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七年代大陸男演員
王心剛1932年元旦生於大連,少將軍銜,享受副軍級待遇。主演《偵察兵》等。
於洋 山東黃縣人,1930年生,原名於延江 。《英雄虎膽》《戴手銬的旅客》
198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
李仁堂(1930年2月28日-2002年6月24日)生於吉林撫松,原籍山東
主要作品:《青松嶺》 等。
龐學勤 1929年生於江蘇阜東 主演《獨立大隊》《兵臨城下》等。
曾任長春電影製片廠副廠長。1986年任珠海市文化局局長。
趙丹 (1915-1980)原名趙鳳翱。原籍山東肥城,生於揚州,後居南通。
主要作品《李時珍》、《林則徐》、《聶耳》等
陳述 原名:陳致通 生日:1920年 在《渡江偵察記》中成功地飾演國民黨情報處長
葛存壯 (1929.1.13-) 演員。河北饒陽人。《小兵張嘎》中的日軍小隊長龜田
郭振清(1927-2005)天津 《平原游擊隊》雙槍李向陽威震四方。
仲星火生於1924年2月5日,安徽毫縣人。《李雙雙》《今天我休息》等作品。
藝名:孫道臨 本名:孫以亮 出生日期:1921年12月18日 籍貫:浙江嘉善 出生地:北平
主演《永不消失的電波》
還有達奇、村裡、張瑩、張良、張連文、楊在葆、陳強、張平、馮喆等著名演員曾激勵一代人
2. 《獨立縱隊》中的 和尚 的飾演者是誰
姓名:李炳雷
語 言: 中文、 英文
身高:172cm
文化程度: 大學本科
職業:演員 (全國武術冠軍)
特長: 影視表演、武術、騎馬、駕駛
工作及學習經歷:2003年至2008年工作於加拿大.在此期間曾在《BIG FOOT 》電影公司學習影視表演。
影視作品:
電影:
2008年3月 美國數字電影man from shaolin《少林男子》飾演 反一號 黑鑫 導演 recherd
2009年3月數字電影《連環扣》飾演阿雷導演魯堅
2009年7月美國電影《The lastkong Fu Monk》飾演反一號 LAM. 導演 LIPENG ZHANG 2009年8月電影《功夫夢》飾演李師傅
2009年10月電影《鏢行天下之燃眉危機》反一號阿拔台 導演鄧衍成
2010年4月電影《無畏英雄》飾演反一號顧老二 導演張源
2 010年7月 電影《御前侍衛》男二號 左匡
電視劇:
2009年5月電視劇《網商》飾演美國華僑 KIVEN(凱文)導演 張宣楠
2009年12月電視劇《流星蝴蝶劍》飾演 銀鵬蕭安。導演李惠民. 動作導演 劉志浩.
2010年2月 《少林寺傳奇第三部》大漠英豪. 飾演風將軍.
2010年9月 電視劇《蓋世英雄方世玉》反一號 查哈赤 導演 朱玉龍動作導演 潘建君
2011年6月電視劇 《獨立縱隊》 主演 孫和尚 導演 王向偉
2011年9月 電視劇《血色黎明》主演 沈豹 總導演 潘建君
2011年11月大型電視史劇《隋唐英雄》主演 單雄信導演 王向偉 李翰韜等
2012年3月電視劇《五台山傳奇之女尼排》飾演 八路軍連長 林大江 導演 李翰韜
3. 演員郭振清演過那幾部電影
1952年:《六號門》;
1954年:《英雄司機》;
郭振清銅像(圖1)
1955年:《平原游擊隊》;
1956年:《春節大聯歡》;
1957年:《暴風雨中的雄鷹》;
1958年:《花好月圓》;
1959年:《換了人間》;
1960年:《羌笛頌》、《我們這一代人》;
1961年:《萬木春》;
1963年:《獨立大隊》;
1964年:《英雄兒女》;
