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倫·海絲的介紹
海倫·海絲(Helen Hayes),美國著名影星,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和凱瑟琳·科內爾和琳·方坦並稱美國戲劇舞台三大女演員,也是二十世紀最多才多藝,最受觀眾喜愛的明星之一,常被譽為美國戲劇界的第一夫人。曾獲兩次奧斯卡以及兩項托尼獎,一項格萊美獎和一項艾美獎。1986年獲得總統自由勛章,紐約市一座劇院以其命名1。
㈡ 十月十日出生的名人
1731年——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
1813年——義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
1892年——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
1895年——我國著名作家林語堂
1895年——納粹德國空軍元帥沃爾弗拉姆·馮·里希特霍芬
1896年——我國現代著名詩人蕭三
1900年——美國奧斯卡影後海倫 海斯出生
1903年——著名生物學家和教育家、我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貝時璋先生出生。
1912年——「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
1913年——法國「新小說」流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諾貝爾文學獎(1985)獲得者克洛德·西蒙
1936年——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格哈德·埃特爾
1949年——十一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1970年代武俠片女星,上官靈鳳
1957年——日本著名漫畫家高橋留美子(《犬夜叉》作者)
1963年——香港著名歌手、演員、有「百變天後」之稱的梅艷芳
1965年——日本視覺系教父樂隊主唱TOSHI(出山利三)
1971年——當代著名鋼琴家,俄羅斯人葉甫格尼·基辛以及網易公司創始人丁磊
1979年——汶萊籍華人影、視、歌三棲明星吳尊(飛輪海成員)
1979年——韓國著名影星、歌星安七炫
1985年——快樂女聲 張佑方
1990年——台灣偶像團體超克七成員毛弟(邱翊橙)
㈢ 辛德勒的名單海倫誰演的
Helen Hirsch
演員 艾伯絲·戴維茲
猶太人,納粹軍官阿蒙·高斯的女僕,也是他所愛的人。最後被辛德勒帶離了戰爭。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電影。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盪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本片包攬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7大獎項及第51屆金球獎的7項大獎。
㈣ 希臘神話里的女神
1、赫拉
赫拉(英語:Hera),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婚姻與生育女神和第三代天後,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第二代神王神後克洛諾斯和瑞亞的女兒,與宙斯分享權力的共治者,宙斯的姐姐和第七位妻子。
她的名字在古希臘語中為「貴婦人」、「女主人」、「高貴的女性」的意思。是婚姻和生育女神
2、赫斯提亞
