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雪健抗癌19年,獲33個影帝頭銜,他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李雪健曾這樣描述過自己"服務員把一條活魚狠狠摔在地上,那魚可能沒死,但內臟肯定被摔爛了。我就是被摔爛了內臟的那條魚,生不如死。"
也許不了解李雪健老師的經歷,你就不明白他為什麼會說這樣的一段話,那是在2000年的時候,李雪健老師剛憑借《水滸裝》里的"宋江"一角走紅。
正值事業上升期的時候,他被診斷得了癌症,這一噩耗讓李雪健的妻子一度承受不住,她為了這個家放棄了自己的工作也事業,一心一意的陪伴丈夫。
從小白到33枚影帝獲得者,李雪健出道40年,光輝和艱辛都是並存的,直到現在他在影壇的地位依然是無人能敵的,他的敬業和奉獻也是令人敬佩的!
演員對於一些人來說它可能就是職業,但是對於那些老戲骨而言,演員就是一份事業,一份由衷熱愛並且為了它能舍棄一切的沖動,那是神聖且不可侵犯的。
讓我們致敬老戲骨,更致敬李雪健老師的堅持,對抗病魔的恆心和毅力,他的精神鼓舞著我們每一個人,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桿!
『貳』 老戲骨李雪健患癌多年沒錢治病,最後抗癌成功,李雪健經歷過什麼
要說我國能被稱為「老戲骨」的演員有誰,可能人們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要提起李雪健,可能很多演員都會變得黯然失色。因為李雪健從出道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而在這期間,也成為了我國唯一的「大滿貫」影帝,這是很多演員都無法比擬的。
後來,李雪健提到了自己身患鼻咽癌的那段經歷說道:「我家人說,這個病是老天對我的一種愛。那之後我反思了兩年,也讓我對自己的事業、甚至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經過大概兩年的積極治療,李雪健病癒後再度回歸熒屏。「醫生說適當參加一些工作對恢復有好處。」一場疾病,讓李雪健老師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要學會提升自身抗癌力!
『叄』 老戲骨李雪健,為什麼患癌20年沒錢治病
李雪健,一個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在熒屏上扮演了許多大家熟悉的角色,比如焦裕祿、宋江等人,很多網友都在誇贊他的演技。
在中國熒屏上,李雪健也是一位大滿貫得主,他也是中國影協的主席。
李雪健老師雖然身處娛樂圈,但從未接過品牌代言,他除了演戲之外,還認真把握每一個角色,將「德藝雙馨」這四個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如今李雪健已經66歲,但因為手術的問題,聽力受到影響,需要戴助聽器。
所以李雪健現在很少演一些主角,在遇到一些自己喜歡的角色時,還會接一些小角色。
而他也表示,自己熱愛自己的事業,能演就一直演下去。
『肆』 李雪健的抗癌故事
李雪健的抗癌故事
李雪健是家喻戶曉的實力派演員,曾憑借電影《焦裕祿》獲得金雞、百花兩項大獎。他低調做人,踏實演戲,在浮躁的娛樂圈太難做到了,李雪健就是這樣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在演戲上孜孜不倦追求新高度,而對於自己的私生活卻非常低調。鮮為人知的是,李雪健還是一位“抗癌鬥士”。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李雪健的抗癌故事,歡迎大家查看!
