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港台電影配音演員大部分都是誰就那些90年代香港電影剛火和進入大陸市場發展起來的時候
90年代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而大多數內地觀眾觀看的這些經典,聽到的其實並不是演員的原聲。因為香港大多數的演員普通話不是很標准,在拍攝電視劇時,很多是粵語對話。所以就需要重新配音了。
林保全,TVB配音演員中的老前輩,為港版《哆啦A夢》的哆啦A夢配音,之後為多部國外動畫、電視電影進行配音。
㈡ 黃日華版天龍八部里給王語嫣配音的叫什麼
潘寧老師啊!真的超級驚艷啊王語嫣的配音,她還配過任盈盈、高婕、苗翠花、如妃等等等,雖然都很好聽,但是沒有王語嫣那麼讓人舒服了,正如段譽所言,「王姑娘聲音如同仙樂」,配曲非煙時也是用這種小女孩調調,同驚艷!
附上潘老師資料:
潘寧是香港電影國語配音員,也是TVB 配音組第一個為全部六大花旦配過音的人。
音色優美指數:10 配音技巧/角色變換能力:10
綜合評定:10
適合角色:女子[青年/中年/老年] 兒童[男/女]
固定partner:鄧萃雯[金枝欲孽/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等]、郭可盈[刑偵等]、關詠荷[陀槍師姐等]、蔡少芬[一號皇庭5等]、米雪[溏心風暴等]、郭羨妮[尋秦記等]
加入TVB配音組時間:80年代初 現役
㈢ 港劇里的普通話配音究竟是香港人配的,還是引入內地後由內地人配的
港劇的普通話配音究竟是香港人還是引入內地後由內地人自己配音的?這個應該沒有太大疑問,以TVB為例,他們有專門的普通話聲優負責為粵語劇配音,最著名的莫過於人稱「杜SIR」的杜燕歌先生了。古天樂版電視劇《神鵰俠侶》里的楊過就是由他配音的。甚至很多人認為,杜先生的聲音才是「真楊過」!
港劇配音的時代變遷改革開放之前及初期的一段時間里,內地市場對於港劇而言還處於「拓荒期」,港劇的主要外輸市場是台灣和東南亞華人聚居區(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以台灣為主。因此,這段時期內的港劇配音以台灣的所謂「國語」為主,多少都帶著一些「台灣腔」!當然,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老蔣和小蔣當政期間台灣的所謂「國語」遠沒有現在這么重的「台灣腔」,相對更加接近普通話一些。所以,我們看八十年代用台灣所謂「國語」配音的港劇時並沒有現而今看台劇時那種語言上的「違和感」。甚至台灣本土產的影視作品中對白也相當接近普通話,如台灣老電影《黃埔軍魂》里演員們使用的台灣所謂「國語」就相當接近普通話。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港劇在內地的市場逐漸擴大,內地市場也成為了港劇的最大外輸市場!為了迎合內地人的語言習慣,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港劇的配音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台灣腔」不見了,代之以普通話……當然,港劇配音中的普通話也有其特點,那就是北方色彩的兒化非常罕見,相對更接近標准普通話讀音。再就是適當加入了一些港式粵語的語法習慣,如說話之前加上「吶」之類的語氣詞——「吶,如何如何」以及英漢詞彙混用等等。除此之外,港劇的普通話配音中對於部分詞彙也採用了港式詞彙而非標准普通話詞彙,如士多俾梨(草莓)、士巴拿(扳手)等等。
為港劇配音的聲優是香港人嗎為港劇配音的聲優是香港人嗎?土生香港人的那一口帶著濃重廣東味的普通話恐怕還真不適合配音!別說是普通市民了,不少大學教授都操著廣東味十足的「粵普」!近些年雖然有所改變,如郭晶晶的先生霍公子,他的普通話就相當地道。但總體情況並沒有太多改變,土生香港人的普通話水平一直都是「半桶水」,與內地人交流問題不大,給影視劇配音就著實有些勉為其難了……
早年間,港劇的所謂「國語」配音聲優大多來自台灣,最著名的莫過於星爺的「御用聲優」石班瑜先生了!他的配音早已成了星爺的標配。雖然帶著些許「台灣腔」的味道,但因為年齡原因,石班瑜先生的所謂「國語」還是更加接近普通話一些的,我們聽起來並沒有太多語言上的「違和感」。
在內地市場大規模開拓之後,港劇的配音聲優們也在逐步「內地化」。這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杜燕歌先生,他雖然是香港永久居民,卻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說出一口純正的普通話也就不足為奇了。近些年,杜先生似乎也漸漸從幕後走向了台前,出演了一些港劇,想必應該是原聲配音,不需要其他聲優另配了。
近十幾二十年、甚至更長時期內的港劇普通話配音聲優中有絕大部分實際上都是內地人,如著名的「省長專業戶」陳逸恆先生,他早年就曾在香港從事過普通話配音聲優的工作。
綜上所述,港劇的普通話配音絕大多數都是拍攝公司自己完成的,並不是引進內地之後由內地自行配音。但香港的影視傳媒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說白了賺錢是第一位的!台灣市場佔主導時,他們就用台灣的所謂「國語」配音;內地市場佔主導時,他們又改用普通話配音……但配音的聲優大多都不是土生香港人,畢竟土生香港人那一口帶著濃重廣東味的「粵普」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港劇甚至韓劇的普通話配音都是台灣人,從語氣和發音聲調都可以判斷出來。對這一點只有操北方純正普通話的人才能判斷出來,因為只有他們才有分辨江浙普通話發音,川普發音,粵、閩普通話發音及台灣普通話發音的不同特點。
幕後配音演員是影視劇生產過程當中的重要環節,香港的國語配音演員很多時候是同時參與電視劇和電影的配音工作。而香港影視劇國語配音演員的變遷,也反映了香港影視劇由盛轉衰的過程。
第一階段:1949-上世紀70年代
1958年,香港才有第一家電視台,而大家比較熟知的無線電視台(TVB)1967年才正式開播
一直到70年代,港劇製作規模並不是特別大,因此對配音的需求量也比較小。當時的國語(普通話)配音主流的還是用於電影的配音
當時香港電影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邵氏這樣的大製片廠,可以說一直到70年代香港電影新浪潮運動掀起之前,國語片一直占據了香港電影的主流市場。
