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電影公司招募演員是什麼崗位負責

電影公司招募演員是什麼崗位負責

發布時間:2022-08-23 08:25:55

❶ 拍電影都需要那些崗位工作,都是負責做什麼的

很多,導演,攝影,編劇,監制,服裝,化妝,道路,音樂,美術指導,各種演員等。

❷ 請問影視公司都需要什麼職位的員工

有製片人、 製片主任、 導演、 監制 、策劃、 編劇 、藝術指導 、製片、 統籌、 場務、 攝影組、 攝像師、 燈光師 、美術師、服裝師、 化裝師、 道具師、錄音組、 場記組 、錄音師 、作詞 、作曲 、演唱、 劇務等等職位:

1、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2、攝像師:攝像師是電視圖像藝術的主要創作者。攝制組主創人員之一。攝像師的任務是將分鏡頭腳本的內容運用電視畫面藝術,形象的表達出來。

3、剪輯師:攝制組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負責選擇、整理、剪裁全部分割拍攝的鏡頭素材(畫面素材和聲音素材),運用蒙太奇技巧進行編纂組接,使之成為一部完整的影片。

4、監制(Executive Procer):監制通常受命於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5、導演組的導演:對製片人負責,相當於公司總經理。導演的主要職責是在製片人確定的資金預算及製作計劃下,在影視劇創作的各個階段里指導演員和攝制組的活動,將劇本內容轉化為影視劇的圖象和聲音。

6、場記:是導演組中的重要成員,負責在分鏡頭劇本上詳細記錄拍攝過程發生的一切,如場景名、鏡號、機位、對白、表演的銜接、鏡頭長度,主要道具使用情況。

7、美工:設有總美工師、美工設計及服裝、道具、化裝等小組,根據場景製作需要和拍攝時對服、化、道具的要求安排適量置景工和服、化、道等方面的人員。

8、劇務:是劇組服務的簡稱,是電視劇攝制過程中的日常事務負責人,其主要工作任務是在製作主任的直接領導下做好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工作。

❸ 拍攝一部電影的工作人員,及各自的職務都是什麼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這部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2、製片人: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協助導演保質保量早點完成拍攝。

3、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

4、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5、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6、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7、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8、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9、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

10、燈光師: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燈光效果。

11、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造型。

12、化妝師: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3、後期處理: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

15、剪輯:負責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16、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3)電影公司招募演員是什麼崗位負責擴展閱讀

電影發行是指電影片的出售、出租活動,是影片發行公司的業務。根據2004年6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的《電影企業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設立影片發行公司需要申報及批準的程序,當取得《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後,方可開展經營。根據該規定,設立專營國產影片發行公司。申報條件及程序如下:

(一)注冊資本不少於50萬元人民幣;

(二)受電影出品單位委託代理發行過兩部電影片或受電視劇出品單位委託發行過兩部電視劇;

(三)提交申請書、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公司名稱預核准通知書、已代理發行影視片的委託證明等材料。

❹ 影視文化傳播公司有哪些職位

主要有管理部門(董事會或者經理之類的)、策劃部(策劃案例和節目)、製作部(負責節目製作和包裝)、市場部(客戶關系和市場推廣,比如跑項目、做活動),幾個核心部門差不多就是這些,當然還有財務部、人力資源部等,是根據公司規模和實際情況而定的。

職位,它是指機關或團體中執行一定任務的位置,即只要是企業的員工就應有其特定的職位,它是指在一個特定的企業組織中、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由一個特定的人所擔負的一個或數個任務所組成,簡單地講,職位是指企業的某個員工需要完成的一個或一組任務的人,隨著語義的拓展,職位也代表著職務。

拓展資料:

職位由三要素構成:

  1. 職務。是指規定承擔的工作任務,或為實現某一目標而從事的明確的工作行為。

  2. 職權。是指依法或企業的規定所賦予職位的相應權利,以提供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的保障。

