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部關於外星人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解剖外星人
導演:Jonny Campbell
編劇:William Davies
演員:哈利·戴恩·斯坦通 比爾·普爾曼
類型:喜劇 / 科幻
國家/地區:英國
對白語言:英語
級別:Ireland:12A / UK:12A
片長:91分鍾
上映日期:2006-04-07
官方網站:
http://wwws.warnerbros.co.uk/alienautopsy/
◎簡 介
劇情簡介:披露當年羅斯維爾錄像偽造事件。
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Roswell)傳聞於一九四七年有飛碟墜毀,發現了天外來客。到一九九五年更有一段解剖外星人的片段播出,片長九十一分鍾,片名叫《解剖外星人》(Alien Autopsy)轟動全球,後來才被揭發是個驚世騙局。最近,有份拍攝片段的漢弗萊斯(John Humphreys)公開承認自己是其中一名騙子,那外星人屍體的模型就是由他一手包辦。
雕塑師自爆驚世騙局
漢弗萊斯是一名雕塑師,也為電影製造特別效果。他說,當年花了四周,用乳膠和黏土製成外星人的屍體模型,又跑到肉市場買羊腦袋、雞腸、豬蹄關節等,塞進模型,當作外星人的內臟和器官。外星人模型似模似樣,加上是黑白片,片段幾可亂真。漢弗萊斯又指,他和電影發行商聖蒂利(Ray Santilli)及另外三人,於九五年在倫敦一間屋內開始拍攝,他還在片中客串當解剖外星人的首席外科醫生。
漢弗萊斯承認有份欺騙世界,更坦言:「曾在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我有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惡作劇水落石出,但羅斯威爾這個城鎮今天依然靠這次外星人事件聞名於世。
1947年7月,最新電影新片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維爾飛碟墜毀一事,緘默四十八年之後,1995年8月首次揭密。一部記錄當年飛碟墜毀後,對外星人屍體進行解剖的錄影帶,分別在英國、法國、義大利、美國、德國、瑞典、挪威、丹麥、芬蘭、西班牙、阿根庭、巴西、澳大利亞、日本及香港等近二十個國家和地區首次公開播放,引起世人極大轟動。
"羅斯維爾事件"始末
1947年7月4日晚11:30左右,羅斯維爾上空風雨交加, 突然出現一片刺眼的亮光,有個不明物體從天空呼嘯而過。
雖只是一瞬間,卻被地面的許多人察覺:牧民威廉.伍迪和他的父親;修道院晚禱的修女(有當時的日記為證);一群在當地考古的專家;軍方三個地面雷達站的屏幕上也都閃現出了跳躍的奇怪的光點。
軍方當時只得知不明物體落於羅斯維爾北方,確切地點尚不清楚。次日凌晨,便開始了大規模的搜索,並對附近地區嚴加封鎖。
然而最先到達現場的卻是那支由德州理工大學荷頓博士率領的考古隊。在現場,荷頓博士便叫一個學生打電話告知郡長和警方。很快軍方人員到達了現場。並要考古隊員發誓保密。盡管如此,隨後新聞媒介仍是發出了有飛碟墜毀的報導。
軍方採取了嚴厲措施,要新聞媒介改變已發出的消息,告訴人們:不是什麼飛碟墜毀,只不過是一隻探空汽球墜落。考古隊員事後也被集中偵訊,並對其他的一些目擊者進行了威脅。
據一位考古專家描述當時的狀況:那個墜毀物象是"一架沒有機翼的飛機",有一個"胖胖的機身"。
目擊者雷格斯戴爾在40年後訪談時說:在那個物體旁邊"有屍體之類的東西躺在那裡,看起來有點象生物的屍體,不很長,頂多隻有四、五英尺"。
飛行器斜插在崖底的山溝里,前端幾乎撞爛了,露出的部份與地面成30-40度角。現場到處是殘骸碎片。
獲得軍方充分授命的九人小組展開調查。當他們開始見到那個奇怪的飛行器和象侏儒般的類人生物屍體後,都十分驚訝,以至感到可怕。雖然在雷達屏幕上知道墜落了不明物體,但誰也沒有足夠的心理准備,會見到這樣的怪物。
這些身長約五英尺,頭和眼睛都很大的類人生物屍體,有三具摔在飛行器之外,兩具仍在飛行器之內,屍體有部分已被燒焦。
