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老電影值得回憶
隨著時光的流逝,總會有一些電影值得自已懷念與回憶的。特別70,80後,一件老物品,一首老歌,都有可能勾起兒時的樂趣與記憶。同時有許多電影值得自已懷念與回憶的,又或者說是陪伴自已成長相伴流年吧!介紹些兒時所看的電影,老電影每部都是經典,名符其實的百看不厭。
1:《奇襲》這部電影我都不記得看了多少次,記憶中那時在村中放最多就是這一部,電影講述志願軍小分隊深入敵後偵察,經歷險阻與困難考驗,最終炸毀敵軍逃跑必經之橋康平橋,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敵人的故事。情節緊扣引人入勝而又驚險萬分,真實反映了軍人保家衛國無私奉獻的舍已精神。
2:《上甘嶺》這也是一部很經典的戰爭電影之一,每次觀看都無比激奮人心,愛國情懷瞬間爆滿,特別是一隻蘋果相互摧託大家都不願吃第一口那一段,相信令無數觀眾動容。
3:《地道戰》 如果兒時沒和一幫小夥伴滿山找防空洞,玩捉迷藏,扛著木棍小竹桿玩打仗 游戲 的,證明你兒時沒看過這部經典電影。
4:《地雷戰》這部電影讓我想了村頭那一片稻田,秋收後就是小夥伴的世界,打泥仗,裝稻草坑,滿滿的兒時記憶。
5:《英雄兒女》"向我開炮!"這句震耳欲聾,視死如歸而又悲壯的呼喊,至今在耳際回響,不曾忘懷!
還有很多,如《鐵道游擊隊》、《紅色娘子軍》、《冰山上的來客》、《烈火中永生》、《智取威虎山》、《高山下的花環》、《閃電行動》、《天雲山傳奇》、《漁光曲》、《狼牙山五壯士》、《南征北戰》、《飛奪瀘定橋》、《小兵張嘎》、《永不消逝的電波》、《智取華山》、《阿詩瑪》、《白毛女》、《四渡赤水》《洪湖赤衛隊》、《長排山之戰》、《少林寺》、《新兵馬強》、《渡江偵察記》.......等等!
南征北戰
奇襲
地道戰
地雷戰
鐵道游擊隊
車輪滾滾
閃閃的紅星
平原游擊隊
上甘嶺
打擊侵略者
舉起手來
新兵馬強
自豪吧母親
大決戰
大進軍
大轉折
對上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電影是那個「 情感 飢餓」時代最大和最好的精神食糧,是我兒時難忘的記憶,今天回答一下最難忘的老電影《偵察兵》。
《偵察兵》是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年拍攝的黑白故事片,由李文化導演,王心剛、楊雅琴、安震江、於藍、關長珠等一大批優秀演員參演,其中三個主演精湛的演技己洛印在大腦中。
老表演藝術家王心剛,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他的舞台形象是最英俊帥氣的,他是觀眾心中的男神,特別是在《偵察兵》中扮演的參謀長郭銳,膽識過人,機智勇敢,率領小分隊《偵察兵》智斗國軍,尤其設卡那一段,真叫好呀,「抽煙」,不敢不敢,接著,真不愧為人民的偵察兵,神勇的上佳表演。
老表演藝術家楊雅琴,少年時在濟南前衛話劇團,她的靈氣、悟性,特別是非同一般的威武霸氣的氣質,迷倒了多少電影愛好者,在廣大觀眾心裡深.深的紮根,她在這部電影中扮演一位大氣、善良、威武不屈的女中豪傑形象充分展現給廣大觀眾。只可惜97年離開我們,願老藝術家留下的影屏形象永在。
老表演藝術家安震江,作為新中國培養出來的一位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精湛的影屏形象,一個個「壞蛋」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搜索隊長王德彪出神入畫,真實感,形象感,令人難忘。只可惜老藝術家一一安震江,1977年9月離開廣大觀眾,真可惜早逝!
兒時的記憶是美好的,更是難忘的!
我最愛看的老電影有紅軍長征時的電影有《萬水千山》《金沙江畔》《突破烏江》《羌笛頌》等等。
抗日戰爭時期的有《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敵後武工隊》《野水春風斗古城》《三進山城》《小兵張嘎》《苦菜花》《狼牙山五壯士》《八女投江》等等。
解放戰爭時期的有《大決戰》《渡江偵察記》《偵察兵》《延安游擊隊》等等太多了為節省篇幅不一一舉例了!
