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丹澤爾華盛頓稱影帝的電影是哪一部
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1954年12月28日生於紐約州,美國黑人男演員、導演及製片人 。1989年憑電影《光榮》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2000年憑借《颶風》獲得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 。2002年憑電影《訓練日》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是繼西德尼·波蒂埃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黑人演員。
2. 演過教堂教父的美國黑人電影演員有哪些人
1.最著名的黑人演員:丹澤爾華盛頓
我們必須對古巴2017年的大規模大選給予肯定。雖然從技術上講,他並沒有讓銀屏增色,但他在去年的突破性劇情片「辛普森人」角色中扮演了辛普森的角色,這是不容忽視的。希望我們很快能在電影中看到他。
3. 丹澤爾.華盛頓是誰
丹澤爾·華盛頓是好萊塢最具號召力的演員之一,也是目前好萊塢身價最高的黑人影星。演藝生涯初期在電視劇中發展,80年代後轉入電影業,90年代終被好萊塢所接納,跨入A級演員的行列。1990年憑借電影《光榮》獲第62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2000年憑借電影《颶風》獲得第57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2002年憑借電影《訓練日》獲第74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是繼西德尼·波蒂埃後第二位黑人影帝。
4. 美國奧斯卡黑人影帝4人介紹
西德尼·波蒂埃(1963)
中文名:西德尼·波蒂埃
英文名:Sidney Poitier
出生地: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
星座: 雙魚座
性別:男
生日:1927年2月20日
身高:189cm
盡管出生在邁阿密,但西德尼·波蒂埃卻是巴哈馬群島凱特島的本土人,父親是一名農民。自幼家境貧寒的西德尼·波蒂埃幾乎沒受過正規教育,15歲的時候他被送往邁阿密,以杜絕他初露苗頭的不良行為。18歲他來到紐約,在社會最底層從事粗重勞動。幾經努力他終於被美國Negro Theatre錄取,參演了百老匯劇《Lysistrata》獲得極佳評論。1949年他經過斟酌,放棄舞台劇主演的位置接拍了影片《無路可走》(No Way Out),他在片中的表現為他贏得了更多角色,每一部影片都讓他傑出黑人演員的地位更進一步,但他飾演的角色無論在趣味還是顯著程度上仍然不及白人演員。此後的七年間,他拒絕了多個醜化黑人的角色,並逐漸在黑人演員少有建樹的主演領域確立了自己地位。 1945年首次在影片《那佛羅少年》中亮相,後偶爾在一些影片中跑龍套。1950年的《走投無路》是他首部主演的影片。後又主演了《猜猜誰來吃晚餐》,《炎熱的夏夜》等優秀影片。80年代又執導了多部優秀喜劇片,令他一度成為熱門的「喜劇導演」。在幕前消失多年後,1987年以《美蘇間諜戰》得出。 1958年影片《逃獄驚魂》(The Defiant Ones)為他贏得了首個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5年後他憑借《野百合》(Lilies of the Field)摘得影帝桂冠,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黑人演員。 除了銀幕和舞台,波蒂埃還是一位積極的民權運動人士,他在《猜猜誰來吃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吾愛吾師》(To Sir, with Love)中的角色是他沖破黑人與白人之間社會障礙的界標。他的才華、良知、正直、內在的可愛讓他獲得與白人明星相齊的地位。70年代他在導演和製片人領域都取得相當的成功,盡管近年來他在銀幕亮相的機會越來越少,他仍然保持了20美國影壇世紀最受歡迎和熱愛的演員地位。
丹澤爾·華盛頓(2002)
外文名: Denzel Hayes Washington Jr.
