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里演員的原聲是現場收音呢還是演員後期自己為自己的角色配音呢
有一部分是現場的,有一些後期的配音的大多是打鬥場景或者是噪音比較大的一些場景,還有的是整場電影都是配音,比如說星爺的電影都是別人配的音。
B. 怎樣認識綜合藝術包括話劇,戲曲,電影,電視藝術等主要種類的特點
話劇,戲曲,電影,電視,這些其實很好區分,他們的特徵細細想想,每一種的特徵都很明顯的。
1、話劇:話劇就是舞台劇,按字面來分,話劇是由一個或多個人通過語言和簡單的肢體來表演一個故事。這個舞台也不一定非要在舞台上,只要在某一特定的場景下,就可以表演,比如舞台,室內,室外,車內等等,但這些地方,都要經過簡易的布景和道具使用。表現方式中,我們常見的有小品,歌劇,還有一些舞台短劇,這類劇在表演的時候,觀眾可以直接在現場觀看的。話劇的時長相對較短,但也需要劇本和台詞以及配樂的,當然,還有一些默劇,啞劇是不需要台詞的,只要劇本和配樂就可以,也就是說,每一台話劇都要有個故事作為主線來表演的。
2、戲曲,戲曲從字面來分,是有戲和曲加在一起來表演的,戲也就是有情節的故事,通過演員的肢體,語言,唱詞,還有各種樂器來完成的。當然,從字面上還可以這么分,唱戲和聽曲,也就是說戲可以通過演員的表演,台詞,配樂,特定時期的一個故事,來完成一個故事的演出;曲呢,通常是由演員通過說唱加上音樂來完成一次演唱的。戲曲對樂器很有講究的,比如戲,我們通常了解的戲,有京劇,黃梅戲,越劇,地方泗州戲等等,他們的樂器大多是中國古老的樂器,比如二胡,京胡,鑼鼓等等。而曲,或演唱呢,在中國古代,曲的配樂大多有編鍾,古箏,竽,笛子,簫,琵琶,嗩吶等等比較風雅的樂器。現代的演唱配樂就更多了,很多是由西方的樂器,像吉他,鋼琴,小提琴,風琴,架子鼓,薩克斯等等跟金屬有關的樂器。簡單點說,戲就是表演個故事,曲就是唱歌。戲在表演時,觀眾可以直接在現場觀看的,而曲呢,可以現場聆聽,也可以做成唱片來隨時隨地的享受。
3、電影,從字面上看,就是通過各種電子設備來錄制(錄制就是先錄下來,再通過後期的配音、配樂、字幕、剪輯等等的工序)的一個故事,一層層的工序製作,最後通過各種電子設備來播放給觀眾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影像。這種方式和電視劇一樣。但播放時間上就沒有電視劇那麼長了,也沒有像電視劇那樣,可以通過劇集來更細致的詮釋故事的細節了。說到時長,在膠片電影的年代裡,由於膠片盤的尺寸有限,電影的時長是有限制的,大多是90分鍾左右。電影從無聲黑白,到有聲黑白,再到有聲彩色,到現在的3D、特效等等,就是一個時代的變遷,從工業到電子再到數碼的變遷。電影不像話劇,戲曲,可以現場觀看,電影只能通過播放來觀看。
4、電視劇,電視劇從字面上來說,跟電影一樣,也是通過前期的錄制,加後期的製作,最後通過電視機來播放的一個過程。電視劇我們剛才提到,它是有劇集的,通過集數和故事順序來播放的,集數的好處是時長,時長沒有限制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更細致的詮釋故事的情節了,當然,在電視台的收視效益上講,就可以在一定的時間段里提高和鎖定收視率。
話劇,戲曲可以現場觀看的;電影,電視劇是一定要通過電子設備才可以觀看的。以上4種藝術形式,都是需要演員來表演的,也都是需要台詞和故事來吸引觀眾的。
以上只是我個人對這4個表演藝術的理解,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C. 音樂劇演員唱歌是現場唱嗎
正式的劇場演出應該都是帶麥演喝,會有伴奏。但有如果編配得好,合聲清唱更能顯出演出的能力。
D. 拍電影時,演員是把台詞背下來在現場說呢,還是在後面加上去的呢
在現場說的,但是我們在電視上聽到的不是他們那時候說的,而是在後來演員根據口型配上去的,呵呵,不然的話,豈不是現場其他的話我們也能聽到了嗎?希望你採納
E. 戲曲演員在哪演出
戲曲演員通常都是在舞台上演出。
除了個別時期,有綜藝節目需要不同的演員出場,一般的時期,都是在舞台上活動。
戲曲演員要耐得住寂寞,堅持練功、練唱,才能夠穩步提升自己的藝術造詣,逐步成為戲曲藝術家。
有的演員初露頭角,就轉行影視界,為影視界所用,但真正的戲曲藝術家,是捨不得自己的舞台的。戲曲演出之時的觀眾與演員相互呼應,這種傳統的心與心的交融,才是戲曲演員所追求的舞台最高境界!
