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和我的祖國》演員選擇方面有哪些參考因素
國慶黃金周不知道大家都會去干什麼呢?有很多人可能不會選擇出去遊玩,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七天肯定都是旅遊的旺季,人都是特別多的,所以有一部分人他們可能會選擇一直呆在家裡,讓自己有一個好的放鬆。
第三個的話,就是會選用一些重量級的明星,因為我們都知道,能夠出演這樣的一部電影,肯定是很多演員都想要得到的一件事情,那麼,這樣的話,自然是會吸引到很多重量級的人物去參選。這樣的話選出來的,自然是的一些在娛樂圈中比較知名的人物了。綜上所述,我們就應該可以知道《我和我的祖國》這樣的一部愛國題材的電影,肯定是我們大家都十分期待的事情,就讓我們在耐心地等候幾天,相信肯定不會辜負我們的等待的。
❷ 百位演員參演《1921》,你覺得這部電影的選角如何
百位演員參演1921這一部具有歷史意義的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的選角真的是存在著巨大的問題,在百位參演的藝人當中,有將近一半是一些新生代流量偶像,他們甚至連電視劇電影作品都沒有演過就要參拍,這簡直就是對觀眾智商的一種挑戰。我不相信一部有著這么多沒有經驗新人去參拍的電影最後能夠拍好,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的選擇是很糟糕的。
1921的選角可以說是極不走心的,不僅選用了許多沒有拍戲經驗的新人去參拍,同時還允許有著劣跡形象的藝人參與拍攝,這簡直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難道這就是資本方的勝利嗎?現在的觀眾其實已經不配看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了嗎?也許有時候真的是我們觀眾對於電視劇電影作品太過於寬容了,這也就導致了製作方總以為我們會看一些垃圾作品。
不管這一部電影題材有多好,出現如此不合理的選擇情況,我想怎麼樣都會讓人不喜歡去看。最起碼,觀眾對於有著劣跡藝人參拍的電影就會拒絕,觀眾也是有底線的,我也不例外。
❸ 電視劇或電影里演員的對話是先背好的還是自由發揮,如果說的每句話都是先寫好的,那演員說的怎麼那麼自然
正常的電影,電視劇,演員的台詞都是事先背好的,
越好的,成本越貴的電影,越是每句台詞都有特定意義,不允許亂說的。
比如,《蝙蝠俠:黑暗騎士》,《教父》,《十二怒漢》。
這樣的世間經典,劇本都應該是編劇不斷打磨,不斷修改,才能成就經典對白,怎麼能隨意更改台詞。
演員,真正的好演員,不只是應該做到演什麼像什麼,而是應該做到演什麼就是什麼。
對他們來說,台詞不只是背熟那麼簡單。台詞不再是台詞,那些話就是他本來要說的,就是他的思想。
❹ 李雪琴出演大鵬的電影《保你平安》,大鵬是如何選中她的
李雪琴和大鵬在這部電影中飾演平安兄妹,兩個人都是非常搞笑的,所以肯定有很多看點。李雪琴是脫口秀演員,是網紅,是學霸,李雪琴在網上以真實幽默著稱,大鵬能選中她,覺得她符合劇中的角色,還欣賞她的個人表演能力。
李雪琴能帶住節奏,大鵬能選中李雪琴做這部電影的女主,就是看中了她的喜劇感染力。李雪琴是那種給她一個舞台,她就能裝下一個世界的人。李雪琴被稱為鐵嶺小公主,李雪琴能成功的把握舞台節奏,臨場發揮能力很強。李雪琴和大鵬在這部電影中飾演平安兄妹,一開始就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笑點,相信這部電影的上映一定會票房大賣。
❺ 電影導演在選演員時主要考慮演員的哪些方面
1演員要用得合適
演員必須合乎角色要求,其形象、氣質最好角色形象要求一致。角色是24歲的男演員,演員的年齡范圍需要在24歲上下浮動,太小太大都不行,有的劇組嚴格要求演員的實際年齡和角色的年齡必須一致;
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根據製作方要求或電視台需求,選取年齡偏大的當紅演員,這樣給造型、化妝、服裝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般來說,現有的影視劇組是需要拿來就能用的演員,而不是拿來需要打造了才能用的演員。
❻ 大地驚雷的幕後揭秘
小說正名
1969年版本的《大地驚雷》對查爾斯·波蒂斯的原著進行了不小的改編,導演把一個通過十四歲的小女孩之眼看到的「追逃」的故事,改編成了傳統意義上的西部片—一個酗酒的警長追查一個冷血殺手的故事。當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導演亨利·哈撒韋做出這樣的改編也無可厚非。只不過這種改編在科恩兄弟看來,並不合適。
