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一廠演員劇團演員知多少
我將外出,怕幾日不更博,大家有意見,給大家出個題,留個念想: 八一電影製片廠從1956年開始組建演員劇團,至今已經55年了。 首先,將1956年至2010年期間,在八一廠演員劇團工作過的所有演職人員名單報上,看看大家能認識幾個?熟悉幾個?當然,我熟悉和認識的都是文革前的老演員,七十年代後的,我不熟,八零後,九零後我就一個都不認識。 另外,八一廠劇團也經常進新人,如果我有遺漏,也請你們告訴我,及時予以增補。 下列名單是按照出生年月排列的。 五十年代的劇團人員劉季雲周楚劉磊石存玉薛駿張帆王潤身胡敏英孟浩李力宮潔民胡曉光申樂庭周正禹林默予朱毅之高寶成劉江朱子錚言小朋劉秉章邢吉田崔榮久張善甫王沛然白鋼楊成軒李炎孫憲元師偉陳瑤孟慶芳田華謝萬和里坡王孝忠張懷志趙學民於純綿曲雲 六十年代的劇團人員湯利文劉龍李久芳朱啟劉教級維佳張璋趙恆多柴雲清趙汝平翟春華桑坪賈士鉉王心剛張連伏張亨利趙登峰劉幗君韓子瑛陳慧君安琪孫玉珍關淑貞王連海王心鑒袁霞吳凡張良王毅王志成王曉棠鄭在石張勇手陶玉玲馬晨曦鮑夢梅李輝健王志剛黃煥光石燕 七十年代的劇團人員溫光碧金青雲古月霍德集洪萬生李復生柳城海青叢培信陸伯炎李曉青危玲劉尚嫻劉毅邁趙繼烈劉宗佑趙守凱朱健民劉曉天董金棠胡去非於素萍萬小媛李仁堂楊雅琴韓再省徐光明沈華芬張勇漢陶福慶喬宏施建嵐潘孝志馮恩鶴斯琴高娃金石聲黃梅瑩王利民宋春麗桂萍 八十年代的劇團人員趙福余邵一波朱可心龔藝群金鑫曹欣茹唐國強趙毅軍馬志雲杜國輝盧奇李世璽蘇丹丹孫曉路陳佩斯朱時茂宋業明張雲明荊明華李嵐龐敏楊軍劉利年李維趙娜寶殉張潮郭剛季平姜力軍陳麗明趙英韓月喬隋永清李幼斌王躍晉趙曉明陳劍飛露陽李娟娟 九十年代的劇團人員楊以楠寒星范旭霞洪學敏單學吳勤臧晨風趙軍凱劉繼忠巫剛張慶春岳紅馬曉偉尹兵劉之冰祝新運壯麗徐琳侯勇蘭嵐陳一方關旭寧黃芳翎郭曉冬徐箭康亞琴馬春蓮丁柳元蘇麗張怡陳宇秋李鐸 新時代的劇團人員 吳其江(吳煒)張棪琰 石琳袁滿陳懿趙毅萬思維陶慧楊瀟 祁映諾(祁瀟瀟)王佳最後,請大家認認各年代
『貳』 八一電影廠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演員表
中國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3年,本片根據沈西蒙同名話劇改編,其主要劇情為: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個連接受警衛上海南京路的任務。特務老K、曲曼麗妄圖用資產階級的香風毒氣瓦解我鬥志。三排長陳喜忘掉了我軍的光榮傳統,新戰士童阿男存有嚴重自由主義傾向。指導員路華、連長魯大成、老班長洪滿堂,從階級教育著手,救了阿香,逮捕了特務老七,使童阿男和陳喜認識了錯誤。春節大聯歡時,特務分子老K和曲曼麗被一網打盡。
中文名:霓虹燈下的哨兵
外文名:Sentinel under the neon lights
其它譯名:ネオンの下センチネル
出品時間:1964
出品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導演:王蘋、葛鑫
編劇:沈西蒙
製片人:沈錫元
主演:徐林格, 宮子丕, 馬學士, 袁岳, 廖有梁, 劉鴻聲, 陶玉玲
類型:劇情
片長:115分鍾
上映時間:1964
快速導航
演員表分享
角色簡介
連長魯大成,是個40歲的東北漢子。性情直爽,脾氣急躁,處理問題憑直觀感覺,愛兵情同手足,有職業軍人的氣質,孫海英飾演。
指導員路華,性情溫和,處事果斷,懂政策有文化,能夠准確領會上級意圖,善做思想工作。
班長趙大大,性格耿直,作戰勇敢機智,但沒文化,不懂政策,思想轉變慢,對戰友肝膽相照。
戰士童阿男,是個20歲的上海籍新兵。
排長陳喜,作戰機智勇敢,戰功卓著,有虛榮心,被曲曼麗拉下水,後悔悟,為保衛首長安全被特務打傷,與春妮重新和好。
春妮是陳喜之妻。
『叄』 士兵突擊里的「史班長
姓名:張譯 原名:張毅 身高:178cm 體重:56kg 祖籍:山東 出生地:哈爾濱 出生日期:1978年2月17日 職業:話劇及影視演員∕解放軍文職幹部 單位: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話劇團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電視藝術中心 從藝經歷:1996年——1997年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話劇院 1997年--2006年(現已轉業)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 作品 電影 《雙行線》中飾演劉建林 電視電影 《刑警張玉貴之二/三》中飾演周興 電視劇 《我們的連隊》中飾演蔡新 《民工》中飾演郭振東 《青春正步走》又名《特戰DR師》中飾演劉富剛 《喬家大院》中飾演長順 《士兵突擊》中飾演史今 《神秘海平線》中飾演林進強 還出演過《永存我心》《給點兒陽光就燦爛》《京都女警官》《全時空接觸》等多部有影響的電視 舞台劇 葯 突圍 成長歲月 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 支委會【2001年全軍文藝新作品獎表演獎】 戰斗間隙【2003年全國人口文化銀獎編劇獎】 愛爾納·突擊【全軍新劇目展演一等獎】 綠蔭里的紅塑料桶【1999年全軍戲劇調演二等獎】 來自五連五班的調查報道【全軍小品比賽作品一等獎表演二等獎】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2000年全軍比賽一等獎/2001年全國比賽二等獎】 小品 人老需有伴兒、逃學俠客游、戰爭狂人、離婚之後 今晚電視台要報道我們科研組、考場風雲錄、小站情、真心英雄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2000年全軍比賽一等獎、2001年全國比賽二等獎】 戲劇片斷 野山、北京人、虎符、雷雨、天下第一樓、原野、情感操練、大雪地、萬水千山、天邊有一簇聖火、風鈴、紅磨坊、榆樹下的慾望、故去的親人、和天使在一起的二十分鍾、悲悼、物理學家、徵友啟示、奧古斯都斯盡了本分、飢餓海峽 廣播劇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柳河情、山下那片紅房子、山外有個世界、浪花飛過、夜渡微山湖、太陽花、兩岸情緣、北風吹、山鄉風雲、我的采訪日記、大牆里的春天、邊防團長、沙海驚濤(19集)家有高官、星星點燈、音樂之魂 【西街故事、魏公村路七號、父女情緣、佛頭回歸記、情定奇緣、等由國際頻道於2004年對台灣廣播】 長篇小說聯播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戎裝女人 