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麗密令在線觀看,美麗密令電影完整版
美麗密令在線觀看 美麗密令電影完整版
http://hi..com/sdfaaw/blog/item/573e300d245178eb36d122aa.html
在電影中,蔡卓妍飾演了新紮警花鍾愛芳,因緣際會之下,參加了選美比賽。一向嬌弱的蔡卓妍為此片犧牲不少,不僅要在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園與上百條鱷魚展開肉搏,患有恐高症的她更要被吊到高空完成多項高難度動作,「每次拍這樣的戲,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想早點收工。」不過最讓蔡卓妍印象深刻的是片中一些香艷的戲份,在一場泳裝戲中,她的臉竟然夾在數位美女的巨胸中扭曲變形,「當時覺得(她們)好軟,同時也覺得在場的男士應該很羨慕我。」 片中,蔡卓妍和陳偉霆飾演的大明星上演了一段偶像與粉絲之戀,雖然以一見鍾情開場,期間也不乏火花四射的激吻戲,最終也因為地位的差距、缺乏真正的交流與溝通難逃無疾而終的命運。而在戲外,已經入行9年的蔡卓妍也因聚少離多正式承認與鄭中基已經分手,面對媒體的追問,蔡卓妍否認戀情因出現第三者而終結,「是因為了解而分開,不存在交惡,我們現在還是朋友。」[1]
《新紮師姐》創造了無數經典片段,包括「疑犯吳彥祖誤闖警方卧底楊千的「家」,撞見一堆正在監視自己的警察」這個烏龍劇情。影片將這個劇情套用了兩次。
詹瑞文扮演的TVB高層雖然化名為「岑志文」,但無論是誇張的表情,還是造作的演講台型,都令人不假思索地認定他「比陳志雲更陳志雲」。而且,片中還反復強調謝娜所飾演的另一電視台高層「陸伍易珊」小姐與他大肆「窩里斗」,搶完藝人搶情人。
《美麗密令》仍舊主打王晶惡搞的喜劇風格,相對於之前幾部作品笑料更加密集,呈現方式也比較自然。電影中就不斷惡搞娛樂熱點或時下人物,易讓觀眾產生共鳴,大部分觀影團成員表示對惡搞名人橋段人像深刻。在動作方面王晶仍走比較拿手的詼諧功夫路線。吳君如、陸毅、阿Sa等「業餘人士」打鬥戲份也基本及格,雖無太大亮點,但也為影片增加不少笑料。《美麗密令》雖令觀眾笑得開心,但劇情還是薄弱經不起推敲,不過多數觀影團成員認為這並不妨礙他們向朋友或家人推薦這部「爆米花味」十足的王式喜劇。
[編輯本段]演員選擇
喜劇片演員的選擇非常重要,吳君如是觀眾一看到就會笑的演員,讓她來演女主角是再適合不過的事了,加上她本身的喜劇才華,往往在拍攝中有出色的即興發揮,給電影增加了許多光彩,而且她是香港最具賣座力的女演員,觀眾的年齡跨度大,可以說只要想到喜劇片女演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吳君如的名字。
蔡卓妍是香港新生代女演員中最有發展潛力的,她既可以演文藝片,也可以演喜劇片。她的喜劇表演方式和吳君如有很大不同,不會有太誇張的演繹,更趨向自然清新,這是一種更受年輕影迷喜愛的表演方式,和吳君如的表演產生了互補。
謝娜是我最新發現的「寶貝」,她絕對有資格成為下一個吳君如。謝娜的優勢在於不怕扮丑,在女演員里很少見,而且由於主持的關系,她的表演節奏很好,是在兩岸三地都能被接受的表演方式。而且她也很時尚很票房,是個大寶藏。
這部片子主打女演員,除了三位很厲害的女笑星,還有一些身材火辣的女新人,沒有靚女就不是我的電影嘛。不過這次的男演員也很厲害。陸毅一直是出演男主角的,這次也是看中片子實在精彩,有助於轉型才願意當一回綠葉。陳偉霆是香港目前人氣最旺的男新人,他長得帥又會跳舞,是「小郭富城」,他的出演可以吸引很多的少女影迷,樊少皇的功夫厲害,讓這部片子除了演員好笑、愛情浪漫,還多了精彩的功夫打鬥場面,可以滿足各方面觀眾的需要。
2. 「中國文藝片犧牲最大的女星」,黃璐為何會被這樣稱謂
黃璐一直都是安安靜靜地拍著自己喜歡的文藝片,她就是這樣不驕不躁,也不接拍商業廣告,在娛樂圈走著特立獨行的道路。雖然國際知名度非常的大,但是在國內卻沒有什麼名氣,所以會說他是中國文藝片犧牲最大的女星。
到現在為止,她是唯一一個入選了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80後女演員。而且她在上《演員的誕生》之前,都沒有什麼人知道。她的作品幾乎都是文藝片,而且每一步都是非常優秀的,因此她也被稱為「文藝小天後」。她只拍自己喜歡的文藝電影,不去迎合別人,堅持做著自己,即使在國內沒有什麼知名度,但是她還是安安靜靜地堅持拍著自己喜歡的文藝片。
3. 耗資35億人民幣:鄭保瑞「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夭折簡史
電影新紀元執筆原創:
楔子:
2013年02月10日,由周星馳監制、編劇、導演的電影《西遊·降魔篇》重磅登陸內地院線。不過影片的導演和編劇周星馳、郭子健打死也不會想到,與該片毫無關系的鄭保瑞,竟然比他們倆還要在意《降魔篇》在內地市場的票房表現。
其實,鄭保瑞倒也不是關心《降魔篇》本身,他的關注點在於西遊文化融入電影產業後的市場前景。
2010年,香港本土的兩家電影公司,星皓影業和比高集團一齊把投資目光放到了西遊文化上。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降魔篇》前後宣告立項。
比高集團是周星馳自己的產業,自然而然,《降魔篇》由他監制、編劇和導演。(註:郭子健擔任第二導演、第二編劇)
星皓影業則邀請到了剛剛憑借影片《意外》,而提名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優秀導演:鄭保瑞。
從未涉足奇幻電影領域的鄭保瑞之所以能夠接下《大鬧天宮》,是因為星皓影業開出了兩大令商業片導演難以拒絕的條件:
事後,星皓影業公布了對「西遊系列電影」項目的全面規劃,預計在2030年之前,投入預算35億人民幣、打造「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
