡丹的原諒,如果牡丹死了,他的心結永遠解不開。因此不管牡丹是否真的死了,他的餘生都會一直地找下去。
3、牡丹
牡丹是一個沒有得到過什麼親情溫暖的女孩子,媽媽的早逝,爸爸的荒唐,她早就習以為常,直到遇見馬達,她才感到了真正的快樂。當馬達欺騙了她,背叛了她的愛情之後,這個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她活下去的理由,於是她才可以帶著那樣從容的表情跳下蘇州河。即使後來他們重逢,他們也沒有因為喝酒駕車而雙雙死去,他們還可以回到以前那樣嗎?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都回不去了,而蘇州河成了他們生命的終站,是開始也是結束。
牡丹和美美完全是兩種人,卻因為有著同樣一張臉孔而結緣,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了兩人的迥異,卻在愛情這一問題上有著一致性,都是想獲得一份永恆的愛情,卻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傷害,都逃不過愛情的追逐。馬達是一開始有目的的接近牡丹,但是在所愛之人的死亡面前,他卸下了假面具,原來他對愛情也是十分執著的,他始終相信牡丹不會死,尋找成為了他活著的唯一理由。
4、攝影師「我」
敘事者"我」應該不曾真正愛過,就算對美美也是,即使曾經有過愛情,也只有短暫的一刻,我們不斷看到美美出門的情景,然後他等待著她歸來。他無法完成馬達所做的種種,因為他不是馬達,他是個現實的愛情者,他知道他與美美的愛情是不會有結果的,所以他最終決定放棄。
影片中的攝影師在結尾處推翻了自己在影片開始時所說過的話,美美問他:如果我走了,你會找我找到死嗎?他語氣不確定的回答:會的。但在結尾處美美終於走了的時候,攝影師對自己說:我將等待下一次的愛情降臨。
這樣的四個人物形象讓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現實社會中的各型各態的人,四種人的四種個性與對愛情的不同態度是整個影片的客觀反映。反映現實中不安和浮躁,崇尚真誠和純真。
[電影分析]
許多影評盛譽,《蘇州河》中的搖晃鏡頭、第一人稱敘事的拍攝手法、兩段式劇情發展,還有角色形象的塑造,都十足有《重慶森林》中以愛情故事反映時代風貌的味道,也因此婁燁有了「中國王家衛」的美譽。而另有影評指出,《蘇州河》中兩個面容相仿的少女,愛情與生命因機遇而交會,更宛如奇士勞斯基《薇若妮卡德雙重生命》的變奏版。下面就從多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這部電影。
一、 結構
整部影片絕大部分是以「我」——一個攝影師的眼睛所看到的日常生活片斷構成的。所以「我」的樣子至始至終沒有出現在影片中。《蘇州河》是一部很典型的作者電影。這讓我聯想到了安東尼奧尼的《雲上的日子》,同樣是夾雜著導演的敘述,有時候,攝影機在記錄別人的故事,有時候,我們會成為故事的一部分。電影在導演的攝像鏡頭之下。影片的敘述者總是不緊不慢地敘述, 「我的攝影機不撒謊」敘述者在電影開始便說明了.這樣的結構讓人感覺很乾凈、利落。
二、鏡頭
整部電影的色調是灰色的,膠片給人一種粗糙的顆粒感,鏡頭一直在晃動中展開,旁白敘述更多的代替了演員的語言交流,不知道是不是屬於《阿司匹林》那種的旁白電影。我猜整部片子是用8毫米或16毫米的機器拍的,所以,畫面的素質似乎不能太較真,有時,鏡頭的運動和節奏也有一點奇怪,但即使如此,畫面的震撼力,還是足夠。整部電影的畫面風格有一點像岩井俊二,但比岩井俊二更粗暴。片頭一開始那條長鏡頭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過——那不是透過鏡頭看一條河,那是透過一條河,看一座城市,和發生在一座城市中的生死愛恨。
不合時宜地晃動,焦距得拉進和推遠,畫面的清晰和模糊,很真實的表現出這個故事。 依舊搖晃的畫面,中長的鏡頭,機位跟近,特寫,他的鏡頭感覺與賈章柯導演的長鏡頭剛好有個對比。驚恐的男人的臉龐有著懺悔的表情,帶著微笑的女人的面容有著不辨虛實嘲諷的目光。水花四濺,一切安靜了,成為過去。在主觀鏡頭的攝影機前,盡情傳達的特寫與剪影,成功烘托出兩個女孩死生的交替,像極了日本怪誕攝影師荒木經惟作品中的女人。特別是拍周迅的臉時,忽遠忽近,神情的變化和攝影角度的變化都為影片帶來了色彩,讓人不禁贊嘆攝影技術的作用有如此之大。此外影片的節奏很快,跳躍性強,對白簡短而精煉,不拖泥帶水。粗糙畫面,晃動不安分,如人好奇探究的眼睛。探究著別人的同時也探究著自我。是窺視的姿勢,因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在影片用攝影機記錄下在河面上諸多的景象,將鏡頭對准城市的低層,又是用非常紀實的拍法,這個段落給人以不少的期盼,然而在此段落最後,鏡頭落幅在水面的倒影上,這暴露了導演的意圖:蔞葉並無意在這座城市裡尋找一段歷史,一種真實,他所關心的,只是破敗的城市景觀下一個鏡像般的愛情故事。
