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海螳螂仇的介紹
《血海螳螂仇》是 1977年上映的中國香港武俠電影, 張森執導,張午郎主演。《血海螳螂仇》講述了武俠宗師們的恩怨情仇,腥風血雨的故事。
2. 找一部香港比較舊的鬼片,內容大概忘了,但是最後是一個女鬼勾引一個男人到一家旅館里have sex然後殺掉的
血海螳螂仇
3. 誰有石天的全部電影名稱,求助
恭喜發財(1984)
龍騰虎躍(1983)
巴黎殺手(1981)
追女仔(1981)
一山五虎(1980)
拳舞(1980)
龍形魔橋(1980)
四大跛拳(1979)
各師各法(1979)
無名小卒(1979)
無招勝有招(1979)
Kung Fu on Sale (1979)
搏命單刀奪鳴槍(1979)
鬼馬功夫(1978)
面懵心精(1977)
血海螳螂仇(1977)
破戒(1977)
出冊(1977)
酒簾(1976)
蛇鶴丹心震九洲(1976)
大懵成(1976)
大千世界(1975)
十三號凶宅(1975)
心魔(1975)
社女(1975)
小山東到香港(1975)
鏢旗飛揚(1975)
狼吻(1975)
女捕快(1975)
拍案奇驚(1975)
香港超人(1975)
神龍小虎闖江湖(1974)
驅魔女(1975)
出乎意料(1974)
電單車(1974)
天天報喜(1974)
綽頭狀元(1974)
陰陽界(1974)
埋伏(1973)
牛鬼蛇神(1973)
小老虎(1973)
風流韻事(1973)
叛逆(1973)
大海盜(1973)
香港過客(1973)
落葉飛刀(1972)
亡命徒(1972)
我們要洞房(1972)
少奶奶的絲襪(1972)
Return of Secret Rivals(1972)
鬼流星(1971)
黑店(1972)
小煞星(1970)
青春戀(1970)
春火(1970)
噴火美人魚(1970)
陰陽刀(1969)
那個不多情(1970)
桃李春風(1969)
追魂鏢(1968)
三進山城(1965)
鱷潭群英會(1976)
)
最佳拍檔(1982)
最佳拍檔大顯神通(1983)
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1984)
紅場飛龍(1990)
烏龍大家庭(1986)
4. 石天演過什麼電影
石天中國香港影視演員。導演、製片人。1950年生於北京。1968年畢業於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演員培訓所。專修電影技術與演技。畢業後1973年主演了《桃李春風》、《北地胭脂》、《憤怒青年》等影片。1973年後相繼在嘉禾、許氏以及台灣長弓等影片公司任演員。1978年參加拍攝《蛇形刁手》、《醉拳》等功夫片。1980年與麥嘉、黃炳耀合組奮斗影片公司,後擴展為新藝城影業公司。任演員、製片、導演。曾任香港影壇重要喜劇功夫片《最佳拍檔》系列電影的製片人。1983年始任導演。
參與影片:
財叔之橫掃千軍THERAID(1991)
紅場飛龍TheDragonfromRussia(1990)
八寶奇兵TheyCametoRobHongKong(1989)
英雄本色·Ⅱ(1987)
難兄難弟(1982)
追女仔(1981)
最佳拍檔(1981)
老虎田雞(1978)
三進山城(1965)
香港老牌演員石天,現在還有一個身份是東海集團股東,
石天:野心化動力
〔事業———電影〕
野心·奮斗·誠實
猛一提「野心」二字,似乎總會讓人想到野心家之類的陰險角色,其實,野心也是一種動力。
石天就是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人,當年還是一個小孩的石天就特別喜歡看名人的自傳,看他們的失敗與成功,看他們的人生經歷,慢慢的,他確立起一個目標,一定要在社會上功成名就。小小年紀的石天,做夢都夢到自己發達。那時,年紀輕的人要獲得成功,通過娛樂圈是一條捷徑,而石天在學校本身就是一個活躍分子。1969年,他加入了邵氏影城,當時邵氏是香港最有規模的影城,他選擇讓自己在一個好的搖籃裡面成長。
石天說,「那時我很年輕,二十歲左右,沒有太多角色,當時男角講究成熟倜儻、英俊瀟灑,俺老人家沒有到那個分量,演不了,只好學習一些幕後的東西。由於嚮往成名成家,所以也比別人努力」。
「邵氏影城是當時惟一有訓練班的組織,從外形、潛質、語言、化妝、動作等各方面進行培訓挖掘,大概學了一兩年。當時因為沒有現場收音,需要幕後配音。一出戲三四百元,9個小時錄一天,三天就錄完了,一天配兩組,又好玩又賺錢,也不用怎麼花錢,所以存了不少錢。那時候也學到了許多的東西,為後來奠定了基礎。天天看別人表演,也看會了課堂外的東西,別人的長短我都學到了,燈光、攝影、構圖、布景、服裝什麼的,非常全面。」