赫斯提亞(希臘語:Ἑστία、英語:Hestia,意為「爐」或「爐邊」),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灶神、爐之女神和火焰女神,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赫斯提亞的信仰起源較晚,關於其傳說在希臘神話里並不多。
赫斯提亞是奧林匹斯山上最神聖、最古老的神明,與侄女阿爾忒彌斯、雅典娜被視為奧林匹斯山上的三處女神。
赫西奧德認為她是第二代神王神後克洛諾斯和瑞亞的第一個孩子,得墨忒爾、赫拉、哈迪斯、波塞冬和宙斯的大姐。
赫斯提亞因為躲避波塞冬和阿波羅的追求,於是便向宙斯要求得到主掌人間所有家灶的權力,宙斯應允了她,並使赫斯提亞成為奧林匹斯所有女神的首席。
3、德墨忒爾
德墨忒爾(希臘語:Δήμητρα、英語:Demeter),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農業、穀物和豐收的女神,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德墨忒爾教會人類耕種,給予大地生機。她具有無邊的法力,可以使土地肥沃、植物茂盛、五穀豐登,也可以令大地枯萎、萬物凋零、寸草不生。可以讓人擁有享之不盡的財富,同時也可以讓人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德墨忒爾是克洛諾斯和瑞亞的女兒,赫斯提亞的妹妹,赫拉、哈迪斯、波塞冬和宙斯的姐姐,後與宙斯生下了冥後珀耳塞福涅。
4、阿爾忒彌斯
阿爾忒彌斯(希臘語:Ἄρτεμις、英語:Artemis),又名辛西亞 ,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同時也是野獸的女主人與荒野的女領主,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還是宙斯和勒托之女,阿波羅的孿生姐姐。
阿爾忒彌斯自由獨立,熱愛野外生活,反對男女婚姻。喜歡和保護不嫁的處女們,以及那些蔑視阿佛洛狄忒的青年,她與赫斯提亞、雅典娜被視為奧林匹斯山上的三處女神。
她從小就向父親宙斯許諾做永遠的處女,同時索要弓箭、所有的山脈和20個給她保養獵靴的寧芙侍女。在林莽和山野間,阿爾忒彌斯手持弓箭,由獵狗伴隨,與侍奉她的眾仙女以狩獵為樂。她很喜歡金角鹿,並抓到這種鹿給她拉車。
阿爾忒彌斯因被命運女神選為接生神,於是便向宙斯索取主管接生新生兒的權力。她是古希臘人祭祀最多的神祇之一。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阿爾忒彌斯神廟就是專門為她修建的。
5、阿弗洛狄忒
阿弗洛狄忒(希臘語:Ἀφροδίτη、英語:Aphrodite),是古希臘神話中愛情與美麗的女神,也是性慾女神,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由於誕生於海洋,所以有時還被奉為航海的庇護神。
阿弗洛狄忒生於海中浪花,擁有白瓷般的肌膚,是個金發碧眼的美女。她有著古希臘女性完美的身段和樣貌。
象徵愛情與女性的美麗,被認為是女性體格美的最高象徵,優雅和迷人的混合體,所有她的行為和語言都值得保留並用作典範,但無法代表女性貞潔。
阿弗洛狄忒是火與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的妻子,但經常對丈夫不忠,有關她的戀愛傳說很多。在古希臘、後世羅馬時期以及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中被塑造成絕色美女,最著名的雕像是在米洛斯島出土的「米洛斯的阿弗洛狄忒」。
6、珀爾塞福涅
珀爾塞福涅(別譯:貝瑟芬妮;希臘語:Περσεφόνη;英語:Persephone),是古希臘神話中冥界的王後,她是眾神之王宙斯和農業女神德墨忒爾的女兒,被冥王哈迪斯(Hades)綁架到冥界與其結婚,成為冥後。
