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看到楊開慧藏在牆縫里的詩信
《偶感》
天陰起溯(朔)風,濃寒入肌骨。
念茲遠行人,平波突起伏 。
足疾可否痊?寒衣是否備?
孤眠(誰)愛護,是否亦凄苦?
書信不可通,欲問無(人語)。
恨無雙飛翮,飛去見茲人。
茲人不得見,(惘)悵無已時。
❷ 《1921》楊開慧扮演者是誰
《1921》中楊開慧的飾演者是周也。
周也,1998年5月20日出生於重慶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2017年,出演電影處女作《難以置信》。
2019年1月,參演民國喜劇《離奇大亨》;8月,主演青春勵志年代劇《我們的西南聯大》;10月25日,主演青春校園情感片《少年的你》在全國公映。
2021年7月1日,獻禮建黨100周年的歷史劇情電影《1921》上映,周也在片中飾演楊開慧。
周也人物評價
在電影《少年的你》中,周也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甜甜的酒窩,像是鄰家乖乖女,但她以面帶微笑的方式來演繹一位「霸凌少女」,讓人不寒而慄,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
如在警察就校園暴力事件向魏萊調查取證時,魏萊的眼神寫滿無辜,無辜到差點騙過觀眾。可當她和同學到家門口圍攻陳念時,個性中殘暴的動物性也通過眼神一覽無遺;可以說,周也貢獻了驚人的表現力,把天使與魔鬼附體的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
❸ 建軍大業楊開慧說了四個字是什麼
《建軍大業》楊開慧說的四個字是不要回頭。楊開慧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倡導者和實踐者、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是毛澤東的妻子。在電影《建軍大業》中扮演楊開慧的是青年女演員李沁。
《建軍大業》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影片以跌宕起伏的劇情、大氣磅礴的影像風格、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強大的演員陣容、精良的製作,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創建革命武裝的艱難歷程。這段真實的歷史,這段革命先賢的過往,血肉真實地呈現在大銀幕上。影片生動還原歷史的同時,熱血激燃的戰爭場面也激動人心,另外片中演員的表現也得到觀眾的強烈認可,尤其青年演員被贊「一次演技的飛躍」。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影片從歷史真實事件出發,藝術地反映了南昌起義,成功塑造了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藝術形象,讓影片具有紀實性和文獻性。
❹ 電影《光榮與夢想》中,女演員有幾位
電視劇《光榮與夢想》中,主要的女演員有2位,一個是飾演楊開慧的王麗坤,一個是飾演宋慶齡的李小冉。
該劇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朱德等革命先輩的帶領下,從艱難建立紅色政權,到率領紅軍戰略轉移、北上抗日,再到粉碎舊社會、解放全中國,繼而在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時,毅然決定抗美援朝,最後戰勝敵人的一系列大壯舉的故事 。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❺ 毛主席紀念楊開慧的詩歌
《蝶戀花·答李淑一》
作者:毛澤東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
譯文:
我失去了深受自己寵愛的妻子楊開慧你失去了你的丈夫柳直荀, 楊柳二人的英魂輕輕飄向深廣的長空。 試問吳剛天上有什麼? 吳剛捧出了月宮特有的桂花酒。
寂寞的嫦娥也喜笑顏開,舒展起寬大的衣袖, 在萬里青天為烈士的忠魂翩翩起舞。忽然聽到凡間傳來的捷報,兩位烈士的忠魂激動淚流,天地有感而人間大雨傾盆。
(5)電影演員朗誦楊開慧信擴展閱讀:
《蝶戀花·答李淑一》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作者寫給當時的湖南長沙中學語文教員李淑一的。詞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一八九八——一九三二)烈士,湖南長沙人,作者早年的戰友。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員,湖南省農民協會秘書長,參加過南昌起義。
一九三零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工作,曾任紅軍第二軍團政治部主任、第三軍政治部主任等職。一九三二年九月在在湘鄂西蘇區「肅反」中,原紅二軍團政治部主任柳直荀被作為「改組派」槍殺於湖北監獄。殺害柳的,是「黨中央派來的最高代表,中央分局書記」夏曦。