在邵氏影城呆了七年後,石天就到外面以自由演員的身份發展,成龍當時已經很紅,一些喜劇動作片,如《蛇形刁手》、《醉拳》,非常好,當配角的石天等當然也就紅起來了。
「我也被定型為喜劇動作演員,在電影界也算是功成名就了,野心也更大了。」
由於怕一個人辛苦,石天和幾個好朋友———光頭佬麥佳、編劇黃百鳴等於1979年開始了新藝城電影公司,開始拍創業,吳宇森《滑稽時代》就是他模仿卓別林的一部戲,還有《歡樂神仙窩》,走的是喜劇家庭路線。
石天說:「《追女仔》是我老人家第一部變成時裝人,非常現代化的一部戲,一個大改造。當時第一場招待記者試演的時候反應不大,所以非常緊張,能否賣座就看午夜場,這是一個指標,觀眾的反應都很直接的,但是在午夜場的時候卻爆棚了。」影片收得了上千萬的票房,打破了當時的記錄,後來,《最佳拍檔》、《搭錯車》、《倩女幽魂》、《開心鬼》、《英雄本色》等著名的影片都先後出爐。
在石天他們的苦心經營下,有中國人的地方無不知道「新藝城」。
〔經商———房地產〕
賺錢·買房·投資
拍電影後期的石天已經兼做房地產了,那時石天對房地產行業不太懂,只是做些房子、鋪位的買賣,賺個差價。
縱橫商海的石天如今說,其實投資房地產跟電影一樣,本身就是期貨。
拍《英雄本色·第二部》的時候石天在美國紐約買了很多關於房地產和金融方面的書,全部都死K了一遍,他以前是絕對不會看的。從那時開始,他潛心研究經濟,開始慢慢明白政治與經濟的關系了。「學電影時給我打好一個非常強的預估市場的能力,當研究了金融、房地產業後,懂得了如何把這種感覺融入到其中。美國的期貨、指數,香港的股票我都參與。1993、1994年在泰國投資度假休閑中心,過程比較久,不幸碰上了亞洲金融風暴,差點被打垮了。」
經歷了許多事情,石天說,現在對人生看得很淡了,跟年輕時不太一樣。
〔生活———三愛好〕
高爾夫·雪茄·咖啡
生活中的石天有許多愛好,不過高爾夫、雪茄、咖啡是他的最愛。
打高爾夫,石天通常在沙河、深高這兩個場,比較方便,球場挺好的。
石天說,香港那邊沒有球童,以前只是打打球、吃吃飯就走了,現在愛流連了,打打球,交交朋友。
打球跟人生一模一樣,很累,每次打不可能都落在同一個地方,不要去跟別人比,「為什麼同一個村子裡來的,為什麼他就比我好呢?」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使自己和別人發展不一樣。
2轉帖石天:野心化動力
除了打打高爾夫,石天的另一愛好就是喜歡抽雪茄,雪茄是丟不下的。抽了20年的雪茄,石天總是不時用火機,一不吸就很容易滅了。
石天的衣袋裡常常裝著兩種雪茄,裡面都是最好的古巴雪茄,石天最喜歡的是高希霸,味道特別醇,香味很特別。很多人說抽雪茄是身份,是品味,其實未必,「我只是享受這種感覺。畢竟兩三百元一根,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但是它給了我一種享受,不同味道,不同品質的效果,這就是生活中的一個品味。
「我抽雪茄不往裡吸,只是聞聞那個味而已,享受那種感覺,濃濃的煙草味道,的的確確的煙草味道,雪茄文化說來話長,每根雪茄都有它美麗的傳說,最簡單容易記住的就是,每根雪茄在它的原產地都是通過那些美麗的女士在大腿上把它搓成的。」
當然,石天也愛喝咖啡,愛喝不加糖、不加奶的EXPRESSO,味道比較濃。
〔個人簡介〕
石天,祖籍天津,57歲。3歲開始到香港生活,從小受港式教育。1969年加入電影這一行,繼而開始他成為中國電影界名導演、名製片人、名演員的成功之路,曾與黃百鳴、麥嘉組成名震亞洲的新藝城電影公司,拍出多部享譽中外,影響至今的優秀影片,如《滑稽時代》、《歡樂神仙窩》、《追女仔》、《最佳拍檔》、《搭錯車》、《倩女幽魂》、《開心鬼》、《英雄本色》等著名的影片都是出自新藝城之手,身為老闆之一的石天參與了其中幕前、幕後的工作。後來,他又涉足了房地產、金融投資等方面,都取得了相當的成就。
〔石天物語〕
誠心待人。不要跟人耍花招,弄虛作假;
在一個社會里,出外靠朋友。困難的時候,你要真誠地去告訴別人,他會誠心地去幫你;
人一定要往前看,不能往後看。忘記別人欠你多少錢,他有,他會還你,沒有,你催也沒有用,下次碰到了他不好意思還會請你喝杯咖啡;
人不要怕老,對待年輕的把他們當弟妹子女看,只要我懂,我一定會告訴你;
吃虧就是佔便宜,你從他身上學了一招,你已經學到東西了。不要怕吃苦,比別人多做一點事會怎麼樣呢?他為什麼不做,我怎麼又要做呢?上級第一天看不到,第二天看不到,但是總有一天會看到。下回你就有機會升遷。本版圖片均由石天提供
57歲,對許多人來說,也許意味著退休,意味著含飴弄孫,但石天是個例外。一直以來他始終堅持一個信條:奮斗!