1973年:《艷陽天》;
1974年:《鋼鐵巨人》;
1975年:《決裂》;
1976年:《山村新人》;
1977年:《嚴峻的歷程》;
1978年:《濟南戰役》、《小字輩》;
1979年:《排球之花》;
1981年:《大虎》[兼與印質明合作導演];
1984年:《四等小站》;
1989年:《荒娃》。
4. 猜一個演員
郭振清(1927年8月15日——2005年8月24日),天津人。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畢業於華北職工幹部學校。先後為天津總工會文工團演員,天津藝術劇院演員,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20世紀五十年代初,因主演電影《平原游擊隊》蜚聲影壇。
中文名
郭振清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927年8月15日
逝世日期
2005年8月24日
職業
演員
畢業院校
華北職工幹部學校
代表作品
《平原游擊隊》《六號門》》《花好月圓》《獨立大隊》
人物生平
郭振清,1927年生於天津。電影表演藝術家。早年曾在私塾念書。後在電車公司任售票員。建國後曾參加華北職工幹部學校學習。後任天津總工會文工團演員、天津藝術劇院演員。1952年在影片《六號門》中飾演主角胡二,因表演質朴深沉,感情真摯,獲得好評。1955年任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相繼在《平原游擊隊》《花好月圓》《獨立大隊》《英雄兒女》等十餘部影片中扮演角色。其中在《平原游擊隊》中扮演的李向陽,在《獨立大隊》中扮演的馬龍,表演自然,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徵。1981年任天津市廣播局演員。
5. 白蓮花的演職員表
導演:中叔皇,孫永平
副導演:趙家耀 ,於傑
編劇:謝洪,張華勛
製片主任:陳俊揚
編輯:陸壽鈞 ,祝鴻生
攝影:應福康, 鄭洪
錄音:王惠民
剪輯:劉嘉麟
美工:張萬鴻 吳天慈
作曲:蕭珩
化妝:張安林
服裝:葉根生
道具:方勇 吳曰銳
照明:李明德
煙火:徐文壽
泥塑:林阿福
擬音:錢守一
特技設計:邰旭中
特技攝影:陳耀
布景製作:張信全
製片主任:陳俊揚
演奏:上影樂團
指揮:王永吉
獨唱:朱逢博 戚長偉 吳海燕飾 白蓮花
宮喜斌 飾 肖烈
徐阜 飾 彭炳青
王惠 飾 麻叔
虞桂春 飾 馬侯
祁明遠 飾 柳飛
朱順良 飾 姜四
李士輝 飾 小武
謝世英 飾 春花
胡浩 飾 高占奎 高敬軒
楊兆權 飾 馮處長
曹坤其 飾 王副官 導演:中叔皇
中叔皇(1925—),1946年,通過昆侖影業公司的考試成為一名演員,先後參加了《一江春水向東流》、《新閨怨》的演出,後又在《關不住的春光》中扮演隊長,在《武訓傳》中扮演地主大管家趙雄。
解放後,中叔皇在《人民的巨掌》、《我們夫妻之間》、《紅花曲》、《彩車曲》、《為孩子們祝福》等片中扮演角色。
1953年,中叔皇隨「昆侖」並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參加《渡江偵察記》、《天羅地網》、《春滿人間》等多部電影的拍攝,在《地下航線》中扮演主人公林森官,獲得成功。
六十年代,中叔皇進入藝術創作的黃金時期,先後拍攝了《紅日》、《金沙江畔》、《獨立大隊》、《兵臨城下》等多部影片;七十年代,拍攝了《火紅的年代》。
