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聶耳里的幾名老演員都是誰
演員表
角色:聶耳
演員:趙丹
角色:萬千紅
演員:王蓓
角色:老江
演員:鄧楠
角色:江嫂
演員:趙抒音
角色:蘇平
演員:江俊
角色:小龍
演員:孫永平
角色:鄭雷電
演員:張瑞芳
角色:趙梅農
演員:夏天
角色:李天音
演員:高正
角色:歌舞班老闆
演員:韓濤
角色:馮鳳
演員:黃宗英
角色:高天人
演員:宏霞
角色:小丑
演員:關宏達
角色:孫英
演員:韓非
角色:錢也樂
演員:陳述
角色:匡文濤
演員:高博
角色:張曙
演員:仲星火
角色:電影公司經理
演員:鄭敏
職員表
製作人:高正 周伯勛
導演:鄭君里
副導演(助理):錢千里
編劇:於伶 孟波 鄭君里 王蘇江
攝影:黃紹芬 羅從周
剪輯:朱朝升
美術設計:韓尚義
錄音:吳江海
㈡ 聶耳的簡介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漢族,雲南玉溪人。聶耳是傑出的人民音樂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
聶耳從小對勞苦大眾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1935年,聶耳為話劇《回春之曲》寫了《告別南洋》、 《梅娘》等四首插曲。為影片《飛花村》寫了主題歌《飛花歌》,為影片《風雲女兒》寫了《義勇軍進行曲》、《鐵蹄下的歌女》等歌曲。《義勇軍進行曲》,在當時成了動員中國人民起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最響亮的號角,建國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它的強烈的節奏,激昂的曲調,永遠鼓舞著我們奮勇前進。
另外,由趙丹主演的影片《聶耳》在1959年上映後也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這部電影是新中國第一部音樂傳記片。
2005年5月25日,中共玉溪市委常委會同意將每年的7月17日設立為「聶耳紀念日」,屆時開展各種紀念活動。
2005年7月17日,中共玉溪市委、市人民政府在體育館隆重舉行紀念偉大人民音樂家聶耳逝世七十周年大會。中國文聯領導、中共雲南省委、玉溪市委有關領導出席大會並發表講話,玉溪各界3000多人出席紀念大會。
2010年1月20日,位於玉溪市聶耳音樂廣場的聶耳主題雕塑群安裝落成,向廣大市民展示。以「不朽的旋律,時代的號角」為主題的石雕共有19組,分為名人題詞、聶耳生平、聶耳作品三大部分。這些景觀雕塑於2009年10月開工設計創作,歷時半年,於2010年春節前完工。
㈢ 電視劇趙丹中的聶耳的扮演者是誰
吳剛 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ugang718
姓名: 吳剛 演員小吳剛
[1]身高: 178cm 性別:男 民族:漢 生日:7月18日 籍貫: 河南鄭州 現居地:北京 畢業學校: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2002級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電影 2004年電影《黑車時代》飾男一號 海洋 導演:金莎 2005年電影《燴面館》飾男一號 慶來 導演:胡雪楊 李灌洪 (合作演員張玉潔,袁光) 2006年數字電影《遙遠的地方》飾男一號 李明 導演:趙崇光 2009年膠片電影<> 飾演 反角 賴萬發 導演:胡雪楊 (合作演員任程偉,王雅捷,程前,彭丹) 2009年電影《大國手之秦淮風月》飾演 男二號 庄俊卿 導演:蕭鋒 (合作演員程皓楓,趙凱一) 電視劇 2003年30集古裝劇《大明英烈》飾男二號 小霸王郭英 2007年22集電視劇《趙丹》飾主角 聶耳 導演:翟俊傑 翟小興 (合作演員邢岷山,龔蓓苾,於慧) 2007年30集電視劇《良心無悔》飾反三號 順子 導演:李平 (合作演員寇振海,如萍) 2008年26集電視劇《戰北平》飾反三號 蘇永順 導演: 胡雪樺 (合作演員:蒲巴甲、李小璐) 2008年25集電視劇《罪愛》飾主角 王律師 導演:翟小興 (合作演員富大龍,張晨光,隋俊波) 2010年20集電視劇《中國血》飾 小結實 導演:虎子 (合作演員:翟小興、馮嘉怡、朱泳騰、孫遜) 2010年28集電視劇《最後征戰》飾演主角 墩子 導演:虎子 (合作演員:曾黎,王奎榮,孫遜,周浩東) 2011年40集電視劇《天下鹽商》飾演主角 光緒皇帝 導演:王金宏 李禹龍 (合作演員:劉德凱、李子雄、潘時七) 廣告 仰韶真中酒 東信手機 DEC---GPRS
MTV《良心》 話劇 方珍珠 女人的一生 哈姆雷特 無事生非 第十二夜 仲夏夜之夢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十四屆金雞獎 最佳電視電影獎提名 十三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十三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提名 第六屆百合獎最佳電視電影一等獎 第六屆百合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蒙特利爾電影節參獎影片 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傳媒大獎
