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娛樂圈普通演員的片酬一般有多少呢這樣合理嗎
現在很多人都想進娛樂圈,因為很掙錢,但是娛樂圈不只是有大咖,也有很多普通演員,那麼普通演員的片酬一般有多少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線明星大腕兒說到收入,演員行業一定是最極端的行業了。眾所周知如果是一線明星大腕兒,那麼收入和廣告費代言費等等那可是天文數字。但是極端的另一頭就十分的清苦了,混得很差的演員,
比如群演還有各種剛剛畢業的學生,可能房子都租不起。每日吃的也不好,睡得也是很湊合。他們就賭一天能夠像王寶強一樣的一鳴驚人,說到底在底層的演員可能過得比普通人都差遠了。
演員指的是普通演員,肯定介於明星和草根群演之間。我覺得他們的收入還是很客觀的,因為普通演員多少有些名氣了。在如今的網路時代,就算沒有片約,無法演戲。那麼至少可以通過自媒體,可以通過直播,拍廣告賺錢。生活也比一般普通老百姓舒服多了。
藝人比普通人更令人嚮往的一個點在於,在這個圈子裡,說不定你哪一天突然就紅了,到時候身價立刻翻幾番甚至幾十番,今年一個月3000,明年可能就拍一部戲片酬3000萬了。
綜上所述,我覺得現在普普通通的三線演員,如果自己還很勤奮,就為了賺錢。可能演戲片酬不會太多,但是利用好自媒體和網路以及自己顏值的優勢。一年百八十萬還是沒有問題的。
你覺得呢?
2. 娛樂圈普通演員的片酬一般有多少呢
即使是普通演員,也有級別的差異,「普通」二字放在演員上還是顯得有些廣泛。說起演員的片酬,很多人一下就會聯想到特別的可觀,特別是前幾年爆出的明星高片酬一事,動不動就上千萬過億的片酬,簡直讓人不敢想像。像某某明星什麼四天六千萬一說,還有某某演員一部電視劇片酬竟然有突破億的,這樣的數字確實是「天價片酬」啊。
當然,這些高片酬也就那些一線大咖才有這樣的待遇,對於普通演員,這差距就相當大了。有的人一天也就兩三百元,跟很多打工者相比收入並沒有多大差別。好一點的片酬也許有幾十萬,當然也有上百萬的較為普通演員。
演員中最普通的一族莫過於群演,演戲按天算,何談片酬
在演員中,群演算是為普通的一員了,他們很大一部分都不是電影學院畢業的科班演員,但是他們對演戲卻非常的賣命,甚至還有一個演員夢。
一般,這樣的演員,他們的片酬應該也是有數千的,好一點的也許有數萬片酬,至少也有一個角色吧。如果只有幾百元,也不一定有人拍啊。
其實,這樣的片酬也算是行情價了。現在也不像十幾年前某TV了,片酬才幾千塊,也是拿不出手啊。當然,也有不少普通演員,他們只是剛剛從學院畢業,沒有關系、沒有演技的他們,完全是一個新人,片酬自然不會太高,說實話,有戲劇出演露面就不錯了啊。
高等普通演員,片酬也許有幾十萬,上百萬的樣子吧
普通演員中也有混得好的,但他們也許名氣並不響亮,也只能算是一個普通演員吧。像一些戲劇中,有一些配角出演,這樣片酬怎麼說也有幾十萬吧。
當然,在這樣的基礎上越混越好的,那麼片酬就漲到上百萬也是有可能的,這樣已經算是小有名氣了。但他們在演員中,也頂多算個三、四線吧,幾乎也就是以普通演員自居了。
這就是看似普通演員,但他們的片酬也有不少區別。有人拿大幾十萬,有人卻拿區區數百、數千元。雖然有時看上去他們片酬也不高,但在這一層的演員還真的不容易,不過,他們有機會成名,這就是最大的潛力,也是很多打工者不具備的優勢。
3. 藝人在影視劇里的客串和友情出演,片酬是怎麼算的
客串和友情出演的片酬區別
要知道客串和友情出演的片酬有多大區別,首先要知道這兩種出演方式的區別。
客串出演,最初是用在戲曲界,後來延伸到整個演藝界。主要是指非專業人員參與演出。比如說導演何平客串《大腕》,編劇史航客串《邪不壓正》。
通常客串出演的演員,都是和劇作的主創團隊(比如導演、製片等等)關系不錯,才會願意來。很多時候,客串的鏡頭非常少,台詞一兩句,對於作品的內容,沒有直接影響。
所以客串出演,大多數是人情往來,不會單獨談片酬。可能也就是給個車馬費,甚至還有關系特好的,自己貼錢來客串的。