1975年,中叔皇開始導演工作,執導了《小將》、《朝霞異彩》等片。1980年與人合導《白蓮花》。1984年執導了喜劇片《月亮灣的風波》。
主演:吳海燕
吳海燕(1954—),電影演員,1974年,吳海燕在北京電影製片廠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一位英姿颯爽的女民兵)而一舉成名。
「文革」後,吳海燕在影片《綠海天涯》中飾演一名為祖國科研事業犧牲在莽莽叢林中的女青年魯琨。
1978年吳海燕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參予演出了《等到滿山紅葉時》,扮演一個農村長大的姑娘楊芙。表演中她注重真切細膩,層次分明地展現復雜豐富的感情變化,其中尤以「哥哥」去世一場戲為佳。之後,在影片《白蓮花》中扮演白蓮花,將人物外表豪放堅強,內心細膩敏感的特徵演繹得曲盡入微。
1981年,吳海燕在《檢查官》>中扮演一個戲不多的配角,一位致殘的舞蹈演員。在表演出她充分體驗角色不幸致殘的深切痛苦和對舞台生活的同衷眷戀,通過表情准確揭示人物心情。進入九十年代,吳海燕仍活躍在銀屏上,不斷參予電視劇的拍攝,如《賣大餅的姑娘》、《浣紗女的傳說》、《伴飛》、《你好,太平洋》等。
6. 郭振清的人物簡介
郭振清,1927年生於天津。電影表演藝術家。早年曾在私塾念書。後在電車公司任售票員。建國後曾參加華北職工幹部學校學習。後任天津總工會文工團演員、天津藝術劇院演員。1952年在影片《六號門》中飾演主角胡二,因表演質朴深沉,感情真摯,獲得好評。1955年任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相繼在《平原游擊隊》《花好月圓》《獨立大隊》《英雄兒女》等十餘部影片中扮演角色。其中在《平原游擊隊》中扮演的李向陽,在《獨立大隊》中扮演的馬龍,表演自然,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徵。1981年任天津市廣播局演員。
7. 獨立大隊 詳細劇情介紹
片名:獨立大隊
主演:龐學勤 中叔皇 達 奇
導演:王炎
出品:長春電影製作廠
劇情介紹:1946年,粵北游擊隊派葉永茂為聯絡 員,去爭取一支從國民黨軍隊嘩變 出來,由馬龍率領的「綠林」隊伍。 馬龍在共產黨政策的感召下,接受收 編為粵北游擊隊獨立大隊。但馬龍受 結拜弟兄刁飛虎與李登高的離間,對 葉永茂抱有戒心。秋收後,大隊奉命 去鎮上搜繳地主的武器,馬龍徑派刁 飛虎前往執行。刁與地主老婆淫樂終 宵,不但槍沒搜到,反將地主放跑。 農民出身的新戰士牛牯對此極為不滿 ,便持槍離隊。刁飛虎反誣葉永茂勾 引牛牯逃跑。在抓回後審問時,牛牯 當眾揭發刁的土匪行徑,群情激憤, 紛紛要求嚴懲刁飛虎。只因李登高苦 苦求情,馬龍又念他過去曾救過自己 的命,便又輕饒了他。但通過這次事 件,馬龍也意識到非整頓隊伍不可。 不久,李登高叛變投敵。刁飛虎趁葉 永茂回支隊開會之際,聲稱駐在太平 圍的國民黨保安團准備起義,請求馬 龍前去接應。馬龍信以為真,令三中 隊留作掩護,親率大隊直撲太平圍, 遭到敵人炮火的猛烈射擊。馬龍負傷 ,幸葉永茂及時趕回救護了他。支隊 援兵來到,全殲頑敵。血的教訓使馬 龍倍感愧疚,主動要求改變番號,獨 立大隊被改為「粵北游擊隊第四中隊 」。馬龍和葉永茂從此成為一對親密無間的戰友。
8. 電影演員郭振清簡介
郭振清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電影演員郭振清簡介,供大家參閱!