當時內地因為還比較封閉,當時的國語片主要出產到台灣、東南亞地區。
而當時的國語配音員的主要構成,都來自於49年以前從大陸遷居香港的內地人,而其中很多本就是從演員轉做幕後配音的。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60年代的金馬影帝,後轉行幕後配音的唐菁。
唐菁,演員,原名唐振青,生於1924年,河南鄭州人。1963年因《黑夜到黎明》獲金馬影帝。其後赴港加入電懋公司,並在香港定居。入行30多年,拍攝電影七十多部。後退居幕後做配音,後來更棄影從商。
第二階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這一時期,粵語片開始在香港電影市場占據了主流地位。這一時期的香港電影片商在拍片時往往都會製作國、粵兩個語種的版本。當時由於台灣是香港電影最大的海外市場,因此為了符合台灣人的口味,當時主流的國語片配音都交給了台灣配音班底來進行配音。
我們比較熟悉的周星馳御用配音石班瑜便是其中的代表。
而就在這一時期,隨著香港國語電影配音市場的衰落,再加上電視劇行業進入黃金期,很多香港電影國語配音遠就轉戰到了電視劇市場,加入了當時的兩大巨頭,無線和亞視的配音組。當然,這一時期的香港國語配音圈子已經發展比較成熟了,除了49年前後移居香港的內地人,在八九十年代也從內地(少部分台灣)補充了很多新鮮血液進入國語配音圈。
像我們比較熟悉的《上海灘》當中周潤發的國語配音,便是由當時的著名國語配音員周思平完成的。
到了90年代,TVB開始一家獨大,不少亞視配音員都被挖角到了TVB國語配音組。
下面這副合照便是當時大神匯聚的TVB國語配音組,可以說包辦了我們童年時所聽到的港劇聲音,裡面大部分都是差不多不同時期移居到香港的內地人。
由於當時在香港國語配音相對主流的粵語配音還是小眾,因此當時的國語配音很多都不是專業配音員出身,不少都是從影視演員,戲曲演員轉行過來的。比如第二排右二的邢金沙(94朱茵版黃蓉的配音),就是從崑曲演員轉行過來的。
隨便舉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吧
首先是最下面一排穿紅衣戴墨鏡的便是蘇柏麗,也就是佘詩曼、蔡少芬的御用配音,像大家熟悉的《金枝欲孽》里的爾淳、《宮心計》里的劉三好,都是由蘇柏麗完成的幕後國語配音。
蘇柏麗是天津人,90年從內地移居香港,這一時期的港劇配音員大多都是在八九十年代從內地到香港的。
近些年,隨著網路的助力,越來越多當年的港劇配音員被大家熟知,並且出現在了內地的節目上。
比如這位帥哥,就是合照當中最上排最左邊的,他叫張藝,西安人。一般是吳啟華、陳錦鴻的御用配音,大家比較熟悉的《妙手仁心》里的陳至美醫生、《創世紀》里的許文彪等等。他便是90年代從亞視配音組加入TVB的典型代表。
還要提一位便是第二排最左邊戴帽子的大叔,他叫杜燕歌,北京人。一般是羅嘉良、林保怡等演員的御用配音,代表作有《創世紀》里的葉榮添、《金枝玉孽》里的孫太醫等等。
杜燕歌這些年也轉戰幕前,出演了不少TVB電視劇,比如金枝欲孽2里的戲班老闆,他老婆就是TVB著名老演員韓馬利
當然,這張合照里的大神太多了,像鄧萃雯御用配音潘寧(第二排左三)、李若彤版小龍女配音於小華(第二排右三)、黎耀祥御用配音黎泓和(最後一排左二)等等有空下回再慢慢介紹。
第三階段:九十年代末至今
這一時期,由於台灣電影市場衰落,港片的主要外銷市場轉向了大陸。台灣配音演員漸漸退出了港片的配音,很多TVB配音員也開始轉戰電影配音。
同時,由於TVB是出了名的工作強度大工資低,所以很多老一輩配音員如前面提到的蘇柏麗也回到了內地發展。亞視更是直接倒閉了,國語配音組只剩下了TVB.
當然,這里還得順帶提一下沒在上面合照里出現的葉清,大家熟悉的陳浩民版段譽、無間道里的劉德華,乃至現在全職高手裡的黃少天,都是由上海人葉清完成的,他也可以說是內地觀眾最為熟悉,曝光度最高的香港國語配音員了。
當然,隨著很多老一輩國語配音的離開,或者退居二線。
很多年輕的國語配音也加入了TVB配音組。
八九十年代老一輩配音員很多都是非科班出身,由師傅帶徒弟這樣傳幫帶性質帶出來的不同
這一時期加入的配音演員主要來自於內地科班,比如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孫中文,他也是王祖藍的御用配音。
這一時期由於TVB進入了衰落期,內地觀眾看港劇的越來越少,而且有了網上資源之後,很多人會主動選擇聽原汁原味的粵語版。再加上如今的香港電影為了藉助內地市場,大多會採取合拍片的形式,國語配音大多已經轉由內地的配音員來配,而不是從內地轉到香港的那批國語配音員來配音,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甄子丹御用配音陳浩(也是今年大熱動畫哪吒的配音導演)
所以缺了香港電影市場,外加tvb的衰落,所以孫中文為代表的TVB國語配音員的聲音不像老一輩配音員一樣被內地觀眾熟悉。
關於香港影視的幕後配音,能深挖的東西還有很多,可以說,國語配音員的變遷也反映了香港影視業由盛轉衰的過程。
Tvb劇國語台灣人配音居多,大陸人配的普通話聽起來怪怪的沒有那種氣勢
電影台灣人,港劇移民香港的大陸人居多,而且已經去掉大陸那種生硬的普通話口音,形成港劇特色的國語口音!
內地人居多吧,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港劇,覺得上面的人講話特別好聽,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有專門的人給配音,怪不得聽著好多角色的聲音是一樣的,他們是TVB配音組,我所熟悉的是杜燕歌這批人,他配音的主要作品有
古天樂:1995版《神鵰俠侶》楊過、《圓月彎刀》丁鵬、《乾隆大帝》弘歷、《大刺客之煙花殺手》煙花/宇文軒、 《廉政追緝令》方卓文、《烈火雄心》劉海柏、《寵物情緣》戴展碩
羅嘉良:《創世紀》葉榮添、這個葉榮添配的特好,我看過粵語版,沒有國語版的有氣勢《天地男兒》徐家立、《流金歲月》丁善本、《衛斯理》衛斯理、《七姐妹》椰子糖、《當狗愛上貓》MC、《孽吻》張文
你既然問這樣的問題,那麼上面的港劇一定有你看過的,是不是?
90年代到21世紀初,都是台灣人配音的多,現在香港應該有一群職業配音的人群,他們可能來自大陸內地,也可能來自台灣。
我只知道早期的香港電影基本都是台灣人配的,准確的說應該是台灣外省人,經常能聽到各地方言!最喜歡了,輕松又好笑!