2001年,李雪健被查出患上鼻咽癌,一度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他意志堅強地忍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病痛,積極配合治療,僅僅兩年以後便戰勝病魔,並很快重返熒屏,他頑強的抗癌經歷在影視圈也變得廣為流傳。
突傳患癌噩耗
李雪健出生於1954年漫天飄雪的冬天,父母為其取名“雪見”。小時候的他體弱多病,父母便將他的名字改為“雪健”,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地長大。在農村呆了11年,16歲時李雪健隨父親去了貴州山區,經過時間和境遇的磨練,他長成為一個健康茁壯的小夥子。1973年入伍後,李雪健成為解放軍二炮業余文藝宣傳隊的隊員,後來又憑借出色的表演才能考入空政話劇團,成為一名正式演員。
看李雪健的履歷,你會覺得他是被幸運之神眷顧的人。從業只7年便晉身主要演員之列,並獲獎無數,幾乎囊括影視界的各項大獎;妻子於海丹出身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雖是有潛力的演員,卻為他甘心放棄事業相夫教子;而他本人也因為做人低調,做事認真,在業內備受尊敬,被稱為“好人李雪健”。可誰又能想到,老天卻偏偏和這個“好人”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2001年,李雪健參加電視劇《中國軌道》的拍攝。早在動身前他的身體就出現了一些變化,鼻子上長了一個小疙瘩,嗓子也難受。但愛戲如命的他並沒有去醫院檢查,而是揣著消炎葯就趕赴了西安的外景地。直到一個月後妻子於海丹到劇組探班,發現李雪健鼻子上的疙瘩越長越大,而且已經影響到了他的身體狀況,他才答應去醫院檢查。而檢查的結果令他和妻子都大吃一驚,竟然是可怕的鼻咽癌。
當時聽到醫生的診斷,於海丹如五雷轟頂,頭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如何承受這天大的噩耗。但是很快,她又鎮定下來。身患重病的丈夫需要她的支持,即將得知這個噩耗的兒子需要她的堅強作為榜樣。於海丹決定堅強起來,和丈夫一起度過難關。而李雪健在剛開始得知自己病情時也感到不知所措,但看著堅定的妻子,他鼓起了與病魔斗爭的勇氣。
病重時,李雪健連一口水都咽不下,一活動就頭暈,嘔吐不止。團里的領導提出讓他暫停拍攝,但是李雪健婉拒了領導的好意。他是那麼熱愛表演,敬職敬業。妻子於海丹也知道讓丈夫把戲停下來治病不可能,所以夫妻二人決定放棄馬上手術的`方案,而改為保守的化療。
每天上午,李雪健都要由妻子開車送到醫院去做化療,下午再趕到拍攝現場拍戲。《中國軌道》的製片人伍獻軍後來回憶說:“每次我到拍攝現場,都會看到李雪健在認真地拍戲,而工作人員則在一旁默默地流淚。在拍最後一場戲時,李雪健說話已經非常困難,但他仍聲情並茂、一氣呵成地說完大段台詞,在場的劇組人員都聽得熱淚盈眶。”當時的李雪健用生命完成了拍攝工作,他的精神感動了身邊所有人。
在李雪健看來,自己被確診為癌症雖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如果自己退出拍攝,不但會給製片方帶來經濟上的損失,而且劇組的其他人員也會因此受到影響,這種事情,他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但那時,他的身體又的確面臨著重大的生死考驗,好在妻子於海丹一直不離不棄地陪伴在他的左右,並給予他強大的精神支持,讓他的內心在與病魔抗爭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踏實和自信。李雪健知道,在接下來的抗癌之路上,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又像以往一樣鼓起了必勝的勇氣。