據科恩兄弟說,他們的這部《大地驚雷》將更加忠實於原著,整部影片將從馬蒂·羅斯的視角展開敘述。站在這個角度上來觀察,科恩兄弟的《大地驚雷》並不是一部翻拍片,而是從原著小說改編來的一部新電影。對此,伊桑·科恩說:「這其實是一個視角的問題,也就是一個敘事的角度問題。原著小說,幾乎完全就是從馬蒂·羅斯,那個十四歲小姑娘的角度展開敘述的。正是因為有這種角度,所以在閱讀中我能感到一種非常溫情和奇妙的情愫。因為從一個未成年少女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個既有兇殺又有復仇的故事,顯然是非常像有趣的。但是原版電影的改編卻讓這種獨特的角度的優勢盪然無存,很顯然,電影要比小說無聊得多。由很多從小女孩角度出發而出現的幽默和諷刺因為導演換傳了角度而無從表現,很多故事線索也沒有辦法展開。比如說小說的最後,故事到了25年後,那個時候小女孩已經長成了一個大人,她會回憶起還是孩子時的這段生活。但是按照原版影片這么拍,故事到了警長抓到兇手,就結束了。所以兩者之間還是有極大的差距的。在當時的情況下,這一部有約翰·韋恩出現的西部片自然要展示男子漢的魅力,所以,影片與中充斥了太多的暴力和猛男。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科恩兄弟決定要重新拍攝《大地驚雷》。喬爾·科恩說:「我們重新拍攝這部影片,並不意味著原版不夠出眾。相反,我們都很喜歡原版的《大地驚雷》。雖然影片的一些情節我已經淡忘了,但那是一部標準的西部片。我們拍攝悉的《大地驚雷》將會是一部完全不一樣的影片,除了敘事視角改動了之外,我們還會更加忠實於原著的故事情節和意義。畢竟這是一本經典小說—電影本身倒並不如同小說一樣經典—我想原汁原味地還原這部小說的精髓。所以這更像是重新詮釋,而不是翻拍。」
尋找馬蒂·羅斯
既然確定了要以馬蒂·羅斯的視角展開影片故事的敘述,那麼尋找到年齡合適的小演員便成為了重中之重。雖然好萊塢有不少童星,而且明星的後代也可以在影片中擔綱如此重任,但是喜歡不按常理出牌的科恩兄弟還是選擇了在茫茫人海中,大海撈針一般地尋找一個新人。為此,科恩兄弟於2009年的12月在德克薩斯州專門設立了一個尋找扮演羅斯演員的網站。
科恩兄弟給小演員的限制比較寬泛,他們要求女演員的年齡是12歲到17歲,要「簡單,但是強硬,要像釘子一樣強硬。」從網站設立伊始,到影片拍攝開始,科恩兄弟一共收到了15000個試鏡申請。最終科恩兄弟從其中挑出來了海莉·斯坦菲爾德扮演羅斯。對於這個新演員,科恩兄弟自信滿滿。伊桑·科恩說:「我很滿意海莉·斯坦菲爾德,她給我的感覺很好。她定過妝之後的氣質和外貌很符合我們對羅斯的預設和想像。而且她念台詞的味道十足。因為小說的時間背景比較久遠,所以其中有很多詞彙和用語之類的東西讓現代人難以將其流暢地朗讀出來。但是,在斯坦菲爾德的嘴巴里,這樣的語言似乎都不是什麼難點,她就是有這種說台詞和表演的能力。」
雖然外界對女主角的人選問題喧囂至上,但是在處於風暴中心的海莉·斯坦菲爾德看來,扮演羅斯其實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她說:「其實我在片場並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而且扮演這個角色並沒有花費我太多的精力和時間。我看了看原著小說,覺得羅斯是一個很強悍的女孩,她很有個性和主見。在很多方面,我和她有點相似。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我只要認真聽從伊桑和喬爾的指揮就好了,並沒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自己去動腦子考慮或者是琢磨。因為他們的想法總是那麼獨特,而我只要跟著導演和其他的演員去做就好了。」對於選擇一個不知名的小傢伙做主演,影片的製片人大衛·埃利森說:「科恩兄弟改編的劇本更加忠實於原著,這也就意味著海莉·斯坦菲爾德將會是中心演員。眾所周知,科恩兄弟還從來沒有在選擇演員方面失過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地說,他們之所以選擇了海莉·斯坦菲爾德,那是因為她身上的確有與眾不同的才華和天賦。羅斯這個角色,也不會成為影片抑或是科恩兄弟的敗筆。」
新版演員表示沒有壓力
即使科恩兄弟曾經不止一次的表示說,1969年版的《大地驚雷》沒有原著小說那麼經典,但是這部電影還是傳統西部片中的傑出的作品。不僅如此,原版影片還幫助傳奇的約翰·韋恩在62歲高齡拿到了奧斯卡的最佳男主角獎。這對於在新版本中扮演同樣人物的傑夫·布里吉斯會不會造成壓力呢?
