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張藝謀的《影》所依靠的是調色,是不是中國第一部水墨畫電影
張藝謀導演的《影》,是我非常喜歡的水墨畫風格的電影。一幅幅生動形象的水墨效果讓我的吃了一頓飽飽的視覺盛宴!但《影》不是第一部水墨畫電影。
目前水墨畫電影為數不多,但部部都唯美至極,是藝術底蘊和文化故事相結合的一些電影,具我認識的有三部。第一部水墨畫電影是由特偉、錢家俊、唐澄共共導演的《小蝌蚪找媽媽》。
它是上海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水墨畫電影。電影的開頭,中國風的水墨畫一副副國呈現,古琴琵琶,聲中鏡頭像寂靜的荷塘小景緩緩推入,片中出現的小蝌蚪,蝦,鯰魚、烏龜、小雞、荷葉、水和青蛙等等,每一種都具有神韻,栩栩如生地刻畫了水墨畫的形象,小蝌蚪有時候鏡頭會顯得特別小。
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幼兒科普故事的電影,藝術價值非常高《影》這部電影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是水墨畫電影,只是水墨風格的電影。電影中採用了水墨畫特點中的黑白色彩,還有服飾和大殿布置運用了大量的水墨。同時這部電影融入了很多的中國古典元素。
除了水墨畫,還有琴瑟彈奏、八卦、陰陽等元素,是一部完完整整的中國國風電影,向世界輸出中國文化元素的電影。
《影》似乎是貴族們為了在權力游戲中生存而進行的平民斗爭的故事。在生存故事中,電影更加強調了在生存的間隙遇到平民的應變、命運、機會抓住機會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要回答「我是誰」的問題。
⑵ 畫中國畫的畫家有哪些,代表作有哪些
一、齊白石(1864-1957)
湖南湘潭人。他工筆畫到頂,寫意畫達峰,工寫結合成為大師。為中國畫藝術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代表作品有《蝦》、《蟹》、《牡丹》、《牽牛花》、《蛙聲十里出山泉》等等。出版有《齊白石畫冊》多種。
二、傅抱石(1904-1965)
祖籍江西新余,生於南昌。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畫大師。傳世作品有與著名畫家關山月合作、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柳下聞吟圖》等。他還是一位美術理論家。
三、黃賓虹(1865-1955)
現代傑出畫家。原籍安徽歙縣,出生於浙江金華。在我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南黃北齊」之說,「北齊」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鳥畫巨匠齊白石,而「南黃」說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畫大師黃賓虹,二人被美術界並列在一起,足見黃賓虹的藝術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四、吳昌碩(1844-1927)
浙江安吉人。我國近代金石、書、畫大師。傳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圖》、《墨荷圖》、《杏花圖》等。
五、林風眠(1900—1991)
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林鳳鳴,生於廣東梅縣。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等。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是中國現代畫壇的藝術大師,傑出的藝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的創始人。是中國現代繪畫史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
六、李可染(1907--1989年)
江蘇徐州人。擅山水、重寫生,並將西畫中的明暗處理方法引入中國畫,將西畫技法和諧地融化在深厚的傳統筆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他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作品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多有收藏。專集有《李可染畫輯》、《李可染畫集》等。
七、潘天壽(1897-1971)
浙江寧海人。他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著述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他是一代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八、徐悲鴻(1895-1953)
江蘇宜興人。是我國現其代傑出、著名的畫家、教育家、現代繪畫藝術大師。畫馬為世所稱,筆力雄健,氣魄恢宏,布避設色,均有新意。代表作《奔馬圖》,最為人所喜愛。間作花鳥及貓,亦別具風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呂動》、《初倫傑作》、《悲鴻素描集》、《悲鴻油畫集》、《悲鴻彩墨畫集》等行世。
九、張大千(1899~1983)
四川內江人。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為傳奇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十、蔣兆和(1904年5月9日-1986年4月15日)