戲終於拍完了,李雪健和妻子回到北京。因為病情需要徹底治療,他一度徹底淡出了演藝圈。醫生考慮到李雪健的病情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最終沒有讓他實施切除手術,而是採取了傳統的化療方法。化療的過程十分痛苦,經常要平躺著幾個小時都不能動一下。除了頸部潰爛,全身毛發掉得只剩一根眉毛,李雪健還要忍受疼痛和嘔吐帶來的折磨和不適,但他始終沒有打退堂鼓,對生命的熱愛和渴望讓他激勵自己排除萬難,堅持了下來。
而在李雪健與病魔斗爭的過程中,妻子於海丹一直守候在丈夫身邊,並為他不斷打氣。為了給李雪健增加營養,她買來各種各樣的補養品,變著花樣做丈夫愛吃的飯菜,讓李雪健感受到幸福就在自己身邊。其實,於海丹的內心也十分痛苦,她總是一個人躲在沒人的地方偷偷哭泣。但在丈夫面前,她又變得無比堅強,“我願意用我的生命換取雪健的生命。”正是有了這份深情,才有了她對丈夫似海的守護。
除了妻子始終如一的支持和照顧之外,李雪健還從年紀尚小的兒子那裡收獲了一份深深的感動,這更堅定了他與癌症死拼到底的決心和勇氣。
當然,他偶爾也會產生一些消極的想法,尤其是接受痛苦的化療時,他甚至一度想要放棄。在生理反應最劇烈、心裡感到最絕望的時候,他曾在電話中向視為兄長的著名導演田壯壯放聲大哭。但是朋友的安慰和家人的支持,總能讓李雪健重新燃起對抗病魔的勇氣。
除了家人的支持,觀眾也給他極大的鼓勵。有一次,於海丹陪他去醫院治療,一個小女孩跑過來對他鞠了一躬,說她媽媽和李雪健得的是一樣的病,她問李雪健能不能到她媽媽面前笑一笑,給她媽媽一些鼓勵,李雪健深受感動,他走到孩子的媽媽面前,送上了美好的微笑。後來每次內心煩躁的時候,他的眼前都會閃現這一幕,他覺得這是觀眾對他的信賴和期待,自己沒有理由在疾病面前屈服。
李雪健後來感慨地說:“這些年我的身體之所以能夠好轉,完全要歸功於我媳婦,她是我的大恩人。家裡有媳婦照顧我,每到一個劇組上上下下都對我很滿意,還有那麼多喜歡我的觀眾,我覺得這是我和疾病抗爭的最大動力。”
經過積極的治療,李雪健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很快他就回歸熒屏,繼續他鍾愛的演藝事業。
『伍』 李雪健:患癌18年,脖子潰爛、痛不欲生,妻子一舉動讓他重新振作
2001年5月,李雪健參演的電視劇《中國軌道》正在如火如荼地拍攝當中,
整個劇組的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可這一天,愛戲如命的 李雪健 卻突然「曠工」了,
而且還是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被妻子於海丹強行從劇組架走的。
原來當時的李雪健已經身患癌症,不願耽擱拍戲的他選擇劇組、醫院兩頭跑,
在那段生不如死的治療日子裡,患難妻子於海丹,含著眼淚陪李雪健抗癌。
「為了救我這條命,我的妻子她寧肯付出她那個命。」
在說這句話時,一向不善表達感情的李雪健幾度哽咽。
當李雪健難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想要放棄的時候,
是妻子於海丹一直在他身邊默默陪伴他、鼓勵他,
給了李雪健抗爭病魔的勇氣和堅持下去的力量。
夫妻兩人婚姻生活38年,共同面對的艱難困苦,都化為了人生道路上的縷縷深情…
李雪健 名字的由來十分應景,
他出生在1954年的冬天,屋外正下著漫天大雪,
加上李家父母希望兒子一生 健康 ,故而取名 「雪健」 二字。
李雪健11歲時就跟著父親奔赴貴州支持建設。
16歲時為了家中生計,無奈之下棄學從工。
19歲,李雪健成為了一名部隊工程兵,干起了修橋修路的工作。
從小熱愛藝術的他還同時擔任了部隊里的文藝宣傳隊演員,
時常為部隊兄弟表演自己的 舞蹈、合唱、山東快書 等拿手絕活。
話劇表演也是他的強項,
曾因為將話劇《白毛女》中的「穆仁智」扮演得惟妙惟肖,
而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小穆仁智」。
1976年,北京二炮文工團舉行全國調演,李雪健也有幸參與其中,
鑒於李雪健優異的表現,團里決定留用他。
李雪健趕忙回到貴州將這一好消息告知家人,
能進團入編制在當時可是個天大的好事,
一時間鄰里鄉親全都知道了,大家都十分艷羨李家。
可世事難料,當李雪健回到北京准備進團報到時,