一般認為她是希臘本土的女冥王、地母神兩個形象融合而成。所以珀耳塞福涅兼具在地下為死神、在地上為豐產女神的特徵。
珀耳塞福涅本身是一個種子女神,主要是古希臘常用的穀物的谷種。當她在冥界時,代表沉睡於黑暗泥土的種子。
當她在春天回到地面上時,代表生長女神得墨忒耳的力量喚醒了種子,種子開始蘇醒萌芽,掌管季節的荷萊女神們會來迎接珀耳塞福涅回到姐妹之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
㈤ 黑鏡 海倫扮演者
海倫,喬納斯一家的朋友,在一次聚會中透露自己取下了記憶晶元並感覺良好,引起大家的驚嘆。
菲比·福克斯,生於1987年4月16日,英國倫敦漢默史密斯,演員。畢業於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
主要作品有《天空之眼》、《黑衣女人2:死亡天使》、《戰爭之書》等。
《黑鏡》第一季是英國電視4台(Channel 4)於2011年12月播出的迷你電視劇,由英國製片人查理·布魯克(Charlie Brooker)製作,全劇共三集。
該劇以三個建構於現代科技背景的獨立故事,試圖表達當代科技對人性的利用、重構與破壞的故事。
㈥ 演《特洛伊》中海倫的女演員叫什麼名字她還演過什麼電影
黛安·克魯格出生在德國,曾經在英國擔任專業的芭蕾舞者,一直到演出受傷後,接受醫生建議停止了最鍾愛的芭蕾舞工作,回到德國擔任模特兒,高挑的身材加上長年芭蕾舞所訓練出來的氣質,讓她在德國模特兒界極快速竄紅,並且被呂克·貝松發掘,開始電影工作。在法國拍過三部電影之後,她就被導演沃夫岡·彼得森發現,邀請她演出《特洛伊》中傾國傾城的王妃海倫,這一點,讓黛安自己也受寵若驚。
黛安·克魯格(Diane
Kruger)
生日:1976年7月15日
出生地:德國希德斯海姆
身高:1.73米
主要影視作品
《特洛伊》Troy
(2004)
2004年:《Wicker
Park》
《米歇爾·瓦雷特》Michel
Vaillant
(2003)
《鋼琴演奏家》ThePiano
Player
(2002)
(TV)
㈦ 尋一電影名字及相關詳細內容
《真假公主》(美國)
ANASTASIA
1956年出品
編劇:瑪塞爾·英萊特
導演:阿納托爾·利特瓦克
主演:英格麗·褒曼、尤·布萊納、海倫·海斯
故事梗概:
自從十月革命俄國沙皇被處死後,社會上就一直有這樣的傳言:沙皇最小的女兒安娜斯塔西亞公主僥倖存活,她將成為沙皇巨額遺產的唯一繼承人。布寧將軍對此將信將疑,為了得到這筆遺產,他和助手尋找到一位年齡氣質與公主接近的女孩,並開始了對她的「培養」。
這名從收容所逃出並失去部分記憶女孩希望找到自己身世的真相,或許她真的是公主。於是同意布寧將軍的提議,先從學習宮廷禮儀開始,逐漸找回記憶。從此女孩便有了新的名字-安娜斯塔西亞。布寧將軍教她跳舞、彈琴、歷史知識。為了讓皇室成員承認安娜斯塔西亞,布寧將軍特意安排了見面會。但皇室成員和曾經為皇室效勞的人大多數無法接受面前的女孩就是倖存的安娜斯塔西亞公主。
現在唯一能認定她身份的就是皇太後。布寧將軍帶安娜斯塔西亞暫住在皇太後城堡附近的酒店裡,但皇太後卻並不打算見他們。這些年來已不知有多少人冒充安娜斯塔西亞,她們都是為了遺產而來,皇太後早已經不對孫女仍倖存抱有任何希望。
布寧將軍安排安娜斯塔西亞在芭蕾舞演出中坐在了皇太後對面,盡管皇太後注意到了這個氣質絕佳的女孩,卻仍不肯接見。無奈下布寧將軍只得從小時候與安娜斯塔西亞訂婚的保羅王子下手,將安娜斯塔西亞引薦給保羅。保羅被安娜斯塔西亞的美貌深深吸引,他答應向皇太後引薦。固執的皇太後在拒絕保羅的請求後卻來到安娜斯塔西亞下榻的酒店,她要親自揭穿騙局。
在房間里安娜斯塔西亞將自己的身世娓娓道來,經過這段時間,她彷彿喚起了對自己身份的記憶。盡管對皇太後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但皇太後仍然對她的身份產生懷疑。然而安娜斯塔西亞一個小小的舉動卻讓皇太後改變了看法――她在害怕的時候會咳嗽,這是安娜斯塔西亞公主從小便養成的習慣,只有皇太後才知道!
