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娛樂圈裡不靠父母的星二代,有演技有作品,他們分別是誰呢
星二代大有人在,但坑爹的多,平庸的多。能擔得起「優秀」二字的很少,下面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優秀的星二代吧。
雖然陳道明老師在娛樂圈擁有很高的名氣,但是對於他的家庭卻鮮有提及,這大概也是陳道明老師想要個給家人一份安穩和保護的緣故吧,畢竟很多演員都不希望因為自己的職業對家庭產生一些影響,所以對於陳格是他女兒一事,很少有人知道。作為一個實力派演員的女兒,陳格也是非常優秀的,她的演技雖然算不上特別的驚艷,但是她卻一直不斷的磨練自己的演技,從跑龍套到如今演技可圈可點的小花,可以說是非常不錯了,知道她的家庭背景以及她的所作所為後,她還被稱為最勵志星二代。
其實陳格在舞蹈方面也是很優秀的,曾參加中國第七屆藝術節舞蹈演出獲得二等獎,值得一提的是她還是《紅樓夢》的出演過賈寶玉一角、在《玉蜻蜓》扮演過沈貴升、在《畫中情》中飾演了湯百夫等評價不錯的角色。
B. 王君安的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玉蜻蜓》、《紅樓夢》、《天雨花》、《盤妻索妻》、《牡丹亭還魂記》、《柳永》等。
王君安,女,一級演員。浙江嵊縣人,1970年6月出生。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華越劇團學藝,工小生。除了本人能刻苦專研之外,有幸得到表演藝術家尹桂芳的悉心傳教,在唱、做、念、打各方面奠定了較為扎實的基礎。並得到「尹派」早期傳人尹小芳為她指導排戲,成長為福建省芳華越劇團的主要演員和「尹派」藝術的第五代優秀傳人。她在福建省第十六、十七屆戲劇會演、福建省首屆藝術節、1988年福建省屬劇團創作會演中皆獲演員獎。1989年12月在福建省第二屆中青年演員比賽中獲金牌獎。在福建省越劇青年廣播電視大獎賽中獲一等獎,被中央電視台聘為特邀戲曲演員,並獲首屆「水仙花」演員獎。在1990年華東地區越劇青年演員「霞飛杯」大獎賽中獲「越劇新星」的稱號。1993年主演《玉蜻蜓》獲第三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員獎,1994年獲第四屆文華表演獎、中國小百花越劇節金獎。鑒於她對戲曲事業中的突出貢獻,先後獲團福建省委頒發的「新長征突擊手」和省直機關的「優秀共青團員」的光榮稱號。
。
王君安,越劇「皇帝」尹桂芳第五代嫡傳弟子,1986年出演《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而蜚聲上海灘,1996年,就在她事業最高峰的時候,她選擇了赴美留學。此後,她和越劇界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聯系。如今,王君安重返福建芳華越劇團,擔綱主演《玉蜻蜓》,重現尹派越劇的魅力。
王君安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華越劇團,經過6年的學習,第一次擔綱的大型演出是1986年,整個芳華越劇團在上海出演《紅樓夢》,她扮演賈寶玉。王君安說,「沒想到上海的觀眾這么瘋狂」,她說的瘋狂,是說首演那次的36次謝幕———《紅樓夢》的演出贏得了全場上海和全國各地戲迷、戲曲專家長達23分鍾的掌聲,「觀眾遲遲不願離開」,王君安回憶說,當時年紀還小,除了緊張,除了高興,就沒有時間來想其他的事情了。於是,在上海,《紅樓夢》足足演出了一個月,每場都是座無虛席。
正是這一次表演,王君安的名字從芳華越劇團一下子為全國戲迷所熟知,年僅16歲的王君安在戲迷看來,雖然在台上是一個風雅翩翩公子,但是台下則完全是一個「孩子」,所以,很多戲迷給王君安送去了布娃娃、毛絨狗熊等禮物,以答謝她的精彩演出。
20年後,王君安再次感受到了戲迷的熱情,在芳華越劇團成立六十周年的紀念演出上,從美國歸來的王君安演出了尹派名劇《盤妻索妻》,來自全國各地的「君安迷」會聚到了福州芳華,王君安狀態一如當初,劇場中掌聲、喝彩不斷。
來觀看演出的觀眾中,依然有不少是專程從外地趕來福州的戲迷,不過,和以前相比,年輕的面孔更多了。在王君安離開中國的10年間,不少年輕的越劇觀眾只能通過以前留下的視頻來認識、了解這個當年風靡越劇界的當家女小生的風采。讓王君安更加感動的是,這些觀眾還自發准備了熒光的牌子———「君安盼君歸」,王君安當時就覺得「觀眾這么捧場,這個情是一定要報答的」。
王君安是尹桂芳的嫡傳弟子,深得尹派小生表演精髓,所以很多上了年紀的老觀眾也非常接受王君安,甚至還有好幾位專程從美國趕來福州看王君安演出的老華僑,這個「場」捧得夠大了,王君安特意為這幾位觀眾買好了前排的戲票,答謝他們的情誼。這么做,也是為了報答她的老師尹桂芳。實際上,這幾位觀眾就是尹桂芳的忠實戲迷,王君安在美國期間,尹桂芳還聯繫到這幾位老戲迷,讓他們有條件的話照顧一下她這位得意門生。
