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香港四大探長是哪四位
香港四大華人探長是呂樂、藍剛、顏雄、韓森。
1、呂樂,「四大探長」之首,60年代升任港島和九龍區總華探長,任職期間身家累積至5億元,被稱為「五億探長」。
2、韓森,1969年升為總華探長,1999年病死台灣,但港府窮追其貪污資產。2006年,韓森後人向港府主動交出約值1.4億元資產作為交換條件,與廉署達成庭外和解協議,結束拖拉30年的官司。
3、藍剛(1920年-1989年),綽號無頭,原名藍文楷,嫌名字太文弱,入警隊後改名藍剛。
4、四大探長的最後一位是顏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的尖沙咀、油麻地一帶,還屬於九龍的邊緣地帶,集中了許多的棚戶區,也因此成為黑道勢力爭奪的焦點所在,從總警司葛柏到四大華探長,均和這個地區關系緊密,顏雄更是這個地區的地頭蛇。
注意事項
據香港明報報道,香港藝人曾志偉的父親曾啟榮當差年代,貪污盛行,至廉政公署成立後,大力打擊警隊貪污,但不少涉貪警員聞風先遁潛逃異地,一直被廉署通緝。其中,貪污極多的「四大探長」呂樂、韓森、藍剛及顏雄,如今只有顏雄仍在世,其餘3人已客死異鄉。
「四大探長」之首呂樂,60年代升任港島和九龍區總華探長,任職期間身家累積至5億元,被稱為「五億探長」,他於1974年潛逃加拿大,過去30餘年多居於台灣,去年5月12日因胃癌病逝加拿大。
至於1969年升為總華探長的韓森,1999年病死台灣,但港府窮追其貪污資產。2006年,韓森後人向港府主動交出約值1.4億元資產作為交換條件,與廉署達成庭外和解協議,結束拖拉30年的官司。
至於顏雄的消息外界所知甚少,據傳媒去年5月報道,他去年仍定居於泰國,但近況未明,亦曾傳說他身體欠佳及行動不便。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四大探長故事
『貳』 求2020年電影《追龍番外篇之十億探長》,鄭則仕、徐冬冬主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D6jA5NlCD2c2CT5lktjDVw
『叄』 香港四大探長是誰
呂樂、韓森、藍剛、顏雄。
1、呂樂
呂樂(1920年5月16日-2010年5月13日),又稱雷洛。1920年5月16號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附城鎮鹿境鄉新南村(現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附城鎮鹿境鄉新南村),後來全家人偷渡去香港。
打拚多年,當上了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污機制,後淪為香港通緝犯。
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4位通緝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2010年5月13日,呂樂於加拿大病亡。
顏雄的最後職務,便是油麻地警署的探長,此前韓森一直在油麻地一帶任職,直至被提升為油麻地的探長,後來又調任旺角警署擔任探長。正因為這一原因,廉政公署在那個時期,工作重點便放在這個區域,尤其是油麻地一帶。
『肆』 請問,一個男電影明星很矮的、說話的聲音很清亮,曾在《鬼馬智多星》中演探長,他是誰
泰迪·羅賓,香港藝人,演員,自幼喜愛音樂,中學時期便組織「花花公子」樂隊,60年代中期一度走紅。1970年進入電影界,主演《愛情的代價》。1973年赴歐美,後在加拿大定居結婚。1979年返港,任電影監制,主要有《點指兵兵》、《胡越的故事》《我愛太空人》、《愛在別鄉的季節》、《誘僧》等。泰迪羅賓做過導演、監制、電影音樂、出品人,為香港電影出過不少力,90年代後淡出,偶爾在一些頒獎典禮上出現。
『伍』 鄭則仕的資料
[編輯本段]個人檔案
姓名:鄭則仕
又名:鄭則士
英文名:Kent Cheng
籍貫:潮州
生日:1951年5月22日
性別:男
身高:171cm
體重:103 kg
最喜歡的運動:保齡球