  3. 責任。是指承擔一定職務的員工,對其工作標准與要求的同意或承諾。

職位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人與事結合。即因事設人,是任務與責任的統一。換而言之,員工從事某項具體工作,就要有明確的工作目標,以及保證該目標實現的工作標准、原則與具體要求。

  2. 數量有限。企業行為受預算約束,追求經濟合理性,才能保證其投入與產出保持最佳比例關系,以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職位的數量有限體現成本最低原則。因此,職位設置不可能是無限制的。職位數量又被稱作編制。

  3. 職位分類。職位雖有千差萬別,但可依據業務性質、工作難易、所需教育程度及技術水平高低等尺度進行分類,以此作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依據。

職位 網路

❺ 拍攝一部電影需要的工作人員及職務都有哪些

‍‍

電影和電視劇製作所包括的最主要專業職位:編劇、攝像、演員、導演、製片人、場記、美工、燈光、話筒、道具、後期編輯、特效製作人員等等。 其中編劇、導演、攝像、製片人和後期編輯是最重要的。 他們需要具備的技能如下: 編劇:將文學作品改成影視劇本,或者原創影視劇本,為影片的拍攝打基礎;有良好的寫作基礎和刻畫人物形象、內心感受的能力,在現場能隨時根據導演的要求更改劇本內容; 攝像:擁有專業的攝像技能和出色的畫面感受能力,擁有豐富的燈光、取景經驗,能按照導演的要求為其提供符合影片內容的畫面; 演員:負責影片內容的表演,要求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把握角色的能力,並且必須在任何時刻都服從導演的安排; 導演:統籌管理整個片場的人員分配、職位安排,對整個影片的內容、劇本、拍攝進度、藝術效果等提出自己的要求; 製片人:主要負責尋找資金、招聘工作人員,協助導演安排拍攝計劃等; 後期編輯和特效製作人員: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最好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完全聽從導演的安排,這兩種職位要求具有良好的節奏感受能力、美學思維和創造能力,並且必須做到不厭其煩,精益求精; 場記:主要負責對拍攝現場內已經拍攝鏡頭、場景、服裝、演員細節等進行記錄保存,以防止後期編輯中出現鏡頭「穿幫」的問題。

‍‍

❻ 電影劇組的主要工作人員和崗位是什麼

出品人:一般都是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製片人:任務基本上跟出品人差不多,他負責整個影片的「催化」工作,督促大家快點完片,但也要保證質量。同時還是拍攝影片過程中的「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確保大家沒有「偷奸耍滑」、沒有浪費投資商的錢等,跟工程監理的角色相似。

顧問:如果是歷史題材或比較其它專業的題材的影片,為使影片更具說服力或可信性,以及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製片人會邀請權威人士作影片顧問。

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及便利措施,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的場景。

燈光:為達到電影藝術效果,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燈光效果。

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定出造型。

化妝師:「濃妝淡抹總相宜」,化妝師亦需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特技人員:根據劇本內容,為影片增添精彩場面,但又必須使用專業人士表演,特技人員功不可沒。

後期處理:影片整體拍攝完封鏡後,導演和監制看過母片之後感覺有些地方需要用科技手段處理,達到電影藝術效果而作的修改,必要時還可能重拍某些鏡頭。期間有配樂、配音、加字幕、加特效等。對應的就會有作曲、配音演員、特技效果人員等。

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相應的還會有樂隊、指揮、演唱者等人員。

剪輯:因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重復的或者多餘的鏡頭,為使影片整體效果自然和諧流暢,同時兼顧導演及劇本的風格要求,剪輯師需要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❼ 電影拍攝負責選角的職位是

如果是主要演員由製片人和導演商定,如果是一般演員,專門有選角導演,英文名 casting director.

❽ 導演、監制、製片人、出品人的工作是干什麼的

導演、監制、製片人、出品人的工作是干什麼的

大家聽著這些詞都覺得高大上,那麼導演、監制、製片人、出品人的工作是干什麼的?在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吧!歡迎閱讀!

