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崢嶸歲月》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哪一時期的歷史
《崢嶸歲月》講述1976年,「四人幫」在平陽市的代理人,市委書記李孟良突然宣布把非法關押的「903」工程總指揮龔放釋放回家。幫派分子孔靜,帶著「四人幫」的卑劣陰謀來到平陽市。他要李孟良一夥兒表面上同意恢復龔放的職務,暗中對國家重點項目「903」工程進行破壞,然後把責任推到龔放身上。後來,李孟良一夥兒探得「四人幫」垮台的消息,企圖燒死龔放等人滅口,市委書記廖平山帶領戰士和群眾及時趕到,救出龔放等人,並告訴他們「四人·..
B. 崢嶸歲月電影內容筒介
《崢嶸歲月》講述1976年,「四人幫」在平陽市的代理人,市委書記李孟良突然宣布把非法關押的「903」工程總指揮龔放釋放回家。幫派分子孔靜,帶著「四人幫」的卑劣陰謀來到平陽市。他要李孟良一夥兒表面上同意恢復龔放的職務,暗中對國家重點項目「903」工程進行破壞,然後把責任推到龔放身上。後來,李孟良一夥兒探得「四人幫」垮台的消息,企圖燒死龔放等人滅口,市委書記廖平山帶領戰士和群眾及時趕到,救出龔放等人,並告訴他們「四人·..
希望能幫到您,請採納
C. 曾是央視春晚主持人,因絕望吞300顆安眠葯,今73歲仍然單身,她是誰
她是80年代的電影明星,她是觀眾心中的老戲骨,她就是昔日主持過1986年春節晚會的顧永菲。
顧永菲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顧永菲,1946年出生在江蘇南通,父親顧爾鐔是劇作家,母親是江蘇廣播電台播音員。受父親家的影響,顧永菲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初中畢業後,順利考入江蘇省戲劇學校話劇班。1962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由於「政治身份不清白」,顧永菲被分配到北京一家化工廠當了一名工人,在農場拉過犁,扒過糞。
人生就如一片山河,有起有落。顧永菲的一生,說不上幸福順遂,但的確收獲頗豐。影視行業上的名利,磨難後重生的經驗,失敗過後的教訓,都成為了顧永菲此生的收獲。如今的她在海外安享晚年,也算是對前半生所經受的苦難一個最美的交代。
D. 姚關榮的崢嶸歲月
萊比錫是個音樂之城,「古典音樂之父」巴赫曾在萊比錫生活了27年,門德爾松、柴可夫斯基、瓦格納、施特勞斯等也都曾在這里留下音樂的足跡。姚關榮至今還記得,在他的畢業證書上打的鋼印就是巴赫的頭像。
在萊比錫,姚關榮近乎貪婪地汲取著古典音樂的精華。畢業後,他又進入德國魏瑪高等音樂學院,師從世界著名指揮家赫爾曼·謝爾興。謝爾興常說:「樂隊演奏中出現了問題,責任首先在指揮。」這樣的教誨讓姚關榮銘記終生。長達6年的留學生涯為姚關榮儲備了豐厚的音樂素養,更培養了他孜孜以求的敬業精神,這成為他取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1961年,懷著報效祖國的崇高志向,姚關榮學成歸國。他來到了剛剛創立的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樂團擔任指揮,主要任務是為新出爐的國產影片錄制配樂。在這里,姚關榮一干就是24年,執棒指揮新影樂團(後改稱中國電影樂團)等交響樂團錄制了200多部電影音樂,在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進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曾被《大眾電影》雜志的一篇文章親切地稱呼為中國電影音樂的「執棒人」。
當時,在國內像姚關榮這樣有歐洲留學背景的指揮家尚屬鳳毛麟角,年輕的姚關榮意氣風發,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和才華,為不同類型的影片配製了大量風格各異的電影音樂。在姚關榮沉著、穩健的指揮下,那些優美動聽的旋律對每一部電影的畫面銜接和故事發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由姚關榮指揮配樂的最著名的電影就是《地道戰》了,中國有20億人次看過這部電影,就有20億人次聽過姚關榮指揮的《地道戰》、《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和配樂,被寫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此外,改革開放之前姚關榮指揮錄制的著名電影音樂還包括《野火春風斗古城》、《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怒潮》、《偵察兵》、《決裂》等。