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看了《唐伯虎點秋香》華夫人被打的吐了好多血,是少女的我感覺很惡心,大家看了這個片段有什麼感受嗎
有一種喜劇叫作周星馳喜劇,有一種悲劇叫作唐伯虎悲劇,把周星馳與唐伯虎結合,因此有了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看了電影你會笑,看過歷史你會哭的。
唐伯虎的藝術形象,如何從精英化下沉為大眾化?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想到風流才子我們首先都會想到唐伯虎,尤其是從周星馳版《唐伯虎點秋香》到黃曉明版《唐伯虎點秋香2之四大才子》,人們對唐伯虎的形象逐漸固定。
影視劇中的唐伯虎是一個豁達、開朗、灑脫的大才子,其實影視劇版的唐伯虎,大多出自明朝的「唐伯虎點秋香」的典故。
在這個典故中,唐伯虎看到華學士家有一個漂亮的丫環,為了能夠得到這個女婢,唐伯虎費勁心機應聘到華府擔任書童,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博得這名叫作桂花的女婢的芳心,於是攜帶桂花逃走。
得到消息後的華學士十分生氣,就親自到唐伯虎的家裡對峙,然而華學士又沒有證據,不好直接就說唐伯虎擄走他家的婢女,因此就說唐伯虎長得有點像他們家的僕人華安。
本來華學士以為唐伯虎不會承認,結果唐伯虎承認了此事,表示自己與桂花是真心相愛,請求華學士能夠成全,華學士敬重唐伯虎的才華和人品,並沒有追究,兩個人相視一笑,還成為了朋友。
這個典故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傳播於馮夢龍等風雅名流之間,他們通過坊間的一些傳聞,將唐伯虎的形象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工,當時的文人士大夫普遍鬱郁不得志,因此他們就將唐伯虎打造成一個渴望得到知音交流的人物形象,這時的唐伯虎應該算作是文人士大夫的唐伯虎。
然而,到了清朝中期的時候,唐伯虎被用於各種說書場合,為了說書效果,吸引大眾前來聽書,唐伯虎形象逐漸低俗化,這個唐伯虎不但庸俗,而且下流,尤其喜歡獵艷,然而這樣的唐伯虎卻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愛,平民大眾的唐伯虎。
在周星馳版《唐伯虎點秋香》電影中,再次對唐伯虎的形象進行的重塑,整體而言,電影裡面的唐伯虎有其落寞想要尋求知音的上層精英形象刻畫,也有其追奇獵艷,放誕不羈的底層流氓形象影子。
集雅俗之大成,周星馳版的唐伯虎成為一個特有形象而深入人心,後世人們在想到唐伯虎的時候,估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周星馳那張充滿喜劇風格,賤的不能再賤的嘴臉。
不看歷史,你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唐伯虎的悲情
大概是由於唐伯虎給人的形象太過於離經叛道,因此在教科書中並未收錄唐伯虎的作品,倒是藉助於那些影視作品,使得人們對唐伯虎的詩詞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那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被當作灑脫的代表,被人們所熟記。
其實,如果基於唐伯虎的悲慘人生經歷,就會發現,這首詩雖然憧憬了很多美好的事情,卻也十分悲涼。
在周星馳電影開篇的時候,介紹唐伯虎的時候說:「唐寅聰明絕頂,號稱詩畫雙絕,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為當時男女老少所崇拜的偶像。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擁有八位天資國色、溫柔賢淑的嬌妻,恍若神仙美眷,羨煞旁人啊。」
唐伯虎的母親見唐伯虎悶悶不樂,因此說:「家財萬貫,妻妾成群。你應該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了,不是嗎?」
人生的所有追求大概都是如此吧!
