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香港電影午夜餓狼的演員

香港電影午夜餓狼的演員

發布時間:2022-09-07 04:14:36

A. 張學友的資料

張學友資料:
姓名: 張學友
英文名: Jacky Cheung
出生日期:1961年7月10日
星座: 巨蟹座
貫籍: 天 津
生肖: 牛
身高: 1.78米
體重: 64公斤
血型: B型
婚姻:已婚,羅美薇
性格: 開朗、樂觀
學歷: 中學預科
嗜好: 游泳、籃球、唱歌
語言: 廣東話 、英語、國語
初戀年齡:20歲
擇偶條件:可愛 、溫柔 、率直
家庭狀況:父母 、兄長 、1妹 、 太太、女兒
尊敬的人:父母
第一份工作:香港貿易發展局工作
喜愛的運動:游泳
喜愛的電影 : 《 Shinning 》
喜愛的動物: 馬
喜愛的食物: 雪糕、皮蛋、豆腐、雞肉
討厭的食物: 牛 肉
喜愛的顏色: 白色
喜愛的地方: 家
嚮往的國家: 中 國
最難忘的事情: 獲全港 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 亞軍
喜愛的歌星: Deep Purple 、 Barry Manilow、譚詠麟
喜歡演員:周潤發、勞勃狄尼洛
平常喜好:看電視
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科幻影集
印象深刻的電視劇:X—FILE
最愛的電影類型:愛情和科幻的
最想合作的中外歌手:Elton John
最想嘗試的表演方式:自由一點那種
對事業的自我期許:再做好一點吧
常閱讀的書籍類型:佛書
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一本書:太多了,不能挑一本
座右銘:對人隨緣,對事隨心
難忘的人生階段:難過的時間
自我的人生目標:做一個「好」人
請寫一句鼓勵的話:努力吧!
保持年輕的秘方:年輕的心,好的體魄
最想感謝的人:媽媽和爸爸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被媽媽打到拖把棍了都斷了。
喜歡到的地方:屋企(家裡)
喜愛的穿著方式:隨便
最喜愛的國家:每一國家均有一些可取
最喜愛的城市:東京
最想去的旅遊地點:東歐
喜愛的口味:甜
尊敬人物:父,母

歷年專輯列表:
1985 << 遙遠的她AMORU>>
1986 <<情無四歸>> <<相愛>>
1987 <<初吻/炸彈>> <<我心深處>>
<<張學友87演唱會>>
1988 <<意亂情迷>> <<昨夜夢魂中>>
1989 <<給我親愛的>> <<絲絲記憶情歌精選>>
<<只願一生愛一人>>
1990 <<似曾相識>> <<夢中的你>>
1991 <<情不禁>> <<一顆不變心>>
<<愛你多一些精選>> <<張愛友91演唱會>>
1992 <<真情流露>> <<愛火花>>
1993 <<吻別>> <<我與你>>
<<等你等到我心痛張學友精選>> <<祝福>>
1994 <<學與友93演唱會>> <<餓狼傳說>> <<偷心>>
<<這個冬天不太冷>>
1995 <<三年兩語>> <<擁有>> <<過敏世界>>
<<真愛新曲+精選>> <<一生跟你走作品集>>
1996 <<情書>>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張學友95演唱會>> <<情緣十載>>
<<愛與交響曲>> <<忘記你我做不到>>
1997 <<不老的傳說>> <<雪狼湖>>
<<想和你去吹吹風>>
1998 <<釋放自己>> <<不後悔>>
1999 <<有個人>>

(一)一千個傷心的理由———「苦」是音樂的里程

苦,是人生的歷練。最招人疼的往往是受苦的人、苦而奮發的人。

張學友高中畢業後曾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國泰航空公司。由於不滿小職員的單調生活,學友感到失落和惆悵。1984年他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由一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寶麗金唱片公司對張學友的歌藝欣賞非常,與之簽約為旗下歌手,全力推薦這位樂壇明日之星。從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微笑》開始,張學友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8個月後,他再次推出專輯《AMOUR/遙遠的她》,而且備受好評。

但是,學友的出道卻有那麼一點點生不逢時。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譚詠麟和張國榮「殺」得不可開交的時期。張學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聲線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譚詠麟、張國榮兩顆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幾何時,張學友也一度低迷,愛上酗酒,留連夜店,惹是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負面新聞形象大損,在出席某活動時竟然一出場就噓聲四起。後來,學友再次奮發圖強,為了轉變對自己極為不利的處境,他努力戒酒,調整心態從頭再來,之後才逐漸火起來。在這個存在著眾多靠臉蛋、靠耍酷、靠賣弄噱頭、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裡,他只是靠他的歌聲證實他的實力。我們不能稱他為青春偶像,因為他有著青春偶像們所不具備的演唱實力。也正是因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經被台下的觀眾高呼「退休」。一路走來,就如同荷馬敘事詩《奧德賽》中的主人公尤利西斯的長途回鄉之旅,充滿了挑戰與艱辛。張學友憑著他的毅力披荊斬棘,成就了這一段光輝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二)一顆不變心———「淡」是樂觀態度

執著與恆久最有資格與愛相依。

面對事業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張學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總是以平常心去面對,用淡然的態度處之。在經歷過的日子裡,他一直在積累著過去,思考著未來,尋找著生活的意義。家人的支持和責難,朋友的鼓勵和傷害,歌迷的留下及離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視,大眾的喜愛和厭惡,上天的眷顧和唾棄……成就了今天的學友。他把自己比作一隻將要破繭而出的飛蛾,他說:「今天的我不怕面對失敗,因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會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會感到驕傲,因為我知道它將挫敗我。」「今天我不怕面對黑暗和未知的將來,因為我知道我將從它身上學習到更多,從而帶我到更新更遼闊的空間。我知道最終我將像飛蛾般,撲向光明,進入永恆,那又何懼,我並不孤獨。因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謝你教給我的!」

經歷了迷失的階段,張學友的收獲不只在名利的范疇,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練。現在的張學友只是堅持唱好他的歌。對於他的事業,他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唱到70歲!

