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演員王心剛今何在
王心剛在大連養老,他每年一半時間在大連,一半時間在北京,因為他的孩子們都在北京。
由於經常去海邊曬太陽,本來以白著稱的王心剛現在顯得略有點發黑。
他們都回家時,我們家是個熱鬧的大家庭,現在保健、健身對我是最重要的,我每天游泳一千米,閑暇時間,就陪孫子,看書、聽音樂。」
1982年,在《知音》影片中成功塑造了蔡鍔的形象,榮獲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1990年,與菲利浦·博薩斯合作導演影片《白求恩——一個英雄的成長》。
該片榮獲全國優秀影片獎特別獎。1991年,王心剛被載入《中國電影電視藝術家辭典》。
與王心剛結婚後,為全力支持丈夫,她主動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文革」中,楊紹采因受刺激得了重病,王心剛為妻子四處尋醫,最終使妻子逐漸恢復了健康。
2. 著名演員王心剛:一代人的男神,與發妻攜手到老,如今過得如何
近些年,在一些社交媒體上,頻繁看到演員王心剛「逝世」的消息。
事實上,這位八十九歲高齡的老戲骨、老藝術家正在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談到王心剛,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想到 「帥哥」 這個詞,長相英俊的他,出演了很多部電影電視作品。
以精湛的演技,給廣大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1
1932年,王心剛出生於遼寧,家庭條件還算比較富裕。
王心剛的父親是一名會計師,整日與算盤和數字打交道,而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兒子醉心於文藝。
王心剛從小就在音樂和表演上表現出了不同常人的熱愛和天賦。
進入學校後,老師們注意到了王心剛能歌善舞,非常有天賦,做事情也很積極,便推薦他參加各種文藝表演。
這些小型的舞台,就是王心剛演藝生涯的開始的起點,在這些表演里,王心剛更加確定了自己未來的道路,也下定決心一定要走這條路。
1949年,王心剛中學畢業,要想從事文藝工作,光靠天賦還是不夠的,王心剛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於是,王心剛報名參加了一個演藝培訓班,培訓班的層層嚴格考試沒有難住他,最終順利進入培訓班。
但父親對王心剛的職業規劃表示強烈反對,他希望兒子能夠從事跟自己一樣的行業,既穩定又讓家裡安心,而不是演員這種朝不保夕的職業。
但王心剛對父親表達了自己的決心,不管多難,自己也要去做。
父親只好妥協,讓他追逐自己的志向。
在培訓班的兩年裡,王心剛學到了很多東西,成為了後來他表演的基礎。
這都是來自於他自己的勤奮,在別人呼朋引伴到處玩耍時,王心剛苦扎練功房。
無論是上課還是走路,都在用心揣摩學到的內容。
那時候的王心剛,相貌已經出落得一表人才,這樣的長相,任誰看了都得誇幾句。
培訓班兩年的苦練,王心剛的青澀褪去,演藝水平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提高,於是王心剛便嘗試報考文工團,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王心剛當即就被錄取了。
剛進入文工團,王心剛是第一次遇到這么多跟他一樣,甚至業務能力比他更拔尖的人,他感到有一些壓力。
一開始,王心剛在文工團的發展雖然順利,但是卻很一般。
不過就算不能演主角,王心剛也沒有因此放棄,而是每天都努力學習,不斷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
盡管只是演一些邊緣角色,王心剛也努力做到最好,不懈怠任何一個演出的機會。
慢慢地,有人開始注意到這個英俊的小夥子,得到了一些重要角色的扮演機會。
《李闖王》《三個戰友》 等經典話劇中,王心剛都有過非常優秀的表現。
更大的舞台鍛煉,讓王心剛學到了更多,面對著台下觀眾熱烈的掌聲,他覺得自己沒有選錯,將來的自己會有更大的成就。
02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王心剛在文工團的苦練打下得到基礎,終於迎來了賞識他的人。
當時,電影 《寂靜的山林》 正在選演員,製片廠的人和導演來到了王心剛所在的文工團,挑選合適的演員。
因為苦苦尋覓都找不到適合的人選,打算來這里碰碰運氣。
結果導演一眼就相中了相貌端正,身形挺拔的王心剛,覺得他非常貼合人物氣質,決定讓他出演男主角。
習慣了話劇那種能看見觀眾反應、能與觀眾交流的表演方式,面對電影這種一段一段的新的形式,王心剛覺得很不適應,甚至有想要退出的想法。
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演電影,就要飾演男主角,王心剛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但上級領導的一番話,讓王心剛豁然開朗。
作為一個演員,就應該能夠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和表演形式,與此同時,這還是一項任務,必須完成。
於是,就像剛進入文工團那樣,王心剛開始刻苦學習,在導演的指導下一點就通,慢慢習慣了電影拍攝的流程和方式,演電影時那種 「沉浸式」 演出,也讓王心剛覺得有很獨特的魅力。