九人小組中的麥墾茲中校說:"我們派遣了一個特別小組把屍體放進屍袋。他們穿上了防護衣,戴上了手套。"以防有什麼放射污染。接著把屍體放入箱子,搬上舊式救護車。屍體先被運到安德魯軍用機場。一切都是在極度秘密的氣氛中進行的。
在失事現場清理乾凈,屍體和飛碟都被運走後,一切趨於平靜。此後幾十年中,不斷有人提出質疑,並有諸多密聞傳出,亦說有亦說無。但官方始終緘默不語,守口如瓶。
四十八年後的今天,據稱由一名曾是參與外星人屍體解剖工作的現年已82歲的美軍攝影師,當年以16毫米柯達黑白膠片拍攝的90分鍾的現場記錄片, 被英國影片發行人雷.桑蒂利以十萬美元購下, 並將之翻製成錄像帶, 賣給各國各地電視台。
至此, 《羅斯維爾飛碟墜毀事件》終得以曝光,公諸於世。
『貳』 求一部外星人的電影名
【電影名稱】 火星人攻擊地球 (Mars Attacks)
【主要演員】 傑克·尼克爾森 (Nicholson Jack)
皮爾斯·布魯斯南 (Brosnan Pierice)
安妮特·貝南 Bening, Annette
丹尼·德·維托 De Vito Danny
邁克爾·J·福克斯 Fox Michael J
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格倫·克洛斯 Glenn Close
帕姆·格里爾 Pam Grier
薩拉·傑西卡·帕克 Sarah Jessica Parker
【導 演】 蒂姆伯頓
【類 別】 動作/喜劇/科幻
【片 長】 106 Min
【導演簡介】
蒂姆·伯頓出生於1958年8月25日,從小由於受到良好的「照顧」而擁有封閉和孤獨的童年生活。於是,小伯頓一直沉迷於個人世界,喜歡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生活。後來,他在在加州藝術學院學習藝術,在得到迪斯尼公司贊助給年輕動畫人的一筆獎學金後,他從此開始正式學習和從事動畫工作。他最初為迪斯尼公司的《狐狸與獵犬》之類的主流電視動畫片工作,但這些並不能發揮他特異的個人靈感的優勢,於是迪斯尼給他一定的自由,讓他從事自己的項目。
八十年代早期,伯頓先後搞出兩部短片,《文森特》和《弗蘭肯維尼》,一部是對恐怖片演員文森特的致敬,一部是《弗蘭肯斯坦》的兒童改編本。從題材上就可以看出伯頓動畫實驗短片的傾向,但這些早期作品太過顯露伯頓的個人趣味和品質,最初被認定不適合兒童觀看,並被永遠禁放。但保羅·魯本斯(又名:Pee Wee Herman)慧眼獨具,看出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具有良好的潛質,就請他製作了一部成本稍高的《大冒險》。這不僅是一部精彩的影片,而且在票房上也獲得很大的成功。於是,伯頓開始成為好萊塢引人注目的新派導演。緊接著,他執導了一部超自然喜劇片《甲蟲汁》,這部怪異而前衛的影片再次使得觀眾和影評家對這位年輕的導演另眼相看,也使他在動漫畫一類影片製作者行列中脫穎而出。
1989年,而立之年的蒂姆伯頓獲得一個開拓事業的大好機會,得以執導大製作影片《蝙蝠俠》。這是一部根據同名暢銷漫畫改編的超現實風格的娛樂片,漫畫風格和超現實的影片世界為伯頓提供了馳騁想像力的最好空間。但好萊塢多年不變的原則是,預算越大,影片受到的牽制越多。這部影片中伯頓的個人風格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突出,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一部打上伯頓標簽的詭異陰暗的電影,在一向明朗的好萊塢賣座片中具有一種非同一般的風格和影調。這部影片在票房上也獲得極大的成功。 1990年,借著上部影片的成功的東風,伯頓又拍攝了詭異與浪漫相融合的影片《剪刀手愛德華》。影片講述的是長著剪刀手、披著凌亂的長發的「科學怪男孩」與有愛心的普通小姑娘的一段浪漫感人的童話故事。這是他最好看、最著名、也最明朗的早期作品,雖然主角愛德華造型怪異甚至有點可怕,但影片散發出的歡快與浪漫也是突出的。在這部影片的拍攝中,他也和影片男主演約翰尼·戴普建立和發展了一種富於成效的工作關系。