出生地: 美國紐約州弗農山
生日: 1954年12月28日
職業: 演員,導演
畢業院校: 富德漢姆大學
代表作品: 訓練日、光榮、費城故事、塘鵝暗殺令、美國黑幫
主要成就: 第74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第62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身高: 184cm 體重: 90kg
丹澤爾·華盛頓是好萊塢最具號召力的演員之一,也是目前好萊塢身價最高的黑人影星。演藝生涯初期在電視劇中發展,80年代後轉入電影業,90年代終被好萊塢所接納,跨入A級演員的行列。1990年憑借電影《光榮》獲第62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2000年憑借電影《颶風》獲得第57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2002年憑借電影《訓練日》獲第74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是繼西德尼·波蒂埃後第二位黑人影帝。
傑米·福克斯(2004)
外文名: Jamie Foxx
生日: 1967.12.13
傑米·福克斯(Jamie Foxx,本名艾瑞克·馬龍·畢夏普(Eric Marlon Bishop),出生於1967年12月13日)是一位曾獲奧斯卡獎的美國演員,同時也是一位獲格萊美獎的節奏布魯斯(R&B)歌手、鋼琴家和喜劇演員。他以《雷》(Ray)獲得2004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該片描述音樂家雷·查爾斯(Ray Charles)的一生。
福里斯特·惠特克(2006)
外文名: Forest Whitaker
國籍: 美國
生日: 1961年7月15日
職業: 演員,導演
代表作品: 《末代獨裁》《第一女兒》《狙擊電話亭》《雲裳風暴》
星座: 巨蟹座
身高: 6英尺2.5英寸(約1米89)
福里斯特·惠特克(1961年—),出生於德克薩斯。2006年在《末代獨裁》中,惠特克幾近完美的表演為他贏得喝彩一片,征服了美國各大頒獎典禮的評委,並成功登上2007年奧斯卡影帝的寶座,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四位黑人影帝。
5. 丹澤 華盛頓演過什麼出名呢
1990以<<光榮>>一片的出色表演獲的了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獲次殊榮的第一位黑人演員.
2002年在<<訓練日>>中首次以大反派形象示人,鮮活生動的表演終於使其眾望所歸的贏得了奧斯卡影帝的桂冠,成為繼西德尼 波埃特之後奧斯卡歷史上第二位黑人影帝.
丹澤爾華盛頓好看的電影很多,我最喜歡《怒火救援》
6. 丹澤爾·華盛頓電影作品有哪些
丹澤爾·華盛頓電影作品有:《麥克白的悲劇》、《制裁特攻》、《羅曼先生,你好》、《藩籬》、《豪勇七蛟龍》、《伸冤人》、《迫降航班》等。
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1954年12月28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弗農山,美國演員、導演、製片人。
1977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Wilma》。
1982年,由其參演的電視劇《波城杏話第一季》播出。
1987年,憑借傳記電影《哭喊自由》入圍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1989年,憑借戰爭電影《光榮戰役》獲得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黑人演員。
1992年,憑借政治題材電影《馬爾科姆·艾克斯》入圍第50屆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995年,由其主演的驚悚電影《紅潮風暴》上映,他憑借該片入圍第5屆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獎。
早年經歷:
1954年12月28日,丹澤爾·華盛頓出生於美國紐約的黑人區,父親是牧師。
父母婚姻破裂後,華盛頓幾乎變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壞小子」,打籃球和打架都是他的嗜好。他的母親顯然比父親更懂得如何拯救兒子的靈魂,於是將他強行送進寄宿制中學,讓他遠離斗毆和沾染毒品的可能。
7. 大家給介紹部丹澤爾·華盛頓的代表作
丹澤爾-華盛頓
強烈推薦他主演的 核艇危機
訓練日,
超時空線索,
偉大的辯論家,
局內人。
怒火營救 也是很男人的片子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演的片子有3種:好警察。壞警察。不是警察但也演的象警察。 當然也許有例外。
華盛頓年青的時候絕對比喬丹帥不過他的牙齒有缺陷,整過容的,門牙是假牙。現在他老了胖了,不過風度氣質還在。我第一次看見他是電視上轉播奧斯卡頒獎,他得了最佳男配角,我一看就驚為天人,哇好帥啊!他是誰阿?馬上找得獎的影片《光榮》來看。華盛頓人的長相其實只是中上,但他渾身有一股氣質出眾,怎麼說呢,就叫帥氣吧!
英文名:Denzel Washington
生日:1954年12月28日
出生地:美國紐約州弗農山
身高:183CM
體重:90kg
教育:新聞學學士學位
主要作品:
《為自由而吶喊》、《光榮》、《馬爾科姆-X》 《迫在眉睫》 《限時追捕》 《諜網迷魂》 《局內人》 《時空線索》 《費城故事》、《怒火救援》、《颶風》、《沖鋒陷陣》、《訓練日》、《約翰-Q》 、《偉大辯手》、《美國黑幫》
獲獎情況:
1990以<<光榮>>一片的出色表演獲的了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獲次殊榮的第一位黑人演員.