戰友話劇團——軍營摯愛、零點起飛 配音 電視連續劇——午夜出擊(20集) 解說 北京電視台——走進南韓繼 中央電視台第一頻道——東方時空·紀事之軍鼓如歌 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軍營風景線、之歲月尋珍(2002年三至十月每周一期) 中央電視台軍事欄目《國慶五十周年大閱兵》紀錄片——袁大嗓、陸航雄風、未啟動的應急方案、在將軍身邊 執行導演 文藝晚會——七彩的軍營 小品——尋找坐標、切蘿卜 中國教育電視台——學英語(64集學生英語教學片) 導演 小品——所長 創作 雙簧——說三國(演出百餘場) 短劇劇本——婚假七天 文小姐·武將軍【刊載於劇本月刊2004-2】 戰斗間隙【獲2003年度全國人口文化文藝作品銀獎、全軍「抗非典」優秀作品獎】 話劇劇本大綱——宗貴兄弟、欲飲琵琶 廣播劇劇本大綱——紅一連 電影劇本大綱——早早歸來、深愛如海、天廣街審判、時間童話 電影劇本——燃燒的高原 電視劇本——穿越黑網(20集/合作) 教學短劇劇本——快捷漢語故事(100集) 二十家電視連續劇劇本大綱——6037 「史今」張譯談《士兵突擊》 在《士兵突擊》中,班長史今是最讓人動容的一個角色,在《士兵突擊》播出後,史今的飾演者張譯一下子火得不了。上周,記者打通張譯電話時,他正在重慶為《士兵突擊》作宣傳,因為京城連日下暴雨,飛機無法抵達,所以他被困在了重慶。其實在《士兵突擊》之前,很多觀眾就在康紅雷的電視劇《民工》中見到過張譯的身影了。那部戲是在中央電視台播出的,張譯在劇中飾演的是郭振東。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張譯是哈爾濱人,因為很喜歡穿軍裝、當軍人的感覺,所以9年前考進了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當了9年的兵。說起自己會什麼會出演《士兵突擊》,張譯說:「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前身是戰友話劇團的一部話劇,叫《愛爾納突擊》,這部話劇一共演了三年,我在這部話劇里是場記,同時還出演袁朗這個角色的B角,這部戲的編劇蘭小龍也是我們話劇團的。因為我和康紅雷導演、編劇蘭小龍都合作過,他們對我比較了解,所以在拍電視劇《士兵突擊》的時候,他們倆不謀而合,都推薦我來演史今。」 如今張譯火了,每天從全國各地都不斷有影迷的禮物被寄到張譯手中,張譯說,在他隨劇組到北京、成都、重慶等地作宣傳的時候,總會有不少影迷從全國各地買車票趕來與他們相聚。還有一位朋友專程從國外趕回來看他,這都讓他非常感動。現在找張譯拍戲的劇組越來越多,不過張譯表示:「最近他不會接拍其他的戲,因為他已經答應康紅雷導演,要出演康導的新劇《我的團長我的團》。」 張譯為人低調.接受媒體采訪時非常謙虛.即有東北人的直爽,又有山東人的真誠. 鏈接 張譯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YanYuanZhangYi 張譯新浪博客圈: http://q.blog.sina.com.cn/yyzhangyi 張譯影友會: http://www.zhangyifamily.com/ 粉絲網張譯粉絲團: http://zyi.g.ifensi.com/ 演員張譯《士兵突擊》造型 http://post..com/f?kz=114694656 演員張譯主演的電影《雙行線》正在拍攝中 http://post..com/f?kz=114243221 演員張譯《刑警張玉貴》造型 http://post..com/f?kz=114696547 演員張譯《喬家大院》造型 http://post..com/f?kz=114693233 演員張譯戎裝造型 http://post..com/f?kz=114696960 【張譯相片】張譯同志的相片 http://post..com/f?kz=172408774 演員張譯《民工》造型 http://post..com/f?kz=114692554 《士兵突擊》劇照 http://post..com/f?kz=165080176 〖圖片〗《士兵突擊》劇照之史今 http://post..com/f?kz=267956607 〖視頻〗《士兵突擊》在線播放地址 http://post..com/f?kz=254118318 〖視頻〗《喬家大院》長順片斷 http://post..com/f?kz=254116782 〖視頻〗《青春正步走》劉富剛片斷 http://post..com/f?kz=220991343 〖視頻〗《民工》相關視頻 http://post..com/f?kz=257951473 〖視頻〗《末路天堂》相關視頻 http://post..com/f?kz=262101927
『肆』 師偉的個人履歷
生於1928年1月,祖籍山東。早年就讀中國大學生物系。曾參加祖國劇團、華大第三文工團話劇演出。先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導演。曾獲第十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獎特別榮譽獎。主要代表作品:話劇《北京人》、《霓虹燈下的哨兵》,電影《呂梁英雄傳》、《兒女親事》、《一場風波》、《林海雪原》、《不夜城》、《秘密圖紙》等。
成功源於自信
——記電影表演藝術家師偉
師偉檔案
性別:女 原名:孫宗洵 祖籍山東,1928年的農歷正月初一出生於哈爾濱的一個書香世家。人物生平
1946年高中畢業後,考入中國大學物理學院生物系。曾參加「祖國劇社」,演出《虎符》等話劇。1948年入華北大學文工團,走上演員道路。
1950年,師偉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參加影片《呂梁英雄》的拍攝,扮演主角翠蘭。同年,還出演影片《兒女親事》中的李秀蘭。她還在《新兒女英雄傳》中演小八路,《紅色戰斗員》中演小英。
1953年調上海電影製片廠,在影片《母親》中演小喜鵲,較准確、細膩地表達了人物純潔、善良、溫柔的性格。
1957年,在《不夜城》中扮演了大資本家的獨生女張文錚。之後,又在《苗家兒女》、《三八河邊》等影片中扮演角色。
1959年,師偉又調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在《林海雪原》、《東進序曲》、《白求恩大夫》中,分別扮演白茹、周明珠和小賈。在影片《秘密圖紙》中演特務方麗,較為真實可信。她還參加了《林沖》、《愛廠如家》等片。
1972年,她開始擔任導演工作,曾任《閃閃的紅星》、《走在戰爭前面》、《怒吼吧,黃河》、《飛行交響樂》、《失去的歌聲》等影片的副導演、導演工作。
話劇:《虎符》
電影:《兒女親事》、《新兒女英雄傳》、《紅色戰斗員》、《母親》、《不夜城》、《林海雪原》、《東進序曲》、《白求恩大夫》、《秘密圖紙》等
