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電影演員白楊和楊沫

電影演員白楊和楊沫

發布時間:2022-09-08 04:29:16

㈠ 青春之歌林道靜扮演者

電影《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靜的飾演者是謝芳。《青春之歌》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崔嵬、陳懷皚執導,謝芳主演,於1959年上映。

此片改編於楊沫的同名經典小說,敘述了知識女性林道靜歷盡艱辛與艱難困苦最後踏入社會主義改革的故事。


由於小說的知名度,崔嵬領命舉辦觀眾們交流會,請觀眾們對林道靜的飾演者明確提出議。連遠在印尼的僑民也寄來了演員名冊。與此同時,以白楊、張瑞芳為代表的一些藝人也積極表述了飾演林道靜的念頭;

其中,白楊表現出了非常大的激情,並且她是楊沫的妹妹。可是,崔嵬覺得白楊年齡偏大,不適宜飾演僅二十多歲的林道靜。

直到1959年3月電影籌拍時,出演的候選人仍待定下來。這時,崔嵬想起他在湖北省就職時結識的歌劇演員謝芳,感覺她的容貌、風范與林道靜類似,立刻把謝調到北京試戲。通過幾番探討,在崔嵬加倍努力下,謝芳正式獲得了林道靜這一人物角色


㈡ 關於白楊的資料

白楊樹分為很多種類,包括有:毛白楊、銀白楊、二白楊、漢白楊等。下面我們分別來介紹一下幾種白楊樹的資料。毛白楊。別名:大葉楊(河南)、響楊(學名:Populus tomentosa)是楊柳科楊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山西、山東、陝西、黃河流域、安徽、浙江、遼寧、河南、江蘇、河北、甘肅等地,生長於海拔130米至1,5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溫或平原地區,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銀白楊(學名:Populus alba)為楊柳科楊屬的植物。分布於北非、亞洲、歐洲以及中國大陸的甘肅、山西、河北、河南、寧夏、山東、遼寧、青海、陝西等地,生長於海拔120米至3,800米的地區,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二白楊。別名:軟白楊、青白楊、二青楊(甘肅)(學名:Populus gansuensis)是楊柳科楊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甘肅、內蒙古等地,生長於海拔1,05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村莊道邊和渠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漢白楊。別名:大白楊(陝西) 騷白楊(湖北)(學名:Populus ningshanica)是楊柳科楊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陝西、湖北等地,生長於海拔820米的地區,多生在林中、山麓和溝谷地帶,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㈢ 那些年,大明星曾錯失哪些經典角色趙丹為何失聲痛哭諸多遺憾

一部電影在拍攝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導致中途換角兒。

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劉三姐》這部電影,在籌拍的時候,女主角並不是黃婉秋。而是在廣西彩調劇團的傅錦華、廣西桂劇團的尹羲和廣西話劇團的黃小曼中選一個。並且最終選定下傅錦華。可是呢,當傅錦華的樣片拍出來,有的領導看過之後,覺得傅錦華的形象不夠美,嘴顯得有點大,於是建議換演員。

這時有人提議讓剛剛演完《五朵金花》而正在走紅的楊麗坤來試試看。但廣西的領導不同意,說《劉三姐》是廣西的品牌,還是要找廣西的演員。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在《劉三姐》中扮演舟妹的黃婉秋,才進入到了導演蘇里的視線,卻沒想到,黃婉秋因演劉三姐而一鳴驚人。

咱們再說趙丹。 他是一位為角色而活的好演員。

但他在晚年的時候,曾留下過諸多遺憾。那就是有好幾次,他想演的角色,最後都沒演成,是劇組中途下馬,或角色被換成其他演員。趙丹曾為此失聲痛哭。

1961年,導演陳鯉庭曾請趙丹出演魯迅,但由於陳導病重入院及其他原因,影片最後流產。

同樣是1961年,劇作家白樺和鄭君里合作編寫了電影劇本《李白與杜甫》,劇組都已經搭好,演員選定趙丹演李白、謝添演杜甫,可是也因為種種原因而下馬。這令趙丹異常痛苦。