2002年在<<訓練日>>中首次以大反派形象示人,鮮活生動的表演終於使其眾望所歸的贏得了奧斯卡影帝的桂冠,成為繼西德尼 波埃特之後奧斯卡歷史上第二位黑人影帝.
丹澤爾-華盛頓1954年12月28日出生於紐約州的弗農山(Mount Vernon,New York),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母親是個美容師。到他14時,他父母親的關系開始惡化,丹澤爾和他的姐姐被送進了一所寄宿學校。家庭的影響使華盛頓從小就養成了一種靜默沉實的性格,他不像其他小孩一樣調皮愛胡鬧,而是喜愛看書,他在少年時就給人一種老成穩重的感覺。1977年丹澤爾從富德漢姆(Fordham)大學畢業並獲得了新聞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就去了舊金山,並在那裡獲得了美國音樂戲劇學院(ACT)的獎學金。他在美國國家戲劇學院學習了一年的表演,為他日後的成長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不久,丹澤爾-華盛頓便又回到了紐約。在大學期間就酷愛喜劇的他此時開始在各種電視劇中飾演角色。期間他曾參加了約瑟夫-佩珀(Joseph Pepper)導演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舞台劇的演出,飾演了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理查三世。
80年代後,丹澤爾-華盛頓開始轉向影視界方面發展,在1981年拍了個人第一部電影《黑人兒子》("Carbon Copy")。在這部影片中,丹澤爾擔綱主角,飾演一位白人富翁的私生子。但剛踏入影視圈的他,並沒有因為這部處女秀而出名走紅。後來他還相繼在《一個士兵的故事》("A Soldier's Story")等影片中飾演角色,但都是些普通黑人角色。由於他演得認真,終於引起了一些導演的注意。
1987年,丹澤爾-華盛頓參加了影片《為自由而吶喊》的拍攝,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這部影片讓他在影壇上嶄露頭角。這部以南非為背景的政治電影,導演是曾執導過奧斯卡獲獎影片《甘地傳》的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丹澤爾在該片中飾演一位溫和善良的南非黑人民權領袖斯蒂芬-畢柯,由於在該片中他富有激情的表演,丹澤爾-華盛頓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接著他相繼參加了《為了女王,為了國家》("For Queen and Country")等幾部影片的拍攝。1989年,丹澤爾-華盛頓參加了愛德華-茲維克(Edward Zwick)執導的史詩片《光榮》的拍攝,終於一炮走紅。這是一部敘述南北戰爭期間一支美國黑人軍隊浴血奮戰的歷史影片。片中他飾演了一個不堪忍受奴隸主折磨,憤而參加南北戰爭的黑奴士兵特里普。丹澤爾-華盛頓將特里普的倔強個性,逃亡途中的磨難,戰斗中的英勇頑強表演得淋漓盡致。憑著在此片中的令人難忘的表演,丹澤爾-華盛頓戰勝了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肖恩-康納利(Sean Connery)及傑克-尼克爾森(Jack Nicholson)等大腕級競爭對手,贏得了第62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獲獎以後,華盛頓開始大膽地嘗試各類風格的影片。1992年,他主演了斯派克-李(Spike Lee)執導的政治題材影片《馬爾科姆-X》,在劇中飾演一個黑人運動和解放運動的領袖,因為這部影片,在美國黑人青年中還掀起了一股"馬爾科姆-X熱"。而且,到現在為止還有人評論那可能是丹澤爾-華盛頓最傑出的一次表演,也正是他在這部影片中的精彩演出使他第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1993年,丹澤爾-華盛頓與朱麗婭-羅伯茨(Julia Roberts)共同主演了艾倫-J-帕庫拉(Alan J. Pakula)執導的純商業娛樂影片《鵝塘暗殺令》("The Pelican Brief"),開始嘗試動作片。在這部動作片中,他飾演一個鍥而不舍的報社記者。1993年,他拍攝了時事影片《費城故事》("Philadelphia"),與湯姆-漢克斯(Tom Hanks)聯手演繹了艾滋病這一深刻的社會問題,在片中他飾演了一個憎惡同性戀的律師。1995年,丹澤爾-華盛頓主演了布雷特-倫納德(Brett Leonard)執導的《時空悍將》(「Virtuosity」),這是一部他難得主演的驚險科幻片。