(三)天下第一流———「甜」是收獲的心情

成功是你的,收獲是我們的。

雖然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是是金子就總會發光的。從1984年出道至今,張學友已經推出了數十張專輯,從1985年的《月亮灣》、《情已逝》到2000年的《當我想起你》、《一生一火花》,他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聲伴隨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成長。他的《吻別》,《情網》,《忘記你我做不到》等都是我們琅琅上口的經典歌曲。所以有人說:「只要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歌聲;只要有愛情,就有張學友的歌聲陪伴你。」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張學友用他至真至情的聲音和爐火純青的手法演繹了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情歌。張學友將他生命中所有的起伏跌宕,都化成了穿透人心的音樂力量,在人們心中熊熊燃燒。

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以他濃烈的聲音激情擁抱群眾,他的歌總是從感覺到內心一氣呵成,給聽眾帶來心靈的震撼。盡管學友的歌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但是他淋漓盡致的表現功力總是能夠把每一首情歌的獨特風格表現出來。張學友以其最擅長而又極富感染力的唱腔,將《吻別》、《等你等到我心痛》、《情網》等歌曲仿若懺悔般深刻的傷痛及無奈,一波又一波地推進聽者的心中,成為多少人深夜裡的拭淚毛巾。對於《夕陽醉了》、《想和你去吹吹風》、《祝福》這些內斂中帶著極致的洶涌澎湃的感情的歌曲,學友運用其渾厚深刻的嗓音,完全真實地呈現了歌曲中蘊涵的熾熱的感情。而在演繹像《頭發亂了》、《餓狼傳說》這樣的快歌時,張學友用他輕快奔放熱烈的演唱方式,配合歌曲的氣勢澎湃的節奏,也讓人沉溺其中,無法抽離。

(四)頭發亂了———「辣」的舞台風范

不管是歌藝還是舞台表演,張學友都一直在努力著。在商業社會中藝人需要練就的,他都去努力,比如跳舞。回顧張學友過去的十幾年,我們會發現以前他只會站著「乾唱」,而漸漸地比較會跳舞,也能夠駕輕就熟地製造舞台氣氛、很好地與觀眾溝通了。為了學好跳舞,他曾經專門請來老師為他編舞。

對於演唱會,他認為最難控制的是現場氣氛,但是學友的努力是成功的。現在他在演唱會上的一舉手一投足總能引起聽眾的熱烈回應。這次的世界巡迴演唱會,除了近乎完美的舞台燈光、音響、舞台效果,張學友華麗的舞步也是整場舞台氣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整場演唱會的一個亮點。不論是爵士舞、現代舞還是充滿異域風情的印度舞,張學友瀟灑的舞步都讓在場的觀眾大吃一驚。對椅子、水瓶等新鮮道具的應用也讓人感覺到了動感勁舞中的新穎編排。現場張學友每一次不經意的扭腰、提臀、擺胯,都會令在場的歌迷們尖叫不已。張學友一連串全情投入的勁辣熱舞使整個舞台動感十足,也讓台上的他更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熱烈與妖媚。四十男人,不易呀?

(五)不想這是場戲———「電」是心靈的觸動

雖然演戲不是學友的老本行,但是作為一名藝員,張學友還是有不少「觸電」的經歷。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全情投入地演好每一部戲。1986年張學友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靂大喇叭》。劇中張學友的戲分雖然不多,但他揮灑自如的表演,給歌迷、影迷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在第二部影片《痴心的我》中,張學友就擔任了主角,其中也有出色的表演。由於學友憨厚老實的長相,再加上他的笑容和眼神中總是帶著一絲單純與靦腆,之後喜劇戲約不斷。他又先後接拍了《天賜良緣》、《八星報喜》、《意亂情迷》等一些比較賣座的喜劇片。1988年,張學友在電影《旺角卡門》中改變了戲路,飾演一個不務正業的「爛仔」。張學友投入、出色的演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導演楊帆評價他說:「演戲很投入,人聰明,導演要求的表情都能做好,是個極有魅力的年輕演員。」憑借在《旺角卡門》中的精彩表現,張學友贏得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人到中年,張學友接拍了許鞍華導演的《男人四十》。雖然聲名顯赫的張學友無法完全感受到小人物林耀國在生活中的種種心態,但是跨入不惑之年的張學友和林耀國多少有些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他把林耀國內心的復雜和心中的悲涼表達了出來。張學友的表演很細致,他常常含著背半望著地走,他不刻意壓低聲線不刻意扮老成,但是他演出了四十歲男人的情懷,那是神似,而不僅僅是形似。在劇中,張學友不像以往那樣是一個搞笑的角色,他表現得中規中矩,但是他把在歲月和現實面前有著太多疑問太多執著太多不甘心的林耀國的微妙感情詮釋了出來———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

(六)愛是永恆———「情」是不變的主題

1996年,當張學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拉著羅美薇的手步進了結婚的禮堂,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愛情馬拉松。在四大天王紅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張學友是唯一一位讓女友曝光,也是第一位開花結果的人。張學友是一個對事業負責,也對愛情負責的藝人。要知道,在演藝圈中,想要歌迷和女友都很好地照顧到,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難得的是,他們的戀情早已經眾所周知,而學友的事業也在穩定中發展。他們兩個,郎有情,妹有意,而且從來不鬧緋聞。他們雙方彼此對對方的認定,使得學友情場得意,演藝事業更是意氣風發。僅從這一點來看,不難看出張學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男人。他最可愛的一點,就是他用情很深也很真,他和羅美薇的愛情即是佐證。

張學友和羅美薇在合作電影《痴心的我》時墜入情網。交往初期,張學友還沒有走紅。個性溫婉的羅美薇陪著他走過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當他在歌壇不如意、常常酗酒澆愁的時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邊,不斷地安慰他,鼓勵他,讓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壇上站立起來。回想起那段日子,學友說:「在我最潦倒的時候,我看到了美薇對我的真愛。」

張學友和羅美薇的戀愛過程,也和普通人一樣,經歷了甜蜜、爭吵,直到現在的平淡。他們的愛情冷暖,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結了婚以後,學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樣圍繞著柴米油鹽。但是,生活本來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張學友說自己是一個專一的人,看他和羅美薇走過的這段愛情歷程,我想沒有人會懷疑它的真實性。

(七)每天愛你多一些———「慈」是父親的心

張學友有了個寶貝女兒,人們對他在歌壇的要求似乎也在一夜間放得寬松。歌迷不會再當真去責怪一個可愛女孩的爸爸不求上進。當然,在張學友的眼裡,家庭可能確實比事業還要重要,他喜歡家庭給他帶來的安全感。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飯,天南地北地、無憂無慮地神聊是他的一個很大的夢想。所以現在的學友是有女萬事足,為了妻子和愛女,這兩年他也低調了很多。每次一提起他的寶貝女兒瑤華,他都會笑得合不攏嘴,一副慈父的模樣。為了讓愛女住得舒適,學友還將淺水灣的舊居重新布置,全部傢具換新,一切事務交給掌管財政大權的老婆大人親手包辦。雖然很忙,但是學友總是希望有時間留在家裡陪女兒,替她拍照、量高。

看來,現在的張學友已經完全投入到父親的角色,這倒確實讓人欣賞。我們希望歌神多點時間放在音樂上,同時也喜歡看到他多一份心思放在女兒身上,這還真是一對矛盾。

(八)走過1999———「懸」的感覺讓歌迷好怕

張學友在2000年出過一張專輯《走過1999》,唱著「世紀末情歌」,仍走大眾化路線,但專輯並未給人留下太深印象。隨後女兒降生,歌神似乎從歌壇銷聲匿跡了,彷彿真的躲進了家庭的小天地,知足地過起三人世界生活了。歌迷們失落地開始指其「不求上進」。再加上張學友近年來一直備受鼻敏感症困擾,病情更有惡化跡象,嚴重影響他唱歌時的聲線。在當時的一場「拉闊音樂會」上,曾罕有地失准,在唱《捉迷藏》時,竟唱不到高音部分,且有走音情況出現。唱《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時,學友唱了一會突然唱不出聲,一度停下來並要求重唱。————張學友魅力指數急劇下跌,其藝途幾乎命懸一線。