唐伯虎給人感覺其實也是這樣的,歷史上唐伯虎出生於一個富商人家,因為天資聰穎,家庭條件好,其人生應該是一帆風順才是,年少的唐伯虎雖然不是出身書香門第,卻志在科考,16歲時在科舉競爭最為激烈的江南地區,取得蘇州地區童試第一名,因此而名震蘇州,一時風光無限。
唐伯虎18歲的時候,娶了蘇州徐氏為妻,夫妻恩愛有加,生下一子,科考得意,家庭美滿,這樣的人生,估計誰都羨慕。
人生的機遇說來也奇怪,有的人一生的好運都集中在了前一段,而有的人一生都集中在後半段,唐伯虎應該就屬於前段,而且所有的好都集中在了24歲之前。
到唐伯虎24歲之後,所有的不幸開始接踵而至,唐伯虎父母、妻子、兒子相繼去世,喪父之痛、喪母之痛、喪妻之痛、喪子之痛加在一起,讓一個不到三十歲的男人白了頭。
唐伯虎的家境也一落千丈,最讓唐伯虎愧疚的是,在父母去世後給妹妹成親的事,因為沒有錢給妹妹置辦豐厚的嫁妝,只得將妹妹草草嫁人,然而不久之後,妹妹卻在婆家自殺了。
中國古代厚嫁的女人在婆家能夠抬得起頭,唐伯虎大概也愧疚於自己的無能,而讓妹妹在婆家吃了苦。
在影片中,唐伯虎曾說:「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實在太刺激了……」也正是真實歷史中唐伯虎的寫照。
可以說,那種「家財萬貫,妻妾成群」的美好生活,只能是一種嚮往了。
滿腹才華,卻無緣科舉的唐伯虎,究竟有多悲涼
在周星馳版的《唐伯虎點秋香》中,唐伯虎彷彿有點生在福中不知福,在唐伯虎的眼裡,這八位老婆並非「溫柔賢淑」,而是成天爛醉如泥,嗜賭如命。
其實,擁有八位老婆是一種虛構,而存在的老婆,是真的「現實」。
世人皆知唐伯虎的名句:「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換完了酒錢自然開始喝花酒了「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真正成天爛醉如泥,嗜賭如命的其實是現實中的唐伯虎!
唐伯虎作為大文人,其文學繪畫都具有極大的成就,然而在影片中他的老婆(現實)卻把他的代表作《百花爭艷圖》用來墊桌子,把《唐寅詩集》用來墊桌腳,把《百鳥朝鳳圖》中的鳳凰拿來頂替麻將中的小雞。
這些都是懷才不遇的寫照,好的作品誰都希望它是「十萬+」,是受萬人吹捧,名利雙收,只是唐伯虎的作品不被認同,只能放縱聲色,麻醉自己。
那麼,大才子唐伯虎為何會懷才不遇呢?
唐伯虎16歲就取得童試的第一名,28歲鄉試第一名,按照這種趨勢,參加科考不中狀元,也能輕松考中一個進士,做一名朝廷命官,也許唐伯虎的人生際遇真的會得到改變。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因為這場科舉,唐伯虎一下子被現實埋進了塵埃里,在人生唯一一次進京趕考後,唐伯虎就捲入科考案,被廢除考生資格,此後再也無法參加可靠。
在進京趕考的路上,唐伯虎遇到江陰巨富子弟徐經,徐經看重唐伯虎的才華,因此邀請其一塊北上,由於古代趕考路途艱辛,結伴而行也是正常的事情,據說古代的山賊都有規矩,一不搶妓女,二不搶趕考的書生,因為他們都太難了。
到達北京之後,按照當時的規矩,徐經與唐伯虎帶著厚禮前往拜訪會試主考官程敏政,想要謀點印象分。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考試成績還未發榜,程敏政的政敵就以此舉報程敏政賣題給徐經和唐伯虎。
雖然此時後來被證明是子虛烏有,但是捲入此案的人都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波及,程敏政為此憤恨而亡,徐經拚命上訪,唐伯虎也很苦,被罷黜為吏,喪失考生身份,以後再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等於斷送了唐伯虎的科舉生涯。
古代讀書人都是以科舉為目的,所謂「學而優則仕」是所有學子的夢想,唐伯虎雖然滿腹才華,卻深深的敗給了現實,而且再無法翻身。
電影里唐伯虎打敗寧王,歷史里唐伯虎給寧王打工
在虛構的影片中,唐伯虎作為華府中的一員,以一己之力挫敗寧王,保住了華府,然而在現實中,卻要狗血得多。
