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帝國的毀滅
國電影《帝國的毀滅》將鏡頭對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後12天
在獲得本屆奧斯卡獎提名的外語片中,沒有一部如《帝國的毀滅》一般在全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在這部德國影片中,以往只是作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當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鏡頭對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執導該片的是德國著名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過獲獎影片《柏林蒼穹下》的德國傑出演員布魯諾·岡茨。該片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的驕人票房,同時也引發了評論家的眾多非議。觀眾普遍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不過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說:「我的電影非常有爭議。作為電影人,我們向當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個魔鬼,而是一個人。我很為這部電影自豪。」該片贏得了德國頂級電影榮譽獎之一的巴伐利亞電影觀眾獎。
幾天前,由奧利弗西斯貝格導演的德國影片《毀滅》(Der Untergang)開始在法國公映。電影院場場爆滿,巴黎媒體更是持續高燒,每天都有人議論這部富有爭議的影片。趁熱看完之後,筆者相信這是迄今為止反思納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該片將希特勒還原成一個普通人,而不再讓所謂的「魔鬼」充當人類良心的替罪羊。
該片去年9月份在德國甫一公映便引發爭論,因為它打破了一個禁區,「打開了重評納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貝格將希特勒從魔鬼還原成了人,還原成一個「可能引起人們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體熱炒的影響之下,短短一個月內有300萬人被勸進了電影院。當月,《漢堡周刊》為這部影片做了17頁的專題報道;德國歷史學家第45屆大會上甚至同意專為該片舉行一天辯論;德國前總理科爾也斬釘截鐵地說,這部電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毀滅》的創作來自歷史學家約阿希姆費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後的女秘書特勞德爾瓊格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2002)。瓊格生於1920年的慕尼黑,22歲時被希特勒選作私人秘書。她一直供職到希特勒自殺並記錄了希特勒的遺囑,最後和一支小分隊一起逃出地堡。令許多人不安的是,在這個打字員的記憶里,希特勒是個有教養、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領袖。當她打錯了字或做錯了其它什麼事,希特勒總能寬大為懷。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殺,瓊格對他始終心存敬意。該書還透露,希特勒是一個素食主義者,是一個對狗有著深情厚誼的人。與情人愛娃布勞恩結婚前,他還當眾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讓別人在他的辦公室里放花,因為花會凋謝,他不喜歡看到死去的東西。影片從瓊格的書里提取大量素材,賦予了希特勒極其人性化的一面。
㈡ 《帝國的毀滅》,元首是誰演的,現在多少歲了還有他知不知道他是鬼畜明星
布魯諾·甘茨,瑞士男演員,最為知名的角色是在《柏林蒼穹下》中扮演的天使和在《帝國的毀滅》中的希特勒。2010年,第23屆歐洲電影獎將終身成就獎頒發給布魯諾。
出生日期:1941年3月22日,今年73
他當然不知道,本身是德國人,又不上Nico或者AB站。
㈢ 《帝國的毀滅》求元首扮演者的資料·~~~
布魯諾·岡茨 Bruno Ganz (又譯作布魯諾·甘茨),1941年 3月22日出生於瑞士蘇黎世(Zürich-Seebach)。2004年在《帝國的毀滅》中飾演希特勒。
㈣ 電影<帝國的毀滅中>的那個背叛者希姆萊的全名和他之後的人生結局