祖籍湖北麻城,生於四川瀘州。是我國現代卓越的人物畫大師和美術教育家。他在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西畫之長,創造性的拓展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謹,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國人物畫史上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他直面人生,以毫不掩飾的畫筆表現了20世紀中國人民命運的變化,開啟了中國現代現實主義人物畫的新風。他創立了中國畫造型基礎課和水墨人物畫教學體系,直接培養或影響了一大批卓有成績的人物畫家,被稱為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他的作品不僅充實了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也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矚目,成為整個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貴財富。出版有《蔣兆和畫冊》、《蔣兆和畫集》、《蔣兆和畫選》等。發表有《國畫人物寫生的教學問題》、《關於中國畫的素描教學》等 論文。
⑶ 國畫大師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國畫大師黃胄作品全集2008年07月04日 星期五 10:53就象提到徐悲鴻,人們立刻想到馬一樣,提到黃胄,人們很自然想到驢子;其實,驢固然是黃胄畫作的經常審美對象,人物或其他動物亦是其所擅長。黃胄是新中國以後成長起來的中國畫大師,是繼徐悲鴻、蔣兆和之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畫家之一。他主張「必攻不守」,以速寫起家,給中國畫壇開創了一代新典範。其畫作《歡騰的草原》、《牧馬圖》等被懸掛在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等重要場所。其彩墨人物畫,走的是中西融合的道路,有著從學院、從畫室走向自然、走向生活的典型特色,是其時「新融合型」繪畫語言中最重要的一種語言樣式。其最主要的成就是突破了為主題而主題、為典型而典型的繪畫語言的限制,以表現一種新鮮的、活潑的生活或發現;而在畫法上,他又突破「徐蔣體系」的嚴謹,創造一種激情奔涌、無拘無束的藝術語言。
《俯首》
《俯首》即是這種個人風格、這種繪畫語言的藝術表現,它作於1984年。其時改革伊始,祖國各地春風頻吹。黃氏即創作此畫,抒寫自己對新氣象、新生活的贊美。其筆墨酣暢淋漓、絲絲入扣,在表現人物及動物的神情、動作等方面有天然之妙。翕張著鼻子、支棱著眼睛、撲扇著耳朵的俯首牛,頭戴斗笠、身披蓑衣、高綰褲腿的赤腳女,一前一後,行進在鄉村細雨中的泥濘裏,濃郁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頗有宋人翁卷《鄉村四月》詩的意趣:「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不過作者題款「俯首」,自然還有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並以此陶寫心靈、書寫情懷的況味。
《草原小姐妹》
在上個世紀有這樣一個時代感:生在紅旗下,長在陽光裏,我們是社會主義新少年。以「草原英雄小姐妹」真人的故事創作的歌曲《我是公社小社員》,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及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在全國流行,人們無不知道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黃胄取名為《幸福一代》的作品正是為這一代人創作的,草原三姐妹畫於1957年,黃胄於1962年再題。圖中是草原小姐妹們上學時的情景,身背書包,歡笑嬉戲地走在路上。這是一件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也是黃胄在「文革」被批為黑畫「驢販子」掛筆前最好的作品,教育出版社在編寫《草原英雄小姐妹》時,沒有更好的圖案可供選擇,在1964年時,編輯部決定選用黃胄的這幅作品作為插圖,以後許多省的教材也就照搬照用,一直沿襲下來。此圖被多次刊載在我國小學語文書上的作品,其影響已是三代人。現在,在大陸讀過小學的人都能記起那二個勇敢的姐妹,為保護公社的羊群在風雪中掙扎的感人故事。即使今天的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都知道這幅圖。
故事有內容大致是:蒙古族少女龍梅和玉榮是一對小姐妹。一天,她們利用假日自告奮勇為生產隊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風雪。羊群經不住狂風暴雪的襲擊,順著風勢越走越遠。姐妹倆冒著刺骨的風雪,一路保護著受驚的羊群。這樣走了整整一天,一隻羊也沒有丟失。可是天漸漸暗下來,風雪卻越來越大。這時,一隻羊埋進雪裏,龍梅連忙去扒雪救羊。當她救出羊時,玉榮和羊群已走得不見蹤影。她急得拚命往前趕,好久才追上了玉榮和羊群。這時龍梅發現妹妹玉榮是光著一隻腳在走路,原來玉榮在救羊之時掉了一隻靴子,那隻光腳已凍成冰砣子了。龍梅急忙想要脫下自己的靴子給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凍在腳上,脫不下來。她只好撕下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凍僵的腳,背著她艱難地往前走,走著走著,終於倒了下去。由於鐵路工人和尋找她們的公社書記等人及時趕到,經搶救,姐妹倆和羊群都安全脫險。龍梅和玉榮受到了共青團中央的表揚。《人民日報》曾以《最鮮艷的花朵》為題,報道了他們的感人事跡,被譽為「草原英雄小姐妹」。 (轉)
感覺這幅是模仿的,請大家議議!