從電影到地產,從賺錢到生活,從香港到深圳,他完成了人生旅途的一個又一個跨越———
5. 石天演的電影有什麼
財叔之橫掃千軍(1991)
紅場飛龍(1990)
八寶奇兵(1989)
英雄本色Ⅱ(1987)
難兄難弟(1982)
追女仔(1981)
最佳拍檔(1981)
滑稽時代(1980)
老虎田雞(1978)
三進山城(1965)
刀馬旦(1986)
烏龍大家庭(1986)
恭喜發財(1984)
飛虎奇兵(1985)
龍騰虎躍(1983)
全家福(1984)
專撬牆角(1983)
摩登天師(1982)
我愛夜來香(1983)
巴黎殺手(1981)
警察斗小偷(1981)
快樂神仙窩(1981)
咸魚翻生(1980)
追女仔(1981)
一山五虎(1980)
洪文定三破白蓮教(1980)
瘋狂大老千(1980)
拳舞(1980)
龍形魔橋(1980)
四大跛拳(1979)
各師各法(1979)
醉俠蘇乞兒(1979)
南北醉拳(1979)
無名小卒(1979)
點只功夫咁簡單(1980)
無招勝有招(1979)
Kung Fu on Sale (1979)
搏命單刀奪鳴槍(1979)
笑拳怪招(1979)
醉拳(1978)
鬼馬功夫(1978)
拳精(1978)
蛇形刁手(1978)
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
面懵心精(1977)
血海螳螂仇(1977)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破戒(1977)
出冊(1977)
酒簾(1976)
蛇鶴丹心震九洲(1976)
大懵成(1976)
香港式離婚(1976)
天才與白痴(1975)
大千世界(1975)
鱷潭群英會(1976)
十三號凶宅(1975)
心魔(1975)
官人我要(1975)
社女(1975)
小山東到香港(1975)
鏢旗飛揚(1975)
狼吻(1975)
女捕快(1975)
拍案奇驚(1975)
花飛滿城春91975)
香港超人(1975)
神龍小虎闖江湖(1974)
驅魔女(1975)
出乎意料(1974)
電單車(1974)
天天報喜(1974)
金瓶雙艷(1974)
綽頭狀元(1974)
鬼馬雙星(1974)
憤怒青年(1973)
陰陽界(1974)
怪人怪事(1974)
埋伏(1973)
牛鬼蛇神(1973)
小老虎(1973)
風流韻事(1973)
鐵漢柔情(1973)
叛逆(1973)
大海盜(1973)
香港過客(1973)
大刀王五(1973)
落葉飛刀(1972)
亡命徒(1972)
我們要洞房(1972)
林沖夜奔(1972)
少奶奶的絲襪(1972)
Return of Secret Rivals(1972)
鬼流星(1971)
仙女下凡(1972)
黑店(1972)
怕老婆是大丈夫(1971)
小煞星(1970)
青春戀(1970)
春火(1970)
噴火美人魚(1970)
陰陽刀(1969)
那個不多情(1970)
桃李春風(1969)
追魂鏢(1968)
三進山城(1965)
3.2 製作人
鱷潭群英會(1976)
鬼馬智多星(1981)
不準掉頭 (1981)
溫拿與教叔(1976)
最佳拍檔(1982)
最佳拍檔大顯神通(1983)
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
紅場飛龍(1990)
義膽紅唇(1988)
奪命佳人(1987)
烏龍大家庭(1986)
6. 剛開始有一個婦女在樹下睡覺,然後一個螳螂鑽進了她的子宮是什麼電影
1977年張森的《血海螳螂仇》
7. 跪求林正英和石天的電影
林正英參演的電影
1970年:《金刀大俠》
1970年:《金衣大俠》
1971年:《俠女》
1971年:《鬼怒川》
1971年:《鳳飛飛》
1971年:《天龍八將》
1971年:《六刺客》
1971年:《唐山大兄》
1971年:《血符門》
1971年:《金印仇》
1972年:《飛龍奪寶》
1972年:《霹靂拳》
1972年:《落葉飛刀》
1972年:《精武門》
1972年:《合氣道》
1972年:《吉祥賭坊》
1973年:《馬路小英雄》
1973年:《跆拳震九州》
1973年:《龍爭虎鬥》
1973年:《老虎燕星》
1973年:《鬼來鬼往》
1973年:《海員七號》
1973年:《偷渡客》
1973年:《冷麵虎》
1973年:《龍爭虎鬥》
1974年:《死亡挑戰》
1974年:《黃面老虎》
1974年:《珠江大風暴》
1974年:《黃飛鴻少林拳》
1974年:《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1975年:《神打》
1975年:《直搗黃龍》
1976年:《陸阿采與黃飛鴻》
1976年:《龍門秘指》
1977年:《決殺令》
1977年:《洪熙官》
1977年:《破戒》
1977年:《功夫小子》
1977年:《三德和尚與舂米六》