「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單部的投資成本為5億人民幣。
2010年之前,投資成本最高的華語電影,還得追溯到06年的古裝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3.6億)。
《西遊·降魔篇》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同時段立項、自詡視效大片,其投資額也不過1.13億元。
足見星皓影業對「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下了大手筆。
執導《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頭一回手握5億人民幣製作預算,鄭保瑞在挑選影片卡司時秉持著 「只挑貴的,不挑對的」 的選角思想。
《大鬧天宮》除了早前宣布的頂級打星甄子丹外,還有巨星周潤發、影帝郭富城三位香港超級巨星領銜主演,何潤東、海一天、陳喬恩、張梓琳、梁詠琪、陳慧琳等知名演員聯合主演。
單是周潤發以4000萬港幣片酬演出玉皇大帝一角,「猴王」甄子丹片酬為2600萬港幣,郭富城身居末位,以800萬港幣扮演牛魔王。
雖然影片長度僅有120分鍾,但《大鬧天宮》的拍攝周期卻長達160天,總製作時間更是足足有3年之久。
《大鬧天宮》特邀電影《斯巴達300勇士》特效化妝總監Shaun Smith,以及曾負責《碟中諜》特效化妝工作的Mark Philip Garbarino加盟、合力擔當,全面負責特效化妝。影片的特效化妝團隊多達70多人。
「 我想孫悟空是對我人生考驗最大的角色,主要是考驗自己的忍耐力。 」甄子丹說。
孫悟空的毛發製作共花費20多萬元,服裝3套,每套20萬元——「猴王」甄子丹的上妝工序多達25道,環節力求精細。
甄子丹每次臉部化妝費時六個多小時,卸妝也差不多需要四個小時的時間。 粗略估算,在影片拍攝周期內,甄子丹光是化妝、卸妝的時間就得有1000多小時。
除了演員一身行頭(牛魔王鱷魚皮戰甲價值20多萬元,玉帝戰袍價值超過40萬元)價值不菲、穿與卸費時外,影片的後期特效製作同樣如此。
片方不惜血本,邀請到了國際團隊(美國、德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加盟,以及香港本土幕後工作人員組成多達1900人的聯合特效團隊。由曾掌鏡《加勒比海盜》、被譽為「美國3D電影之父」的丹尼爾·西蒙斯擔任3D立體設計及總攝影師。
《大鬧天宮》電影拍攝過程動用了8部3D攝影機,全片2430個鏡頭,2380多個進行了後期特效製作。影片特效佔比高達98%。
而且近2000個鏡頭在北美、韓國、印度、泰國、澳大利亞等地區完成,國內只負責了幾百個鏡頭。
影片在特效上的花銷超過4000萬美金。 (註:《流浪地球》特效花銷為3000萬美元)
2013年02月10日,由周星馳監制、編劇、導演的電影《西遊·降魔篇》重磅登陸內地院線。
雖然這部宣傳上的視效大片因「渣特效」而備受詬病,但好在影片劇情過硬、口碑不錯(豆瓣54萬人評分7.1)。
截止下映,《降魔篇》內地總票房12.46億人民幣,位列華語電影票房第二。
毋庸置疑,《降魔篇》的超高票房給予了鄭保瑞對《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票房前景的無限期望。
然而即將上映,《大鬧天宮》卻不得不面對一場侵權風波的嚴峻考驗。
官司打歸打,電影如期上映。
2014年1月31日,由香港導演鄭保瑞執導,甄子丹、周潤發、郭富城領銜主演的電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強勢登陸中國大陸。
上映後,影片雖然口碑欠佳(豆瓣13萬人評分4.3),但憑借片方強大的營銷攻勢和中國本土市場對特效大片的高渴求度,IMAX-3D神話巨制《大鬧天宮》自馬年大年初一上映以後,連續14天穩坐「春節檔」單日票房頭把交椅。
截至內地下映,影片豪取10.45億人民幣票房,成為內地影史上第三部破10億票房華語片,並打破中國影史的19項票房紀錄。
不過,考慮到《大鬧天宮》的投資成本高達5億元,這樣的內地票房成績仍然不能回本。
幸而,影片乘了西遊文化的東風,得以在全球80餘個國家公映。
在海外首輪32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中,《大鬧天宮》於1月29日在香港、澳門地區提前上映後,兩周拿下400萬美元票房;翌日,影片於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紐西蘭、越南、柬埔寨、汶萊、南亞諸島國等地上映,兩周取得票房比在香港、澳門地區還多兩成;緬甸、台灣、新加坡、印尼地區上映僅三天時間,片方收入旋即超過230萬美元。
《大鬧天宮》全球首映之後十餘日,其亞太地區海外票房(除中國大陸以外)總收入突破1000萬美元。
隨後,除亞洲為主的首輪32個國家和地區外,《大鬧天宮》於14年3月至8月陸續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度、西歐、東歐、中北美洲、南美洲、非洲近50個國家公映,全球票房節節攀升。
截止下映,影片中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總票房逾1.8億美金。 回本?小賺都不在話下。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粵語版結尾唐僧背影出現時,由古天樂擔任的旁白出聲:「 孫悟空500年在等待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我。 」
《大鬧天宮》確定要拍續集「三打白骨精」後,星皓影業預先決定讓古天樂來出演唐僧一角。此外,還傳聞黃曉明將出演最帥豬八戒。
主要角色孫悟空仍希望甄子丹能再演,甚至周潤發扮演的玉皇大帝有望在續集成為「猴子搬來的救兵」。
不料後來事與願違,由於檔期沖突等,以上選角均化為了泡影。