1992年,他又完成了「蝙蝠俠」第二集《蝙蝠俠歸來》。由於第一集的成功,伯頓有了更多的自由處理自己的影片。於是,這部影片的調子比第一集更加陰暗低沉,以至招來華納公司的不滿,但好在影片賣座還算不錯。
1993年,一部與眾不同的的動畫長片《怪誕城之夜》問世。這又是伯頓延續自己動畫事業的成功「戰役」。雖然他只是作為故事和製片出現在演職員表裡,但影片被冠名為「蒂姆·伯頓的怪誕城之夜」,顯然是打上伯頓烙印,甚至是把伯頓風格貫徹到底的一部影片。
1994年,蒂姆·伯頓帶著緬懷與敬意,完成了以一個好萊塢傳奇默片導演生平為題材的傳記影片《艾德·伍德》。這是一位臭名昭著的恐怖默片導演,他的生活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聲名狼藉,但在影片中伯頓強調的是他獨特的個人想法和對電影的執著追求。從影片結尾處一段艾德·伍德生活紀錄片的播放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得到了伯頓的同情與理解,甚至某種程度的贊賞。富於煽動力的影片也使觀眾對伍德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影片在美國的票房和評論並不好,但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很具個人色彩和感情的影片,並入圍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1995年,伯頓監制了影片「蝙蝠俠」系列的第三集《永遠的蝙蝠俠》,伯頓和華納公司的不愉快使他沒有繼續完成自己的系列。蒂姆伯頓在1996年執導了一部外星題材的科幻片《火星人攻擊地球》,這部超現實的影片使他可以再次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怪異的外星形象、近乎鬧劇的情節構思令這部影片與同類題材的其他影片顯現出不同的質感。
在沉寂了幾年之後,1999年,伯頓執導了一部古裝影片《無頭騎士》,這又是一部充滿陰暗想像力的超現實影片。片中伯頓彷彿故意在和觀眾開著實在有傷大雅的玩笑,人頭像瓜果一樣被砍下,婦女、小孩無一倖免。而伯頓也不去玩弄緊張恐怖,只是悠閑自得地向觀眾的忍受能力挑逗著。除了主人公以外,所有人的被殺似乎都是無所謂的,理所當然的,既不用你緊張也不用你興奮。這就是伯頓式的「黑色」玩笑。而在這部發生在十八、十九世紀之交的影片結尾,伯頓一掃影片中的惡作劇式的玩笑,而是充滿溫情和希望的向正在二十一世紀門檻上的觀眾致意。
2000年,伯頓將有一部《電眼人》(X: The Man with the X-Ray Eyes)獻給觀眾,相信我們屆時又將再次被伯頓世界的「黑色」想像力所征服。
http://www.quanmingle.cn/HTML/film-ent/ou-mei/805/
『叄』 韓國首爾,電影《外星人》舉行VIP試映會,這部電影的主演都有誰
電影《外星+人》主演包括柳俊烈、金宇彬以及金泰梨。他們都是有著豐富演藝經驗的藝人,憑借著過硬的實力參與到這部題材新穎的電影當中,力圖給觀眾講述一個別開生面的故事。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十分有趣,它通過時空之門把現代人、古代人以及外星人聯繫到一起。雖然劇情讓人感覺有些無厘頭,但深入了解之後會發現其實比較有趣。為了拍攝好這部電影,幾位主演們連續在一起工作了一年多的時間。如此用心的製作過程最終打造了這部高質量的電影,也引發了韓國國內的觀影熱潮。在看過預告片之後,許多人更是希望能夠親自看看故事的前因後果。
柳俊烈出演過不少優質作品,其中口碑最好的當屬電視劇《請回答1988》。在這部劇中他飾演的金正煥刻在了很多粉絲的記憶當中,而在電影《外星+人》里,他將會挑戰此前從未嘗試過的道士角色。此前憑借出色的表現,柳俊烈獲得了不少獎項。所以對於新的題材,他也有信心能夠拿出最好的狀態。
你知道這部電影當中的外星人是怎麼樣的嗎?
『肆』 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愛拍電影》2008年7月15號播放的《我是外星人》中的插曲有人知道么