演藝圈也是一個人情小社會,彼此幫忙,日後好相見。所以一般對於這種邀約,大家都不會計較片酬,也都願意出演。
友情演出,這幾年慢慢和客串越來越接近了。最初它和客串是有明顯區別的。友情演員,一般也是專業演員,而不是非專業演員。
友情演出的角色,一般也會作為作品發展的線索人物,或者重要作用人物。所以,在字幕上,友情演出也是緊跟在領銜主演、主演之後的。
友情演出的片酬呢,有的和客串一樣,大家關繫到了,象徵性給一點就行。如果戲份多的話呢,那就稍微多給一點。但是肯定是低於市場行情的。
比如說一個演員,本來出演電影的片酬是500萬,那麼友情出演,可能就只收100萬。對外宣傳可能就是免費。
友情出演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大演員出演小導演的小製作作品。比如劉德華,行業公認他片酬假如是1500萬。那麼他接電影角色的片酬,就不能低於這個行情。因為這個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而且他整個團隊在運營。
此外,他的報價,也影響著行業里其他演員的報價。某個演員覺得和劉德華卡斯接近,那麼就報1200萬。劉德華如果隨便降片酬,那你讓1200萬片酬的演員怎麼辦?跟著降嗎?
這時候問題來了。假如劉德華非常喜歡某個小製作劇本,很想出演。但是可能那部電影製作費都不夠劉德華的片酬。怎麼辦?
這時候,就按照友情出演來。大演員友情出演,自降片酬。表示我這次是特殊情況,我本身片酬還是那個行情,不影響市場。
這就是客串和友情出演的主要區別了。
4. 藝人在影視劇里的客串和友情出演,片酬是怎麼計算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藝人在影視劇中客串或則友情出演的片酬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導演給出的報價,一種是自己給出的報價,至於具體怎麼計算的要看這位藝人在圈中的地位和知名度,如果地位比較高,知名度也比較廣,而且受中率也非常大,以及在片中客串和友情出演的戲份也蠻多,這片酬一定是不會太低的,畢竟有了這位藝人的存在,會這這部電影有了更賣座的口碑和推動力,如果藝人也知道自己的名氣和知名度比較廣,也是有一定價值的,這時候藝人會自己來報價的,導演一般都會滿足,畢竟帶來的回報遠遠會大於片酬。
5. 電影中演員正常片酬應是多少
作為演員這個職業,確實是很多人都非常嚮往,因為一部作品,一個知名演員就能夠有幾千萬的片酬。其實在中國電影市場當中,演員當中曾經片酬最高的是李連傑,還有成龍,兩個人最巔峰的時候有8000萬的片酬之高,當然作為國際影星的鞏俐,章子怡也是在6000萬左右徘徊。一般來說普通的一線演員片酬都能夠接近1000萬,比如說黃曉明這樣的明星,一直以來都沒有低過於1000萬的片酬。
但是現在的演員與影片方已經達成合作,那就是不收取片酬,直接性的入股那就是在後期票房上映之後,直接性的票房分成。其實吳京的片酬一直都不是很高,如果一部作品吳京非常認同的話,甚至會零票房出演,比如說流浪地球就是吳京鱗片酬出演的一部作品。
6. 演員的演出費都是誰給的
影視演員的片酬是投資商給的,任何一部影片都是有投資商的,拍攝過程中的所有開支投資商全包,包括演員的片酬,甚至導演的片酬,都是投資商出。而文藝演出的演員出場費,也是由贊助商出的,任何一場文藝演出都是有贊助商的,演員的出場費等等一切開支,都是贊助商出。
7. 普通演員一般片酬多少
在我們的印象中,當演員一定是一個高收入的職業,其實只是我們將演員和明星混為一談了,誠然,在這個行業的頂部,那些風光無限的大明星,一部戲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收入,但是那些普通演員,收入絕對沒有那麼可觀。
普通演員這個概念其實非常的寬泛,我們先來說一說普通演員中的最底層,也就是群眾演員。
群眾演員收入低