一、導演

首先,導演大概幹嘛大家有基本的概念了吧?大家都知道他是主要的創作者,編劇、演員、攝影、剪輯等分工都是為他的創作服務的(當然理想狀態下各技術部門也都是在進行藝術創作),我再說些在片場和製作期的具體的執行方法。選角就不說了。

對於編劇,導演要審定編劇撰寫的情節的可行性和連貫性,將其轉化為有畫面感的敘事構圖形態(因此最好要親自畫分鏡頭,大家都看過那個姜文、徐克等人的分鏡對比圖吧,一部分繪畫功力不足缺乏構圖概念的導演就會僱人畫分鏡),然後判斷編劇撰寫的台詞是否符合角色和情節需要,大部分導演會在片場親自修改具體的台詞(部分擅長即興表演的演員也會修改,前提是他具備這個許可權或導演很欣賞他的修改)。

對於攝影(攝影指導),導演要提供分鏡構圖、景別要求、鏡頭長度等具體要求,然後由攝影指導、掌機攝影來掌鏡,將導演要求的整場戲(整個鏡頭)拍出來,部分攝影出身的導演如張藝謀偶爾會親自掌鏡,多數導演則只會呆在監視器前看拍攝效果。像昆汀這樣的野路子影迷導演,都是用類比的方式(我要一個某某片某某場景的鏡頭)提要求,而且號稱不拍只導(也就是不會同一個場景拍一堆素材,後期剪輯機房挑去)。

對於演員,導演要為其說戲,講明演員在接下來要表演的一個場景或鏡頭中用何種情緒、眼神、表情、語氣來表演(走位、說台詞、肢體動作),大部分導演會提出明確的表演要求或為演員講述角色的真實狀態,而部分演員出身的導演如姜文會不給演員太多條條框框任其自由發揮,極少數特別擅長指導演員表演的導演如李安會直接做出示範建議(這也是王力宏這樣的爛演員勉強也能演得湊合,章子怡這樣表演方法上不適合玉嬌龍的演員也能演得出彩的重要原因)。

對於剪輯,導演在提出自己基本的創作思路、明確的故事線和重點情節後,理論上應該把一堆素材扔給剪輯讓他慢慢篩選,然後再審閱提出修改意見。比如張叔平剪王家衛電影是最典型的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王家衛電影素材多如牛毛(因為丫想一出是一出,隨便拍,而且說實話王家衛拍戲的作家感強而畫家感很弱,王家衛+張叔平才是完整的創作),演員在看到成片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演的那麼多戲到底能保留哪些(所以就有過王祖賢、關淑怡的倒霉經歷);而像姜文這樣的絕對控制者(暴君),大部分剪輯師是較難100%領會和完成他的敘事意圖和節奏的,所以姜文一般會親自上陣。由於中國的導演中心制,大部分導演都不放剪輯權給片方(出品方)親自剪,可很多導演,比如陸川,對類型片敘事節奏是不懂的,就會折磨死觀眾。哦對還得提一下野路子大師昆汀,他在剪輯機房裡不會說那些術語什麼的,就直接跟他的御用女剪輯師塞利·蒙克(已故)說我要某某片某某鏡頭那樣的效果,真正的審美天才。

對於其它部門,導演主要是提出要求然後審查proction質量,如藝術指導proction director要提供整體的場景服裝道具的設計,是體現導演美學表達的主力環節,大部分導演的個人風格都很依賴藝術指導來提供色彩支撐。說句題外話,大家經常吐槽劇本差(其實就是基於點子趕工的產物,沒經打磨),其實其它技術環節才是中國電影最落後的部分,燈光、道具、爆破等部門都是些草台班子甚至電工,沒有任何審美可言,我曾經聽過某大牌演員吐槽某劇組的服裝組工作人員,拿出一堆衣服只有一件靠譜,還好導演還是配得上自己的名氣挑的就是那件能看的,演員才長舒一口氣。