最喜歡的食品:海鮮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鄭則仕,香港無線電視、亞洲電視及電影演員。1976年參加無線電視第一屆「聲寶片場」比賽,與廖安麗拍檔演話劇,獲得冠軍。鄭則仕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五屆(《何必有我》)及第十六屆(《三個受傷的警察》)最佳男主角,第二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三個受傷的警察》),2006年重返無線電視。
鄭則仕自小在天台木屋區長大,家境清貧,為了減輕家庭負擔,身為長子的他中學未畢業就到珠寶店學徒。1972年,他入讀長弓影業公司第一期演員訓練班,但多演些跑龍套角色,後來因為身材胖胖,外型憨厚,天生一張令人發笑的臉,他成為喜劇片的首選演員。鄭則士演藝事業的轉機始於一部《何必有我》。他在片中飾演一個命運凄慘的弱智少年肥貓,這是他拍的第40部電影,也是頭一次表演喜劇,他的表演真實到位,摘取了第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桂冠。此後他的星途順暢,成為頗受歡迎的性格演員。
[編輯本段]導演作品
1. 龍貓燒須 (1992)
2. 獄中龍 (1990)
3. 富貴兵團 (1989)
4. 鬼屋有寶 (1987)
5. 心跳一百 (1987)
6. 飛躍羚羊 (1986)
7. 何必有我 (1985)
8. 失婚老豆 (1984)
[編輯本段]監製作品
1. 一九四九之劫後英雄傳 (1993)
2. 人鬼神 (1991)
3. 富貴兵團 (1989)
4. 肥貓流浪記 (1988)
5.兄弟之生死同盟(2007)
[編輯本段]編劇作品
1. 何必有我 (1985)
2. 叔侄·縮窒 (1983)
[編輯本段]電影作品
導火線 (2007)
風塵三俠之紅拂女 (2006)......楊素
濠江風雲 (1998)
至激殺人犯 (1997)
香江花月夜 (1997)
黃飛鴻之理想年代 (1996)
代表作《三個受傷的警察》黃飛鴻之無頭將軍 (1996)
三個受傷的警察 (1996)
黃飛鴻之八大天王 (1995)......林世榮
慈雲山十三太保 (1995)
黃飛鴻之少林故事 (1995)
7金剛 (1994)
新大小不良 (1994)
男兒當入樽 (1994)
新龍虎風雲 (1994)
青樓十二房 (1994)
飛虎雄師之極道戰士 (1994)
人魚的傳說 (1994)......校長
運財童子 (1994)
中南海保鏢 (1994)
倫文敘老點柳開先 (1994)
黃飛鴻 V:龍城殲霸 (1994)
非洲超人 (1994)
重案組 (1993)
一九四九之劫後英雄傳 (1993)
龍兄鼠弟 (1993)
再世追魂 (1993)
綁架黃七輝 (1993)
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 (1993)
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 (1993)
羔羊醫生 (1992)
一代梟雄之三支旗 (1992)
踢到寶 (1992)
龍貓燒須 (1992)
廟街十二少 (1992)...... 馬老大
跛豪 (1991)
四大探長 (1991)......何琛(肥仔B)
四大家族之龍虎兄弟 (1991)
黃飛鴻 (1991)......林世榮
人鬼神 (1991)
玉蒲團之偷情寶鑒 (1991)
富貴兵團 (1990)
員警扒手兩家親 (1990)
捉鬼合家歡2麻衣傳奇(1990)
捉鬼合家歡(1990)
捉鬼大師 (1989)
開心巨無霸 (1989)...... 麥包
忠義群英 (1989)
老虎出監 (1989)
三狼奇案 (1989)
富貴兵團 (1989)
獵鷹行動 (1988)
肥貓流浪記 (1988)
大丈夫日記 (1988)
鬼馬保鏢賊美人 (1988)
凌晨晚餐 (1987)
通天大盜 (1987)
最佳福星 (1986)
鬼馬飛人 (1985)
何必有我 (1985)
何必有我海報摩登神探 (1985)
失婚老豆 (1984)
馬後炮 (1984)
鴻運當頭 (1984)
傻探出更 (1984)
行錯姻緣路 (1984)
叔侄·縮窒 (1983)
鬼咁夠運 (1983)
同線車 (1983)
小生作反 (1983)
車魂 (1983)
第一把交椅 (1983)
摩登衙門 (1983)