1996年,丹澤爾-華盛頓與梅格-瑞恩(Meg Ryan)合作,拍攝了軍事題材影片《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在這部以海灣戰爭為背景的影片,丹澤爾-華盛頓飾演一位美軍軍官,負責調查女軍官是否的確是個英雄。1998年,丹澤爾-華盛頓又與愛德華-茲維克二度合作,與布魯斯-威利斯(Bruce Willis)合力上演了政治驚險片《紐約大爆炸》("The Siege"),亦取得了相當的成功。1999年,丹澤爾-華盛頓與安傑利娜-朱莉(Angelina Jolie)聯手主演了澳大利亞導演菲利普-諾伊斯(Phillip Noyce)的驚悚片《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片中他飾演一名癱瘓的罪證專家,靠著他的冷靜與機智,破獲了一樁連環謀殺案,此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與此同時,丹澤爾-華盛頓還主演了多部傳記影片。1999年,丹澤爾-華盛頓主演了名導諾曼-傑維森(Norman Jewison)執導的傳記片《颶風》,在片中飾演前世界重量級拳王"颶風",他因為一樁冤案而被判終生監禁,在幾名年輕人的幫助下,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重獲自由。為了這部片子他花了兩年時間准備,包括苦練拳擊,力求練得拳擊手的健美體形。丹澤爾-華盛頓也因在這部影片中精彩演出而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提名,只是再次遺憾地與這尊小金像擦肩而過。2000年,丹澤爾拍攝了關於黑人教練赫爾曼-布恩的傳記影片《沖鋒陷陣》("Remember The Titans"),這也是一部改編自弗吉尼亞州某黑白混合高中足球隊的真實故事。
進入新千年,丹澤爾-華盛頓又先後推出了二部力作:《訓練日》和《約翰-Q》。巧的是,在這二部影片中,他飾演的都是反面角色。2001年,安圖因-浮誇(Antoine Fuqua)執導的《訓練日》是一部表現英勇精神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丹澤爾-華盛頓在這部影片中飾演秘密警察阿洛佐-哈里斯,一個工作了13年的緝毒老警官,他的行事方法是徘徊在法律邊緣,因此而飽受爭議。此片上映後,大獲好評,並打破了丹澤爾-華盛頓2090萬美元的票房開映紀錄。華盛頓以這個腐敗警察的形象,先後贏得了第1屆美國電影學會(AFI)、波士頓影評人協會和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的最佳男主角獎,並終於讓他成為了第二位獲得奧斯卡影帝的黑人演員。
2002年,在尼克-卡薩維蒂(Nick Cassavetes)執導、眾星雲集的《約翰-Q》里,丹澤爾-華盛頓主演了一個為兒發狂的父親。為了拯救瀕臨垂危的兒子,在得不到政府資助又無錢治病的情況下,他不得已劫持了一間急診室,脅逼醫生動手術。在好萊塢的黑人影星中,也只有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能與他分庭抗禮。曾有人評論他說:他不是一個偉大的黑人,而是一個有著黑色皮膚的偉大的人。
主要獲獎情況:
2002年因《訓練日》獲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2002年因《訓練日》獲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獎
2002年因《訓練日》獲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獎
2002年因《訓練日》獲第1屆美國電影學會(AFI)最佳男主角獎
2001年因《沖鋒陷陣》獲第一屆"黑人娛樂電視獎"(Black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 Awards)最佳男主角獎
2000年因《颶風》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2000年因《颶風》獲第72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
2000年因《颶風》獲第57屆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劇情類)
1993年因《馬爾科姆-X》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3年因《馬爾科姆-X》獲第65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
1993年因《馬爾科姆-X》獲紐約影評會最佳男演員獎
1990年因《榮耀》獲第62屆奧斯卡獲最佳男配角獎
1990年因《榮耀》獲第47屆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
1988年因《為自由而吶喊》獲第60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主要影視作品:
2008年《激辯風雲/偉大辯手 The Great Debaters 》
2008年《 In Black and White 》
2007年《美國黑幫 American Gangster 》 (2007)
2007年《 Hollywood on Fire 》 (2007)
2006年《局內人 Inside Man 》 (2006)
