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劉堡的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
男主角李進(廖有梁飾),女主角村民田學英(陶玉玲飾)
《柳堡的故事》是由王蘋執導,廖有梁等人主演的一部故事片。
影片改編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江蘇省寶應縣柳堡地區終於解放的故事。
『貳』 廖有梁的主要作品
1、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大決戰第2部淮海戰役(1991年)
庭院深深 (1989年) .... 老尤
在被告後面(1983年) .... 郝寶生
都市裡的村莊(1982年) .... 陳金根
霓虹燈下的哨兵(1964年) .... 新戰士童阿男
柳堡的故事(1957年) .... 李進2、曾經演過的話劇:
《入城》中的米店老闆
《傻子進行曲》中的工商幹部
《OK,股票》中的王伯伯
3、曾經執導的電影
《丈夫的秘密》 (1985) .... 副導演
4、曾參演執導的電視劇
《狀元村的孩子》(1986).... 副導演、演員
《末代皇帝》(1988)飾演載濤
『叄』 廖有梁的個人經歷
廖有梁是中國人民解放軍0930部隊文工團的演員,這是個綜合性的部隊基層文工團,除了在舞台上經常為部隊組織小型演出外,更多的是深入連隊開展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廖有梁同志參軍八年多的時間中,一直是生活在這個文工團里,除了扮演過一些戲劇角色外,他還會拉二胡和小提琴,也在舞蹈演唱中擔任過角色。他是一個受到部隊官兵歡迎的演員。在1950年,廖有梁同志還是一個沒有一棵三八槍高、穿著最小號的軍裝也還顯得很長的十二歲小兵。他參軍以年來,在黨的培養下,在老同志的幫助下,很快地成長起來。抗美援朝戰爭時,他隨部隊到過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斗爭,這個小小的文藝兵,也用自己的武器活躍在戰場上、坑道里,做些戰勤和鼓動工作。他的整個生活歷程是和部隊戰士連結在一起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具備了在《柳堡的故事》中扮演李進這一人物的一些有利條件。
由於演了電影《柳堡的故事》中的副班長李進和話劇及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中的童阿男,早年的廖有梁邊名傳遐邇,影響了幾代人。至今「九九艷陽天……」的歌聲還時時飄盪,當年那位「十八歲的哥哥」也永載中國電影史冊。他曾經是那樣風華正茂、英姿勃發。十二歲參軍成為一名文藝兵,經過抗美援朝的血火洗禮和南京前線話劇團文藝生活的錘煉,上海兒童藝術劇院、上海青年話劇團、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又成為他後來的藝術舞台。由於各種原因,他演戲的機會並不多,但那怕是配角,戲份再少,他都會憑借自身的功力弄出滿堂彩來,因而多次獲獎。人們至今難忘他在話劇《入城》中演活的米店老闆,在《傻子進行曲》中演絕了的工商幹部和《OK,股票》中的王伯伯。他創造的角色總是那樣鮮活並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精神享受。他熱愛藝術生活,提前退休後,這位國家一級演員努力繼續演出話劇和參加多部影、視劇的拍攝,這正是他演技爐火純青、可以更多創造藝術形象,像其他老演員一樣再火一把的時候,可是,健康卻離他遠去,一切的藝術理想都已成為夢想。
1957年,南京軍區話劇團20歲的廖有梁,被選中演出電影《柳堡的故事》男主角--副班長李進。執導這部電影的,是41歲的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王蘋。毋庸置疑,當年為電影選主演,比今天的各種選秀標准要高得多,一號男演員是比較難找的,最後選上了廖有梁來演這個一號角色,廖有梁必定是從華東軍區甚至全軍部隊所有漂亮小伙中經過重重篩選,才萬里挑一最終中選的。
在那個年代,愛情主題的影片極為罕見,倡導朴實自然、優美細膩,注重抒情風格的王蘋,把軍旅中的愛情,拍得如此唯美,即使今天看來,依然是「絕版」,人們甚至稱它是新中國電影中的「第一抹溫柔」。廖有梁沒有酷酷的發型、沒有靚麗的時裝、沒有緋聞炒作,他一雙神采飛揚的歡眉大眼,一副朴實靈氣的純真笑臉,一口略帶江南腔的普通話,一件白襯衫、一身舊軍裝,就把那個陽光燦爛、氣宇軒昂的「副班長」表現得如此清爽、自然。據說你模仿能力讓人驚嘆。影片里,你把孩子般的單純稚氣、少年的多愁善感、男人的豐神俊朗、戰士的陽剛偉岸都聚集到付班長的身上,而且演來絲絲入扣,表現得又那麼簡單清爽、流暢自然。做到這些要靠表演潛力和靈氣悟性,更要靠演員的本色魅力,才能相得益彰、璧合珠聯。「九九那個艷陽天……」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人們記住了那個一身舊軍裝、一臉陽光燦爛、大聲高唱「艷陽天」的俊美少年。
七年後的1964年,廖有梁出演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里的童阿男。
在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里,廖有梁扮演了一個與資本家女兒產生愛情糾葛的新戰士童阿南,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演的童阿男,好像編劇是照著廖有梁年齡和性格創作的,所以廖有梁演來得心應手,活靈活現。
周總理前後看了《霓虹燈下的哨兵》七次半。所謂「半次」,因周恩來忙於接待外賓,等趕到劇場戲已演到一半。