卻被告知團里正在壓縮編制,暫時不需要他了,
自尊心極強的李雪健覺得沒有顏面回家面對對他寄予厚望的父母,
一人站在二炮文工團門口凄涼落淚。
慶幸的是,團里的一位老首長慧眼識珠,
通過自己的人脈給了李雪健一個參加空政文工團考核的機會,
李雪健不負期望,一舉成功,成為了空政文工團的一員。
無奈李雪健外形條件不夠好,只能在團里擔任配角。
為了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李雪健什麼臟活累活都搶著干,
兩次獲得團里的嘉獎,在團里站穩了腳跟。
角色無大小,在團里的話劇《陳毅出山》里,
李雪健一人分飾四角,盡管都是一些小角色,但他全都會認真對待,
與當時同為小演員的 濮存昕、王學圻 切磋演技,
三人獲益良多,後來都成為了名角。
在空政文工團,李雪健不僅實現了自己的演員夢,也邂逅了自己的真愛。
於海丹也是空政文工團的演員,
在李雪健認識她之前,於海丹便早已聽說團里有一名做事低調、善良上進的同事,
多方打聽之後才知這人是李雪健,二人的緣分在這時悄悄生根。
出於好奇,於海丹對李雪健頗為上心,
在有意無意地觀察之下,於海丹發現李雪健善良得有些可愛,
在看見劇組的人被熱得滿臉大汗時,
他會把自帶的電風扇拿給大家用,結果自己熱得不行。
而且這坦誠善良的一面在與於海丹相處時也有所體現,
他會在發現於海丹難熬酷暑時貼心地為她准備綠豆湯,
這份細心與關照俘獲了於海丹的芳心,
於是女追男的劇情,開始在李雪健身上上演。
春節前夕,李雪健沒有買到回家的車票,只能留在團里,
知曉此事的於海丹覺得表明心跡的機會來了,
於是她買來電影票塞給了李雪健。
這是李雪健萬萬沒有想到的,
要知道於海丹不僅是團里的女一號,
還主演過《夏天的經歷》《暖流》等多部佳作,
家庭條件也比李雪健好上一大截,
姑姑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於藍不說,
表哥還是才華橫溢的著名導演田壯壯。
李雪健從來沒想過於海丹這樣的女神會心悅於他,
畢竟自己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
面對女神這般主動的追求,李雪健很難不心動,
於是二人逐漸打開心門開始交往。
好事成雙,沉浸在愛情甜蜜中的李雪健,事業上也迎來了轉機。
1980年李雪健開始往電視劇演員方向上發展,出演了《天山行》;
與此同時,他也沒忘記老本行,同年出演了話劇 《九一三事件》 ,
並憑借精湛的演技獲得 「梅花獎」 。
1983年8月1日,正值八一建軍節,
李雪健與於海丹的感情修成正果,步入了婚姻殿堂。
二人的好友王培公為他們寫下條幅慶祝 「梅花雪中見,珊瑚海之丹」。
兩年後,兒子李亘出生。
於海丹為了丈夫能專注於自己的演藝事業,毅然選擇退居幕後,將重心從舞台轉向家庭。
回歸家庭後,於海丹不僅將家庭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還在李雪健的工作上提供了莫大的幫助,
憑借自身良好的資源和獨到的眼光,於海丹對劇本的選擇有著獨一份的見解,
在李雪健挑選劇本時給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議。
在李雪健上台演出時,於海丹也會親自到場觀看,
回家後還會與丈夫一起琢磨演技,精益求精。
李雪健也對妻子的想法十分看重,他說妻子於海丹是自己每一部作品的首個觀眾。
在夫妻感情日漸濃厚的同時,李雪健的事業也迎來了蒸蒸日上的發展階段。
1990年,由李雪健飾演的 《渴望》中「宋大成」 一角進入觀眾們的視野,獲得了熱烈的反響。
李雪健本人純真善良的性格加上精湛的演技將淳樸憨厚的「宋大成」完全演活了,
以至於當年全國都流傳著這么一句話:
「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嘆宋大成。」
後來他又憑借《焦裕祿》斬獲「金雞獎」「百花獎」雙料影帝,
能一次性獲得兩個重量級獎項與他對這個角色的深度挖掘不無關系。
為了演好「焦裕祿」,李雪健不僅研讀劇本,
還讓妻子把圖書館所有與焦裕祿有關的資料全部借回了家,
認真分析揣摩人物特點,並與導演積極探討,分享自己的感悟。