是日本歌手Chara的《MY WAY》,翻唱的一首英文歌,最早出現與岩井俊二的電影《燕尾蝶》,與影片中的另一首歌一並收錄到電影的OST中。
http://podcache.cctv.com/published1/2008/02/21/pub1203555799049.mp3
『伍』 外星人電影
Plan 9 from Outer Space,美國,1959 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
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
導演: 艾德·伍德
此片可謂西方cult片翹楚,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說它爛到無與倫比無人能及,還真是一點不冤枉。在我認識的朋友圈裡,《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快成了一個噱頭,就是用來考驗有誰能坐下來從頭看完。這個高難度的任務會令很多耐性十足的科幻迷都感到頭疼不已。在這部電影裡面,有僵屍有活死人還有有吸血鬼,太空服裝是用金屬箔片扎制的,宇宙飛船是用紙盤子疊的,還有能看得你直翻白眼的低級特效…… 主演: Gregory Walcott, Tom Keene
你簡直不敢相信,有人會蠢到把所有最糟糕的元素都放到同一部電影裡面去。當然如果你是個十足的cult迷,或者是搞電影專業的,或者乾脆想學習如何搞砸一部電影,那這片子也許會有趣的多。相信我一點都沒有誇張——《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真的很爛,而真正令我好奇的是,爛的這么出名的片子,既能引發一些影迷無數的熱情,同時還會有一大群人連聽都沒聽說過……其實大家只要看過蒂姆·波頓導演,約翰尼·德普主演的《艾活傳》,就會知道艾德·伍德這個爛導演是多麼有名了,不過,他那股一往無前破除萬難的執著精神還真是可愛……
《V》1983 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
V
關於《V》,能說的都已經讓人說盡了。這是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獲得了最為持久的成功,擁有大批影迷,其另類獨特的情節曾經被無數影視作品反復引用。《V》講了一群貪婪卑鄙的外星人(其貪婪卑鄙的程度跟某些人類不分上下)來到地球,密謀掠奪我們這個行星的資源。 後來憑著幾位凡人英雄發現並揭露了他們的陰謀,及時制止了這場災難,最終將外星人驅逐。現在恐怕很少有人會津津樂道地談論這部播放了20年的老電視劇集了,但只要人們願意,從這部有感人情節和超酷造型的經典作品中總可以發掘出無限有趣的話題。
Independence Day, 1996 讓人發狂的影片
獨立日
導演:羅蘭·艾默里克
盡管《獨立日》會被影評界時不時拿來當作高票房爛片的批判典型,我卻不敢苟同這種簡單的刻薄。劇情平凡、高潮廉價、漏洞無數,這固然是缺點,但不能不承認這的確是一部讓人發狂的影片,觀眾在觀片過程中大可不必承受過多心理負擔,只需要享受宏大的特技場面帶來的震撼就好:巨型外星飛船被炸,陸地上真實的目標被毀,人類驚惶失措的混亂場景…… 主演:威爾·施密斯,傑夫·戈德布拉姆
這些都是UFO迷們夢寐以求要看到的。不過使這部影片真正有意義的並不是高成本特技,也不是威爾·施密斯或者傑夫·戈德布拉姆平平的演技;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在於:外星人和人類終於公開對峙,而不是欲蓋彌彰地傳播恐怖了,這就好比將攻擊目標對准白宮與開始轟炸白宮有著天壤之別一樣:《獨立日》選擇了後者,當然會賣出個驚天動地的好價錢。
The War of the Worlds, 1953 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
天煞末日反擊戰
導演:拜倫·哈斯金