曾導演的影片:《閃閃的紅星》、《走在戰爭前面》、《怒吼吧,黃河》、《飛行交響樂》、《失去的歌聲》等
她是《林海雪原》中深受觀眾喜愛的「萬馬軍中一小丫」——美麗可愛的白茹,也是《秘密圖紙》中那個令人難忘的漂亮女特務方麗。16歲登上話劇舞台,從一名不諳表演的中學生到新中國的演員、導演,80歲的師偉回憶自己走過的藝術道路時說,一個演員如果沒有自信,就沒法演戲,更不會成功。這次讓師偉難忘的首次正式登台經歷,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伍』 電影《十八勇士》演員表都有誰
該電影由國家一級演員宋春麗,原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祝新運,及內地人氣小生宋楚炎等演員聯袂主演。
《十八勇士》由中視坤益(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和長治市委市政府、武鄉縣委縣政府合作拍攝的電影。
電影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山西武鄉的真實事件。該片於2020年10月28日在電影頻道CCTV-6晚20:15首播。
電影《十八勇士》內容介紹:
1943年犧牲在武鄉縣分水嶺鄉南關村的18位的悲壯烈士故事為主線,展示了武鄉縣地下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與日本侵略者鬥智斗勇,堅貞不屈。
以身報國的英雄壯舉,熱情謳歌了八路軍將士和老區人民為抗戰勝利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情節生動,故事感人,是一部愛國主義作品。
『陸』 在《建國大業》中聞一多和李濟深的扮演者都是誰
李濟深:國民黨通緝犯(演員 金鑫)
黃埔軍校副校長,原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曾被國民黨以「背叛黨國」的罪名開除黨籍,下令「全國通緝」。1949年參加第一屆政協會議,當選副委員長。
金鑫:1952年三月生於上海,影視演員。
1977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2007年,主演十七大的獻禮片《倔人呂尚斌》。2009年5月,主演公安題材電影《警察世家》。2011年6月,主演革命歷史題材故事片《忠誠與背叛》
聞一多:演員吳剛
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吳剛: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北京人民藝術劇院。2000年,主演風格獨特的都市情感劇《堆積情感》。2004年,出演的偵探懸疑《黑螞蟻》。2007年,出演的古裝劇《秋海棠》。2009年,出演電影版《潛伏》;同年,在電影《鐵人》中飾演鐵人王進喜,獲得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男主角。2011年,出演《漢陽造》。2013年,出演諜戰情感大劇《我的絕密生涯》。2014年參演電視劇《十月圍城》。2015年出演電影《三體》。2017年憑借反腐劇《人民的名義》而獲得關注。
『柒』 七八十年代有哪些優秀的演員
七八十年代的大陸女明星
張瑜
張瑜,代表作品有:《廬山戀》、《小街》、《啊!搖籃》、《巴山夜雨》等。
潘虹
潘虹(1954年11月4日-
),原籍中國江蘇常熟,生於上海,國家一級演員。197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登上銀幕,先後主演《奴隸的女兒》、《沙漠駝鈴》、《苦惱人的笑》、《透過雲層的霞光》、《杜十娘》、《人到中年》等多部影片,多次獲得演藝界重量級獎項,其中三次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是迄今為止金雞獎史上第一人。在當時國內影壇與劉曉慶及斯琴高娃並列稱為新時期三大女星之一,曾被《中國電影周報》評選為「中國新時期十大電影明星」及日本《電影旬報》評選的「世界十大影星」榮譽稱號。
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代表作有《駱駝祥子》、《成吉思汗》、《大宅門》、《康熙王朝》等。
劉曉慶
劉曉慶重慶市涪陵區人,國家一級演員。曾獲得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等。
傅藝偉
傅藝偉生於哈爾濱。1978年拍攝第一部影片《她從霧中來》,那一年,她才只有14歲。她出演的電影《咱們的退伍兵》獲1986年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第九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廣電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傅藝偉後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並完成了拍攝《風流女諜》、《爺倆開歌廳》等電影的任務。憑借電視劇《封神榜》中的精湛演技,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迎來了事業的第一個高峰。
劉佳
劉佳,黑龍江省鶴崗市人,1960年10月17日出生,於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演員,國家一級演員。1977年出演反特電影《黑三角》而一舉成名,成為那個年代的青春偶像;近年來佳作不斷,《家有九鳳》、《任長霞》、《戈壁母親》、《密戰》、《張小五的春天》迎來了藝術生涯的又一個高峰。
呂麗萍
陳曉旭
陳曉旭(1965.10.29—2007.5.13)是1987年版《紅樓夢》電視連續劇中林黛玉一角的扮演者,其對黛玉這個人物的詮釋,深受眾多中國觀眾的喜愛。
姜黎黎
姜黎黎,遼寧沈陽人,影視演員。1975年考入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1976年拍攝首部影片《雁鳴湖畔》。代表作品:《紅牡丹》、《赤橙黃綠青藍紫》、《街上流行紅裙子》。1983年獲得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惠娟艷
惠娟艷,江蘇無錫人。只要是認識惠娟艷的人,不管是影視圈內的或是與藝術一點也不搭界的朋友,沒有一個不翹大拇指不誇贊她的,都說她為人真誠、熱情善良,一副菩薩心腸。而惠娟艷的精湛演技,使她在多年的從藝生涯中,得心應手地塑造出了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熒屏形象。