寧王在影片中出場的次數不多,卻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人物,是寧王招募唐伯虎,唐伯虎不想去,出去躲避風頭,才有了遇到秋香,然後混入華府的劇情。
寧王隨後出現,想要鏟平華府,唐伯虎為感動秋香,接二連三的挫敗寧王勢力,從而得到秋香的芳心,最終將「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呈現出來。
事實上,在電影中,唐伯虎打敗了寧王,在歷史上,唐伯虎卻只配給寧王打工。
寧王在造反之前,曾經徵召天下名士前來府中效力,此時,沒能做成官的唐伯虎到了寧王府里尋了一份差事,大概在這段時間里,也是唐伯虎在不幸的後半生中,唯一過得還算開心的一段日子。
在寧王府中,唐伯虎被奉為座上賓,每天不僅可以吟詩作畫,還有工資拿,這種上班族的日子想想都讓人興奮。
大概影片中,唐伯虎在華府那些開心的日子,就是歷史上唐伯虎在寧王府的日子。
只不過寧王卻是一個野心家,他徵召天下名士不只是寫寫畫畫,而是要為他歌功頌德,以備他將來造反之用。
寧王朱宸濠造反,在明朝歷史上算是影響力比較大的,因為明朝藩王造反,除了這次,上一次就是朱棣造反了,而朱棣造反的時候,曾答應過第一任寧王朱權:「事成,當中分天下。」
結果朱棣靖難成功之後就翻臉了,不但沒有答應許諾的事情,還被朱棣想盡辦法削藩。
因此,寧王一支對朝廷始終抱有二心。
在朱厚照即位後,「嗜酒而荒其志,好勇而輕其身。」讓朱宸濠看到造反成功希望,因此,進行了長時間的准備。
此時唐伯虎在寧王府中任職,可以說是深陷泥潭了,在預感到寧王想要造反的時候,唐伯虎就想要抽身,結果寧王不許,唐伯虎於是充分發揮了自黑精神,為了能夠開溜,唐伯虎甚至「佯狂使酒,露其丑穢」。
臉都不要了,才被寧王放了出來,僅僅五年過後,寧王造反,被路過的王陽明僅用三十五天就平叛,算起來,唐伯虎差點成了王陽明手下的俘虜。
但是,人們並不想看到唐伯虎這不堪的一面,因此周星馳電影中,當看到唐伯虎挫敗寧王,還是很高興的。
晚年放盪不羈的唐伯虎為求生計,賣春宮圖,找槍手
在唐伯虎的諸多頭銜中,繪畫排第一,書法排第二,作詩排第三,在現在唐伯虎的很多畫作都被收藏於世界各大博物館,畫作拍賣價格之高,令人咋舌。
在《唐伯虎點秋香》中,多次表現唐伯虎的繪畫技術,第一次是開篇祝枝山找唐伯虎作畫來還債,第二次是寧王來「發飆」的時候,奪命書生與華夫人打架的時候將皇上御賜的唐伯虎畫作《春樹秋霜圖》扯壞,於是唐伯虎短時間內極限創作而出。
其實,真實歷史上,唐伯虎晚年由於經濟困難,一直靠繪畫來賺錢糊口,趕上明朝中後期發達的商品經濟,使得唐伯虎的畫作還有一定的市場。
當時 「最是紅塵中一二等風流富貴第」的江南來說,文人士大夫普遍縱情聲色,安於享樂,那些新興的商人階級附庸風雅自然是差了一點,但是玩起花樣來自然自然是別出心境。
唐伯虎雖然科舉落地,但是在江南一帶名聲還是有的,唐伯虎36歲的時候,就曾用賣畫所得在蘇州城西北建造了桃花庵。
在以商品經濟以市場為導向的背景下,想要畫作大賣,必須要跟上市場的風向標,當時市場上最熱的題材就是仕女圖,所以,唐伯虎也緊跟市場潮流,為了畫好仕女圖,甚至經常出入青樓之地尋找題材。
唐伯虎以青樓女子題材而流傳至今的作品包括《孟宮蜀妓圖》、《班姬團扇圖》、《嫦娥奔月圖》等,是當今唐伯虎傳世畫作中,數量最多,影響力最大作品題材。
比較有意思的是,唐伯虎在畫作大賣,接活太多自己又完不成,竟然讓找槍手替自己作偽,大有現在皮包公司攬活後又轉手讓其他人來做。
相比於一般成名的畫家代筆都找自己的徒弟,模仿自己的手筆,結果唐伯虎找的竟然是自己的老師周臣,周臣也是著名畫家,其畫作在當代拍賣會上並不遜色於唐伯虎,只不過當時可能並不受歡迎。
當然,在繪畫成就上,唐伯虎應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面對這個出色弟子的邀請,周臣反倒十分樂意,只要來活就用心畫,而且作為唐伯虎的老師,在模仿唐伯虎的筆跡上也有一定造詣,所謂知子莫若父,用在這上面也有一定適用性。
師徒二人配合的相得益彰,倒是給當代唐伯虎的鑒偽帶來一定難度,這個畫到底是唐伯虎畫的,還是其老師代筆的?