14年10月份的時候,星皓影業宣布《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續作《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The Monkey King 2)》即將於江蘇無錫開機。
「猴王」甄子丹不再加盟。他將進軍好萊塢,確認主演中美合拍片《Noodle Man》,彼時已簽約。
而孫悟空則由《大鬧天宮》里的「牛魔王」、獲得過兩屆金馬獎的影帝郭富城扮演。
緊隨其後,影片其他演員陣容於期陸續揭曉,鞏俐、馮紹峰、小沈陽、羅仲謙、陳慧琳、費翔、母其彌雅等聯袂出演。
據稱,鞏俐接下白骨精的片酬為500萬美金。不過這一消息一直都沒有得到有效證實。
但可以確定的是《三打白骨精》投資成本4.5億人民幣,較《大鬧天宮》足足少了五千萬。
14年將盡,忙完《殺破狼2》製作的鄭保瑞姍姍來遲,正式回歸「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二部《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的拍攝。
不要看《三打白骨精》從開機到首映,僅花費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2014年10月-2016年2月)。
其實影片早在《大鬧天宮》上映前便已開始籌備,劇本創作也一樣。而且積累了製作經驗,用上一部成片一半的時間製作完畢,倒也不成問題。
《三打白骨精》邀請到了洪金寶擔綱武術指導,美術、服裝以及剪輯,皆由奚仲文、吳里璐等業內翹楚擔當。
特效方面,片方特地從好萊塢重金聘請了多位大師級幕後主創。
《霍比特人》幕後主創擔任影片的3D視覺總監,卡梅隆佩斯集團(CPG)則向影片提供了世界上最優質的10組3D攝影機。
影片動用了無錫市及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的11個攝影棚,劇組800人拍攝團隊在江蘇無錫和紐西蘭等地取景拍攝,總拍攝周期5個月。
猴年春節檔,「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二部《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於中國大陸上映。
《三打白骨精》賣對了「特效+明星+西遊情懷」,僅在內地市場就取得了12.01億的超高票房。
加上其他地區電影市場的票房,影片保持住了首部曲穩賺不賠的成績,而且觀眾口碑甚至要更好(豆瓣13萬人評分5.6)。
繼《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後,星皓影業向業界公布「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三部《西遊記女兒國》將正式啟動,確定於2016年11月開機。
這也是星皓影業與鄭保瑞導演在「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的第三度合作。
作為《西遊記》中較為另類的存在,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故事在視效大片里,很難說會有多大的看點。
顯然,無論是與《西遊記》原著還是86版電視劇相比,電影《西遊記女兒國》的改編力度都會史無前例地大: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感情被進一步放大,呈現了從相識相知到放下成全的全過程。
與《大鬧天宮》到《三打白骨精》的演員過渡相比,《三打白骨精》到《女兒國》的卡司陣容就相對穩定了許多。
師徒四人還是原班人馬:郭富城飾孫悟空、馮紹峰飾唐僧、小沈陽飾豬八戒、羅仲謙飾沙僧。
相較於系列前兩部,《女兒國》有大量風情萬種的女性角色,特別是愛慕唐僧的西梁女兒國國王一角為影片的重中之重。
影片立項後,多名國內一線女星向片方(鄭保瑞和星皓影業)拋出了橄欖枝,希望能夠加盟《女兒國》出演西梁女兒國國王的角色。
最終,片方選擇了趙麗穎。
鄭保瑞稱:「 當時給了我名單,我第一個要見的就是趙麗穎。我們吃了頓飯,她在旁邊一直靜靜的,但是沒有距離,是那種很靠近觀眾的感覺,不是擺出超級大明星的架子,就像身邊的朋友、少女一樣。我心中的女兒國國王不止是年輕演員,某些地方她也是成熟的,她身上的味道是其他年輕人沒有的,出來的效果確實很好。 」
不過以上都是場面話,片方真正看中的還是趙麗穎的票房號召力。
等等,作為電視劇演員,趙麗穎哪裡來的票房號召力?這事,還得從2015年說起。
那時候,趙麗穎剛進軍電影圈發展,主演了兩部小成本電影《女漢子真愛公式》和《我們的十年》。
兩部片子於16年上映時,票房僅為千萬級,上不了檯面。
但這個試圖進軍電影圈的高人氣女演員,卻被正在籌拍個人第二部電影的韓寒注意到了。
韓寒邀請趙麗穎出演電影《乘風破浪》,擔任女一號。雖然只是鑲邊女一、三番的地位,但好歹也是投資1.6億元的大製作,合作影帝鄧超、彭於晏,趙麗穎最終爽快地接下了這部片子。
結果《乘風破浪》上映後,內地大賣10.48億人民幣票房。這一成績甚至比《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內地票房(10.45億)還要高。
拍商業電影,唯一目的就是賺錢。 不論主演明星的知名度幾何,只要參與的商業大片大賺特賺,身價就會水漲船高、資源也會接踵而至。
反之,片子賠的錢越多,一段時間內就很難會再有大製作找上門,身價也可能會下跌。
因此,很多流量明星、網紅鮮肉乍一看粉絲無數、人氣高不可及,只要主演的電影不掙錢(例:《上海堡壘》《誅仙》),他們在主流電影界絕無容身之地。
《乘風破浪》票房大賣,女一號趙麗穎在電影界迅速聲名鵲起,受邀主演華語A級大片《西遊記女兒國》,自然不足為奇。
作為「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一直以來的主控方、製作方、發行方,星皓影業對《西遊記女兒國》依然超高要求。