要知道張學友十多年來以一把雄渾磁性的嗓子享譽樂壇,大鼻子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為了不致惡化,學友自受鼻敏感困擾後,已刻意減少工作量,除了唱片減產,上台表演次數也大大減少。

學友曾請觀眾不要嫌棄他失准,他說:「我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沒辦法!」雖然學友說來態度輕松,但卻令人感慨。觀眾反應仍極之熱烈,頻頻鼓掌大力支持。好在他終於挺過來了,2002世界巡演,一氣呵成將有十多場個唱,張學友給足了專業精神,歌神大旗終究沒有倒下。

(九)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夢」與尊嚴在延伸

有夢的人是停不住的。張學友並沒有打算安度中年,他還想自組公司,還想為別的歌手製作專輯,還想為女兒寫歌,他要與女兒一起唱歌,他要唱到70歲。一個男人堅強地續寫著他的夢想與尊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友的歌也逐漸變得更加深沉和成熟。從當年激情澎湃地高唱《情網》、《吻別》的張學友,我們聽到了年輕人所特有的傷情與堅持。到現在他的《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我們卻發現他明顯多了些成熟與內斂,那已經是一種在濃濃的悲傷上面蒙著一層輕紗似的情歌了。它已經有了明顯的屬於張學友的淡然————即使是無奈的結果,也不會有太多的外露的悲痛,有的只是難舍的輕輕的感慨。但是,不管學友的歌怎麼變化,自由地投入感情去唱是他的最大特點,他的很多歌曲都因為他出神入化的演繹而具有了永恆的魅力。

(十)祝福———「友」是朋友間的愛

張學友生性坦率厚直、樂於助人,圈中好友甚多。像梁朝偉、梅艷芳、肥肥、庾澄慶等等,他們相識多年,彼此之間也有著深厚、真摯的友情。

張學友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上都堪稱娛樂圈中的楷模,一直備受稱贊。他的好友庾澄慶就曾經公開表示要向學友學習「持家之道」。同是實力派歌手,蘇永康對於學友稱贊有嘉:「我不敢跟張學友相提並論,他是歌神。差不多的背景是:我們都是以唱歌為主的歌手,不必要的花邊新聞比較少。我們都承認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家庭,但是有一點我非常嫉妒和羨慕他:他已經有孩子了,而我還在努力當中。我很敬佩他,他的很多言行舉止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比如他覺得對歌手來說最重要的是音樂,我非常認同。」對於學友的歌藝,連譚詠麟有這樣的評價:「雖然沒有青春的年紀和偶像的面孔,但是他是實力派的歌手。他的音色、資質、潛力和性情都不是如青花般的,燦爛過了就凋謝,他會像細水長流,無休無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漸加重分量。」

B. 求一部香港電影 片中一個人叫惡狼不知什麼的 還有一個女播音員 還有一個男警察和一個女警察 女警察是個男人

香港電影《狼吻夜驚魂》

劇情簡介
翌日新聞報道,果然有一家醫院被人縱火發生爆炸。美詩認為事有蹊蹺,於是前往警察局找哥哥的女友小柔告訴有關「餓狼」的事情,誰知竟被主管此案的王警官
奚落一番。當夜,餓狼又來電承認爆炸案是他所為,更揚言下一步的目標是他上過的幼稚園,第二天幼稚園果然發生爆炸。於是王警官要求美詩密切配合,但「餓
狼」得知美詩與警方合作後,便威脅美詩下一步將輪到她了。王警官受命調查此案並負責保護美詩,他們這對歡喜冤家,開始時雖彼此無好印象,但最終相互產生了
愛慕之情。幾經周折,「餓狼」終於在電台台慶晚會上原形畢露。

C. 90年代一部港片電影男主角在舞廳唱了一首傷感粵語歌叫什麼名字

只有你不知道。只有你不知道是張學友演唱的歌曲,在舞廳唱過,由向雪懷作詞,趙增熹編曲,發在專輯餓狼傳說中,張學友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是歌手、演員,畢業於香港崇文英文書院,1984年因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冠軍而出道。

D. 我想問一下,香港片,有部叫什麼餓狼的電影,很久以前的,叫什麼名字啊

狼吻夜驚魂

主 演 倪淑君 Suk Kwan Ni
彭丹 Diana Pang
王敏德 Michael Wong

周美詩是電台深夜節目「夜半無人私語時」的節目主持人。一晚,一名自稱「餓狼」的聽眾來電話向她表白心聲,說他憎恨這世界,而且遇見的人又迫使他做魔鬼,於是決意要成為一個冷血無情的魔鬼,他的第一項行動便是燒毀他出生的那家醫院。翌日新聞報道,果然有一家醫院被人縱火發生爆炸。美詩認為事有蹊蹺,於是前往警察局找哥哥的女友小柔告訴有關「餓狼」的事情,誰知竟被主管此案的王警官奚落一番。當夜,餓狼又來電承認爆炸案是他所為,更揚言下一步的目標是他上過的幼稚園,第二天幼稚園果然發生爆炸。於是王警官要求美詩密切配合,但「餓狼」得知美詩與警方合作後,便威脅美詩下一步將輪到她了。王警官受命調查此案並負責保護美詩,他們這對歡喜冤家,開始時雖彼此無好印象,但最終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幾經周折,「餓狼」終於在電台台慶晚會上原形畢露。