而令趙丹更痛苦的是,原本到手的角色,到最後卻被臨時換掉。

1978年,北影廠開拍電影《大河奔流》,北影廠廠長汪洋和導演謝鐵驪邀請趙丹在其中扮演周總理的形象,這讓趙丹感到無比興奮。為此他做了充足的准備,查了大量資料,而且還剃掉了鬢角,裝了兩只假槽牙,將塑料人中貼在上唇。化好妝之後走在廠區里,把所有人都震動了,都覺得很像。

可是一切准備就緒,卻得到通知說這個角色換成了當初給趙丹輔導台詞以及總理舉止的王鐵成。這讓趙丹十分想不通,還曾為此痛哭失聲。後來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劇組最初也是請趙丹出演男主角。但遺憾的是,這個時候他的身體狀況已經比較糟糕,住進了醫院。所以劇組只能將男主角況易山,換成了同樣鼎鼎大名的孫道臨。

1980年10月10日,趙丹去世,年僅65歲。

和趙丹一樣留有遺憾的,還有白楊。

1959年北影廠拍國慶獻禮片《青春之歌》時,白楊就特別想演其中的女主角林道靜。而且《青春之歌》的原著作者就是白楊的姐姐楊沫,所以白楊就請姐姐做一個推薦。卻沒想到遭到楊沫拒絕。理由是選演員是導演的事,自己無權干涉。

為這事,白楊和姐姐鬧不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與楊沫來往。

後來,她還專門寫信給夏衍,表達了自己想演林道靜的心願。

但最後導演還是以白楊年齡太大,不太合適為由拒絕了白楊的請求,而選用了從未演過電影的謝芳。結果謝芳一炮而紅。

謝芳紅了之後,很多電影都想找她做主演。包括後來風靡一時的歌劇電影《洪湖赤衛隊》中的女主角韓英,也曾經想找謝芳來演(因為漂亮)。

但周總理知道這件事情後,說:我們是拍英雄,不是拍美人。所以這個角色最終還是回到了在舞台劇中扮演韓英的王玉珍身上。

而白楊主演的《祝福》這部電影,最初祥林嫂的扮演者是秦怡,後來卻因為秦怡太漂亮,所以換成了白楊。白楊的表演,給大家留下了非常難忘的印象。

秦怡在《青春之歌》中所扮演的林紅,曾給太多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但最開始的時候,這個角色定下的演員,卻是和孫道臨一起主演過《民主青年進行曲》的姚向黎。

《紅日》這部電影大家都還記得吧?影片中的那首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大家一定都會唱吧?可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紅日》這部電影在拍攝的過程中,演員的變化是比較大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最開始軍長一角,是請了八一廠的演員里坡來扮演,後來換成了張伐。劇組想,好不容易從八一廠請來了里坡,總不能就這樣讓人家打道回府吧?這時原本在影片中扮演劉勝的上影廠演員中叔皇,就主動將自己的角色讓出來,由里坡扮演,而自己改演團政委。

後來劇本經過修改,康泰扮演的副軍長梁斌的戲份被刪,中叔皇再次提出換角,由康泰扮演團政委,而自己卻跑了個大龍套。

《紅日》中的張靈甫這一角色,最初是想請項堃來扮演的。但最終卻換成了舒適。

項堃錯失的角色還有《獨立大隊》中的男主角馬龍。在這之前,項堃演了很多反派,也很想扮演一個正面人物。只可惜在拍攝過程中,項堃染病,劇組只好將該角色換成了原本在劇中扮演李登高的郭振清。

而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邊寨烽火》中的多隆一角,原本定下的也是充滿硬漢氣息的郭振清,但因為影片女主角的更換,所以男主角也做了響應調整,由郭振清換成了達奇。

而《邊寨烽火》的女主角原本定下的是中央民族歌舞團的舞蹈演員邱寧珍,形象很美麗,表演也不錯,但後來卻換成了曾在《神秘的旅伴》中扮演小黎英而走紅的王曉棠。為什麼要換呢?是因為邱寧珍在拍攝過程中,與劇組人員談戀愛,違反了劇組規定,所以導演林農就將她換了下來。可見那時候電影劇組對這方面的事情,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

由郭振清主演的電影《六號門》中,有一個反派叫馬金龍,由謝添扮演,形神兼備的表演令觀眾難以忘記。但最初這個角色定下的是北影廠演員田烈。

而謝添主演的電影《林家鋪子》中,有一個配角張寡婦,戲份不多,但給觀眾的印象卻非常深刻。我們看到的這個角色是由於藍所扮演的。但最初,這個角色是安排給舒綉文的,只是因為舒綉文患病,所以才換了於藍。我想,若是舒綉文扮演這個角色,也應該很有特色呢。