抗美援朝時期的有《英雄兒女》《上甘嶺》《奇襲》《打擊侵略者》等等,太多了已經無法形容了。
國內建設時期有《今天我休息》《哥倆好》《槐樹庄》《跟蹤追擊》《秘密圖紙》《海鷹》《無名島》《英雄小八路》《我們村裡的年青人》等等,太多了我已經回到了那個年代。
總而言之四十年前的文藝成就是不可磨滅的,那個年代拍出的電影很有教育意義而且也很真實的反映了各個時期的鮮明特徵。讓人百看不厭,我也是從這些電影里吸取了養料,吸取了精華,才長大成人成為了一棵踩不爛的小草。
這些老電影教育了幾代人,讓50年代至7O年代的人有了目標,有了信仰,才成就了我們這三代人的吃苦耐勞精神,勇挑重擔,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任勞任怨,艱苦樸素,無怨無悔的精神?
有一部小成本電影叫《天生膽小》,我覺得挺有趣的,故事講的是復員軍人吳小輝(梁天飾)轉到盛名路派出所做了一名普通民警,但是,吳小輝身體素質不行,總想著調離,一次,隨管所長(葛優飾)去處理球迷現場鬧事,挨了一磚頭,吳小輝覺得自己不僅身體不行,還天生膽小,根本做不了警察,就向所長提出要走。
管所長說:「要每個人都像你這樣,我這所長還怎麼當?是吧,你要不想干,脫了警服隨時可以走,」吳小輝一再請求,所長才說:「要真想調離,總要漂漂亮亮破兩三個案子,我也好替你說話,」吳小輝說:「行,一言為定。」
吳小輝一邊依靠居委會的大叔大媽破了一起盜竊小案,一邊托好朋友的姐姐找工作,一切都在穩步的進行著,突然接到任務,去接刑滿釋放人員馬強(謝園 飾),一路上,馬強覺得吳小輝一點也沒有警察的架子,還對自己很關懷,決定幫他抓賊,又完成了一件案子。
這時,工作也差不多找好了,吳小輝准備著向所長正式提出辭職不幹了,夜晚,正在路上走著,突然發現有幾個小流氓調戲一名女孩,吳小輝正義感爆棚,決定去制止,朋友說:「他們有五個人,你打不過的,而且,你馬上就要辭職了,別管閑事了,」吳小輝一邊讓朋友去報警,一邊說:「至少我現在還是警察!」
吳小輝沖了上去,結果被打成重傷。傷愈以後,吳小輝的英勇事跡傳遍了整個片區,他突然感覺做個警察真不容易,這時,馬強把那五個打他的小流氓逮住了,他覺得其實每個人都膽小,只要覺得自己乾的事是正確的,就要大膽的去做,戰勝了自己就戰勝了一切困難。
1、肖申克的救贖,不解釋,美國影史最經典。
2、教父123,黑幫 歷史 還原。
3、飛越瘋人院,人性的探討。
4、這個殺手不太冷,看後讓人難以忘懷。
5、阿甘正傳,執著的人生。
6、當幸福來敲門,勵志的典範。
7、勇敢的心,勇敢鬥士。
8、辛德勒的名單,戰爭。
9、人鬼情未了,愛情。
10、與狼共舞,西部傳奇。
打倒四人幫後撥亂反正的電影,很想看看
第一:《英雄本色》 我們記憶里永遠的小馬哥
第二:《紅高粱》 高粱地里的激情
第三:《霸王別姬》 戲子的人生
第四:《無間道》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六:《卧虎藏龍》 另類的武俠片。
功夫
逃學威龍
烏龍寺
唐伯虎點秋香
東成西就
1.《肖申克的救贖》,百看不厭, 歷史 評分第一;
2.《教父》系列,男人必看;
3.《指環王》系列,每部都是精品,熱血沸騰;
4.《無間道》系列,香港電影余輝之作;
5.香港上世紀90年代有很多出色的電影,周星馳的喜劇,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周潤發的英雄本色,眾星雲集的東邪西毒等等,香港電影黃金時代高產,並且每部都叫好賣座。
2. 楊雅琴的介紹
楊雅琴,1944年7月出生於山東濟南,1997年9月29日去世,演員。作品有《地道戰》、《苦菜花》等。
3. 憑《苦菜花》走紅的楊雅琴,是在多少歲離世的
在中國電影的歷史長河中,有著很多優秀的演員。在上個世紀,很多出名的演員大家可能都沒有聽說過,楊雅琴,這個名字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說劉曉慶,可能都非常的出名。那麼楊雅琴是比劉曉慶更早出名,在當時比劉曉慶的名氣更大,這種比較可能才能體現出楊雅琴在電影歷史中的地位。
但是事與願違,在香港楊雅琴並沒有得到所以夢想的幸福婚姻,第二段婚姻她又因為爭吵而抽煙,而且是一根接一根地抽,第二段婚姻也以離婚告終。最後她被診斷出肺癌,1996年楊雅琴回北京治病,雖然摘除了兩片肺葉,但最終還是癌細胞擴展,未能挽回生命。1997年,53歲的楊雅琴結束了一生。
她在離世前曾經感慨,自己最後悔的是人為地放棄了熱愛的電影事業,離開了喜愛自己的廣大觀眾。
4. 憑《苦菜花》走紅的楊雅琴,是在什麼時候離世的
我認為她是1997年9月29號離世的,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傷心的,而且她的婚姻狀況也不太好,我們應該遠遠的祝福她。
5. 山東濟南有哪些比較紅的明星
純正濟南的大明星還真不多,真是不如青島多啊,數了數了有這幾個吧。不足的希望大家補充。
1、鞏俐。據我濟南的同學說她媽以前是百貨公司賣醬油的,也不知道真假。最近又找了一個70歲的老外男朋友。中國第一女演員。舍我其誰,女王范兒足不足?