終於輪到最最精彩的「世界大戰」了!!這部電影或許算不上名單中最好看的電影,但卻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這是由 H. G. Wells 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小說是外星人侵略地球的濫觴,1938年萬聖節在電台播放時竟有無數聽眾信以為真,產生了大恐慌。不論小說還是電影都相當不錯,但同《人體入侵者》一樣,《天煞末日反擊戰》也犯了政治隱喻的毛病:片中外星人處處讓人聯想到蘇聯人。不過如果連這個小瑕疵也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那幾乎可以說這世上沒有合適你看的影片了。 主演:吉恩·巴里,安妮·羅賓遜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而計劃大舉入侵地球,組織了大批堅不可摧的外星軍團。人類的所有武器都不能對付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逐個淪陷,全世界的人都在逃命,整個地球亂作一團。正在這時,火星人卻一個接一個的地死去……電影完整的保留了威爾斯小說的精神——要知道那本小說可是被無數電影奉為寶典膜拜的,它將Wells的精神完好地繼承了下來,不僅拍出面對外星人進攻時人類的恐慌,更詮釋了我們內心世界的無助和絕望。 這影片後來逐漸取代了小說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幾乎演變成一種科幻的模式,產生的子子孫孫小說電影動漫畫不計其數。
This Island Earth, 美國,1955 在一片陳詞濫調中獨樹一幟
飛碟征空/孤島世界
導演:約瑟夫·紐曼(傑克·阿諾德)
信不信由你,在神秘科學劇場3000 (Mystery Science Theater 3000, 簡稱MST3K,是美國一個著名的科幻電視劇場節目)向《孤島世界》公開致敬之前,這部電影幾乎沒什麼人提及。 50年代的科幻恐怖片想像力乏味的要死,而《孤島世界》卻在一片陳詞濫調中獨樹一幟——盡管它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入侵」電影,卻因著那個獨特而富有創意的外星人造型——Metaluna星人而名聲遠揚。Metaluna星球上的人長得跟人類沒有一絲相象之處,它們有一幅大的驚人的腦門兒(可能說大腦更合適,你都能瞧見清晰的溝回紋路……) 主演:傑夫·莫羅 費思·多默格
看上去疑心很重的樣子,還長著一頭女里女氣的白色毛發。這幫外星人千里迢迢來到地球,想靠地球科學家的幫助尋找他們失落的文明。接著發生了很多無關緊要的事,象人類跟蹤飛碟啦,動不動就發生的爆炸啦等等。最關鍵的沖突是地球上的凡人成了Metaluna外星人的犧牲品,被一群長著畸形腦袋,露著內臟,手腳退化成爪狀,睜著一幅誇張金魚眼的怪物反復折磨。這個形象無疑地給我們造成了強烈的視覺震撼,雖然該片被人們長久地遺忘在塵封的角落,卻絲毫沒有影響它在科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Killer Klowns From Outer Space, 美國,1988 強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
外太空殺人小丑
導演:Stephen Chiodo
拍攝外星人入侵題材的電影無外乎從兩方面入手:要麼筆調輕快,要麼手法沉重。其中並無捷徑可尋,也不可能草草繞過了事。但遺憾的是《外太空殺人小丑》仍然試圖尋找一條中庸之道,於是他們選中了「馬戲團」這個中介。想像一下所謂的驚天大陰謀就是一群穿著小丑服的外星侏儒在地球上大肆破壞,用激光射線槍把人類變成噴噴香閃閃亮的棉花糖——除了讓人眼花繚亂一番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進入情節並真正理解。 製片:The Chiodo Brothers