F. 拍電視,電影演員說話是現場說的還是後期配音的
一般是演員現場說的。只有少數演員的普通話說得不好才會後期配音。
G. 戲劇電影是個啥
戲劇電影
戲劇電影是相互借鑒,相互取長補短的形式,電影借鑒了戲劇的好題材,重新加工編寫電影劇本,按照戲劇的結構,並不照搬戲劇作品的舞台結構形式,但多數影片具有一種與舞台劇相似的結構。然後重新按照電影的結構安排劇本,有些場景需要重寫唱詞,音樂創作者就要重新譜曲,演員盡快定下來,學唱腔,進錄音棚錄音,錄出來的音,就是今後拍唱段戲時的『母帶』。一般情況下不會更改。此時節,電影分鏡頭劇本已經發給演員,按照導演的安排,內景和外景相結合進行實景和現搭的場景攝制影片。唱腔部分是放錄音,演員對口型,現場拍攝,是不會坐下幾十人的樂隊伴奏的。
戲劇電影,當然是以戲劇為主,主要演員原則上是以劇團原來的演員為主,但也有換掉主要演員,由電影導演和舞台原導演商議,換上合適的人選。
電影可以在全國發行,上映;戲劇團體舞台演出只能在一個地方,一個劇場,一場一場的演出。電影提高了了戲劇的質量,有特寫鏡頭來處理主人翁的復雜面部表情,這是演舞台劇無法解決的問題。電影覆蓋面廣,擴大了戲劇的影響。
H. 為什麼演員都把「拍電視劇」或者「拍電影」叫做拍戲 戲不是唱的那種嗎如果這個叫戲,那唱的叫什麼
因為拍電視劇拍電影都是在演戲呀。簡稱拍戲。唱戲是指唱京劇唱花鼓戲那種,那種就是以唱為主呀,兩者的說法與意義是不同的。
I. 我覺得戲曲演員要比影視演員厲害,因為戲曲演員一上台就是兩個多小時,而且不能出錯,出錯了也不能像拍電
你說的沒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戲曲演員都是童子功,從小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練出來的。三年能出個狀元,三年未必能出一個好戲子。但今非昔比,戲曲沒落,沒了觀眾自然沒了演員,因為誰也不願意吃那麼多苦既不能發財又不能出名。戲曲演員沒有替身,全憑真本事吃飯。影視演員不僅有難度的地方可以找替身,就算是台詞都可以說12345678後期再配音。可市場就是這么無情,觀眾買賬,不尊重藝術,還在不斷製造流量明星。演員也是得寸進尺,漫天要價,嘴上說著不容易,但卻在不停地往行里帶閨女兒子一起演戲一起發財。
J. 音樂劇都是現場演唱的嗎有沒有對口型的時候
一般的音樂劇都是現場演唱,但也存在部分對口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