摩登衙門海報追鬼七雄 (1982)
夜驚魂 (1982)
摩登雜差 (1982)
佳人有約 (1982)
Friend 過打 Band (1982)
踩線 (1981)
天真有牙 (1981)
阿燦當差 (1981)
沖鋒車 (1981)
書劍恩仇錄 (1981)
山狗 (1980)
救世者 (1980)
孖寶闖八關 (1980)
金手指 (1980)
摩登土佬 (1980)
各師各法 (1979)
大斗大 (1979)
方世玉與洪熙官 (1974)
[編輯本段]電視作品
無線電視
四眼神探 (1979)
流氓皇帝 (1981)
二人三足 (1981)
老虎甩須 (1981)
鬼咁夠運 (1983)
有肥人終成眷屬 飾 何家邦 (1995)
大刺客之魚腸劍 飾 專諸 (1997)
金石良緣 (2008)
好狗出更 (2008)
盛世仁傑(2009)飾狄仁傑
亞洲電視
肥貓正傳 (又名肥貓尋親記) 飾 肥貓 (1997)
屋企有個肥大佬 飾 朱文全 (1997)
肥貓正傳II 飾 王家寶 (1999)
奇人奇案 (2000)
騷東坡 飾 蘇軾 (2001)
法內情2002 (2002)
我愛鍾無艷(2004)
三寶醫館 飾 三寶 (2004)
盲俠金魚飛天豬 (2006)
金石良緣 飾 金石(2008)
外鄉人 (2009)
蝦球傳 飾 鱷魚頭 (2009)
其他電視
食王傳奇 飾 常滿
孫子兵法(又名無敵軍師) 飾 孫武
電視節目(無線電視)
鐵漢刑警(2001) 飾 范小明
問題娛樂圈(2007)
『陸』 香港四大探長是誰
香港四大華人探長:呂樂、藍剛、顏雄、韓森。
相關介紹:
1960年代香港黃賭毒猖獗,歷任港島、九龍總華探長的呂樂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風光一時。人稱"lak哥"的他,1940年任職警員,60年代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探長",與黑幫勾結收取龐大賄款。
呂樂被公認為四人之首。四大探長貪污案60年代遭殖民地政府揭發。前港督麥理浩於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以遏止日益泛濫的警隊貪污。
這一著名的"打老虎"的行動,引致警隊人心惶惶,更導致警廉沖突。隨後麥理浩頒下特赦令,不再追究大部分在1977年以前的貪污案,才平息警隊暴亂。
然而,廉署一直沒有放棄追緝呂樂等四人。1968年,由於其時反貪污聲甚盛,呂樂決定提前"急流勇退",在48歲便提早退休,靠收租和積蓄過著無憂生活。1973年,呂樂趕在廉署成立前偕八名子女及妻子移居加拿大,逃避追捕。
加拿大是當時多名涉貪前香港警務人員選擇移民的國家。據加拿大警方於1999年曝光的一份報告透露,至少有44名在70年代被廉署追查的前香港警員及家人等,移民到溫哥華和多倫多。報告稱呂樂在70年代中期到了溫哥華,安頓家人後自己逃到台灣。
『柒』 香港以前的四大探長都是誰啊
1960年代的呂樂、韓森及顏雄和藍剛並稱為香港以前的四大探長。
『捌』 曹達華 於素秋是誰
曹達華,香港著名粵語電影演員,有「影壇鐵漢」之稱。他因為經常在粵語長片里擔任「探長」及如來神掌中的龍劍飛的角色而為人所熟悉,因而被稱為「華探長」或「曹探長」。也因在電影中多演別人的師兄,如黃飛鴻中飾演大弟子梁寬,所以也有人稱他為「師兄」。有一女一子,均已在外地定居,長女曹敏兒在美國,幼子曹立滔(Harword)則在英國。有兩名乾女兒及兩名干兒子,分別是陳寶珠、米雪、安德尊及萬梓良。
http://ke..com/view/429755.htm?fr=ala0_1_1
於素秋,1930年出生於戲劇世家,父親是京劇演員於占元。現今影壇重量級人物如:成龍、洪金寶、元彪、元秋、元華等都是於占元的門下,其中七位當年號稱七小福,於素秋正是他們的大師姐。她八歲學刀馬旦九歲登台,擅打脫手北派,在京劇《白蛇傳》中曾表演連續踢十二支紅纓槍的技巧成名。1948年從影,共演出二百多部影片,其中一百七十多部是武俠片,包括《五虎斷魂槍》、《關東三女俠》、《仙鶴神針》、《火燒紅蓮寺》、《碧血金釵》,其中與曹達華合演的《如來神掌》更是粵語武俠片的經典,與另外三十多部則為粵劇戲曲片、偵探片與時裝動作片
http://ke..com/view/319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