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正值壯年的姚關榮再次煥發青春,作為中國電影樂團的業務副團長和首席指揮,以飽滿的熱情投入了電影音樂中。他先後錄制的作品包括《蹉跎歲月》、《邊城》、《寒夜》、《血,總是熱的》、《風雨下鍾山》、《人生沒有單行道》、《心靈深處》等。那時的電影觀眾一提起電影配樂,就會想到姚關榮。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期,是姚關榮事業的巔峰時期,他不僅在電影音樂界響當當,而且在交響樂指揮領域也闖出了一塊天地。當時姚關榮兼任著中央樂團和上海交響樂團的客座指揮。他還遠赴德國,指揮世界著名的科隆廣播樂團上演了「與中國相見」廣播音樂會,歐洲媒體盛贊道:「姚關榮的指揮藝術即使按歐洲標准來衡量,也是第一流的。」在當時發行百萬冊的音樂普及讀物《音樂欣賞手冊》中,姚關榮被列為「中國當代十大指揮家」之一。然而,1985年,正值事業巔峰的姚關榮卻突然南下當時還百廢待興的深圳,成為特區樂團的首席指揮,令京、滬音樂界的同行們大為不解。
其實,姚關榮與深圳結緣是由於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有一次他帶領上海交響樂團來深圳演出,在飛機上與身邊一位乘客攀談中,他透露了自己希望在交響樂指揮方面多發揮一些才能的心願。這位素不相識的乘客熱情地建議說:「你為什麼不去深圳發展呢?那裡剛成立了一支特區樂團,很需要人才啊!」姚關榮聽了以後頗為心動,到深圳後看到那種朝氣蓬勃的景象,更加堅定了他留在深圳的決心。此後不久,他就在當時的市委書記梁湘親自安排下來到深圳特區樂團(深圳交響樂團的前身),全身心地投入到特區文化建設事業中。
那時的深圳特區樂團剛剛成立不久,只有二三十名演奏員,辦公地點也擠在深圳戲院對面的一幢小樓中。但姚關榮不畏艱難,親自四處「招兵買馬」,很快將樂團陣容擴大到50多人,終於可以演奏一台像模像樣的交響樂了。這樣,1986年元旦,深圳終於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新年音樂會。
然而,深圳特區樂團的發展方向曾經飽受爭議,有不少人建議將樂團轉為一支輕音樂團,從而在市場中更好地生存。然而,姚關榮堅定地認為,一個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交響樂團,應該堅持古典音樂方向。在他的努力下,深圳特區樂團終於發展成為深圳交響樂團,並在國內外闖出了很響亮的名聲。1997年10月,姚關榮和深圳交響樂團出訪德國、捷克的六個城市,演出獲得巨大成功,成為首個登上柏林愛樂大廳舞台的中國交響樂團。姚關榮的指揮受到了歐洲觀眾和媒體的高度評價。 退休後的姚關榮不甘寂寞,曾先後受邀到德國紐倫堡、義大利米蘭指揮國外交響樂團演奏正宗的歐洲古典音樂。今年5月,中國愛樂樂團慶祝建團5周年之際,姚關榮和李德倫、黃曉同等著名指揮家同台,指揮這支國家級樂團上演了氣勢磅礴的《紅旗頌》。姚關榮也沒有忘記他曾為之奮斗的電影音樂,每次看影視劇時,都喜歡從專業角度品評一番其中的配樂。當下,姚關榮正在不斷地溫習他曾指揮過的那些熟悉的電影音樂,為執棒11月5日的電影音樂會做最後的准備,他說:「電影音樂是我一生的牽掛,我就是為電影音樂而活的。」
E. 找一個人
顧永菲,江蘇南通人,1946年出生,著名電影演員。受父親—著名的劇作家顧爾鐔的影響,從小就喜愛歌舞,初中畢業後,考入江蘇省戲劇學校話劇班。1962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文化大革命」中全家受到沖擊,她被分配到北京一家化工廠當了一名工人。1974年,她被新疆軍區文工團招收為話劇演員,終於實現了當演員的願望。1977年,著名導演趙煥章發現了她,並邀請她在故事片《風浪》中扮演一個角色,從此,顧永菲開始在銀幕上頻頻出現。隨後,在《崢嶸歲月》、《瞬間》等影片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1981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但願人長久》,顧永菲在影片中扮演女主角喬夢這是她第一次擔任主角,影片中的喬夢與生活中的顧永菲有著相似的經歷,因此,顧永菲演起來就十分投入,感情也較真實,影片公映後,人們很快就認識並記住了顧永菲。在隨後的二、三年中,顧永菲又在影片《雨後》飾演正直,善良的方敏;在影片《逆光》中飾演表姐;在《泥人常傳奇》中飾演翠花;在《港灣不平靜》中飾演曹凡。