在《三打白骨精》製作班底的基礎上,《女兒國》的特效、攝影、服裝、美術、配樂等團隊均注入了更多新鮮血液。
「 《女兒國》的特效將會與《三打》一脈相承,精度有增無減,而且會有更宏大和磅礴的場景。許多特殊場景的處理更復雜精細,力臻完美,一定會為觀眾打造一部超級東方神話的巨制。 」鄭保瑞說。
據稱,《女兒國》的投資成本達到了駭人的5.5億。
影片拍攝橫跨四省,劇組在江蘇、浙江、四川、台灣多處取景,並在無錫華萊塢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基地搭建了佔地超過65畝(8萬平方米)的外景拍攝場地和11個內置景攝影棚,重型拍攝設備多達百種。
《女兒國》號稱全球最多女演員電影,片方向全球海選出了7名女官和約1000名女兒國國民。
影片的最全演員陣容為:郭富城、馮紹峰、趙麗穎、小沈陽、羅仲謙、梁詠琪、林志玲、范瓊丹、劉濤、潘斌龍、施詩······不可謂不強勢。
只是片方似乎有些不自信。
在龍爭虎鬥的2018春節檔,《女兒國》居然提前一天大規模上映。盡管取得了首日1.7億元的不俗票房,卻也暴露了影片的尷尬質量(豆瓣13.5萬人評分4.4),直接讓其大年初一的票房被攔腰斬斷。
影片在星皓影業的老家,香港本土市場的票房同樣萎靡不振。
從首部曲《大鬧天宮》的兩千五百餘萬、再到續作《三打白骨精》的一千五百餘萬,「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三部《女兒國》的香港票房竟不足千萬港幣。
《女兒國》最終內地總票房7.3億,片方分賬還不到3億元,史詩級虧損!
究其原因,片方在大年初一的前一天就讓影片大規模上映,這一舉動實屬愚蠢。無疑給院線和觀眾傳達出了一個信息: 片方對《西遊記女兒國》的質量不自信!
另外,影片在上映前宣傳全都沖著「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凄美愛情」去了——發布「動情」、「有喜」、「手到情來」版海報,曝光「勇闖情關」、「勇敢去愛」等特輯,在廣州舉行「為情而生」發布會。
完全罔顧「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的賣點在於視效奇觀和動作打戲這一事實。
《女兒國》的營銷策略固然失策,但根本還是影片質量太差:
《西遊記女兒國》票房的嚴重虧損,使得星皓影業不得不重新考慮,預計耗資35億人民幣打造「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還有市場前景嗎?
從《女兒國》的結尾看,「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四部應該是《西遊記之三借芭蕉扇》。
事實上,早在2015年星皓影業《三借芭蕉扇》便已立項。
只是時至今日,星皓影業仍然沒有籌拍《三借芭蕉扇》的意向,卻給了動畫導演王雲飛(《神秘世界歷險記》系列)一小筆投資,攝制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再世妖王》。
倒是2020年,韓延導演(《動物世界》《送你一朵小紅花》)和六小齡童老師官宣,將拍攝3D魔幻大片《西遊記真假美猴王》(原名《敢問路在何方》)。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真假美猴王》將不會是六小齡童嘴上念叨的「 今年下半年,中外合拍的西遊記正式開機,我將繼續扮演美猴王孫悟空······文體兩開花 」,而是一部純正的國產大片。
《西遊記女兒國》——這部電影不但斷送了「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的市場前途,還阻滯了「女兒國國王」趙麗穎在主流電影界的發展前途。
《女兒國》之後,近三年都沒聽說過趙麗穎出演哪部商業大片的消息。電影圈不好混,只能回到順風順水的電視劇圈了。
至於「猴王」郭富城(一番),能接到的也就只有《麥路人》《斷網24小時》這種小成本劇情片了。
畢竟,《女兒國》一部電影虧損的金額,就要比《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兩部片子,合起來賺的錢還要多。
4. 朱茵付出最大的電影是什麼
《強奸2制服誘惑》。
《強奸2制服誘惑》,由張敏執導,王晶監制,朱茵主演的動作愛情恐怖片。該片於1998年3月6日上映,講述港的警花寶文做餌布局追凶-菲利浦的故事。
在該劇中,朱茵一改往日的清純人設,上演了制服誘惑,不少網友看過之後都替紫霞仙子感到心寒,大大破壞了朱茵在自己心目中的清純形象。
而朱茵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回應到:「這是我人生中做的最後悔的一件事情,如果能重新選擇,我不會走這條路,也不會去拍這樣的電影」。
劇情:
菲利浦(馬德鍾飾)是一名注冊牙醫,他有一種特殊的癖好,就是欲征服所有穿著制服的女性,如女警、童軍、護士等。遇有不服從者,皆將其殺死。
當中的一名受害者,更被棄屍於大支港(吳鎮宇飾)的私家車旁,港因而被帶回警署問話。港的警花寶文(朱茵飾)產生好感,決心將其追上手。
而寶文之妹寶珍(鍾珍飾)與同學皮特往看牙醫,剛巧是到菲利浦之診所, 菲利浦得知了珍的一切資料,欲侵犯珍,珍作出反抗,卻被菲利浦殺死,並製造假象,嫁禍於皮特仔。
寶文對妹妹之死存有疑惑,不斷追查其妹的死因,更以自己的肉體做餌布局追凶。寶珍最後一次出現是在菲利普的診所,而和她同行的朋友則成為了最大嫌疑人。
為了追查真相,寶文決定以身試險,用自己的肉體為誘餌,引誘嫌犯出動。
5. 女神王祖賢從影以來犧牲最大的一次什麼電影
義蓋雲天
上映:1986年
時長:85分鍾
地區:香 港
語言:國 語
導演:羅文
主演:周潤發、王祖賢
類型:劇情
6. 香港女演員賀蘭被曝已去世2年,她生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香港女演員賀蘭已經去世兩年了,這個女演員生前所飾演的作品有《新夜光杯》,除此之外《玫瑰夫人》這個電影當中的插曲《願借一曲解愁怨》也是賀蘭所唱。在賀蘭年輕的時候有很多網友都對這個女演員非常的關注,因為賀蘭的顏值非常高,有很多人都將賀蘭當做自己的女神來看待,而且曾經荷蘭孩一度被評為香港最漂亮的一個女演員。