現實中,由於整體上還是導演中心制,中國的導演自己經常不掛製片人頭銜卻做著製片人的事兒。特別是很多大牌導演,本人就是電影攝制和製作公司的老闆,除了錢不是自己掏的,整個班子就是自己搭的,也就是說,中國的導演很多都是實質上兼任著製片人的職責的,這在好萊塢雖然也很常見,比如盧卡斯自己就是星戰系列的出品人、製片人和導演,但好萊塢會通過合同明確職權(分成也要根據職權分開算,投資出品、親自製作、擔任製片人、擔任導演、擔任編劇,總之干一份活拿一份錢),而中國導演在自己的電影前面很少在製片人中列上自己,近年來很好笑的是反而喜歡把自己列到出品人里去(比如周星馳)。

二、監制和製片人

接下來就說說製片人和監制,這兩個一起說。目前的中國電影行業工業化標准化水平之低其實非常令人發指,就看很多電影的片頭就能看出來,在導演主演和主要技術部門的director之前,掛了一大堆人名和頭銜,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不說公司名,僅是人名頭銜就包括出品人、聯合出品人、監制、製片人、執行製片人、總策劃、策劃等一大堆頭銜。

首先,正如張小北師兄在本題中的答案所說,監制是個引自香港電影工業體系在內地又產生了變體的仔細想想很搞笑的概念。香港出現監制概念,起源於大牌導演演員紛紛脫離大公司自組公司,如王晶文雋劉偉強的最佳拍檔,這三人的組合中,文雋編劇劉偉強導演,王晶就擔任監制,而三人其實都是公司老闆(大股東)和項目的執行manager,也就都是出品人和製片人,所以王晶的監制頭銜約等於但稍微工作量少於現在美劇常見的創作人Creator概念(如Lost迷失就是Created by JJ,目前在知乎上大家都知道的House of Cards的Creator就是David Finch大衛·芬奇),提供概念設想和大的建設性意見,會參與劇組重要決策,但不負責具體的劇本創作和導演拍攝。

而今天內地的監制,如剛離開華誼兄弟的陳國富,相當於一個剝離了製片人的審核預算把控流程進度等財務和資本運作職能,保留平衡導演的藝術創作和電影的商業屬性職責的瘸了腿的製片人。目前在華語電影界,能夠擔任監制職位的一般本身就是導演或編劇(少數是演員,如徐崢為多部喜劇片當過監制),且製作商業片的經驗較豐富,仔細琢磨有點像美劇劇組中排在第二三位的executive procer(註:排在第一位的Executive Procer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其實很少參與劇組實際製作流程的掛名的大牌,比如正在NBC播出的Revolution掛的是JJ艾布拉姆斯的名,CBS台的大部分罪案劇都掛著傑瑞·布魯克海默的名;另一種是製作人或創作人Creator,如前面提到的《紙牌屋》的大衛·芬奇和第一季《行屍走肉Walking Dead》的《肖申克的救贖》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也就是Show Runner),會常駐劇組,監督導演的拍攝進度和創作思路,可能還兼任編劇甚至代班導演的活兒,最典型的除了陳國富在華誼的幾個代表作,特別是《畫皮2》和《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兼任了編劇),再就是《十月圍城》中陳可辛扮演的角色(《十月圍城》陳可辛親自兼任了一部分戲份的導演)。

再說製片人,實際上,原來在香港工業體系裡存在的監制,很接近現在我們談論的`製片人的概念,也就是說,不僅要懂創作(最好自己有創作經驗),還要懂財務把控、商業運作,最重要的是他應該是一部戲作為商業項目開始運作的最初發起者。在好萊塢,能夠擔任製片人的人,一般擁有自己的製作公司,和六大製片廠有一定的固定合作關系,每年要親自審核並參與製作和監控很多部影片,在商業製片領域也就是以票房論英雄的大片中,真正的大佬製片人的權力僅次於製片廠的主席,遠大於絕大多數導演和演員。