在周總理推薦下,毛主席百忙之中也來看戲。令人難忘的是1963年11月29日,當毛主席看到童阿男最後報名參加抗美援朝時,情不自禁帶頭鼓起掌來。等大幕落下很快又拉開,當毛主席接見廖有梁、陶玉玲等演員時,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周總理為了能讓更多的軍民看到此劇,指示將《霓》劇拍成電影,但劇本不要改動,演員也不要更換。為了電影拍得更真實,八一電影製片廠派出王蘋、上影廠派出葛鑫聯合導演此劇。
有人說,在上百部文革前的經典影片中,再也找不到比廖有梁更清純、更陽光的翩翩少年。「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應當改成「軍官就看王心剛、戰士就看廖有梁」。
『肆』 柳堡的故事中演副班長的是誰
廖有梁 扮演的
廖有梁,13歲參軍,1956年偶然被導演看中,在《柳堡的故事》中與陶玉玲演對手戲,扮演男主角李進,是個極有才華的演員。1963年在《霓虹燈下的哨兵》中扮演解放軍新戰士童阿男。「文革」開始不久便轉業到地方某郵電轉運處當搬運工。直到1982年才重返影視圈,最後的工作單位是上海青年話劇團。於2002年因病去世,享年62歲
『伍』 柳堡的故事男主人公副班長的扮演者李俊的扮演者近況廖有梁近況
廖有梁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大決戰第2部淮海戰役 (1991) 庭院深深 (1989) .... 老尤 在被告後面 (1983) .... 郝寶生 都市裡的村莊 (1982) .... 陳金根 霓虹燈下的哨兵 (1964) .... 新戰士童阿男 柳堡的故事 (1957) .... 李進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丈夫的秘密 (1985) .... 副導演 在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里,廖有梁扮演了一個與資本家女兒產生愛情糾葛的新戰士童阿南,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不過,自此後,廖有梁就從銀幕上消失了。日前,同廖有梁有著深厚戰友情的劉鴻聲,不無傷感地對記者說:「廖有梁在2002年就去世了,晚年生活很不幸。」 廖有梁原來是第20軍的舞蹈演員,因為長得帥氣,廖有梁被選中當電影影員。拍完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後,廖有梁與武漢軍區的一個舞蹈演員結了婚,並很快有了一個兒子。 文革之後,廖有梁轉業到了上海,那時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據劉鴻聲老先生說,廖有梁夫婦到了上海後不久就離了婚,「他愛人到了美國,把兒子也帶走了,從那以後,廖有梁就一個人在上海,孤苦伶仃的。」 廖有梁沒有再婚,晚年時很孤單。「每年『好八連』搞活動,都會請我們這些老演員來聚一聚。每次見到廖有梁都感覺他老了,人很瘦,牙也掉了,肝也不好。」 而生活上,廖有梁也是溝溝坎坎。晚年時,上海市政府分了一套住房給廖有梁,在裝潢時,卻一下被人騙去了好幾萬塊錢。這給了廖有梁極大的打擊。2002年,新房子終於裝修好了,可是廖有梁卻一病不起。「最後連新房子一次都沒住過,就在醫院里去世了,走的時候身邊一個親人也沒有。只留了一盒錄音帶,裡面記著他的遺囑,還有和老戰友告別的話,只有一句——『能夠活著,多好啊!』」 雖然在電影里,廖有梁演了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可是現實生活里,他的生活卻如此凄涼。據劉老先生說,廖有梁去世後,他兒子才回國,「因為廖有梁還有遺產。」(賀沂沂)
『陸』 柳堡的故事的劇情簡介
1944年春,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柳堡地區終於解放了,新四軍戰士紀律嚴明、作風嚴謹,很快就解除了當地百姓的疑懼心理,與百姓們打成一片。四班副班長李進(廖有梁飾)在村民田學英(二妹子)家養傷的時候,兩個人互生好感,但指導員勸說他放下了兒女私情。部隊離開後,惡霸劉鬍子欲霸佔二妹子,部隊接到二妹子的弟弟小牛送來的消息,迅速又和指導員帶隊返回,及時救出了二妹子,兩人的感情更加深厚。但為了革命事業,李進放下了這段感情,隨部隊南下作戰。五年後,李進成為連長,二妹子也光榮入黨成為革命骨幹……
『柒』 電影《柳堡的故事》演付班長的演員如今多大年齡了還在嗎
四班副班長李進(廖有梁 飾)
廖有梁 Youliang Liao
性別: 男
生卒日期: 1937-10-28 至 1999-04-23
出生地: 中國,上海
職業: 演員 / 副導演
『捌』 《柳堡的故事》演員表是什麼
《柳堡的故事》演員表如下:
《柳堡的故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王蘋執導,廖有梁、陶玉玲等人主演的愛情片,於1957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某連的副班長李進與少女二妹子產生了純潔的愛情,經過指導員的幫助教育,他們暫時擱置兒女情長,積極投身於革命斗爭。
劇情簡介
1949年,解放軍某團南下,途經景色秀美的蘇北柳堡村,政治部主任宋偉故地重遊,憶起了一段往事。
1944年春,宋偉在新四軍某部二連當指導員,他們連開到柳堡村一帶練兵整訓。這里是新區,由於敵人的誹謗宣傳,開始時群眾還躲避著部隊,新四軍戰士馬上展開愛民工作,幫助群眾掃院子、擔水、修房子、插秧等。
四班住在勤勞善良而又膽小怕事的田老頭家裡。田老頭有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兒二妹子和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兒子小牛。這個普通的農民和中國廣大農民一樣在三座大山的壓榨下生活著,有一肚子辛酸淚。
『玖』 柳堡的故事主演都有哪些有蔣殿奎么
主演:廖有梁(李進) 徐林格(指導員) 陶玉玲(二妹子) 康天申(田老頭) 陳東崗(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