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演員戴枷鎖是不是很辛苦
是。
枷鎖的重量在十至十五斤,道具枷鎖的重量在三至四斤,在拍戲棚中,演員為了配合演出,戴著三、四斤的枷鎖連續拍戲幾個小時,汗流浹背,很辛苦。
演員,指扮演某個角色的表演者,或參加戲曲、戲劇、電影、電視劇、舞蹈、曲藝等表演的專業人員,古稱伶人,或蔑稱戲子,近現代採用文明用語統稱演藝人員,簡稱演員。
❷ 劉德華失去的腿是怎麼拍的你怎麼看他這個人
一、劉德華失去的腿是用綠布後期加上裝假肢拍出來的。劉德華在電影《拆彈專家2》中飾演一個斷了腿的角色,戲中的殘腿讓觀眾忍不住好奇他失去的腿是怎麼拍的?原來是劉德華和道具組商量之後,用綠布後期加上假肢營造出一種非常真實的殘肢感。我認為劉德華是一個非常認真敬業,人品也非常好的藝人。
劉德華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有一個問題是,劉德華在戲中失去的腿不會是真的砍吧?他開玩笑地說是真的砍,然後劉青雲又借給他一條接上去了,這個回答讓網友們忍俊不禁。實際上,劉德華在《拆彈專家2》中失去的腿是後期綠布加上裝假肢之後才拍出來的。我們也可以想想,如果殘腿單是用綠布加後期處理的話,讓觀眾很容易會有一種出戲的感覺。因此一開始劉德華和劇組商量過,想要在電影中演出一種更加真實的“殘肢感”,每次拍戲的時候都會用綠布包住自己的腿,然後在膝蓋下方裝上假肢演戲。
劉德華的粉絲范圍涵蓋了老中青三代,這不僅說明了劉德華的演藝實力,也說明了他的人品情商都值得被人肯定和尊重。
❸ 一個人被指控殺了他的妻子 最後他查出兇手是戴假肢的人是哪個電影美國的有很多年了不是新片、
《亡命天涯》
劇情介紹
醫生金保的妻子被殺,金保成了重大的殺人嫌疑犯。金保曾發現一個裝假肢的人從自己家裡奪門而出,但他卻無法證明這一切。 法官和陪審團認定金保有罪,並判處了他的死刑。就在押送金保等人去監獄的途中,同車犯人企圖劫車逃跑。司機被打死了,囚車也翻倒在鐵軌上。一列火車呼嘯而來,在千鈞一發之際,金保跳車逃走了。負責這一案件的傑勒德警長來到了現場,他下令全面搜捕金保。金保唯有找到真凶才能證明自己的無辜。他來到醫院處理了自己的傷口,又改換了自己的形象。但還是有人認出了他。金保和傑勒德警長進行了一場艱苦的追逐,終於跌下瀑布逃脫。 金保找到了能定做假肢的醫院。他偽裝成清潔工獲得了資料。就在他要離去時,他發現了一個被誤診的兒童。醫生的職業道德使他救了這個孩子,但也使他暴露了自己的身份。金保又一次從傑勒德的手中逃脫,但這一次他的行為卻使傑勒德對他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他相信了金保的話,開始尋找真凶。 金保找到了嫌疑犯希奇並對他家進行了搜索,發現同事林醫生與此事有關,也明白了自己是被人精心策劃陷害的。他引來了警察,使傑勒德發現了這一線索。但林醫生也在金保出事的當晚死於一場可疑的車禍。金保調出了林醫生的檔案,發現林醫生負責一種具有毒副作用的新葯的開發工作,而金保對這種葯的報告已被篡改。金保由此推斷出整個事件的幕後策劃者是林的上級,自己的朋友尼高醫生。 事實正如金保所推測的一樣,尼高是這一切的主使者。為了這種新葯能夠投產,他改動了金保的報告並要除掉他。他命令希奇要不惜一切殺死金保,希奇在地鐵上截到了金保。兩人進行了一場惡斗。在危急時分,警察趕到了。金保巧妙地利用警察逮捕了希奇,並再次成功地逃脫。 金保開始反擊了。他來到了醫院。正當尼高以制葯公司董事長身份為新葯的成功召開慶祝會並發表演說時,金保突然出現,揭露了尼高的罪行。尼高孤注一擲和金保展開了搏鬥。就在這時,傑勒德警長也發現了真相並趕到了醫院。在一片混亂中,尼高打昏了一名警察,並拿起將槍口對准了傑勒德,在千鈞一發之際,金保把尼高打倒在地,救了傑勒德。案件的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金保也洗清了自己的罪名。
❹ 戴手銬的旅客的幕後花絮
1、花絮一:
當時一般的電影拍攝進度是一天12個鏡頭,但是《戴手銬的旅客》中,在拍攝劉傑在列車上的戲時,於洋帶領攝制組兩夜一天拍出75個鏡頭。
2、花絮二:
演員於洋在部隊時學過擒拿格鬥,演劉傑助手的馬樹超來自石家莊公安局,有一身武功,《戴手銬的旅客》片中所有的格鬥場面幾乎都是他倆設計的。