覺得這幅畫是真品,或者不同時期,風格不同
黃胄,原名梁淦堂,字映齋。因其父四十多歲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黃胄」是初中時自己起的筆名,以後一直沿用此名。曾用名梁葉子、苗迪。文革中作品曾題名梁蓬、梁泉。1925年3月生,河北省蠡縣人,早年參加革命,任西北軍區戰士讀物出版社編輯。
黃胄是我國著名的藝術家,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原輕工業部工藝美術公司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原名梁淦堂,字映齋,藝名黃胄。1925年3月生於河北蠡縣,後遷居西安。1942年任蠡縣中學美術教員。1946年任陝西省西安雍華圖書雜志社主編。1949年5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從事部隊美術工作,任西北軍區政治部文化創作員,美術組組長。1955年任總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員。1959年,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美術公司顧問。1981年任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出版有各種文本和不同形式的《黃胄作品集》三十餘種,理論文集有《黃胄談藝術》、《黃胄書畫論》等。
八歲前在家鄉渡過。從小接觸了大人玩獅子、踩高蹺等民間雜耍;看了城隍廟里因果報應的民間壁畫;常聽母親吳建芝講述二十四孝的民間故事。祖父梁景峰務農之餘,愛好唱戲,每年都當村裡會首,搭檯子唱戲。父親梁建勛先是鄉村先生,後參加舊軍隊,喜愛書畫藝術。這些對他童年藝術興趣的培養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對美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黃胄從童稚時就顯示出藝術天分。他上學時常在書本上塗畫;寫大仿常是中途輟筆,畫起戲中人,能分清並畫出戲中人物臉譜,也畫家畜,給父親寫信也要畫上幾個小人。一次,村中一位老者頭戴草帽騎一輛自行車從他家門口經過,他立刻用土塊在牆上畫出一個頭戴草帽騎自行車的老頭。祖父看後讓他再畫一個,他很快在地上又畫了一幅同樣造型的畫來。
黃胄早年師從趙望雲、韓樂然學畫。對黃胄的藝術生命影響至深的是1948年隨趙望雲到西北寫生。新疆的民族風情、黃泛區的人民苦難,撥動了黃胄的藝術之弦。1949年,黃胄又入伍到西北軍區從事戰士讀物美術工作。廣泛的接觸和深入的認識,是黃胄新疆題材的來源。
黃胄為推動當代美術的發展、開展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為促進祖國的統一大業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深入邊疆,勤奮作畫,從50年代的《蘋果花開的時候》、《洪荒風雪》、《趕集》,到七八十年代的《百驢圖》、《風雪夜歸人》、《送糧人》,黃胄在豐厚的生活根基上,形成鮮明的個人繪畫風格,是國內最早突破蔣徐體系的人物畫家。他在不同時期的優秀作品曾經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70年代後期,他曾為紀念周恩來繪制了《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傳世之作。梁黃胄的藝術實踐為當代美術發展產生了積極和深廣的影響。
梁黃胄不僅是一位人民藝術家,同時還是社會運動家。80年代初,他與著名畫家李可染、蔡若虹、華君武等共同創建了中國畫研究院;而炎黃藝術館的創辦則是梁黃胄更為傑出的代表作。1986年黃胄在新加坡辦個人畫展時引起了轟動,有人提議建立黃胄藝術館,他說,我個人不足以建館,要建就建屬於炎黃子孫乃至人類的炎黃藝術館。經過4年的籌措興建,1991年,我國第一座大型民辦公助的現代化藝術館——炎黃藝術館終於建成了。梁黃胄任藝術館館館長,並捐獻出自己收藏的古代書畫文物200餘件和代表代、速寫作品1000餘件。6年來,炎黃藝術館在保護、弘揚民族藝術,推動藝術教育公益事業發展以及加強國際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梁黃胄的藝術道路、治學精神以及對推動民族文化發展的執著追求,在國內外影響深遠。