雖然說賀蘭本人的狀態一直都非常的好,而且個人的能力也很強,但是賀蘭本人在娛樂圈裡面發展的時間卻非常的短暫。在1970年之後賀蘭就沒有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當中了,所以說大家也就漸漸的淡忘了這個女演員。雖然說大家並沒有見到這個女演員,但是演員給大家留下的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的,所以突然得知這個消息有很多網友都表示非常的難以接受。
7. 陳冠希同女粉絲拍攝電影,犧牲太大,怎麼回事
2003年,一位女粉絲出2000w,邀請陳冠希和她拍愛情片,陳冠希讓她滾蛋,女粉絲搬出大人物,陳冠希乖乖就範。
8. 梅艷芳資料
梅艷芳(1963—2003),出生於香港旺角,祖籍廣西合浦,少時因家境拮據,五歲已登台演出,是大中華地區的樂壇和影壇巨星。梅艷芳以其渾厚低沉的嗓音和華麗百變的形象著稱,曾獲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和中國金唱片獎「藝術成就獎」,是香港樂壇最年輕的終身成就獎得主。電影方面,她因主演《胭脂扣》而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後亦憑《男人四十》奪得中國長春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此外,她還是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創辦人之一及會長,被稱為香港演藝界的「大姐大」。2003年12月30日凌晨病逝,終年四十歲。
中文名: 梅艷芳
外文名: Anita Mui,アニタ ·ムイ
別名: 何加男(乾爹何冠昌所起)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中國香港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10日
逝世日期: 2003年12月30日
職業: 歌手,演員
經紀公司: 華星唱片
代表作品: 《似水流年》《似是故人來》《女人花》《親密愛人》《芳華絕代》
主要成就: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高榮譽金針獎
中國金唱片獎評委會藝術成就獎
全球華人個人演唱會最多女歌手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獲封稱號: 「香港的女兒」「百變天後」
宗教: 佛教
身高: 169cm
體重: 100磅
血型: B型
傳奇一生
梅艷芳是20世紀80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其華麗多變的形象和誇張前衛的表演著稱,在香港樂壇有著崇高地位。80年代是梅艷芳大紅大紫的時期,舞台上的她生活照圖冊(20張)不斷突破創新,引領流行音樂潮流,舞台形象長期處於流行時尚尖端。至1994年,梅艷芳的專輯銷量累計突破一千萬張。1998年,年僅三十五歲的梅艷芳榮獲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頒發的最高榮譽「金針獎」,成為香港樂壇最年輕的終身成就獎得主。2003年,梅艷芳獲得第四屆中國金唱片獎——「評委會藝術成就獎」,亦奠定其在華語樂壇的重要位置。此外,CCTV-MTV音樂盛典、中國原創歌曲獎、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獎均曾頒發梅艷芳榮譽大獎(特殊貢獻獎)。2004年,MTV 亞洲大獎和音樂風雲榜分別追頒梅艷芳「啟發精神大獎」和「突破渴望大獎」,肯定了其一生對華語流行樂的傑出貢獻。2009年,經「世界紀錄協會」評定,梅艷芳以全球個人演唱會總計292場的紀錄當選「全球華人個人演唱會最多女歌手」。
梅艷芳還是中國影壇為數不多榮獲過兩岸三地影後殊榮的女演員。在其電影生涯中,共拍戲40餘部,數量不多卻質量頗高,戲路亦頗廣泛。1988年,梅艷芳因主演電影《胭脂扣》而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金馬獎雙料影後。2002年憑借《男人四十》奪得中國長春電影節和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最佳女主角獎。此外,梅艷芳還曾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共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五次、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四次)。200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追頒梅艷芳「演藝光輝永恆大獎」,同年留名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2005年中國電影百年華誕之際,梅艷芳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大影星」行列,其代表作《胭脂扣》成為中國電影百部名片之一。同年,UA院線公布近二十年(1985-2005)香港地區累計票房數據,梅艷芳位列香港女演員第三位。而香港十大最高票房電影中,梅艷芳出演的《紅番區》(與成龍主演)和《審死官》(與周星馳主演)位列其中。2005年國際《時代》雜志公布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中,亦有梅艷芳出演的《醉拳II》。