親愛的朋友們,有時候我想,看電影其實是一件蠻奇妙的事情。有時候我們看到的某一個演員扮演某一個經典角色,如果換成另一個演員,也許就成了另外的感覺和味道。我想對於很多影迷來說,也很想看到趙丹所扮演的周總理和李白等角色吧,但這個心願卻再也無法實現了,真是遺憾。

而我們今天說到的這些演員,大家覺得更換後最成功的是哪位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影迷朋友進行互動吧。

另外為了使大家更好地回味和重溫經典老電影,以及欣賞到老一輩表演藝術家們的精彩演繹,我們專門創辦了一個專欄「重溫老電影,再現大明星昔日風采」,並且不定期上傳大家所喜愛的內容,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和訂閱哦。點擊如下鏈接直接進入即可。

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打賞。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㈣ 青春之歌的人物介紹

林道靜--生活原型:作者楊沫自身。楊沫(1914~1995年),原名楊成業,祖籍湖南汨羅,1914年08月生於北京。曾就讀於溫泉女中,因家庭破產而失學,當小學教員、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出版代表作長篇小說《青春之歌》。
小說人物:余永澤--生活原型:張中行(1909-2006.2.24)楊沫第一任丈夫,原名張璿,字仲衡。1909年1月生於河北省香河縣一農家。1931年通縣師范學校畢業。1935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先後任教於中學和大學。建國後就職於人民教育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學者,國學大師。被季羨林先生稱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小說人物:江華--生活原型:馬建民(1911-1985年)楊沫第二任丈夫,河北省深澤縣故城村人。他15歲時即參加了革命工作,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黨委書記、辦公廳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代理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黨委書記等職。
小說人物:盧嘉川--生活原型:是作者根據多年對共產黨員的觀察塑造的最光輝的形象,其原型主要是陸萬美、路揚及賈匯川。陸萬美是北平政法大學的學生,領導學生運動,曾兩次被捕入獄,盧嘉川的事跡主要取材於他。陸萬美,作家,北平大學肄業,1932年參加左聯,並任出版部部長。建國後,歷任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雲南省文化局局長、省文聯副主席等職;情感經歷則取材於路揚(1917--2001),原名路天庚,河北省臨城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歷任軍委辦公廳主任,河南省軍區政治委員等職;賈匯川是楊沫在小學教書時的同事,也是張中行的盟兄弟,地下黨員,曾與馬建民一起搞過農民運動,楊沫通過他介紹才認識馬建民。
小說人物:白莉萍--生活原型:劉莉影和白揚,劉莉影當時是北平法學院的學生,美麗熱情,喜歡交際,與白楊一起拍過無聲電影《故宮新怨》。當時白楊擔任一個小角色,而劉莉影卻擔任主角,30年代已小有名氣;白楊(1920--1997)楊沫妹妹,著名電影演員