殷新
殷新,1958年2月生,河南開封人。著名女演員。1974年入廣東省五七藝校學習。1977年畢業後入廣東省歌舞劇團任演員。1979年入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任演員。曾參加演出話劇「深夜靜悄悄」、「原野」、「風雪夜歸人」等。1985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在《駱駝祥子》影片中扮演被逼為娼的小福子,初顯表演才華。並在電影《大橋下面》、《血,總是熱的》、《女間諜遺書》中飾演重要角色。主演了《一個女人的命運》里的農村少婦梅春,到農村去體驗生活,學習劃船、采菱、拉犁、喂豬、織布等。
殷新十分注意人物的細節刻畫,對人物感情的控制層次分明,恰到好處,善於扮演富有抑鬱愁苦的情感和深沉內向性格的女性。
楊海蓮
吳海燕
中國著名演員,原籍江蘇省沭陽縣顏集鎮,1954年生於上海。吳海燕本是京劇舞台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馬花旦,她從事電影工作,可以說是半路出家,被時人稱為「上影一枝花」。
宋春麗
宋春麗(1951年2月17日-),出生於河北省冀縣;中國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班」畢業。自1964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宋春麗就一直是一名部隊文藝工作者。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同時,她還是中國文聯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視家協會理事,以及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副會長。
王馥荔
王馥荔,女,1949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徐州市,江蘇省話劇團演員,被譽為中國影壇上的「天下第一嫂」。
12歲進入江蘇省戲曲學校學花旦,1967年畢業。分到江蘇省京劇團工作。她的電影處女作是1973年八一廠拍的《水上游擊隊》,她在影片中扮演一江南姑娘。1975年,長影邀她在《金光大道》中扮演呂瑞芬,獲得成功,獲得「天下第一嫂」的稱呼。後來當謝晉拍《天雲山傳奇》時便請她演宋蔽,年齡跨度較大,性格變化也較為復雜,這個角色使她在演技上日臻成熟。
樂韻
樂韻,1967年出生於上海。曾有機會扮演央視版《紅樓夢》中「鳳姐」、「尤三姐」,但最終放棄。
叢珊
1962年5月19日出生在一個文藝工作者家庭。自幼在良好的藝術環境中成長,受到藝術的熏陶。父母都是崑曲演員。
1980年,十八歲的叢珊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學習舞台表演。參演《牧馬人》1982年,著名導演謝晉拍攝影片《牧馬人》
,叢珊以她質朴的外表形象被選中飾演女主角李秀芝。電影《牧馬人》的上映給國人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觀影人數達到了1.2億,國人也在一夜之間迷戀上了影片的女主角叢珊。這是叢珊第一次上銀幕,也是這部電影,讓觀眾第一次認識了叢珊,記住了叢珊。在《牧馬人》里,叢珊以質朴、細膩,富有生活氣息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李秀芝這一純真、善良、可愛的農村婦女形象。由於導演和演員的密切配合,使該片獲得了文化部1982年優秀故事片獎和1983年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叢珊在82年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競爭中獲得提名。同年,她還以60萬選票當選《中國青年報》「最喜愛的十大青年銀幕形象」榜首。
17
朱碧雲
高英
高英,江蘇省話劇團演員。自1979年開始,先後在上影攝制的影片《她倆和他倆》、《等到滿山紅葉時》、《燕歸來》等影片中擔任主要角色。其中,影片《她倆和他倆》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其本人因在影片中飾演方方和園園,獲文化部1979年「青年優秀創作獎」。
肖雄
肖雄,中國影視、話劇女演員。原藉廣東潮陽,1958年9月11日生於上海。代表作品《逆光》、《蹉跎歲月》等。
宋曉英
宋曉英(1954-
)著名表演藝術家,吉林省白城人。1971年高中畢業後進入吉林省吉劇團,1973年初登銀幕,參加了重拍片《平原游擊隊》的拍攝,翌年調入長春電影製片廠,此後相繼拍攝了《金光大道》、《鎖龍湖》、《薩里瑪珂》等影片。
1985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進修班學習,畢業後在影片《鴛鴦樓》、《超速》、《後會有期》中飾演角色,1991年因主演影片《燭光里的微笑》獲第12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溫玉娟
溫玉娟,國家一級演員(正師級)。1959年8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黃城集村。戲劇專業畢業,現就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話劇團,兼任中華全國青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等職,多年來一直擔任全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執行委員會委員。
邵慧芳
冷眉
朱琳
朱琳出生於北京,1978年畢業於中國醫學科學院,自幼喜愛藝術,學習過舞蹈體操,80年代初又就讀於電影學院,再加端莊秀麗,文文靜靜,天生一股書卷氣,因此導演常讓她演知識分子形象:《叛國者》里的實驗員,《白柵欄》及《凱旋在子夜》里的護士、《二十年後再相會》中的技術員、《遠離戰爭的年代》中的歌劇演員……這些生活:實驗室里身著白大褂做實驗,急診室打針發葯,排練廳說戲合樂,她都經歷過,演起來可以說得心應手。
洪學敏
洪學敏,在80年代紅極一時,被譽為「金牌女配角」。因在上世紀80年代出演電影《喜盈門》中「小姑子」仁芳一角走紅全國。
李羚
張芝華
張芝華,1958年生,上海人,中國電影演員。自步入影壇,相繼在《好事多磨》、《女大當婚》、《忘不了你》、《滴水觀音》等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她的表演鬆弛、自然,能把握住整個人物的精神特質,頗受專家和觀眾的好評。