⑷ 徐錦江堪稱演員里畫畫最好的人,他畫畫到底有多厲害
徐錦江的繪畫功力被眾多繪畫大師認可。徐錦江曾經畫的一幅《扎松勁羅杉》在一次畫展中被一位收藏家用700萬台幣收購。
徐錦江的畫早就已經被官方認可,中國郵政曾發表過他的一套郵票,從這就可以看出徐錦江的繪畫水平。甚至有人稱他為「中國當代的國畫大師」。
徐錦江不僅演技好,而且繪畫功力也是一流的,被網友戲稱「被演戲耽擱了的國畫大師」。
⑸ 畫人物的國畫大師都有誰
人物畫是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之通稱。中國的人物畫,大體分為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人物畫力求人物個性刻畫得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
隋唐大師閻立本為代表的中原作風的人物肖像畫,繼承了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1年)楊子華和張僧繇的傳統,在把握人物造型和氣質上有所發展,用筆概括,顏色典雅。把肥胖當時尚的現實婦女進入畫面,以吳道子、張萱為代表的人物仕女畫,從唐代初期的政治事件描繪轉向描寫日常生活,造型更加准確生動,在心理刻畫與細節的描寫上超過了前代的畫家。
北宋人物畫的主要成就表現在宗教繪畫、人物肖像畫、人物故事畫和風俗畫的創作上,武宗元、張擇端都是人物畫家中的卓越人物。
明代人物畫家有仇英、唐寅、戴進、吳偉、王諤、朱端,但他們均山水畫成就超過人物畫成就。清代著名的人物畫家有費丹旭、改琦、焦秉貞、丁觀鵬和郎世寧等。
現代流行畫漫畫中的人物,大多以日本動畫為主,所畫的人大都屬於隨筆類,不太講究畫的門路。
人物畫家有劉大為、何家英、周思聰、杜滋齡、趙曼、梁占岩、隋強、仇占國、任惠中、石齊、李振凱、張東林、成忠臣、劉文西、方增先、方人也等畫家。
⑹ 中國當代國畫大師有哪些
1、蘇聯春
蘇聯春,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人事部一級藝術委員、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一級創作員、中國京海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新聞國際出版社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和合畫院副院長、北京鴻舟瀚海書畫院院長、國家人事部授予「著名國畫藝術家」稱號,
中國陶瓷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景德鎮學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代表作品有《百虎圖》、《王中王》、《初生牛犢不怕虎》、《小憩圖》等。
2、蔡建剛
蔡建剛,現居北京,結業於清華大學中國畫高研班,擅長中國花鳥畫,山水畫,二十餘載潛心研究。
現為中國國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洛陽王城書畫院副院長。
代表作品有《紫氣東來》、《盛世天香》、《舞東風》等
3、趙松泉
趙松泉(1914—2012),中國著名畫家,擅長花鳥、山水,工書法;祖籍江蘇溧水;1934年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畫風師承徐渭、任伯年、吳昌碩諸先賢,並多有創新。
八十多年來他精研花鳥畫創作,造詣頗深。作品曾在美、法、意、德等二十多個國家或地區展出,曾應美、日、韓、菲等國邀請講學,並受聘於美國聖若望大學任美術教授。
他的畫曾被作為禮品贈送給里根、馬科斯、朴正熙等名流。他與葉公超、馬壽華等合作為台北中山紀念堂精心繪制的巨幅《四季長春圖》,將永遠陪伴著孫中山先生。1988年自台灣回歸家鄉定居;2012年去世。
代表作品有《四季長春圖》、《天寒有鶴守梅花》等。
4、劉大為
劉大為,1945年生,祖籍山東諸城。1968年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系。198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