最後,說說兩個自己感到特別震撼的鏡頭,一是牡丹從蘇州河的橋上脫手仰面直落入江中,一是馬達掀開帷幕的一角看著美美梳妝打扮足有幾分鍾,兩個鏡頭都是一氣呵成拍攝的,婁燁的才華明白無誤地寫在了這兩個出手不凡的畫面上。
三、語言
1、對白
影片的一開始就打動了觀眾的心。一男一女的對話,女子的聲音有些喑啞,男子的聲音有些漫不經心。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一樣找我嗎?」會啊。
「會一直找嗎?」會啊。
「會一直找到死嗎?」會。
「你撒謊……」
這是《蘇州河》最開始的鏡頭。也是影片的主線。
然後是導演開始一段意味深長的陳述:「在這條河流上我們可以看到友誼,看到父親和孩子,看到孤獨,看到一個嬰兒的降生,看到……看到順水漂流的愛情,看到美人魚…… 看在河的盡頭河流流進大海。」然後依然是旁白,把你帶入這部哀傷的電影之中。
2、語句
(1)、「我知道一切不會永遠, 我想我只有回到陽台上去, 我知道我的愛情故事會繼續下去, 寧願一個人閉上眼睛, 等待下一次的愛情!」。
也許影片的最後一句話才是精髓所在吧。這應該是現代人的選擇吧。我不喜歡他的選擇。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像馬達尋找牡丹一樣,走遍城市大街小巷各個角落,問遍所有能問到的人,來尋找自己迷失的愛情。雖然馬達只是個混混,信誓旦旦的說要走出去干一番事業,最後只做了運輸工人中的一個,雖然牡丹也只是個普通的扎兩只馬尾,穿紅白色運動服的普通女生,雖然他們沒有很多的故事,但是馬達可以用以後幾年的時間來尋找她,尋找離開的愛情,就已經足夠了。能有多少人能耗費精力會尋找自己的愛情,現代人的愛情觀是和馬達的愛情相違背的,卻與敘事者有著相似,這是不是種對愛情的一種迷失呢。曾經,我們期盼一個人的出現,哪怕這是不可能的事,也會內心熱烈的等待。我們什麼時候能像馬達一樣,當她離開時去不顧一切的找尋,整個城市的搜索。
(2)、「蘇州河,一條『沉澱了這個城市的繁華、往事、傳說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盡管婁燁在創作該片的時候看起來是十分自信的,不過那種通過攝像機進行的敘述方式和自以為是的旁白總讓人想起過去的蘇童的小說。不過,總體來說,在國產影片當中,《蘇州河》屬於比較成熟的那種,故事講得不沉悶,旁白和對白也很適合喜歡王家衛的朋友們的口味,所謂一不小心成了「經典台詞」。
(3)、「如果我走了,你會像馬達一樣去找我嗎?」
聽到這句話,突然覺得女人是愚蠢的,當她們相信愛情的時候。 就像美美一樣。 當她不相信馬達的愛情故事的時候,她享受著這個故事。當她知道了這一切都是真的,她就崩潰了。 美美渴望牡丹那樣的愛情。 於是美美離開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美美的離開,是她尋找真正愛情的努力。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美美的離開,只是逃避罷了。 而她留下的字條,只是她和自己開的一個玩笑。美美是女人。 愚蠢的,脆弱的,神經質的女人。她的選擇似乎讓我看到自己和身邊很多人似有似無的影子,選擇離開,選擇出走,無非是離開暫時的一個自己,結果我們還是我們,回頭來想,不知道我們戀上的是那個人,還是愛上了愛情。
[電影主題]-----關於愛情
蘇州河是婁燁展現才華的力作,不論是鏡頭還是涵義,都是上乘之作。它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愛情的真實性和持久性,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對待愛情。這些問題是很難解決的,特別是放在現在來看,更具有特殊的意義。蘇州河這部電影帶給我們一個不同的視覺沖擊。