薛白
譚小燕
沈丹萍
中國女演員,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代表作有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屠城血證》、《戰爭子午線》、《留村察看》,電視劇《有一個青年》、《一年又一年》。
張力維
1954年11月17日生於北京。自1973年在影片《海霞》中扮演一位漁家姑娘,以清秀淳樸的形象出現在銀幕上,多年來她始終活躍在銀幕、屏幕上,扮演了眾多不同類型的角色,從純朴少女到白發老嫗,塑造了一個質朴、自然、可愛的女性形象。她的主要影片有《南疆春早》、《春雨瀟瀟》、《R4之謎》、《太陽山》、《人之初(1992)》,電視劇《丹姨》等,因在《丹姨》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角而榮獲「表演學會獎」,1993年,她在影片《人之初(1992)》中飾演一位母親形象,因表現出色,而榮獲第13屆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李秀明
李秀明(1954.12.9-),中國電影女演員。1972年初中畢業後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學員班,1973年結業後留劇院任演員。1976年起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是中國影協第五屆理事。曾主演《甜蜜的事業》、《今夜星光燦爛
》、《孔雀公主》等影片。1981年因在影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扮演四姑娘獲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五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楊麗坤
龔雪
龔雪,中國著名影視演員,中國電影金雞獎和大眾電影百花獎雙料影後。八十年代,她在銀幕和熒屏上塑造了多個精彩的藝術形象,成為那個時代眾多觀眾喜歡的偶像。
何晴
蓋麗麗
『捌』 八一電影製片廠裡面一共一有多少位導演,男演員,女演員,名字
八一廠的著名導演華純、李昴、賈士紘、景慕逵、里坡、陳新資、吳俊 李正元 喬義彥 等。
八一廠的著名演員張勇手、李炎、張帆、袁霞、高保成、王心剛、田華、師偉、里坡、劉江、唐國強、劉龍、於純綿、言小朋、巫剛,郭曉東,黃宏,李幼斌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六里橋北里,佔地面積392.1畝。1951年3月,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名義開始籌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1956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
2018年2月2日,八一電影製片廠將與原總政歌舞團、總政歌劇團、總政話劇團、總政軍樂團合並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八一電影製片廠對內更名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並由副軍編制單位降為正師編制。
2018年6月18日,改革後的八一電影製片廠新任廠長柳建偉稱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廠標會繼續在電影中出現。
發展歷程
1951年3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和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籌建中央軍委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建廠初期,主要攝制軍事教育片和新聞紀錄片。1955年,增加了攝制故事片的任務。
1956年,更名為八一電影製片廠。2018年,根據中央軍委決定,更名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
『玖』 誰有《士兵突擊》的演員表和資料
主創人員:
總監制:陳全勝 王中磊
總製片人:張 謙
編 劇:蘭小龍
導 演:康洪雷
領銜主演:
王寶強 —— 飾 許三多
陳思成 —— 飾 成 才
段奕宏 —— 飾 袁 朗
張 譯 —— 飾 史 今
邢佳棟 —— 飾 伍六一
張國強 —— 飾 高 城
李 博 —— 飾 甘小寧
范 雷 —— 飾 老 馬
馬 帥 —— 飾 李 夢
高 峰 —— 飾 齊 桓
李 晨 —— 飾 吳 哲
士兵突擊》中袁朗扮演者殷弈宏的詳細資料
原名段龍
段奕宏最為人熟知的角色應該是前兩年在央視熱播的抗日大戲《記憶的證明》中的孤膽英雄周尚文。這
次在《大院子女》中再演軍人,卻是截然不同的類型。
「章衛平一開始是非常外向、非常反叛的。」聊起這個新角色,段奕宏會不斷地被自己曾經的經歷打岔
,因為他自己就是從那樣的反叛的歲月走過來的,「我要不反叛的話,我不可能堅持三年來考中戲。尤
其是第一次來考完試後,我覺得中央戲劇學院應該有一張屬於我的課桌。它有一種較勁的東西,就像章
衛平,我哥能做戰斗英雄,為什麼我不能做呢?我當時也是這樣。」
除了反叛,章衛平身上還有很多令段奕宏共鳴的個性:「章衛平的初戀是非常痛的,其實他也不知道真
正的愛情是什麼,只是當她要離開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真的這么難受。當難受的時候才發現愛情,這跟
我也有點像,我在感情上也是慢熱型的。」不過,現在的段奕宏已經過了慢熱的階段,找到了自己的真
愛,他把同是中戲畢業的女友照片大方擺在床頭,並不排斥記者「偷看」。
後來才知道,這種對角色「人戲不分」的解讀是典型的段奕宏式回答,他經常是進了角色就出不來,用
他自己的話說,是那種演戲時很容易傷自己的演員。。他曾經跟孟京輝導演合作,演出著名話劇《戀愛
的犀牛》,一舉成名。近年來,段奕宏在影視界的表現也令人矚目,出演過王小帥、婁燁的電影,這次
在《大院子女》中也是個分量吃重的角色。
史今的扮演者
原名:張毅
身高:178cm
體重:56kg
祖籍:山東
出生地:哈爾濱
出生日期:1978年2月17日
職業:話劇及影視演員∕解放軍文職幹部
單位: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話劇團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電視藝術中心