1977年:《多情劍客無情劍》
1977年:《四大門派》
1977年:《發錢寒》
1978年:《肥龍過江》
1978年:《蝙蝠傳奇》
1978年:《盲拳、怪招、神經刀》
1978年:《秀花大盜》
1978年:《贊先生與找錢華》
1978年:《老虎田雞》
1978年:《荷京喋血》
1979年:《林世榮》
1979年:《無名小卒》
1979年:《醒目仔蠱惑招》
1979年:《搏命單刀奪命搶》
1979年:《雜家小子》
1980年:《錢作怪》
1980年:《鬼打鬼》
1980年:《咸魚番生》
1980年:《甩牙老虎》
1980年:《身不由己》
1981年:《敗家仔》
1982年:《人嚇人》
1983年:《奇謀妙計五福星》
1984年:《神勇雙響炮》
1984年:《雙龍出海》
1984年:《人嚇鬼》
1985年:《龍的心》
1985年:《僵屍先生》
1985年:《福星高照》
1985年:《時來運轉》
1986年:《霹靂大喇叭》
1986年:《富貴列車》
1986年:《英雄無淚》
1986年:《僵屍家族》
1987年:《靈幻先生》
1987年:《東方禿鷹》
1988年:《血玫瑰》
1988年:《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1988年:《七小福》
1988年:《鐵甲無敵瑪利亞》
1988年:《學校風雲》
1989年:《一眉道人》
1989年:《群龍戲鳳》
1990年:《笑傲江湖》
1990年:《舞台姊妹》
1990年:《玩命雙雄》
1990年:《驅魔警察》
1990年:《鬼咬鬼》
1990年:《靈界風雲》
1991年:《九月初九之重見天日》
1991年:《黐線枕邊人》
1991年:《洪福齊天》
1991年:《密宗威龍》
1991年:《天地玄門》
1991年:《零時十分》
1991年:《贏錢專家》
1991年:《鬼幹部》
1991年:《強屍至尊》
1991年:《非洲和尚》
1991年:《人鬼神》
1992年:《誓不忘情》
1992年:《鬼打鬼之黃金道士》
1992年:《甩皮鬼》
1992年:《音樂僵屍》
1992年:《嘩鬼旅行團》
1992年:《黃大仙》
1992年:《新僵屍先生》
1992年:《神槍手與咖喱雞》
1992年:《妖怪都市》
1992年:《黃飛鴻系列之一代師》
1992年:《精靈變》
1992年:《特區愛奴》
1993年:《畫皮之陰陽法王》
1993年:《公海強奸風暴》
1993年:《驅魔道長》
1993年:《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4年:《青蜂俠》
1994年:《少林英雄之方世玉洪熙官》
1994年:《鍾馗嫁妹》
石天參演的電影
財叔之橫掃千軍(1991)
紅場飛龍(1990)
八寶奇兵(1989)
英雄本色Ⅱ(1987)
難兄難弟(1982)
追女仔(1981)
滑稽時代(1980)
最佳拍檔(1981)
老虎田雞(1978)
三進山城(1965)
刀馬旦(1986)
烏龍大家庭(1986)
恭喜發財(1984)
飛虎奇兵(1985)
龍騰虎躍(1983)
全家福(1984)
專撬牆角(1983)
摩登天師(1982)
我愛夜來香(1983)
巴黎殺手(1981)
快樂神仙窩(1981)
咸魚翻生(1980)
追女仔(1981)
一山五虎(1980)
洪文定三破白蓮教(1980)
瘋狂大老千(1980)
拳舞(1980)
龍形魔橋(1980)
四大跛拳(1979)
各師各法(1979)
醉俠蘇乞兒(1979)
南北醉拳(1979)
無名小卒(1979)
點只功夫咁簡單(1980)
無招勝有招(1979)
Kung Fu on Sale (1979)
搏命單刀奪鳴槍(1979)
笑拳怪招(1979)
醉拳(1978)
鬼馬功夫(1978)
拳精(1978)
蛇形刁手(1978)
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
面懵心精(1977)
血海螳螂仇(1977)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破戒(1977)
出冊(1977)
酒簾(1976)
蛇鶴丹心震九洲(1976)
大懵成(1976)
香港式離婚(1976)
天才與白痴(1975)
大千世界(1975)
鱷潭群英會(1976)
十三號凶宅(1975)
心魔(1975)
官人我要(1975)
社女(1975)
小山東到香港(1975)
鏢旗飛揚(1975)
狼吻(1975)
女捕快(1975)
拍案奇驚(1975)
花飛滿城春91975)
香港超人(1975)
神龍小虎闖江湖(1974)
驅魔女(1975)
出乎意料(1974)
電單車(1974)
天天報喜(1974)
金瓶雙艷(1974)
綽頭狀元(1974)
鬼馬雙星(1974)
憤怒青年(1973)
陰陽界(1974)
怪人怪事(1974)
埋伏(1973)
牛鬼蛇神(1973)
小老虎(1973)