E. 誰告訴我她是誰和她演過的電影

基本資料上面有人說了 電影 年份 片名 角色 合作演員 備注 1964年 雙鳳奇緣 春蘭 凌波、金峰、方盈、金漢、井淼、蔣光超 1964年 萬花迎春 陳厚、於倩、秦萍、樂蒂、蔣光超、胡金銓、方盈 1964年 血手印 雪春 凌波、秦萍、 陳燕燕、蔣光超、尤光超、井淼 1964年 玉堂春 樂蒂、方盈、紅薇、於倩、趙雷 1965年 魚美人 金牡丹/碧波仙子 凌波、歐陽莎菲、蔣光超、井淼 第十二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金禾獎》 1965年 寶蓮燈 靈芝仙姑 林黛、鄭佩佩、杜蝶、 田豐 1965年 西廂記 紅娘 凌波、方盈 1966年 文素臣 琴兒 喬庄、劉亮華 1966年 野姑娘 金小芳 凌雲、康威、歐陽莎菲 1967年 女巡按 霍定金 蕭湘、祝菁、高寶樹 1967年 菁菁 魏菁菁 金峰、楊志卿 1967年 鐵頭皇帝 公主 申榮均、沈依 1967年 盜劍 鍾嬌龍 李麗華、喬庄、陳鴻烈 1967年 珊珊 林珊珊 關山、何籓、張仲文 1967年 連鎖 連瑣/連闈 李麗華、 王俠、井淼 1968年 神刀 白鳳 王羽、舒佩佩、黃宗迅 1968年 花月良宵 張曉萍 陳厚、於倩 1969年 豪俠傳 馬金鈴 唐菁、谷峰、井淼 1969年 鐵手無情 桂姑 谷峰、姜大衛、羅烈 1969年 死角 溫柔 狄龍、姜大衛、陳鴻烈、於倩 1969年 保鏢 雲飄飄 井淼、谷峰、陳星、姜大衛 1969年 三笑 秋香 凌波、井淼、 陳燕燕 1970年 女校春色 李海倫 陳厚、歐陽莎菲、秦惠玲 1970年 玉女親情 張愛珠 邢慧、陳依齡、高寶樹、歐陽莎菲 1970年 餓狼谷 宋潔 王俠、羅烈 1971年 鷹王 顏玉蓮/冰兒 狄龍 1971年 新獨臂刀 巴蕉 谷峰、狄龍、姜大衛 1971年 冰天俠女 沈冰紅 岳華、焦姣、張沖 1971年 俠士行 雪娘 岳華、羅烈 1972年 亡命徒 明明 谷峰、羅烈 1972年 仙女下凡 七妹 金峰、賀賓、李鵬飛、趙雄、石天 1972年 十四女英豪 楊八妹 凌波、何莉莉、岳華、盧燕 1972年 群英會 徐鳳英 谷峰、狄龍、姜大衛、宗華、汪萍、羅烈、田青、施思、岳華、何莉莉 1972年 娃娃夫人 珍珍 凌雲、張佩山 第十八屆亞洲影展《最受歡迎女星金藝像獎》 1973年 盪女奇行 龍佩佩 陳萍、宗華 1973年 丹麥嬌娃 楊嬌嬌 宗華、碧蒂杜芙、葉靈芝、奧利蘇托夫 1974年 艷女還魂 宋蓮花 許冠英、林偉圖 1974年 鬼馬小天使 陳淑芬 凌雲、陳萍、田青 1974年 朱門怨 孫淑貞 井莉、岳華、凌雲、盧婉茵 1975年 雙星伴月 阿嬌 野峰、唐菁、王沙 1975年 神化外母古惑妻 狐仙 岳華、夏萍、李壽祺、劉慧茹 1975年 新啼笑因緣 賀莉霞 宗華、井莉、施思 1975年 金毛獅王 房勉、南宮勛、 王俠 1975年 老虎崖 江彬、田野、郎雄、唐沁、梁修身、葛香亭 1975年 捉姦趣事 谷峰、田青、楊志卿、岳華、宗華 1976年 老夫子 陳小姐 王沙、劉陸華、劉慧玲 1976年 狐天狐地 胡小仙 岳華、張瑛、夏萍、陳萍 1976年 洞房艷事 陳萍、恬妮、谷峰、康凱 1977年 楚留香 黑珍珠 狄龍、苗可秀、凌雲、貝蒂 1977年 筧橋英烈傳 梁修身、陳莎莉、金漢、胡茵夢、馮海、游天龍 1978年 新紅樓夢 薛寶釵 周芝明、趙雷、馬之秦、凌波、李麗華、陳莎莉 1978年 追 鄧光榮 與導演羅馬合組《長天公司》的創業作 1989年 猛鬼山墳 吳耀漢、尹雷 [編輯] 監制 蛇形醉步(1980年) [編輯] 榮獲獎項 《魚美人》(1965年)一片獲得第十二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金禾獎》 《娃娃夫人》(1972年)一片獲得第十八屆亞洲影展《最受歡迎女星金藝像獎》

F. 張學友資料

中文姓名: 張學友
英文名字::Jacky
花名:七仔
出生日期:1961.7.10
星座:巨蟹座
生肖: 牛
身高: 1.76m
體重: 145磅
學歷: 預科
婚姻狀況: 已婚
家庭成員: 爸媽、一哥、一妹、太太及兩個女兒 。
排行: 第二
常閱讀的書: 佛書及武俠小說
希望到的地方: 太多
喜愛的歌手: Barry Manilow / Beatles / Deep Purple / 譚詠麟。
喜愛的藝人: 周潤發
尊敬的人物: 父母
喜愛的顏色: 白色
喜愛的電影: 閃靈
喜愛的食物: 甜品
喜愛的地方: 太多
難忘的事情: 獲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比賽冠軍(1984)
當時參賽歌曲: 大地恩情
專長: 唱歌
對事業的自我期許: 再做好一點
人生座右銘: 對人隨緣 、 對事隨心。
人生目標: 做一個好人
經歷:性格隨和樂觀的張學友,完成了中七課程後,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及國泰航空公司,平常工余喜愛遠足,籃球及游泳,然而最大興趣還是在歌唱方面,小時候已愛跟著唱片練習,中學時候亦嘗試與友人組織樂隊及參加校內的歌唱比賽。

1984年參加「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由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勇奪冠軍。寶麗金唱片公司對張學友的歌藝欣賞非常,與之簽約為旗下歌手,全力推薦這位樂壇明日之星。

專輯和電影:
作品
音樂專輯和精選

1985年:《SMILE》
1985年:《遙遠的她AMOUR》
1985年:《局外人/交叉算了》
1986年:《情無四歸》
1986年:《相愛》
1987年:《初吻/炸彈》
1987年:《在我心深處》
1987年:《JACKY張學友》
1987年:《張學友87演唱會》
1988年:《意亂情迷》
1988年:《昨夜夢魂中》
1989年:《給我親愛的》
1989年:《絲絲記憶情歌精選》
1989年:《只願一生愛一人》
1990年:《似曾相識 (張學友的初戀故事)》
1990年:《夢中的你》
1991年:《情不禁》
1991年:《一顆不變心》
1991年:《愛你多一些精選》
1992年:《張愛友91演唱會》
1992年:《真情流露》
1992年:《愛火花》
1993年:《吻別》
1993年:《我與你》
1993年:《忘記他EP》
1993年:《等你等到我心痛張學友精選》
1993年:《祝福》
1994年:《學與友93演唱會》
1994年:《餓狼傳說》
1994年:《張學友Jacky Cheung 24K Gold 金藏集》
1994年:《偷心》
1994年:《這個冬天不太冷》
1995年:《三年兩語》
1995年:《擁友》
1995年:《過敏世界》
1995年:《真愛新曲+精選》
1995年:《一生跟你走作品集》
1996年:《友學友95演唱會》
1996年:《情緣十載95友學友台灣演唱會 》
1996年:《愛與交響曲》
1996年:《忘記你我做不到》
1997年:《不老的傳說》
1997年:《雪狼湖citibank信用卡張學友珍藏版EP》
1997年:《雪狼湖》
1997年:《想和你去吹吹風》
1998年:《釋放自己》
1998年:《不後悔》
1998年:《友情歌歲月精選》
1999年:《有個人》
1999年:《走過1999》
1999年:《友個人演唱會》
2000年:《Touch of Love》
2000年:《Jacky Cheung15 十五年音樂精選》
2000年:《當我想起你》
2000年:《友情歌:張學友1995-2000世紀情歌金選》
2001年:《學友—熱》
2001年:《天下第一流》
2001年:《903 ID Club 拉闊音樂會》
2002年:《他在那裡》、《張學友新曲+精選》
2003年:《張學友音樂之旅Live演唱會》
2003年:《張學友4 in 1珍藏集》
2003年:《張學友1985-1999大碟全集》
2003年:《張學友1987-1999演唱會全集》
2004年:《Life Is Like A Dream》
2004年:《Black & White》
2004年:《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
2004年:《環球巨星影音啟示錄 - 張學友》
2005年:《環球百花齊放 - 張學友》
2005年:《雪狼湖(國語版)》