開機前,李雪健還到焦裕祿家中切實感受他曾經的生活,從生活細節上增加對角色的把控。
焦裕祿的妻子徐俊雅很熱情地包了餃子接待他們,
不過在說到電影時,徐俊雅直言李雪健在外形上與焦裕祿有較大不同,
李雪健比較矮,身形卻大了一圈,膚色也不如焦裕祿黑。
此行結束後,李雪健深知自己在外形上務必要與角色高度重合,
因為他飾演的焦裕祿是人民心中獨一無二的偉岸形象,
對於飾演這樣的人沒有玩命的精神是對他們的不尊敬。
於是李雪健開始了自己的減肥增黑計劃,
開機前20天只喝白菜湯,一有時間便會在太陽底下曬黑皮膚。
這番努力使他在開機時瘦了20多斤,皮膚也變得黝黑。
改變後的形象讓徐俊雅來探班時都忍不住心疼地說:「別餓壞了孩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焦裕祿》影片上映後轟動全國,
創下了當時新片首輪發行拷貝數的最高記錄。
李雪健也自此聲名大噪邀約不斷。
著名導演張紹林在為自己的新片 《水滸傳》 進行選角時,
一直找不到飾演 「宋江」 一角的合適演員,
直到他看到李雪健的作品,一眼就認定李雪健是飾演宋江的最佳人選。
張紹林當即找到李雪健向他發出演戲邀約,李雪健有些猶豫,
因為他擔心飾演宋江這個「投降派」會讓愛憎分明的觀眾詬病他,
不過後來他也深知角色本身沒有好壞之分的,
作為一個演員,演好每一個角色是本分,
故而在導演的一再邀請下,李雪健還是決定出演。
李雪健簡直是為戲而生,將「宋江」背信棄義,軟弱愚忠的人物特點演繹得淋漓盡致,
高俅殺害了林沖的妻子,而宋江為了所謂的招安,不惜放走高俅;
在面見朝廷的人行跪拜之禮時,李雪健還特意加了「宋江」將屁股翹得老高的細節,
形象且生動地凸顯了「宋江」趨附皇權的愚昧嘴臉。
據說《水滸傳》播出後,
一位湖南觀眾看到《水滸傳》中宋江在朝廷招安時的一系列行為後怒發沖冠,
直接就把家中20寸的電視機給砸了,在當時的經濟水平下電視機可是一件昂貴的家電。
這條新聞上了報紙,央視為了平息這位觀眾的怒氣,買了一台29寸的電視機「賠」給他。
不僅是湖南觀眾,李雪健老家山東的父老鄉親也被氣得不行,
以至於李雪健拍完戲後根本不敢回到山東老家。
以防萬一,妻子於海丹勸說他:
「暫時別回去了,老家有很多人等著劫你,准備把你揍一頓。
還是先在外面躲一躲,風頭過了我們再回去,」
不得不說,李雪健教科書級別的演技實在是太深入人心。
原本以為演技佳又敬業的李雪健老師會一輩子就這樣順風順水地發展下去。
沒想到,天不遂人願。
2001年在拍攝《中國軌道》時,於海丹發現李雪健脖子上長了一個紅疙瘩,
想和他一起去醫院好好檢查一下。
李雪健覺得可能只是被蚊子咬的包,不值得大費周章。
於海丹想想也是,畢竟是夏天,的確容易被蚊子咬,就沒太在意,
只給李雪健拿了些消炎葯。
後來,拍攝進度過半,李雪健突然感覺自己的鼻子里長了異物,
喉嚨又癢又痛,去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患上了中期鼻咽癌。
於海丹得知這個消息後焦急不已,立馬從北京趕到丈夫身邊,
李雪健卻對此並不恐懼,心想: 「自己能吃能睡,這種病打不垮自己。」
故而在劇組經過開會決定讓李老師馬上住院接受治療,拍攝暫停時,李雪健斷然拒絕。
在他看來,戲比天大,這時停拍會給劇組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他寧願延遲治療也不想劇組為自己做出犧牲。
於海丹知道丈夫的原則,她對劇組表示:
「我了解老李,還是尊重他吧。我們暫不做手術,讓他一邊拍戲一邊做一些保守治療。」
自此,李雪健開始了劇組、醫院兩頭跑的日子,
上午在劇組拍戲,下午妻子陪著他去醫院治療。
於海丹看著身形日漸消瘦的丈夫自責不已,
心想要是當初她堅持讓丈夫去檢查脖子上的紅包,也不會讓丈夫的病情發展至此。
在最後一場戲拍攝過程中,李雪健身體狀況極差,說完幾句台詞後直接暈倒在地,
在場的於海丹和工作人員都心疼得落淚,趕忙將他送往醫院。
病情來勢洶洶,距離發現癌症不過一個月時間,
李雪健便迅速地衰敗下去,體重驟降,顴骨突出,眼窩深陷。
醫生在給李雪健做完全面檢查後說:
「李老師身體太虛弱了,不適合手術,否則會有後遺症。」