㈣ 聶耳簡介
聶耳,雲南玉溪人,1912年2月14日生,1927年考入雲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30年到上海,次年加入明月歌劇社。1932年入上海聯華影業公司。1933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進百代唱片公司,組織百代國樂隊。
1935年1月聶耳重入聯華影業,任音樂部主任。4月取道日本,准備去蘇聯及歐洲學習。7月17日,聶耳在日本鵠沼海濱游泳時,溺水身亡。
聶耳先後寫有《碼頭工人歌》、《畢業歌》、《大路歌》、《新女性》、《義勇軍進行曲》等30餘首歌曲。其中《義勇軍進行曲》於1949年9月27日經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國歌未制定前的國歌;1982年12月4日,經全國五屆人大五次會議決議,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4)聶耳電影的演員表擴展閱讀
聶耳是第一個寫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革命者;第一個為中華民族和中國的勞苦大眾寫歌並在歌曲中創造了中國無產階級形象的作曲家;第一個用電影音樂喚起民眾用築起血肉長城的電影音樂家和用群眾歌曲的形式傳達革命理想的作曲家;第一個用藝術歌曲的形式塑造中國勞動婦女的形象;第一個用兒童歌曲的形式呼喚新中國的作曲家。
郭沫若在聶耳去世後稱其為「人民音樂家」,「他是天才的音樂家,又是革命者」。
2009年,聶耳被中國政府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2009年,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張暉發表文章稱聶耳「是第一個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國無產階級光輝形象的作曲家,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
2012年,紀念聶耳誕辰百年圖片展上評價聶耳是「勤奮努力、嚮往光明與進步的熱血青年」,稱「聶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2012年,第五期《文史參考》雷蕾刊發文章稱聶耳為「國之歌者」。
㈤ 林則徐,聶耳,在烈火中永生的男主演是誰
著名演員——趙丹。

趙丹(1915-1980),原名趙鳳翱,中國著名電影演員,祖籍山東肥城,出生於江蘇揚州,生長於江蘇南通。
趙丹,原名趙鳳翱,祖籍山東省肥城市安臨站鎮賀庄村前賀庄,出生於江蘇揚州,居江蘇南通,趙丹於1915年6月27日誕生於揚州,父親趙子超,時任北洋軍閥營長,公館在東關街,母親黃秀芝,是當時出名的揚州美女,與個園黃家關系很近。1916年趙丹兩歲時隨父母遷居於南通。趙丹的父親在南通開設影戲院,少時受家庭熏陶,酷愛藝術。中學時代,曾與好友顧而已、錢千里、朱今明等組織「小小劇社」,演出過一些進步話劇;畢業後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國畫,專攻山水。其間參加了美專劇團、新地劇社和拓聲劇社,並積極參與「左翼劇聯」的活動,改名「趙丹」,深入工廠、市井、學校,演出抗日救亡劇目;1933年,加入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
1932年被明星影片公司著名導演李萍倩看中,在無聲片《琵琶春怨》中扮演一紈絝子弟,從此成為明星影片公司的基本演員。先後參加拍攝了《上海二十四小時》(1933)、《時代的女兒》(1933)、《三姐妹》(1934)、《到西北去》(1934)、《女兒經》(1934)、《空谷蘭》(1934)、《鄉愁》(1934)、《落花時節》(1935)、《熱血忠魂》(1935)、《小玲子》(1936)、《清明時節》(1936)等二十多部影片;由於他熱愛表演藝術,又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加之形象好,極有表演天才,很快成為引人注目的「明星」。
與此同時,他還活躍在舞台上,曾在世界名劇《娜拉》中飾演海爾茂、《大雷雨》中飾演吉洪、《羅密歐與朱麗葉》中飾演羅密歐。在影、劇兩個方面,均顯露出他的藝術才華,成為一名引人注目的話劇演員和電影明星。
1936年—1937年,主演了中國電影史上經典影片《十字街頭》和《馬路天使》。在《十字街頭》中扮演失業大學生老趙,刻畫了這個天真、純朴、熱情,並帶有幾分傻氣的青年知識分子形象;在《馬路天使》里,趙丹在表演上有了新的突破,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從生活出發,經過概括提煉,真實而又自然地塑造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淳厚質朴、又愛自作聰明的吹鼓手小陳的形象,受到廣泛贊許,從而奠定了他作為一位藝術大師的堅實基礎。
