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悲慘世界的演職員表
編劇 Writer:
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novel
讓-保羅·李塞諾 Jean-Paul Le Chanois
Michel Audiard
René Barjavel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Georges Van Parys
攝影 Cinematography:
Jacques Natteau
剪輯 Film Editing:
Lieselotte Johl
Emma Le Chanois
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
Serge Piméno
ffKarl Schneider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Marcel Escoffier
Jacqueline Guyot
Frédéric Junker
Luise Schmidt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Dagmar Bolin ....assistant director
Ruth Fischer ....assistant director
Max Friedmann ....assistant director
Michel Pezin ....assistant director
Serge Vallin ....assistant director
配音演員:旁白--畢克冉·阿讓--胡慶漢芳汀--劉廣寧沙威警長--尚華德納迪埃--邱岳峰馬利尤斯·龐特莫西--童自榮德納迪埃太太--趙慎之成年柯賽特--丁建華苦役場監工/起義者--楊成純米利埃主教--於鼎管家馬古洛瓦太太--潘我源德納迪埃大女兒--程曉樺醫院護士/德納迪埃小女兒--李梓德納迪埃兒子--劉小慶起義者領導者--伍經緯政府官員/馬利尤斯的外公/神父/街頭路人/起義者--富潤生警察總監/馬利尤斯的父親--衛禹平街頭流氓--嚴崇德路人--翁振新
B. 那部電影《悲慘世界》為什麼從頭唱到尾奇怪的電影,根本那樣對白。
人家那本來就是音樂劇。只是給喜歡看音樂劇的人看的,到美國百老匯上千美金一張門票你肯定不會去看,但是有人排隊買。
C. 《悲慘世界》 電影是音樂劇
是音樂劇,不過唱歌的話是穿插在劇情里的,演唱的都是經典的悲慘世界曲目,而且據說演員還特別經過培訓的,值得推薦一看~
不過我看完後覺得很垃圾,lz保重
D. 音樂劇悲慘世界觀從演員英語的發音與台詞來看,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啟示就是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
《悲慘世界》是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於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是19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故事的主線圍繞男主人公、獲釋罪犯冉阿讓(JeanValjean)試圖贖罪的歷程,融進了法國的歷史、政治、法律,正義、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E. 2012電影版悲慘世界裡的角色唱歌用的是通俗還是美聲
eponie本身就是音樂劇演員,演jean valjean的休叔在澳洲和百老匯也都嘗過音樂劇,marius在學校是合唱團和劇團出身,演cossette的amanda受過聲樂訓練演過音樂劇電影mamamia,Enjorlas是百老匯演員,安妮海瑟薇受過聲樂訓練,演警長的russel 以前唱搖滾的
本人不是聲樂專業不好評定,只能說大家都盡量在用專業的發聲方法演唱,前三位可能更偏重美聲吧
F. 悲慘世界的幕後製作
原創到改編
早在1988年,艾倫·帕克就准備著手執導一部改編自雨果小說《悲慘世界》的音樂劇了。那個時候,在帕克的幻想中,這是一部原創的音樂劇。可是他隨後就離開了劇組,而影片的導演也在1991年被更換成了布魯斯·貝爾斯福德。1992年,影片的製片人卡梅隆·麥金托什宣布,TriStar電影公司將製作這部電影。但是隨後,這部電影卻被踢到了垃圾箱中,深陷在前期准備階段無法脫身。時間轉眼到了2005年,麥金托什確認,歌舞片版的《悲慘世界》將從享受盛譽的音樂劇改編而來,而不再是一部原創的歌舞片。麥金托什表示在經過了這么多年的努力和奮斗之後,希望能找到一個願意使用原版主創人員,包括他自己在內來到劇組工作的導演 。
這個導演在6年之後,自己送上了門來,這個在2011年聯繫上麥金托什的導演叫做湯姆·霍伯。對於自己能執導這出大戲,霍伯非常激動,因為在他看來,《悲慘世界音樂劇》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品。他覺得自己走到了一個頂端,這個頂端是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因為在他的心裡,《悲慘世界》的音樂劇是一部無與倫比的作品。裡面的音樂、裡面的歌詞都是絕妙的。而且,雨果的原著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文化財富之一。能來到這個劇組,和那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字在一起工作,絕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改編音樂劇其實並不算太難,因為原版的音樂劇就是一部有情節、有故事主線的作品。霍伯和他的編劇所需要做的,就是為這些音樂找到合適的舞台、背景和演員。在影片的拍攝地上,霍伯決定要把劇組帶到法國攝制。於是整個劇組便來到了法國,而因為演員檔期的問題,一些鏡頭在英國和美國拍攝。而且,按照麥金托什的要求,那些音樂劇的主創人員也來到了劇組工作,尤其是原版音樂劇的作曲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和作詞人阿蘭·布比爾都來到了劇組工作。勛伯格除了按照原版的曲調為影片重新編寫了音樂之外,還和布比爾一起為影片寫了一首新歌。