《寂靜的山林》一上映就獲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具有時代背景的反敵斗爭故事,再加上王心剛一絲不苟的演技,這部電影成為了王心剛的代表作。
一時間,王心剛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觀眾的這份喜愛,並沒有使王心剛飄飄然,而是促使他更加認真研究角色,觀察生活,演戲的一大靈感來源就是於日常。
因為王心剛深知,作為一個演員,好的演技才是最根本最應該提升的東西,雖然他的外形條件比一般人優越,但這僅僅是加成點。
03
《寂靜的山林》打開了王心剛的電影之路,有了一定知名度的他,很快又接到了另一部電影的邀約,這部電影是 《牧人之子》 。
原本打算演完《寂靜的山林》之後,重新回到話劇舞台上的王心剛,好像和電影綁住了,一演就「脫不了身」了。
《牧人之子》後,王心剛受到了業內人士的好評,都認定他是一個絕佳的演電影的好苗子。各家製片廠都爭著和他簽約。
最終,王心剛進入了八一製片廠,成為了一名專業的電影演員。
長相正派的王心剛,演起反派來也游刃有餘。
王心剛在 《永不消逝的電波》 里飾演的大反派姚葦,顛覆了自己以往的電影形象,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王心剛。
雖然不是正面人物,但王心剛同樣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姚葦」 這個角色,也是王心剛從影史上唯一的反派角色。
1959年,電影 《海鷹》 作為建國獻禮,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電影。
同時,對王心剛個人來說,是一部將他的電影事業推向了巔峰的作品。
在這部電影里,王心剛飾演了一位艦長,為了使自己與人物形象更加接近,王心剛與專業的人員討教了不少的經驗,還深入他們當中觀察、體驗他們的生活,去摸索出所飾演人物的習慣和特徵。
面對這樣努力的演員,導演 嚴寄洲 很是感動,對這樣帶著嚴謹態度創作的王心剛,表示非常贊賞。
由此也促使了他與王心剛的多次合作。
04
「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
這句話,來自同樣由嚴寄洲導演執導的電影 《野火春風斗古城》 。
在這部電影里,王心剛的英俊小生形象深入人心。
在當時 社會 ,愛情戲還有著諸多的限制,男女主角的愛情並不能通過直白的表演來表現,演員的表演空間極度受限。
但王心剛的表演,含蓄而有力量,哪怕不能用台詞和動作,只通過眼神和細節,也能將該有的愛情氛圍表演出來。
對於王心剛能夠做到這一點,導演覺得非常滿意,完全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這一個表演細節,王心剛也帶到了電影 《紅色娘子軍》 中。
電影 《紅色娘子軍》 里,不僅在含蓄表達男女主角愛情線這一點,在其他的方面,王心剛也是下了很多功夫。
「洪常青」 這個人物屬於基層百姓,身上必然有著一種粗糙的氣質,這樣的角色定位,跟書生氣的王心剛完全不符。
王心剛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親自去故事背景地體驗生活,王心剛在演戲上所做出的努力,最終都得以在他的作品裡體現。
05
之後的王新剛又參演了很多電影如 《 知音 》《 海鷹 》《偵察兵》 等, 創造了許許多多經典的熒幕人物和形象,在藝術上達到了非常高的成就,獲獎無數。
在事業上如此成功的王心剛,生活中卻非常低調,感情上也是一心一意。
王心剛的妻子 楊昭彩 也是一名演員,兩人互為對方的初戀,一見鍾情。
結婚多年,感情始終如初,非常恩愛。
1972年,妻子楊昭彩意外患病,病情嚴重,一個巨大的打擊降臨。
然而王心剛並沒有放棄,對妻子悉心照料,並且四處為妻子問醫,找尋良方。
夫妻二人相伴多年的風風雨雨,感動了很多人。
後來,妻子的病情漸漸出現了好轉,最後康復了,妻子也很感謝丈夫王心剛一直不離不棄的愛。
.
06
如今的王心剛已經不再出現在熒幕上,他認為,作為演員,就應該帶著作品出場,既然沒有演戲,那就不應該出來面對觀眾。
除去曾經是演員身份這一點之外,他說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老頭,日常就是鍛煉身體,陪陪孫子孫女。
這樣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才應該值得大家尊敬,從不把自己當明星,而是一名演員。
從年輕時就有才而不自傲,把演戲當成工作對待。
在演戲道路上,也堅持不懈地精進自己的演技,相比之下,面對著當今流量當道的 娛樂 圈,實在覺得可惜。
這樣的無論從為人,還是演技,兩個方面都能做好的演員,才配上藝術家這樣的稱號。
王心剛能夠獲 中國電影金雞獎 終身成就獎 ,實乃實至名歸。
3. 老藝術家王心剛的近況如何
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軍人”,著名的大連電影演員王心剛,作品很多,而且這些作品獲得的榮譽也很多。王心剛的代表作有《用U幣小時的電波》、《海鷹》、《偵察兵》、《寂靜的山林》、《南海長城》等,曾經獲得過1982年的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項、95年獲得紀念世界電影100誕辰中國電影世紀男演員獎。他在銀幕上詮釋了很多剛強的中國軍人形象,至今無人超越他。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曾是我國老百姓中廣為流傳的俗語,在國人對男人的概念還不甚清晰地時候,他就已經成為了男人的模版。生於1932年的王心剛如今已經年近九十了,那麼這位老藝術家王心剛的近況如何呢?