顧永菲有著較深厚的藝術功力,有艱辛坎坷的生活經歷,這些都為她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條件,她在銀幕上所飾演的角色感情細膩,演技嫻熟,形象端莊,生動感人。1984年,顧永菲有幸參加由孫道臨執導的電影《雷雨》,在影片她飾演女主角繁漪,長期生活感受的積累,使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中去,准確地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特徵,深沉內在的表演,將繁漪這個美麗熾烈而又強悍的復雜人物塑造得十分成功,1985年調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並在影片《鶯燕桃李》中飾演柳鶯。 1986年主持中央電視春節聯歡晚會。
目前,顧永菲已移居美國,但她在銀幕上的形象卻留在了廣大中國觀眾的腦海里。
F. 《1921》全新演繹崢嶸歲月, 致敬百年征程,電影主題曲的演唱者是誰
電影《1921》主題曲《國際歌》由歐仁·鮑狄埃在1871年作詞,皮埃爾·狄蓋特於1888年譜曲而成,作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戰歌,歌曲1923年傳入中國,由蕭三根據俄文轉譯,陳喬年配唱,1962年譯文重新加以修訂,至今傳唱已久,深入人心。此次特邀知名青年歌手孫楠、周深聯手再度演繹,改編後在原本雄渾庄嚴的旋律之上又增添了蓬勃向上的青春動感,更具時代意義。
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勢劍拔弩張。來自五湖四海的熱血青年們在此風雲際會,他們突破國際各股復雜勢力的監控和追蹤,辦了件「開天闢地」的大事——創立中國共產黨。他們在風雨如磐的日子擔起了救亡圖存的重任,中國革命前途從此煥然一新。《1921》聚焦的正是改變歷史的這一年。
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們平均年齡只有28歲,他們正年輕。第一次來到大上海,三個年輕的「一大」代表經過大世界門口,看到西洋玩意兒哈哈鏡,忍不住興奮地左右打量;28歲的毛潤之離開長沙前往上海,行前與新婚妻子楊開慧作別。
楊開慧攬著身旁的「潤之哥」,眉目間透出依依不捨,羞得一旁等著開船的何叔衡忙不迭拿油紙傘遮臉,連道「不急,不急」;「老學究」何叔衡坐在叮叮車上,車子在繁華的南京東路穿行,街上西裝革履的年輕人腳下的皮鞋鋥亮惹眼,何叔衡忍不住彎腰摸了摸自己那雙快穿爛的黑布鞋,那是對新世界的嚮往。
「真正把年輕人當年輕人寫了。」這部由導演黃建新、鄭大聖聯合執導的獻禮片,從人物造型到營造的時代氛圍,都走的是青春路線。
G. 白毛女的扮演者是誰家是哪裡的
電影——田華:
女,1928年8月出生於河北,漢族,曾任中國影協第五屆理事。
主要成就:擔任主要角色的影片:《白毛女》(50年)、《花好月圓》(58年);《黨的女兒》(58年)、《江山多嬌》(59年);《風暴》(59年)、《碧海丹心》(62年);《奪印》(64年)、《白求恩大夫》(65年);《秘密圖紙》(65年)、《崢嶸歲月》;《獵字99號》《奴隸的女兒》;《法庭內外》(81年)、《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通天塔》《黨小組長》《決策》《小鈴鐺》;《柳菲的遺書》《多夢時節》
歌劇——黃昆:
王昆,歌唱家,生於1925年,祖籍河北唐縣。1945年畢業於延安魯藝戲劇音樂系,曾在新歌劇《白毛女》中飾主角喜兒,並演出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演員。建國後任中央實驗歌劇院演員,受教於蘇聯專家梅德維捷夫和我國歌唱家林俊卿。1954年入中央音樂學院進修。後歷任東方歌舞團藝委會主任、團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音協第二、三屆理事,全國婦聯第四屆執委。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曾參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演出
芭蕾舞——石鍾琴:
舞蹈女演員。浙江鄞縣人。1966年畢業於上海舞蹈學校。後任上海芭蕾舞團演員。是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舞劇《白毛女》、《雷雨》、《阿里巴巴與四十大資》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