不對吧,應該沒換過人,我記得從二十多年前我很小的時候港劇就是這幾個配音,到今天還是,沒換過。
80年代的經典港劇、日本電視連續劇,很多都是廣東話劇團的演員配音的,比如:簡肇強、姚錫娟等,聲音非常好聽,還有上海灘裡面許文強、丁力、馮敬堯的配音,很多電視劇都出現過
㈣ 紅高粱配音演員
1,劉惠雲,配音角色:九兒/戴九蓮。
劉惠雲,原名劉蕙雲,2001年改名為劉姵穎,其後再改名為劉惠雲。1995年任職自由身配音員,2001年7月轉往無線電視配音組,2004年7月再次任職自由身配音員。
2,朱子聰,配音角色:朱豪三。
朱子聰,男,香港資深配音演員,1970年代加入無線電視配音組,於1980年代任職自由身配音演員,主力為電影配音,是1990年代香港電影配音的中流砥柱。
3,梁少霞,配音角色:淑賢。
梁少霞,香港資深粵語配音員,1990年透過第一期無線電視配音藝員訓練班畢業後隨即開始擔任配音員。
4,張頌欣,配音角色:戀兒。
張頌欣,香港新晉配音演員,通過第三期無線電視配音演員訓練班培訓而成為配音演員,2004年11月加入無線電視配音組,現活躍於TVB配音組。
5,陳永信,配音角色:花脖子。
陳永信,香港出生,香港配音演員,1980年代加入亞洲電視配音組,亦有為香港商業電台的廣播劇及港產片配音,1993年轉往無線電視配音組,經常配演動畫的旁白。
㈤ 求TVB粵語配音演員的資料,圖片,等等,越詳盡越好
一、杜燕歌:
A、音色指數:4 配音技巧:5 角色變換:4
B、適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
C、經典角色:神鵰俠侶,楊過(古天樂)/天地男兒,徐家立(羅嘉良)/笑傲江湖,令狐沖(呂頌賢)/金裝四大才子,周文賓(魏駿傑)/第三類法庭,馬中寶(溫兆倫)/黃浦傾情,任鴻飛(張智霖)/笑看風雲,包文龍(鄭伊健)/天地豪情,甘樹生(黃日華)/烈火狂奔,林俊輝(郭富城)/火玫瑰,喬立(溫兆倫)/男人四十一頭家,曾兆昌(林保怡)/碧血劍,夏雪宜(江華)/天龍八部,虛竹(樊少皇)/新父子時代,李是民(莫少聰)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80年代末,90年代初;現役
E、簡介:北京人,作為無線配音組的一哥,他的聲音很有磁性和張力,略帶鼻音,最適合配那些機智風趣還帶點油腔滑調,特別會哄女生的角色。由於古天樂和羅嘉良常會出演這類男生,所以老杜經常擔任這二人的配音工作。我個人很喜歡他的聲音,總覺得特別容易吸引女孩。
F、點評:男中音。翹舌頻繁,聲音緊湊有彈性,跳脫飛揚,表現力過人。
二、葉清:
A、音色指數:5 配音技巧:5 角色變換能力:3
B、適合角色:男子(青年)
C、經典角色:天地男兒,羅子建(張智霖)/天龍八部,段譽(陳浩民)/刑事偵緝檔案IV,徐飛(古天樂)/鹿鼎記,康熙(馬浚偉)/天地豪情,甘量宏(張家輝)/創世紀,馬志強(郭晉安)/狀王宋世傑,宋世傑(張達明)/離島特警,安全(海俊傑)/濟公,濟公(梁榮忠)/鑒證實錄,曾家喬(魯文傑)/夢想成真,李想(呂頌賢)/烈火雄心I,王駿發(馬德鍾)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1995年,於2000年離開
E、簡介:這位來自上海的小夥子真是不得不談哦!他最擅長為MM們喜歡的那些陽光男孩配音。如:張智霖、陳浩民、張家輝等。感覺他的聲音很敦厚,發音時略帶港味,一聽就是現代摩登男孩的標准聲音。配鄰家男孩型的角色他絕對是游刃有餘,只需要本色發揮就可以了。
F、點評:介於男中音和男高音之間。聲線明亮、活潑、有朝氣,音質純粹,擅長細節處理,多配陽光少年型角色。
三、張藝:
A、音色指數:4 配音技巧:5 角色變換能力:4
B、適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
C、經典角色:談判專家,楊光(張智霖)/妙手仁心,程至美(吳啟華)/烈火雄心I,駱天佑(王喜)/創世紀,許文彪(陳錦鴻)/沖上雲霄,凌雲志(馬德鍾)/金裝四大才子,唐伯虎(張家輝)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1997年;現役
E、簡介:張藝是TVB在1997年的時候從ATV挖過來的,不過我確實很佩服無線的領導班
子對配音人才的挖掘。張藝剛到TVB時只是配些小角色,經過兩年的磨練,他幾乎承擔了包括吳啟華、王喜在內的一大批當家小生以及已經離開了TVB的張智霖的配音工作,這些不同性格的人物使張藝的聲線變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0年後,在TVB配音組小生嚴重匱乏的情況下,張藝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由於他的聲音可塑性極強,相信在未來的10年間,只要他不離開無線,就還是一個一哥式的人物。
F、點評:男中音。聲音表現鬆弛、自然、有親和力,表演含蓄,節奏感強。
三、張藝:
A、音色指數:4 配音技巧:5 角色變換能力:4
B、適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
C、經典角色:談判專家,楊光(張智霖)/妙手仁心,程至美(吳啟華)/烈火雄心I,駱天佑(王喜)/創世紀,許文彪(陳錦鴻)/沖上雲霄,凌雲志(馬德鍾)/金裝四大才子,唐伯虎(張家輝)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1997年;現役
E、簡介:張藝是TVB在1997年的時候從ATV挖過來的,不過我確實很佩服無線的領導班
子對配音人才的挖掘。張藝剛到TVB時只是配些小角色,經過兩年的磨練,他幾乎承擔了包括吳啟華、王喜在內的一大批當家小生以及已經離開了TVB的張智霖的配音工作,這些不同性格的人物使張藝的聲線變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0年後,在TVB配音組小生嚴重匱乏的情況下,張藝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由於他的聲音可塑性極強,相信在未來的10年間,只要他不離開無線,就還是一個一哥式的人物。
F、點評:男中音。聲音表現鬆弛、自然、有親和力,表演含蓄,節奏感強。
四、盧琨:
A、音色指數:5 配音技巧:4 角色變換能力:3
B、適合角色:男子(青年)