梅艷芳是歌後、影後,同時也是香港演藝界的領軍人物之一。1993年,梅艷芳同成龍、張曼玉等香港藝人發起成立了「香港演藝人協會」,旨在保護演藝人權益,促進香港同內地演藝界的交流合作。2001年,協會創辦人之一的梅艷芳正式出任第五屆香港演藝人協會理事會會長。其後兩年,她為演藝界勞心勞力,替演藝人伸張正義,組織發起慈善義演,貢獻良多。在任期間,梅艷芳兩度帶隊至北京,加強香港同內地演藝人的交流合作,其本人也多次出席內地各種頒獎禮任嘉賓,以實際行動支持內地同行。在此期間,內地演員秦海璐在梅艷芳的積極鼓勵下加入香港演協,成為首位入會的內地藝人,這也進一步推進了兩地演藝界的交流融合。
1993年香港演藝界訪京代表團(右二梅艷芳)
2003年,梅艷芳以會長身份代表香港電影界在特區政府總部向傳媒介紹 「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給香港電影業帶來的機遇。
梅艷芳一生積極致力於公益慈善事業,盡己所能提攜後輩新人,因而在演藝界享有聲望。1993年,梅艷芳成立自己的《四海一心基金會》。其後十餘年間,該基金會始終為各地華人籌集善款,直至梅艷芳去世後依然運作。梅艷芳曾連續兩年擔任「樂施會」大使,出訪雲南山區等地普施愛心。2002年,梅艷芳因在海外的突出慈善貢獻,獲得美國加州州長頒發的「傑出慈善藝人」榮譽。2003年「非典」時期,梅艷芳以會長身份組織發起「1:99慈善演唱會」和「茁壯行動」,共籌得兩千三百萬善款。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間(時梅艷芳已去世五年),四海一心基金會向災區捐贈十萬善款,延續梅艷芳的善心。
2003年12月30日,梅艷芳因病逝世,終年四十歲。梅艷芳病逝後,香港演藝界及社會各界均對其英年早逝表示哀痛和惋惜。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和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李剛向香港演協發出唁電。除華人地區各大媒體大篇幅報道之外,諸多海外媒體如美國CNN電視台、《舊金山編年史報》、英國BBC廣播電台等均報道了梅艷芳病逝的消息。2004年1月10日,中國內地演藝界同行在北京舉行追思會,著名導演馮小剛、何平、張紀中、高曉松,著名演員葛優、李冰冰、趙薇、蔣勤勤等二十餘位內地藝人出席悼念。2004年1月12日,梅艷芳的葬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大批演藝界人士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近萬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別,告別禮溫情而隆重。
編輯本段
個人履歷
天涯歌女
梅艷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旺角,家中兩兄一姐,梅艷芳排行最小,性恪倔強並帶點反叛。梅艷芳的父親早逝,其母獨力供養四名子女,家境頗為困難,全家僅靠母親經營破舊的
五歲即登台演出
「錦霞」歌舞團維持生計。小小年紀的梅艷芳深受影響,加上本身的音樂天分及表演慾望,五歲便踏上舞台,在香港的荔園游樂場跟隨媽媽和姐姐梅愛芳登台表演,從此一生與舞台結下不解之緣。
梅艷芳從未正式拜師學藝,少時四處登台,打下扎實的演藝功底。也許當時年紀小,對於此種表演生涯,她並未感到有何不妥。但隨著年齡漸長,梅艷芳既要表演又要兼顧學業,對她來說並不容易,而令人嚮往的校園生活也未為她帶來歡樂。在那個時代,像她這樣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並不被人們認同,相反,她會唱歌卻遭到同學的恥笑,說她是個「歌女」,是個沒出息的孩子。
她曾回憶:「以前唱歌的人不受尊重,人們稱呼為『歌女』,在他們眼中『歌女』是個不正經的行業,於是便阻止了同學與我來往,看著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自己永遠是一個人,感覺十分孤單。」梅艷芳曾多次強調,為賺錢養家,她喪失了寶貴的童年,少年時出入最多的地方並非學校,而是大小歌舞廳,有時甚至要在街頭獻唱。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坦言希望多讀書,不用一顆小小心靈便擔憂挨餓。梅艷芳少時可謂坎坷曲折,姐妹兩人表演常遭白眼和欺侮,有人看了表演不給錢,姐妹時常忍凍挨餓。她自己表演之餘還要端茶送飯,給劇團擦地。後來母親的歌舞團遭遇火災,欠了債款,梅艷芳也被迫輟學。
1981年,香港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拉開帷幕,梅愛芳獲知消息後欣喜萬分,立馬為自己和妹妹報了名,誰知一路下來,只有梅艷芳晉級了決賽,姐姐便將希望全部寄託在她身上。梅艷芳回憶時說,自己當時只想爭取好成績,不讓姐姐失望。1982年,她以一曲《風的季節》奪得大賽冠軍。當時的評審黃沾和顧嘉輝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黃沾給了滿分,顧嘉輝以藝術無滿分為由硬扣一分,媒體報道:「分數勝亞軍幾條街」。19歲的梅艷芳簽約華星公司,正式踏入歌壇。
然而,初出茅廬的梅艷芳並非一帆風順。老友曾回憶初出道時的梅艷芳還未獲大眾認同,一次受邀表演歸來,被些「飛車仔女」認出,上前圍住辱罵,為了不給公司惹事,梅艷芳強忍淚水匆匆離開。不久第一張專輯《心債》推出,香港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梅艷芳,然而依然有不少質疑聲音,有人說她長相不好,有人說她氣質滄桑,很難大紅。1983年,梅艷芳推出了第二張唱片《赤色梅艷芳》,其中主打《赤的疑惑》一炮而紅,唱片也拿下五白金銷量,而著名形象設計師劉培基精心打造的新造型亦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令她丟掉了初出道時「徐小鳳第二」之名。就這樣,梅艷芳伴隨著香港流行音樂輝煌時期的到來而越發紅火。
