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名星白楊的老照片值多少錢
這些老演員的照片只有收藏價值做個紀念。但是沒有市場價值,因為這種老照片太多了,隨時都可以搜集到,所以是不值錢的。
② 演員白楊的孩子
白楊(1920年4月22日—1996年9月18日),原名楊成芳,湖南省汨羅市古侖人,中國電影、戲劇表演藝術家。
1936年與明星影片公司簽約,與趙丹主演《十字街頭》, 一江春水向東流一舉成名。作為那個年代最受歡迎的中國女演員,白楊也得到了國際傳媒的矚目,英國《泰晤士報》稱其是中國的「葛麗泰·嘉寶」、也是民國話劇「四大名旦」之一。
兒子:蔣曉松 文化人、實業家、社會活動家,博鰲亞洲論壇主要策劃人和推動者。
女兒:蔣曉真 導演 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曾執導《新十字街頭》。
③ 五十年代最火女明星,曾坐過五年牢,出獄後憑一部劇獲獎榮譽演員,她是誰
她是上世紀50年代最受歡迎的女明星,表演風格質朴、優美、自然、含蓄。她善於表現東方女性的魅力。她將自身的女性魅力與角色巧妙結合,塑造出各種美麗動人的女性形象,讓觀眾對她的角色給予無限的同情,從而贏得觀眾的喜愛與尊重。
到了上世紀60年代,白楊每月工資365元,足夠養家糊口。後來,白楊以莫須有的罪名被關了五年多。在監獄里,她吃盡了苦頭,甚至一度精神失常。1971年,白楊出獄,昔日美麗漂亮的大明星,變成了一個面色蠟黃、目光呆滯的老頭。
經過調查,恢復了白楊的名譽。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她的身體逐漸好轉,重新投入到自己熱愛的演藝事業中。1989年,白楊參演了她人生中唯一一部電視劇,也是她的最後一部作品《天下無愛》。她在劇中成熟、精湛的表演獲得了第十屆飛天獎"榮譽演員"稱號。
1996年9月18日,他去世,享年76歲。
④ 白楊的個人生活
姐姐:著名女作家楊沫。
丈夫:蔣君超 導演 、演員。
兒子:蔣曉松 文化人、實業家、社會活動家,博鰲亞洲論壇主要策劃人和推動者。
女兒:蔣曉真 導演 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曾執導《新十字街頭》。
⑤ 1956年白楊主演了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故事片有哪些
《祝福》 。
1956年,白楊主演了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故事片《祝福》,在片中飾演主人公祥林嫂。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在白楊從藝60周年時,劇作家曹禺曾提筆揮墨寫道:「皎若明月,直若白楊,獻身影劇,功績無窮」。
(5)電影演員白楊生活照片擴展閱讀:
白楊的作品主要有:《十字街頭》、《青年中國》、《還鄉日記》、《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新閨怨》、《山河淚》、《團結起來到明天》、《為了和平》、《祝福》、《春滿人間》、《金玉姬》、《冬梅》等。成為享譽中外的電影、戲劇表演藝術家,被評為新中國22大影星之一。
白楊的丈夫蔣君超也是一位導演和演員,於19991年過世;白楊於1996年逝世,享年76歲。他們的墓地位於上海最大的墓地濱海古園,墓前矗立著他們的塑像,面帶微笑,慈祥可親。
⑥ 有關白楊的資料
演員,原名楊成芳,湖南湘陰人,生於北京。1931年考入聯華公司,處女作《故宮新怨》。1936年以《十字街頭》成名。抗戰期間隨上海影人在內地演出話劇,被譽為四大名旦之一。其後拍攝了《中華兒女》、《八千里路雲和月》、《還鄉日記》、《乘龍快婿》等。1947年主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和1957年主演的《祝福》使其藝術成就達到了頂峰。白楊的表演風格質朴、優美、自然、含蓄,長於表現東方女性神韻,一生扮演過20多個銀幕形象,在話劇舞台上塑造了50多個人物,60年代被評選為22大影星之一。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白楊,原名楊成芳,中國著名電影、戲劇表演藝術家,1920年4月生於北平。幼年時代因其父母重...