㈤ 白楊資料54字

白楊,女,原名楊成芳,又名楊君莉,電影表演藝術家。
中文名白楊
別 名楊成芳
國 籍中國
出生地北平
出生日期1920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1996年9月18日
職 業戲劇表演藝術家
主要成就被譽為四大名旦之一
代表作品《故宮新怨》《十字街頭》
白楊(1920年4月22日—1996年9月18日),原名楊成芳,湖南省汨羅市古侖人,中國著名電影、戲劇表演藝術家。1920年4月22日生於北平(今北京)。1931年考入聯華公司,處女作《故宮新怨》。1936年以《十字街頭》成名。抗戰期間隨上海影人在內地演出話劇,被譽為四大名旦之一。其後拍攝了多部電影。1947年主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和1957年主演的《祝福》使其藝術成就達到了頂峰。白楊的表演風格質朴、優美、自然、含蓄,長於表現東方女性神韻,一生扮演過20多個銀幕形象,在話劇舞台上塑造了54個人物,60年代被評選為22大明星之一。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幼年時代因其父母重男輕女的封建意識,將白楊托給奶媽在農村生活。貧境與苦難伴隨了她的童年。1931年其母病故。為了生存,白楊來到聯華影業公司在北平設立的第五分廠的演員養成所,成為該所最小的學員。由於她勤奮好學,進步很快,在無聲電影《故宮新怨》中扮演了一個小丫頭。不久影廠解散,白楊加入到「苞莉芭」劇團,演出過話劇「亂鍾」、「戰友」等。不久該劇團也被強行解散。1934年白楊先後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和中國舞台協會等劇社,開始了職業演員的生涯。在話劇「回春之曲」、「黎明之前」、世界著名話劇「梅蘿香」、「茶花女」中的表演,充分顯露出她的表演才華。
1936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廠成立,經著名戲劇家洪深介紹,白楊與二廠簽訂合同,主演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十字街頭》,在影片中她成功地塑造了楊藝瑛這一青年女性的形象。1937年「七七」事變後,她與陳白塵,沈浮組成影人劇團,深入人民生活進行宣傳抗日救國話劇的演出。1938年,白楊與沈西苓、趙丹、魏鶴齡等電影工作者,來到重慶的中央電影攝影場,拍攝了《中華兒女》、《長空萬里》、《青年中國》等影片,此時,她接觸到斯坦尼表演理論,「斯坦尼」豐富、開拓了她的藝術視野,激勵了她在藝術表演上的探索和追求。與此同時,她又在重慶和成都開始了她的舞台藝術活動,主演了「屈原」、「雷雨」、「日出」、「天國春秋」、「復活」等著名話劇,扮演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使她的表演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被譽為當時中國話劇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1946年抗戰勝利,她回到上海,在昆侖影業公司拍攝了《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影片,之後,她又去香港參加《山河淚》等影片的拍攝工作。

楊洪武篆刻肖像印《白楊》
解放後,她從香港回到北京,先後在《團結起來到明天》、《為了和平》等影片中,塑造了各種優美動人的婦女形象,她的表演藝術也在國內外贏得聲譽。1957年《北京日報》、《沈陽日報》舉辦的最受歡迎的影片、演員的評選活動中,白楊主演的《祝福》、《為了和平》都名列前茅,評選的五位最受歡迎的演員中,她又獨占鰲頭。同年,她作為中國電影代表團成員,參加了捷克第十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祝福》一片獲特別獎。
白楊的一生,從坎坷中走向光輝,這與她從艱苦的逆境中生存,在成功後保持平凡的心態是分不開的。曾因《冬梅》一片的拍攝,同周恩來總理、陳毅同志促膝交談。她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代表了自我,在《祝福》中走向新的高度,在《冬梅》贏得真誠,無論戲中戲外,她都如此「優美」、「自然」、「含蓄」的將東方女性特有的美感,徹底地展示在舞台與銀幕上。她還著有表演藝術專著《電影表演技藝漫筆》、《電影表演探索》及詩文集《落入滿天霞》。80年代還在電視劇《灑向人間都是愛》中塑造了宋慶齡的形象。成為中國影壇上負有盛名,卓有成就的表演藝術家。於1996年9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2電影作品
編輯

表演藝術家白楊
1932年《故宮新怨》
1937年《十字街頭》
1937年《社會之花》
1937年《四千金》
1939年《中華兒女》
1940年《青年中國》
1946年《聖城記》
1947年《一江春水向東流》
1947年《八千里路雲和月》
1947年《還鄉日記》
1947年《乘龍快婿》
1948年《山河淚》
1948年《新閨怨》
1951年《團結起來到明天》
1955年《為了和平》
1956年《祝福》
1959年《金玉姬》
1959年《春滿人間》
1961年《冬梅》
電視劇作品
《灑向人間都是愛》(1988)飾宋慶齡
3家人
編輯

姐姐:著名女作家楊沫。
丈夫:蔣君超 導演 、演員。
兒子:蔣曉松 文化人、實業家、社會活動家,博鰲亞洲論壇主要策劃人和推動者。
女兒:蔣曉真 導演 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曾執導《新十字街頭》。