美美離開了我,留下一張紙條,「如果愛我,來找我」。顯然,她震驚於馬達和美美的愛情,並希望在自己和男友身上能夠延續同樣的浪漫。但是,作為敘事人的「我」正如片頭中所表現的那樣,猶豫不決。一方面,他想念美美,希望自己可以和她再續前緣;另一面不想去找她。因為他覺得,一切都不會永遠,美美的離開未嘗不是解脫,他寧願一個人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愛情。這個結尾顯示了導演的才華,留給我們一個想像的空間,愛情究竟應該如何對待。這個結局構思的很巧妙,相當具有獨特性,和影片的開頭相呼應。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正的愛情是必須認真面對的。然而什麼是愛情,我們很難說得清楚。可以感覺,但無法說明。婁燁注意到這個問題,提了這個問題,雖然沒有完全回答,但是給出了一個建議:FIND ME IF YOU LOVE ME(如果你愛我,你會來找我)。
也許愛情這個問題比不上生存、死亡、救贖形而上、深刻、嚴肅,可這並不能否定它
是一種思考,最多是境界不同而已。誰能迴避思考愛情這個永恆的主題?恐怕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一個人有資格聲稱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即使有,也是個自大狂,或者可以說,他的精神已不正常了。不過這個世界上的確有一些人對作為文學、藝術創作主題之一的愛情抱有空前的輕蔑態度,不知道這種輕蔑是出於本能的自負,還是出於有意識的敵對。
曾經,我們在一個街頭巷尾就可以如此期盼一個人的出現,哪怕這是極不可能的事,也會內心熱烈的等待。習慣在眾人中尋找那個人的影子,而往往會一眼就看到對方,然暗暗喜悅。愛一個人,哪怕不說話,也可以一味去愛,或者只說一句,那麼便是銘心刻骨的。但是,我們什麼時候能像馬達一樣,當她離開時去不顧一切的找尋,整個城市整個城市的搜索,還是像最後一樣,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愛情。
影片沒有告訴我們愛情是什麼,它只能告訴我們愛情有什麼,以及我們向愛情發問。你是願意繼續你的愛情故事,還是等待下一次的愛情。每個人都能在內心裡得出自己的答案。或許根本不許要答案。我想關於純粹的愛與期待,旁若無人的找尋,或許只是懷念而無計可施。蘇州河見證這一切。
這是我最近一年來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國產影片。在我眼裡,它完全可以與西方電影相媲美。走在冬日的陽光下,它的音樂,它的搖搖晃晃的鏡頭,它的漫不經心而又 憂傷的對白,那條很臟很美極溫暖也極親切的蘇州河一直在我心中盪著,與我糾纏著,我知道,我必要把它記在我的筆下,當然,此刻,這記載的過程也是一種快樂。
《蘇州河》這部電影的名字也許並不重要,也許河流,只是一種隱喻。或者是某個人的某些日常生活的片斷,或者是我們生存的某些空間,在那裡,我們相愛,痴迷,纏綿,激越;在那裡,我們背叛,悔恨,痛苦,絕望,;在那裡,我們變老,然後死去……
『捌』 嗓子啞的演員叫什麼
嗓子啞的演員叫周迅。
周迅的長相和氣質都屬於非常有靈氣的女人,尤其是她的眼睛演起戲來非常的有神。但是很多網友看她的作品時往往會覺得周迅略帶沙啞的嗓音讓人有些不舒服。
很多人以為,周迅的聲音是因為抽煙抽的太多,才會把嗓子毀了,也有媒體曾經拍到周迅抽煙的照片。但有記者曾采訪過周迅,她坦白的說她的嗓子並不是抽煙抽的,而是從小就是這樣的,先天性的。
畢竟女演員對自己從內而外都非常的在意,為了事業也不會一直抽煙把自己的嗓子給毀了。雖然有人聽不慣這樣的聲音,但是也有一部分粉絲覺得,周迅的演技再加上這樣有個性的聲音屬於錦上添花。
周迅演藝經歷
周迅,1974年10月18日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
1991年,因主演電影《古墓荒齋》而開啟演藝生涯。
1996年,參演文藝片《風月》。
1998年,主演由婁燁執導的電影《蘇州河》,周迅憑借在該電影中一人分飾兩角,獲得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成為國際影後。
2002年,憑借電影《煙雨紅顏》獲得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2003年,其首張音樂專輯《夏天》發行。
2005年,與金城武合作,主演的歌舞片《如果·愛》上映,周迅憑借該電影,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後、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後。