作為第一部「正面」描繪希特勒的紀實性歷史反思影片與德國影史上第一部由演員扮演希特勒的影片,《帝國的毀滅》引發的巨大爭議要遠遠超過《華氏911》掀起的政治攻訐浪潮——希特勒是魔是神還是人? 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將鏡頭對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後十二天。 在獲得本屆奧斯卡獎提名的外語片中,沒有一部如《帝國的毀滅》一般在全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在這部德國影片中,以往只是作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當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鏡頭對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執導該片的是德國著名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過獲獎影片《柏林蒼穹下》的德國傑出演員布魯諾·岡茨。該片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的驕人票房,同時也引發評論家的眾多非議。觀眾普遍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可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 劇照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說:「我的電影非常有爭議。作為電影人,我們向當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個魔鬼,而是一個人。我很為這部電影自豪。」該片贏得了德國頂級電影榮譽獎之一的巴伐利亞電影觀眾獎。 幾天前,由奧利弗西斯貝格導演的德國影片《帝國的毀滅》開始在法國公映。電影院場場爆滿,巴黎媒體更是持續高燒,每天都有人議論這部富有爭議的影片。趁熱看完後,筆者相信這是迄今為止反思納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該片將希特勒還原成一個普通人,而不再讓所謂的「魔鬼」充當人類良心的替罪羊。 該片去年9月在德國甫一公映便引發爭論,因為它打破了一個禁區,「打開了重評納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貝格將希特勒從魔鬼還原成了人,還原成一個「可能引起人們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體熱炒的影響下,短短一個月有300萬人被勸進電影院。當月,《漢堡周刊》為這部影片做了17頁專題報道;德國歷史學家第45屆大會上甚至同意專為該片舉行一天辯論;德國前總理科爾也斬釘截鐵地說,這部電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劇照
《帝國的毀滅》的創作來自歷史學家約阿希姆費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後的女秘書特勞德爾·瓊格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2002)。瓊格1920年生於慕尼黑,22歲時被希特勒選作私人秘書。她一直供職到希特勒自殺並記錄了希特勒的遺囑,最後和一支小分隊一起逃出地堡。令許多人不安的是,在這個打字員的記憶里,希特勒是個有教養、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領袖。當她打錯了字或做錯了其它什麼事,希特勒總能寬大為懷。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殺,瓊格對他始終心存敬意。該書還透露,希特勒是一個素食主義者,一個對狗有著深情厚誼的人。與情人愛娃布勞恩結婚前,他還當眾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讓別人在他的辦公室里放花,因為花會凋謝,他不喜歡看到死去的東西。影片從瓊格的書里提取大量素材,賦予了希特勒極其人性化的一面。
㈤ 希特勒扮演者去世,你還看過他哪些作品
布魯諾·甘茨,一路走好
很多人因為《帝國的毀滅》的元首,而認識他。但在我心中,布魯諾·甘茨依舊是《海蒂和爺爺》中慈祥的老年、《永恆與一日》中苦惱的中年、《柏林蒼穹下》斗爭的青年。
㈥ 二戰這人是誰
這是希特勒最後一任私人秘書 榮格 女士
全名:Gertraud "Traudl" Junge(格特魯德·特勞德·榮格,生於1920年3月16日 – 卒於 2002年2月10日 享年81歲) w德國元首最後一任私人秘書,服務於1942年12月至1945年4月 。
2001年4月,81歲的她接受了傅勞·瓊格的采訪,這次采訪之後被製成影片《帝國的毀滅》
相關資料詳見網路——特勞德·瓊格 詞條
以下為《帝國的毀滅》劇照:
㈦ 帝國的毀滅希特勒扮演者
電影《帝國的毀滅》(Der Untergang)中,扮演Adolf Hitler的是瑞士演員布魯諾·甘茨(Bruno Ganz)。
主要參演作品:
1976:《O女侯爵》
1977:《美國朋友》
1979:《諾斯法拉圖》
1980:《5%的危險》
1983:《白城》
1987:《柏林蒼穹下》
1998:《永恆的一天》
2000:《逐夢鬱金香》
2002:《愛潑斯坦之夜》
2003:《馬丁·路德》
2004:《帝國的毀滅》
2006:《鋼琴神童》(《想飛的鋼琴少年》)
2007:《沒有青春的青春》
2008:《時光之塵》
2008:《巴德爾和邁因霍夫》
2008:《生死朗讀》
2009:《茱莉亞不見了》
2009:《偉大的雄貓》
2010:《黑暗中的色彩》
2010:《結束就是我的開始》
2010:《公用電話》
2010:《不明身份》
2011:《馬上少女》(《Sport de filles》)
2013:《去里斯本的夜車》(《Night Train to Lisbon》)
2014:《失蹤順序》(《In Order of Disappea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