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演員

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演員

發布時間:2022-08-04 01:49:57

1. 有部老電影叫《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可是那些演員看起來不年輕啊,像25歲以上,有的還像三十幾歲,不

那才貼近生活,以前得人看老,不象現在人知道保養

2. 電影演員曾演過《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里李克明的演員劉增慶誰知道他的情況。麻煩介紹一下唄。謝謝,很喜歡

劉增慶,(1930-1985)原來是大連四中的一位物理教師,學生時代就是一個戲劇愛好者,參加工作以後經常在旅大教師文工團參加業余演出,經過申請並經旅大文教局同意,1954年夏天他考取了北京電影演員劇團,此後連續在《神秘的旅伴》、《虎穴追蹤》、《如此多情》、《雲霧山中》、《笑逐顏開》等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1957年13期的《大眾電影》曾對他做過專題介紹。劉增慶此後因為長期兩地生活,生活負擔太重,這個時期愛人患了重病,父母身體也不好,於是向廠里申請調回大連,到大連話劇團工作,廠里很痛快就答應了,據《電影世界》1982年5期介紹,這是1962年7月的事情。那段時期,趕上國家困難時期,不可能每年拿出大筆資金給電影廠拍片,大躍進時期成立的武漢、山東、江西、內蒙古電影廠都撤並了,大批演員無所事事,只好排演話劇在舞台上演出靠知名度掙點零花錢,為此,周總理曾下令精簡電影廠人員,劉增慶回大連就有這個背景因素在內。1962年,《我們村裡的年青人》拍攝續集,劉增慶也從大連再度回到長影,據說拍戲的時候心情很不好,因為妻子患病,孩子在家無人照顧,他把五歲的小兒子星坡也帶來了,在山西和長春之間奔波。和上集相比,他憔悴得厲害,瘦了很多,我在看小人書的時候,感覺上下集形象差了很多。劉星坡回憶拍攝的時候,導演曾經給了他一個鏡頭,讓他在門口趕幾只小雞,一直趕到老鄉家院里,可惜這個鏡頭後來給刪去了。此間有一天,在長影內景拍攝時,正逢周總理陪同朝鮮領導人崔庸健到廠內參觀,此前劉增慶一個勁地趕小孩子出去,他就是賴著不走,總理看見在場玩耍的劉星坡,親切地將他抱在懷里並合拍了一張照片,並將一個小徽章別在他的身上,此情此景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回憶,「那種幸福的感覺伴隨了我很多年」,幾十年以後,已經是大連機車廠職員的劉星坡曾有回憶文章刊登在《大連日報》。劉增慶文革中在秋林公司站櫃台當營業員,但是每天有大量的人慕名前去觀看,攪得商場無法營業,又先後安排在大連鋼廠和建築公司工作。文革後,劉增慶落實政策,被安排在大連話劇團擔任編劇工作,並參加了一些話劇的演出。他編劇的話劇《命運》在大連公演時曾受到觀眾的歡迎。《大眾電影》刊物曾在1983年第2期彩色畫頁「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對其進行了簡單介紹,還刊登了他的一張近照和參加話劇《趙錢孫李》的劇照,歲月和生活的磨難已使他失去了往日的風彩,難見當年長影小生蹤影。1985年,在家中休息的劉增慶因煤氣意外泄漏而去世。據他的兒子回憶,劉增慶那天在家剛剛送走了一個采訪的記者,回到家中修理煤氣爐子,開關沒有關好,偏偏劉增慶有嚴重的鼻炎,沒有察覺漏氣,回到屋裡就躺在床上睡覺了,她的愛人那天正好出門沒帶鑰匙,回到家中沒有叫開門,以為劉增慶出去了,又到鄰居家坐了一會,等察覺出有異常情況已經晚了。2009年10月4日,我在大連中山公園舊物市場看到一些60年代的《電影藝術》雜志,封面上寫著「長春、劉增慶」,我想,這一定是劉增慶生前訂閱的刊物,作為一名電影演員,他時刻在為自己「充電」,在一篇趙丹談表演的文章上,畫了很多道道。不知道為何在劉增慶故去20多年以後,他遺留下來的刊物出現在舊書攤上。出於對這位已故演員的崇敬,我將它買了下來。

3. 著名演員、表演藝術家金迪去世,她出演過哪些作品

《昆侖鐵騎》、《冬梅》、《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集)》、《女跳水隊員》《熊跡》、《女交通員》、《暗礁》、《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北京)》等等,這些都是她比較優秀的作品。