現任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主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教科文組織下屬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主要作品《布里亞特婚禮》、《雛鷹》、《幼獅》、《張華壯曲譜新篇》、《小米加步槍》、《漠上》、《陽光下》、《馬背上的民族》、《晚風》、《輝煌之路》、《帕米爾高原的婚禮》、《草原上的歌》、《巴扎歸來》、《人民公僕》、《雪線》、《遠山》、《雪域生靈》等。
5、趙完璧
趙完璧(1904年-1994年),自幼酷愛藝術,十六歲進張瀾先生主辦的南充舊制中學藝術班,一九二七年入上海新華藝術大學,得潘天壽、諸聞韻精心指導。
回川後曾任國立成都師范大學藝術系教授,四川私立美專教授。一九三八年創辦四川私立岷雲藝專任校長至解放。後為省政協五屆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代表作品《江山一覽圖》。
⑺ 橫濱流星主演電影《墨繪今生》 為拍戲苦練水墨畫,你怎麼看
《墨繪今生》這部電視劇中有很多水墨畫的存在,而演員為了拍好這場戲,苦練水墨畫,也是為了讓劇情更加逼真。
⑻ 我想知道有關動畫片《山水情》的所有信息
片名:《山水情》 品質:水墨動畫片
片長:19分鍾 攝制單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出品時間:1988年 編劇: 王樹忱
總導演:特偉 導演 :閻善春 馬克宣
人物設計:吳山明 背景設計:卓鶴君
水墨工藝設計兼攝影: 段孝萱
動畫設計: 孫總青、姚忻、 陸成法、徐建國、金忠祥
攝影:樓英 攝制:施有成、孫梅華
作曲: 金復載 古琴獨奏:龔一
演奏:上海電影樂團 指揮:王永吉
獲獎情況:
1988年獲首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片大獎;
1989年獲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廣播電影電視部1988年優秀影片獎,首屆全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大獎,蘇聯第一屆莫斯科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勇與美獎,保加利亞第六屆瓦爾納國際動畫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89上海文化藝術節優秀成果獎;第一屆中國電影節短片匯展紀念證書。
1990年獲加拿大第十四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1991年獲89-90年度上海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1992年獲印度孟買國際短片、紀錄片、動畫片電影節最佳童話片證書獎。
1993年獲第三屆全國電影電視聲音學會獎二等獎。
總導演:特偉 詳細>>
著名美術片導演、漫畫家。1960年特偉把水墨畫的技法與風格引入動畫電影,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震驚國際動畫界。特偉作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首任廠長,在數十年中積極拓寬動畫片種,堅持走民族化道路,為中國動畫片貢獻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一系列經典作品。
編劇:王樹忱(1931-1991)
曾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編導,上海市美協漫畫藝委會主任,《漫畫世界》編委。 導演的動畫作品有《哪吒鬧海》、《天書奇譚》等。