個人演唱會
1986年:《張學友,呂方86雙星香港演唱會》
1987年:《張學友87香港演唱會》
1991年:《張學友每天愛你多一些全國巡迴演唱會91》
1993年:《學與友93世界巡迴演唱會》
1995年:《友學友95世界巡迴演唱會 100場》
1995年:《情緣十載95友學友台灣巡迴演唱會》
1996年:《香港管弦樂團-愛與交響曲獨奏會》
1998年:《拉闊音樂香港演唱會1998》
1999年:《友個人99世界巡迴演唱會》
2001年:《拉闊音樂香港演唱會2001》
2002年-2003年:《張學友音樂之旅LIVE世界巡迴演唱會》
2004年:《張學友活出生命Live香港會展中心演唱會》

音樂劇
1997年:《雪狼湖》
2004年-2005年:《雪狼湖 國語版》
2007年-《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
創作
作曲

舊信·舊夢
這個冬天不太冷(國/粵)
過敏世界
這么近(那麼遠)
一路上(捉迷藏)
似醉還未醉
勇敢的故事
想劈酒
燥狂
Life Is Like A Dream
慢條斯理

給朋友
寧願做錯
講你知
搖瑤

創作
作詞

夜茫茫
當我想起你
Every time a good time(麥當勞跨世紀廣告歌)
想劈酒

寧願做錯
講你知
愛是永恆(國)
雪愛狼
簡簡單單就是愛
只要為你活一天
懺悔
愛是永恆(國語版)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一個人的犧牲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不想失去你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與林夕共同創作
真的失去你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一個人的犧牲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祈求可以共你活一天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懺悔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與林夕共同創作
抱雪 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

公益活動主題曲
Together now (多哈 第十五屆亞洲運動會主題曲)
一點燭光(政府社會福利署四十周年主題曲)
勇敢的故事(香港警隊公共關系科警訊主題曲)
壤奇妙飛揚(香港迪士尼樂園主題曲)
恕難從命(皇家香港警察總隊1988年主題曲)
凈化空間(中國佛教協會主題曲)
人人(香港政府2005年社會民意歌)
家鄉的龍眼樹(中國衛生部2005年救治白內障患者行動主題曲)
能舍便得到(社聯金禧紀念主題曲)
祝願(香港警察總隊滅罪計劃主題曲)
晴天,雨天,孩子天(香港兒童福利基金會主題曲)
將心比心(中華紅十字會主題曲)
護苗(香港護苗基金會主題曲)
心經(佛教歌曲)
信念

電影作品
以香港當地原始片名為主:

1986年 《霹靂大喇叭》 Where's Officer Tuba
1986年 《痴心的我》(台譯:我已成年) Devoted to You
1986年 《老娘夠騷》(台譯:陌生丈夫) Soul
1987年 《天賜良緣》 Sister Cupid
1987年 《意亂情迷》 Double Fixation
1987年 《猛鬼差館》(台譯:魁星踢斗) The Haunted Cop Shop
1988年 《八星報喜》 The Eight Happiness
1988年 《猛鬼學堂》(台譯:抓鬼特訓班) The Haunted Cop Shop 2
1988年 《三對鴛鴦一張床》(台譯:枕邊宣言) My Dream Is Yours
1988年 《旺角卡門》(台譯:熱血男兒) As Tears Go By
1988年 《南北媽打》 Mother Vs. Mother
1988年 《金裝大酒店》(台譯:大飯店) Carry on Hotel
1988年 《特警屠龍》 Tiger Cage
1988年 《最佳女婿》 Faithfully Yours
1988年 《夢過界》 The Dream Is yours
1989年 《福星臨門》 Lucky Guys
1989年 《我要富貴》(台譯:父子情深) My Dear Son
1989年 《捉鬼大師》 Vampire Buster
1989年 《奇跡》 Miracles(客串)
1989年 《單身貴族》 The Nobles
1989年 《忠義群英》 Seven Warriors
1989年 《小小小警察》(台譯:小警察) Little Cop
1990年 《豬標一族》 Best Friend of the Cops
1990年 《笑傲江湖》 The Swordsman
1990年 《咖喱辣椒》 Curry And Pepper
1990年 《倩女幽魂2之人間道》 A Chinese Ghost Story 2
1990年 《喋血街頭》 Bullet In The Head
1990年 《千年女妖》 Demoness From Thousand Years
1990年 《都市煞星》 Point of No Return
1990年 《阿飛正傳》 Days of Being Wild
1991年 《馬路英雄》 Off Track
1991年 《富貴吉祥》 Perfect Match
1991年 《財叔之橫掃千軍》 The Raid
1991年 《黑雪》 Will of Iron
1991年 《追日》 A Chinese Legend
1991年 《倩女幽魂3之道道道》 A Chinese Ghost Story 3
1991年 《黃飛鴻》(台譯:武狀元黃飛鴻)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1991年 《子彈出租》 Bullet for Hire
1991年 《黐線枕邊人》(台譯:老幺真命苦) Slickers Vs. Killers
1991年 《豪門夜宴》 The Banquet(客串)
1992年 《明月照尖東》 With or Without You
1992年 《飛虎精英之人間有情》 Best of the Best
1992年 《阿飛與阿基》(台譯:咖喱辣椒2阿飛與阿基) The Days of Being Dumb
1992年 《女黑俠黃鶯》 Deadly Dream Woman
1992年 《神槍手與咖喱雞》 Pom Pom & Hot Hot
1992年 《妖獸都市》 The Wicked City
1992年 《真的愛你》(台譯:咖喱玫瑰) True Love
1993年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The Eagle Shooting Heroes
1993年 《太子傳說》 No More Love No More Death
1993年 《神經刀與飛天貓》(台譯:大小飛刀之九尾狐與飛天貓) Flying Dagger
1993年 《飛越謎情》 The Enigma Of Love
1993年 《超級學校霸王》(台譯:超級街頭霸王) Future Cops
1993年 《追男仔》 Boys Are Easy
1994年 《新邊緣人》 To Live And Die In Tsim Sha Tsui
1994年 《非常偵探》 The Private Eye Blues
1994年 《破壞之王》 Love On Delivery(客串)
1994年 《東邪西毒》 Ashes of Time
1995年 《鼠膽龍威》 High Risk
1996年 《廢話小說》 Out of The Blur(客串)
1998年 《安娜瑪德蓮娜》 Anna Magdalena (客串)
1999年 《龍火》 Dragon Heat(客串)
2001年 《男人四十》 July Rhapsody
2003年 《龍咁威2003》(台譯:龍發威) Dragon Loadad 2003(客串)
2003年 《金雞2》 Golden Chicken 2
2004年 《江湖》 Jiang Hu
2004年 《我要做Model》 Super Model(客串)
2005年 《如果.愛》 Perhaps Love
2006年 《四大天王》 The Heavenly Kings(客串)