因此李雪健只能選擇化療。
化療的副作用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李老師的頭發盡數脫落,體表血管變了顏色,雙腿瘦得只剩皮包骨,
口腔潰爛,不能說話,喝水都十分困難,只能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
2002年6月,虛弱的李雪健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忍不住對妻子說:
「活著太痛苦了,我覺得死了比活著好,要是我走了,你要將兒子照顧好。」
於海丹哭著說丈夫:
「你這是不負責任的想法,要是你有了什麼意外,我和兒子怎麼辦?兩邊父母怎麼辦?」
「我管不了那麼多了」 李雪健痛苦地回應。
一番話說完倆人都哭成了淚人。
於海丹生怕丈夫李雪健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來,於是晝夜不息地守在他身邊,
她的一句話使李雪健心如刀絞:
「要是我的命能換你的命,我願意為你付出我的一切。」
長期化療帶來的痛苦使李雪健覺得自己猶如刀下的肉,只能任人宰割。
他不再抱有生的希望,消極應對病魔,只希望早點離開人世。
於海丹對於這樣聽不進勸告的丈夫無可奈何,常常躲在衛生間里以淚洗面。
她向自己的表哥求助,表哥田壯壯比李雪健年長兩歲,倆人互為彼此的知交好友,
田壯壯這次不留情面地在電話里對李雪健罵到:
「你就是個軟蛋,缺乏男人的精氣神!
當年只能做小演員的時候多難呀,你都挺了過來,現在這個病比當初還難嗎?」
姑姑於藍也說:
「我之前也曾重病纏身,光是癌症就患了兩種,手術動了三次,
但我還是挺過來了,我能做到,相信你也可以。」
除了自己的娘家人,於海丹還讓李雪健最疼愛的兒子鼓勵爸爸對抗病魔。
李亘 屬兔,他將包含自己真摯願望的綠色玻璃兔送給李雪健,並附上一封信:
「爸爸,因為上學我不能陪在你身邊支持你抗爭病魔,
這個玻璃兔你掛在脖子上,讓他代替我陪伴你,
小時候你教育我做人要堅持、堅強,難道你都忘了嗎?
你一定要堅強起來,我和媽媽一起為你加油。」
李雪健看完後心痛不已,淚染信紙。
有了親人的陪伴支持,李雪健恢復了戰勝病魔的信心。
同年9月,他在醫院接受了病灶切除手術。
為了不讓妻子再為自己流淚、操勞,李雪健積極配合治療,
強迫自己吃東西維持體力,吃葯、復檢也一樣不落。
2004年,李雪健的癌症終於得到了緩解,身體機能基本恢復了,
但葯物帶來的巨大副作用還是難以避免地使他的身體留有殘缺,聽力嚴重受損,
只能通過佩戴助聽器才能聽清別人說的話。
媒體與觀眾對這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倍感心疼,稱他為「殘疾影帝」。
沒有被病魔打垮的李雪健重新踏上了演藝道路。
演戲時戴著助聽器的話容易穿幫,
為了保證觀眾的觀看體驗,李雪健老師堅決不戴著助聽器拍戲,
而是默默花上幾倍的時間把自己以及所有要和他演對手戲的演員的台詞全都背下來,
把對方的台詞爛熟於心後,
李雪健通過對方的口型判斷對方說了哪句台詞,
自己應該接上什麼樣的台詞和什麼樣的表情反應。
記掛丈夫的於海丹在李雪健工作時化身為他的助理,照顧他在劇組的衣食住行。
2011年,李雪健主演了《建黨偉業》《百年情書》等影視劇,
被評為2011年度電影傑出貢獻者。
後來的每年,於海丹都會陪丈夫去醫院復查,
許是上天垂簾,又或是李老師的堅強抗爭,李雪健的身體恢復得一年比一年好。
與李老師之前同在醫院的病友,或已去世,或病情沒有好轉。
醫生都感嘆李老師創造了生命的奇跡,李老師卻動情地說:
「這個奇跡的創造者,是我的妻子於海丹。」
經過鬼門關上的數次來回,李雪健對生命,對婚姻都有了更深的感受。
以前的他只覺得白頭偕老是人們說說而已,
現在的他才發覺「白頭偕老」的真情早已融入了點滴日常之中。
如今他每次與妻子過馬路,都會緊緊牽著彼此。
平時出去散步,夫妻倆也會在疲乏時在路邊的凳子上坐下休息,幫彼此按揉胳膊。
都說世間沒有真正堅定的感情,可李雪健與於海丹的伉儷情深,
早就在共同對抗病魔的過程中被歷練得愈發純粹,
生活的苦難沒有壓垮他們,反而使他們更加堅強,
誰能不去艷羨這般讓人落淚的感情呢?
