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崔嵬的主要作品
1955年:宋景詩(表演)
1956年:黃花嶺 (表演)
1957年:海魂 (表演)
1959年:老兵新傳(表演)、 青春之歌(導演,與陳懷皚合作)
1960年:紅旗譜(表演)、 楊門女將(戲曲片,導演,與陳懷皚 合作)
1961年:北大荒人(導演,與陳懷皚合作)
1962年:野豬林(戲曲片,導演,與陳懷皚合作)
1963年:穆桂英大戰洪州(戲曲片,導演,與 陳懷皚合作) 、小兵張嘎(導演,與歐陽紅櫻合作)
1964年:天山的紅花(導演)
1974年:平原作戰(戲曲片,導演,與陳懷皚 合作)
1975年:紅雨 (導演)
1976年:山花(導演)
1978年:風雨里程 (導演)
獲獎記錄
1962年因《紅旗譜》獲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62年因《楊門女將》獲首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1980年因《小兵張嘎》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活動中獲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
最後提一小點:玉崔嵬,藤萍《香初上舞》里為了證明聖香好人不會被冤枉,拖著瀕死的身子來證明的玉崔嵬。
B. 崔嵬的成長經歷
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0歲隨父逃荒青島,12歲去青島煙草公司當童工。後在親友資助下得以求學。 他喜愛文藝,在青島禮賢中學學習時,閱讀了許多進步文藝書刊,從而啟迪了革命思想和對進步文藝的追求,1927年,因抗議當局殺害共產黨人;寫打油詩反對國民黨、用「打牙調」唱國民黨「國 歌」,被開除學籍。後轉入青州中學,又因寫《農村生活一瞥》一文,揭露地主勾結土匪魚肉鄉里,被驅逐出境。
1930年考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翌年回青島,1932年參加左聯並組織海鷗劇社,並與他人合作創作了揭露蔣介石不抵抗主義的多幕劇《命令!退卻第二道防線》;又因演出進步戲劇遭到當局緝捕。後旋因國民黨迫害逃往北平,1933年夏,化名崔浚考入北平民國大學,繼續從事戲劇活動。1935年到上海,先後參加左聯領導的東方劇社、戲劇生活社和上海業余劇人協會,組織創作演出了反 映工人生活的舞台劇《工人之家》、《這是廠里的規矩》、《流產》等,1936年改編並主演了著名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並在各地演出,宣傳抗日救亡。1936年末參加陳波兒等組織的上海婦孺前線慰問團,赴綏東前線慰問演出,編寫了話劇《察東之夜》、兒童劇《牆》。 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共產黨領導的上海救亡演劇一隊,奔赴西北各地,創作演出反映人民抗日斗爭的話劇《張家店》、《順民》、《八百壯士》、《保衛蘆溝橋》等。1938年2月,應中共中央宣傳部之邀,參加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籌建工作,並在該院戲劇系任教,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其間參加演出了《人命販子》、《流寇隊長》、《藍包袱》等。1939年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任戲劇系主任,領導火線劇社,創作演出《參加八路軍》、《三個 游擊隊員的故事》、《礦工隊》、《黃鼠狼給雞拜年》、《燈蛾記》等。1942年調任冀中軍區火線劇社社長,參加冀中反掃盪斗爭,創作了《戰斗生產》、《英雄立功記》、《反敵偽合流》、《軍民合作打老蔣》、《十六條槍》等話劇,改編京劇《岳飛之死》、《哭祖廟》、《蘇州城》等。1948年隨軍南下。1949年任武漢軍管會文藝處處長。1950年創辦中南文藝學院。1953年任中南文 化局局長,中南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其間編寫了話劇《是假見不得真》、《對症下葯》和京劇《東平府》等劇目。1954年應邀拍攝電影《宋景詩》,成功地塑造了起義農民領袖宋景詩的英雄形象。1956年調北京電影製片廠任藝術委員會主任兼導演,先後主演了《海魂》、《老兵新傳》、《紅旗譜》等影片,導演了 《青春之歌》、《小兵張嘎》、《北大荒人》、《天山上的紅花》、《紅雨》、《山花》等故事片和《楊門女將》、《野豬林》等戲劇片。他主演的影片,在傳統的戲劇程式化表演中,溶進對角色的體驗因素,在鏡頭的角度和運動方面,採取中國寫意畫的構圖,虛實相間,鏡頭的分切,既符合戲曲音樂的節奏,又發揮電影的時空特徵,大大增加了原戲的感染力,充滿激情,生活氣息濃厚,線條粗獷,感情細膩,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國內外好評。他在《宋景詩》、《海魂》、《老兵新傳》、《紅旗譜》中飾演的角色性格鮮明,愛憎分明,既激情洋溢,又朴實深沉,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他導演的影片有一種氣勢磅礴、濃郁粗獷的藝術風格。在環境的渲染上,充滿著強烈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在人物刻畫上,既善於表現強烈的戲劇動作,又努力發掘人物的內心世界。《青春之歌》中這一風格得到完整的體現。 他導演的《小兵張嘎》,手法純熟,畫面流暢而富有韻 味,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崔嵬還先後導演了《楊門女將》、《野豬林》、《穆桂英大戰洪洲》等戲曲藝術片。
導演崔嵬在《老兵新傳》中飾戰場長(右) 自己豐富的生活閱歷和深厚的藝術造諧,將不同角色,不同個性的角色與自身豪邁的氣質,水乳交融般的結合在一起,形成得天獨厚,可遇不可求的中國氣勢和濃厚的民族風格, 他是中國電 影、戲劇史上的一員巨匠,他描繪了中國電影畫廊中最輝煌的歷史,值得自豪、驕傲!