「不會」,剛剛憑借著《瘋狂的心》拿到奧斯卡的布里吉斯斬釘截鐵地說:「老版本的影片和韋恩的表演根本不會對我造成什麼壓力,因為這是兩部完全不同的影片。換句話說,科恩兄弟是在按照原著小說的情節和自己的理解拍攝電影,而不是翻拍那部1970年代的西部片。科恩兄弟的影片有著極強的個性,因為他們保留了小說中的旁白和對白的語言。拍攝影片的時候,我真的覺得自己回到了1890年前後,因為劇本中的台詞都是那種古老的英語,有很多詞彙和用法都是存在於小說和學術性書籍中的東西,這種詞彙成為了語言上的障礙。」在原版的影片中,有一個經典的情節,那就是韋恩扮演的警長騎在馬上,把韁繩咬在嘴中,手拿雙槍,制服切尼的情節。在科恩版本的《大地驚雷》中,他們保留了這個標志性的情節。布里吉斯說:「拍這個鏡頭可不簡單,為了避免受傷,我們做了很多綵排工作。一開始兄弟倆讓我坐在一個凳子上,嘗試著模擬騎在馬上的感覺。隨後,他們讓我上了機器馬,模擬鏡頭的拍攝。最後,才讓我騎上真馬,嘴裡咬著韁繩,開槍射擊切尼的。」
同樣沒有感到壓力的還有扮演德州騎警拉博夫的馬特·達蒙,他說:「這是一本奇妙的小說,科恩兄弟寫出了一個奇妙的劇本。以前我就期待著能和科恩兄弟合作,現在終於有了這個機會。這部影片和1969年的原版相比,是兩部完全不同的影片。原版是一部典型的西部片,而科恩兄弟的這版,你也知道,是科恩兄弟的影片。我很喜歡這個劇本,尤其是科恩兄弟在其中保留的那些上個世紀的英語,其次是他們在兩個小時中展示出的講述故事、表達主題的能力。雖然我只是一個配角,但還是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科恩兄弟的與眾不同的拍攝電影的技巧和習慣。」
❼ 導演是如何選演員的
最近老被人問起我在拍攝電影和電視劇的時候是如何選演員的,好象看問話的人笑容還似乎有點「曖昧」,為了以正視聽,我乾脆在這里把導演選演員的「規則」告訴大家,但我說的只是我見到的,不代表別人全這樣。首先是通過專業的副導演根據劇中人物的要求搜集演員資料,也就是所謂的見組照片和可能的視頻資料,然後根據這些信息找到相對合適的人選,這里一般也就是根據演員的臉譜和劇中人物的臉譜進行「對號入座」,如果有視頻的資料話,就再根據這個目標演員是否上鏡和表演水平做一個初步判斷,選出想見的目標人選,當然這里說的人選基本是所謂一線之外的,因為一線演員大家都比較熟悉,而且一般他們也比較忙,不怎麼會需要見人;然後就是由副導演通過電話的方式找到演員本人或演員的經紀人請演員在適當的時候來劇組見面,也就是常說的「演員見組」,跟參加招聘的大學生接受面試一樣,大體是進行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技術層面的,看其反應以及對表演的一般理解,有時需要的話在征的演員本人同意的時候試戲,試戲也不一定就是試即將要演的戲,有時可能是隨意請演員自己表現一下,再一個是非技術層面的,就是聊天和問詢,這樣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演員的各方面性格特徵和個人魅力,看其是否會贏得觀眾的喜歡,是否能將目標角色扮演好。 