實際上《外太空殺人小丑》是一部具有強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性,核心題材也不那麼拿人眼球,所以有點不太容易令你坐下來,安安穩穩地把電影看完。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一部關於外星小丑的電影拍的一點也不滑稽,那還有什麼可看的呢?不過幸運的是,在後來的一大堆類似題材的電影中,這一部算是優秀的了。
Men In Black, 美國,1997 供人消遣的影片
黑衣人
導演:巴利.索南菲爾德
關於《黑衣人》的一個最大的遺憾是他們並沒有充分利用高成本的優勢,作出一個真正像樣的天外生物——我希望看到比一隻巨大的CG蟑螂精更有創意的東西。當然影片還是給了我們足夠的補償——看看那些善惡相雜,大小各異的星際居民就知道了。男主角威爾.史密斯是那陣子好萊塢影壇的招牌搖錢樹,與湯米.李.瓊斯的合作更使表演增加了可信性。 主演:威爾.史密斯 湯米.李.瓊斯
影片公映第一周就幾乎收回了其全部成本九千萬美元。不俗的表現使《黑衣人》及續集帶外星人登堂入室,排在了好萊塢破首周票房紀錄電影名單的第一位。我承認這只是一部供人消遣,讓我們一邊大嚼爆米花,一邊嘿嘿傻笑著看完的電影,但我敢肯定,那些掏了錢看過這部片子的人沒有一個失望的。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美國,1951 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
地球停轉之日
導演:羅伯特·懷斯
這部電影真正講「入侵」的部分很少,但並不妨礙它成為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很難想像以《音樂之聲》聞名世界的羅伯特·懷斯還拍過這么「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電影。時間發生在二戰後,Michael Rennie 飾演的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Klaatu乘飛碟來到地球,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保鏢高特(Gort)。他們提出制止人類從事戰爭威脅的警告,願意與人類進行和平交流,沒想到反被地球人視作大敵。不過他們也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人類激怒,一樣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演員:Michael Rennie, Patricia Neal
歲月流逝,卻掩不住本片的核心精神大放光輝。希區科克的御用作曲大師伯那德·赫曼Bernard Herrmann 陰沉的配樂為本片加分不少。就連機器人高特的台詞 "Klaatu barada nikto" 也成經典——意思是「不要炸飛這個世界」。這是影史上相當重要的科幻片轉折點,裡面的許多內容被其後無數影片引用或參考。不可否認看完這部電影需要些許耐心,因為如今的我們已被大量徒有虛名的電影搞得心浮氣躁,失去了辨別力。像《地球停轉之日》這樣的好片子,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
Signs,2002 物以稀為貴
天兆
導 演:奈特·沙馬蘭
我對《天兆》的期望值非常低,但奇怪的是居然帶著極大的興趣看完了全片。我也不知道這部影片有什麼東西這么吸引我,可能是它完美的娛樂性?——沒什麼獨特的想像,看起來也不用費任何腦力。梅爾·吉布森飾演格雷漢姆·海斯,是美國費城某小鎮上一個普通的農場主,一天早上醒來,他和家人意外的發現自己的玉米田裡出現了一串串龐大環狀圖案(最近的《恐怖電影3》也拿此開涮) 主 演:梅爾·吉布森 羅里·庫金
看上去像是外星飛船降落的痕跡,很快全世界各地都傳出了一夜之間出現神秘圖案的消息,這正暗暗迎合了人們好奇心理:也許那是一群瘦長高個的綠色生物在報復人類對地球的大肆破壞……就電影本身來講,《天兆》有點故弄玄虛,頭重腳輕,實在不值一看;但它如實反映了「外星人攻擊地球」是如何在人群中間傳播並形成理論的,這樣的影片在科幻影史上寥寥可數,因此該片也就「物以稀為貴」了。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年 有濃厚的政治隱喻色彩