3、花絮三:
於洋在拍片時已經50歲了,卻沒有用替身。在拍大同石窟里的打鬥戲時,他負了傷,被送到醫院休息了兩三天才回來接著拍。但是,片子拍完送去審查的時候,被批評說打鬥的場面太多了,不得不剪掉了一部分打鬥的鏡頭
故事背景
公安偵察員,在戰爭時期是被昵稱為「駱駝」的偵察英雄。他機警干練、神出鬼沒,有著堅韌不拔的戰斗意志和堅貞不渝的信念,即使因走資派身份被當成嫌疑犯關起來,他也要沖破鐵籠主動去追索真凶。
由於無法正常行使公安幹部的職權和發揮自己的優勢,他歷盡艱險九死一生,最終在人民群眾的協助下,化險為夷,挫敗敵人的陰謀。
❺ 23歲的廖智在地震中失去雙腿,戴著假肢重返舞台,如今怎麼樣了
魯迅曾說過: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也許,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活著就是最大的希望。
她曾對所有人說過:「我希望用我獨特的生命去影響更多的生命,我相信這是上天讓我活下來的目的!」你記憶中的廖智,是什麼樣子的?
❻ 萬梓良有部電視劇一女子雙腿炸斷戴假肢跳舞叫什麼名字
流氓大亨 (1986)
導演: 邱家雄
編劇: 韋家輝
主演: 萬梓良 / 鄭裕玲 劉嘉玲 / 吳啟華 周海媚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首播: 1986-05-12
集數: 30
單集片長: 42分鍾
又名: 大亨恩怨 / Lau man dai hung / The Feud of Two Brothers
❼ 戴手銬的旅客於洋筒歷
於洋,生於1930年,原名於延江,山東黃縣人。演員、導演。1945年長春市文化中學肄業。曾在長春市公安局任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文化教員。1947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留下他打老蔣》、《橋》、《中華女兒》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學習。1957年畢業後主演《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轉任導演,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影片,並導演《哪兒是我的家》等電視連續劇。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198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
❽ 劉德華拆彈專家2裡面的假肢怎麼拍出來的
劉德華拆彈專家2裡面的假肢怎麼拍出來的?其實《拆彈專家2》的劇組在道具方面也非常用心。劉德華的假肢道具就有四種:臨時假肢、炭纖假肢、鋁合金假肢、智能假肢。
在潘乘風的復健鏡頭里,所用的就是臨時假肢。小腿直立裹上了綠布,做彈跳行走。在醫院或者家裡需要暴露斷腿位置,表演內心矛盾的鏡頭,斷掉的腿上還有猙獰的傷疤,這時候所用的就是炭纖假肢。在戶外追逐等場景採用的是鋁合金假肢。由於劇情的需要,劇中大反派馬世軍送給潘乘風的便是智能假肢,他還在里邊藏了一個攝像頭。
最後,在後期製作的過程,需要後期製作人員高超而耐心的摳圖技能,使整個畫面中的綠色部分修掉,達到了我們現在觀影過程中自然逼真的狀態。可以說一步叫好又叫座的「港劇復生」的力作,凝聚了全劇組的心血。
❾ 《戴手的旅客》電影簡介
影片講述了「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單位突然發生一起兇殺案,保密室工作人員小黃被暗殺,發射導彈的A—1號燃料樣品也被盜竊……影片集中描寫了老公安偵察員劉傑在誣陷流亡的過程中與真正的兇手蘇哲鬥智斗勇的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影片插曲《駝鈴》因歌詞中表達的濃濃戰友情而成為部隊、公安、甚至同學畢業時首選,影響甚大,傳唱至今,仍舊不衰。