如今快90歲的王心剛仍然身體健康,生活很充實,閑暇時候陪愛人散步、帶孫子逛街,晚年生活愜意自在。
4. 王新剛是什麼梗
王新剛是電影演員。
他是中國最漂亮的男人,出道50年零緋聞,與精神病妻不離不棄。
說一句王心剛就是早年的顏值與實力雙雙在線的頂流也不為過。說到顏值,早年的男演員頂多會被人誇「帥氣」,或者「長得好看」,但是王心剛卻是直接被很多人盛贊為,是「中國最漂亮的男人」。
相關信息:
說到實力,在這一點上,王心剛就真是實力逆天般的存在了。早在1982年,他就拿到了百花獎,在1991年,王心剛被寫入了《中國電影電視藝術家辭典》。
2005年,國家人事部把電影藝術家突出貢獻獎頒給了王心剛。這還不算,一向嚴苛極少頒出終身成就獎的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在2009年的時候把演員的終身成就獎頒給了王心剛。5年之後,金雞獎也把演員終身成就獎給了這位男演員。
在略微有點「古早」的年代,娛樂圈中有這么一句話,「女看王曉棠,男看王心剛」。如果用一句不是太恰當的話來形容一下當年的王心剛在國內到底有多火的話,王心剛就像是「有了鹿晗那般高的流量和話題度的王凱」。
5. 王心剛是什麼軍銜
王心剛屬於軍內文職,是文職少將軍銜,其待遇是副軍級。
王心剛是部隊演員,對軍人形象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寂靜的山林》、《海鷹》、《紅色娘子軍》、《哥倆好》、《野火春風斗古城》、《秘密圖紙》、《偵察兵》、《南海長城》、《知音》等影視中塑造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角色。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退出了影壇,但人們仍記著這個兵味十足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王心剛有著東北人特有的強壯骨骼、高大身材和堂堂相貌,最讓人欽佩的是,他生活低調,不拍廣告,不拋頭露面,所以十多年裡,人們難得了解他的故事。
(5)電影老演員王新剛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王心剛是中國觀眾心目中的不折不扣的美男子、大帥哥,也是電影表演的實力派、演技派。他為人正派、低調、實在,其人格魅力值得書寫。他以英俊的形象、精湛的演技,為廣大觀眾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銀幕形象。王心剛是那種凡事要麼不幹、要干就一定干好的人。
他雖然外在條件優越,但他並不固步自封,也不居功自傲,更沒有頭腦發熱;而是謙虛謹慎,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演戲,形成朴實自然、富有激情、細膩而不失典雅的藝術風格,頗受中國觀眾的喜愛和推崇。他不僅演技高超,做人也非常豁達正直。
他從不拿自己當明星大腕,而是時時處處以一名普通演員的身份看待自己、要求自己。有拍片任務時,只要導演找到他,檔期也合適,他二話不說,總是愉快地答應下來
6. 王心剛去世了嗎
截止到2021年6月王心剛沒有去世。
王心剛,1932年1月1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內地演員。
1956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寂靜的山林》,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
1990年,與菲力浦·博薩斯聯合執導劇情電影《白求恩:一個英雄的成長》,該片獲得全國優秀影片獎特別獎。
2006年,主演獻禮電影《我的長征》。
2009年,獲得第12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終身成就獎。
2012年,獲得亞洲演藝名人「中國電影終身成就大獎」。
2014年,王心剛獲得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王心剛早年經歷
王心剛自小喜好文藝,尤其對舞台表演有濃厚興趣。進入中學後,在語文教師的帶領下,他參加了業余文藝演出活動。
1949年,即將中學畢業時參加了沈陽市舉辦的文藝骨幹訓練班。之後,加入東北軍工局文工團(後改為抗敵話劇團),成為話劇演員,後為沈陽部隊抗敵話劇團演員。
1950年9月,王心剛入伍。之後,成為沈陽軍區軍工局文工團演員。
1951年9月,成為東北軍區文工團的演員。
7. 王心剛巔峰時隱退,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2020年10月份,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男演員獲獎者的名單上,久違的出現了王心剛的名字。自從2014年榮獲金雞百花獎終身成就獎後,就鮮少在聽聞關於王心剛的消息。一代英雄遲暮,但世人卻從未忘記他。
他們夫妻二人能走過金婚,必然是雙方都在為這段婚姻努力。妻子多年默默奉獻,丈夫也懂得感恩妻子的付出,如此方能長久。就算是遇到人生坎坷,他們也能一直拉著彼此的手,有愛情的婚姻,風雨中也多了幾分甜蜜。
8. 關於老電影演員王新剛的情況
11月10日,老電影演員王心剛在萬寧石梅灣參加影視明星萬寧行暨2005年萬寧國際文燈節。
10日晚的石梅灣,王心剛、王曉棠的同時出現讓那些遠道而來的老「粉絲」興奮異常。