在面試的時候有時候會現場用DV拍攝部分花絮以供最後定奪的時候參考,這個時候其實對於新人演員來說是很關鍵的步驟,我想提醒大家,不要以為僅僅是看你的出身門第或僅僅看你的專業方面,更多的時候也會看你的人品,是否積極配合,是否謙虛,是否懂得行業的規矩,守時是一個很重要的標准,很多新人演員往往就因為在這個時候給劇組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所以最後落選,畢竟導演看你的時候是會考慮到將來要跟你一起工作很長時間的,大家在基本的做人上如果覺得對方不舒服的話肯定是不行的。最後就是由製片部門跟演員或經紀人談酬金價格和工作檔期,這個環節也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對於新人來說,畢竟競爭比較激烈,價格不會是自己希望的那麼理想的,這就是所謂市場經濟的普遍法則其實,在這里我想提醒有些經紀人,你的演員你希望他有好角色,有好價錢是正常的,但你也要做出正確的判斷才可以,而不是當他是「搖錢樹」那樣的話搞不好會影響他的發展的。只有經過了這幾個環節後,才能決定是否起用哪個演員。
❽ 蒼天啊,大地啊,是哪位天使大姐替我出了這口氣!
第53屆 金馬獎 上
「著名笑星」 范偉
摘得了 最佳男主角
他也因此成了
大眾關注的焦點
一個在大家印象里
「腦袋大、脖子粗,
不是大款是伙夫」 的小品演員
完成了 從草根到影帝 的 華麗逆襲
這個敘述里有那麼一絲絲勵志
更多的卻是這種高反差帶來的 獵奇
其實,范偉老師的表演
之前在國內外已經得到了不少 認可
2003年憑[看車人的七月]提名金雞獎影帝
2006年開羅國際電影節憑[芳香之旅]獲特別表演獎
2009年憑[耳朵大有福]再次提名金雞獎最佳男主
可惜,他一直沒有得到一個
足夠引起大家 重視 的獎項
▼
他早就是演員界的 無冕之王
范偉老師 「平平反」
先從范老師獲獎的新片 [不成問題的問題] 說起吧。首先,這是部還未上映的電影,改編自 老舍 先生的原著小說。在這部黑白片中,范偉的表演的確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背景發生在 1940年代 的抗日大後方 重慶 ,一間農場、兩個主任,人性的明爭暗鬥展現的是一則永不過時的 人間寓言 。
而范偉飾演的農場主任 丁務源 就是這么一個典型的中國人, 左右逢源又好面子 ,這些全靠范偉靜水深流、厚積薄發的功力,完美呈現了出來。
▲從左至右:殷桃、范偉和梅峰導演
本屆評委會主席 許鞍華 說:
「范偉可怕的地方在於,他演的角色不是壞人,但其城府卻讓人感到恐怖。而且本片是一個文學化的劇本,很難進行戲劇化地表演,但他的演繹又不讓人覺得張狂。這與過往的范偉不同,達到了極高的成就。」
這不就是典型的中國人形象嗎? 精緻的實用主義者 ,心眼不壞,卻在為人處世上有自己的一套「太極系統」。 這太中國了!
▲范老師經典台詞:緣分吶!謝謝啊!
即使是在與趙本山合作的小品和電視劇里,那些 憨憨傻傻 還忍不住 耍些小聰明 的角色,之所以能准確擊中中國人笑點,難道不是在某種程度上摸到了這個社會的 痛處 ?