從藝經歷:1996年——1997年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話劇院
1997年--2006年(現已轉業)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
電影
《雙行線》中飾演劉建林
電視電影
《刑警張玉貴之二/三》中飾演周興
電視劇
《我們的連隊》中飾演蔡新
《民工》中飾演郭振東
《青春正步走》中飾演劉富剛
《喬家大院》中飾演長順
《士兵突擊》中飾演史今
《神秘海平線》中飾演林進強
還出演過《永存我心》《給點兒陽光就燦爛》《京都女警官》《全時空接觸》等多部有影響的電視
『拾』 士兵突擊里的史今扮演者是誰介紹一下~~
張譯
個人檔案
姓名(NAME):張譯(Zhang Yi)
性別(GENDER):男(Male)
原名(FORMER NAME):張毅(Zhang Yi)
小名(NICKNAME):欣欣(Xin Xin)
綽號(NICKNAME):小太爺(Xiao Taiye)、翻譯(Translator)
學前代用名(NAME IN PRESCHOOL EDUCATION):張義(Zhang Yi)
生日(BIRTHDAY):1978-2-17
血型(BLOOD-GROUP): A
身高(HEIGHT):178cm
體重(WEIGHT):56kg
生肖(CHINESE ZODIAC):馬(Horse)
星座(ZODIAC):水瓶座(Aquarise)
祖籍(NATIVE PLACE) :山東(Shandong)
出生地(PLACE OF BIRTH):哈爾濱(Harbin)
現居地(PRESENT ADDRESS):北京(Beijing)
博客(BLOG):不像演員的演員張譯
新浪(SINA):http://blog.sina.com.cn/YanYuanZhangYi
搜狐(SOHU):http://yanyuanzhangyi.blog.sohu.com/
職業(OCCUPATION):
話劇及影視演員∕解放軍文職幹部(曾經)(Modern drama、film and televison actor/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ivilian cadre-- once )
單位(company):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話劇團 (曾經)(Beijing Military Region Political department Ally Cultural work group Theatrical troupe --once)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電視藝術中心 (曾經)(Beijing Military Region Political department ally television arts center--once)
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 (現屬於)(Huayi Brother Star Cultural broker Limited company --now)
從藝經歷(THE EXPERIENCE OF ART):
1996年——1997年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話劇院(From 1996 To 1997--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public opinion theater)
1997年——2006年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From 1997 To 2006--Beijing Military Region Political department Ally Theatrical troupe)
2008年——至 今 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Since 2008--Huayi Brother Star Cultural broker Limited company)
電影作品
2006年《雙行線》飾演:劉建林 導演:喻維宏
電視電影
2006年《刑警張玉貴之二/三》飾演:周興 導演:孫鐵
電視劇集
2003年《我們的連隊》飾演:蔡新 (製片人:李心安 導演:李俊言 編劇:李心安)
2005年《民工》飾演:郭振東 (製片人:張紀中 導演:康洪雷 編劇:陳枰)
2006年《青春正步走》(又名《特戰DR師》)飾演:劉富剛 (製片人:陳艾雨 導演:王連平)
2006年《喬家大院》飾演:長順 (製片人:孟凡耀 導演:胡玫 編劇:朱秀海
2006年《士兵突擊》飾演:史今 (製片人:張謙 導演:康洪雷 編劇:蘭曉龍 )合作演員:王寶強 邢佳棟 張國強
2006年《碧海深沉》(原名《神秘海平線》)飾演:林進強 (製片人:孟凡耀 導演:何燕江 編劇:何燕江)
2007年《軍刀》飾演:張偉 (製片人:孫傑 導演:金琛 編劇:金琛)
2008年《我的團長我的團》飾演:孟煩了 (製片人:張謙 導演:康洪雷 編劇:蘭曉龍)合作演員:段奕宏 李晨 邢佳棟 張國強
2008年《三七撞上二十一》飾演:喬銳 (製片人:馬小鋼 導演:馬小鋼 編劇:陳枰)
2008年《生死線》飾演:何莫修 (製片人:侯鴻亮 導演:孔笙 編劇:蘭曉龍)
2009年《黑槍背後》(原名《終極計劃》)飾演:高青山(導演:沈雷 合作演員:聶遠 吳曉敏等
客串過的電視劇:
《中國儀仗兵》、《永存我心》、《沙場點兵》、《末路天堂》、《京都女警官》 、《全時空接觸》、《給點陽光就燦爛》等等。
配音《午夜出擊》(20集)
舞台演出
舞台劇張譯在《櫻桃園》
葯
突圍
成長歲月
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
支委會【2001年全軍文藝新作品獎表演獎】
戰斗間隙【2003年全國人口文化銀獎編劇獎】
愛爾納·突擊【全軍新劇目展演一等獎】
綠蔭里的紅塑料桶【1999年全軍戲劇調演二等獎】
來自五連五班的調查報道【全軍小品比賽作品一等獎表演二等獎】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2000年全軍比賽一等獎/2001年全國比賽二等獎】
櫻桃園【合作導演:林兆華 合作演員:蔣雯麗】2009
小品
人老需有伴兒、逃學俠客游、戰爭狂人、離婚之後
今晚電視台要報道我們科研組、考場風雲錄、小站情、真心英雄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2000年全軍比賽一等獎、2001年全國比賽二等獎】