百變歌後
20世紀70年代香港本土音樂開始崛起,至80年代達到輝煌巔峰,梅艷芳正是在粵語歌壇的華麗盛世大紅大紫,憑其精湛的歌藝、華麗的服飾、誇張的濃妝和大膽的表演,引領時代潮流,開創了華語流行樂「百變形象」的先河。在梅艷芳出現之前,歌手的表演重在唱功,人們以「聽」為主;梅艷芳出現之後,歌手的表演不再限於「聽」,而從此多了「看」。可以說,梅艷芳是香港流行樂一個時代的標志之一。
壞女孩
1983年,她的音樂天賦開始得到認可,在東京音樂節上獲得了亞洲特別獎,成為最受注目的樂壇新星。1984 年,推出唱片《飛躍舞台》,和上一張專輯相比,這張專輯少了一份三十年代的哀怨而多了一份八十代的時尚,歌曲《飛躍舞台》和《不信愛有罪》也在日後成了經典之作。
1985 年,推出唱片《似水流年》,梅艷芳的經典應該就從此數起。服裝設計師劉培基把梅艷芳包裝成「男兒漢」,西服加 Mark 哥褸的梅艷芳給人一種豪邁的感覺,打破了傳統女性的形象,給大眾留下極為深刻印象,而大眾亦普遍受落。主打歌《似水流年》由著名音樂家喜多郎執筆,此曲後來成了梅艷芳最為經典的代表歌曲。
1985年推出的另一張唱片《壞女孩》在業界內外製造了一個異常轟動的話題。
百變歌後
這是梅艷芳奠定香港樂壇一姐地位的唱片,也是她音樂生涯里銷量最高的專輯。《壞女孩》一曲不僅歌詞大膽,梅艷芳的表演和裝扮也極為前衛,此大膽的風格引致強烈反響,曾一度遭電台禁播,但是《壞女孩》在公眾中卻廣受歡迎,一舉拿下八白金的銷量佳績,至今仍保持著粵語唱片在香港本地的最高銷量記錄。《壞女孩》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第一首直接不避忌地描述女性對情愛慾望反應的粵語流行曲。梅艷芳一身任性不羈的叛逆造型,引領了當時的潮流,自這個形象面世後,眾多女孩子都模仿她的發型,還有她那有型有款的衣著。
1985年十二月,梅艷芳在香港紅館舉行了她首次個人演唱會《百變梅艷芳盡顯光華演唱會》,創下十五場的佳績,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個唱的場數記錄,聲勢之盛,一時無兩。
《壞女孩》之後,百變系列正式登場,梅艷芳從這時期起開始顯露出她那具有無限可塑性的氣質。如果「壞女孩」還只是一個對情愛好奇但沒實際經驗的小女孩話,那麼1986年推出的《妖女》,則讓梅艷芳搖身一變成為愛玩感情游戲的性感女郎。《壞女孩》和《妖女》是梅艷芳百變形象中的兩個經典。隨後的《似火探戈》、《烈焰紅唇》、《淑女》、《緋聞中的女人》、《黑夜的豹》、《慾望野獸街》、《夢姬》等前衛的女性形象,也只是《壞女孩》和《妖女》的變奏和延續而已,其中《烈焰紅唇》的性感形象一度轟動全城。
87-88年梅艷芳舉行第二次個人演唱會《百變梅艷芳再展光華演唱會》,創下二十八場紀錄,贏得「梅廿八」之稱號;1990 年舉行第三次個人演唱會《百變梅艷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連開三十場的佳績把她的事業推上另一高峰,又得「梅三十」之稱號。 1991年初,梅艷芳推出國語專輯《親密愛人》,其國語經典作開始逐漸涌現。
當時的香港流行樂壇,正值輝煌巔峰,資深歌手雲集,後輩新人迭出,競爭極其激烈,而梅艷芳卻穩坐香港樂壇「最受歡迎女歌星」之寶座五年之久(1985-1989)。此外,她在1987-1989連續三年都於同一年奪得電影最佳女主角及音樂最受歡迎女歌星獎。80年代的她獲獎無數,推出過多張白金唱片,更曾獲得香港藝術家年獎「歌唱家獎」,使她成為那個時代無可替代的「天皇巨星」。
八十年代的梅艷芳開創了不少先河,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是開創華人娛樂圈「包裝」時代的第一人。她的舞台表演聲色藝俱全,以獨特的形象和歌曲重新定義了華語流行曲,也創造出一種前無古人的中國女性舞台形象。她的嗓音低沉而略帶沙啞,使得她的歌聲總是有種獨特的霸百變舞台(20張)氣;而她的舞姿無疑是妖艷和性感的結合體,跳舞於她而言彷彿是一種生理機能,隨時隨地會迸發出來;東方女人的柔和美完全被這妖艷的另類女子擊得粉碎,時而妖女,時而淑女,更帶給她一個「百變梅艷芳」的稱號。
火鳳凰之舞
進入九十年代,時局動盪,樂壇惡性競爭不斷升級,許冠傑、羅文、譚詠麟、張國榮等殿堂級巨星陸續淡出,梅艷芳處於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地,一些與之競爭的公司,已經開始有微詞。就梅艷芳自己來說,所有的大獎都已拿過,而自己的存在確實給一些新人造成壓力和障礙。鑒於形勢以及她多年前已定下的退出計劃——她的理想是像偶像山口百惠那樣急流勇退,擁有自己幸福的家庭。梅艷芳於1990年宣布退出競奪音樂獎項,1991年暫別舞台,並舉行《百變梅艷芳告別舞台演唱會》,共開30場,場場爆滿,她與歌迷在這次演唱會中都顯得難舍難離,場面非常感人[1]。
然而三年匆匆而過,感情上依然沒有著落,梅艷芳這才恍然自己離不開舞台,最終敵不過熱情的歌迷,於1994 年舉行了《梅艷芳感激歌迷演唱會》,95年舉行《一個美麗的回響演唱會》,正式復出歌壇。雖然如此,她仍比以前低調了許多,謝絕了一切不必要的應酬。除了在音樂上和舞台上繼續尋求突破外,她還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公益慈善、栽培新人等方面,對社會和樂壇作出了很多貢獻。