飛赴美國是1996年的8月,王君安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當時,她已經成為芳華越劇團的當家小生。在福建的多年苦練,以及在上海的幾年進修,王君安一直是在尹桂芳的指導下學習越劇,並且在《紅樓夢》一炮打響後,相繼擔綱主演了《玉蜻蜓》等傳統尹派名劇,藝術上已經從嶄露頭角變成了當家小生。正當她的藝術事業達到高峰的時候,她卻做了一個很讓人吃驚的決定,去美國留學。
為什麼去美國留學?很早王君安看到別人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就很羨慕,而11歲就進芳華學藝的王君安覺得自己的文化知識也應該加強。於是,正好有一個機會能去美國,就毫不猶豫地申請了,「我是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准備,王君安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飛往美國的班機。
在事業的高峰期轉行,這在旁人看來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決定,而在王君安選擇的時候,同樣是她的老師尹桂芳支持了她,於是,王君安暫別越劇舞台。不過沒想到一別就是10年。到華盛頓天主教大學後,王君安本打算學習一些跟藝術相關的專業,不過轉念一想,既然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何不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呢?於是,她下定決心學習財經,5年的苦讀,她終於完成學業,而她當年的夢想「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早就成為了現實。
王君安的走,是默默無聞的,而在美國,她呈現在別人面前的,依然是一個很普通的中國女孩,她從來沒有跟別人提起過她的過去,只是默默地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學業,並且還拿著她的學歷證書,在西海岸的加州做了5年財經業的工作。
在美國的10年,王君安前5年就是「人間蒸發」,沒有參加國內越劇表演,而在工作後,王君安才間或參加一些國內的演出,而基本上都是紀念尹桂芳的表演。
一代越劇大師尹桂芳是在2000年逝世的,當時,還在美國的王君安沒有回國見老師最後一面,這讓王君安至今抱憾,所以,對於尹桂芳的紀念活動,王君安每次都會參加。
王君安有一個比喻說,君是一個尹加一個口,安是一個女的帶著小生的帽子,所以她和尹桂芳,和尹派小生的緣分是天註定,「天生應該唱尹派小生」。在芳華,尹桂芳對王君安的培養非常悉心,幾乎是手把手地教,從一個腳步到一個眼神,尹桂芳雖然自己行動不便,也要親力親為,排練《紅樓夢》,尹桂芳更是每次排練都要去親自指導。
對於「師」這個詞,王君安的理解比世間絕大多數人都要透徹,尹桂芳對於王君安來說,不僅是教唱戲的良師,也是生活上的益友。王君安還記得,尹桂芳是一個「洋派」的人,在上海經常請學生吃炸豬排,老師和學生之間其樂也融融,這種梨園師徒之間的情誼,是一般的學校基本上不能感受到的。
尹桂芳一生經歷坎坷無數,所以,對於王君安當初選擇留學,唯有尹桂芳是支持的,有戲迷評論說「戲曲演員的成長軌跡太單一甚至貧乏了,固然執著專注,但缺失的東西也不少。戲曲是文化的一類,沒有足夠的底蘊和閱歷,容易卡在某種程式化理解上」。這也是尹桂芳看到的,所以給了王君安自我發展的空間,同時也把王君安的名字一直保留在芳華越劇團的演員名單裡面,期待她的歸來。
在美國的10年,王君安感慨說,「自己也真的長大了,以前不覺得,現在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師的偉大,所以,來國內演出過幾場,看到尹派戲迷的熱情,也看到國內越劇發展的現狀,她覺得,自己有責任重返芳華,正尹派之源,將尹桂芳一手創辦的芳華發展得更好,也算是盡孝了。」
王君安正在排練《玉蜻蜓》,所以找個時間采訪真的很不容易,在周六下午綵排前,趁著道具師准備桌子椅子等道具的當口,記者采訪了王君安,聽她不緊不慢、不溫不火地講述在美國的經歷———倒是她獨闖美國的經歷足夠讓記者嘆服。
雖然在美國呆了10年,並且從事的是財經方面的工作,但一回到福州,回到劇團,王君安立即進入狀態:「雖然福州的生活條件並不很好,排戲也真的很辛苦,但是劇團的人在一起真的很幸福。」說話間,台上一個劇組人員拿起麥克風說了一個通知,晚餐後還要繼續排練,劇組訂了盒飯,邊吃邊排。不過,這不也是幸福的工作嗎?