風流韻事(1973)
鐵漢柔情(1973)
叛逆(1973)
大海盜(1973)
香港過客(1973)
大刀王五(1973)
落葉飛刀(1972)
亡命徒(1972)
我們要洞房(1972)
林沖夜奔(1972)
少奶奶的絲襪(1972)
Return of Secret Rivals(1972)
鬼流星(1971)
仙女下凡(1972)
黑店(1972)
怕老婆是大丈夫(1971)
小煞星(1970)
青春戀(1970)
春火(1970)
噴火美人魚(1970)
陰陽刀(1969)
那個不多情(1970)
桃李春風(1969)
追魂鏢(1968)
三進山城(1965)
8. 香港電影里有個高高瘦瘦的,常叫羅拔頭的,哪是誰啊,叫什麼名。拍過什麼電影啊。
是石天來的
畢業後1973年主演了《桃李春風》、《北地胭脂》、《憤怒青年》等影片。1973年後相繼在嘉禾、許氏以及台灣長弓等影片公司任演員。1978年參加拍攝《蛇形刁手》、《醉拳》等功夫片。1980年與麥嘉、黃炳耀合組奮斗影片公司,後擴展為新藝城影業公司。任演員、製片、導演。曾任香港影壇重要喜劇功夫片《最佳拍檔》系列電影的製片人。1983年始任導演。 曾與黃百鳴、麥嘉組成名震亞洲的新藝城電影公司,拍出多部享譽中外,影響至今的優秀影片,如《滑稽時代》、《歡樂神仙窩》、《追女仔》、《最佳拍檔》、《搭錯車》、《倩女幽魂》、《開心鬼》、《英雄本色》等著名的影片都是出自新藝城之手,身為老闆之一的石天參與了其中幕前、幕後的工作。後來,他又涉足了房地產、金融投資等方面,都取得了相當的成就。
財叔之橫掃千軍(1991) 紅場飛龍(1990) 八寶奇兵(1989) 英雄本色Ⅱ(1987) 難兄難弟(1982) 追女仔(1981) 滑稽時代(1980) 最佳拍檔(1981) 老虎田雞(1978) 三進山城(1965) 刀馬旦(1986) 烏龍大家庭(1986) 恭喜發財(1984) 飛虎奇兵(1985) 龍騰虎躍(1983) 全家福(1984) 專撬牆角(1983) 摩登天師(1982) 我愛夜來香(1983) 巴黎殺手(1981) 快樂神仙窩(1981) 咸魚翻生(1980) 追女仔(1981) 一山五虎(1980) 洪文定三破白蓮教(1980) 瘋狂大老千(1980) 拳舞(1980) 龍形魔橋(1980) 四大跛拳(1979) 各師各法(1979) 醉俠蘇乞兒(1979) 南北醉拳(1979) 無名小卒(1979) 點只功夫咁簡單(1980) 無招勝有招(1979) Kung Fu on Sale (1979) 搏命單刀奪鳴槍(1979) 笑拳怪招(1979) 醉拳(1978) 鬼馬功夫(1978) 拳精(1978) 蛇形刁手(1978) 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 面懵心精(1977) 血海螳螂仇(1977)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破戒(1977) 出冊(1977) 酒簾(1976) 蛇鶴丹心震九洲(1976) 大懵成(1976) 香港式離婚(1976) 天才與白痴(1975) 大千世界(1975) 鱷潭群英會(1976) 十三號凶宅(1975) 心魔(1975) 官人我要(1975) 社女(1975) 小山東到香港(1975) 鏢旗飛揚(1975) 狼吻(1975) 女捕快(1975) 拍案奇驚(1975) 花飛滿城春91975) 香港超人(1975) 神龍小虎闖江湖(1974) 驅魔女(1975) 出乎意料(1974) 電單車(1974) 天天報喜(1974) 金瓶雙艷(1974) 綽頭狀元(1974) 鬼馬雙星(1974) 憤怒青年(1973) 陰陽界(1974) 怪人怪事(1974) 埋伏(1973) 牛鬼蛇神(1973) 小老虎(1973) 風流韻事(1973) 鐵漢柔情(1973) 叛逆(1973) 大海盜(1973) 香港過客(1973) 大刀王五(1973) 落葉飛刀(1972) 亡命徒(1972) 我們要洞房(1972) 林沖夜奔(1972) 少奶奶的絲襪(1972) Return of Secret Rivals(1972) 鬼流星(1971) 仙女下凡(1972) 黑店(1972) 怕老婆是大丈夫(1971) 小煞星(1970) 青春戀(1970) 春火(1970) 噴火美人魚(1970) 陰陽刀(1969) 那個不多情(1970) 桃李春風(1969) 追魂鏢(1968) 三進山城(1965)
製作人
鱷潭群英會(1976) 鬼馬智多星(1981) 不準掉頭 (1981) 溫拿與教叔(1976) 最佳拍檔(1982) 最佳拍檔大顯神通(1983) 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1984) 紅場飛龍(1990) 義膽紅唇(1988) 奪命佳人(1987) 烏龍大家庭(1986)
導演