2、柳雲龍,正宗濟南小哥,諜戰劇的教父,出品了無數經典諜戰劇。最近《風箏》大火,飾演的鄭耀先讓人感動。
3、蘇岩,山東藝術學院戲劇系表演本科班,演過《色戒》的馬太太,《長恨歌》、《活著》。看著非常舒服的一個女演員。
4、翟凌(獸獸),車模出身,我相信大多數宅男都看過獸獸的視頻吧。不多說了。
5、杜江:新生代濟南小哥代表,老婆是霍思燕,多好的一對兒,濟南小哥很靠譜。參演過《羅曼蒂克消亡史》,最近《紅海行動》馬上就要上映了,估計要大火。
6、葛天:劉翔的前妻,代表作就是褲襠摸出手榴彈要爽一次的那個。
7、孫淳:老演員了,比較典型的山東帥哥。《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走向共和》出演袁世凱,最近參演古裝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很多人說長的跟我很像……)
8、其他如果還算濟南的話,伊能靜祖籍是濟南的。
9、最後一個明星鎮樓用:濟南大嫚,夜店女王,愛喝酒的——李清照!
————————————————————————————
分割線:補充一個,孫淳的哥哥孫周。著名的導演演員。真是大導演啊!
參與拍攝過《武松》、《高山下的花環》、執導過《今夜有暴風雪》、《周漁的火車》、《不可思異》,聯合執導《命運呼叫轉移》;參演過凱哥導演的《荊軻刺秦王》,《神話》等。孫周比他弟弟孫淳有名。
濟南最出名的明星那毫無疑問肯定是鞏俐了,當年也是大美女,超一線明星,山東一姐,影壇的大姐大,演技杠杠的,代表作《紅高粱》,《霸王別姬》
當然了,鞏俐年齡大了,也很少出現在銀幕面前了,濟南明星像是如同鞏俐這般名氣的雖然沒有,但也有不少中生代,新生代演員,比如現在的濟南一姐金晨,一哥杜江(靳東)
金晨,山東濟南人,身高171cm代表作《無心法師》,《鬼吹燈之牧野詭事》
濟南一哥這方面略有爭議若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的話那就是杜江了,雖然名氣不是很響,但人家老婆有名啊,霍思燕,當然了,杜江也是有出彩的作品的,比如《北京青年》,《宮鎖連城》
靳東,出生於山東濟寧,但在濟南長大很多人把他當做是濟南人,如果如本文將出生於沈陽的鞏俐算作濟南人話,那靳東則是濟南當之無愧的一哥,代表作《歡樂頌》,《外科風雲》,《偽裝者》
當然這只是舉出了濟南最出名的明星,還有像是歌手景崗山,演員吳優(大胸姐)等都是出生於山東濟南的明星
有很多網友把成龍、伊能靜等祖籍是濟南,但是從來沒有在濟南生活過的明星算進來。 其實,答主覺得在濟南出生、或是在濟南生活,身上有泉城印記的才能算是濟南走出來的明星。
「老鮮肉」——靳東,1976年在濟寧市金鄉縣出生,但是後來來到濟南生活,靳東自己就講「應該准確講,我整個人生觀、價值觀都是在濟南形成,所以 情感 最深的當然還是在濟南。」他還說自己因為經常打架,一度被朋友喚作「濟南陳浩南」!
