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演員 > 哥倆好電影演員

哥倆好電影演員

發布時間:2022-07-25 14:25:12

A. 嚴寄洲的經歷

中國著名電影導演,1917年生於江蘇常熟。曾導演多部優秀獲獎影片,主要代表作品:《五更寒》、《英雄虎膽》、《哥倆好》、《二泉映月》、《再生之地》等。還創作、改編多部電影文學劇本並獲新時期導演榮譽獎、國務院特殊貢獻獎、抗日戰爭50周年老作家獎、華表獎、終身成就獎、國家有特殊貢獻電影藝術家獎等。
他拍出了八一電影製片廠第一部故事片《腳印》又拍出了第一部運用電子音樂的電影,他拍出了令人難忘的《英雄虎膽》,還為了《再生之地》把12名演員關進監獄半天。在對電影藝術的不斷追求、探索與創新中,嚴寄洲書寫了自己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導演人生。 ——受到非議的《腳印》
1953年,36歲的嚴寄洲從西南軍區戰鬥文工團調到了八一電影製片廠任導演。這個時期的八一廠,還只是能拍紀錄片、軍事教育片和翻譯蘇聯影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教育製片廠。電影「從業」經歷幾乎是零的嚴寄洲,決心做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故事片的「第一人」。他抓住了去雲南體驗生活時邊防巡邏隊在邊境河邊發現了腳印的素材,自己動手編寫劇本並任導演,終於為八一電影製片廠誕生了第一部故事片《腳印》。
《腳印》人物少,情節簡單,放映時間只有30多分鍾,且只能和新聞、動畫片排在一起放映,但仍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也遭到了一些同行的非議,他們諷刺說:阿貓、阿狗都能拍電影,連電影ABC都不懂。嚴寄洲毫不在意,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已邁進了電影的大門。而後來賀龍的話,卻讓嚴寄洲至今銘記在心。
時隔不久,賀龍同志接見了嚴寄洲,並對他說:你這個電影我看過了,不好,一點藝術都沒有。你要向成蔭同志學習。深知賀老總脾氣的嚴寄洲知道,這雖是直言批評,卻是賀老總的關心和期望。曾和嚴寄洲同為賀龍1204部隊戲劇教員的北影廠導演成蔭,當時已經拍出了有名的電影《鋼鐵戰士》和《南征北戰》。嚴寄洲記住了賀老總的激勵,決心向成蔭學習,努力拍出好電影。 《戰斗里成長》
做導演多年,嚴寄洲有一個多年不變的工作習慣,在電影人中傳為佳話,那就是每拍攝完一部電影,他都要親自到三家不同的電影院當觀眾,靜聽不同觀眾對他執導影片的真實反映。他說:拍電影就像商店裡賣東西一樣,有好商品,人家就愛買,拍出好電影,觀眾就愛看。所以只有親自到電影院,才能知道人家愛不愛看你的電影。
1957年,當時的沈陽軍區話劇團公演了話劇《戰斗里成長》,觀眾反響非常好。嚴寄洲一連看了好幾遍,並決定把它拍成電影,他相信觀眾一定會喜歡。《戰斗里成長》公映後果然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這是嚴寄洲導演的第一部有完整情節、獨立放映的戰斗故事片,也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第一部戰斗故事片。影片放映時,嚴寄洲分別來到了北京的首都電影院、東四影院和天橋影院當上了觀眾。他說,沒有想到自己對片子感覺很好的地方,觀眾卻沒有什麼反應;自己感覺一般的情節,觀眾卻似乎很喜歡。這對嚴寄洲觸動很大,所以從《戰斗里成長》後,每拍完一部電影,進三家影院當觀眾,就成了他的工作,很多年從不改變,這也成為他的導演工作不斷改進的動力。
用嚴寄洲的話來說,就是拍電影要想著觀眾。拍出的電影要讓人人都能看懂,讓人愛看。原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陳播曾稱贊嚴寄洲:他拍的電影從來不賠錢。 《哥倆好》與《姐妹花》
1962年,曾經深入青藏高原平叛部隊當列兵9個月的嚴寄洲,懷著對連隊戰士的滿腔激情,導演了喜劇故事片《哥倆好》,這部展示部隊生活的喜劇片公映後立刻抓住了廣大觀眾,尤其得到了連隊官兵的喜愛。一些同行人士更是對嚴寄洲大膽運用喜劇形式的表現手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在當時國內喜劇片寥寥無幾時,嚴寄洲的勇敢探索獲得了成功。這部當年投資幾十萬的電影,為八一廠賺回了幾百萬的收入。
談起當年非常成功的喜劇片《哥倆好》,嚴寄洲說,這部片子的成功,主要是因為有一個他當時非常看好的本子。決定拍攝前,他先按電影劇本改成了話劇,主要就是想看觀眾的反應。結果話劇演出的效果非常好,不僅場場爆滿,演出結束後觀眾爭著和演員握手。嚴寄洲心裡有了底,他開始著手准備,但沒想到困難重重,先是廠里沒有資金,好不容易批下錢了,選演員又出了問題,很多人對嚴寄洲啟用的男主角張良提出了質疑,但是嚴寄洲沒有改變態度,因為他早就看中了張良在《董存瑞》中的表演。