烏龍大家庭(1986) 恭喜發財(1984) 專撬牆角(1983) 全家福(1984)
編劇
出乎意料(1974) 副導演/助理導演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盲女奇緣 (1975)
9. 33年前的武俠片,《少林寺》後又一功夫片巔峰,主演號稱劍聖
1980年初,香港中原電影公司奔赴內地開拍《少林寺》,影片在當時得到了內地的大力支持,得以從全國武術隊海選職業武術冠軍出演電影,其中有:蟬聯五屆全國武術冠軍的李連傑、醉劍高手於承惠、螳螂拳王於海、鷹爪拳高手計春華等無數高手。
聲勢浩大的《少林寺》於兩年後上映,後來的事不必再多說,影片在當時萬人空巷,成功開啟了內地的武打片熱潮,各大製片廠爭相拍攝武打片和功夫片,以至於那一時期還誕生了一種專門的影視明星: 影武雙星 。
顧名思義,這些演員除了是銀幕明星外,還是有多年武術素養的武林高手。其中最為代表的就是《少林寺》捧紅的 李連傑 ,同時期的還有 趙長軍、徐向東、范冬雨、王群、邱建國 等等,他們各個身手不凡,在內地銀幕上打出了一片天。
在之前的八十年代功夫片回顧系列中,迷影君已經分別回顧了這些武打演員的經典代表作,這一期我們再來說一位八十年代的影武雙星,人稱「雙手劍聖」的 於承惠 。
他因出演《少林寺》中的大反派王仁則一角而成名,他當時是寧夏武術隊教練,是一位劍術高手,憑借一套醉劍而多次獲得武術冠軍之名,在長期的練武中,領悟並完成了雙手劍「螳螂穿林」的構思,並創出螳螂劍法。
《少林寺》之後,出品方銀都影業和片中的演員都簽了多年的合約,專門在內地拍攝同類型的武打功夫片,於承惠也因此和李連傑繼續合作了《少林小子》和《南北少林》兩部電影。
到了1987年,《少林寺》導演張鑫炎構思了一部武俠片,決定讓一直以反派配角出演的於承惠「改邪歸正」飾演主角。當時於承惠已經48歲,投資方本來不同意讓他主演,害怕票房不好,但張鑫炎力排眾議,想把他的劍術風采,用一部電影給記錄下來。
影片上映之後果然大獲成功,發行拷貝數達450個,名列 1988年國產票房冠軍 。
本期「 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 」,讓我們來重溫一部37年前的經典武打片——
《黃河大俠》
Yellow River Fighter
影片上映於1988年,由中原影業與西影廠聯合拍攝。
導演張鑫炎在《少林寺》之後,又執導了《少林小子》,接連兩部少林電影的大賣,導致當時的跟風之作雲集,各種少林武打片良莠不齊,因而導致少林武打片只維持了四五年就消退。
有感於少林題材的熱度減退,張鑫炎遂決定推陳出新,開拍《黃河大俠》。
影片的另一位導演是西影廠的老導演 張子恩 ,他的作品履歷相當豐富。1986年,他自編自導了根據馮驥才小說改編的古裝傳奇電影《神鞭》大獲成功,而對於年輕觀眾來說,較為熟悉的則是張子恩導演拍攝的一系列古裝劇,比如《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上錯花轎嫁對郎》等等,這些劇集早已成為一代觀眾心中的童年神劇。
影片的幕後班底幾乎都是《少林寺》的原班人馬,除了主演於承惠外,還有 「禿鷹」計春華、於海、孫建魁 等武術高手,以及出演過《南北少林》的鬼腳七 熊欣欣 等,都在片中有亮相。
至於主演之一的 淳於珊珊 ,本是舞蹈演員出身,曾是張鑫炎導演欽定的李連傑接班人。《黃河大俠》中江湖藝人車天一角,原本是打算由李連傑出演,但此時李連傑已經因《少林寺》紅遍大江南北,片約不斷,根本無暇出演。不得已,張鑫炎只得另選主角。
恰好當時李連傑和前妻黃秋燕去深圳發展,創辦了一家武術文化公司,組織了一台名叫「神州武魂」的武術團體表演。淳於珊珊正是這場歌舞表演的演員之一,俊朗的外形加上扎實的舞蹈功底,被導演張鑫炎選中,出演電影《黃河大俠》,隨即一躍成名進入影視圈。
再說故事,影片發生在晚唐末年藩王割據的亂世當中。
當時,朝廷昏聵,無力管轄各地藩鎮,而在西北黃河流域,則有 段王、柳王、李王 等三股勢力盤踞在此,三王之間互相攻伐,都欲消滅其他兩方勢力而獨霸天下,導致當地戰火連年、民不聊生。
這年冬天,段王府被敵對的柳王大軍所攻陷,段王大軍不敵,於是棄府而逃,柳王率領人馬在後面緊追不舍,雙方一路廝殺至冰封的黃河邊上。渾身是傷的段王眼瞅就要命不久矣,關鍵時刻,居然被一神秘劍術高手所救。
這名高手雙手持劍,劍法高深,與柳王廝殺在一起,憑借著高明的劍法,將柳王擊退。得救的段王對這名拔劍相助的高手錶示感謝,並詢問大俠姓名,有心收為己用。然而大俠從來都是高冷的,對方戴上斗笠轉身上馬瀟灑離去。
這名劍術超凡的大俠便是男主角 馬義 ,他自幼苦練劍術,為求武道突破,因而進山練劍多年,如今小有所成才出山。正欲回家看望分別日久的妻兒,沒想到路見不平因而出劍相助,但他不願意捲入這些政治廝殺當中,所以救人之後便獨自離去。
馬義仗劍救人的一幕,被隔岸觀火的李王所見,由此頓生禍心。另一邊,柳王敗在馬義手下,這讓心腸狠毒地矢志報復,於是率兵血洗馬義的家鄉,馬義的妻女也慘死柳王刀下,血海深仇由此結下。