女王——鞏俐,都說鞏俐是濟南的明星,其實,鞏俐祖籍山東濟南,但出生在遼寧沈陽,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在她不到一歲時,由於父母的工作調動,隨父母才來到了濟南,其後一直在濟南生活、學習,一直到後來,1985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在1987張藝謀的《紅高粱》被人熟知,並開始了輝煌的演藝生涯。
孫淳, 1956年出生於濟南,曾獲得過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等榮譽。
張曉謙,1989年出生於濟南,因《歡樂頌》被人熟知,他小學就讀於濟南市緯二路小學,初中就讀於山大二附中,高中就讀於山東省實驗中學,山東省實驗中學舉行的第二屆校園電影節頒獎典禮張曉謙還受邀重返母校並演唱《偽裝者》的片尾曲《訴衷情》。
老戲骨康群智,2016年因在電視劇《歡樂頌》中扮演樊勝美媽媽而受到關注,你可能覺得眼熟,可是卻叫不上名字,康群智,1957年生於濟南,出演過幾十部影視劇,並且多次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項。
大導演孫周,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他1954年出生於濟南,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曾憑借愛情片《心香》獲得第12屆「金雞獎」最佳導演 。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曾執導過《漂亮媽媽》《周漁的火車》《命運呼叫轉移》《秋喜》《我願意 I Do》等影片。
郭曉然,1983年出生於濟南,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2014年,參演電視劇《琅琊榜》飾演言豫津一角而被人熟知,2016年,又出演備受矚目的《歡樂頌2》而受好評。
金晨,1990年出生於濟南,她的父母都是舞蹈老師,曾在舞蹈節目《舞動奇跡》第三季並獲得總決賽冠軍,出演過《楚漢爭雄》《拼車驚情》《無心法師》《秦時明月》《極品家丁》等劇。
杜江,1985年出生於濟南,出演過《青年醫生》、《羅曼蒂克消亡史》、《高跟鞋先生》、《北京遇上西雅圖》等作品。
柳雲龍1968年出生於濟南,出演過《公安局長》、《功勛》、《東風雨》、《暗算》、《血色迷霧》、《告密者》等作品。
濟南走出來的明星並不少,像葛天、李一桐、周放、張璇、徐海喬、韓丹彤、王力可、馬曉燦、吳優等等。
你還想到誰,一起來說說!
1、鞏俐。
祖籍山東濟南,國際影星,金雞獎、百花獎雙料影後,代表作品《紅高粱》《藝妓回憶錄》等,鞏俐不僅是濟南的驕傲,更是中國的驕傲,是中國目前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女星之一。
2、成龍
成龍的父親是一個地道的山東人,成龍也多次表示自己是一個山東大漢,他的兒子房祖名還來濟南尋過根,在濟南的某一個小學和孩子們玩了一圈。成龍曾經來過濟南一次,為舜耕山莊某樓盤剪綵,成龍一上台就稱贊山東,說山東「孕育了孔子、孫子等名人,現在還有一個成龍小子。山東的俊女是鞏俐、林青霞,俊男就是我成龍。」台下的叫好聲響成一片!
3、伊能靜
才女伊能靜也是濟南人,她曾說「我其實也算山東人,雖然第一次來濟南,但是我感覺很親切,因為我的父親是濟南人,我是真正的濟南的女兒」
4、孫淳
孫淳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有多少人被他在琅琊榜中飾演的蕭庭生圈了粉,主演的影片主要有《大閱兵》《走向共和》《阮玲玉》《空鏡子》等。
以下提到的山東濟南的明星,是出生或曾經在濟南生活、學習過的,祖籍山東濟南就略去不提了。
鞏俐,這個不用說了,地球人兒都知道, 就是女王本人了。
柳雲龍,68年出生在濟南,北電畢業,最近播出的作品是《風箏》,男神一枚。
孫淳,56年出生在濟南,畢業於上戲,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作品《走向共和》《人間正道是滄桑》,《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孫周,54年出生在濟南,導演,作品《周漁的火車》《漂亮媽媽》。
靳東,老家在濟寧,在濟南長大,曾住文化東路、剪子巷、桿石橋等地,據說,去北京前曾在山東柳子戲團待過。
蘇岩,出生在濟南,畢業於山藝,在《色·戒》中出演馬太太,最近在《芳華》中出演指導員。2009年和羅嘉良喜結良緣,回濟南時在南郊賓館舉辦的婚宴。
陳瑾,64年出生在濟南,畢業於山藝,作品《大法官》《唐山大地震》。
馬曉燦,濟南姑娘,出生成長在濟南,北電研究生畢業,出演過新《紅樓夢》中的史湘雲,前年還見過她,已經開了公司,轉型做製片人了,出品《暖男事務所》。
金晨,1990年生於濟南,北舞畢業,代表作有《秦時明月》《小情人》《無心法師》《極品家丁》等作品。
吳優,1993年生於濟南,北電畢業,《餘罪》《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因為遇見你》等作品。
葛天,1990年生於濟南,有《重案六組4》《青春大爆炸》。
李一桐,1990年出生在濟南,10歲開始學習舞蹈,北舞畢業,在新射鵰中扮演黃蓉,出演《半妖傾城》。
韓丹彤,1989年出生在家濟南,畢業於中戲,最近參加過《跨界歌王》。
王力可,87年出生在濟南,17歲就出演了《血色浪漫》。
周放,89年出生在濟南,在新《還珠格格》中扮演柳紅。
張璇,88年出生在濟南,北電畢業,就是那個瑞士糖女孩,最近出演的是《秦時麗人明月心》。
杜江,85年出生於濟南,不用多介紹了,嗯哼他爸。作品《羅曼蒂克消亡史》
徐海喬,83年出生於濟南,畢業於上戲。《花千骨》中飾演孟玄朗。
郭曉然,83年出生在濟南,畢業於中戲,《歡樂頌》中的曲連傑。
以上這些是相對小有名氣的啦,比較全了。
已故女星李媛媛地道濟南人
要說濟南有哪些比較紅的明星,我們就來看看在互聯網擁有粉絲數量前十名的濟南明星吧!