皇太後將安娜斯塔西亞帶回城堡,安排向所有皇室成員及公眾宣布公主已被找到並將與保羅王子訂婚。當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布寧將軍和安娜斯塔西亞之間已產生了感情,對布寧將軍而言,遺產已不再重要。皇太後最終決定成全一對有情人,任憑她剛剛找回的孫女再一次從她的生活中消失,去過普通人的生活,享受普通人的幸福。
精彩視點:
本片是好萊塢於1956年推出的一部經典影片,由巨星英格麗·褒曼擔任主演。影片以時至今日仍為不解之謎的俄沙皇最小的女兒——安娜斯塔西亞公主的故事改編,人物感情細膩、故事發展線索清晰。英格麗·褒曼在片中扮相高貴典雅,氣質脫俗,可謂公主一角的不二人選。她憑借在本片中的出色表現獲得第14屆金球獎最佳女演員獎並為她摘得了第二個奧斯卡影後桂冠。此外,影片的插曲曲調優美,舒緩悠揚,同樣獲得了第29屆奧斯卡最佳音樂獎的提名。
㈧ 奧斯卡影後的歷屆名單
1928年第1屆 奧斯卡影後第一人珍妮特·蓋諾《七重天》
1929年第2屆 「美國甜心」瑪麗-碧克馥《賣弄風情》
1930年第3屆 影壇女神諾瑪·希拉《離婚者》
1931第4屆 大器晚成的瑪麗·朱斯勒《拯女記》
1932第5屆 美國劇院第一夫人海倫·海斯《戰地情天》
1933第六屆好萊塢的長青樹凱瑟琳·赫本《早晨的榮譽》
1934 第7屆 「移情別戀」的克勞黛·考爾白《一夜風流》
1935年第8屆 執著堅毅的貝蒂·戴維絲蓓蒂-戴維絲《危險的人》
1936年第9屆路易絲-賴納《歌舞大王齊格飛》
1937 第10屆 「彗星」影後露易絲·萊納《大地》
1938第11屆蓓蒂-戴維絲《紅衫淚痕》
1939第12屆 魅力永在的「亂世佳人」費雯·麗《亂世佳人》
1940 第13屆 能歌能舞、極具喜劇天才的金格·羅傑斯《女人萬歲》
1941 第14屆 好萊塢的靈魂瓊·芳登《深閨疑雲》
1942 第15屆 「最佳」夫人葛莉爾·嘉遜《忠勇之家》
1943 第16屆 一飛沖天的詹妮佛·瓊斯《聖女之歌》
1944第17屆 影壇瑰寶英格麗·褒曼《煤氣燈下》
1945 第18屆 「陰險女星」瓊·克勞馥《慾海情魔》
1946 第19屆 以纖柔甜美角色揚名的奧利維亞·德· 哈維蘭《風流種子》
1947 第20屆 意志堅強的絕色佳人洛麗塔·揚《農家女》
1948 第21屆 與第一夫人頭接失之交臂的簡·懷曼《約翰尼 貝林達》
1949年第22屆奧麗維亞-德哈維蘭《女繼承人》
1950 第23屆 劃過好萊塢上空的一道閃電朱迪·霍莉德《生於昨天》
1951第24屆費雯麗《慾望號街車》
1952 第25屆 厚積薄發的雪麗·布絲《回來吧,小謝巴》
1953 第26屆 人間天使奧黛麗·赫本《羅馬假日》
1954 第27屆 明星王妃格蕾絲·凱利《鄉下姑娘》
1955 第28屆 羅馬的象徵安娜·瑪格納妮《玫瑰紋身》
1956第29屆英格麗-褒曼《真假公主》
1957 第30屆 事業婚姻兩得意的喬安妮·伍德沃德《三面夏娃》
1958 第31屆 「墮落的女人」蘇珊·海沃德《我要活下去》
1959 第32屆 叱吒風雲的西蒙·西涅萊《上流社會》
1960第33屆 色藝雙覺得伊麗莎白·泰勒《青樓艷妓》
1961 第34屆 基情與魅力的象徵索菲婭·羅蘭《兩個女人》
1962 第35屆 奇跡的創造者安妮·班克羅夫特《創奇者》
1964 第36屆原野鐵漢帕特尼西婭·妮爾《赫特》
1965 第37屆瑪麗.波賓絲朱莉.安德魯絲《歡樂滿人間》
1966 第38屆朱莉-克麗斯蒂《親愛的》
1967 第39屆伊莉莎白-泰勒《靈欲春宵》
1968 第40屆凱瑟琳-赫本《猜猜誰來吃晚餐》
1969第41屆芭芭拉-史翠珊《妙女郎》
1970 第42屆瑪吉-史密斯《瓊-布勞迪小姐的青春》
1971第43屆格林達-傑克遜《戀愛中的女人》
1972 第44屆簡-方達《克盧特》
1973 第45屆麗莎-明尼利《酒吧間》
1974 第46屆格林達-傑克遜《接觸社會》
1975 第47屆艾倫-伯斯汀《艾麗絲不再住這里》
1976 第48屆路易斯-弗萊徹《飛越瘋人院》
1977 第49屆費-唐納薇《廣播電視網》