2008年,憑借《畫皮》小唯一角,《風聲》中顧曉夢一角,而獲得觀眾的關注。
2009年,她更憑借文藝片《李米的猜想》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影後、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玖』 「賈宏聲,堅持住」,他在堅持什麼,什麼使他堅持不住了
他在堅持活著,抑鬱症使得他堅持不住了。
他堅持活著,堅持一件自己從心底深處就覺得沒有任何意義的事。
作為一個演員,他欺騙自己熱愛搖滾,要做搖滾歌手,這樣讓他覺得可以繼續活下去。
但身為天人轉世的他,其實是覺得沒什麼意思的,所以也就對成為搖滾歌手並未做出多少努力,說到底,也只是想想罷了,只存在於他的腦海里。
即使沒抽過,他的宿命依然會讓他走向抑鬱之路,另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 朴樹,這兩個男人都曾強烈地吸引過周迅,沒錯,你猜對了,周迅也是天人轉世,雖然她不抑鬱,但擁有抑鬱氣質的男人特別容易吸引到她。
朴樹也是年少成名,然後自己作死,對人生很多看不慣,覺得大家都是傻,活著沒什麼意思。好在他在多年泡吧虛無之後,接觸了佛學,現在已經能把金剛經完整地背下來了,終發現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賈宏聲沒有朴樹的好運,本就憂郁的氣質加上大麻對他大腦的損害讓他加重了他的偏執,終於和這個看不到什麼意義的世界告別了。
泰戈爾說過:「我們看錯了世界,卻還說世界欺騙了我們」。沒有破掉「我執」的人,難免痛苦,越是自我越是痛苦。說 他人即地獄,那麼同時自己也就成了地獄。
賈宏聲的死,在於人生確實毫無意義,但他又放棄了在人生這個無意義的游樂場裡面繼續玩樂下去的心,對人生也沒有什麼眷戀。他的父母真是好父母,尤其是他爸爸。朴樹也曾想過當他父母走後,自己再自殺,現在的他應該不會再那樣想了吧。
賈宏聲簡介
賈宏聲(1967年3月19日—2010年7月5日),吉林四平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內地男演員。
1985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1987年在校期間主演電影《夏日的期待》,開始演藝事業。1988年領銜主演懸疑驚悚片《銀蛇謀殺案》 。1989年中戲畢業後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1992年領銜主演電影《黑雪》,同年與張楊合作話劇《蜘蛛女之吻》。
1995年在參演電影《日蝕》期間,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療。1998年搭檔周迅主演愛情文藝電影《蘇州河》,影片獲得了第2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和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2000年主演仿紀錄片式故事片《昨天》。2007年5月賈宏聲回歸話劇舞台,領銜主演話劇《失明的城市》。
2010年7月5日下午,賈宏聲在北京安苑北里小區墜樓身亡,年僅43歲。
『拾』 黃蓉扮演者
《射鵰英雄傳》各個版本中黃蓉這個角色人物的扮演者如下:(1983)翁美玲、(1994)朱茵、(2003)周迅、(2008)林依晨、(2017)李一桐。
翁美玲(Barbara Yung ),生於香港,祖籍安徽,1980年代初著名香港電視藝員。
翁美玲版黃蓉
朱茵,在與周星馳合作的代表作《大話西遊》系列中扮演「紫霞仙子」令其名聲大噪,代表作品還有有反映中國抗日戰爭的電視劇《逐日英雄》等。
周迅,中國著名女演員、歌手。1991年初登大銀幕演出《古墓荒齋》。1998年主演中國第六代導演婁燁成名作《蘇州河》,獲得2000年巴黎國際電影節影後,為從影以來首個電影獎項。出道以來參演過上百部影視作品。
林依晨,其第一部熒幕處女作是《十八歲的約定》,在08年的時候憑借《惡作劇2吻》這部劇成為「台灣金鍾獎史上」最年輕得獎的女藝人。
李一桐,演員,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山東濟南人。2015年出演於正民國玄幻劇《半妖傾城》的女一號「聶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