2006年《超時空效應 Deja Vu 》 (2006)
2004年《諜網迷魂/滿洲候選人/洗腦密令 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 (2004)
2004年《憤怒復仇/怒火救援/怒火拯救 Man on Fire 》 (2004)
2003年《限時追捕 Out of Time 》 (2003)
2001年《約翰-Q》("John Q")
2001年《訓練日》("Training Day")
2000年《沖鋒陷陣》("Remember the Titans")
1999年《颶風》("The Hurricane」)
1999年《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
1998年《奪命感應》("Fallen")
1998年《紐約大爆炸》("The Siege")
1998年《他贏得比賽》("He Got Game")
1996年《牧師的妻子》("The Preacher's Wife")
1996年《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
1995年《赤色風暴》("Crimson Tide")
1995年《時空悍將》("Virtuosity")
1995年《追夢》(「Hank Aaron: Chasing the Dream")
1995年《藍衣惡魔》("Devil in a Blue Dress")
1994年《電影世紀》("Century of Cinema")
1993年《約翰-亨利》(「John Henry」)
1993年《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年《費城故事》("Philadelphia")
1993年《鵝塘暗殺令》("The Pelican Brief ")
1992年《解放者》(「Liberators」)
1992年《馬爾科姆-X》("Malcolm X")
1991年《阿納斯》(「Anansi」)
1991年《趕盡殺絕》("Ricochet")
1991年《密西西比馬薩拉》("Mississippi Masala")
1990年《心臟病》(「Heart Condition」)
1990年《密蘇里更好的布魯斯》("Mo' Better Blues")
1989年《榮耀》("Glory")
1989年《無敵神探》("The Mighty Quinn")
1989年《為了女王,為了國家》("For Queen and Country")
1987年《為自由而吶喊》("Cry Freedom")
1986年《權力》("Power")
1986年《喬治-邁克肯納的故事》("The George McKenna Story")
1984年《殺人執照》("License to Kill")
1984年《一個士兵的故事》("A Soldier's Story")
1983年《聖艾爾西維亞II》("St. Elsewhere, Vol. 2")
1982年《聖艾爾西維亞I》("St. Elsewhere, Vol. 1")
1981年《黑人兒子》("Carbon Copy")
8. 丹尼爾華盛頓的電影
丹澤爾-華盛頓
英文名:Denzel Washington
生日:1954年12月28日
出生地:紐約州弗農山
身高:183CM
體重:90kg
教育:新聞學學士學位
主要作品:《為自由而吶喊》、《光榮》、《馬爾科姆-X》、《颶風》、《訓練日》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盛會在即,有一個屢獲提名卻從未獲得"影帝"稱號的好萊塢黑人影星不會不引起人們的注意:丹澤爾-華盛頓。這位被大小評獎多次提名的好萊塢身價最高的黑人影星,從影20年以來拍攝了一系列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影片,如:《為自由而吶喊》("Cry Freedom")、《光
榮》("Glory")、《馬爾科姆-X》("Malcolm X")、《颶風》("The Hurricane」)等外,2月24日他又因在影片《訓練日》("Training Day")中的出色表演而獲得了本年度美國工會頒發的"有色人種傑出成就獎"(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簡稱NAACP)的最佳男演員獎。此外,他的最新力作《約翰-Q》("John Q")也於日前在北美上映,並一舉登上了北美票房排行榜的首位。此番,壯志未酬的他,再度向奧斯卡小金人發起了沖擊,這也是他第三次榮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了。