4. 蘇里的人物生平

蘇里(1919年-2005年),原名夏傳堯,安徽當塗人。電影導演。1937年參加八路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抗大文工團戲劇隊隊長、指導員、 副團長。 1947年在四平攻堅戰中立大功一次。後任武漢軍政大學文工團副團長,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副導演。建國後,歷任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副廠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影協第三至五屆理事。導演的影片有《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紅孩子》《劉三姐》,與武兆堤合導《平原游擊隊》等。
1919年1月26日生於安徽省當塗縣一個皮匠家裡。1938年加入抗大文藝工作團,開始話劇表演。1945年任東北軍政大軍戲劇隊長,1949年調入中央文化管理局,後任東北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前身)導演。1955年合作導演了《平原游擊隊》以後,獨立導演了《哥哥和妹妹》、《青春的腳步》、《紅孩子》等影片。1959年蘇里執導的《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蘇里1960年拍攝的《劉三姐》又為我國影壇奉獻了一枝奇葩,該片獲1960年第二屆百花獎中四項大獎。
蘇里還是全國文聯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曾任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副廠長,吉林省影協副主席。
印象蘇里的「兩次半」采訪盡管時間的步伐一如往昔,《劉三姐》的影響卻是歷久彌新,當張藝謀接手導演桂林山水大型實景歌劇《印象·劉三姐》的豪華版本,當《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又有電視劇推出,當《電影傳奇》請來郭振清的兒子郭小清和方化的兒子方誌丹重現《平原游擊隊》的經典時,我們知道,有些東西是會被人永遠銘記的。曾經電話采訪過蘇里老先生「兩次半」,一次是因為《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另一次是《劉三姐》。老人因為哮喘的原因聲音很輕,卻聽得出話語里的鏗鏘,說到四十多年前自己「不惑」之年時拍攝的影片,依舊激動不已,彷彿回到了那個火紅的歲月。長影很多人管蘇里叫做「拚命三郎」,因為拍《劉三姐》時他被開水燙傷全身,冒著酷暑在擔架上完成影片拍攝。講到興起處這位八旬老人竟也「什麼花開節節高,什麼水中起高樓」地唱起來。講到《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如何處理情感戲時,他說年輕人很直爽,表現情感的方式很直接,應該抓起女孩子的手讓她摸摸心跳的感覺。記得本報「電影百年」在做《冰山上的來客》時,我曾向老人問起這部影片的導演趙心水,蘇里導演特別向本報表達了對自己第一個學生英年早逝的懷念之情,說得很是動情。這就是最後的半次采訪。就讓那些山歌和年輕人的勞動和愛情沉浸在光影中不朽吧。願蘇老一路走好!蘇里從影三十餘年,參加了十六部故事片的拍攝工作,其中執導影片十二部。他的作品盡管題材多種多樣,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時代感強,生活真實。他曾說:「離開了生活,我就很難導戲,就像孩子沒有娘的奶吃一樣。」蘇里對於探索電影導演藝術,有著廣泛的興趣和奮進的精神,正因為如此,使他不斷取得成功。
人物年表
1919年 生於安徽當塗縣一個城市貧民家庭;
1929年安徽當塗縣第五小學; 1931年安徽省蕪湖高級農業職業中學;
1935年安徽當塗縣四合山蠶種製造場任技術助理員;
1937年離家與同學乘船去武漢;
1938年在武漢國民革命軍48師暫留;
1938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1大隊9隊學員,畢業後改名蘇里;
1938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4大隊10隊學員;
1938年 抗大文工團員,參加創作演出話劇《日出》等;
1939年隨抗大總校到晉綏敵後邊辦學邊參加抗日戰爭。此間創作演出了《戰陳庄》《青天白日》《民兵上前線》《太行風雲》、京劇《忘宋鑒》《四郎探母》《打魚殺家》《將相和》等;
1945年 抗大文工團團員,從延安到東北;
1946年東北軍政大學文工團員、副團長,參加創作《舊恨新仇》《姑嫂擀麵》《小八路》等;
1947年與武兆堤、吳茵共同創作歌劇《鋼骨鐵筋》。
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回到自己隊伍中來》飾匪連長
1948年 參加東北局宣傳部召開的文藝宣傳工作會議,會上成立東北文委,被選為戲劇委員;
1949年 作為東北戲劇界代表,到北京參加中華全國第一次文藝工作者代表打回,受到周恩來接見,決定調入電影界;
1949年 文化部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 1950年 在伊琳、李恩傑導演的《保衛勝利果實》影片中任副導演並兼演角色;
1951年 文化部電影局,期間為拍《鋼鐵運輸線》到朝鮮深入生活;
1952年 在呂班導演《六號門》影片中任副導演;
1955年 在嚴恭導演的《祖國的花朵》影片中任副導演;與武兆堤
1955年 與武兆堤聯合導演《平原游擊隊》;
1956年 導演《哥哥與妹妹》;
1957年 與嚴恭聯合導演《青春的腳步》;
1958年 導演《紅孩子》;獲1980年第二次金江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
1959年 導演《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集);
1959年 作為中國電影代表團團員訪問越南民主共和國;
1960年 導演《劉三姐》;獲1960年第二屆百花獎中四項大獎;
1963年 為拍攝中越合拍片《連枝的榕樹》與攝影李光惠、美術王興文到越南工作;
1963年 與尹一青聯合導演《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集);
1966年 與袁乃晨聯合導演《戰洪圖》; 1972年 與王炎聯合導演革命樣板戲影片《奇襲白虎團》;
1978年 與張健佑聯合導演《嚴峻的歷程》;
1979年 任長影副廠長;
1980年 導演《春眠不覺曉》;
1984年 導演《點燃朝霞的人》;
1993年 應邀為洛陽電視台6集電視片《浴血洛陽城》、吉林電視台4集電視片《痴情》擔任顧問;
1996年 榮獲吉林省文藝最高成就特別獎;
1999年2月2日 長影為蘇里和袁乃晨舉行「著名電影藝術家蘇里袁乃晨80華誕及從影50周年紀念座談會」。