一、李一桐(互聯網擁有粉絲數量14637181)
二、杜江(互聯網擁有粉絲數量12067913)
三、金晨(互聯網擁有粉絲數量12055375)
四、翟瀟聞(互聯網擁有粉絲數量11791428)
五、徐海喬(互聯網擁有粉絲數量11553100)
六、沈煜倫(互聯網擁有粉絲數量10184817)
七、李金銘(互聯網擁有粉絲數量6914452)
八、吳優(互聯網擁有粉絲數量6214683)
九、宋伊人(互聯網擁有粉絲數量5826137)
十、宋昕冉(互聯網擁有粉絲數量5281987)
這些濟南的明星你最喜歡哪一個呢?你覺得還有哪個濟南明星比較紅呢?
我知道的山東濟南有以下比較紅的明星:
王玉梅 1934年出生於山東濟南,山東省話劇團著名老演員。代表作《喜盈門》、《高山下的花環》、《豐收之後》、《山菊花》…
楊雅琴 (1944-1997) 出生於山東濟南,著名電影演員。代表作《苦菜花》、《地雷戰》、《偵察兵》、《蒙根花》、《第二個春天》…
朱逢博 1937年4月4日出生於山東濟南,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上海輕音樂團首任團長,著名歌唱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代表作《請茶歌》、《美麗的心靈》、《金梭與銀梭》、《那就是我》、《永遠和你在一道》、《白毛女》…
鞏 俐 1965年12月31日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祖籍山東濟南,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新加坡籍著名華裔女演員。代表作《紅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
柳雲龍 1968年4月7日出生於山東濟南,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知名影視演員。代表作《暗算》、《風箏》、《公安局長》、《東風雨》、《功勛》、《血色迷霧》、《告密者》…
孫 淳 1956年出生於山東濟南,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國家話劇院知名演員。代表作《祈望》、《阮玲玉》、《說好不分手》、《幸福來敲門》、《我的糟糠之妻》、《見習律師》…
伊能靜 1968年3月4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別名吳靜怡,籍貫山東濟南,中國台灣知名歌手、演員。代表作《好男好女》、《國道封閉》、《失戀高跟鞋》…
張夢雪 1991年2月6日出生於山東濟南,前國家女子射擊隊運動員,奧運冠軍。2016年裡約奧運會女子10米氣手槍賽金牌獲得者…
這里所指的濟南應該不是指單一個濟南城 而是泛指一個地區 甚至可以代表整個山東省 明星的意思應該是憑自身才藝而成為名人 並被人們所熟悉的人 那麼我的回答就只有兩個 第一個 辛棄疾 詞人 後稱 詞中之龍 雖然曾任安撫使 知府 樞密都承旨 等職 但是人們所記住的只是他的詞人身份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第二個 李清照 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柳雲龍
6. 《地雷戰》故事,為何僅有一位配角成名
《地道戰》《地雷戰》和《南征北戰》被網友們親切地稱之為「老三戰」,在時間上看當然《南征北戰》最早(不算重拍版),其次是《地雷戰》,最後是《地道戰》。
在名氣上看,似乎《南征北戰》和《地道戰》更大一些,這中間當然有各種因素存在,但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地道戰》和《南征北戰》里的演員可謂群英薈萃,當時就知名的演員和之後走紅的演員比比皆是,反而是《地雷戰》里的眾多演員相對來說更默默無聞一些。
但是,現在網路上有一些居心叵測的人經常對《地雷戰》指手畫腳,他們說《地道戰》是抗日神劇鼻祖,《地雷戰》是科幻片鼻祖,甚至有的人還非常「博愛」,說地雷對平民來說是惡魔,全世界都在反對,我們卻在拍電影。
這些人忘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地雷戰》誕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個時代的國際環境和現在並不一樣,該片體現的是那個時代的特色並非現在的,此外,別忘了同時期的越南發生了什麼,那裡的叢林中可是被人灑滿了高科技地雷。
關鍵是,我國民兵展開的地雷戰是為了防禦侵略者,是正義的、有效的斗爭方式,和那些到他國領土上埋地雷的侵略者完全不是一個性質。