電影演員郭振清簡介
郭振清(1927年8月15日——2005年8月24日),天津人。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 畢業 於華北職工幹部學校。先後為天津總工會文工團演員,天津藝術劇院演員,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20世紀五十年代初,因主演電影《平原游擊隊》蜚聲影壇。
電影演員郭振清人物生平
郭振清,1927年生於天津。電影表演藝術家。早年曾在私塾念書。後在電車公司任售票員。建國後曾參加華北職工幹部學校學習。後任天津總工會文工團演員、天津藝術劇院演員。1952年在影片《六號門》中飾演主角胡二,因表演質朴深沉,感情真摯,獲得好評。1955年任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相繼在《平原游擊隊》《花好月圓》《獨立大隊》《英雄兒女》等十餘部影片中扮演角色。其中在《平原游擊隊》中扮演的李向陽,在《獨立大隊》中扮演的馬龍,表演自然,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徵。1981年任天津市廣播局演員。
電影演員郭振清人物 事跡
起源
20世紀五十年代初,因主演電影《平原游擊隊》蜚聲影壇。智勇雙全的游擊英雄李向陽被人們廣為贊譽和稱頌。李向陽的扮演者郭振清,從此也就成為人們熟悉和喜愛的著名演員。
郭振清生長在天津一個貧寒的家庭里。生活的坎坷促他早熟。迫於生計,在他剛滿17歲時,就跨上了電車,當了一名售票員。在那裡,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他飽受生活煎熬之苦,也從此開始認識了人生。當解放天津的炮聲響徹在海河上空時,他的生命翻開了新的一頁。1949年底,黨送他到華北職工幹部學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到天津市總工會文工團當演員。他第一次參加演出的話劇是反映紡織工人生活的《提高一步》。第一次使他嘗到創作甜頭的演出是話劇《不是蟬》。1981年,郭振清告別工作了20多年的長春電影製片廠,全家回到了哺育他成長的故鄉--天津市,擔任了天津廣播電視藝術團的導演。同年與印質明聯合導演了 故事 片《大虎》,以後又主演了故事片《荒娃》。
獨具特色的風格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郭振清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他的表演奔放而又細膩,質朴無華而又真實可信。看過《平原游擊隊》的觀眾,不會忘記那位手執雙槍、縱橫馳騁在敵人心臟里的游擊隊長李向陽。這個傳奇式的抗日英雄,以自己獨特的思想和行為軌跡,一度成了勇敢、機智的代名詞。
1957年,郭沫若曾題詞一首贈郭振清同志。詞曰:“鳳頭鳩見桑葚,獨立枝頭有所思。自我陶醉不可耽,高飛四海頌和平,月桂菊可尋。”郭老詩中的深刻寓意,正是郭振清幾十年勇攀藝術之路精神的真實寫照!
在新中國17年的紅色銀幕上,長影廠的郭振清和八一廠的高寶成,是兩個最符合“工農兵”形象的銀幕代表人物,他們輪廓突出、稜角分明、濃眉大眼、身材魁梧,既有男子漢的陽剛偉岸之氣,又有符合代表人民大眾鮮明個性的本質特徵,特別是郭振清在1955年拍攝的《平原游擊隊》,飾演的“雙槍李向陽”這一威風凜凜的抗日英雄形象,立刻風靡全國,家喻戶曉。
電車飛向大銀幕
1927年8月15日,郭振清出生於天津衛的一個做小生意的商人之家,幼年時代靠父親擺小攤維持生活。他小時候十分頑皮,只要熱鬧的街市上有踩高蹺的、玩雜耍的、唱大鼓戲的、演驢皮影的、馬戲表演的,總有他圓圓的大腦袋削尖地朝最前邊擠。小小的年齡,就非常羨慕民間藝人的生活,這大概就是郭振清最早的耳濡目染的藝術啟蒙。
1943年,郭振清16歲那年,為生活所迫,前去電車公司應聘,當上了一名電車售票員。在日本侵略者統治中國的黑暗時期,初涉社會的郭振清深刻體會到生活的艱難。他每天必須在凌晨3點就起床,連續工作12個小時。路上還不能下車吃飯,餓了就啃上幾口隨身攜帶的雜和面窩頭,或是用豆餅、豆腐渣和山芋面做的干糧。
電車行駛在繁華的城區街道,為了聚集人氣,招攬生意,街頭的大小商家都在播放著流行的曲藝節目。這聲音就如同磁鐵吸引金屬一般,郭振清人在車中,神思卻伴隨著音樂盡情地在街市的歌海里遨遊。