曾與張學友合作過的部分演員
洪金寶 羅美薇 王敏德 姜大衛 王祖賢 胡楓 林憶蓮 秦沛 李麗珍 陳慧嫻 許冠英 鍾楚紅 張曼玉 鄭裕玲 黃百鳴 周潤發 沈殿霞 吳耀漢 張敏 周星馳 莫少聰 董驃 劉德華 萬梓良 任達華 溫碧霞 吳孟達 曾志偉 劉嘉玲 鄭少秋 梁朝偉 午馬 鄭則仕 陳百祥 張國榮 午馬 李嘉欣 李子雄 袁潔瑩 林正英 許冠傑 元華 葉童 譚耀文 曾江 許志安 曹達華 柯受良 岑建勛 利智 林子祥 周慧敏 梁家輝 元奎 關芝琳 元彪 李連傑 鄭秀文 吳君如 李若彤 黎明 張耀揚 葉德嫻 湯鎮業 袁詠儀 李克勤 吳大維 邱淑貞 楊采妮 張衛健 鄭伊健 陳寶蓮 林志穎 林青霞 葉玉卿 鍾鎮濤 范嘵萱 吳倩蓮 黎姿 成奎安 黎明 莫文蔚 言承旭 陶大偉 梅艷芳 林嘉欣 葛民輝 金城武 周迅 池珍熙

其中與梁朝偉合作九部電影,在女演員方面,與張曼玉合作七部電影。

獎項
重要獎項

1984年香港十八區全港歌唱比賽,在兩萬多名參賽者中勇奪第一
1985年獲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
1987年憑電影《旺角卡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1994年美國Billboard頒獎典禮「最受歡迎亞洲藝人大獎」
1995年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世界最暢銷亞洲歌手」及「最高銷量華人歌手」
1995年:時代周刊美國版封面人物 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美國版封面的華人歌手
1996年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世界最暢銷亞洲歌手」及「最高銷量華人歌手」
1997年:獲得台灣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首位獲得此獎的非台灣歌手
1998年: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99年:獲得「世界十大傑出青年」首位獲得此獎的歌手
2001年:獲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最高榮譽「金針獎」

電影獎項

198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旺角卡門》 導演:王家衛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喋血街頭》 導演:吳宇森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倩女幽魂2》 導演:徐克,程小東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笑敖江湖》 導演:徐克
1990年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配角《笑敖江湖》 導演:徐克
199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黃飛鴻》 導演:徐克
199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邊緣人》 導演:劉偉強
1994年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邊緣人》 導演:劉偉強
200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1年印度新德里亞洲電影節 最佳男主角《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1年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1年戛納國際電影展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雞2》(註:客串角色) 導演:趙良駿
2003年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雞2》(註:客串角色) 導演:趙良駿
2003年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雞2》(註:客串角色) 導演:趙良駿
2003年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敬業演員大獎《金雞2》(註:客串角色) 導演:趙良駿
200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如果.愛》 導演:陳可辛

G. 張學友的詳細資料

姓名: 張學友
曾用名: 七仔
英文名: Jacky Cheung
性別: 男
職業: 演員 歌手 主持人
國家/地區: 中國
地域: 港台
出生日期: 1961-07-10
宗教信仰: 佛教
星座: 巨蟹座
家鄉: 天津
身高: 176
體重: 64
血型: B