舉個典型例子,Jerry Bruckheimer 傑瑞·布魯克海默,迪士尼影業的金牌合作者,CBS罪案劇的主要來源,旗下擁有傑瑞·布魯克海默影業和傑瑞·布魯克海默電視,分別在電影和電視製作領域舉足輕重,他手上直接把控的品牌包括《加勒比海盜》系列、《絕地戰警》系列、《國家寶藏》系列、《壯志凌雲》(可能的系列)等熱門電影品牌,《珍珠港》、《勇闖奪命島》等賣座大片,《CSI》和《Amazing Race》兩大電視品牌。為何說以他為例最為典型呢,因為他製作的最為成功的電影《加勒比海盜》系列,並不是先有劇本或現成的人物,而是來源於他作為製作人和製片人的靈感迸發,也就是說,他看到迪士尼樂園里的加勒比主題就想要以此為靈感來源拍一部電影,於是用命題作文的形式召集編劇人馬開始創作,在他的靈感主導下誕生了劇本後首先確定了男主角的瘋癲氣質和德普這個主演,然後再選擇了導演Gore Verbinski 戈爾·維賓斯基執導組建劇組,組建cast選角導演團隊(註:好萊塢有專業的負責試鏡選角的卡司導演,乾的是比國內的副導演高級得多的活,權力不小),選中新人凱拉·奈特利和當紅小生奧蘭多·布魯姆等等。也就是說,整個項目的發起點是他。而這也是導演中心制和製片人中心制最大的不同。

可能很多人會說好萊塢很多大導演,比如詹姆斯·卡梅隆也是項目發起者,其實那是他作為製片公司老闆和他的製片人搭檔蘭道一起擔任了製片人。而中國的導演由於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發起項目然後尋找投資和發行公司也就實質上自己兼任了製片人,很少會接大公司(華誼等)的命題作文(烏爾善接《畫皮2》乃至之後萬達的《盜墓筆記》、華誼的《封神榜》就是典型的命題作文),所以全職的具備商業和藝術兩方面技能的布魯克海默式的製片人極其少見,而張偉平和王中磊這樣的出品人兼任製片人的情況卻屢見不鮮。

陳國富在華誼期間實質上只有內地式監制職能,他和王中磊加在一起才是華誼的製片人Procer。要靠近好萊塢體制,最合理的方式是,王中磊擔任Executive Procer「總監制」或「總製片人」代表出品方的二號人物,陳國富(現在應該說是陳國富的接替者了)擔任Procer製片人。歷史上,華語電影也不是沒有成功經驗,在香港,從《英雄本色》開始,徐克效仿盧卡斯只擔任製片人(當然那時香港都叫監制,而且施南生實際上才是負責商業部分的,相當於王中磊)讓吳宇森和程小東執導的《英雄本色》1&2、《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倩女幽魂》、《新龍門客棧》等都是經典,相反他們拆夥後徐克自己上陣反倒拍得爛。相信陳國富離開華誼後,以自己工作室的形式與華誼、萬達等合作時,將會更具主動性,應該會有當年徐克的效果。陳可辛是除了陳國富之外最想成為這樣的製片人的電影人,但由於現在還剋制不住自己上陣拍片的沖動,短期內他還成不了,而且他現在投資回報率方面比陳國富差得太遠,就快沒人投錢給他了。另一個有經驗的人當然是王晶,他也是採用呂克·貝松模式做了很久的投資方、製片人、監制的,近兩年復出導演(而且也和貝松一樣拍不好了)其實屬於白費力。像劉偉強、陳嘉上這些香港導演,如今其實都失去了創作能力了,但他們都熟悉商業類型片的規律,如果全都轉型製片人其實前途不錯。內地電影人中,除了徐崢這樣的奇葩(演員-監制-導演兜圈路線),目前還看不到幾個具備從創作領域轉型製片人能力的人,也許寧浩和幾個編劇有戲?