天外魔花/人體入侵者
導演:菲利普·考夫曼
入侵,又是入侵。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份名單上的大多數入侵電影都出自50年代。那是個患有嚴重「飛碟恐懼症」的年代,銀幕上涌現出了大量良莠不齊的類似主題,這里出現的不過是冰山一角。和同時期同類型的大多數影片一樣,《人體入侵者》有濃厚的政治隱喻色彩。美國某個地方的人被外星人換了腦——很顯然這里的「外星人」就象徵著共產黨。不過這個故事妙就妙在麥卡錫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都能認同,因為他們都把對方當作給群眾洗腦的精神毒品。當然這類分析只有站在歷史角度才顯得有意義,單就「外星人入侵」的主題而言,《人體入侵者》的經典地位是不容侵犯的。 演員:唐納德 薩瑟蘭
布魯克 亞當斯
傑夫 戈德布拉姆
凱文 麥卡錫
影片最棒的地方在於營造出的那種寒徹入骨的恐懼:外星生物悄無聲息的占據人類身體、意識、社會身份,受害者渾然不覺,清醒者拚命呼救卻處於越來越孤立的狀態。原諒人們對這些外星人作出的應景式的政治評價吧,《人體入侵者》的確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精彩的科幻恐怖片,它傳達的那種絕望會令你終身難忘。這片子至少拍過三次,1994年的翻拍版也滿有意思的,很性感的說……
『陸』 金秀賢金宇彬等出席電影《外星人》試映會,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簡單來說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有關時空穿越和外星人的故事,聽起來有些玄乎,給人一種天馬行空的感覺,雖然官方定義為科幻動作電影,但是劇情方面涉及的科幻因素並不是很多,不得不說編劇和導演真的是腦洞大開,現代元素和古裝劇情的碰撞,讓人覺得耳目一新,大家都很想知道這部電影到底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具有足夠吸引力的劇情,再加上實力派的演員陣容,這部電影如今在網路上的熱度很高,目前這部電影暫時並沒有在我們中國上映,有喜歡的朋友們可以在網路平台上多關注。
『柒』 眾多藝人出席電影《外星+人》試映,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電影《外星+人》在首爾舉行試映會,試映會上,除了影片的參演人員們,孫娜恩、苞娜、金俊勉、李光洙等眾多藝人也紛紛出席。《外星+人》主要講述了高麗末期道士們為了傳說中的神劍而展開斗爭和2022年外星人出沒在地球的故事,兩個時代之間的時空隧道被打開,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情節。古裝與科幻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外星+人》有兩部,這是第一部,而第二部會在2023年上映。主演金泰梨透露說,第二部的劇情會比第一部精彩很多。因為第一部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講述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將人物關系和劇情發展講清楚,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第二部則會集中在影片的內容。不少網友已經期待上映時間的到來了,坐在電影院,來一場科幻之旅。
『捌』 有一部日本電影叫做《我是外星人》為什麼找不到誰有資源
這部電影並不叫《我是外星人》,而叫做《愚人節》,日文名【エイプリルフールズ】,2015年的日本電影,由若乾的小故事組成,「我是外星人」只是其中的一個故事章節而已。搜「日本電影」 「愚人節」就會有資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