結局:電影過於美好,歷史過於蒼涼
在周星馳電影中,周星馳成功點到秋香,最後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故事,然而就像童話故事裡面的美好,沒有講王子和公主在一起後的生活。
歷史上唐伯虎靠作畫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收入,然而由於肆意揮霍並沒有多少積蓄,後來他的第二個老婆還帶著錢財跑了,致使唐伯虎的經濟狀況更為不佳。
在晚年的時候,唐伯虎由於身體狀況逐漸變差,作的畫也逐漸沒有了市場,只能靠著朋友的接濟維持生活,在54歲的年紀就帶著貧困離開了人世。
唐伯虎的人生,前半生有多美好,後半生就有多蒼涼,總體而言,人們並不容易接受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反倒是希望唐伯虎真的是一個灑脫的人物,一生放盪不羈,沒有牽絆,可以追尋自己想做的事情。
Ⅱ 9天票房超20億,《中國機長》卻毀了一個好題材,這鍋到底該誰背
這個鍋我覺得應該是編劇背。今年的國慶檔可以說是百花爭艷,不少大製作的電影顯現。像是《我的我的祖國》、《攀登者》,對比之下,《中國機長》就顯得有些渺小了。可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部電影卻在9天取得了20億票房的好成績,但是評價卻有好有壞,不少的人認為這部電影毀了,主要是因為以下的原因:
三、航空愛好者拍攝的毫無意義。裡面還有很多幕的場景給了航空愛好者,但很多人對此很有異議,因為電影完全感覺不到有何意義。但其實,真實的事件當中,這群航空愛好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Ⅲ 70年代的老電影
哈哈 夠你看的 各種藝術形式都有些
文革時期 1970--1976 電影一覽表
(包括舞台藝術片總共大約95部)
1970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智取威虎山》(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燈記》(京劇)
1971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舞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沙家浜》(京劇)
1972年5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 (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龍江頌》(京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1部:《白毛女》(舞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奇襲白虎團》(京劇)
1973年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 (京劇,重拍)
長春電影製片廠3部: 《艷陽天》
《戰洪圖》
《青松嶺》
1974年17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4部: 《杜鵑山》(京劇)
《偵察兵》
《南征北戰》(重拍)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4部: 《火紅的年代》
《無影燈下頌銀針》
《渡江偵察記》(重拍)
《一副保險帶》
八一電影製片廠2部: 《平原作戰》(京劇)
《閃閃的紅星》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 《創業》
《鋼鐵巨人》
《平原游擊隊》(重拍)
《向陽院的故事》
《半籃花生》(越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 《沙家浜》(粵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園丁之歌》
1975年2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6部: 《海霞》
《紅雨》
《決裂》
《草原兒女》(舞劇)
《烽火少年》
《渡口》(河北梆子)
上海電影製片廠6部: 《戰船台》
《春苗》
《第二個春天》
《小將》
《人老心紅》(淮劇)
《揀煤渣》(淮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 《沂蒙頌》(舞劇)
《激戰無名川》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