崔嵬是造詣很深的藝術家,他導演的故事片有一種氣勢磅礴、濃郁粗獷的藝術風格。他導演的戲曲片既符合戲曲音樂的節奏,又發揮電影的時空特徵,大大增加了原戲的感染力。崔嵬也是卓越的革命文藝活動家,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曾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是中國劇協第一屆常務理事、中國影協第二、三屆常務理事,北京電影製片廠領導小組成員。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殘酷迫害,1979年2月因肝癌在北京逝世。
C. 百花獎歷屆影帝影後
歷屆百花獎影帝影後
第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62年)
最佳女演員:祝希娟《紅色娘子軍》
最佳男演員:崔嵬《紅旗譜》
第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63年)
最佳女演員:張瑞芳《李雙雙》
最佳男演員:張良《哥倆好》
第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0年)
最佳女演員:陳沖《小花 》
最佳男演員:李仁堂《淚痕》
第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1年)
最佳男演員:達式常《燕歸來》
最佳女演員:張瑜《廬山戀》
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2年)
最佳男演員:王心剛《知音》
最佳女演員: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3年)
最佳男演員:嚴順開《阿Q正傳》
最佳女演員: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第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一九八四年)
最佳男演員: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最佳女演員:龔雪《大橋下面》
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5年)
最佳男演員: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最佳女演員:吳玉芳《人生》
第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6年)
最佳男演員:楊在葆《代理市長》
最佳女演員:方舒《日出》
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7年)
最佳男演員:姜文《芙蓉鎮》
最佳女演員:劉曉慶《芙蓉鎮》
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8年)
最佳男演員:張藝謀《老井》
最佳女演員:劉曉慶《原野》
第1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9年)
最佳男演員:姜文《春桃》
最佳女演員:劉曉慶《春桃》
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0年)
最佳男演員 古月《開國大典》
最佳女演員 宋佳《庭院深深》
第1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1年)
最佳男演員李雪鍵《焦裕祿》
最佳女演員 宋佳《落山風》
第1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2年)
最佳男演員 王鐵成(《周恩來》)
最佳女演員 趙麗蓉(《過年》)
第1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3年)
最佳男演員 古月(《毛澤東的故事》)
最佳女演員 鞏俐(《大紅燈籠高高掛》)
第1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4年)
最佳男演員 李保田(《鳳凰琴》)
最佳女演員 潘虹(《股瘋》)
第1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5年)
最佳男演員 李仁堂(《被告山杠爺》)
最佳女演員 沈丹萍(《留村查看》)
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6年)
最佳男演員 張國立(《混在北京》)
最佳女演員 郭柯宇(《紅櫻桃》)
第2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7年)
最佳男演員 高明(《孔繁森》)
最佳女演員 寧靜(《紅河谷》)
第2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8年)
最佳男演員 葛優(《甲方乙方》)
最佳女演員 劉蓓(《甲方乙方》)
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9年)
最佳男演員 趙本山(《男婦女主任》)
最佳女演員 劉欣(《紅娘》)
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000)
最佳男演員獎:潘長江《明天我愛你》
最佳女演員獎:章子怡《我的父親母親》
第2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001年)