空暇間,他就和一幫志同道合的親朋好友自組樂隊,演奏“金蛇狂舞”、“步步高”等著名的廣東音樂,或是踩高蹺、練 武術 ,還學會了單弦、數來寶、相聲和評劇等表演技巧。當時,電車公司成立了一個由穿長衫大褂的職員組成的業余京劇團,郭振清聞之幾次前去報名加入,只是因為自己是卑賤的“穿號坎”的窮售票員,屢次遭到冷嘲熱諷。郭振清不甘心,只要一有空,就自我推薦當場唱上一段“西皮二黃”,他的誠心和執著最終感動了負責人,破例將郭振清吸收進去。但是,“穿大褂”的終歸是瞧不上“穿號坎”的,郭振清走進了業余京劇團後,也只能被指使著幹些雜活,連“龍套”都不讓他跑。
假戲真做獲得愛情
對於郭振清來說,電影《六號門》既是他演藝的幸運之門,也是他個人情感的幸福之門。因為這部根據同名話劇改編拍攝而成的描寫天津碼頭搬運工人在新舊兩個社會不同命運的《六號門》,使郭振清的本色表演贏得了廣大工人的一致認可而名聲遠播。同時,也正是因為這部《六號門》,他在劇中與自己演對手戲的青年女演員李曉功由相識、相知到相愛,假戲真做地牽手同行。這恐怕對於郭振清來說,又是一個絕對意料之外的驚喜等等。
《六號門》開始拍攝時,劇中的一些主要演員因為是借調而來的,一再更換,換到第三撥,原班人馬早已經是所剩無幾,只有東影廠新招收來扮演胡二妻子的青年演員李曉功留了下來。在《六號門》之前,李曉功已經在1950年參加過電影《光榮之家》的拍攝,接著還加盟到《劉胡蘭》劇組,後來在1959年國慶10周年獻禮片《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扮演了具有喜劇色彩的胖大嫂。
半年後,《六號門》曲終人散,郭振清吃驚地發現自己愛上了李曉功,而少女的心扉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感覺這個朴實厚道的天津小夥子就是自己心儀已久的心上人。兩位“弄假成真”的熱戀情侶回到天津,參加了喜氣洋洋的集體婚禮。
新婚燕爾,李曉功憑借著在電影學院蘇聯專家指導的表演班學習過的科班出身,幫著酷愛演戲的丈夫分析角色,提高業務。也正是由於郭振清在《六號門》的不事雕琢的出色表演,他被東影廠調去,當上了有別於舞台話劇表演的專業電影演員。1953年9月,郭振清進廠不久,就作為廠里重點培養的對象,榮幸地參加了捷克斯洛伐克舉辦的中國電影周活動。回國後即刻再次主演了描寫新一代火車司機生活和事業的故事片《英雄司機》,劇中男一號郭大鵬的藝術形象,是郭振清本色表演的又一個新起點。而李曉功為了全力支持郭振清冉冉升起的事業,自覺自願地在事業上跑起了“龍套”,辛苦地在家裡相夫教子。
經典電影造就英雄偶像
1954年,幸運之神再次降臨到郭振清的頭上,郭振清把《平原游擊隊》中游擊隊長孤膽英雄李向陽的精神氣質把握得十分准確到位,生動地塑造出了一個智勇雙全、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英雄人物。
《平原游擊隊》是1955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的。為了更像劇情里那個黑不溜秋、膽大如虎的八路軍,郭振清跟隨劇組深入到河北、山東一帶去體驗生活,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努力讓自己更加貼近那個年代的人物個性。
同行里的“樣樣通”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雖然_運動不斷,但對於出身“紅五類”、又是“工人階級領導一切”、並成功扮演“工農兵”角色的郭振清來說,他一心一意沉浸在不斷塑造新角色之中,頻繁上戲,年年沒有閑著,就連在1956年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紀錄片《 春節 大聯歡》,也特意找來空暇中的郭振清與另一個女演員安琪,聯合擔任電影拍攝的解說報幕員。
在那個充滿激情的年代,天津 文化 主管部門曾組織名為“笑的晚會”固定演出。此時,郭振清早已因扮演李向陽而名聲在外,作為天津文藝界的名人,他也經常會接到這方面的邀請信函,因為他的相聲說得頂呱呱。
銀幕和舞台是郭振清縱橫馳騁的疆場,而體育賽場和訓練場則又是他另一個特殊的一方遼闊天地。郭振清還是一個不折不 扣的球迷,上世紀50年代末新中國10周年大慶的時候,郭振清作為文化部 足球 隊的代表,前往北京京劇團,與著名的京劇大花臉裘盛戎、老生李宗義等演藝界名家一起踢球。