▼
2005年,范偉與第五代導演 黃建新 合作
拍出了評價兩極的 [求求你,表揚我]
在[求求你,表揚我]里,范偉飾演的民工 楊紅旗 面臨著這樣一種困境:他在一起 強奸未遂案 中救了一個姑娘,三番五次跑到報社 要求表揚 。記者古國歌調查後得知,被登報表揚是楊紅旗父親臨終前遺願,可那位姑娘卻不承認發生過此事,她只想 維護自己的清譽 ……
從小 「長在紅旗下」 的楊紅旗,能被官方報紙 「樹典型」 是他這個小老百姓最大的願望,不是他貪圖名利,只是他父親被樹了一輩子典型,這種思想已經 根深蒂固 。
在這段表演中,楊紅旗給古國歌帶了糖,只為讓報社刊登他最精神的照片。他剝了一塊糖,對方沒吃,他放進嘴裡 一口咬碎 ,聲音 清脆響亮 。
當古國歌說他的見義勇為沒有目擊者、很難證實,他 一臉的焦躁、無奈與氣憤 ,全部通過 表情 爆發了出來。
他只是單純想實現父親一輩子「望子成典型」的願望,他哪懂那麼多呢?
電影剛開篇,古國歌問他,你做好事就是為了得到表揚嗎?楊紅旗說:
▲表揚完了有人會幸福,不是他自己
古國歌又問: 你說什麼叫幸福啊?
是不是有 央視提問 的既視感?楊紅旗的回答堪稱 經典 :
是呀,老百姓對幸福的定義就是這么 簡單 。而為何他們自己的 個人價值 ,卻需要 官方媒體的認可 才能實現呢?這真的是他的錯嗎?
范偉通過細膩的表演,呈現了 新舊時代交替下中國人的思維困境 。
有趣的是,最近,在[我不是潘金蓮]里,范偉還和該片導演黃建新「合作」了一把:
▲黃導(右)客串出演某省部級高官
▲范偉飾演的果農在自私中帶點黑色幽默,
出鏡不到五分鍾卻讓觀眾印象深刻
▼
2007年與 張猛 導演合作的 [耳朵大有福]
同樣是范偉 演技爆發 的代表作
張猛導演說起來也是
與 春晚小品 有著不解之緣
作為趙本山曾經的 「御用編劇」
「范廚師」反敗為勝的小品 《功夫》
就出自張猛之手
不過你要以為張猛拍電影
就是 「小品集錦」 的話
那就太小看他了
[耳朵大有福]和之後 [鋼的琴]
都有著 很高的藝術水準
[耳朵大有福]里的范偉,飾演一個剛剛從東北鐵路部門 「光榮退休」 的老職工 王抗美 。可自己有氣管炎、妻子卧病在床、還有年邁的父親需要照顧,經濟上的拮據讓他還想在退休後繼續 發揮余熱 。
小賣部老闆打聽他的退休生活,他還 強裝愜意 ,維護著自己 國企職工的優越感 。
本來想跟姑爺開口 借點錢 ,沒想到女兒跟姑爺卻鬧起了矛盾。
想自己找點新活計乾乾,卻誤入 傳銷組織 ,幸好有警察叔叔及時解救。
處處碰壁的王抗美,街邊的「電腦算命」卻說他 跟高爾基一個命 。
與老友敘舊喝酒,王抗美 醉意中帶著悲憤 ,臉上充滿了底層小人物的 無奈 。
他有普通人的身上的 懦弱 ,女兒因丈夫出軌給他打電話痛哭,他 不敢 去給女兒出氣。
他也有一個小老百姓自己的緩釋方法,對生活樂觀面對, 盡力笑對人生 。
他 掙扎著 想改善生活,但即使曾經是「鐵路局宣傳隊獨唱領唱演員」,卻再也 唱不動 令他心潮澎湃的 《長征組歌》 。
或許,只有當他蹬著別人 「倒騎驢」 的那一刻,他才真正感受到生命 自由放縱 的幸福。
通過范偉的表演,我們看到了每一個普通中國人的 生存困境 ,它是如此觸動人心、如此 與我們所處的現實息息相關 。
范偉的喜劇是高級的,因為他所有的表演,都是 以喜劇形式,講述著悲劇故事 。張譯說, 范偉是中國最好的悲劇演員 ,可能正是這個意思吧!