《雷雨之前》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 《金光大道(上集)
《車輪滾滾》
《長城新曲》
《黃河少年》
《沙漠的春天》
西安電影製片廠2部: 《碧海紅波》
《阿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 《小螺號》
1976年41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9部: 《反擊》
《山花》
《沸騰的群山》
《寶蓮燈》(上、下集,河北梆子)
《青春似火》
《牛角石》
《海上明珠》
《百花爭艷》 (音樂歌舞)(1976-5)
《南疆春早》(76年12月)
上海電影製片廠13部:《歡騰的小涼河》
《年輕的一代》(此片系重拍)
《磐石灣》(京劇)
《征途》
《難忘的戰斗》
《江水滔滔》
《審椅子》(京劇)
《新風歌》
《金鎖》
《阿夏河的秘密》
《管得好》(呂劇)
《三定樁》(萊蕪梆子)
《小店春早》(黃梅戲)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 《紅軍不怕遠征南——長征組歌》(舞台藝術片)
《南海風雲》
《紅雲岡》(京劇)
《南海長城》
長春電影製片廠7部: 《雁鳴湖畔》
《芒果之歌》
《長空雄鷹》
《鎖龍湖》
《山村新人》
《金光大道》(中集)
《半邊天》(呂劇)
西安電影製片廠1部: 《開山的人》
珠江電影製片廠3部: 《楓樹灣》
《山裡紅梅》
《紅霞萬朵》(黃梅戲)
峨嵋電影製片廠2部: 《寄託》
《春潮急》
廣西電影製片廠1部: 《主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兩張圖紙》(湖南花鼓戲)
Ⅳ 最優雅迷人的幾位女星,各有各的美百花爭艷,你知道幾位
張韶涵近年來,毛曉彤非常受歡迎。實際上,她已經出道很多年了,但是她從來都不冷漠。去年,她憑借「三十隻」獲得了無數獎項。那天毛曉彤的造型簡單而精緻。圖片中的整體狀況仍然很好,但是妝容太重且不夠清潔。毛曉彤最近活動的樣式非常在線。與平常的可愛聰明相比,卷發和吊帶裙使她更加女性化,而且身材也很精緻。
Ⅳ 王君正的簡介
曾用名王軍政。1945年11月11日出生,陝西延安人。她從小活潑,開朗,愛好文藝。讀初中時,隨父母來到北京,並開始對導演藝術產生興趣。
1964年,高中畢業,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1964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於是她的大學生涯是在「動亂」中度過的。
1968年,王君正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先後在《烽火少年》、《百花爭艷》、《黑三角》、《拔哥的故事》等影片中擔任導演助理,副導演,她深感自己在導演藝術上的「先天不足」,於是在跟老導演拍片時,便注意學習,吸收,為將來的藝術創作打好基礎。
1980年,她終於獨立執導、導演了故事片《苗苗》,她把自己對人物的愛全部傾注在影片中,並在著名電影藝術家陳懷皚的指導下,成功地完成了影片的拍攝。《苗苗》以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清閑、樸素的藝術風格,受到了觀眾的歡迎,獲得了文化部1980年優秀影片獎和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
1982年,她又導演(兼編劇之一)了兒童故事片《應聲阿哥》,在該片中,王君正對電影語言的掌握較《苗苗》有所提高,影片利用「回聲」這一自然景觀作為情節結構多次出現在影片中,使結構達到完整和層次分明,影片構思巧妙,獨特,沒有傳統的說教形式,較符合兒童的理解能力和領會能力,該片獲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獎。
1987年,王君正導演的影片《山林中頭一個女人》,以蒼勁凝重的風格使電影界為之震驚,她在該片中一改往日風格,追求一種博大,粗礪的美,在「粗礪中透出凝重」。影片富有強烈的戲劇性與感情色彩,但戲劇性中又充滿了生活情趣,為增強森林在片中的重要地位,王君正用了大量的鏡頭,「眾多的空鏡頭加起來的積累形象,就是小興安嶺的整體形象」。在影片中王君正還注意主、次人物的把握,主、次人物一個個都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給人較深刻的印象。隨後,她又導演了《大偵探(上下)》、《女人·TAXI·女人》、《私人保鏢》等影片。