1963年,郭振清參加由王炎導演的《獨立大隊》的拍攝工作,扮演一個由草莽英雄轉化為革命戰士的男主角馬龍,再次以他那質朴生動的精湛演技征服了“李向陽迷”。
1973年,當國家恢復故事片生產的時候,郭振清在當年就出演了由林農導演的、根據浩然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農村電影《艷陽天》。1974年,被安排到嚴恭導演的工業題材的電影《鋼鐵巨人》劇組。1975年,又被北影廠抽調到李文化導演的《決裂》中,擔任男主角龍國正。1976年回廠後,本來讓他准備重新再次主演重拍片《平原游擊隊》中的“李向陽”,但是,由於年齡的關系,郭振清實在難以再現當年叱吒風雲的雄姿,而改為在幕後負責“新版李向陽”李鐵軍的表演輔導工作。在電影表演創作實踐中,郭振清不但虛心求教,刻苦鑽研,逐步將自己的戲路擴展到能洞察每一個角色的心理空間之中,從而成為中國影壇獨具風格的著名電影演員。同時,他還能夠把自己精心塑造的每一個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角色的實踐 經驗 ,無私地傳授給年輕的下一代。
電影演員郭振清晚年生活
步入垂暮之年的郭振清,雖身陷病榻,老伴李曉功也癱瘓在床,但回想起自己年輕時代領略到的輝煌,郭振清充滿著對人生的知足。郭振清因年事已高,中風癱瘓,雖由此帶來嚴重的後遺症,讓以往能言會道的他發音都成了問題,但“共產黨”這三個字,卻時常掛在嘴邊。是啊!他對共產黨有著深厚的感情,有著發自肺腑的真切表白。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郭振清至今還不是共產黨員,為了早日想入黨,他努力爭取了一輩子,但總是好事多磨,每當差一點要跨進黨的大門,總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事情意外出現。步入風燭殘年的郭振清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他對一輩子演戲已經毫無遺憾,因為有他的李向陽,還有馬龍,但他這一輩子惟一的遺憾,就是想早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接受黨組織的考驗,早日了卻那難以釋懷的真摯情感。
9. 求幾部好看的國產的黑白電影
1、《小兵張嘎》,改編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說。是由潤亞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北京中亞廣告有限公司出品。由徐耿執導,徐兵編劇,謝孟偉,杜雨,張一山,王莎莎、錢哆多聯袂主演的一部20集電視連續劇。
2、《八千里路雲和月》聯華影藝社拍攝的劇情片,由史東山執導,陶金、白楊主演,於1947年2月上映,該片以抗戰時期的抗敵演劇隊四、九兩隊的生活為藍本,講述女大學生江玲玉毅然參加救亡演劇隊,並與青年音樂家高禮彬在艱苦的斗爭中相愛,抗戰勝利後二人返回上海,生計艱難,卻堅決不向黑暗低頭的故事。
3、《不拘小節的人》是195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愛情喜劇片。由呂班執導,白穆、黃婉蘇領銜主演。
4、《沒有完成的喜劇》講述了一個病子、一個胖子從上海來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參觀學習,傳經送寶,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李導演請他們參加三個諷刺喜劇的排演。綵排那天,許多人前來觀看,大家興奮地交談著,惟有批評家「一棒子」緊閉著雙眼,專心地待候節目的開始。
5、《孤兒救祖記》講述了富翁楊壽昌晚年喪子。為占家產,侄子道培與陸守敬狼狽為奸,誣告兒媳余蔚如不貞,致使蔚如掃地出門。數月後,蔚如生下一子,取名余璞。余璞十歲,就讀壽昌所建學校。壽昌亦居住於此。祖孫互不相識,然余璞彬彬有禮,膽識過人,頗得壽昌喜愛。
10. 獨立縱隊 演員表
92606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