人物設計:吳山明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上個世紀水墨人物畫以「現代浙派」為一大勁旅,出身於現代浙派的吳山明開創了不同師輩的「當代吳家樣」,其意象、境界和筆墨之美,顯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在當代畫壇上獨樹一幟。
作曲: 金復載
1942年生於上海。長期從事影視音樂的創作,動畫電影作曲代表作有:《哪吒鬧海》、《三個和尚》、《山水情》、《雪孩子》、《寶蓮燈》、等。曾獲「金雞獎」、「飛天獎」、「童牛獎」等多項優秀作曲獎。
古琴獨奏:龔一
上海民族樂團一級演員。1954年學琴,1966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師從12位琴家,繼承積累了大量古曲,在倫敦、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次舉行過古琴獨奏音樂會。本著「望今制奇、參古定法」之原則,他對琴樂進行大膽而穩重的革新,在演奏、打譜、度曲、教學上均有所建樹,
山水情》:號稱中國近十年動畫片之最。該片融入了中國的道家師法自然、與世無爭思想和禪宗明心見性的靈感。傑出的水墨技法與古琴技藝無不出自大家之手。折服無數中外人士。絕對可以作為劃時代的見證。(轉自:80年代的動畫片大全)
含蓄、蒼勁的《山水情》,在空靈的山水之間更加重了寫意的筆墨,相比之下,畫功也尤其顯得純熟,其中還大量使用了古琴曲,也大大豐富了這部美術短片深邃、悠遠的人文情懷。
整部作品,充滿了詩意,讓人完全陶醉在水墨製成的山水之間。1988年的水墨動畫,相較之以前的作品已經趨於完美,無論是靜景還是活物都完全融入國畫的寫意之中,讓人心曠神怡。最後少年的一曲古琴(我對這一曲感慨很深,實屬經典),將動畫推向了高潮:融入少年對老者敬仰和師徒之情的樂聲帶動著畫面變化……讓每個觀眾從內心感受到動畫者們要表達的「山水情」……如果說《小蝌蚪找媽媽》完美的用水墨表現了動物惟妙惟肖的動作——賦予了水墨動畫生命的話,那麼《山水情》則賦予了水墨動畫中國詩畫般的心靈,向世人展現了中國的美。(轉自東方夷 中國動畫曾經的輝煌 山水情)
該片最大的特點在於充滿了隱喻性,充滿了中國式的優美韻味。那把琴是文士某種精神品質的物化;文士在最後離開走向茫茫前途時,除了水墨畫出的重重山巒,還有呼呼的風響徹耳際,這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喻。(
⑼ 國畫名家及擅長
黃金亮,擅長傳統水墨人物。
黃金亮,字無可,號半月軒主人。擅長現代水墨人物畫和古裝人物畫。曾在河南、安徽、揚州、珠海及日本、馬來西亞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有書畫集《無可畫選》,散文集《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書畫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長城博物館以及各地畫廊、畫院、書畫愛好者收藏。其藝術成就曾被《美術報》《中國書畫報》《國畫家》《藝術觀潮》《藝術探索》等媒體專版介紹。
黃金亮現為《藝術管理》主編,當代青年篆刻家協會理事,香港亞洲美術家協會理事。
2004年,作品入選首屆中韓青年書畫交流展。同年7月應吉隆坡馬來西亞創價學會邀請,赴馬來西亞參加學術交流,並在吉隆坡馬來西亞創價學會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個人畫展。2005年,赴日本久留米大學舉辦畫展。同年獲安徽省青少年文學藝術作品大賽青年組一等獎。2006年7月,獲紀念周恩來逝世三十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銀獎。作品入選《紀念周恩來逝世三十周年全國書畫大賽優秀作品集》。2007年1月,作品入選《當代書畫名家珍品博覽》。2007年2月,獲第二屆唐詩頌詞元曲全國書畫大賽,金獎。2007年4月,作品入選《當代傑出書畫藝術家新作博覽》。2007年4月,在安徽蕪湖舉辦「黃金亮書畫藝術展」。2007年5月,獲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5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金獎。2007年6月,獲得「21世紀中國書畫藝術百傑」稱號。