戲劇片斷
野山、北京人、虎符、雷雨、天下第一樓、原野、情感操練、大雪地、萬水千山、天邊有一簇聖火、風鈴、紅磨坊、榆樹下的慾望、故去的親人、和天使在一起的二十分鍾悲悼、物理學家、徵友啟示、奧古斯都斯盡了本分、飢餓海峽 等
廣播劇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柳河情、山下那片紅房子、山外有個世界、浪花飛過、夜渡微山湖、太陽花、兩岸情緣、北風吹、山鄉風雲、我的采訪日記、大牆里的春天、邊防團長、沙海驚濤(19集)、家有高官、星星點燈、音樂之魂
【西街故事、魏公村路七號、父女情緣、佛頭回歸記、情定奇緣、等由國際頻道於2004年對台灣廣播】
戰友話劇團——軍營摯愛、零點起飛
小說聯播
長篇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戎裝女人
戰友話劇團——軍營摯愛、零點起飛
電視解說
北京電視台——走進南韓繼
中央電視台第一頻道——東方時空·紀事之軍鼓如歌
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軍營風景線、之歲月尋珍(2002年三至十月每周一期)
中央電視台軍事欄目《國慶五十周年大閱兵》紀錄片——袁大嗓、陸航雄風、未啟動的應急方案、在將軍身邊
中央電視台《子午書簡》欄目——《士兵突擊》
導演作品
執行導演
文藝晚會——七彩的軍營
小品——尋找坐標、切蘿卜
中國教育電視台——學英語(64集學生英語教學片)
導演
小品——所長
文學創作
雙簧——說三國(演出百餘場)
短劇劇本——婚假七天
文小姐·武將軍【刊載於劇本月刊2004-2】
戰斗間隙【獲2003年度全國人口文化文藝作品銀獎、全軍「抗非典」優秀作品獎】
話劇劇本大綱——宗貴兄弟、欲飲琵琶
廣播劇劇本大綱——紅一連
電影劇本大綱——早早歸來、深愛如海、天廣街審判、時間童話
電影劇本——燃燒的高原
電視劇本——穿越黑網(20集/合作)
教學短劇劇本——快捷漢語故事(100集)【即將拍攝】
二十家電視連續劇劇本大綱——6037
與《士兵突擊》
鋼七連三班班長·史今劇照《士兵突擊》之前,演員張譯這個名字對大部分觀眾來說是陌生的。不是沒演過,但多半是些不痛不癢的角色,很難讓人記住。
《士兵突擊》火了,許三多火了,班長史今也火了。喜愛《士兵突擊》的觀眾都清楚:沒有班長史今的「不拋棄不放棄」,就不會有「傻」兵許三多的「突擊」。全劇中,屬於史今的戲份不算多,但打動了無數人。
依然是配角,但這一次,張譯真正實現了「突擊」。
演活史今 不是史今 :
《士兵突擊》是群體戲。除了許三多外,還有成才、史今、高城、袁朗、伍六一、吳哲、老馬等眾多角色。每一個,都很重要;誰演誰,很有講究。
張譯是第一個被導演康洪雷確定下來的演員。「可能因為現實生活里我比較喜歡小動物,導演說我有『悲憫情懷』。」
除了善良,張譯對史今的理解還有「胸懷博大、重承諾、一字千金,但有時候還很犯倔」等。「大家都說史今是『軍中之母』。母性的力量是最堅韌的。我不是說他像個娘們,他是個真爺們。他只是用一種柔軟的方式傳遞了最巨大的力量,這就好比無招勝有招。」
張譯眼裡的史今也並非完人。「他對履行自己的承諾很執著,但他對事業的執著可能就不如袁朗、高城、成才。可是討論史今這個人的缺點,意義並不大,他只是許三多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守護者,遇到的情節也比較單純,他沒有成才那樣跌宕的命運,也沒有伍六一斷腿的意外,他甚至也沒有高城、袁朗那樣鮮明的個性―――他就是一個……好人。」
張譯說:「很多人都說生活中沒有史今那樣的人。我不同意。藝術來源於生活,也是生活的濃縮。史今的優點和缺點就是許多人的集成。史今最大的特點是善良,善良的人身上或多或少有著史今的影子。史今也重承諾,承諾之所以為承諾,就是說出了並堅持做到。生活中沒有這樣的人嗎?很多。」
一個角色成功了,觀眾總會把角色和演員聯想在一起。張譯並不想「揩」史今的油:「史今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但我不是史今,跟他相比,也許我的生活比他豐富一些,錢可能比他多一點,但我的胸懷沒他寬廣。論內心力量,我差他很遠。」
三年場記 三年等待 :
出演史今之前,張譯的願望是演許三多、伍六一、成才。
《士兵突擊》開拍前,張譯給康洪雷寫了一封《我的請戰書》,把自己的優缺點一一列了下來,表明心跡:「做夢都夢見過自己演許三多,但我也知道,可能他根本就不適合我,這只是我一個美好的願望罷了。不管怎麼說,能參加這部戲的拍攝,我就會很高興了。」
張譯後來才知道,寫請戰書之前,他已是康洪雷確定的史今人選。後來真的成了史今,張譯也一樣高興。因為張譯等《士兵突擊》,足有六年。
2000年,張譯所在的戰友文工團開始排演《士兵突擊》的話劇版《愛爾納·突擊》。分配給張譯的,是袁朗B角兼場記。「知道什麼是B角嗎?就是演袁朗A角的演員如果沒出什麼大事,就永遠沒有我上台的機會。」
直到《愛爾納·突擊》最後一場表演結束,張譯也沒當成過袁朗。而長達三年的場記工作,讓他對《士兵突擊》的理解和感情已非一般人能比。「三年的場記加上三年的等待,總共六年,一直到2006年電視劇《士兵突擊》開拍。」
演員之路 曾到死角 :
《愛爾納·突擊》中,張譯除了是袁朗B角兼場記外,還是全劇的龍套。「我一直在我們團里跑龍套。人在自信的時候,五官才會長開。我是部隊學員,團里實行連隊式管理,當新兵時天天挨訓,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很不自信,人也挺難看的。團里很多角色都輪不到我。有時候輪到了,又因為題材的緣故上不了台。」
就這樣,當兵十年,張譯也跑了十年龍套。「戰友們都成了主角,只有我一個人還在跑龍套。那種心理落差很大。」
好在除了自己熱愛的「主業」表演外,張譯還有很多「副業」愛好:錄廣播劇、寫劇本。「沒人找我演戲,我就自己給自己寫。」2004年,他寫的《文小姐·武將軍》短劇劇本,沒被團里通過,卻意外地發表在了《劇本月刊》。
那時,有人找他寫電視劇劇本,當「槍手」,只出文字不出名字的「槍手」。電視劇一共有20集,寫到第18集時,對方一句「我不喜歡你的本子」讓張譯已寫的幾十萬字努力化為烏有。
不順的事接二連三。「一個叫李軼華的副導演打電話給我,說康洪雷的《民工》里有一個角色適合我,我馬上答應了。但是幾乎同時,團里也要開拍一部電視劇,電視劇的導演是外請的,指名要我演劇中的男三號。」
渴望能在單位得到認可的張譯,不得不辭演《民工》。但很快,他又失望了:因為「外請導演對演員不夠了解」,該導演被辭退,張譯也變回了場記兼群眾演員。所幸,《民工》還是向張譯敞開了大門,他也因此與康洪雷導演結緣。「康導給了我自信,但這點自信一回到單位又熄滅了,單位所有人還是認定你根本不會演戲。」
這種不自信,在《愛爾納·突擊》的最後一場公演時,達到了冰點。