起因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單位突然發生一起兇殺案,保密室工作人員小黃被暗殺,發射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劇照
導彈的A—1號燃料也被盜竊。案件發生後,保衛人員在現場發現了倒在地上的正受審查的老公安偵察員劉傑。當要提審他時,發現劉已逃跑。
追捕
為此,保衛部副部長葛世荃派小黃的丈夫蘇哲去追捕劉傑,隨後又派年輕的偵察員張強作他的助手。張強過去是劉傑的學生,對劉傑的為人和品行很了解,不相信劉傑會是罪犯。
蘇哲捉拿劉傑心切,沒想到劉傑同他在一列火車上。劉傑並未逃跑,相反在暗中注意蘇哲同一個"造反派"的女人王莉接上頭後離去,劉傑繼續跟蹤。蘇哲發現劉傑在跟蹤他,向劉傑開槍射擊,槍被劉傑打掉,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劇照
兩人展開肉搏。這時王莉帶人來支援蘇哲,劉傑被打昏,立刻被蘇哲送入火葬場。
在火葬場,劉傑突然醒來,焚屍老工人問明情況後深表同情,便掩護他逃走。劉傑找到洛西市被打倒的公安局長王豐年,跟他促膝談心,激起王豐年的革命鬥志。
增援
張強追上蘇哲,等待分配任務。劉傑用匿名電話通知張強;蘇哲和王莉在勾搭,讓他立刻去逮捕王莉。張強終於弄清殺死小黃、盜走A—1號燃料的是蘇哲。蘇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劇照
哲乘車南逃,劉傑暗中緊追不舍,被蘇哲發覺。蘇以公安人員身份要求乘務員搜捕劉傑。劉傑被迫躲進廁所天棚上,碰到女扮男裝的魏小明,小明很同情劉傑,決心幫助他。後劉傑遭蘇哲的暗算被推下飛馳著列車。這事被張強發現,立即鳴槍,列車被迫停在微山市車站。微山市公安局長魏子恆這時也接到通緝劉傑命令,立即趕到現場逮捕了他。
劉傑同魏子恆是老戰友,他向老魏講明情況,取得魏的幫助,獨自趕到邊境截住了蘇哲。兩人展開了殊死格鬥,由於劉傑長途跋涉屢次受傷,被蘇哲打倒在地。機智的劉傑將手銬戴到蘇哲手上,另一端戴在自己手上拖住了蘇哲。
結局
這時,魏子恆,張強等公安戰士聞場趕到到抓住了蘇哲,繳獲了敵人盜走了A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劇照
—1號燃料;但劉傑仍然被葛副部長下令逮捕,他戴著手銬被押上飛機。
拍電影《戴手銬的旅客》時,已經年過半百的著名演員於洋親自出演動作場面,正是影片中的這些驚險場景吸引了大量的觀眾。
影片評價
清明期間閑來無事,又重看了一遍拍攝於80年代初的一部老電影——《戴手銬的旅客》。說起這部電影,年輕人可能並不熟悉。不過,四五十歲的人應該有著很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連環畫封面
深刻的印象。但對於一首深情悠遠的歌曲《駝鈴》,年輕人可能並不會感到陌生吧。而這首《駝鈴》正是《戴手銬的旅客》的主題曲。歌曲緊扣劇情,以深情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詞,打動了無數的人,傳唱至今仍舊不衰。
《戴手銬的旅客》故事發生在文革初期,國家各職能部門的許多有識之士紛紛被打到,老公安劉傑被打入牛棚後,又身陷國家機密燃料盜竊及殺人案中。在危難萬分的時刻,他依舊以保衛國家安全為至高責任,謹記被迫害致死的高部長的囑托——緊盯保衛部內部的特務嫌疑人蘇哲。他越獄成功後,跟蹤上派去抓拿自己的蘇哲,歷經了九死一生的狀況,最終在邊境與兇手、賣國賊蘇哲展開了殊死的搏鬥並將其繩之以法,取回了機密燃料!
雖然這只是一部電影,但藝術來源於生活,在這部電影里看到很多文革時期生活化的場景——混亂的小城裡標語遍地,造反派滿街亂飛;革命小將在路邊齊跳忠字舞;擁擠的火車上人滿為患,連行李架上也有人在悠閑的享受旅行。
當時全國都在「砸爛公、檢、法」,使全國各級公、檢、法機關無法正常運轉,陷於癱瘓。在劉傑到達洛西時,街道上一片混亂,四處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造反派」。「沒有規則」、「不事生產」的味道充斥在這個新生共和國的城市之上。糟爛的生活與劉傑在火車上夢到一家人泛舟湖上的幸福時光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這就是砸爛公、檢、法後欣欣向榮的景象吧?讓人感到徹骨的寒心!