丹澤爾-華盛頓演技精湛,儀表堂堂、風度翩翩,深受女性影迷的喜愛。這個接受過舞台專業訓練的黑人影星以前一直在電視劇中發展,80年代後轉入電影業,90年代終被好萊塢所接納,跨入A級演員的行列。是好萊塢最具號召力的演員之一,也是目前好萊塢身價最高的黑人影星。他曾於1988年獲第60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提名,1990年獲第62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1993年和2000年分別獲第65屆、第72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02年獲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一共獲得了5次奧斯卡獎提名----2次最佳男配角、3次最佳男演員的提名,並贏得了1次最佳男配角獎。曾有人評論他是"繼薛尼-鮑迪之後好萊塢最具希望的黑人男明星"。
丹澤爾-華盛頓1954年12月28日出生於紐約州的弗農山(Mount Vernon,New York),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母親是個美容師。到他14時,他父母親的關系開始惡化,丹澤爾和他的姐姐被送進了一所寄宿學校。家庭的影響使華盛頓從小就養成了一種靜默沉實的性格,他不像其他小孩一樣調皮愛胡鬧,而是喜愛看書,他在少年時就給人一種老成穩重的感覺。1977年丹澤爾從富德漢姆 (Fordham)大學畢業並獲得了新聞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就去了舊金山,並在那裡獲得了美國音樂戲劇學院(ACT)的獎學金。他在美國國家戲劇學院學習了一年的表演,為他日後的成長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不久,丹澤爾-華盛頓便又回到了紐約。在大學期間就酷愛喜劇的他此時開始在各種電視劇中飾演角色。期間他曾參加了約瑟夫-佩珀(Joseph Pepper)導演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舞台劇的演出,飾演了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理查三世。
80年代後,丹澤爾-華盛頓開始轉向影視界方面發展,在1981年拍了個人第一部電影《黑人兒子》("Carbon Copy")。在這部影片中,丹澤爾擔綱主角,飾演一位白人富翁的私生子。但剛踏入影視圈的他,並沒有因為這部處女秀而出名走紅。後來他還相繼在《一個士兵的故事》("A Soldier's Story")等影片中飾演角色,但都是些普通黑人角色。由於他演得認真,終於引起了一些導演的注意。
9. 請問哪位高手有丹澤爾華盛頓及其主要作品的簡介謝謝
丹澤爾·華盛頓是當代偉大的實力派黑人演員,也是目前好萊塢身價最高的黑人影星。他曾於1987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1989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1992年和1999年二次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曾有人評論他是"繼薛尼-鮑迪之後好萊塢最具希望的黑人男明星"。
<br>
<br> 丹澤爾·華盛頓戲路開闊,演技精湛,是觀眾和業內人士公認的演技型電影明星。無論是社會意識的情節片、喜劇還是懸疑驚險片,丹澤爾總能展現其特有的風格和男性的魅力。他拍攝的社會主題類的影片《為自由而吶喊》("Cry Freedom")、《費城故事》("Philadelphia")、《馬爾科姆-X》("Malcolm X")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1999年出演的動作片《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等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獲得較好的票房收入。同年他主演的傳記片《颶風》("The Hurricane"),令他登上了事業上的又一高峰。在好萊塢,黑人演員向來受到種族的限制,只能演某些不起眼的角色,如助手、僕人或罪犯等。即使有少數幾個黑人演員擔綱主角,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限制,難以大放光芒。丹澤爾·華盛頓憑著《為自由而吶喊》、《費城故事》、《馬爾科姆-X》、《人骨拼圖》和《颶風》等主要作品,目前已是少數幾位能征服好萊塢的黑人演員之一。在好萊塢的黑人影星中,也只威爾-史密斯能與他分庭抗禮。曾有人評論他說:他不是一個偉大的黑人而是一個有著黑色皮膚的偉大的人。
<br>
<br> 丹澤爾·華盛頓1954年12月28日出生於紐約州的弗農山,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母親是個美發師。14時,他父母親的關系開始惡化,為了不讓孩子們承受家庭破裂所面臨的痛苦,丹澤爾和他的姐姐被送進了一所寄宿學校。1977年丹澤爾從富德漢姆(Fordham)大學畢業並獲得了新聞學學士學位。在大學期間,他除了全力完成學業以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演戲愛好,畢業後就去了舊金山,並在那裡獲得了美國音樂戲劇學院(ACT)的獎學金。在哪裡他學習了一年的表演,試圖在哪裡尋找發展。由於一直沒有很好的機會,丹澤爾·華盛頓不久便回到了紐約。當時正是紐約黑人劇院格外豐富活躍的時候,丹澤爾·華盛頓如魚得水,開始在各種電視劇中扮演角色。期間他參加了約瑟夫-佩珀導演的《莎士比亞》舞台劇演出,扮演了一個有爭議的人物理查三世。