扯個題外話,一部好萊塢電影和一集美劇一般只有一個導演署名(羅伯特·羅德里格斯為了讓弗蘭克·米勒署名《罪惡之城》還退出了工會),但製片人(助理製片人、線上製片人、協作製片人、顧問製片人等)有可能會有一大堆,頭銜包括procer、executive procer、co-executive procer、co-procer、associate procer、line procer、consulting procer、supervising procer、financial line procer等,等咱們這這些職銜都全了也分工明確了,真正工業化就不遠了。

順著題外話說回來,之前那個問line procer的問題里,其實內地一般把這個負責流程的人叫執行製片(不帶個「人」字兒差別就大了,署名時會給你個「人」做),或者更老派的劇組叫製片主任,一般這個人是監管一切雜務的,包括車輛調配、日程安排、群演等等,偶爾還能管主要演員招募,別看這是個雜活,其實這種後勤部長的職位都是投資方的嫡系擔任,因為這個人其實是掌握很大的財權的,劇組的日常開銷都從他這走,流程進度也是由他替投資人盯著(當然投資人如果有私貨塞進來他得保證能實現),有種出品人的監工的味道。由於現在很多公司和明星工作室的核心力量都是辦公室做宣發的人馬,所以一些宣傳領域的宣傳總監和明星經紀人就從下游向上游進入了,當然因為宣傳領域主要都是渠道性的工作(對於劇組來說,宣傳的那點創意營銷不足以稱作內容創作),所以很多宣傳領域的人轉入製作上游,入手的工作都是類似的執行製片或助理製片人工作,特別是陳可辛、姜文等導演工作室的負責人luyao和yanyunfei這樣的,現在在劇組里就成了兼任製片人(甚至還是投資方)的大牌導演aka劇組皇帝的大內總管,並逐漸開始真的分擔一些前期的製片策劃劇本審閱的核心工作。這也是我們從事營銷宣傳向上游發展的最佳路線。

三、出品人

最後說說出品人。這玩意是中國特產,美國只署出品公司presents,老闆們不湊這熱鬧(當然像韋恩斯坦的公司就叫自己名另說)。其實就是出品方(投資方)的法人代表,比如出品有中影集團,那韓三爺就是出品人。如果某公司只是投了一小部分錢,那他就是聯合出品,法人代表掛聯合出品人。還是以華誼兄弟為例,王中軍目前基本只在出品人的欄里出現,而王中磊一般都是掛製片人。近年來有個好玩的趨勢就是會在出品人欄里出現劉德華、周星馳、成龍這些人,其實一般意味著他們是影片的主要投資人之一。像去年五一檔的《匹夫》,敬愛的黃曉明老師就是出品人,因為他投資了嘛。正上映的《廚戲痞》黃渤劉燁張涵予應該都是出品人吧,因為他們都拿片酬入股了。陳坤老師好像也做過出品人了吧?


;

❾ 電影中各個職位是做什麼的

主要有以下幾種職位: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

2、製片人:一般指影視劇製片生產製作人。

3、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

4、導演:狹義上的導演負責指導表演和設計鏡頭;廣義上的導演要負責電影拍攝的所有藝術創作部分。

5、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6、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7、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8、場務(劇務):是電視劇攝制過程中的日常事務負責人,其主要工作任務是協助節目助理維持現場環境; 配合現場,對人員的控管與場地的支持。

9、布景師:主要負責畫幕布景或構築式布景的設計和搭建任務的設計人員。

10、燈光師: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燈光效果。

11、造型師:影視化妝師不同於其它化妝師,它的主要目的是為影片服務。

12、化妝師: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3、後期處理: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

15、剪輯:把拍攝好的素材剪輯成成片的人。

(9)電影公司招募演員是什麼崗位負責擴展閱讀

職位英文

1、副導演assistant director

2、男女主角leading actor and actress

3、配角supporting role

4、攝影 photographer

5、劇務 scripter

6、服裝 designer

7、道具 property manager

8、化妝dresser

閱讀全文

與電影公司招募演員是什麼崗位負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