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演員是拍完片之後,是馬上付片酬還是上映以後付片酬
絕大部分情況是拍完片就能拿到片酬,少數演員的片酬與分紅掛鉤。
下面具體按照三大塊來剖析下演員片酬問題
電影一般為分段支付,比如你作為主演參演一部電影,不可能簽好合同就能拿到片酬,比如1000萬。
跟製片方談好合約後,演員會收到一個定金,比如總片酬的15%左右,正式開機後,製片方再支付25%左右,等電影的進度超過一半的時候,製片方再支付30%,最後等到真正殺青,把餘下的部分再支付給演員。支付比例與次數都有細微差別,不可能每家都一樣,以上僅供參考。集100萬,那麼當演員拍完一集或者多集後,製片方就會支付相應集數的片酬。
Ⅱ 演員上億的片酬是誰支付的
有的演員上億的片酬是由「多方出資」的,具體視情況而定
。
自崔永元曝出「陰陽合同」之後,天價片酬被放到台前,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但為什麼說天價片酬是由多方出資,這個可要不同情況不同分析了:
製片人出資
這個很好理解,初期的演員,還沒達到天價片酬階段的演員,小到幾十上百萬,大到幾百上千萬的片酬,都是由製片人出資。
製片人和「群眾」
出資
有一些比較有名的「腕兒」,他們的片酬可不僅僅是上嘴皮碰下嘴皮定下來的,而是「片酬+票房比例」的,比如最終票房是1個億,票房比例1%的情況下,一個1000萬片酬的演員,最終會拿到的實際片酬就是1000萬+100萬。(此外還有片酬+票房紅利的形式,形式相差無幾,就不多介紹了)
廣告商出資
大家應該也注意到了,現在無論是什麼題材的電影,都會有一些商業廣告,越牛的導演拍出來的電影中,廣告也越多,以至於現在演變成了,製片人和導演光收這些商廣的錢就收到手軟,根本不會去在意後期票房的高低。這樣一來,天價片酬的錢有人出了,就連投資的成本都有人報銷了;這也是為什麼最近總說「去電影院看了近兩個小時廣告」的原因!
由觀眾出資
這個顧名思義,說白了就是因為電影太好看了,觀眾口口相傳,都自願去買票觀看,而這么多年,也僅有一部《戰狼2》達到了這樣的效果,但並沒有聽誰說後悔去看,這也是非常值得點贊的!
當然,被曝出天價片酬後,諸多禁令也隨之執行,這樣的變化可能導致「付款人」又要有新的變化了,而具體有什麼變化就要看我們「正義的化身」怎麼折騰了!大家覺得呢?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補充!
Ⅲ 演員片酬怎麼算
有好幾種分法:
按明星的市價在拍前就商量好,按片子的角色,拍攝時間,投資等,也有寫特殊的
還有就是按電影的票房,先答應給予一定的片酬,等上映後按票房的百分比給錢,但後者一般是大牌的演員,比如,在拍<指環王>前,導演想請梅爾.吉布森,就用的這個,但後來沒有成功,當然,著是後話了
我知道的就這么多了。
Ⅳ 很多明星演員的片酬很高,他們的錢都是誰給的呢
明星演員的片酬一般都很高步,電影片酬輕松過億,就是拍一部電影,如果是一個主角,他本身名氣比較高的情況下,幾千萬是個很正常的數字,這些錢到底都是從哪兒來的?自然是從投資人。
理論上來說,明星的收入不應該這么高的,但是因為民眾興趣的原因,民眾喜歡大牌的明星,出現在自己所看的這部電視劇裡面,熱度又高的自然而然,本身自帶熱度就把這個電影或者電視劇的熱度炒上去了,少了很多廣告宣傳的費用,全明星陣容,這是很多大片兒都會搞的一個,這可能也是我們所獨有的。
Ⅳ 電影票房和演員片酬是如何分配的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5)電影怎麼給演員錢擴展閱讀
票房結算時間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是六個月結算一次。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演員高片酬也與大量外來資金湧入這一行業有關,很多資金為了讓影視項目獲得群眾關注,不惜高價吸引明星演員加入,同時進行各種惡意炒作。」
曾鈁建議,對惡意抬高片酬及惡性炒作高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進行行政警示,同時建立演員片酬指導制度,大幅超過指導片酬的出品公司和製片公司,需要出具說明文件來闡述高片酬的合理性。
為降低明星演員高片酬的不良社會影響,曾鈁還建議,弘揚正確的價值觀,消除社會不良影響,不宣傳、不炒作明星片酬,不鼓勵媒體出台收入排行榜。通過窗口指導,限制影視劇宣傳中僅以明星作為過度宣傳方式的行為。同時鼓勵明顯多做公益慈善事業,多參與學習,為廣大青少年樹立人生榜樣。
Ⅵ 在中國一部電影具體怎麼分賬,院線和紙片方各多少,還有導演和演員的錢誰給呀
導演 演員 有自己的片酬 也有可能有分紅 院線製片方的的比列是45:55
Ⅶ 拍電視劇的演員怎麼給報酬的
分期結算和分集結算。
分期付款,前期先支付「進組費用」,也就是定金,然後到了拍攝中期會支付「進度費用」,到了製作完成之後也就是劇情殺青後會支付「尾款」,一般都是334的支付方式。
而分集結算,一般都只針對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因為他們本身的報價都是按照「一集一價」來出的,所以片方一般都是「三集一結」或者是「X集一結」,這個方式對於某些演員來說,那也是真的「來錢快」,猛地拍幾天戲,估計就是上百萬入賬,並且還是「稅後」的。
演員片酬制度急需改革:
基於演員片酬畸形的現狀,製作公司和社會各界一直在呼籲整頓,總局和影視製作業也聯合發出了限制演員片酬的通知,初見成效。因為限制了演員最高片酬不能超過5000萬,最少不再像以前動不動八千萬,一個億的天價片酬。但是這樣,依然沒有解決問題:
第一,演員片酬依然過高,一部戲5000萬。幾個月時間,一個公司一年賺5000萬都很難。一個演員三四個月可以毫無風險的賺到。
第二:演員沒有風險。不能把所有風險壓到製作公司手上,演員也必須共同承擔。賣不掉,收視率不好,演員必須一起負責。
Ⅷ 一部電影下來,演員是如何分錢的
那叫片酬,拍戲之前就商量好的,大多數都是經紀人與電影公司談,雙方同意,ok,就拍
Ⅸ 演員的片酬是拍攝前給還是演完戲才支付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人們對於娛樂圈的事情還是比較關注的,其中對於明星的片酬問題更是關注度很高,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演員的片酬是拍攝前給還是演完戲才支付這件事,其實這個事情還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明星不願意要分成的,第二種是按合同給錢的。現在的大部分的明星都是選擇的要分成的,只有一些比較小的明星是來選擇合同支付的,一般來說合同支付的都是在拍戲之前要交付到明星手裡的,然後就是分成的是要到電影下線之後再進行總的估算然後拿到錢的。
這就是明星們拿到片酬的方式,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會選擇一些合同支付的,畢竟這樣拿錢還是比較穩當的,如果是對於電影信心很足的還是會選擇分成制度來拿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