曾有一句話在中國人中流行: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影壇中最英俊、最帥的男一號非王心剛莫屬,而那個時代的影迷也會告訴你:最漂亮的女影星當是王曉棠了。幸運的是,海南觀眾在電影百年的時候雙雙見到這對曾經風靡全國的明星。
王心剛比起他的同齡人並不顯老相,穿著白色西褲、粉綠色T恤的他仍保持一種年輕的活力,熱情的萬寧姑娘獻上的花環仍掛在他的脖子上。《海鷹》中的中隊長,《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楊曉冬,《紅色娘子軍》里的黨代表洪常青……王心剛塑造的一個又一個英雄形象都在人們腦海中留下非常美好、難忘的印象。
而王曉棠,一部《野火春風斗古城》不僅讓她一夜走紅,還給她日後的表演事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我1954年就來過海南島,那時我是作為文工團的演員來海南島做慰問演出的。當時的海南雖然經濟落後,但那強烈的熱帶風情給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幾十年就這么過去了,我第二次來到海南,而且是在中國影人慶祝電影的百歲生日之時,我感到非常的幸運!」王曉棠興致勃勃地說。當晚的她頭上戴著紅色的絲帶,白色鏤空的上衣在黑色小背心的襯托下顯得很典雅大方。她和王心剛隔桌而坐,兩人同為八一廠的元老級人物,能同時出遊,而且來的都是自己夢中的海南島,王曉棠感到格外的驚喜。
在電影《紅色娘子軍》中扮演洪常青一角的王心剛跟海南的緣分很深,海南觀眾由此也對他別有感情。在萬寧南橋鎮高龍小學校園里,那棵「常青就義」的榕樹仍舊樹葉婆娑,王心剛曾表示想去看看那棵樹,只是當晚的活動安排太緊,他難以如願了。一直被人圍住的王心剛對海南觀眾的熱情充滿感動。他說,海南是他常常想念的地方。這次能來,真的太高興了。而熱情的王曉棠,爽朗地在記者的速寫本上題下:「請《海南日報》代我向親愛的海南觀眾問好,感謝你們對中國電影的厚愛!」她特別記下了在「萬寧文燈高懸之際」,作為永久的紀念。
9. 老電影演員王心剛身高
王心剛身高是178cm。
王心剛,1932年1月1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內地演員。
1990年,與菲利普·博薩斯聯合執導劇情電影《白求恩:一個英雄的成長》,該片獲得全國優秀影片獎特別獎。並在同年,王心剛被載入《中國電影電視藝術家辭典》。
1995年,在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和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之際,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2005年,獲得國家人事部和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發「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
人物評價:
王心剛是中國觀眾心目中的不折不扣的美男子、大帥哥,也是電影表演的實力派、演技派。他為人正派、低調、實在,其人格魅力值得書寫。
他以英俊的形象、精湛的演技,為廣大觀眾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銀幕形象。
10. 電影名星王新剛
王心剛,男,1932年1月1日出生於遼寧大連人,電影表演藝術家[1] ,國家一級演員。[2]
1956年,參加故事片《寂靜的山林》的拍攝,飾男主角馮廣發,開始電影演藝生涯[3] 。1962年,被國家文化部評選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1] 。1982年,在《知音》影片中成功塑造了蔡鍔的形象,榮獲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3] 。1990年,與菲利浦·博薩斯合作導演影片《白求恩——一個英雄的成長》[4] ,該片榮獲全國優秀影片獎特別獎。1991年,王心剛被載入《中國電影電視藝術家辭典》[3] 。1995年12月,獲為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和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而特設的「中國電影世紀獎」,同年當選為「中華影星」[1] 。2005年,獲國家人事部和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發「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6] ,同年獲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2006年,與翟俊傑導演合作,出演了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而拍攝的獻禮電影《我的長征》。2009年,獲第十二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終身成就獎。2012年,獲得亞洲演藝名人「中國電影終身成就大獎」 。[1] 2014年,獲得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