㈥ 電影演員白楊和作家楊沬是否是姐妹倆

是親姐妹。楊沫(楊成業)是姐姐,白楊(楊成芳)是妹妹。

㈦ 青春之歌主要內容

[編輯本段]〖內容提要〗
小說寫了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林道靜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並成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曲折過程。
林道靜為了尋找個人出路,逃避為男人當「玩物」和「花瓶」的命運,踏上流亡之路的。她逃離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楊家村小學投親不遇,做了代課教師。然而,校長余敬唐卻陰謀把她嫁給當地的權貴,走投無路之下她投海自盡,被一直注意著她的北大學生余永澤搭救。
「詩人兼騎士」的余永澤,喚醒了林道靜對生活的熱情,在余永澤愛情的感動下,她答應和他共建愛巢,從小孤苦無依的林道靜暫時享受到了家庭的溫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養,先是尋找工作受挫,後接觸到北大的愛國學生,思想上受到觸動。
當遇到共產黨人盧嘉川之後,她開始接觸到革命思想。余永澤一再攔阻她參加革命活動,並導致盧嘉川被捕。林道靜在慘痛的事實面前如夢方醒,決心離開庸俗自私而平庸的余永澤,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從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軟弱,最終成為一名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編輯本段]〖創作背景〗
新中國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國長篇小說創作出版的一個高潮期。十餘年間,有大批作品問世,其中數十部影響廣泛,極一時之盛。這些作品堅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原則,以滿腔熱忱和質朴的表現方法,謳歌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歷史時期我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代表了那一時期我國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們以特有的魅力,影響了幾代讀者,經歷了時間的淘洗,流傳至今。
《青春之歌》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學生運動、塑造革命知識分子形象的優秀長篇小說。作者楊沫,出生於北京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縣等地教書,後又在北京做過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在此期間接觸了馬列主義思想,並加入了共產黨。這種個人的生活經歷對她的小說創作有很大的影響。《青春之歌》正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以學生運動為主線,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靜這一在三十年代覺醒、成長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編輯本段]〖小說賞析〗
《青春之歌》主要是通過對小知識分子林道靜從不屈服於命運的對家庭和社會的個人反抗到最後投入時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艱難曲折的「苦難歷程」的生動敘述,形象地展現「九•一八」——「一二•九」(1931--1935)這一特定歷史時期我國學生革命運動的歷史風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從而提煉出一個革命的思想主題:一切知識分子,只有把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人民的革命事業結合在一起,投入到時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頌的美麗的青春。
由於作者善於將人物放在尖銳激烈的斗爭旋渦中加以刻畫,善於通過不同人物對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來展示各自的性格特徵,善於將人物的外貌描寫和心理刻畫巧妙地結合起來,善於通過富有性格特色的細節來描寫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善於將人物性格的變化與人物命運遭遇的變化結合起來描寫,通過所有這些努力,不僅使林道靜這一形象塑造得血肉豐滿,真實感人,也使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如盧嘉川、江華、林紅、余永澤、戴瑜、王曉燕、白莉萍等顯得個個活脫生動,性格鮮明,雖然這些形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類型化的痕跡,但仍能顯示出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深厚藝術功力。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這又使得小說包含了廣闊、豐富的時代內涵。
《青春之歌》正是通過對林道靜個人命運、遭遇和歸宿的描寫,通過對當時形形色色各種類型的青年知識分子的描寫,既反映了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又提煉出革命的思想主題。
在藝術特色上,整部作品結構宏偉,情節曲折復雜,在處理人物形象時作者避免了簡單片面的處理,而是以細膩的筆觸伸入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中,真實地刻劃人物的心理,較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側面,因而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精彩語錄
人在痛苦的時候,是最容易回憶往事的。
迷人的愛情幻成的絢麗虹彩,隨著時間漸漸褪去了它美麗的顏色。林道靜和余永澤兩個年輕人都慢慢地被現實的鞭子從幻覺中抽醒過來了。
[編輯本段]〖幕後故事〗
長篇小說《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初版)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寫「九一八」事變至「一二九」運動時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當時被視為小資產階級的人物作為小說主人公,所以作品問世後,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有人在「左」的觀念支配下對作者、作品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指責作者並沒有讓林道靜「得到徹底的改造」,說「書中充滿了小資產階級情調」,「是站在小資產階級的立場上,把自己的作品當作小資產階級的自我表現來進行創作的」。還批評說:「作品沒有很好地描寫工農群眾,沒有描寫知識分子和工農的結合,書中所描寫知識分子,特別林道靜自始至終沒有認真地實行與工農大眾相結合。」雖然茅盾、何其芳等名家都寫了為《青春之歌》辯護的文章,但「左」的批評還是令楊沫對《青春之歌》作了較大修改。為了使林道靜的轉變更加合乎所謂情理,更有說服力,特意加寫了林道靜去農村「與工農相結合」的七章。楊沫的這種做法和修改後的《青春之歌》又引起了或肯定或否定的兩種不同意見的爭論。「文化大革命」中《青春之歌》被定為毒草,作者被打成反革命作家。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後,作者和作品才得以平反,重見天日。
[[編輯本段]〖人物原型〗
林道靜——生活原型:作者楊沫自身。 楊沫(1914~1995年),原名楊成業,祖籍湖南汨羅,1914年08月生於北京。曾就讀於溫泉女中,因家庭破產而失學,當小學教員、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曾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北京市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全國人大常委等職。1958年出版代表作長篇小說《青春之歌》。
十九歲的楊沫 楊沫
小說人物:余永澤——生活原型:張中行(1909-2006.2.24)楊沫第一任丈夫,原名張璿,字仲衡。1909年1月生於河北省香河縣一農家。1931年通縣師范學校畢業。1935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先後任教於中學和大學。建國後就職於人民教育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學者,國學大師。被季羨林先生稱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小說人物:江華——生活原型:馬建民(1911-1985年)楊沫第二任丈夫,河北省深澤縣故城村人。他15歲時即參加了革命工作,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黨委書記、辦公廳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代理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黨委書記等職。
楊沫馬建民夫婦
小說人物:盧嘉川——生活原型:是作者根據多年對共產黨員的觀察塑造的最光輝的形象,其原型主要是陸萬美、路揚及賈匯川。陸萬美是北平政法大學的學生,領導學生運動,曾兩次被捕入獄,盧嘉川的事跡主要取材於他。陸萬美,作家,北平大學肄業,1932年參加左聯,並任出版部部長。建國後,歷任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雲南省文化局局長、省文聯副主席等職;情感經歷則取材於路揚(1917——2001),原名路天庚,河北省臨城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歷任軍委辦公廳主任,河南省軍區政治委員等職;賈匯川是楊沫在小學教書時的同事,也是張中行的盟兄弟,地下黨員,曾與馬建民一起搞過農民運動,楊沫通過他介紹才認識馬建民。
路揚
小說人物:白莉萍——生活原型:劉莉影和白揚,劉莉影當時是北平法學院的學生,美麗熱情,喜歡交際,與白楊一起拍過無聲電影《故宮新怨》。當時白楊擔任一個小角色,而劉莉影卻擔任主角,30年代已小有名氣;白楊(1920——1997)楊沫妹妹,著名電影演員。
[http://ke..com/view/105381.htm#2敢!