<br>
<br> 80年代後,丹澤爾·華盛頓開始轉向影視界方面發展,在1981年拍了個人第一部電影《黑人兒子》("Carbon Copy")。在這部電影中,丹澤爾擔綱主角,扮演一位白人富翁的私生子,但象許多剛踏入影視圈的演員一樣,他的這部處女作並沒有讓他走紅。後來他還相繼在《一個士兵的故事》("A Soldier's Story")等影片中扮演角色,但都是些普通黑人角色。雖然他演來相當賣力,但還是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br>
<br> 1987年丹澤爾·華盛頓參加了電影《為自由而吶喊》的拍攝,終於等來了一顯身手的機會,一炮走紅。這是一部以南非為背景的政治電影,導演是曾執導過奧斯卡獲獎影片《甘地傳》的理查德-阿頓伯羅,丹澤爾在該片中擔當主演,扮演一位溫和善良的南非黑人民權領袖斯蒂芬-畢柯,在種族歧視橫行的南非,一心想爭取平等、自由的他在獄中被白人虐待致死。由於在該片中他富有激情的表演,丹澤爾·華盛頓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接著他相斷參加了《為了女王,為了國家》"For Queen and Country")等幾部電影的拍攝。1989年,丹澤爾·華盛頓參加了史詩片《榮耀》("Glory")的拍攝,一舉成名。這是一部敘述南北戰爭期間一支美國黑人軍隊浴血奮戰的歷史影片。片中他扮演了一個不堪忍受奴隸主折磨,憤而參加南北戰爭的黑奴士兵特里普。丹澤爾·華盛頓將特里普的倔強個性,逃亡途中的磨難,戰斗中的英勇頑強表演得淋漓盡致。憑著在此片中的令人難忘的表演,丹澤爾·華盛頓戰勝了馬龍-白蘭度、肖恩-康納利及傑克-尼克爾森等大腕級競爭對手,贏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br> 奧斯卡獎的殊榮使丹澤爾·華盛頓一舉跨入了好萊塢A級演員的行列,並逐步走上事業的頂峰。他得到了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的垂青,先後參加了他執導的3部電影的拍攝,《密蘇里更好的布魯斯》("Mo' Better Blues")、《馬爾科姆-X》和《他贏得比賽》("He Got Game")。1990年丹澤爾在《密蘇里更好的布魯斯》中扮演一個爵士樂號手;1992年在《馬爾科姆-X》中,華盛頓擔任主角扮演黑人民權運動領袖;1998年的《他贏得比賽》,他扮演一個高中籃球明星的父親。特別是在《馬爾科姆-X》一片中,他扮演"馬爾科姆-X",這是與馬丁-路德-金齊名的美國黑人運動領袖,作風激進,頗受爭議。此片在黑人青年中還掀起一股"馬爾科姆-X熱",到現在為止,還有人評論那可能是丹澤爾·華盛頓最傑出的一次表演,這一次的演出使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登上了榮譽的頂峰。丹澤爾·華盛頓其它有影響的影片還包括1991年的《密西西比馬薩拉》("Mississippi Masala") ,他在片中愛上了一個印地安女人;1993年的《費城故事》,他與湯姆-漢克斯聯手演繹艾滋病問題,扮演一個憎惡同性戀的律師;1995年的《藍衣惡魔》("Devil in a Blue Dress"),他扮演一個四十年代的私家偵探。
<br>
<br> 九十年代後期,在社會類題材的電影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丹澤爾·華盛頓也嘗試著出演一些動作片電影。1993年與朱麗婭-羅伯茨共同主演的《鵝塘暗殺令》("The Pelican Brief")、1995年主演的《赤色風暴》("Crimson Tide")和1998年與布魯斯-威利斯合作的政治驚險片《紐約大爆炸》("The Siege")等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收入,奠定了他動作片明星的地位。1996年在影片《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中扮演一位美軍軍官,調查女軍官(梅格-瑞恩飾)是否確是英雄,這部以海灣戰爭為背景的影片,得到了眾多影評界人士的贊賞。1998年,主演了影片《墮落》("Fallen"),在片中扮演一名警探。另外,他還主演了《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牧師的妻子》("The Preacher's Wife")等影片。
<br>