回國後,王君安推出兩張個人專輯《愛》、《尹韻風流》、《愛》獲得了第三屆福建省優秀出版物獎,該專輯為六碟裝,共收錄了《盤妻索妻》、《何文秀》、《沙漠王子》、《紅樓夢》、《玉蜻蜓》、《風流才子》、 《天雨花》、《秦樓月》等尹派經典名劇中的經典唱段共計22段,經王君安本人親自整理曲譜、並力邀作曲家陳國良老師為其重新編配、錄音。其中,還特別邀請到她從小的黃金搭檔、戲劇梅花獎得主李敏小姐傾情合作了一碟對唱曲目。
她曾獲得第16屆福建省戲劇匯演演員獎,第17屆福建省戲劇匯演表演獎,1989年福建省中、青年演員大獎賽金牌獎。在1990年華東區越劇青年演員「霞飛杯」大獎賽中獲「越劇新星」桂冠,獲優秀演員獎。1994年芳華越劇團復排的《玉蜻蜓》,獲文化部頒發的第4屆文華獎、新劇目獎和舞美設計獎,王君安獲文華表演獎。同年,在中國小百花越劇節中再獲金牌獎。
然而正當王君安一路走紅時,26歲的她卻做出了一個突然決定——離開舞台、赴美留學。說起此事王君安頗有些無奈,當時遭遇的一連串不如意讓她感覺到在事業的發展上缺少施展的空間,於是沒有過多的猶豫,王君安選擇了出國。現居美國。
王君安舞台劇目一覽表:1984年《滕玉公主》王君安飾諸子魚。1984年《沙漠王子》王君安飾沙漠王子。1984年《盤妻索妻》王君安飾梁玉書。 1984年《何文秀》王君安飾何文秀。1986年《紅樓夢》王君安飾賈寶玉。1988年《芳馨天涯》王君安飾唐海生。1990年《玉蜻蜓》王君安飾申貴升、徐元宰。1991年《天雨花》王君安飾左維明。1991年《秦樓月》王君安飾呂貫。1992年《皇後易嫁》王君安飾楊仁郎。1992年《風流才子》王君安飾唐伯虎。1994年《一夜皇妃》王君安飾皇帝。1995年《宋弘傳奇》王君安飾宋弘。
C. 陳道明的女兒陳格演過什麼電視
截止到2019年8月,陳格沒演過電視劇。
成長經歷:
1985年,杜憲和陳道明的女兒出生,起名格格。名字是外公給取的,出自王陽明的詩句。13歲隻身一人赴英國求學。
2003年,陳格藝術學校畢業後考進市藝術團,成為越劇團青年演員兼舞蹈演員。曾代表其他單位參加中國第七屆藝術節的舞蹈演出獲二等獎。
(3)玉蜻蜓電影演員擴展閱讀
陳格家教:
杜憲和陳道明對孩子的感情都一樣,但表達的方式不太一樣。杜憲是悉心呵護和關懷,而陳道明則是一個嚴父,孩子非常怕他。
他們家一貫講「嚴父慈母」,母親牽掛得更多一些,照顧得更多一點,父親原則性更強一些,在大的方面給一些指導。但是陳道明後來發現這樣做不行,他管孩子太嚴,孩子長大開始「記仇」了。
杜憲笑著說:「大家都說,陳格的對象比較難找。為什麼呀?因為有這么一個凶惡的老岳父在後面,誰敢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格
D. 她爸爸是陳道明,多年來不拼爹不炒作,難怪能這么優秀,她究竟是誰
她就是陳格,她在圈內一直是穩步的發展,有過舞台劇和話劇表演的經歷,與很多知名人物,都有過合作,對她的父親,卻一直沒有任何的提起。其實她的父親,正是一位非常知名的男明星陳道明。
而這種性格在出道之後也一直保持了下來,如今的陳格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她成為了一名越劇團的舞蹈演員,事業上發展很是順利。而與當下的一些只在乎名氣不注重增強自身實力的明星們來說,陳格才算是真正能夠靜下心來的演員。
E. 我最近看了吳鐵軍演的《玉蜻蜓》,感覺還挺不錯的誒,有誰可以給我講講一些關於吳鐵軍的事嗎