最佳男演員獎:《生死抉擇》中飾李高成的王慶祥
最佳女演員獎:《漂亮媽媽》中飾孫麗英的鞏俐
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002年)
最佳男演員:葛優(飾演《大腕》中尤優)
最佳女演員:周迅(飾演《煙雨紅顏》中趙寧靜)
第2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003年)
最佳女演員:徐靜蕾(飾演《開往春天的地鐵》中小慧)
最佳男演員:盧奇(飾演《鄧小平》中鄧小平)
第2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004年)
最佳男演員獎:葛優(《手機》中飾演嚴守一)
最佳女演員獎:范冰冰(《手機》中飾演武月)
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男主角獎:吳軍(《張思德》)
最佳女主角獎:劉若英(《天下無賊》)
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男主角:張涵予《集結號》
最佳女主角:李冰冰《雲水謠》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男主角:陳坤《畫皮》
最佳女主角:《花木蘭》女主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男主角:文章《失戀33天》
最佳女主角:白百何《失戀33天》
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男主角:黃曉明《中國合夥人》
最佳女主角:章子怡《一代宗師》
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男主角:馮紹峰《狼圖騰》
最佳女主角:許晴《老炮兒》
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男主角:吳京《戰狼2》
最佳女主角:陳瑾《十八洞村》
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男主角:黃曉明《烈火英雄》
最佳女主角:周冬雨《少年的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眾電影百花獎
D. 老電影小兵張嘎扮演者還見在嗎
《小兵張嘎》中嘎子的扮演者還健在,羅金保的扮演者已經過世。
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當年還是一個13歲的蒙古族孩子,他的父母都是革命幹部,母親烏蘭是內蒙古著名的手握雙槍騎馬馳騁草原的抗日女司令。當年,電影演員於藍和烏蘭是好朋友,經常來呼和浩特。正當崔嵬為尋找扮演嘎子的演員一籌莫展的時候,於藍推薦了頑皮可愛、活潑好動的安吉斯。崔嵬一眼就看中了他。是1963年北影廠的作品。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子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裡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鍾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為了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機智勇敢;他被敵人抓走後,表現得堅強不屈;當八路軍攻打敵人崗樓時,嘎子設法在崗樓里放火,里應外合全殲了敵人,終於救出老鍾叔,替奶奶報了仇。
《小兵張嘎》的導演崔嵬,1962年因在影片《紅旗譜》中飾演主角朱老忠,獲得了中國首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男演員獎,是新中國第一位影帝。從1955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崔嵬主演和導演的電影出現在全國影院的銀幕上,《宋景詩》、《海魂》、《老兵新傳》、《青春之歌》、《紅旗譜》、《楊門女將》、《野豬林》、《天山的紅花》、《平原作戰》、《紅雨》、《風雨歷程》,幾乎每一部影片都是經典之作。
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當年還是一個13歲的蒙古族孩子,他的父母都是革命幹部,母親烏蘭是內蒙古著名的手握雙槍騎馬馳騁草原的抗日女司令。當年,電影演員於藍和烏蘭是好朋友,經常來呼和浩特。正當崔嵬為尋找扮演嘎子的演員一籌莫展的時候,於藍推薦了頑皮可愛、活潑好動的安吉斯。崔嵬一眼就看中了他。
2004年,電視劇《小兵張嘎》在央視熱播,中央電視台特意為老電影《小兵張嘎》舉行了一個座談會,健在的演員基本都到了,唯獨嘎子和給觀眾留下了難忘印象的羅金保沒有出席,而且這么多年,兩人很少在媒體露面,在公眾視野中銷聲匿跡。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羅金寶的扮演者是北影廠的演員張瑩。張瑩的愛人、曾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的李慧穎副教授揭開了這個謎團。她回憶說:「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張瑩受到了很大沖擊,被關進了牛棚,慘遭迫害,1969年病逝,年僅45歲。」
據說,安吉斯現任中國青少年綠色行動委員會副秘書長,正在用一種新的方法治理錫林郭勒盟的黃沙,力求改善內蒙古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減少困擾北方多年的沙塵暴。