一九五七年二月,李淑一把她寫的紀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薩蠻》詞寄給作者,作者寫了這首詞答她。一九三零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楊開慧不幸被捕。敵人只要她在報上發表聲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就可以馬上獲得自由,遭到了楊開慧的嚴詞拒絕。
她對前去探監的親友說:「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同年十一月十四日,楊開慧在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刑場英勇就義,年僅29歲。一九五七年春節,李淑一寫信給毛澤東,談她讀了毛詩的感想,並附了一首她在三三年聽到柳直荀犧牲時寫的菩薩蠻。
毛澤東五月十一日回信,「淑一同志:惠書收到了。過於謙讓了。我們是一輩的人,不是前輩後輩關系,你所取的態度不適當,要改。已指出『巫峽』,讀者已知所指何處,似不必再出現『三峽』字樣。大作讀畢,感慨系之。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吧。有《遊仙》一首為贈。
這種遊仙,作者自己不在內,別於古之遊仙詩。但詞里有之,如詠七夕之類。(下面為這首蝶戀花)」正式發表時,詞題改為「贈李淑一」,後又改為「答李淑一」。
這首詞既是懷念楊開慧,又是兼懷賀子珍-賀子珍生於桂花飄香時,小名叫桂花。一個是他的初戀,一個是陪伴他走過10年最艱苦歲月的人生伴侶,是寫給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的,所以寫成了一首絕唱。
❻ 《建軍大業》楊開慧說了哪四個字
《建軍大業》中楊開慧說了不要回頭這四個字,楊開慧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倡導者和實踐者、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在電影《建軍大業》中扮演楊開慧的是青年女演員李沁。
《建軍大業》電影簡介
《建軍大業》是「新中國成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南昌廣播電視台、八一電影製片廠、上海三次元影業有限公司和寰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共同出品,該影片由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劉偉強執導,劉燁、朱亞文、歐豪、劉昊然等主演。
該電影主要以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重要歷史事件進行展開,描寫中國軍隊偉大的建軍篇章,展現了人民軍隊的光輝歷程。影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8月3日在中國香港及澳門上映。
2018年6月22日,被頒「臟煙灰缸獎」。2018年9月,《建軍大業》獲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音樂獎。2018年11月10日,《建軍大業》獲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故事片。12月8日,《建軍大業》獲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❼ 關於楊開慧的故事有哪些
1930年10月24日,楊開慧潛回板倉看望母親和孩子,被軍閥密探發現,當晚凌晨80餘人團團包圍了楊開慧的家。她被逮捕時,連同8歲的兒子毛岸英和保姆也一同被抓去。
她先被關在國民黨的「清鄉司令部」,怕有人劫獄,又轉移到長沙陸軍監獄。轉移時,押簽上註明:「最嚴重的政治犯,女共黨楊開慧一名,附小孩一名,女工一名。」
她帶著長子毛岸英坐牢,面對國民黨長沙警備司令部「鏟共隊」的種種威逼利誘,嚴刑拷打,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你們要打就打,要殺就殺,要想從我的口裡得到你們滿意的東西。
妄想!」「砍頭只像風吹過!死,只能嚇膽小鬼,嚇不住共產黨人!」中共地下黨和楊開慧的親屬們也四處營救,許多知名人士也出面保釋。
何健迫於壓力。對下屬交代:只要楊開慧同意登報聲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就可交保釋放,其他問題都可不再追問。
楊開慧則斬釘截鐵地回答:「我死不足惜,願潤之的事業早日成功!」「要我與毛澤東脫離關系,除非海枯石爛!」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於瀏陽門外識字嶺英勇就義,年僅29歲零8天。
(7)電影演員朗誦楊開慧信擴展閱讀:
楊開慧和毛澤東能結成秦晉之好,是因為毛澤東是她父親楊懷中教授在湖南第一師范的學生。楊開慧和比毛澤東小八歲。