1992年,王君正再一次執導兒童影片《天堂回信》,影片透過兒童的眼光,兒童的心靈來觀察世界,感受世界,用兒童的稚幼方式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親情與真情。影片真實感人,顯示了王君正在導演兒童片方面的奇特才能。該片受到國內外的好評,1993年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青少年兒童影視中心獎;美國第10屆芝加哥兒童節最佳故事片獎;伊朗第25屆伊斯法罕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金蝴蝶獎;荷蘭第7屆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Ⅵ 2020年最強賀歲檔是哪一部電影
2020年賀歲檔的電影基本上已經拉開帷幕,很多大導演大製作也是百花爭艷,雖然賀歲檔沒有開始,但火葯味十足,我覺得在2020年賀歲檔當中最強的一部電影,應該是徐崢導演的囧媽。首先來說徐崢導演在最近幾年在娛樂圈當中,無論是做導演還是做演員,只要他參與製作和演出的電影,那絕對都是口碑票房的保障,沒有一部差的作品。
所以在春節檔上映,只要是喜劇,有一定的口碑,觀眾一定會喜歡,所以我也是准備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和全家人一起去看徐崢導演的這部作品,我相信這部作品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而陳思成導演的唐人街探案,也是我比較期盼的另一部作品。
Ⅶ 八幾年上映的一部老神話電影,武則天貶牡丹出長安,搖晃的車上牡丹仙子流淚與花瓣掉落的畫面交替出現。後
《秋翁遇仙記》
劇情:
傳說古代有個老秋翁,雖然家貧如洗 ,卻愛花如命,他在房前屋後都種上了花,小花園奼紫嫣紅,百花爭艷。一天,老秋翁從惡霸張衙內的管家張壩手裡,買回一棵三年不開花、快要 枯死的牡丹。經他細心養護、精心培育,枯萎的牡丹居然開出鮮艷的花朵 。張衙內聞訊闖進秋翁家,想霸佔其 花園。秋翁不答應,張衙內便指使惡 奴將花卉打得稀爛。秋翁萬分痛心, 無奈重整花枝。這時,牡丹仙子變成村姑,施法幫他使落花返枝。張衙內 得知後,誣告秋翁以妖法惑眾,將其 關進監獄。貪官府尹接受了張衙內的 賄賂,欲判秋翁有罪。牡丹仙子又施 法擾亂了公堂,並警告貪官不得為作歹。貪官無奈,只好釋放秋翁。正在秋翁園內飲酒作樂的張衙內,也被牡丹仙子施法颳起的狂風吹進河裡淹死。秋翁重返家園,只見百花開得更加鮮艷。
Ⅷ 金雞紅毯百花爭艷,張子楓穿撞色裙,劉浩存、倪妮謀女郎爭艷,你更喜歡誰
我更喜歡張子楓。
我喜歡《快把我哥帶走》里的時秒,時秒和時分是兄妹,他們在同一個家庭,卻在人生中演繹著完全不同的角色。都是一樣的善良,不同的是一個整蠱耍賤,一個憤世嫉俗。張子楓就把這份善良帶給了我們,她的善良中還帶著太多的單純。
當有人承受了生命中不該那個年紀承受的苦難時,我們就會禁不住去體諒和憐憫。我相信這個世界上的人,最不喜歡的一種對待就是憐憫。
可憐?我不需要誰的可憐,我有自己的能力,我可以做好我自己。
每個人都希望未來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但又不是誰都能夠真正對自己到人生負責,這世界上還存在著很多的媽寶。這個世界本就充滿苦難,時常讓人陷入迷茫。
我曾經看過對張子楓的采訪,她是一個那麼愛笑的姑娘,笑起來彎彎的眼睛,甜甜的臉。總是讓我不禁回頭要問張子楓,你還是《快把我哥帶走》里的那個時秒嗎?快樂,渴望成長,天天盼望著沒有哥哥的那個時秒,天天都盼望著能夠成為獨生子女的時秒。
這世界充滿了焦慮和不確定性,張子楓在他的無數部電影中,都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無奈,我們只能去面對,無論是失去了哥哥的時秒,還是失去了父母的安然,他都能夠演繹得如同身臨其境。
Ⅸ 娛樂圈百花爭艷,你認為哪些明星堪稱「新四小花旦」
娛樂圈百花爭艷,各花入各眼,都各自有各自的顏值和氣質,也都有自己拿的出手的代表作和代言。曾經有娛樂周刊把趙薇、章子怡、周迅、徐靜蕾被稱為是“四小花旦”,後來也有人稱她們為“四大花旦”。正因為她們代表了那個時代女明星的風華以及作品顏值演技擔當,而現在已經過去快20年,娛樂圈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有人提出“新四小花旦”一說。01、楊紫
說到楊紫,過去很多人第一反應應該是《家有兒女》里的夏雪,或者《戰長沙》里的湘湘。這么多年來楊紫從童星到和張一山一起考取電影學校,再到今天出演多部影視劇,這一路走來,她面對了很多挑戰和坎坷。從一開始長輩勸她不要再走演藝道路因為外形不適合,再到後面靠《戰長沙》證明了自己的演技,《香蜜沉沉燼如霜》證明了自己的人氣,後續的作品也是一部接一部,什麼《我的莫格力男孩》、《親愛的,熱愛的》,片約不斷,不少導演演員想與她合作。
對於“新四小花旦”,大家都各有各的想法,其實這個名號沒什麼特別的,只要顏值高演技好,不怕沒有粉絲沒有獎項沒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