馬義雖然劍術高強,但終究人力有限,無法挽救妻女的性命。自從家人慘死之後,馬義整日借酒消愁,活在痛苦悲傷之中,流連於集市上的酒肆之中。
這日馬義正在借酒消愁,卻意外偶遇了以耍花鼓為生的江湖藝人 車天 。他見馬義武藝高強,便百般討好於他,並利用馬義的「醉劍」設場賣藝,所到之處倍受觀眾喝彩,二人逐漸成為行走江湖的搭檔。
但兩人如此高調地行走於鬧市之中,自然引來仇家注意。
野心勃勃的李王覬覦馬義的蓋世武功,派人游說不成,便暗中設計,在酒水中混入毒葯將馬義雙眼致殘。馬義誤認為自己中毒是車天在酒水中做了手腳,眼盲之下失去理智,追殺車天到黃河灘頭。
馬義因為毒發昏迷,最終失足墜入滾滾黃河水中,幸虧車天拚死相救,兩人這才化敵為友。恰在此時,當初被馬義救過一命的段王派兵迎馬義入府,車天也一同前往,將其奉為座上賓。
段王見馬義失明大感意外,可馬義卻說自己雖然現在無法看見,但絲毫不影響劍法,於是讓車天身上掛滿蠟燭,關上房中門窗之後,在黑暗中用劍擊中車天身上的蠟燭,段王這才相信,馬義雖盲但劍法依然神奇出眾。
段王有心招攬馬義,於是便以「恩公」相待馬義二人,賞賜了不少金銀婢女,並委以重任,讓其成為自己的貼身侍衛。之後,段王帶著馬義去廟中祭祀,卻遭遇刺客暗殺,幸得馬義出手,最終殺死了幾名刺客。
刺客招供是柳王指使,馬義有感於段王的恩情,再加上自己妻女死於柳王之手,於是決定出手除掉柳王。隨後決定帶著車天一起,來到柳王城下遞交戰書,新仇舊恨的雙方約定決一死戰。
柳王心胸狹窄,他不願意放馬義離開,決定趁機除掉眼盲的馬義,於是在城內展開廝殺。幸好車天隨身帶著鞭炮,靠著製造混亂,才得以成功逃出城池,雙方幾番血戰,柳王終於死在馬義手下。
段王少了一個政敵,於是賞賜給馬義一座劍道館,馬義遂決定廣收弟子,傳授劍技。到了劍道館開業那天,有位斗雞眼青年對馬義這位盲人劍術大師表示不服氣,於是上台比武,被馬義教訓了一番最終心服口服,馬義因此成為聞名當地的劍術大師。
一日,馬義外出的時候,遭遇一夥蒙面強盜圍攻一年輕女子。馬義想起妻女被殺的慘劇,於是憤而出手相助,最終救下這名女子,將其帶回劍道館暫住。女子有感於馬義的正氣真誠,遂告訴了其身份,竟然是李王之女 真真 ,兩人逐漸產生好感。
之後,馬義決定護送真真回李王所在藩鎮,段王得知此事後表示想讓馬義以護送李王之女的機會,借機與李王修復關系,恢復黃河兩岸的和平,馬義深感段王大義,於是答應下來。
然而當馬義帶著隊伍來到李王城下,李王打開轎子一看,赫然發現裡面居然只有一具女屍,看衣著正是真真的樣子。李王認為段王害死了自己的女兒,於是怪罪馬義,命令手下追捕馬義,雙方展開廝殺。
馬義奮起反抗,與李王搏殺在一起,但因為李王招招致命,馬義為自保於是出手殺死李王,沒想到恰好被隨後趕到了真真看到這一幕。原來,這一切都是腹黑陰狠的段王的陰謀!
段王表面上裝作憂國憂民、假仁假義,實則野心勃勃,想要一統黃河兩岸。他知道馬義為人忠義,於是故意裝作大義凜然的樣子來招攬馬義,讓其為自己所用。之後又利用假屍冒充真真,藉此激怒李王,最終藉助馬義之手再除掉李王,如此自己就可以獨霸天下。
馬義見到趕來的真真,愧疚之下於是放棄抵抗,最終被段王帶兵所抓。段王趁機翻臉,將所有罪名推給馬義和車天兩人,還假仁假義地將兩人交給真真處置。卻沒想到,真真曾經目睹過馬義出手救人,深信他不可能做出此事,於是將兩人松綁放走。
沒想到,段王卻不願意放過馬義。關鍵時刻,真真為了掩護馬義逃走,被段王一箭射死,車天也在突圍中傷重而死。逃亡的馬義來到了附近城外的妙法寺,被寺院主持所救,躲過段王的追捕,並將他的眼睛給治好。
段王見心腹大患已除,便撕下了偽裝,准備君臨天下。馬義豈容奸人得逞,遂發動自己的弟子,在他到寺院還願的時候設伏襲擊,將其困在寺院內。
雙方展開混戰,最終馬義與段王在黃河岸邊展開決戰。生死一線間,馬義一劍誅殺了段王。至此馬義心願已了,於是想要皈依佛門,可主持大師卻告訴他:
「 人間多殺戮,還需劍客平 」。
至此以後,馬義單騎持劍,遠走江湖行俠仗義,有了黃河大俠之名。
這部影片原名叫做 《盲俠》 ,但因為太像日本的《座頭市》系列,而在拍攝中途改名為《黃河大俠》,影片全程在西北黃河流域實景拍攝,因為得到了西影廠的大力支持,片中出現了當時國產片中少見的古裝戰爭場面,開場兩軍交鋒的場面在那個沒有特效的年代裡相當震撼。
作為一部武俠片,影片與之後的《雙旗鎮刀客》一樣,有很濃郁的西部片色彩。導演將故事放置在西北黃河戈壁當中,西北高原漫漫黃沙地可以帶給影片宏闊氣勢,也為影片中江湖仇殺和陰謀斗爭的底色增添了一股悲涼厚重的的意境。
不同於《少林寺》那樣的功夫小子喜劇,《黃河大俠》的整體故事氛圍和格局要更大更嚴肅。 影片的情節不再是單純的報仇學武,而是融入了家國情仇、救國救民、殺富濟貧、除霸安良的大義,讓影片在刀光劍影的武打動作元素之外,又多了一層寓教於樂的思想性 。
這一點從片尾曲就能看出來,歌詞寫得慷慨激昂,悲涼憂憤,充滿了家國情懷:
歸田園,百姓苦呻吟,
望大地,遊子驚心魂。
滿目焦土不忍望,大河兩岸起煙塵。
一腔熱血灑天涯,三尺龍泉恨不平,
人間多少辛酸事,何時才能得安寧!