1978 第50屆戴安-基頓《安妮-霍爾》
1979第51屆簡-方達《榮歸》
1980 第52屆 薩莉-菲爾德《諾瑪-蕾》
1981 第53屆西希-斯派塞克《礦工的女兒》
1982 第54屆凱瑟琳-赫本《金色池塘》
1983 第55屆梅麗爾-斯特里普《蘇菲的抉擇》
1984 第56屆雪莉-麥克琳《母女情深》
1985 第57屆薩莉-菲爾德《心田》
1986第58屆傑拉爾丁-佩奇《邦蒂富爾之行》
1987 第59屆馬莉-馬特林《失寵於上帝的孩子》
1988 第60屆雪兒《月色撩人》
1989 第61屆朱迪-福斯特《被告》
1990 第62屆傑西卡-坦迪《為戴茜小姐開車》
1991 第63屆凱西-貝茨《危情十日》
1992第64屆朱迪-福斯特《沉默的羔羊》
1993 第65屆埃瑪-湯普森《霍華德庄園》
1994 第66屆霍利-亨特《鋼琴課》
1995第67屆傑西卡-蘭格《藍天》
1996 第68屆蘇珊-薩蘭登《死囚168小時》
1997 第69屆弗朗西絲-麥克多蒙德《冰雪暴》
1998第70屆海倫-亨特《盡善盡美》
1999第71屆格溫妮絲-帕特洛《莎翁情史》
2000第72屆希拉里-斯旺克《男孩別哭》
2001第73屆朱莉亞-羅伯茨《永不妥協》
2002第74屆哈莉-貝瑞《死囚之舞》
2003第75屆妮可爾-基德曼《時時刻刻》
2004第76屆莎莉茲-塞隆《女魔頭》
2005第77屆希拉里-斯旺克《百萬美元寶貝》
2006第78屆瑞茜-維瑟斯龐《一往無前》
2007第79屆海倫-米倫《女王》
2008第80屆瑪麗昂-歌迪亞《玫瑰人生》
2009第81屆凱特-溫斯萊特《生死朗讀》
2010第82屆桑德拉-布洛克《弱點》
2011第83屆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鵝》
2012第84屆斯特里普《鐵娘子》
2013第85屆詹妮弗勞倫斯《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2014第86屆凱特.布蘭切特《藍色茉莉》
2015第87屆朱麗安·摩爾《依然愛麗絲》
2016第88屆布麗·拉爾森《房間》
2017第89屆艾瑪·斯通《愛樂之城》
2018第90屆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三塊廣告牌》
2019第91屆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至2019年5月,獲女主角提名最多的女演員為梅麗爾·斯特里普,17次。第二為凱瑟琳·赫本,為12次。
且斯特里普又獲得過4次女配角提名,因此一共21次,保持著女演員的提名記錄,凱瑟琳·赫本則憑借4次女主角獲獎保持著女演員的獲獎記錄。最早蟬聯最佳女主角獎的演員為路易絲·賴納,在1936與1937年皆獲此殊榮。
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07年5月12日—2003年6月29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演員。
提名最多:梅麗爾·斯特里普:
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1949年6月22日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薩米特,好萊塢女演員,美國藝術文學院榮譽成員。
得獎最多:凱瑟琳·赫本
赫本的演藝生涯開始於紐約的百老匯,1934年,憑借在她出演的第三部影片《清晨的榮譽》中的表演獲第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第四部影片《小婦人》又讓她獲得了同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和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