<br> 1999年,丹澤爾·華盛頓又擔綱主演了一部驚悚影片《人骨拼圖》,片中他扮演一名癱瘓的罪證專家,運籌帷幄、冷靜機敏,與一名年輕女警官(安吉麗娜-朱莉飾)聯手追捕殘忍的連環殺手,此片反響不錯。同年丹澤爾·華盛頓主演了傳記片《颶風》("The Hurricane"),登上了他事業上的又一高峰。這是一部基於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講述的是1966年一個名叫魯賓-卡特的拳擊手被錯判入獄的故事。丹澤爾·華盛頓在片中扮演前世界中量級拳王"颶風",他因為一樁冤案而被判終生監禁,在幾名年輕人的幫助下,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重獲自由。丹澤爾·華盛頓在該片中嚴酷、冷峻的外形,不俗的拳擊技巧,庄嚴正直的氣質使他的表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為了拍好此片,他不惜進行了半年地獄式的訓練,減輕了四十磅。他因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獲金球獎最佳男演員和奧斯卡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br>
<br> 2000年丹澤爾拍攝的影片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沖鋒陷陣》("Remember The Titans"),他在影片中詮釋了70年代弗吉尼亞州某黑白混合高中足球隊黑人教練赫爾曼-布恩的真實故事,這是丹澤爾第四次扮演改編自真人真事的角色。近來有消息稱,46歲的丹澤爾表示:"縱橫影壇25五年,對演戲的熱情已減",有意轉向當導演。據媒體稱,一部由丹澤爾執導的電影《漁人故事》即將開拍。
<br>
<br> 現實生活中,丹澤爾·華盛頓已是4個孩子的父親,他溫和慈祥,"太太和4個小孩是我最珍視的事情",堅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們練球,他說:"孩子們讓我了解到,凡事要順其自然,開心比較重要"。在孩子們的眼中,他可是一個好爸爸。
<br>
<br>主要影視作品:
2001年《約翰-Q》("John Q")
2001年《訓練日》("Training Day")
<br>·2000年 《沖鋒陷陣》("Remember the Titans")
<br>·1999年 《颶風》("The Hurricane")
<br>·1999年 《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
<br>·1999年 《紐約大爆炸》("The Siege")
<br>·1999年 《墮落》("Fallen")
<br>·1998年 《他贏得比賽》("He Got Game")
<br>·1996年 《牧師的妻子》("The Preacher's Wife")
<br>·1996年 《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
<br>·1995年 《赤色風暴》("Crimson Tide")
<br>·1995年 《時空悍將》("Virtuosity")
<br>·1995年 《Hank Aaron: Chasing the Dream》
<br>·1995年 《藍衣惡魔》("Devil in a Blue Dress")
<br>·1994年 《電影世紀》("Century of Cinema")
<br>·1993年 《John Henry》
<br>·1993年 《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
<br>·1993年 《費城故事》("Philadelphia")
<br>·1993年 《鵝塘暗殺令》("The Pelican Brief 1")
<br>·1992年 《Liberators》
<br>·1992年 《馬爾科姆-X》("Malcolm X")
<br>·1991年 《Anansi》
<br>·1991年 《趕盡殺絕》("Ricochet")
<br>·1991年 《密西西比馬薩拉》("Mississippi Masala")
<br>·1990年 《Heart Condition》
<br>·1990年 《密蘇里更好的布魯斯》("Mo' Better Blues")
<br>·1989年 《為了女王,為了國家》("For Queen and Country")
<br>·1989年 《無敵神探》("The Mighty Quinn")
<br>·1989年 《榮耀》("Glory")
<br>·1987年 《為自由而吶喊》("Cry Freedom")
<br>·1986年 《權力》("Power")
<br>·1986年 《喬治-邁克肯納的故事》("The George McKenna Story")
<br>·1984年 《殺人執照》("License to Kill")
<br>·1984年 《一個士兵的故事》("A Soldier's Story")
<br>·1983年 《聖艾爾西維亞II》("St. Elsewhere, Vol. 2")
<br>·1982年 《聖艾爾西維亞I》("St. Elsewhere, Vol. 1")
<br>·1981年 《黑人兒子》("Carbon Copy")
2001年《約翰-Q》("John Q")
2001年《訓練日》("Training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