㈧ 導演白楊是幾幾年的

白楊 Yang Bai


影人簡介 ······

白楊,女,原名楊成芳,又名楊君莉。1920年4月22日生於北平,湖南汨羅人,是著名女作家楊沫的妹妹。自幼寄養在北方農村。九歲回北京就學。1931年入聯華影業公司北平第五分廠演員養成所,在影片《故宮新怨》中飾演丫環。後相繼在苞莉芭劇團、中國旅行劇團、中國舞台協會等團體任演員。因主演《梅蘿香》、《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等劇而嶄露頭角。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影片《十字街頭》,引起影壇關注。1937年參加上海影人劇團。1938年在重慶入中央電影攝影場,主演《中華兒女》、《青年中國》等影片。同時又主演了《屈原》、《日出》、《法西斯細菌》、《復活》、《羅米歐與朱麗葉》等多部話劇,成功地塑造出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婦女形象。1946年回上海,在中電、昆侖等影片公司主演《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影片,其中,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飾演的紗廠女工李素芬系其前期代表作。1949年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拍攝了《祝福》、《春滿人間》、《為了和平》等影片。1989年主演的電視劇《灑向人間都是愛———宋慶齡的故事》,是白楊一生中拍攝的唯一的一部電視劇,也是她為觀眾塑造的最後一個人物形象。1996年9月18日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終年76歲。
白楊和老導演張駿祥,四十年代有過一段不到一年的短暫婚姻,後來分手。數年後白楊嫁導演蔣君超,他們的兒子是海南博鰲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曉松。

閱讀全文

與電影演員白楊和楊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