這首新歌叫做《突然》(Suddenly),麥金托什說這首新歌解釋了冉·阿讓為什麼要把珂賽特從小酒館里帶出來並且要一直照顧她。這是這部電影里唯一的一首新歌,也是這部電影最令人激動的一個部分 。 在以往的歌舞電影中,歌舞片段的拍攝是分兩個部分來做的。聲音的部分,是在錄音棚里完成的,做好各種樂器和編曲的合成之後,輸出成音軌,作為聲音素材;而表演的部分是在片場完成的,演員聽著自己唱歌的那些素材,做表演。演唱的環節,就變成了對口型的假唱。雖然在演唱會中,假唱令人作嘔。但是在電影這個行當里,在歌舞片中,所有的電影都是這么拍攝的,可以說沒有例外。但是在這部電影中,湯姆·霍伯卻做了一件驚人的創舉,他在片場同期錄音,錄制的是演員在片場的歌聲,然後在後期製作中再為這些單獨的演唱片段加入伴奏。伴奏也不簡單,是一整個叫管弦樂團的合奏。湯姆·霍伯的具體操作方法是這樣的。他讓每個演員都帶上無線的耳機,在遠離拍攝現場的地方准備了一架鋼琴,讓演員在拍攝的時候,聽著鋼琴的伴奏演唱片中的歌曲。鋼琴的作用是讓演員找准自己的音調,以免跑調。這樣,他在現場同期錄制的就是一些獨立的,幾乎沒有任何雜音的唱段。然後,這些唱段被獨立地拿出來進行後期製作。在後期製作中,勛伯格根據這些唱段,和演員個人的節奏與音調重新編排所有歌曲的演奏,在錄音棚里,以演唱為藍本,為這些「清唱」配樂。合成之後,就成了影片中的那些載歌載舞還有音樂的片段。使用這樣的方式拍攝一整部電影,這在電影史上還是第一次 。
選擇這樣的製作流程,霍伯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這是一部能有著和音樂劇相同水準的影片,而且也希望它有音樂劇的質感,所以就選擇了同期錄音來拍攝,在後期製作中在加上音樂。這樣做,可以更為准確地撲捉到演員在演唱的時候的表情和眼神。要知道,演唱和對口型的時候,人們的表情包括眼神和脖子上的青筋都是不一樣的。在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特寫鏡頭,這樣才能表現出這這獨特的質感。這種拍攝方法給了演員更大的表現空間,因為現場只有一架起輔助作用的鋼琴,而且霍伯沒有預先給演員設計任何演唱上的限制,所有的節奏、輕重、情感的表達都是演員自己准備並且在現場即興發揮的,而鋼琴則是根據演員的表現來調整自己的節奏,這就使得演員在影片中的演唱更為自然和純真,也使得影片的感覺很新奇 。 序號製作公司5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新加坡]1Working Title Films[英國]6Universal Pictures Canada[加拿大](2012)2Cameron Mackintosh Ltd.7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 (UPI)(2013) (France)3環球影業[美國]8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2013) (Netherlands)4相對論傳媒公司[美國]9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序號發行公司10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1環球影業[美國]11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阿根廷]2Universal Studios (UK) Ltd.[英國]12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 (UPI)(2013) (Germany)3Solar Entertainment(2012) (Philippines)13Zon Audiovisuais(2013) (Portugal)4Toho-Towa[日本]14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希臘][以上信息來源 ]
G. 悲慘世界 2012版電影是真唱嗎
當然是真唱
H. 休·傑克曼版《悲慘世界》評價如何
休·傑克曼版的《悲慘世界》是一部眾星雲集、水平超高、口碑票房俱佳的世界名著改編電影。這部電影氣勢恢宏,以音樂劇的形式,完美展現了原著中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和沉默麻木的社會背景。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值得反復觀看的經典電影。
總之,對於這部電影可以不吝溢美之詞地贊美,它是我迄今為止看過的,最為成功的世界名著改編電影!強烈推薦!
I. 百老匯音樂劇《悲慘世界》的簡介。
百老匯版本於1987年3月12日在百老匯劇場開幕,寇姆·威爾金斯和弗朗斯·盧菲勒在此重新演繹他們的角色。
當年該劇被評為托尼獎最佳音樂劇,並且同時獲得了另外五個獎項:邁克·馬奎爾獲最佳男主角獎,弗朗斯·盧菲勒獲最佳女主角獎,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和阿蘭·鮑伯利獲最佳劇本獎,特萊沃·努恩和約翰凱爾德獲最佳導演獎,戴維·赫西獲最佳燈光設計獎。
本劇在百老匯劇院演出至1990年10月10日,而後遷移至帝國戲院演出。原本預計在2003年3月15日停演,也許是因為這項公布而引起觀眾熱潮,導致停演日期延後。
經過了16年共6680場的演出,當它在2003年5月18日停演時,成為排名在《貓》劇之後,在百老匯演出期間第二長的音樂劇。然而此紀錄在2006年被歌劇魅影超越,使本劇成為百老匯史上演出第三長的音樂劇。
(9)悲慘世界電影史演員自己的聲音嗎擴展閱讀:
其他版本介紹
英國版
在1982年,英國的音樂劇監制喀麥隆·麥金塔斯(Cameron Mackintosh)開始製作英文版本,並由赫柏特·克雷茲莫(Herbert Kretzmer)填詞。英文的版本由崔佛·南(Trevor Nunn)導演,於1985年10月8日在倫敦Barbican Theatre開幕。
百老匯的版本則在1987年開幕,並在東尼獎13項提名中奪得九個獎項,包括最佳音樂劇和最佳原創音樂,而且上演直至2003年。在百老匯歷史中上演年期最長的音樂劇,悲慘世界排行第三。
在最初的版本中,由寇姆·威爾金斯飾演冉阿讓,弗朗斯·盧菲勒飾演愛波妮,瑞貝卡·卡因飾演珂賽特,帕蒂·盧珀恩飾演芳婷,羅傑·阿蘭姆飾演賈維探長,艾倫·阿姆斯壯飾演德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