還有,《地雷戰》拍攝初衷是軍教片,而且是面向民兵的軍教片,因此在拍攝時就考慮到了受眾問題,不能像普通軍教片那樣純說教或演示,而是要帶故事情節,這個故事情節最好是要好看又好玩,這樣才能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從目前的效果看,《地雷戰》的拍攝目的應該是達到了,科普了軍事知識之外還傳播了樂觀、積極的斗爭精神,因此筆者認為該片是一部優秀的軍教故事電影,是值得我們銘記的好電影。
7. 青春似火的介紹
《青春似火》是一部中國大陸拍攝的電影,由董克娜 、辛靜執導,楊雅琴、辛靜、魯非、趙奎娥、李世江主演,1976年上映。
8. 楊雅琴的個人經歷
楊雅琴,山東濟南人,1944年7月出生。
16歲時考入濟南軍區話劇團,曾在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任話劇演員,後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演員。曾主演過電影《地雷戰》、 《苦菜花》、《蒙根花》、《青春似火》《第二個春天》、《西子姑娘》、《遠方》等影片。
楊雅琴在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任演員期間,被八一電影製片廠前來山東膠東拍攝影片《地雷戰》的導演一眼看中。於是,這部電影中的游擊隊員田嫂便成了楊雅琴的第一個銀幕角色。緊接著,在八一廠「文革」前的最後一部電影《苦菜花》中她便成功地飾演了這部電影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娟子」。這也是她真正第一次在銀幕上的光彩閃現。
後來在北影廠拍攝的《青春似火》、 《偵察兵》和《第二個春天》三部影片中,她分別出演了三個「工農兵」的主要形象。靠著這三個在當時影響甚廣的女主角,楊雅琴終於在那個特殊年代裡,登上了「幸運女神」的寶座。由於特殊的原因,楊雅琴過早地離開了自己的演藝事業,在八一廠提前辦理了內退手續,離開了戀戀不舍的廣大電影觀眾。隨丈夫前往香港定居。
1980年她回到了闊別16年的北京。 1997年9月29日無情的病魔奪去了楊雅琴年僅53歲的生命。楊雅琴同志的骨灰於1997年10月31日安放在北京昌平鳳凰山陵園。
1944年7月1日,楊雅琴出生在山東省濟南市的一個普通的回民家庭里,兄妹四個,楊雅琴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兩歲時,母親就因病去世。長期孤寂的生活,缺少家庭的溫暖,使楊雅琴養成執拗孤僻憂郁的性格。
1959年,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招考演員,16歲的她陪著同學去考試,別人沒考上,導演偏偏看中了她。在《戰斗里成長》、《血淚仇》、《霓虹燈下的哨兵》、《青春之歌》等劇目中擔任過主要或重要角色。
1961年,18歲的楊雅琴初上銀幕,在《地雷戰》中飾演田嫂,不久在經典影片《苦菜花》中又成功地飾演了娟子。
1965年,她正式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工作。1973年至1974年,她先後拍攝的影片主要有《偵察兵》中扮孫玉英、《第二個春天》中飾劉芝茵、《蒙根花》中飾蒙根花等。
近10年來,陸續在《我的十個同學》(飾方敏)、《旋渦里的歌》(飾李堅)、《西子姑娘》(飾老師)等影片和《大河情》、《黑紅領帶》、《普通人家》、《劇務》、《野火之路》、《天堂行》等10餘部電視劇中擔任了主要角色。此外,還擔任了電視劇《琴舟》的導演(合作)和數部譯製片的配音工作。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和中國穆斯林文化學會理事。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
9. 苦菜花電影主演娟子的扮演者
:《影視名稱》苦菜花
角色楊雅琴 飾 娟 子
主要作品
遠方(1984)
西子姑娘(1983)
心靈深處(1982)
漩渦里的歌(1981)
蒙根花(1979年1月)
我的十個同學(1979)
青春似火(1976)
第二個春天(1975)
偵察兵(1974)
苦菜花(1965)
地雷戰(1962
楊雅琴是我們一代人喜愛的優秀電影演員,她曾經為我們塑造了許許多多難以忘懷的銀幕形象。這些極具時代特徵的人物形象,曾經教育過我們的心靈,美化過我們的情感,也是這一代人所見到的第一個美麗的電影演員,因而在我們心中留下了無法替代的印象。