吳鐵軍我不是很了解,我只知道他除了演過《玉蜻蜓》外,還演過《雙珠鳳》和《清風亭》,他的師傅周東亮我更了解些,周東亮在2014年的時候收了吳鐵軍當徒弟。周東亮不知道你認不認識,他是當代錫劇領軍人物,是江蘇省錫劇團著名的演員,國家的一級演員哦,還是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更是被人稱為「錫劇王子」。師傅這么強大,那他收的徒弟肯定也不是什麼平凡之輩
F. 陳格演過哪些電視劇
《玉蜻蜓》。
陳格,女,漢族,演員,出生於1985年,陳道明和杜憲的女兒。13歲就被送到了英國讀書 ,陳格的名字是有學問的姥爺給取的,出自王陽明的名句,主要作品《玉蜻蜓》。
相關信息:
1985年,杜憲和陳道明的女兒出生,起名陳格。那時陳道明主演的末代皇帝播得正火,很多人都以為他們女兒的名字與陳道明扮演的角色溥儀有關。其實孩子的名字是有學問的姥爺給取的,出自王陽明著作中的名句。陳道明夫婦誰也沒想把孩子往「公主」上培養,一切都由著孩子自由成長。格格13歲便隻身一人赴英國求學。不過習慣低調的陳道明夫婦對女兒也是一樣。
G. 玉蜻蜓的演出歷史
1917年7月17日,男班梅朵阿順班上演於上海鏡花戲園,成為紹興文戲時期的常演劇目。
1934年,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男班月月紅、王永春演唱的《游庵認母》唱片1張。
1936年,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王杏花唱〔正調〕的《志貞哭圖》唱片1面。
1937年至1939年,麗歌及百代唱片公司先後灌制了施銀花、屠杏花演唱的《前游庵》、《庵堂認母》唱片各1張,施銀花和趙瑞花演唱的《志貞哭圖》唱片各1張,李艷芳演唱的《十二抽屜》唱片1面,筱丹桂、張湘卿演唱的《玉蜻蜓》唱片共2張。
1954年華東戲曲會演時浙江演出團取其後游庵情節,改編成越劇摺子戲《庵堂認母》。由陳靜改編,陳靜、姚傳薌導演,獲劇本二等獎、導演獎、音樂演出獎。
靜安越劇團1981年演出全本《玉蜻蜓》,傅駿改編,參考評彈話本和多種地方戲劇本。全劇著重寫青年女尼思凡動情,產子遭難,別子痛心,認子不能,終以身殉的悲慘遭遇,贊揚平凡婦女的善良心靈和犧牲精神,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金風導演,賀孝忠編曲,張堅安舞美設計。戚雅仙主演後志貞,周雅琴、朱祝芬演前志貞,楊文蔚演徐元宰。1981年10月首演於美琪大戲院,11月參加上海市第一屆戲劇節獲作曲獎和樂隊演奏獎;楊文蔚、周雅琴、朱祝芬獲表演獎和青年演員獎。戚雅仙與楊文蔚合灌錄音帶《玉蜻蜓》,由上海音像公司出版。
1983年戚雅仙和畢春芳合演《玉蜻蜓》「拒子」、「認子」,由上海電視台攝成藝術紀錄片,並作為赴香港參加中國戲曲節演出劇目。1989年金采風與畢春芳也出版錄音帶《庵堂認母》。
1991年,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又出版戚雅仙、畢春芳《認子》錄音帶。
1994年5月18日,上海電視台攝制播放了由傅駿、傅歆編劇,張佩俐、龐茂忠導演,肖雅、傅幸文主演的4集越劇電視連續劇《玉蜻蜓》。
1993年福建省芳華越劇團整理上演《玉蜻蜓》,獲第三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優秀音樂設計獎,王君安、李敏獲優秀演員獎。1994年又獲「文華」新劇目獎、「文華」舞美設計獎,王君安獲「文華」演員獎。同年在中國小百花越劇節中王君安、李敏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