C、經典角色:天地男兒,葉承康(古天樂)/十月初五的月光,文初(張智霖)/皇家反千組,成國棟(古巨基)/金裝四大才子,文徵明(林家棟)/刑事偵緝檔案I、II、III,李忠義(梁榮忠)/保護證人組,關彥博(魏駿傑)/天降財神,楊西就(郭晉安)/男人四十一頭家,楊仲才(陳山蔥)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1993年;現役
E、簡介: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盧琨現在已經成為TVB配音組中唯一真正意義上的小生。尤其是在2000年由於葉清的離開,他的負擔更重了。在作為林峰的配音被大家認可後,還要再兼顧其他一些小生型的配角。盧琨的普通話很標准,和張藝不分上下,相信在未來他應該還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F、點評:男中音。聲音寬厚博大,聲線健康自然,擅配鄰家少年型角色,喜劇表現出色。
五、黎泓和:
A、音色指數:3 配音技巧:5 角色變換能力:5
B、適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老年)
C、經典角色:刑事偵緝檔案I、II、III,張大勇(陶大宇)/笑看風雲,包贊(許紹雄)/天降奇緣,丁長安(溫兆倫)/有肥人終成眷屬,何家樂(陳錦鴻)/天地男兒,陳飛行(張兆輝)/南拳北腿,黃麒英(樊少皇)/第三類法庭,李英傑(張國強)/婚姻物語,程方中(鄭伊健)/忘情闊少爺,康迪文(林家棟)/創世紀,葉榮亨(吳奇隆)/離島特警,王安順(郭晉安)/烈火雄心I,吳大興(錢嘉樂)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1993年;現役
E、簡介:比起前面所有的人,黎泓和的聲線變化能力堪稱TVB男聲第一人,也許當年無線就是看中他的這個能力。另外,黎泓和的運氣也不錯,剛到TVB時就被安排為陶大宇獻聲,從而奠定了他事業的基礎。從年齡上看,從18歲的少年到80歲的老人他都能應付自如。他的聲音中氣十足,高亢嘹亮。盡管在大多數TVB迷的心目中他的支持率不高,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他配的奸角太多。不過單從一個純配音員的角度來說,黎泓和的確值得打高分。
F、點評:男高音。聲音斯文清晰,略帶陰沉氣質,咬字較重。
六、黃河:
A、音色指數:3 配音技巧:5 角色變換能力:5
B、適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老年)
C、經典角色:大時代,丁蟹(鄭少秋)/天地豪情,卓尚文(羅嘉良)/天龍八部,喬峰(黃日華)/方世玉與乾隆皇,乾隆(張兆輝)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80年代末,90年代初;現役
E、簡介;四川人,他沒有出色的聲線,卻擁有神鬼莫測的配音技巧和變化能力。作為TVB的資深配音員,黃河有著極為寬廣的角色適應能力,既能配像蕭峰那樣的正面英雄人物,也可以配諸如東方不敗這樣的反面變態人物,一人兼數職是黃河的強項。近年來由於TVB老生人才的流失,黃河現在主要為老年男子配音。
點評:男高音。聲音純正,鼻音重,亦正亦邪,戲路極廣。
七、張濟平:
A、音色指數:4 配音技巧:5 角色變換能力:4
B、適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C、經典角色:天地男兒,徐永邦(鄭少秋)/天降奇緣,丁長勝(姜大衛)/大家族,蔣進(萬梓良)/新父子時代,吳國生(黃日華)/天龍八部,耶律洪基(王偉)/創世紀,霍景良(郭峰)/倚天屠龍記,楊逍(張兆輝)/鑒證實錄,曾家原(林保怡)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70年代末,80年代初;現役
E、簡介:張濟平應該算是香港配音界的元老級人物了,我們可以在無數部叫好又叫座的老片中一睹他的風采。
F、點評:男低音。雄渾豪壯,霸氣十足,富有男性魅力,功力老辣,多配長者。
八、劉印生:
A、音色指數:3 配音技巧:5 角色變換能力:4
B、適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C、經典角色:陀槍師姐,陳小生(歐陽震華)/義不容情,丁有康(溫兆倫)/苗翠花,苗顯(劉江)/創世紀,葉孝禮(秦沛)/大時代,方展伯(劉青雲)/命運,莊家俊(甄子丹)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80年代末,90年代初;現役
E、簡介:這位大叔應該有四五十歲了吧,配過的最年輕角色也就是歐陽震華了吧。老一點的呢,差不多是《烈火雄心I》〉中秦沛飾演的駱信。他的國語很好,聽他說話感覺很有家常味,十分親切。
F、點評:介於男低音與男中音之間。音色明亮有彈性,善於諧趣表演。
九、陳元
A、音色指數:4 配音技巧:5 角色變換能力:4
B、適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C、經典角色:笑傲江湖,岳不群(王偉)/醉打金枝,吉祥(李隆基)/天地男兒,葉永昌(李子雄)/大家族,蔣文山(曾江)/男人四十一頭家,楊何益(鄭少秋)/900重案追凶,高仁(成奎安)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70年代末,80年代初;現役
E、簡介:和張濟平一樣,也屬於香港配音界的老前輩了。陳元有著一口很標準的普通話,咬字比較重,很適合配那種有點心機的角色。
F、點評:男低音。聲音雄渾,低沉,擅配心機深沉,老奸巨猾之輩。
十、徐敏:
A、音色指數:2 配音技巧:3 角色變換能力:3
B、適合角色:男子(青年)
C、經典角色:創世紀,張自力(古天樂)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1999年;現役
E、點評:男中音。鼻音較重,尾音帶氣聲,聲音少修飾,語調平實而有力
十一、孫燕超:
A、音色指數:3 配音技巧:3 角色變換能力:4
B、適合角色:男子(青年/中年)
C、經典角色:火玫瑰,喬歷(羅嘉良)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80年代末,90年代初;現役
E、點評:介於男中音與男高音之間。聲音疲懶油滑,風格另類。
十二、李亞砣:.