5. 著名演員、表演藝術家金迪去世,她的一生有哪些作品

有前進再前進、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花好月圓、升華、豪華聚餐會。

6. 電影演員龐學勤的妻子

前夫人:楊洸是五、六十年代的著名電影演員,曾在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中飾小翠、《冰上姐妹》中飾王冬燕,2004年去世。
二夫人:高山英子。

7.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的劇組成員,現如今怎麼樣了

1959年《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全國放映,主要講述了農村青年在大幹水利建設中的勞動中的愛情,本片以其濃郁的山西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時代特徵、詼諧生動的人物和台詞給廣大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如今這部影視劇從開拍到如今已經七十多年了,那麼你還記得這部影視劇里的成員嗎?如今都怎麼樣了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聊一聊。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是一部經典優秀的好影片。反映年輕人在農村施展才華大有作為的故事。劇中人物及演員形象讓人難忘,雖然幾十年了,提起這些還是歷歷在目,《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是一部非常難得,具有正面教育意義的優秀影先。可以說是百看不厭的經典之作。

8.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在哪一年推出了續集

1963年推出續集《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共有兩集,其中1959年推出的由蘇里執導李亞林,梁音,金迪,楊洸主演的第一集上映,1963年仍然由蘇里導演的第二集也上映了。影片是以修紅旗渠為中心,反映了當時的年輕人勇於創新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導演簡介:

蘇里。中國電影導演,原名夏傳芫。生於安徽當塗。1938年加入抗大文藝工作團,開始話劇表演。1945年任東北軍政大軍戲劇隊長,1949年調入中央文化管理局,後任東北電影製片廠導演。

1955年合作導演了《平原游擊隊》以後獨立導演了《哥哥和妹妹》、《青春的腳步》、《紅孩子》等影片。其中《紅孩子》獲1980年第二次金江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劉三姐》獲1960年第二屆百花獎中四項大獎。

9. 著名演員、表演藝術家金迪去世,她的一生有何成就

著名演員、表演藝術家金迪,原名金慧琴,曾用名金狄,於1933年2月25日出生於上海,2022年4月3日逝世,享年89歲。

金迪的成就非常多,如:1956年獲第一屆全國話劇匯演演員獎。1960年被授予“二十二大明星”之一。1987年任導演,執導了電視劇《升華》、《豪華聚餐會》和《歌舞熒屏——深圳》。2017年獲第16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特別榮譽獎。2020年,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表彰。

金迪雖然離世了,但其留下的經典作品、做人態度永遠留在我們心中,她的身影永遠留在了影視上,這也許就是老藝術家為演藝界做的貢獻,希望她一路走好。

10.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小翠的扮演者

楊洸,1932年8月--2004年6月15日。

主要作品有《無窮的潛力》,《冰上姐妹》等。

1959年:《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 飾演:小翠

閱讀全文

與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