▼
范偉塑造的優秀角色還有很多
[芳香之旅] 里的老崔
[南京!南京!] 里的唐先生
[看車人的七月] 里的杜紅軍等等
他甚至會為了演好一個 不起眼的配角
付出與戲份看似極不相稱的 「代價」
在馮導的 [手機] 中,范偉客串 葛優的表哥 ,一個地道的 河南人 。按說沒幾句台詞的他完全可以讓劇組的台詞老師教一下就好,但他不放心,就忽悠一直盼著能一塊兒旅遊的 媳婦 說: 我帶你去少林寺。
▲[手機]里飾演的磚頭哥
自費 帶媳婦去了河南後,他在鄭州找了個當地人請對方 把台詞錄下來 ,然後自己 跟著練 。回到賓館他就說: 回家吧! 媳婦一頭霧水:不是還沒去少林寺么?
就幾句台詞,可從范偉嘴裡說出來,你會以為這就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他用行動證明,什麼叫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
▲[手機]中范偉出場的片段
葛優 的喜劇表演,反映的是小市民那種 雞賊 中靈光一閃的幽默,但核心是普通人的 善良和溫情 ;
周星馳是 將草根堅持到底 ,最底層的小人物不懈奮斗堅持理想,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 翻身 ;
范偉有自己的一套 表演體系 。他塑造的小人物,有普通人身上的 懦弱、膽怯、愛面子 ,但也有老百姓身上的 善良、樂觀、老實巴交 。他更貼近每一個底層中國人,他可能就是我們的父輩祖輩,他身上有我們中國人的 民族性格 。
▼
可為什麼之前已有這么多優秀作品
早就足以證明自己 深厚表演功底 的范偉
似乎只有在拿了金馬影帝後
才引起大眾對他演技的 嚴肅審視 呢?
一方面,可能與他塑造的那些 喜劇角色 過於深入人心 有關。范偉常常接演些他喜歡的 小眾藝術片 ,朋友勸他:「你老固守著那種東西,憑興趣愛好,而作為演員來說你有倆任務:首先是娛人,先讓別人開心,然後才是娛己,讓自己開心。你適當的也要接一接那種片子。」
於是,范老師也會適當接演些娛樂電影、甚至頁游廣告,畢竟要養家糊口嘛!
▲范老師在[飯局也瘋狂]里的造型
而范偉也毫不避諱自己有時會接到 「爛片」 :「不要說別人,我自己接的戲也是 參差不齊 的。馬上明年就有我演的電影上映, 有的也挺差的 。」
談到原因,范偉還是很 懇切 的:
「沒辦法,對方可能經驗不足,但你想像不到他經驗有那麼不足。但你已經接了,後期只能往好的方面走。演員都是被動的,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
▲年輕時候的范老師,會不會是這樣?
另一方面,人們過去忽視范偉演技,何嘗不是像[耳朵大有福]、[芳香之旅]這樣的文藝片 遭受冷遇的現實映射 嗎?
如果這次沒拿到金馬,范偉老師在[不成問題的問題]中的精彩表演, 是否又會被大眾忽視呢? 對於這么一部黑白文藝片來說,這樣的結果幾乎將是必然。
大多數人過著[耳朵大有福]里王抗美一樣的 操蛋生活 ,關注的卻是[愛情呼叫轉移Ⅱ:愛情左右]這種銀幕上的 美好幻夢 。
▲范偉出演的[愛情呼叫轉移Ⅱ:愛情左右]
嚴重一點說, 我們是不是不配擁有范偉這樣的好演員? 他在表演藝術領域默默耕耘,大眾卻長期選擇 視而不見 。
就像[求求你,表揚我]里的楊紅旗,他明明已經做了好事,卻非要得到表揚才能體現自己價值。而 范偉老師,真的需要一個金馬影帝頭銜,才能證明他扎實的演技嗎?
楊紅旗的困境看似滑稽,卻真真切切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現實。
今天,金馬獎給了
范偉老師一個 正名
可文藝電影的明天
會否還如往常一般 困窘而尷尬?