A、音色指數:3 配音技巧:3 角色變換能力:4
B、適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C、經典角色:水滸無間道,宋波(元華)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80年代末,90年代初;現役
E、點評:男中音。聲音朴實,帶著濃郁的平民氣息。
十三、齊炎:
A、音色指數:4 配音技巧:3 角色變換能力:3
B、適合角色:男子(青年)
C、經典角色:今生無悔,程朗(黎明)/我本善良,齊浩男(溫兆倫)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70年代末,80年代初;1998年離開
E、點評:介於男中音與男高音之間。音色清澈圓潤,風格儒雅飄逸,咬字略帶港味,多配小生。
十四、趙恩余:
A、音色指數:3 配音技巧:3 角色變換能力:4
B、適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C、經典角色:烈火雄心I,何星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70年代末,80年代初;現役
E、點評:男中音。音色純正豐潤,嗓子嘹亮,有大將之風。
十五、王遜
A、音色指數:4 配音技巧:4 角色變換能力:3
B、適合角色:男子(老年)
C、經典角色:關海山的御用配音。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70年代末,80年代初;現役
E、點評:介於男中音與男高音之間。聲音沙啞,但中氣十足,多配老年角色。
十六、潘寧:
A、音色指數:5 配音技巧:5 角色變換能力:5
B、適合角色:女子(青年/中年/老年) 兒童(男/女)
C、經典角色:陀槍師姐,朱素娥(關詠荷)/笑看風雲,黃蕾(郭靄明)/刑事偵緝檔案I、II、III,高捷(郭可盈)/天龍八部,王語嫣(李若彤)/笑傲江湖,任盈盈(梁佩玲)/神鵰俠侶,郭芙(傅明憲)/天地男兒,張雪凝(宣萱)/第三類法庭,韋海夷(邵美琪)/大家族,馬來詹(恬妞)/火玫瑰,歐陽海潮(溫碧霞)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80年代末,90年代初;現役
E、簡介:潘寧在TVB的一姐地位至今無人可以動搖,有史料為證:她是TVB 配音組第一個為全部六大花旦配過音的人。記得潘寧剛到TVB時,配的主要是一些性格潑辣的角色,有時還要粗話連篇。但一個成功的人必須不斷挑戰自己,潘寧憑著自身的天賦很快轉型,從那些刁蠻任性的富家公主到溫文爾雅的小家碧玉她都能處理得惟妙惟肖。從1992年到現在,潘寧基本上在無線的每部大戲中都能擔任首席配音員。
F、點評:女中音。音色優美,時有喜劇表現,高音處張揚,往往有破音出現,表演相當開放。
十七、蘇柏麗:
A、音色指數:4 配音技巧:5 角色變換能力:4
B、適合角色:女子(青年/中年) 兒童(男/女)
C、經典角色:鹿鼎記,建寧公主(劉玉翠)/天地豪情,孫樺(蔡少芬)/倚天屠龍記,趙敏(黎姿)/金裝四大才子,祝曉蓮(文頌嫻)/冤家宜結不宜解,美雪(郭可盈)/900重案追凶,林倩(宣萱)/天地男兒,葉曉冰(張可頤)/狀王宋世傑,楊柳青(翁虹)/夢想成真,葉綺夢(梅小惠)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1995年;現役
E、簡介:作為天津人,現在看來,蘇柏麗的確有北方姑娘的潑辣勁。記得她95年剛到TVB時可是以聲音溫柔著稱的,那時覺得比潘寧還要好。1998年是蘇柏麗的轉型期,在鹿鼎記中她以令人恐怖的語速和極其尖厲的聲音塑造了一個完美的建寧公主。轉型後的蘇柏麗對角色的把握更加恰到好處。她的音色較厚,咬字也帶港味,搭配葉清的聲音聽起來會有種夫妻般的感覺。同張藝一樣,蘇柏麗在電視配音的同時大力進軍電影界,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F:點評:介於女中音和女高音之間。音色時而柔和,時而尖銳,表現常呈現多樣化,以配善良女性為主。
十八、小小(真名:陳玉美):
A、音色指數:5 配音技巧:4 角色變換能力:4
B、適合角色:女子(青年/中年) 兒童(男/女)
C、經典角色:笑看風雲,林貞烈(陳松齡)/天降奇緣,洪絲絲(宣萱)/醉打金枝,花雕(傅明憲)/今生無悔,展翹(邵美琪)/刑事偵緝檔案II,藍嘉文(郭靄明)/天龍八部,木婉清(趙學而)/一號法庭,林淑嫻(張延)/烈火雄心I,飛鳳(陳少霞)
D、加入TVB配音組時間:1993;現役
E、簡介:這位姑娘是港劇配音的長青樹,從97年開始直到現在,幾乎每部戲里都有她的存在。從女一號到小得不能再小的丫環,她都能勝任。小小的聲音很特別,叫人一聽就能馬上認出來。她的運氣也不錯,剛到TVB就打上了主力,雖然鼻音較重,但她的普通話特別清晰。可能是由於個人功力的局限,小小不能像潘寧那樣一人兼配N個角色,不過她那與眾不同的聲音已經足以使她再TVB立足了。
F、女中音。音色柔美細膩,鼻音很重,表演風格朴實自然
http://tieba..com/f?kz=41143169
這是專門的網站..你去看咯..
㈥ 想知道一位香港老電影的配音演員是誰!
有可能是張濟平,也可能是馮雪銳,但不能確定,我分不出這倆人的聲音。張濟平,香港著名配音演員,香港配音界的元老。1974年2月張濟平和馮雪銳,廖靜妮等一起加入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國語配音組,開始了配音生涯,他和馮雪銳是同門師兄弟,同時也是最佳拍檔,兩人一起合作了不少經典的影視作品,八九十年代成為香港配音界的中流砥柱,當時盛產武俠片和動作片,這對黃金搭檔用一種高貴神秘的藝術創作方式,豐滿了無數英雄與俠客的血肉。
香港著名配音演員,1951年11月3日出生於北京。音色成熟指數:9
配音技巧/角色變換能力:10
綜合評定:9.5
適合角色:男子[中年/老年]
固定partner:許冠文(八十年代電影,《賣身契》等);曾志偉(《五福星》系列電影,《豪門夜宴》等);鄭少秋(九十年代後,《笑看風雲》等) ;郭峰(《創世紀》《尋秦記》等);林保怡《鑒證實錄》等)
馮雪銳,1948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香港國語配音界的元老。香港國語配音界有兩位不能忘卻的人,一個是張濟平,一個就是馮雪銳。可能他們的名字別人不熟悉,但是他們的聲音一定印象深刻,他們就是小馬哥、令狐沖。
電影
《英雄本色》狄龍
《龍蛇爭霸》阿修(李修賢飾演)王律師(黃沾飾演)
《喋血雙雄》李修賢
《A計劃》元彪
《笑傲江湖》(1990)令狐沖 (許冠傑飾演)
《倩女幽魂2》寧采臣 (張國榮飾演)
《黃飛鴻》(1991)黃飛鴻 (李連傑飾演)
《縱橫四海》周潤發
《風雲再起》(1992)片頭令狐沖
《青蛇》許仙
《新龍門客棧》片頭旁白
《老夫子2001》大番薯
《天龍八部》喬峰(徐少強)
馮雪銳(4張)
《南北少林》李連傑
《癲佬正傳》阿全(秦沛飾演)
《弟子也瘋狂》方世玉
《快餐車》元彪
《開心鬼撞開心鬼》黃百鳴
《六指琴魔》猿飛(錢小豪)
《棋王》棋王(梁家輝飾演)
《 霹靂大喇叭》警察(姜大衛飾演)
《楊過與小龍女》楊過(張國榮飾演)
《五郎八卦棍》楊六郎
《師弟出馬》成龍
《豪門夜宴》片頭劉德華/許冠文/黎明
徐克電影《金玉滿堂》片頭主持人(客串演出)
電視劇
TVB 1983版《射鵰英雄傳》片中旁白/黃葯師(曾江飾演)/楊康(苗僑偉 飾演)/岳文/王重陽/青年完顏洪烈(劉江飾演)/青年楊鐵心(謝賢飾演)
馮雪銳配音的部分影視角色(11張)
/丘處機(夏雨飾演,華山論劍部分)
TVB1982 《天龍八部》慕容復(石修飾演)/段正淳(謝賢飾演)/黃眉大師/包不同/智光大師/司空玄/慕容博(關海山飾演)
㈦ 港武俠劇經典御用配音演員
馮雪銳 香港男一號配音的不二人選*
特點:男中音,圓潤醇正,早年多配小生,風格儒雅飄逸。
作品:英雄本色1》配狄龍 《縱橫四海》配周潤發《倩女幽魂2》配張國榮《笑傲江湖》配許冠傑
個人觀點:80年代張徹導演的武俠片男一號基本是他,經常配一些廣告片:滴滴香濃意猶味盡!