「《士兵突擊》里7連面臨改編,2003年我所在的文工團也面臨改編。改編之前,全團在西安進行了《愛爾納·突擊》的最後一次演出。那天演出結束,話劇導演喝了酒,摟著我說:『張譯,你們這撥人里,我最喜歡的就是你了……』我聽了很感動。他接著說:『但是,你一定要多讀書……』我一聽就更感動了。他接著又說:『但是,張譯,你不能再演戲了,你演戲就是個死。』」
那天,張譯感覺自己真的要「死」了。深夜,他久久地站在西安街頭,內心的沮喪也到了極點:「他是那麼真誠地告訴我這番話,我難道真的不適合演戲嗎?」
十年軍齡 一朝轉業 :
當張譯開始懷疑自己表演能力的時候,外面劇組的橄欖枝卻向他不斷拋來:胡玫的《喬家大院》找他演長順,《民工》之後,康洪雷的《士兵突擊》也來找他了。
都不是主角,但都需要投入。
新的問題產生了。被團里認定「演戲是條死路」的張譯,卻成為面臨改編的文工團的重點保留對象:相比於他的演戲天分,他的創作才能更被團里肯定。「團里需要編劇,如果我一年之內能完成三四個小品劇本,就准我外出拍攝《士兵突擊》。」
此時,距離《士兵突擊》開機不到一個月。張譯清楚,自己不可能在一個月內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面對始終熱愛的表演事業,張譯選擇了不放棄,他打起了《轉業報告》。
選擇轉業,有著十年軍齡的張譯並不後悔:「人在一個特定的年齡、一段特定的時間總歸是要穿上軍裝的,不穿不行。不過,對我來說,繼續留在部隊,的確會很安穩,但自己的將來,也完全能一望到底。我選擇把將來放到一個未知的世界裡。」
不求風光 只求快樂 :
得到轉業報告被批準的消息時,張譯正好在拍史今轉業那場戲。
那場戲里,史今哭了,許三多哭了,觀眾也哭了,但張譯對自己的表演並不滿意。「你經歷過離別嗎?有一種人面對離別時,只會在背著人時偷偷抹上一把眼淚,但一到人前就又笑上了,因為他知道離別時更需要有人調節氣氛。我想演的史今就是那樣的。但我沒做到,第一遍就哭成那樣了。我跟導演說,不行咱再來一遍,可是又哭了,第二遍也沒完全止住眼淚。導演說,既然都是流眼淚,還是用第一遍拍的。」
對於《士兵突擊》的成功,張譯說:「我沒塑造史今,史今是東北人,我自己本身就是東北人。我沒有付出那麼多的體力和精力,只是來點擠眉弄眼再來點方言就成了史今,實在佔了他很大便宜。」
最大的「便宜」,莫如出名。出名,容易導致自我膨脹。堅持說自己還遠不是名人的張譯直截了當表示:「誰膨脹了,誰的藝術生命也就到頭了。千萬別覺得自己是在高處。沒起來過,也就不存在摔下去的危險。」
張譯說:「20歲出頭的時候,有一次去部隊演出,有些戰士要求我們簽名,覺得很風光。但演出結束回團,等待你的依然是每天高強度的訓練,就明白了人生不會永遠風光,這道理就好像四季輪回一樣。那時,睡覺前偷喝一口可樂再打上個飽嗝,就覺得無比快樂。其實現在也一樣,能夠在平凡的日子裡自得其樂,要比人前無限風光更有意義。」
附錄:
我的請戰書
張譯和他的貓兒們尊敬的導演:
我是部隊文工團的演員,我們團有著近七十年的光榮歷史,我個人對部隊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和說不清的軍人情節。我申請參加《士兵》這部電視劇的拍攝,仔細考慮,我的優勢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我熱愛這部戲,熱盼這部戲
2. 八年兵齡,出身於北京軍區最窮的24集團軍,最窮的70師、最窮的210團、步兵三營七連四排一班。做過副班長,內務、隊列、口令、高低姿匍匐、射擊、軍體拳、拆卸槍支、保養武器及車輛、坦克步戰車登車動作等單兵素質優秀
3. 是萬歲軍38集團軍112師直屬楊子榮偵查營名譽戰士、112師防化營偵察連代職副指導員,參加過偵察兵訓練,有一定的體能和偵察兵技能,熟悉八一步槍、九五式自動步槍、微型沖鋒槍、五六式手槍、四零火箭筒等武器、熟悉手榴彈投擲動作,熟悉軍營生活、熟悉部隊上下級關系
4. 經歷過堅苦的日子:修過靶場、滔過糞坑、通過垃圾道、參加過十天的負重60公斤長途野營拉練
5. 在草原八百里邊防線上行走過,采訪過只有兩個人和一條狗的邊防哨所,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認為吃苦是一種財富和人生最大的幸福
6. 在全亞洲最大的軍事訓練演習基地——內蒙古朱日和基地生活過,參加過軍事演習、自願參加過九八抗洪等一線工作,有血性,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激動、什麼叫軍人的豪情和榮譽
7. 身為話劇《愛爾納·突擊》的演員、場記長達三年,對故事很熟
8. 閱讀小說《士兵》多遍,內心有強烈的共鳴,以至每次都會哭上幾回,不僅熟知小說故事內容,而且每一次對人物和場景都有進一步新鮮的理解和想像
9. 農村人的臉,不漂亮,但是有傻也有堅定、執著的一面,更有農村人質朴、狡黠的特點。身體雖然略顯單薄,但靈活、協調、應變能力強、有體能、有耐力,五公里越野、緊急集合、打背包程序熟、速度快
10.性格接近,不是很愛說話,但積極向上,從未放棄學習,喜歡做有意義的事情、好好活,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
11.成長經歷接近,在部隊經歷過一段很長的低谷期,甚至曾經極度自卑過,深刻體會到「部隊是一座大熔爐」的真正內涵——不僅是在身體,更重要的是在心理,用一種幾近殘酷的辦法讓人成熟,因此耐得住寂寞。更主要的是目前戰友話劇團的狀況與鋼七連的命運非常接近:近70年的老話劇團不能再演話劇了。我掉過眼淚,深知自己熱愛的部隊即將退出歷史的舞台,同時也存在如果不穿這身軍裝自己還能幹什麼的迷茫
12.年齡與角色接近,我生於1978年
13.演過一次農村兵、兩次農村人、參加過三次部隊題材電視劇的拍攝工作,塑造農村戰士的障礙小些
14.八年來沒有間斷過基本功的訓練以及演員自身修養的完善,讀書、觀察生活、沉下心來做人、踏踏實實演戲。自信,但不自負;自謙,但不自卑。2001年獲全軍新作品展演表演優秀獎,2005年獲全軍小品比賽表演二等獎
15.參加過《民工》的拍攝,與導演等幾個主要部門合作過,會有一定默契,同時可以在現場協助導演組調整隊列等群眾場面
16.由於做夢都想參加這部戲,所以會倍加珍惜,但吸取《民工》經驗和教訓,不會置「接戲」問題於不顧,不會心理壓力過大,只會樂觀、努力!
我的不足之處在於:
1. 方言欠缺
2. 不會做單杠大回環
3. 射擊成績不理想,除第一次五發子彈打過48環之外,其餘一律在30環以下
4. 武裝泅渡沒背過槍
5. 表演欠火候
6. 表演分寸易過
導演,我的確是做夢都夢見過自己演許三多,但我也知道,可能他根本就不適合我,這只是我一個美好的願望罷了。不管怎麼說,能參加這部戲的拍攝,我就會很高興了;就是沒參加成,我也會很高興的,最起碼您看到了我心底里的話。謝謝!
此 致
軍 禮!
學生:戰友話劇團 張毅
2005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