2007年6月,作品入選《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名作選萃》。2007年6月,紀念歐陽詢誕辰145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金獎。2007年7月,獲得「當代實力派書畫百家」稱號。2007年11月,獲紀念康有為逝世8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金獎。2007年11月,獲得「中國當代德藝俱佳書畫藝術家」稱號。2007年11月,作品入選《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名作典藏》。2008年成功啟動「帶著我的女人上路」黃金亮仕女畫全國巡展。
黃金亮是80後青年一代中唯一能同時擁有「作家、書法家、畫家」之稱者,著名畫家劉大為說:「深厚的生活氣息、揮灑自如的筆觸、清雅悅目的色彩、標新立異的豐富構圖,已構成了他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使他在傳統技法和表現當代人文風貌上找到了新的定位。」
代表作品
大型古裝人物長卷《雨霖鈴》
十二條屏仕女圖卷《後宮秋怨》
百幅系列仕女《曉苑清風》
古裝歷史人物畫《虞美人》
《黃金亮人物畫選》序◎劉大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青年畫家無可是我在一次畫展中認識的,展覽期間他的一系列人物作品已表現出扎實的造型技巧與構思創意巧妙結合的綜合藝術素質。特別是他的古裝仕女人物組畫《雨霖鈴》,顯示了他在人物畫技法上的堅實基礎和創作才能,以及駕馭重大主題的能力。此畫在美術界迅速引起廣泛關注,並被中國長城博物館收藏。
2005年無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藝術院校,在校期間他勤奮創作,筆耕不輟,這一時期他積極活躍在全國畫壇,完成了《後宮秋怨》《曉苑清風》等一批優秀作品。由於他在人物畫方面的成績,他多次應邀為省和全國各類代表團出訪創作禮品畫。數年前他曾東渡日本舉辦畫展,對於一個年輕的畫家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他原有的中國水墨畫的深厚底蘊使他在中國人物畫的探索和研究中有了新的突破。從他的新作中運用多種畫風和技法的大膽嘗試,不難看出其中永恆的中國傳統水墨畫的詩情畫意,以及對國畫筆墨神韻的深刻體悟。深厚的生活氣息、揮灑自如的筆觸、清雅悅目的色彩、標新立異的豐富構圖,已構成了他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使他在傳統技法和表現當代人文風貌上找到了新的定位。
縱觀無可的繪畫發展歷程,我覺得他是一個尊重傳統又不拘泥於傳統的優秀畫家,他的經歷使他有機會去做多方面的嘗試,融會東西文化而提煉出有助於自己專長的創作概念,目前僅僅是他又一個新的創作和探索期的開始。我相信憑他一貫勤奮敬業的態度和對中國畫藝術的熱愛,未來他在國畫領域定能更上一層樓。
數風流人物還看無可◎宋浩浩(作家,學者)
故鄉在安徽的著名青年畫家黃金亮先生,乃得徽地錦綉江山之助,在我看來,他當是當代青年人物畫家中最傑出的一位。縱觀當代,被稱為畫家者如作家一般,比比皆是,但成之者寥寥,故當今無數畫家作家者流不過畫匠寫手而已。然黃金亮先生卻不落凡俗,戛然獨造,在中國古典人物、花鳥畫天地里自由馳騁,獨樹一幟。黃金亮先生字無可,乃出自《論語·微子》篇之「我則異於是,是無可無不可」一句。他以此典故為字,實為自勉,無可與無不可,正是一種「乘物以游心」般的自由境界,是一種藝術創造的心理前提和追求。無自由之心即無馳騁之境,無馳騁之境即無自由之畫意,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然當代青年畫家能悟此道者亦鮮矣,無可先生不但精通繪畫書法,還旁通文學,小說、評論、散文、詩歌無所不涉,皆功力不俗,讓人驚羨。當代有些畫家,終其一生境界難以提升,不失之於疏淺之學問,便礙於天賦不足,無可先生縱跨文學繪畫書法諸多門類,多棲多產,成就卓著,天賦之高自已不用多言。