很多朋友很喜歡看翁美玲版的《射鵰英雄傳》,那裡邊就有他的聲音。馮先生配楊康、黃葯師。馮先生把狂傲不羈卻愛女心切的黃葯師(曾江飾)配了出彩兒。馮先生配的電視劇我只聽得不多,印象最深得是就是梁家仁版的《天龍八部》,他在裡面配段正淳。最近幾年馮先生幾乎不怎麼配音了,偶爾會配些廣告旁白,他配的旁白讓人會有一種欣賞感,不單單只作為廣告來聽,我建議朋友們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聽聽。
㈧ 港劇的主要配音演員是誰啊
刑金沙,杜燕歌
杜燕歌,潘寧
杜燕歌,於小華
呵呵,就這些啦~
杜燕歌整一個大情聖
杜燕歌、於小華
這兩個聲音是最配的!成熟、性感~
張濟平、潘寧
完美的父女檔。
葉清、盧琨
葉清——旁白(效果比配孫猴要好)
張藝——孫猴(很長一段時間竟然沒有聽出來)
黎泓和——豬八戒(特逗,想不到的好效果)
杜燕歌——唐僧(就這個最不爽,實在難以接受,太難聽了)
看了幾年港劇,對其中的國語配音很是感興趣.因為覺得tvb國語配音員語言順暢而清新,情感充沛而不做作,把握細膩而不過分.所以聽得越多越覺得遺憾---tvb國語配音組人手真是奇缺,有些聲音出現的頻率特多,聽久了,自然會稔熟於心;再加上前輩的離開和新加入的不濟,恐怕真會像一些人所擔憂的--將來的港劇當中很可能千人一聲,當然有點誇張,但的確有這個趨勢.
哎,太喜歡港劇的國語配音了,以致於聽到張藝說tvb國語配音是一項夕陽產業,真的很難過.的確,一般都認為tvb國語配音組人手最為齊整,陣容最為強大是在90年代中後期,因為那個時候很多老前輩還沒有退下來,而96年左右加入的葉清,97年加入的張藝又是極具實力的。而現在,哎———真怕n年後,港劇的配音會面目全非,到時港劇不知要打幾成的折扣?上網發現留意港劇國語配音的人實在很多.西祠的影音天地里,亞洲聲藝網的葉清論壇上,包括這里都有討論配音.
我本人也一樣,痴迷於港劇的配音.港劇包括電影一般是不列國語配音名單的.(《豪門夜宴》好像有列).對港劇的國語配音員的名字最早是從配音網上獲得的.當時真是如獲至寶.把腦袋中印象深刻的,最最喜歡的一一對比,確定,才知道他們是--張藝,蘇柏麗,葉清,小小等.哎,那時真是開心死了,一一強記下來.回去以後抑制不住喜悅,和同學聊了半天.第二天還列印出這些名單.以便日後看港劇時,將熟悉的聲音對號入座.
慢慢地,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每當看港劇時就會辨析幕後的配音演員.也許一些人會覺得無聊.但後來上網看到,有此愛好的同道中人還是挺多的,真的很高興.
我心目中tvb國語配音的最佳情侶檔完全是我個人的主觀喜好,並未向很多人去求證.以下的排列次序也不甚緊要.還有,有的我所說的情侶檔,他們的合作也許不能算太多,我只是從他們的音色上去考慮,覺得合適相稱,作為情侶檔給人的感覺舒服而矣.
1張藝,蘇柏麗.相信喜好這檔的很多.張藝聲線極好,角色適應性相當強.現在成為一線小生也是理所當然.個人以為他最合適配張家輝,吳啟華,陳錦鴻。我認為張藝配馬浚偉(《帝女花》《洛神》),古天樂(《尋秦記》《美味天王》),溫兆侖(《流金歲月》《怪俠一枝梅》),馬德鍾(《恐怖天使》《智勇新警界》),林文龍(《錦綉良緣》《陀槍師姐》)也很好,當然有人不同意與這幾人的搭配--有的臉與聲線是不合拍的。這里,我想特別談談張藝配陳浩民和張智霖。張藝配的陳浩民作品不算多,因為一是陳浩民很多時間都在內地拍戲,本身拍的無線劇集就不能算太多,二是葉清在無線的時候是葉清主配的,三是葉清離開後,盧琨也分擔配了一些。所以,張藝配陳浩民的作品我知道的是《封神榜》和《美麗人生》。說到《封神榜》,我還特意寫了一篇《港版封神榜配音談》,分析了一些主要角色的配音,談了談我自己的感受和喜好。而說到張藝與張智霖的搭配,我覺得張藝的聲音聽上去年輕了好多,尤其是在《西關大少》中。如果我們將張藝與張濟平的聲音襯在一起聽,聲音上體現的年齡差距剛剛好,《婚前昏後》中也是如此。張家輝,葉清也配了不少,如《天地豪情》的「甘量宏」,《吃醋岳父》的「陳有充」,而且配的很好.張藝配張家輝,我接觸的最早的是《金裝四大才子》.後來又有《斗謊奇緣》,《勇探實錄》,《十萬噸情緣》等.張家輝的不羈和張揚結合張藝偏高的音區處理,讓人嘖嘖稱贊.有人說,張藝和葉清在配張家輝上有相似之處,實則不然,兩人賦予張家輝的語言形態大不相同,區分相當明顯.說到吳啟華,張藝在音量上則壓抑了很多,這也是由形象所決定的。建議欣賞《美味情緣》,《冤家宜結不宜解》,《倚天劍屠龍刀》,《黑夜彩虹》。憂郁的表情結合一氣呵成的模糊配法,聽了會心一笑,相當好.對於陳錦鴻,張藝配過的四部《刑偵IV》,《天地豪情》,《創世紀》,《雪山飛狐》,讓人驚訝於英俊的相貌和漂亮的聲線竟能結合得如此之好.經典!張藝配王喜也很出彩,無論是《烈火雄心》中的「駱天佑」還是《追魂交易》中的「饒承天」,同樣彰顯王喜個性,有人甚至認定王喜就該是這樣的聲音.張藝自97年(在次之前不知是否也在從事配音?)加入無線國語配音組後,就為一系列無線台慶劇,重頭戲中的主角代言,可見戲路寬泛,同時人氣也急漲直升,近兩年的工作量大得驚人,電視,電影,解說他都在忙,簡直是個「工作狂」,以致有人打趣說現在張藝的聲音都「泛濫」了,要想找一部從頭到底沒他聲音的戲都很難,正所謂能者多勞。經過多年的歷練,張藝的聲線更加完美,配音技巧更加純熟.個人認為他的發展經過3個階段.從《刑偵IV》的陳錦鴻,《封神榜》的陳浩民練其感情投入和高低音的收放,到《絕世好爸》的陳豪練其語速的奔放和灑脫,再到《談判專家》和《西關大少》的張智霖練其人物的綜合把握和心態的細膩刻畫.