在火葬場里,火葬場的老工人望著一具具的屍體說了這樣一句話:「說是要文斗不要武鬥,可每天還是打死那麼多人!」之後他對劉傑說的:「我早就想退休了,可一想也好,就讓我這個糟老頭子送送那些冤死的老同志吧!」
在列車上,乘務員給劉傑安排了座位後順嘴問了句:「你什麼成分?」劉傑機靈地回答是貧農。
在那個時代,大家總是容易說出這一句「某某,要與誰誰劃清界限!」在電影開始時劉傑的徒弟張強對師母說過,在後面,劉傑與魏子恆相遇時也出現了那樣的「隔膜」。但是,魏子恆嘴上說「你一來我就滿門抄斬啦!」做的卻是給戰友端吃倒喝,而當魏子恆聽劉傑說起他們的老上級高部長畏罪自殺之後,驚訝地說道:「不可能,高部長怎麼可能畏罪自殺啊!」但劉傑卻凄然的一笑道:「我要是不從牛棚逃出來恐怕也已經畏罪自殺了!」
第二天,魏子恆給戰友整理好行囊送他上路。當《駝鈴》深情地響起時,魏子恆默然不舍地目送林中小道里獨自遠去的戰友的情景。
然而結局更是將「傷感」推上整劇的最高點。抓住蘇哲,找回了燃料的劉傑並沒有得到「清白人」的待遇,而是戴著手銬離開的。當那位葛副部長讓張強給劉傑戴上手銬時,張強顯得非常的詫異。可劉傑對此卻是滿不在乎,連他自己都說:「戴吧,哪有全國通緝的走資派不戴手銬的?」
這部影片雖然極力用多角度對比的形式來反映出文革路線錯誤的歷史,當年曾經有很多這類反思文革的傷痕電影,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共鳴,如《苦惱人的笑》、《生活的顫音》、《小街》等。
❿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 簡介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單位突然發生一起兇殺案,保密室工作人員小黃被暗殺,發射導彈的A—1號燃料也被盜竊。案件發生後,保衛人員在現場發現了倒在地上的正受審查的老公安偵察員劉傑。當要提審他時,發現劉已逃跑。 為此,保衛部副部長葛世荃派小黃的丈夫蘇哲去追捕劉傑,隨後又派年輕的偵察員張強作他的助手。張強過去是劉傑的學生,對劉傑的為人和品行很了解,不相信劉傑會是罪犯。 蘇哲捉拿劉傑心切,沒想到劉傑同他在一列火車上。劉傑並未逃跑,相反在暗中注意蘇哲同一個"造反派"的女人王莉接上頭後離去,劉傑繼續跟蹤。蘇哲發現劉傑在跟蹤他,向劉傑開槍射擊,槍被劉傑打掉,兩人展開肉搏。這時王莉帶人來支援蘇哲,劉傑被打昏,立刻被蘇哲送入火葬場。 在火葬場,劉傑突然醒來,焚屍老工人問明情況後深表同情,便掩護他逃走。劉傑找到洛西市被打倒的公安局長王豐年,跟他促膝談心,激起王豐年的革命鬥志。 張強追上蘇哲,等待分配任務。劉傑用匿名電話通知張強;蘇哲和王莉在勾搭,讓他立刻去逮捕王莉。張強終於弄清殺死小黃、盜走A—1號燃料的是蘇哲。蘇哲乘車南逃,劉傑暗中緊追不舍,被蘇哲發覺。蘇以公安人員身份要求乘務員搜捕劉傑。劉傑被迫躲進廁所天棚上,碰到女扮男裝的魏小明,小明很同情劉傑,決心幫助他。後劉傑遭蘇哲的暗算被推下飛馳著列車。這事被張強發現,立即鳴槍,列車被迫停在微山市車站。微山市公安局長魏子恆這時也接到通緝劉傑命令,立即趕到現場逮捕了他。 劉傑同魏子恆是老戰友,他向老魏講明情況,取得魏的幫助,獨自趕到邊境截住了蘇哲。兩人展開了殊死格鬥,由於劉傑長途跋涉屢次受傷,被蘇哲打倒在地。機智的劉傑將手銬戴到蘇哲手上,另一端戴在自己手上拖住了蘇哲。這時,魏子恆,張強等公安戰士聞場趕到到抓住了蘇哲,繳獲了敵人盜走了A—1號燃料;但劉傑仍然被葛副部長下令逮捕,他戴著手銬被押上飛機。 拍電影《戴手銬的旅客》時,已經年過半百的著名演員於洋親自出演動作場面,正是影片中的這些驚險場景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影片誕生的經典電影插曲《駝鈴》中歌詞中表達的濃濃戰友情,而成為部隊、公安、甚至同學畢業時首選,影響甚大,傳唱至今,仍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