明代畫家董其昌曾言,「繪畫之事,胸中造化吐露於筆端,恍惚變幻,象其物宜。足以啟人之高志,發人之浩氣」,繪畫通達內心、發人浩氣的精神活動,更是一種追求。董其昌主張藝術家要純潔自己的心靈,只有安謐純凈之心靈才能表現天地之大美,才能澄懷味象,含道暎物。無可先生是一個有「童心」的人,與我幾次交往之中,我皆發現了他那種可愛而幽默的談吐,這與他成熟的畫風以及流暢的書法是配不上號的,但這似乎又是必然的結果。同是明代學者李贄曾深刻地分析過藝術家之童心對藝術創造的促進作用,無可先生的稚氣正是他的純凈安謐心靈的體現,也正是其作品臻得極高境界之原因。
畫家大致可分為四類,昔賢有雲:「才人之畫,品高而度遠;詩人之畫,風雅而神韻;奇人之畫,超邁而味苦;畫人之畫,寫真而作假矣」,一類才人之畫如吳道子、一類詩人之畫如王維、一類奇人之畫如徐文長、一類畫人之畫則乃當今畫壇之芸芸眾匠耳。無可先生之畫,有才人之氣因其天賦甚高;有詩人之意因其旁通詩詞歌賦;亦有奇人之姿,因其少年游學,遍歷中華,大學時代即已於日本、馬來西亞諸國舉辦過畫展,攬天地之奇氣,融於筆端,故其筆下之人物,皆淡逸悠然,瀟灑空靈,渾然天成,境界不凡。
我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先生,曾這樣在評論文章中盛贊無可先生「深厚的生活氣息、揮灑自如的筆觸、清雅悅目的色彩、標新立異的豐富構圖,已構成了他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使他在傳統技法和表現當代人文風貌上找到了新的定位」,劉先生造詣深厚,名滿天下,見過青年畫家無數,然獨對無可兄弟如此激賞,已可見無可在主流畫壇已有不可替代的席位,並將有無限廣闊的藝術創作前程。
在繪畫風格上,我覺得無可先生的畫風近於六朝,六朝時代,極重神韻,故東晉畫家顧愷之首倡「傳神」之說,南朝齊梁間畫家謝赫則提倡「氣韻」之說,傳神與氣韻乃人物畫最基本也是最高境界的要求。接觸過中國美術史和繪畫創作的人皆知,山水易摹,人物難寫,山水似與不似無絕對之標准,不似此處之山水,自有相似之山水處。然人物則不同,李白蘇軾自古僅此數人,若畫之於紙,不似則拙,若名家之作則遺笑千古矣。山水畫乃萬橋同歸,而人物畫則是獨橋小徑,此亦歷代山水大師多而人物大家鮮之故也。無可先生表現人物,寥寥數筆,線條一出,神韻已出,無論畫採菊東籬之陶潛還是深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柳永,無論是月下花前的窈窕仕女還是怒目而心善的鍾馗,皆藏而不露,簡約空靈,栩栩如生,極富表現力,深得人物之精髓,氣質之神韻。
唐代畫家學者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里,將畫作與畫家分為上古下古多個時代,他說「上古之畫,跡簡意淡而雅正,顧陸之流是也;中古之畫,細密精緻而臻麗,展鄭之流是也;近代之畫,煥爛而求備」,意思是說每個時代崇尚的畫風並不相同,畫家也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張彥遠生出相門,藝術造詣極深,看得亦遠,此處他非厚古薄今,實亦批判當時之浮躁畫風,很難說出上古之畫與中古之畫以及當世之畫的區別,名畫自有其出名之處,名家亦自有其得名之因。若當今之為畫者能汲取上古之跡簡意淡之神,融匯中古之細密精緻之韻,加之天賦與勤勉,則為名家大家又何難?無可先生,常觀古人之畫,每在全國各地展覽館、美術館,遇歷代名畫佳作,便廢寢忘食流連終日於畫前,含英咀華,深刻體悟,神接千載,意會古賢。其實,無論畫家書家或學者詩人,悟性乃天資之首因,悟性高則天資深,無可先生勤奮而敏銳,畫作古之大家畫風實屬正常,正所謂水到而渠成也。
無可先生曾贈我一幅仕女圖,這是我問他特意索取的一幅畫,因為我們都喜歡明代才子唐寅。唐寅善畫仕女是天下皆知的,無可先生少年即以唐伯虎之仕女為範本,仔細精研,博採眾長,綜合唐代仕女圖之畫風,故得今日之境界。
作為一個人物畫家,將來即使走遍四海五洲,也不能錯過寧謐和恬雅的蘇州,我虛長幾歲,年華虛度,將來希望無可先生可以來我的故鄉賞一賞流水小橋,畫一畫仕女桃花。君可看,我的那位蘇州先輩唐伯虎,半醉半醒間在桃花樹下,畫完窈窕的仕女後,這般嘆道「酒醒只在花間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這正是「無可無不可」的自由境界,正是藝術創作的最佳時機,花開花落年復一年,一年會有一年的收獲,願無可先生,憑借自己過人的天資和超乎常人的勤奮,早日成為海內矚目的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