《西關》中的幾段小曲張藝親聲而為,未用原聲,增加了人物的可愛性,很好。而蘇柏麗,以她的嗓音加文頌嫻或蔡少芬或劉玉翠的模樣真是絕配.「聲音特點分析」說,蘇柏麗在高音處有破音.依我看,這正是感情全情投入的表現.蘇柏麗的聲音與人物的結合性一流.結合性是衡量配音員素質高低的一桿重要標尺.指聲音要在整體上符合劇中人物的個性,更是指在語音語氣語調語速上,比起原音來要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只是簡單地將粵語翻譯成國語而無任何突破,甚至連原音都不如,那還有什麼意思呢?其實,我最早接觸她是在《刑偵3》中,開始頗覺抵觸,因為1,2中是潘寧在配。可見,一旦有一位好的配音融入了某位明星,那麼,後面即使來個同樣好的配音去替代,也會由於先入為主,要有很長的適應過程,有的甚至適應不了。固定檔(如:歐陽震華秦沛--劉印生,鄭少秋劉松仁--張濟平,陶大宇-黎弘和,王偉--陳元,關海山--王遜,heguorong--李亞砣(昭),向海嵐--於小華,姚瑩瑩--晏曉陶,朱咪咪--楊玉敏,成奎安--劉一飛,汪明荃--李娟,蔣志光--孫燕超,曾志偉--趙恩余,黃淑儀——林曉萍,等等)遇特殊情況(如大戲人手不夠,某位配音因事缺席,幾個「同聲」演員同台競技等)要替換,須格外謹慎。當然,有幾位離開了tvb,很可惜。十多年的配音經歷使蘇柏麗收放自如,音色嬌俏可人,人物揣摩相當到位.當然,蘇柏麗配高雅女性和孩子不可不提.《封神榜》中的「蘇妲己」則讓人見識了蘇柏麗的另外一面。葉清眼中的蘇柏麗「優點是聲音變化大,對戲的感覺到位,配小孩子是香港的冠軍,配女主角也常有佳作。缺點是有時候發音有點呲里擦拉的」。我想大部分人都會猜測她的年齡,葉清開玩笑說她很母性,實則小蘇的確不小了。 我發現他倆的聲音在一起是如此的自然和諧,抑揚頓挫,極具美感,將國語口語交流發揮到極至。他們合作的戲往往是歡喜冤家式的。他們的情侶檔在電影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張藝蘇柏麗很多人的最愛。情侶檔代表作《天地豪情》,《刑偵IV》,《談判專家》,《西關大少》.
2葉清,小小.葉清是我最早喜歡的配音員.陽光的聲線讓人為之一爽.當年的「段譽」,「羅子健」的受歡迎,他居功不小.他配的陳浩民,張家輝,馬浚偉,張達明誰不喜歡?從無線的三部長劇《天地男兒》《天地豪情》《創世紀》中,我們可以看到葉清聲音的成熟過程以及如何從更深層次去把握一個人物。譬如,經過「甘量宏」一角,葉清說他自己知道了如何用聲音去體現一個人物前後截然不同的心態。當然期間還經過了《天龍八部》《天子尋龍》等戲的鍛煉。出生在上海的葉清在很小的時候就去了香港,96年左右入了無線國語配音組。但令人惋惜的是後來離開了。這也使得無線國語配音組本來就存在的小生危機越發突顯了。細數一下,葉清在tvb的這四五年時間里為我們塑造了一系列朝氣蓬勃青春陽光的大男孩角色,令人難忘讓人回味。至於他的離開,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是他與領班不和呢,還是由於無線國語配音組里人才濟濟--幾乎人人都能獨當一面,他覺得自己的發揮餘地太小,未能盡展所長?外人無從得知。後來葉清在他的論壇上也談過這個問題,澄清了一些觀點。不管怎樣,葉清還是相當熱愛配音的。有一次在一個廣告中聽到葉清的聲音,很是奇怪,後來才知道無線國語配音組的很多成員都有這個副業。最近在看《歡喜冤家》(《男親女愛》),這部片子也算是葉清在tvb後期的作品吧,因此可以去見識一下他的綜合配音能力。葉清在此片中配黃子華--一個不錯的搭配。我想葉清在人物的揣摩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因為他將「余樂天」這個人物的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自《刑偵IV》後,我很主張他和張藝的兄弟檔合作,現在讓我們在電影中期待吧。小小和蘇柏麗在我心中不分上下。小小是在93年加入的--差不多與盧琨黎弘和同時,算是我認識的第二撥吧。小小很善於偽裝自己的聲音---這同時也是一個優秀配音員所應具備的基本功,當然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tvb國語配音組的黃河,包括這一檔的葉清在配古天樂時給人的聲線就大不相同.小小的聲音給我有兩種感覺:柔弱到讓人憐愛和乾脆爽朗到讓人動心.代表她配音最高水平的一是《金玉滿堂》中的「岳心如」:優雅,氣質型到極至,使人仰慕;二是《金裝四大才子》中的「朱娉婷」,講話時的節奏---明亮,順暢,沁人心脾.這都是通過陳松伶的形象,當然還有小小配的宣萱,如「武俏君」,真是大不同於蘇柏麗和潘寧,音色無雙,魅力無限.《封神榜》中對苑瓊丹的配音,不知是由於聲線老化還是刻意為之,很不一樣,幾乎不能確定,反正極其欣賞,為之動容,同時再次認識了小小的聲音塑造能力.有人認為小小適合配時裝劇,但是我卻以為將小小的聲音置之古代更顯其美。不知大家有沒有把小小配的貌美女子同刑金沙配的貌美女子比較過,我認為小小配的美貌女子外加了一種神韻,反正我是很喜歡小小配的傅明憲陳少霞演的一些角色。很多人都為小小現在淪為配配角抱不平---而今難成昔日的四大花旦齊放的局面.同時也使人相信,正如葉清所言,tvb的官僚主義和某些配音領班是怎樣怎樣的.他倆的搭配清新脫俗,悅耳動聽。總之,這一對,棒! 情侶檔代表作《刑偵IV》。(合作機會太少,想來也不會再有了.)