復出後的梅艷芳依然形象百變,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氣質由最初的放盪不羈漸漸轉為成熟高貴。不再領獎的梅艷芳更加註重唱片的質量,工作的重心也漸漸轉向國語市場。1994年,梅艷芳推出唱片《是這樣的》,中性帥氣的造型英氣逼人,此時的她無論是事業成就還是個人氣質,都展現出樂壇大姐大的風范。至此,梅艷芳過往的專輯銷量累計突破一千萬張。此後,她又一連推出了《鏡花水月》、《女人花》、《床前明月光》等專輯,形象依然華麗百變,歌曲風格多樣,不乏經典之作,其中《女人花》也成為了梅艷芳國語歌曲的經典代表。1998年,梅艷芳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成為最年輕的百變舞台(20張)終身成就獎得主。1999年春,梅艷芳應邀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表演,她身著傳統長袖衫,獨自邊舞邊唱,前衛形象叫人驚艷。同年,梅艷芳舉行了《百變梅艷芳99演唱會》。
艷舞台
進入新千年,梅艷芳放緩腳步,事業重心偏向電影和提攜後輩。2002年,為紀念自己加盟樂壇二十周年,梅艷芳傾力製作了專輯《with》,當中收錄了她與十一位好友合唱的歌曲。這張音樂專輯雲集香港樂壇不同時代的當紅巨星,演唱陣容在華語專輯製作史上可謂空前豪華,而大碟中也不乏經典之作。同年舉行《極夢幻演唱會》,期間與張國榮現場演繹一曲《芳華絕代》,成為永恆經典。
2003年11月,身患癌症的梅艷芳帶病踏上紅館舞台,舉行了人生最後的演唱會。謝幕一刻,她身披白色婚紗,把自己嫁給了深愛的舞台。從五歲登台表演到人生謝幕,這個女子把自己大半輩子獻給了音樂,她是真正屬於舞台的百變女王。
百變影後
曾有人用「霞玉芳紅」(林青霞、張曼玉、梅艷芳和鍾楚紅)來形容80年代到90年代初香港電影最具代表的女演員。事實上,梅艷芳是歌手出身,最初演戲只算作副業,然而初出茅廬的一部《緣分》即讓她獲得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極大鼓舞了她闖盪影壇的信心。1988年,一部《胭脂扣》轟動香港,憑藉此片,梅艷芳一舉拿下了金像獎、金馬獎、金龍獎和亞太影展四料影後,確立了她在影壇的地位。當時,梅艷芳在歌壇大紅大紫,有著「百變天後」的稱號,而在其銀色旅途中,同樣延續了「百變」的特色,拍戲涉足文藝、動作、喜劇等各類角色,且都拿捏得當,以自己獨特的氣質天賦,塑造了一個個鮮明的形象,演技倍受肯定與贊賞。
文藝片——囊括三地影後
代表作《胭脂扣》公映後轟動一時,該片在當屆香港參演電影圖冊(19張)
《川島芳子》劇照
金像獎上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至今被列為香港影壇最為優秀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國電影百年百部名片之一。片中這段凄美的東方人鬼情未了令梅艷芳成為「四料影後」,如花也成為留名影史的經典人物。更重要的是,梅艷芳自此成為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既是「歌後」(樂壇藝術成就獎)又是「影後」(金像獎、金馬獎、金鹿獎)的香港女藝人。此外,在《男人四十》中,她將家庭主婦的內心戲演得淡然而深刻、細膩。《半生緣》中梅艷芳將張愛玲筆下的顧曼璐情感復雜的內心世界宣示人前而又掌握准確,尤其是角色復雜心境的刻畫絲絲入扣,難度很高。而《川島芳子》一片對角色演技考驗極大,梅艷芳的表演神形具備,最終雖未獲獎,卻贏得不少好評[2]。
喜劇片——展現喜劇天分
《審死官》香港1985-2005電影票房第七位。此片可謂梅艷芳的喜劇代表作,她與「無厘頭」搞笑之王周星馳搭戲,絲毫不顯遜色,其中搞笑對白尤為經典。
《紅番區》香港1985-2005電影票房第四位。此片是功夫巨星成龍打入好萊塢的大片,梅艷芳雖是主角,卻處於襯托位置,但她將片中那個無助的女老闆演的活靈活現,其中的搞笑演出也十分亮眼。
《鍾無艷》她在此片中破天荒反串男角,表演十分到位,最終憑此片獲得《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的最突出女演員獎。此外,梅艷芳的經典喜劇片還有《醉拳II》、《逃學威龍III》和《奇跡》等
動作、武俠片——展現俠女本色
梅艷芳出演的動作片不在少數,加上她天生性格中的俠氣,使得女俠一角經典熒幕形象圖冊(20張)更像是她的本色演出。著名導演杜琪峰曾回憶:梅艷芳天生有俠氣,她和楊紫瓊、張曼玉演《東方三俠》時有個「大家甩斗篷」的鏡頭,梅艷芳那種俠氣自然天成的感覺,就是比另外兩人濃。代表作:《英雄本色III》、《東方三俠》、《新仙鶴神針》、《給爸爸的信》等。
9. 袁詠儀什麼時候去世的
沒有去世,袁詠儀(Anita Yuen),1971年9月4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東莞市[1],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
1990年獲得香港小姐冠軍以及最上鏡小姐獎,從而進入演藝圈[2]。1992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阿飛與阿基》,並憑借該片獲得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1993年憑借愛情片《新不了情》獲得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1994年憑借愛情片《金枝玉葉》蟬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3]
10. 搜,吳於深巔峰之作,李賽鳳最大犧牲的一次,這片名叫什麼電影
天使行動3:魔女末日 (1989)
導演: 唐季禮
編劇: 胡珊
主演: 方中信、李賽鳳
類型: 劇情
地區: 香 港
語言: 國 語
上映: 1989-09-14
片長: 91分鍾
又名: 再戰天涯 / Angel 3 / Iron Angels 3
天使行動3:魔女末日 (1989)
導演: 唐季禮
編劇: 胡珊
主演: 方中信、李賽鳳
類型: 劇情
地區: 香 港
語言: 國 語
上映: 1989-09-14
片長: 91分鍾
又名: 再戰天涯 / Angel 3 / Iron Angel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