⑦ 白楊資料54字
白楊,女,原名楊成芳,又名楊君莉,電影表演藝術家。
中文名白楊
別 名楊成芳
國 籍中國
出生地北平
出生日期1920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1996年9月18日
職 業戲劇表演藝術家
主要成就被譽為四大名旦之一
代表作品《故宮新怨》《十字街頭》
白楊(1920年4月22日—1996年9月18日),原名楊成芳,湖南省汨羅市古侖人,中國著名電影、戲劇表演藝術家。1920年4月22日生於北平(今北京)。1931年考入聯華公司,處女作《故宮新怨》。1936年以《十字街頭》成名。抗戰期間隨上海影人在內地演出話劇,被譽為四大名旦之一。其後拍攝了多部電影。1947年主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和1957年主演的《祝福》使其藝術成就達到了頂峰。白楊的表演風格質朴、優美、自然、含蓄,長於表現東方女性神韻,一生扮演過20多個銀幕形象,在話劇舞台上塑造了54個人物,60年代被評選為22大明星之一。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幼年時代因其父母重男輕女的封建意識,將白楊托給奶媽在農村生活。貧境與苦難伴隨了她的童年。1931年其母病故。為了生存,白楊來到聯華影業公司在北平設立的第五分廠的演員養成所,成為該所最小的學員。由於她勤奮好學,進步很快,在無聲電影《故宮新怨》中扮演了一個小丫頭。不久影廠解散,白楊加入到「苞莉芭」劇團,演出過話劇「亂鍾」、「戰友」等。不久該劇團也被強行解散。1934年白楊先後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和中國舞台協會等劇社,開始了職業演員的生涯。在話劇「回春之曲」、「黎明之前」、世界著名話劇「梅蘿香」、「茶花女」中的表演,充分顯露出她的表演才華。
1936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廠成立,經著名戲劇家洪深介紹,白楊與二廠簽訂合同,主演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十字街頭》,在影片中她成功地塑造了楊藝瑛這一青年女性的形象。1937年「七七」事變後,她與陳白塵,沈浮組成影人劇團,深入人民生活進行宣傳抗日救國話劇的演出。1938年,白楊與沈西苓、趙丹、魏鶴齡等電影工作者,來到重慶的中央電影攝影場,拍攝了《中華兒女》、《長空萬里》、《青年中國》等影片,此時,她接觸到斯坦尼表演理論,「斯坦尼」豐富、開拓了她的藝術視野,激勵了她在藝術表演上的探索和追求。與此同時,她又在重慶和成都開始了她的舞台藝術活動,主演了「屈原」、「雷雨」、「日出」、「天國春秋」、「復活」等著名話劇,扮演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使她的表演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被譽為當時中國話劇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1946年抗戰勝利,她回到上海,在昆侖影業公司拍攝了《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影片,之後,她又去香港參加《山河淚》等影片的拍攝工作。
楊洪武篆刻肖像印《白楊》
解放後,她從香港回到北京,先後在《團結起來到明天》、《為了和平》等影片中,塑造了各種優美動人的婦女形象,她的表演藝術也在國內外贏得聲譽。1957年《北京日報》、《沈陽日報》舉辦的最受歡迎的影片、演員的評選活動中,白楊主演的《祝福》、《為了和平》都名列前茅,評選的五位最受歡迎的演員中,她又獨占鰲頭。同年,她作為中國電影代表團成員,參加了捷克第十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祝福》一片獲特別獎。
白楊的一生,從坎坷中走向光輝,這與她從艱苦的逆境中生存,在成功後保持平凡的心態是分不開的。曾因《冬梅》一片的拍攝,同周恩來總理、陳毅同志促膝交談。她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代表了自我,在《祝福》中走向新的高度,在《冬梅》贏得真誠,無論戲中戲外,她都如此「優美」、「自然」、「含蓄」的將東方女性特有的美感,徹底地展示在舞台與銀幕上。她還著有表演藝術專著《電影表演技藝漫筆》、《電影表演探索》及詩文集《落入滿天霞》。80年代還在電視劇《灑向人間都是愛》中塑造了宋慶齡的形象。成為中國影壇上負有盛名,卓有成就的表演藝術家。於1996年9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2電影作品
編輯
表演藝術家白楊
1932年《故宮新怨》
1937年《十字街頭》
1937年《社會之花》
1937年《四千金》
1939年《中華兒女》
1940年《青年中國》
1946年《聖城記》
1947年《一江春水向東流》
1947年《八千里路雲和月》
1947年《還鄉日記》
1947年《乘龍快婿》
1948年《山河淚》
1948年《新閨怨》
1951年《團結起來到明天》
1955年《為了和平》
1956年《祝福》
1959年《金玉姬》
1959年《春滿人間》
1961年《冬梅》
電視劇作品
《灑向人間都是愛》(1988)飾宋慶齡
3家人
編輯
姐姐:著名女作家楊沫。
丈夫:蔣君超 導演 、演員。
兒子:蔣曉松 文化人、實業家、社會活動家,博鰲亞洲論壇主要策劃人和推動者。
女兒:蔣曉真 導演 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曾執導《新十字街頭》。
⑧ 體院學生主演《冰上姐妹》女一號,曾與白楊搭檔,80歲近況如何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239)——盧桂蘭】
No.1
「在我們生活的道路上,友誼的花朵四季常開。它把濃郁的芳香,灑進了我們的胸懷。啊,同行的夥伴手兒從此挽得更緊,前進的人們腳步從此走得更快……」
這是五十年代上映的電影《冰上姐妹》的插曲,歌名叫《友誼之歌》。對於這首電影歌曲,想必許多人不記得了,今天的人們已很少有人會唱。但這首歌頌友誼的歌,在當年曾感動過無數人,激勵過無數人。
如今,80歲的盧桂蘭早已不再拍戲,正與丈夫幸福、低調地安享晚年……
娛文娛視祝福盧桂蘭、丁笑宜影壇伉儷安康幸福!壽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