楊懷中教授去世前曾致信湖南名流章士釗說:「二子海內人才,前程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先重二子。」二子就是指毛澤東和蔡和森。
毛澤東投靠這位恩師後並寓居楊宅,1920年冬和開慧喜結連理。結婚後她跟隨毛澤東去上海、廣州、韶山、武漢、長沙,過著朝不保夕、顛沛流離的動盪生活。
幾乎沒有過一天安頓的好日子。結婚七年他們有了三個兒子。可以說楊開慧與毛澤東的夫妻生涯是在毛澤東秘密工作中度過的;楊開慧對毛澤東的忠誠與愛,更是難以言喻。
開慧清楚的知道想和毛澤東長相廝守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她把她的愛傾訴在字里行間,藏在牆縫屋角。後來毛澤東長沙 「走麥城」,更令毛澤東難以面對的是二打長沙。
成了何鍵捕捉楊開慧的直接導火索,這是毛澤東都想像不到的慘劇。1930年10月,楊開慧秘密回家探親時被捕。雖然黨組織幾次設法營救均未成功。
何健曾提出要求,只要楊開慧公開聲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楊開慧就沒事了。但被楊開慧義正言辭的拒絕了,氣急敗壞的何健於 11月14日將折磨的傷痕累累的楊開慧槍斃。
得知妻子被害的消息後毛主席悲痛萬分,因為無法處理妻子後事,他含著悲痛心情給家裡寄了30塊銀元和書信一封,希望親人們用兒子的名義為妻子楊開慧立碑。
解放後楊開慧的墓地重修,並建立楊開慧烈士陵園,供世人瞻仰烈士。解放後殺害楊開慧的主謀何健跑到了台灣。當年開槍殺害楊開慧的兇手叫姚楚忠。
解放後他隱姓埋名漂白身份一直隱藏了下來。直到1970年姚楚忠在岳陽市華容縣建新農場勞動改造時,將他殺害楊開慧的情形坦白了出來。
1974年7月,姚楚忠被當時的醴陵縣人民法院以反革命殺人罪判處了死刑並被立即執行。這位劊子手在槍斃之前供出了當年殺害楊開慧的過程。
監斬官下達槍斃的命令後,滿街市民自願走上馬路兩邊,向楊開慧告別,人群中發出了嘆息與唏噓之聲。楊開慧進入刑場後,走向一較高的墳塋。
我按照命令向楊開慧連開二槍。回來吃過午飯不久,當時執行組的守衛湯家興跑來報告說:「上峰通知我們,再去查看上午執行死刑的那個女的,說是沒有死,要求補槍。」
我又帶了兩個士兵,提著駁殼槍,來到執行刑場,我舉起駁殼槍向楊開慧又補了三顆子彈,保證楊開慧已經死了,我才離開。
❽ 楊開慧壯烈犧牲的故事
1930年10月24日,楊開慧潛回板倉看望母親和孩子,被軍閥密探發現,當晚凌晨80餘人團團包圍了楊開慧的家。她被逮捕時,連同8歲的兒子毛岸英和保姆也一同被抓去。
她先被關在國民黨的「清鄉司令部」,怕有人劫獄,又轉移到長沙陸軍監獄。轉移時,押簽上註明:「最嚴重的政治犯,女共黨楊開慧一名,附小孩一名,女工一名」。
她帶著長子毛岸英坐牢,面對國民黨長沙警備司令部「鏟共隊」的種種威逼利誘,嚴刑拷打,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你們要打就打,要殺就殺,要想從我的口裡得到你們滿意的東西,妄想」。
中共地下黨和楊開慧的親屬們也四處營救,許多知名人士也出面保釋。何健迫於壓力,對下屬交代:只要楊開慧同意登報聲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就可交保釋放,其他問題都可不再追問。
楊開慧則斬釘截鐵地回答:「我死不足惜,願潤之的事業早日成功!」「要我與毛澤東脫離關系,除非海枯石爛」。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於瀏陽門外識字嶺英勇就義,年僅29歲零8天。
楊開慧1901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板倉。其父楊昌濟是聞名三湘的學者,他思想先進,楊開慧雖為女兒身,但父親也為她取了名、字、號。1904年,楊昌濟懷著救國救民的抱負,遠涉重洋去留學,楊開慧在母親向振熙的撫養下度過了童年。
1908年,楊昌濟從國外來信,囑咐楊開慧的母親一定要送開慧上學,隨後楊開慧破例進入長沙第四十初級小學,在當時的板倉女孩子還沒有上學讀書的先例,楊開慧開了風氣之先成為該校第一批女學生,也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
楊開慧在楊公廟小學讀了三個學期後,轉到離板倉五里路的儲能學校。
辛亥革命發生後不久,楊開慧回家動員不識字的媽媽也進學校讀書,便和媽媽一起轉到離家20多里的衡粹女校,媽媽讀實業班,她讀附設小學班,母女同校讀書一時被傳為佳話。後因衡粹女校要遷到長沙,楊開慧又轉到麻林橋附近的縣立第一女子高校,一直讀到畢業。
1920年冬,楊開慧和毛澤東結婚,1922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毛澤東的助手。大革命失敗後,毛澤東去領導秋收起義,開展井岡山根據地斗爭;楊開慧則獨自帶著孩子,參與組織和領導了長沙、平江、湘陰等地武裝斗爭,發展黨的組織,堅持革命整整3年。
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她拒絕退黨並堅決反對聲明與毛澤東脫離關系,隨之被害。1957年毛澤東為紀念楊開慧特寫了《蝶戀花·答李淑一》詞一首,贊其為「驕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