3杜燕歌和潘寧.老牌實力配音長青樹。差不多都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加入的.先前杜燕歌參加過唱歌比賽,演過電影.後來才從事配音.他的表現力及角色轉換力特好.「聲音特點分析」說他翹舌頻繁,節奏跳脫飛揚,同意.他配的古天樂,羅嘉良,魏駿傑,江華誰不說好?港句中的很多經典人物都是由杜sir代言的。92年的《大時代》,93年的《原振俠》,94年的《笑看風雲》以及此後一連串的金庸劇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我想杜sir當年一定是俘獲了不少人的心,才會成為過無線國語配音組的一哥.但是近幾年,由於古仔的志在電影,撈家的離開,杜的發揮有所收斂。說到這里,真的希望已經離開和半離開tvb的那些幕前紅星(特別是荷姐,撈家,浩民,錦鴻)能重回或多回tvb,再和他們的固定配音合作一把,以解我們的nostalgic情結。看過有人專論杜的幕後情侶的,覺得很有意思。見過他的照片,很是驚訝.但是我也聽到有人指出,說杜sir在《射鵰》中對「郭靖」的理解不夠深刻,配得有點精明,在《天地豪情》中未能盡展他百變的功力,將「甘樹生」配得有點乏味。我覺得,每個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配音的也是演員,因為他要去完善劇中人物,進行再塑造。雖然很多人喜歡港劇的國語配音,但也有不少懂粵語的朋友傾向粵語版,因為好到能超過原聲的配音畢竟是少之又少的。就算在tvb國語配音組中也就是那有限的幾個。潘寧音色優美溫柔成熟,配的關詠荷郭可盈郭靄明深入人心.《封神榜》的「柳琵琶」足見潘寧配音功底深不可測.有人說,潘寧只要不故意裝嫩,配任何角色都小菜一碟.此言不虛。我覺得配音員就得能裝嫩或是吊吊嗓子。還有人說,潘寧鼻音重,有嗡嗡的感覺,且聲音已趨老化。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一直覺得配音員要形成一種風格很難,但一個優秀的配音員要去突破原有的風格卻更難.在這一點上,這一對令人折服.我一向認為,對人物語氣的把握是很見功力的.人物的內心活動往往通過一些細小的語氣助詞來體現.之所以有時候我們不習慣一些配音員的裝腔作勢,就是因為他們在語氣上把握失當.看看這一對,典範.最近有人撰文總結tvb國語配音,我感覺這「完全總結篇」評得有理,論得有據,且資料翔實,視野廣闊.美中不足之處是一些論證材料略顯陳舊.該文中就對杜潘給予很高評價.這里還要說說張濟平和於小華。據「完全總結篇」說,他們都是80年代初加入的,出道相當早,可謂元老級人物。他倆在《西關大少》中「重遇」老友劉松仁和趙雅芝。張濟平號稱「三劍客」之一,老而彌堅,音質純粹,大家要是有興趣還可看看老張在《血薦軒轅》中的表現;於小華聲音風采依舊,成熟內斂,很有氣質。回到杜潘這一對,他們合作很多,作品多多。情侶檔代表作《苗翠花》,《笑傲江湖》,《天地豪情》.
4盧琨,刑金沙.配音功底扎實,加入配音組有年頭了.盧配是個名副其實的小生,從他配的林家棟,李克勤,何寶生中可看到聲音的清爽和活力.盧琨憑借自己出眾的才能,配起小生游刃有餘。他配鄭中基 (錦綉良緣)和錢嘉樂(封神榜)時感覺迥然不同.《美味情緣》《雲海玉弓緣》和《律政新人王》使他儼然成為林峰的的代言人.刑金沙也是嬌柔的聲音,94版《射鵰英雄傳》中與杜燕歌合作過.那時的音色就已很好.聽說她是浙江人,昆劇演員出身,小百花會演時好像還獲得優秀獎.80年代移居香港,後進入無線國語配音組,可算是與杜,潘同一輩的吧。她在《封神榜》中配的「楊蓮花」(葉璇)比之於馮友薇,那可真是沒話說.此外,她為葉璇還代言了《再生緣》中的「孟麗君」,《美麗人生》中的「尹雪宜」等。當然,她與佘詩曼(近期多為蘇柏麗配)和滕麗名的搭配也很好。我最早聽到刑金沙的聲音是在《天地男兒》中,「葉曉楓」(陳芷菁)給我含蓄內斂穩重平和的印象.和大多數人一樣,我覺得刑最合拍的屏幕形象是陳慧珊:《創世紀》中「希賢」對「榮添」的呼喚,已達她配音的一個顛峰.因她的戲路,很多人都把她看成是「大家閨秀」。據悉,刑金沙女士現在再帶一些配音新人,衷心希望tvb國語配音的路能越走越寬.見過刑金沙的相片,詫異於聲音的活力.盧刑的聲音配合林葉的表演,讓人感覺很搭調.情侶檔代表作《追魂交易》.
就寫這么多,一家之言.
有興趣的話,可以參看我寫的:
㈨ 香港tvb電視劇里的老牌配音員都有誰
1、杜燕歌
杜燕歌,配音演員。經紀公司是無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80年代參加唱歌比賽加入演藝圈 , 於上世紀90年代加入TVB國語配音組。配音作品:《金枝欲孽》、《紅粉佳人》、《沖上雲霄2》、《創世紀》等。
2、張藝
張藝,TVB著名國語配音師、配音導演。1994年進入配音界,1997年加入香港TVB,現為TVB首席配音師。代表作品:《尋秦記》、《皆大歡喜》、《大唐雙龍傳》、《法證先鋒3》等。
3、陳元
陳元,配音演員。80年代中期加入TVB配音組。代表作品:《笑傲江湖》、《鹿鼎記》、《濟公》、《醉打金枝》、《笑看風雲》等。
4、黎泓和
黎泓和,國語配音員之一。1987年加入香港「新藝城」電影公司,開始從事國語配音工作。1993年進入TVB國語配音組。代表作品:《憨夫成龍》、《刑事偵緝檔案》、《法證先鋒》等。
5、盧琨
盧琨,TVB配音演員。其代表作有《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刑偵》系列中的梁榮忠、《我的野蠻奶奶》中的寧茂春,《鹿鼎記》中的韋小寶。
㈩ TVB的全部配音演員
TVB的配音演員不計其數,比較出名的有潘寧、葉清、杜燕歌、於小華、蘇柏麗等。
1、潘寧
潘寧是香港著名電影、電視劇國語配音員,也是TVB 配音組第一個為全部六大花旦配過音的人。
潘寧1978年進入邵氏電影公司,開始只是配一些群雜角色;1981年在《射鵰英雄傳第三集》一片中已經擔正,聲演黃蓉一角;1978-1988這一期間偶爾也幫TVB配音,如82年的《天龍八部》中王語嫣,83《射鵰英雄傳》中穆念慈;1988年正式簽約T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