在橫店影視基地,有許多顏值不輸給楊穎,楊冪,楊紫,這三位霸屏的漂亮女演員,這些女孩缺少的就是一個曝光的機會,為了女孩子心中一個明星夢,這些花季少女選擇留守在橫店,只為了有一天能像王寶強一樣,成為主角。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些群眾演員的收入是多少?所謂的群眾演員,就是我們在影視片里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路人甲乙丙丁,兩軍沖殺時,跟在馬屁股後面跑的士兵,還有躺著的屍體,這些就是群眾演員,這些群眾演員在橫店的行情應該,在一天200元以上。因為著名演員吳京曾經說,他在橫店拍戲的時候,200元一天招群演,是招不到人的,這說明群演的基本價位在200元以上,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群演並不是天天都能掙到這么多錢,作為最基層的最底層的演員,他們不可能天天有戲拍,而且這里所謂的一天,可不是八小時工作知哦,有的時候甚至需要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這個錢不好賺。需要說明的是,以前這些橫漂的收入很低,一天100,有的甚至只有80,這兩年價格才逐漸上升到現在的價位。
8. 拍電視劇的演員怎麼給報酬的
分期結算和分集結算。
分期付款,前期先支付「進組費用」,也就是定金,然後到了拍攝中期會支付「進度費用」,到了製作完成之後也就是劇情殺青後會支付「尾款」,一般都是334的支付方式。
而分集結算,一般都只針對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因為他們本身的報價都是按照「一集一價」來出的,所以片方一般都是「三集一結」或者是「X集一結」,這個方式對於某些演員來說,那也是真的「來錢快」,猛地拍幾天戲,估計就是上百萬入賬,並且還是「稅後」的。
演員片酬制度急需改革:
基於演員片酬畸形的現狀,製作公司和社會各界一直在呼籲整頓,總局和影視製作業也聯合發出了限制演員片酬的通知,初見成效。因為限制了演員最高片酬不能超過5000萬,最少不再像以前動不動八千萬,一個億的天價片酬。但是這樣,依然沒有解決問題:
第一,演員片酬依然過高,一部戲5000萬。幾個月時間,一個公司一年賺5000萬都很難。一個演員三四個月可以毫無風險的賺到。
第二:演員沒有風險。不能把所有風險壓到製作公司手上,演員也必須共同承擔。賣不掉,收視率不好,演員必須一起負責。
9. 所有演員片酬都很高嗎
其實並非所有國家的演員片酬都這么高。據說鄧超2015年加入《奔跑吧兄弟》時,單集收入為100萬元左右,而韓國的「國民MC」劉在石,《Running Man》的單集收入僅6萬元。2015年,韓國演員洪秀兒出演綜藝節目《現場脫口秀Taxi》時曾坦言,自己在中國的收入是在韓國的3~4倍。
令人感慨的是,造成這樣大差距的原因,卻並非因為演員的演技,而是畸形的市場形態。
「高片酬」的後遺症:
所謂的「各種其他形式」,就包括「陰陽合同」,即雙方簽訂兩份金額一大一小的合同,小的「陽合同」用於向主管機關備案登記納稅,大的「陰合同」則實際約定雙方交易價格。彼此之間秘而不宣,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
另外,還有明星為了避稅,會在稅收優惠地區注冊公司,比如被稱為「中國電影產品的集散地」的新疆霍爾果斯,就是因為該地區企業所得稅「5免5減半」的政策。
除了明星為了避稅煞費苦心之外,為了請明星演出的影視公司,也是「低聲下氣」,跟明星簽合同時,金額多以「稅後收入」為體現。
不合實際的「天價片酬」,已經成為了影視行業的「跗骨之蛆」。如果代表著精神文明建設的影視行業,一味追求「造星」,劣幣驅逐良幣,影視劇產業將永遠帶著枷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