雅琴獨特的魅力——波瀾壯闊的美、英姿颯爽的美、堅忍不拔的美、剛毅犀利的美、奉獻犧牲的美——那樣的與眾不同,那樣的震撼人心,那樣的使人振奮! 楊雅琴在74年至79年連續主演了《偵察兵》、《第二個春天》、《清春似火》、《蒙根花》、 《我的十個同學》等多部影片,這在當時的電影女演員中是絕無僅有的,因此在一代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楊雅琴不僅具備一名演員外在的美貌,也具備了一名演員特有的表演才能,仍是那樣執著地投入和進取。
她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繼續她自己曾經輝煌而過早人為放棄的電影表演事業,她最大的自責是單一地為了尋找和追求個人的情感和幸福,而狠心拋下曾經深愛她的萬千觀眾。但惟一值得告慰的是她年輕時代的銀幕形象,依然如故,這已成為了一種廣大觀眾永久的慰藉和不盡的思念,同時也是停留和定格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某一個階段的不朽一頁。
10. 47年後《偵察兵》演員近況 王心剛89歲於洋90歲 多位老戲骨已去世
譚大哥說,在1974年,最好看的國產電影是《偵察兵》。沒有之一。
他至今都還記得,當時人們擁擠在狹小的購票窗口,爭相購買電影票的情景。其中有兩個小青年,因為最後一張電影票歸誰所有,還差點打了起來。
譚大哥是位老影迷,他幾乎看過那個年代的所有老電影。如今68歲高齡的他,每每談起那些舊日影像,仍然滔滔不絕,如數家珍。他對它們,實在太熟悉了,也實在太有感情了。
譚大哥說, 當年看《偵察兵》,有一半的人是為了看王心剛,另一半的人,是為了看安震江。
這話有誇張的成分,但細想想,卻不無道理。
看王心剛,是因為他長得帥,看安震江,是因為他演得好。
那麼,如今47年的時間過去了,大家還記得這部《偵察兵》嗎?還記得其中的那些演員和老藝術家們嗎?今天,雅清就想和大家一起,來重溫和回顧一下呢。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偵察兵》並不算是一部特別優秀的電影。編造的痕跡太重了。但我還是看了好幾遍。也不知為啥,反正就是覺得挺過癮的。裡面的好多台詞,我都倒背如流。
而且,裡面匯聚了好多我們所喜歡的大明星啊。單是「22大明星」就有王心剛、於藍和於洋,另外八一廠當時的當家花旦楊雅琴扮演女主角,而著名演員安震江、於紹康、方輝等在其中演反派, 真可以說是群星薈萃啊。
那麼他們如今都有些什麼樣的變化呢?他們的現狀和近況如何呢?
王心剛扮演郭銳
王心剛太帥了。
尤其是穿上敵軍制服的造型,簡直帥出天際。
當時王心剛其實已經被總政任命為八一廠的廠長了。但他更多的時間卻是在北影廠拍戲。70年代他在北影廠拍了好幾部電影,如《偵察兵》、《大河奔流》、《傷逝》等,都是北影廠的作品。
《偵察兵》這部電影在劇情方面有許多漏洞,但因為是王心剛擔任主演,所以仍然收獲了良好票房。這充分說明,在那個年代,明星同樣具有廣泛影響力。
王心剛出演偵察參謀郭銳時,已經42歲,但他的人物造型依然帥氣。而且他的做派也非常瀟灑,將一個智勇雙全的偵察英雄塑造得栩栩如生。如今,很多影迷提到影視劇中的偵察兵形象,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心剛扮演的郭銳。
這之後,王心剛又在《知音》中扮演了蔡鍔、在《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中扮演了明成祖朱棣,在《我的長征》中扮演了王瑞。他演戲一直演到70多歲, 作為「22大明星」之一,他是我國觀眾最喜愛的電影演員,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如今王心剛89歲,依然瀟灑帥氣,風采迷人。
楊雅琴扮演孫秀英
1966年,楊雅琴被調入八一廠。在這之前,她因在電影《地雷戰》中扮演田嫂,和在《苦菜花》中扮演娟子,而被大家所熟知。
當時是特殊時期,八一廠的演員隊伍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所以楊雅琴一進廠,便受到重用。她先是參加了重拍版《海鷹》和第一版《南海長城》的拍攝(均未完成),然後在北影廠拍攝的《偵察兵》中出演了女主角孫秀英一角。
70年代中期是楊雅琴的藝術創作高峰期,她陸續在《第二個春天》、《青春似火》、《蒙根花》、《我的十個同學》等電影中出演女主角。其端莊秀美的銀幕形象非常深入人心。
時間進入80年代後,楊雅琴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在一些電影中為新一代的銀幕花旦們如潘虹、劉曉慶等配戲,陸續出演了《漩渦里的歌》、《心靈深處》、《西子姑娘》等電影。
1992年,楊雅琴在八一廠辦了內退,然後跟隨第二任丈夫去了香港。而當她重回北京時,卻已經形容枯槁,好像換了一個人。1997年9月29日,楊雅琴因患癌症去世,年僅53歲。
她這一生,在事業上有過輝煌時刻,但在 情感 上卻一直並不順心。她有過兩段婚姻,但都並不如意。到最後,她也並沒找到真正所愛。