歌手生涯--嶄露頭角
張學友張學友自香港崇文英文書院畢業,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國泰航空公司,直至1984年憑著一曲《大地恩情》,從20,000餘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首屆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的冠軍。
其後他與寶麗金唱片公司簽約成為旗下歌手,並發行第一張唱片《Smile》,在香港銷量高達30萬張,成為當時香港樂壇新人中的佼佼者。張學友在當時被認為是「正派歌手」關正傑的接班人,他在此後的歌手生涯中亦多次被選定為公益事業和政府機構主唱主題曲。1986年他推出的第二張唱片《遙遠的她AMOUR》依舊熱賣,銷量高達40萬張,其中《月半彎》一曲更成為經典的粵語流行歌曲之一。另一粵語經典流行歌曲《太陽星辰》亦在同期推出。 出道後僅兩年,張學友就在香港紅磡體育館(簡稱「紅館」)舉行第一次演唱會,接著在1987年在紅館舉行一連6場(1987年8月1日至8月6日)的個人演唱會,獲得成功。
低潮時期
但是,1987年亦是張學友歌手生涯中最低谷時期,新推出的唱片銷量一落千丈,在1988年的香港幾大音樂頒獎禮上,此前被認為是新人領袖的張學友一無所獲。此時他開始酗酒,媒體亦多次傳出不利於他的新聞,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989年。對於他的低潮期,外間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根據近年他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資料,當時是由於年輕氣盛,在一夜成名後曾經迅速迷失方向,對於前途抱有悲觀的態度,直接導致了他在事業方面的放棄與被放棄。
四大天王時期
1989年至1990年間,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後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張學友抓住機會成功成為寶麗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並於1990年推出唱片《只願一生愛一人》,再次受到樂壇矚目。他的歌曲重新回到香港的幾個大型音樂排行榜上,並在同年幾個大型音樂頒獎典禮上大出風頭,成功繼承了前輩譚詠麟在寶麗金唱片公司斂獎的地位。在這期間,他推出了幾首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歌曲,如《李香蘭》等。他亦曾翻唱杜德偉的《假象》(華星作品)和甄楚倩的《怎麼啟齒》(新力博德曼作品),成為《再度重遇你》和《地震》兩曲(皆為寶麗金作品)。
1991年,張學友開始在香港、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舉行巡迴演唱會。同年推出兩張唱片《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其中收錄於《情不禁》專輯中的《每天愛你多一些》(改編自著名日本樂隊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歌曲《真夏の果実》)大受歡迎,除於當年奪得各大音樂頒獎禮的歌曲獎外,更分別於1997年獲得商業電台「叱吒殿堂至尊歌」及「金曲廿載十大最愛」殊榮[3]和1999年獲得香港電台「世紀十大中文金曲」殊榮[4]。《情不禁》和《一顆不變心》的成功,使張學友與劉德華和黎明在香港各大頒獎禮分庭抗禮。三人連同其後成功取代李克勤的郭富城,一起被封為後來影響華語樂壇一個時代的「四大天王」。張學友於1992年推出粵語唱片《真情流露》,當中9首歌曲曾經登上香港音樂流行榜,並多次占據榜首位置,成為香港流行音樂上榜歌曲最多的音樂專輯之一,當中的《分手總要在雨天》和《相思風雨中》等亦成為經典粵語流行曲目之一。
巔峰時期
1993年推出第二張國語唱片《吻別》,在台灣、新加坡、中國大陸以及其他海外市場大熱,亦打破多個地方的唱片歷史最高銷量,令張學友得到「歌神」的封號,他的歌唱事業亦至此達到最高峰。該張唱片的主要曲目包括:《吻別》、《情網》、《一路上有你》(原曲由日本歌手前田亘輝主唱;粵語版為《分手總要在雨天》)等。同年年底再推出另一國語唱片《祝福》,依舊熱賣。張學友亦在當年舉辦了其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1994年推出EP類型粵語唱片《餓狼傳說》、大碟《這個冬天不太冷》和國語唱片《偷心》,其中歌曲《這個冬天不太冷》由他本人作曲,並獲得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
四大天王在1990年代後期開始各有發展,並分別獲得了廣泛認可和成功。而張學友被多數人認為是四大天王中最具歌唱功底的一位,也是在四大天王時期四人當中獲得音樂獎項最多的一位。
1995年張學友推出了迄今為止華語音樂銷量最高的一張唱片《真愛-新曲+精選》,主要曲目有《真愛》、《一千個傷心的理由》、《我等到花兒也謝了》和其他精選舊作。同年他獲得世界音樂頒獎典禮的兩個獎項,分別是「全球銷量最高亞洲流行樂歌手」以及「全球銷量最高華人歌手」大獎,並由第一代007邦女郎烏蘇拉·安德斯(Ursula Andress)頒獎。1995年舉辦《友學友95世界巡迴演唱會》,《情緣十載95友學友台灣巡迴演唱會》破了100場記錄。1996年,在其結婚後宣布暫時息影,專注於音樂事業的發展,並開始策劃大型原創音樂劇雪狼湖,另外與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指揮家葉詠詩合作舉行數場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音樂會。此音樂會的演唱部份收錄於《愛與交響曲》專輯(管弦樂團樂曲演奏部份沒有收錄)。
張學友的巔峰時期亦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對海外貢獻最大的時期,尤其是他成功開拓了龐大的海外市場。當時張學友的唱片銷量亦引起了國際流行樂壇或者媒體的關注,包括美國《時代雜志》。美國最具權威的音樂雜志《告示牌》(Billboard)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因為張學友的崛起而開始關注香港流行音樂。
2002年張學友開始舉辦了一連超過50場的世界巡迴演唱會,命名為《張學友音樂之旅Live演唱會》。此次演唱會張學友延續1999年的《友個人演唱會》,繼續注重整體音樂效果,並將大部分的經典歌曲重新配樂,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好評。演唱會於2003年在香港舉行壓軸篇,並發行CD以及DVD。
2003年,其利用沙士期間的賦閑創作大量歌曲,並於2004年年初發行其個人的第一張完全創作唱片《Life Is Like A Dream》,唱片中一些歌曲亦有特別意義,如單曲《給朋友》是唱給其2003年在不同時期分別去世的好友張國榮,梅艷芳,柯受良等人,《講你知》則是其為其妻子羅美薇創造。唱片在香港推出後獲得一致好評,其中《講你知》,《給朋友》等曲更是曾經一度占據各大排行榜榜首。
2004年秋,其與拍檔杜自持共同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合作一場公益演唱會《張學友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演唱會大部分歌曲均是選擇其他歌手原唱,張學友翻唱,由於只上演一場,所以在演唱會結束後並未引起轟動。直到演唱會的CD與DVD發行後,銷量一路長紅,更令許多樂迷感嘆張學友演繹的他人音樂的能力之強令人刮目相看。唱片在2004年年底亦獲得IFBI國際唱片協會的香港唱片最高銷量大獎,而久未出席音樂頒獎典禮的張學友亦罕見的出現在頒獎現場領獎。
2006年11月,多哈亞運會組委會在亞運會的官方網站上宣布邀請四名歌手出席於12月1日舉辦的亞運會開幕式,張學友是其中之一。[6]張學友在最後一個表演環節與在數萬名鼓手的伴奏下唱出主題曲《Together Now》。組委會當時以「The most popular Asian performer in the world, from Hong Kong, China - Jacky Cheung!」(「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亞洲歌手-來自中國香港的張學友!」)來介紹張學友出場。一般來說,他此前被普遍認為是一個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有影響力的歌手,但在西亞國家卡達方面邀請其成為如此重要活動的主題曲演唱者後,可以看出其知名度及影響力亦已覆蓋整個亞洲地區。
2007年8月,他所舉辦的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在世界各地舉行共105場,再破他的演唱會場數紀錄。
2008年5月,張學友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香港區火炬傳遞活動,手持來自雅典的奧運聖火奔跑200米,成為代表香港的火炬手之一,亦是演藝界其中一位代表。
演員生涯
張學友在電影演出方面亦有不俗的表現。到目前為止,他共出演60多部電影,並曾在2002年獲得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另分別於1988年和1990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並曾多次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金馬獎上提名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他的戲路廣泛,可飾演動作片、喜劇、文藝片、正反派等角色,且片酬不高,所以又被許多香港電影界人士稱為「最具價值性」和「最物美價廉」的實力派演員。
張學友的第一部電影是自他步入歌壇後的第二年,受邀主演由洪金寶導演的港產電影《霹靂大喇叭》,此後曾出演多部商業電影。他在演技方面開始受到矚目,始於1988年出演由王家衛導演執導的《旺角卡門》,戲中他飾演一位不學無術而又自以為是的古惑仔,演技獲得電影業內人士一致好評,更以此角色摘下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
隨後張學友在其電影生涯中一帆風順。於1990年出演徐克導演的《笑傲江湖》,在片中飾演東廠走狗林平之/歐陽全一角,受到專業人士和觀眾的認可,並在當年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而後他亦演出了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喋血街頭》,電影當中的角色「細輝」是吳宇森專程為他量身打造的。他在片中與梁朝偉配合默契,雖然在香港票房慘敗,但其後在多個國家上映反應良好,尤其在美國,在贏得票房的同時更被許多影迷封為吳宇森的經典電影之一。1993年,張學友演出改編自《東邪西毒》的喜劇電影《東成西就》,與梁朝偉、張國榮等人合作並獲得成功。同年,演出電影《太子傳說》,自這個時間他逐漸當上第一男主角,同期的主要作品有《新邊緣人》。
張學友在香港星光大道的掌印值得注意的是,張學友與梁朝偉在1990年代早期的合作具有一定的默契,日後兩人更加成為密友。兩人曾合作過的電影有《倩女幽魂3之道道道》、《亞飛與亞基》、《喋血街頭》、《東邪西毒》、《東成西就》等。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梁朝偉轉向文藝片市場,而張學友亦在其電影演員的巔峰時期,淡出電影市場開始專注於音樂事業。
2001年,他復出拍攝由許鞍華導演所執導的電影《男人四十》。這部電影被認為是1995年許鞍華獲得成功的電影《女人四十》的翻版作品。張學友在片中出任男主角,並在當年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稱帝。2004年獲邀拍攝陳可辛執導的歌舞片《如果·愛》,將音樂元素帶入電影中,獲得成功。