抗日戰爭爆發後,趙丹加入抗日救亡演劇三隊,輾轉各地,宣傳抗日,並於1939年參加影片《中華兒女》的拍攝。1939年6月,他與徐韜、王為一等前往新疆開拓進步戲劇工作,後被反動軍閥盛世才監禁,系獄5年。 抗日
辛勤工作的趙丹
戰爭勝利後回到上海,主演了影片《遙遠的愛》和《幸福狂想曲》,並導演了一部諷刺和揭露國民黨反動派「下山摘桃」進行掠奪,標榜接收,實為「劫收」的影片《衣錦榮歸》。
1948年後,在昆侖影業公司拍攝了《關不住的春光》、《麗人行》、《烏鴉與麻雀》等影片。他在《烏鴉與麻雀》中飾演的「小廣播」肖老闆最負盛名,他把這個生活在舊社會都市裡的小市民典型,刻劃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建國後,歷任全國人大第一、二、三屆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影協和中國劇協常務理事、中國影協上海分會副主席等,並於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個人一等獎。
他先後主演了《為了和平》(1956)、《李時珍》(1956)、《海魂》(1957)、《林則徐》(1958)、《聶耳》(1959)、《烈火中永生》(1965)等影片,創造了李時珍、聶耳、林則徐、許雲峰等熠熠生輝的銀幕形象,代表了中國20世紀50—60年代電影表演藝術的水平。
趙丹與夫人、女兒在長城合影
他飾演李時珍,付出了艱巨而創造性的勞動,准確地把握了李時珍的精神氣質和性格特徵,隨著年齡的遞增和環境的變遷,把角色青年時的稚真倔強,中年時的執著追求和進入老年後的敦厚深沉,表演得細致入微,形神畢肖;他飾演的林則徐,在表演上吸收了中國寫意畫中大落筆的手法,從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和規定情景出發,全局在胸,張弛有致,感情真摯濃烈,氣勢宏偉磅礴,創造了這位在中國近代史上反帝愛國的民族英雄形象;他所塑造的聶耳,脈絡清晰,層次分明,性格鮮明,時代感強,充滿了濃郁的浪漫氣息和明朗的幽默色彩。
電影《烈火中永生》譜寫了一曲緬懷、歌頌革命烈士的悲壯頌歌,也是他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他塑造的革命烈士許雲峰,是一個堅毅沉著、正氣凜然,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藝術形象,表現了共產黨人堅不可摧的革命意志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這些形象,都是鑲嵌在社會主義電影銀幕上的明珠,具有徵服觀眾的力量。
「文化大革命」期間,深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被囚禁達5年之久;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熱情地為高等學府講授表演藝術,並不顧重病纏身,於1979年完成了《銀幕形象創造》和《地獄之門》等著作。
他具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大量書畫作品受到中國書畫界的珍視,《趙丹書畫選》相繼問世。
不幸的是,1980年10月10日,趙丹因患癌症在北京病逝,終年65歲。
在近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不斷探索中華民族的表演藝術體系,強調趣在法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創作意境;他的表演,主張用體驗和體現的和諧統一,灑脫自如,形神兼備,意境深邃,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
㈥ 電影國歌演員表
電影國歌演員表:

《國歌》是由瀟湘電影製片廠於1999年10月7日推出的劇情片 ,該片由吳子牛執導,何政軍、陳坤主演。
該片講述了正在上海積極從事抗日戲劇活動的田漢、聶耳等人共同投身抗日救亡運動。當田漢得知齊白山為國捐軀的消息後,在悲憤中寫下了「義勇軍進行曲」的故事。
角色介紹
1、田漢
演員:何政軍
愛國文藝工作者,在中國共產黨的指揮下奔赴戰場,用電影記錄下抗日軍民的感人畫面。目睹了戰斗的慘烈與悲壯,決心以創作藝術作品來鼓舞人民抗戰。激情之下田漢寫下了《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
2、聶耳
演員:陳坤
中國共產黨,與田漢籌備一部抗日題材的話劇《亂鍾》,此間,他們結識並邀請流亡在滬的東北學生參加演出,「一·二八」淞滬抗戰,聶耳等人奔赴戰場,用電影記錄下抗日軍民的感人畫面。
3、齊白山
演員:傅亨
東北學生,因日軍佔領了東三省而流亡到上海,隨後被田漢邀請參加話劇《亂鍾》演出。不料《亂鍾》的正式開演被「一·二八」淞滬抗戰的炮火聲打斷,東齊白山積極投身前線,最後光榮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