周森冠扮演村幹部
周森冠是一位好演員。但卻跑了一輩子龍套。在北影廠演員劇團,他參演的電影非常多,但基本上一次主角也沒演過。
他1953年從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畢業後,就進入到了北影廠,而他所扮演的第一個角色,就是一個老農民。此後,他又在《平原游擊隊》中扮演喊「平安無事嘍」的老人,又在《國慶十點鍾》中扮演張大力、又在《糧食》中扮演發成、又在《小兵張嘎》中扮演楊大爸等。
在我的記憶里,他在《偵察兵》中所出演的村幹部,和在《小花》中所出演的何翠姑的養父何向東,都給我們留下了難忘印象。
這位老戲骨演了一輩子,直到1992年,72歲的他還在《天若有情》中出演了角色。1994年,他因病去世,享年74歲。
於藍扮演孫大娘
《偵察兵》是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所主演的最後一部影片。
在這之前,她在銀幕上塑造的眾多形象,都非常深入人心,如《龍須溝》中的程娘子,《翠崗紅旗》中的向五兒,《革命家庭》中的周蓮,《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等。她的表演風格朴實無華卻又充滿激情,極具個人魅力。
然而在特殊年代,她和丈夫田方作為北影廠的重點「黑幫」被打倒,隨後被下放到北京郊區大興縣天堂河的北影廠「五七幹校」參加勞動。而也正是在這里,於藍落下了一生的殘疾,那就是在一次勞動中,她不慎從房頂上摔落下來,最終導致面部肌肉不自覺抽搐。這就使她無法再正常拍攝特寫、近景等鏡頭。
所以在主演完《偵察兵》之後,於藍就從幕前,轉到了幕後,從事起了導演工作。她執導了《薩里瑪珂》等電影,又負責成立了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並出任首任廠長。她兢兢業業地工作一直到80歲才退休。
於藍是我國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是大家所喜愛的「22大明星」。2020年6月27日,於藍去世,享年99歲。
關長珠扮演孫誠
關長珠是王心剛非常欣賞的一位演員。他最看好的,就是關長珠嚴謹的創作態度,和他為了角色可以舍棄一切的敬業精神。所以在拍攝《偵察兵》時,王心剛就對大家說,這樣的好演員不培養,培養誰?
關長珠作為一名演員,同樣擁有出色的外形。他形象英俊,五官酷似因主演《平原游擊隊》中的李向陽而走紅的郭振清。但他又比郭振清更加秀氣,這使他的銀幕形象顯得更加俊美。
關長珠在《偵察兵》出演的是一個配角,但導演卻給了他好多個特寫。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劇組對他的重視。
上個世紀60年代,關長珠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就被分配到了北影廠,先後參演了《偵察兵》、《 激戰無名川 》、 《丁龍鎮》、《祭紅》、《藍色檔案》、《客從何來》等影片。後來他轉到幕後,從事起了電影剪輯的工作。
如今他已是79歲的老人了,早已退休,在北影小區過著平靜的日子。
不知大家在看《偵察兵》這部電影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其中的反派演員,個個都演得很精彩。
於紹康扮演還鄉團頭子
大家對於紹康的印象,也許更多的是來自於《海霞》中的劉阿太,和《喜盈門》中的仁文爺爺。但其實《偵察兵》中的還鄉團頭子,也是他所塑造的令人難忘的一個角色。
這個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於紹康卻通過自己的演技,將這個人物塑造得活靈活現。尤其是在王心剛扮演的郭銳面前卑躬屈膝的樣子,著實令人忍俊不禁。
我一直都覺得於紹康是北影廠最好的演員之一,擁有豐富的表演經驗和技巧,這使他無論塑造怎樣的角色,都顯得十分得心應手。但遺憾的是,他也很早就去世了,1994年5月3日,北影老戲骨於紹康就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69歲。
邵沖飛扮演黃宇軒
邵沖飛這個名字很多觀眾都不熟悉,但他在《偵察兵》中所出演的敵炮團團長黃宇軒,卻是那麼活靈活現,呼之欲出。我覺得他和安震江所扮演的王德標一起,呈現了這部電影中最多的笑料。
在影片中,他所扮演的黃團長「智商」有點低,被王心剛扮演的郭銳,耍得團團轉,到最後知道真相後,卻又「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好按照郭銳的吩咐,如實招供。但邵沖飛的表演真是出神入化,將角色在不同狀態下的言談舉止拿捏得十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