夫妻之間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的相處之道,
在李雪健與於海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這般真摯堅定的感情彌足珍貴。
舉案齊眉至鬢白,
既能在平淡生活中長相廝守,也能在經歷大風大浪時守望相助。
無論是富貴一生還是風雨飄搖,都是婚姻的試金石,
而李雪健和於海丹無疑都通過了這考驗!
—— END ——
李大海:父親是李誠儒,他自己住豪宅,我卻在餐廳刷盤子維持生計
徐錦江:50歲不會燒水,睡覺要兒子哄,「巨嬰」背後是淚水
同是趙本山的種,把前妻女兒和後妻女兒一對比,差距一目瞭然
『陸』 李雪健身體狀況如何
李雪健近況不佳,聲音嘶啞說話費力,身患鼻咽癌前幾年才做手術。
2021年1月14日,央視某綜藝節目組請來的是《渴望》劇組的主創成員歡聚在一起,當年的主演們也幾乎都出席了這次的錄制,李雪健坐在人群中間,滿頭白發,身形瘦削,氣色大不如前,不過李雪健坐姿端正,身體挺拔。但是李雪健一開口,讓觀眾們揪心不已,只見李雪健身體顫顫巍巍,說話非常吃力。
有知情人士就在網友的疑問中解答,表示由於年紀逐漸增加,李雪健老師近兩年來身體狀況不是特別好,前幾年因為咽喉癌做了一個手術,手術後遺症之一就是聲帶受到了損傷,因此說話總是不清楚。
李雪健老師本身就是患有癌症的,只不過他一直沒有選擇手術治療,它是選擇用保守治療的方式來維持的,所以他的身體狀況其實一直並不好。
只不過他在公眾面前並沒有過度講這個問題,平時也沒有利用這個事情來給自己增加熱度,可以說這些老師是一個非常敬業的演員,也是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老藝術家。
他曾經給我們帶來了無數優秀的作品,現在李雪健老師的身體情況並不是特別好,網友也非常關心他的身體狀況,希望他可以盡快康復。
『柒』 李雪健曾患癌症拒絕住院,因沒錢治病想放棄治療,現在的他怎麼樣了
李雪健老先生仍然在演員的職業道路上奮斗,2021年還播出了李雪健老先生最新主演的《約定》。雖然抗癌成功後的李雪健老先生聽力也出現了十分嚴重的下滑,但經過李雪健老先生的適當調整,仍然在出演優秀的作品,是個十分優秀的老戲骨,讓人敬佩。
李雪健老先生是在2000年11份的時候,被確診換了鼻咽癌的。當時他正在參演描寫高科技軍事題材的電視連續劇《中國軌道》。,李雪健老先生本著「戲比天大」的態度,憑著一股擰勁堅持拍攝。因為當時這部劇投資不少,李雪健老先生不忍心看著整個劇組上下所有人因為自己一個人而耽誤拍攝進度,所以就每天上午在醫院做化療,每天下午在劇組繼續排戲保證進度,隨著化療的持續,期間李雪健老先生的頸部開始潰爛,後面連水都喝不下了。就算如此,李雪健老先生仍然堅持到了殺青的那一刻,當時劇組所有人都留下了難忘的眼淚。之後李雪健老先生才全身心投入治療,直到2002年康復後才復出,繼續演藝事業。
李雪健老先生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職業楷模,專業的精神,認真負責的態度,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不知道李雪健老先生2022年會有什麼新的作品上映?祝願李雪健老先生身體健康,佳作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