E. 電影紅旗譜主角叫什麼名字
電影《紅旗譜》,根據梁斌同名小說改編。主演:朱老鞏(崔嵬 飾);嚴志和(蔡松齡 飾);賈湘農(魯非 飾)等。
二十世紀初,冀中平原民不聊生。地主馮蘭池(葛存壯 飾)為霸佔官產,砸鍾毀證。農民朱老鞏(崔嵬 飾)為民挺身,無奈抵不過強大的封建勢力,氣病身亡。幼子虎子(陳帆 飾)——朱老忠(崔嵬 飾)逃離家鄉。25年後,正值壯年的朱老忠帶領全家從關東返回家鄉。深知盲目尋仇解決不了任何問 題。不久,他結識了地下黨領導人賈湘農(魯非 飾),並同嚴志和(蔡松齡 飾)、伍老拔(李建國 飾)等人一起走上革命道路。在朱老忠的帶領下,他們在鎖井鎮和地主階級展開了斗爭。志和的長子運濤(趙聯 飾)南下黃埔軍校,參加了北伐戰爭。蔣介石背叛革命,運濤被捕入獄,革命陷入低潮。朱老忠帶著江濤(趙萬德 飾)去探望,從運濤那裡知道了更深刻的革命道理。返鄉後,他們串聯鎖井四十八村的農民,要在平原上捲起風暴。
F. 青春之歌林道靜扮演者
電影《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靜的飾演者是謝芳。《青春之歌》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崔嵬、陳懷皚執導,謝芳主演,於1959年上映。
此片改編於楊沫的同名經典小說,敘述了知識女性林道靜歷盡艱辛與艱難困苦最後踏入社會主義改革的故事。
由於小說的知名度,崔嵬領命舉辦觀眾們交流會,請觀眾們對林道靜的飾演者明確提出議。連遠在印尼的僑民也寄來了演員名冊。與此同時,以白楊、張瑞芳為代表的一些藝人也積極表述了飾演林道靜的念頭;
其中,白楊表現出了非常大的激情,並且她是楊沫的妹妹。可是,崔嵬覺得白楊年齡偏大,不適宜飾演僅二十多歲的林道靜。
直到1959年3月電影籌拍時,出演的候選人仍待定下來。這時,崔嵬想起他在湖北省就職時結識的歌劇演員謝芳,感覺她的容貌、風范與林道靜類似,立刻把謝調到北京試戲。通過幾番探討,在崔嵬加倍努力下,謝芳正式獲得了林道靜這一人物角色
G. 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之外,還有哪些演員讓你難以忘懷呢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崔嵬,就是一個標準的山東漢子,他身形魁梧,體格健壯,性情豪爽,為人大氣,正因為這樣,不管做演員,還是做導演,塑造的人物大多都離不開那股正直、豪爽、粗獷勁兒。對此,趙丹就比較認可,他說:“崔嵬的氣質厚實,熱情奔放,豪邁、粗獷,真可謂氣勢磅礴又不乏細膩,是不可多得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然而,給崔嵬夫婦以沉重打擊的,則是他們26歲的兒子崔智的不幸身亡。1973年1月1日,本是個辭舊迎新的日子,崔智和幾個朋友相約去爬長城,崔智不小心從長城跌下山,1.91米大個頭的他當場沒了性命。崔敏說:“爸爸從此幾乎變成了一塊石頭,話更少了。”
曾經的批鬥、過度的勞累,再加上老年喪子,崔嵬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他患上了肝癌,後卧床不起,1979年2月7日,著名表演藝術家、導演崔嵬因病在北京去世,終年僅僅67歲。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活動中,他被授予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
H. 崔嵬怎麼讀,什麼意思
崔嵬的讀音:cuī wéi。意思是:有石頭的土山。
崔:聲母是c,韻母是uī,聲調是一聲。
嵬:聲母是w,韻母是éi,聲調是二聲。
一、詳細釋義:
1、形容高峻,高大雄偉的物體(多指山)。
2、指高峻的山。
3、岩石高低不平的土山。
《詩經·國風·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翻譯:攀那高高的土石山,馬的腳非常疲憊且頹喪。我先斟滿金壺酒,以此來安慰我的離思與憂傷。
4、比喻巨大的障礙或困難。
二、出處:《楚辭·東方朔》:「高山崔巍兮,水流湯湯。」
翻譯:《楚辭·東方朔》:山是高大且難以翻過去的,水勢流的很急且難以過去的。
(8)著名電影演員崔嵬擴展閱讀:
崔巍的同義詞:巍峨、巍然、巋然。
一、巍峨
1、讀音:wēi é。
2、解釋:高大壯觀,雄偉矗立的樣子。常形容山或建築物。
3、出處:晉朝葛洪《抱朴子·博喻》:「五嶽巍峨,不以藏疾傷其極天之高。」
二、巍然
1、讀音:wēi rán。
2、解釋:形容山或建築物高大雄偉的樣子:大橋巍然橫跨在長江之上。
3、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關之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
三、巋然
1、讀音:kuī rán。
2、解釋:意思是形容高大獨立的樣子。
3、出處:《淮南子·詮言訓》:「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也。」
I. 如何看待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電影導演崔嵬先生的藝術人生
崔嵬先生原名叫崔景文,是山東青島人,他也是標準的山東大漢,塑造的角色也都是非常正義慷慨的男子漢形象。他之所以改名叫崔嵬,是因為崔嵬在漢語中,是高大的石頭山峰的意思,而他的性格,外貌,都非常符合這樣的形象
還聯合導演了一部《北大荒人》,崔嵬主演以及建國後罕見的哈薩克族題材的電影《天山的紅花》1964年,崔嵬和歐陽紅櫻一起執導了兒童抗戰題材電影《小兵張嘎》,成為中國銀幕永恆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