2007年6月30日張學友獲提名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掌印及簽名。
個人榮譽
張學友在歌唱事業最顛峰的時期中獲獎無數,其中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一次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1996年度)、三次奪得「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1994、1997—1998年度)和四次奪得「金曲金獎」(1991—1993、1995年度);在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連續5屆奪得「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1991—1995年度)和三次奪得「叱吒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1996、2000—2001年度);於1995至1997年度奪得「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連續三屆成為香港四大電子傳媒音樂頒獎典禮大贏家;於1995至1996年度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連續兩屆奪得「全球最暢銷亞洲歌手」和「全球最暢銷華人歌手」兩個大獎;在2000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他在華語樂壇的成就不僅令他成為「四大天王」之一,也為他帶來「歌神」的稱號,成為大中華地區的樂壇巨星之一。他較早期的許多歌曲已經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並為許多後輩歌手和外籍歌手所翻唱。
張學友多次被世界最具權威性的音樂雜志-美國的《告示牌》(Billboard)雜志評選為亞洲最傑出的流行歌手。他在2000年度獲得「金針獎」後淡出香港的音樂頒獎典禮,但未有刻意宣布不再領獎,近期仍舊能夠在IFPI國際歌手銷量(香港)頒獎典禮中看到他的身影。
張學友在華語歌壇被稱作「歌神」,其影響力與歌迷覆蓋全球華人社會以及東南亞。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都有他的歌迷協會。九十年代曾經在華人中流行這樣一句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小姐的歌聲,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先生的音樂回盪。」在1990年代的美加地區,張學友推出新音樂專輯時,美加地區的一個普通街區的華人唱片店就可以賣出數千張他的唱片。[9]
張學友亦曾經與許多世界知名音樂人合作,包括美籍華裔音樂家譚盾、美國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加拿大著名女歌手席琳·狄翁(Celine Dion)、英國女高音歌手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等。由於長期保持穩定的高唱片銷量,他曾經連續獲得IFPI唱片銷量最高歌手大獎。
他在1998年被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次年再獲選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亦由於其聲望良好,張學友在2004年被任命為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名譽大使,2006年年底再次續約,成為高級名譽大使。
主要音樂獎項
1984年:第一屆香港十八區全港歌唱比賽,在20,000多名參賽者中勇奪第一
1985年:獲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
1994年:美國Billboard頒獎典禮「最受歡迎亞洲藝人大獎」
1995年: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世界最暢銷亞洲歌手」及「最高銷量華人歌手」
1996年: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世界最暢銷亞洲歌手」及「最高銷量華人歌手」
1997年:獲得台灣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首位獲得此獎的非台灣歌手
2001年:獲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最高榮譽「金針獎」
主要電影獎項
198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旺角卡門》 導演:王家衛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喋血街頭》 導演:吳宇森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倩女幽魂2—人間道》 導演:徐克,程小東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笑傲江湖》 導演:徐克
1990年: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配角《笑傲江湖》 導演:徐克
199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黃飛鴻》 導演:徐克
199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邊緣人》 導演:劉偉強
1994年: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邊緣人》 導演:劉偉強
200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1年:印度新德里亞洲電影節 最佳男主角《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1年: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1年:康城電影節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導演:許鞍華
200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雞2》 導演:趙良駿
2003年: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雞2》 導演:趙良駿
2003年: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雞2》 導演:趙良駿
2003年: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最敬業演員大獎《金雞2》 導演:趙良駿
200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如果·愛》 導演:陳可辛
其他榮譽獎項
1995年:時代周刊美國版封面人物 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美國版封面的華人歌手
1998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99年:獲選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首位獲得此獎的歌手
現有頭銜
香港演藝人協會 副會長 2003年-2006年
香港迪士尼樂園 高級名譽大使 2004年-2009年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98年
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1999年
美國時代周刊-亞洲最具影響力「五十」個人物
美國洛杉磯市榮譽市民
美國舊金山張學友紀念日
香港歌神
華人歌神
亞洲歌神
四大天王之一
開創紀錄
2007年3月-2008年1月:他共舉辦105場世界巡迴演唱會-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再次突破了原本由他自己保持的亞洲歌手舉辦場次的世界記錄。據一些媒體報道2007年他的75場的演唱會收入就多達300,000,000元港幣。[18]
1995年:在1995年年初-1996年年初共舉辦了10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平均3天多一場,總觀眾人數達200萬人次,創造了亞洲歌手舉辦演唱會場次的紀錄,並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可。
1994年:在新加坡舉辦個人演唱會,售價高達450.00新加坡元,創造了華人歌手演唱會票價的記錄。
1997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的音樂劇《雪狼湖》連續不間斷的上演42場,至今保持香港演出場次紀錄。
1993年:發行國語專輯《吻別》,至今保持台灣地區唱片銷量記錄,亦是華人音樂歷史銷量最高的一張唱片。
1993年:發行國語專輯《吻別》,至今保持新加坡唱片銷量最高記錄。
1995年:發行國語專輯《真愛新曲+精選》至今保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唱片銷量記錄。
1995年:發行國語專輯《真愛新曲+精選》累計銷量超過1000萬張,成為歷史銷量最高華人唱片。

H. 餓狼傳說的歌手簡介

張學友,1961年生於香港,祖籍天津,是一位在亞洲地區和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實力派歌手和著名演員,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大中華區的樂壇巨星,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稱譽。
1990年代中期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根據當時IFPI國際唱片協會統計的唱片銷量,張學友僅次於當時如日中天的已故美國歌手邁克爾·傑克遜,排名世界第二,遠高於第三位的麥當娜,並因此進入了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在2000年選出的1990年代歌星名人堂。當時他亦曾被美國時代周刊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截至2000年,他的唱片累計總銷量已經突破六千萬張。
張學友能夠演繹多種音樂風格,近些年嘗試R&B樂風和以歌劇唱法來詮釋樂曲,同樣受到樂迷認同。
電影演出方面,張學友在其演藝生涯早期的大多數電影中多為配角或扮演小角色,但其飾演的人物不少可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並在1989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以及1990年的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2002年更是憑借電影《男人四十》一舉摘得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稱號 。

閱讀全文

與香港電影午夜餓狼的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