❾ 《八佰》這部電影,當初是怎樣為角色選演員的
我認為《八佰》的選角很好,硬漢王千源,影帝張譯,這兩個演員都是非常優秀的,姜武和歐豪也是非常符合題材的。八佰是管虎導演聯合張譯,王千源,姜武等一眾老戲骨拍攝的戰爭題材的電影。影片改編自淞滬會戰期間,講述的是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我們還可以了解下淞滬會戰的歷史。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時期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淞滬會戰時,中日兩軍進行了強力碰撞,雙方都損失慘重,對於中國而言,標志著兩國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端,而且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❿ 怎麼參加電影試鏡 演員試鏡的基本流程
【想做演員必看】我是一名演員經紀人,寫這篇文章是為了讓初次入行的新人們對演員行業有個基本概念。如果你想做演員,必須搞懂這幾個基本常識,否則絕對會走彎路或上當受騙。
演藝行業最基本的常識:凡是以公司名義出現的招聘演員的廣告都是假的。大家在網上看到的所謂公司招聘演員,什麼月薪六千包吃住,或者所謂的「全球藝人海選」、「下個明星就是你」,聲稱某某公司能把你打造成明星偶像出道,百分之百都是騙局。具體可以自己去查閱相關新聞報道。北京長久以來有近百家公司打著偶像選秀的旗號,宣傳得天花亂墜叫人去面試,讓你覺得當明星很容易,然後向應聘者收取動輒高達六萬到十萬不等的所謂簽約費培訓費包裝費。這種利用明星夢做誘餌的騙局十幾年前就被揭露,「演員招聘騙局」之類的新聞年年都有媒體曝光,此外還包括所謂「招劇組司機、化妝助理」的騙局,悲哀的是直到今天還總是有人上當。想當演員的人必須記住,劇組的任何職位永遠不會外招,都是內部定人。正規公司也不會和無專業背景、無身價的草根接觸,他們只會和專業演員和明星談合作事宜。凡是一家公司叫一群草根群眾挨個去面試的,等於承認自己是騙子。
現實中大家經常會耳聞目睹這樣的慘況:北電、中戲畢業的校花校草仍在跑龍套;知名老演員一戲難求;甚至一線二線明星遭遇戲荒。演員行業整體上並不景氣,即使是科班畢業大部分人最後也會改行。更別說普通的群演,他們一天只有八十到一百多塊錢的收入,甚至十天半個月不開工,最後夢斷橫店黯然返鄉。所以假如戲這么容易演,公司真的這么好簽,為什麼他們自己不去找公司簽約?正常人都不會相信「公司簽約」這些違反邏輯常理的東西,信這些的人往往連一次群演都沒做過,缺乏最基本的常識和眼界。如果你想做演員,卻想著不勞而獲,上來就問有沒有哪個公司能簽約你捧紅你,答案是沒有。而且有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的人並不適合我們這行業。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劇組只講究務實和效率,不會因為你認不清自己而多跟你浪費唇舌。
演員通過什麼方式進入劇組?劇組是怎麼選演員的?劇組選人有非常簡單的三個步驟:收集演員資料、挑選演員試鏡,試上以後開拍。所以對任何演員來說,進劇組的第一步永遠都是遞資料。你必須有遞資料的渠道,才能讓自己進入劇組的選人范圍。資料應該遞給誰?大部分演員沒辦法直接接觸到導演和製片人,他們一般只負責挑選明星和主演。因此大部分演員遞資料的對象是副導演、群頭領隊和經紀人,以及第三方的選角工作室。他們負責小角色、特約和群演的選人,比如我所在的AP演藝經紀工作室。你只要有機會接觸到以上這些人,就要想辦法讓他們收下自己的資料。如果實在沒路子的話,那就在看到劇組通告以後,自己親自去劇組下榻的賓館敲門。總之演員無論如何要把資料遞進劇組,如果劇組沒有你的資料,那不好意思,你壓根就不在劇組的選人范圍內。所以人脈對一個演員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跑組遞資料、維系人脈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最終收下你資料的選角人員越多,以後的試鏡機會就越多,你被發掘的幾率就越大。如果想給我們工作室遞資料,網路一下「AP演藝經紀工作室」就能找到我們,或者直接前往「娛樂圈大佬」的公眾號,裡面就有遞資料的渠道,也有文章教你怎麼做資料。
最後,演員一開始沒有人脈怎麼辦?做群演,除了接觸一些報戲通告群和小的選角工作室,還要主動去認識演員領隊、群頭、副導演、經紀人。腳踏實地通過努力慢慢積累人脈,讓更多的劇組人員收下你的資料,一次次爭取試鏡的機會。很多人正是因為長期堅持試鏡,才從群演變成特約或者角色。記住,直到你有了一定的名氣和身價,才有正規公司考慮和你洽談合作事宜,在那之前都是無稽之談。別想著上來就簽什麼公司,最後被騙得褲衩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