《黃河大俠》的成功除了它的思想性與製作水平,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那就是影片中精彩的武打場面和動作設計。與張鑫炎以往的作品不同,本片當中的武打場面更突出實戰的效果與傳統武術的風格,雖不乏高難花巧,卻更多質朴沉實。
而主宰了這一切的是主演於承惠獨有的劍術功夫,他本人既是主演,也是本片的劍術指導,因而在片中得以完美展現了他飄逸瀟灑的神奇劍術。至於角色方面,主角馬義的形象幾乎是為於承惠量身打造,他長劍斗笠的造型與堅毅冷峻的面容,很符合那種小說中的游俠形象。
此後的幾十年裡,於承惠參與創作和出演了很多武打影視劇,而在其中多以絕代宗師世外高人形象出現,《笑傲江湖》中風清揚,《神鵰俠侶》中的黃老邪和《七劍下天山》中的傅青主等,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武林宗師。
2015年7月4日,於承惠前輩與世長辭,享年76歲。如今於老爺子雖然已駕鶴西去,但他留在銀幕上的那些經典武俠形象卻依舊讓人記憶猶新,願於大俠一路仗劍走好,江湖再見。
10. 石天有什麼電影
財叔之橫掃千軍(1991)
紅場飛龍(1990)
八寶奇兵(1989)
英雄本色Ⅱ(1987)
難兄難弟(1982)
追女仔(1981)
滑稽時代(1980)
最佳拍檔(1981)
老虎田雞(1978)
三進山城(1965)
刀馬旦(1986)
烏龍大家庭(1986)
恭喜發財(1984)
飛虎奇兵(1985)
龍騰虎躍(1983)
全家福(1984)
專撬牆角(1983)
摩登天師(1982)
我愛夜來香(1983)
巴黎殺手(1981)
快樂神仙窩(1981)
咸魚翻生(1980)
追女仔(1981)
一山五虎(1980)
洪文定三破白蓮教(1980)
瘋狂大老千(1980)
拳舞(1980)
龍形魔橋(1980)
四大跛拳(1979)
各師各法(1979)
醉俠蘇乞兒(1979)
南北醉拳(1979)
無名小卒(1979)
點只功夫咁簡單(1980)
無招勝有招(1979)
Kung Fu on Sale (1979)
搏命單刀奪鳴槍(1979)
笑拳怪招(1979)
醉拳(1978)
鬼馬功夫(1978)
拳精(1978)
蛇形刁手(1978)
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
面懵心精(1977)
血海螳螂仇(1977)
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
破戒(1977)
出冊(1977)
酒簾(1976)
蛇鶴丹心震九洲(1976)
大懵成(1976)
香港式離婚(1976)
天才與白痴(1975)
大千世界(1975)
鱷潭群英會(1976)
十三號凶宅(1975)
心魔(1975)
官人我要(1975)
社女(1975)
小山東到香港(1975)
鏢旗飛揚(1975)
狼吻(1975)
女捕快(1975)
拍案奇驚(1975)
花飛滿城春91975)
香港超人(1975)
神龍小虎闖江湖(1974)
驅魔女(1975)
出乎意料(1974)
電單車(1974)
天天報喜(1974)
金瓶雙艷(1974)
綽頭狀元(1974)
鬼馬雙星(1974)
憤怒青年(1973)
陰陽界(1974)
怪人怪事(1974)
埋伏(1973)
牛鬼蛇神(1973)
小老虎(1973)
風流韻事(1973)
鐵漢柔情(1973)
叛逆(1973)
大海盜(1973)
香港過客(1973)
大刀王五(1973)
落葉飛刀(1972)
亡命徒(1972)
我們要洞房(1972)
林沖夜奔(1972)
少奶奶的絲襪(1972)
Return of Secret Rivals(1972)
鬼流星(1971)
仙女下凡(1972)
黑店(1972)
怕老婆是大丈夫(1971)
小煞星(1970)
青春戀(1970)
春火(1970)
噴火美人魚(1970)
陰陽刀(1969)
那個不多情(1970)
桃李春風(1969)
追魂鏢(1968)
三進山城(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