在電影《哥倆好》中,演員張良一個人同時飾演了戰士陳大虎、陳二虎——這一對孿生兄弟,雖然外貌相像,卻性格迥異、形象鮮明,收到了非常好的藝術效果。這是嚴寄洲在電影藝術上探索的又一個成果。他說,在舊上海曾經看過影片《姐妹花》,蝴蝶一人飾演兩姐妹的鏡頭,雖然技術比較差,但在當年仍然很吸引人,也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哥倆好》中,他們仍運用一人飾演兩人的手法,並在技術上進行了大膽的突破。
當年《姐妹花》中姐妹倆見面、對話時,不能真正在一起,只能隔著窗戶、桌子,而在《哥倆好》中,大虎、二虎兄弟倆在一起時,既可以肩搭肩、手拉手,也可以擁抱,中間完全沒有了間隔,達到了「以假亂真」的效果。
我國第一部運用電子音樂的電影,為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電影做了一次瀟灑的「引領時尚」 1978年,嚴寄洲導演的《獵字九十九號》公映時,又一次牢牢抓住了觀眾。無論是新穎的大寬銀幕,還是眾多新老明星的匯集,都成了吸引觀眾的看點。但是當人們坐在電影院里觀看的時候,才發現《獵字九十九號》最搶人的吸引點是片中的電影音樂。這就是那個既不同於我國民樂,也不同於交響樂的電子音樂。嚴寄洲終於成功把電子音樂搬上銀幕,從而誕生了我國第一部運用電子音樂的電影《獵字九十九號》,為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電影做了一次瀟灑的「引領時尚」。
據嚴寄洲回憶,拍《獵字九十九號》前,正是粉碎了「四人幫」的「文革」後期,當時幾乎沒有什麼電影可看。大部分人看電影的途徑是內部看參考片,主要放映的是美國片,水平也是分為好、中、次三等。但仍然是場場火爆,每次放映都是幾乎打破了門。當時他的心裡就產生了一個強烈的願望:我自己也一定能拍出這樣的電影。他終於認准了一部名為《戰爭在繼續》的小說,並找到了小說作者周振天,把小說改成了電影劇本,片名就叫《獵字九十九號》。
受外國影片的啟發,嚴寄洲認為,《獵字九十九號》必須要出新,所以除了大寬銀幕和大牌演員陣容的轟動外,他還決定運用電子音樂。但是當時國內只聽說日本友人送給上海一台電子琴。於是嚴寄洲馬上找到了曾經與他多次成功合作的上影樂團指揮陳傳熙,才知道這部電子琴根本不在上影樂團。歷盡周折,總算在上海音樂學院找到了下落。可能當時電子琴在中國太「洋」了,以至於沒人敢用,竟被存放到了音樂學院的倉庫里。嚴寄洲立刻把這台讓他「尋蹤千里」的電子琴「請」進了錄音棚。當錄音還差一天就結束時,指揮陳傳熙又找到了嚴寄洲,原來他想再用交響樂錄一遍,這樣如果萬一電子音樂在審查時通不過,就可以替換電子音樂。但是嚴寄洲堅持不改,他說:就這樣吧,交響樂也是外國的,有什麼問題,是我一個人的…… ——《再生之地》
1983年,嚴寄洲導演的電影《再生之地》一舉奪得了金雞獎的5個單項獎。影片在國際上也引起了較大反響。不僅受到了日本反戰人士的歡迎,嚴寄洲還作為代表團團長被邀參加了摩洛哥的世界和平大會,並獲得了「人道主義」優秀影片獎。
時隔20多年,嚴寄洲仍清晰記得當年拍攝《再生之地》的情景。他說,這是根據當年中國政府改造日本高級戰犯的真實題材改編的電影。拍攝時,自己對演員、服裝等都做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為此劇組人員都付出了很多。影片拍完後很多人都對他說:嚴導演,我們都特別願意跟你干,就是太累了。
他為演員們最先安排的就是特殊的「體驗生活」。因為改造戰犯的生活無法體驗,所以他先帶領演員們參觀撫順監獄,事先他已讓監獄的男女警察准備好,參觀完就把12名男女演員分別關進監獄3天。後來因為氣溫太低,監獄方擔心演員的身體吃不消,商討了半天,嚴寄洲才「開恩」,關了半天就放了。但他規定,第二天哪也不許去,每個人都要交出一份觀後感。於是,頭號「戰犯」胡浩寫道:我是一個軍人,是奉命作戰,怎麼就變成了第一戰犯呢……而女「戰犯」斯琴高娃則寫出了:這個環境我要呆多少年啊!我現在真想我的女兒呀……嚴寄洲對演員的服裝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1000名戰犯全部要求穿上昭和15年的衣服。為此劇組把長影、北影的服裝全都調來了。他還要求不要假鬍子化裝的演員,挑選的全都是長鬍子特別快的男演員。在撫順拍攝期間,他還不惜花費時間找到了一個當年專門為日本人做點心的朝鮮人。連影片中當年的真實人物觀看完電影後說,影片中的點心和當年他們吃的一模一樣。
影片還在日本進行了內部放映,受到震撼的日本人給予了「真實感人」的高度評價。他們說嚴寄洲選擇的演員都非常像日本人,並給分出了哪個是東京人,哪個是北海道人。他們甚至提出了邀請嚴寄洲、胡浩、斯琴高娃來日本合作演出,因為他們准備接著拍當年從中國監獄走出的戰犯們回國後的生活……
近3個小時的采訪,90歲的嚴寄洲始終侃侃而談,毫無疲倦之意。問及秘密,嚴導曰:此亦為養生之道,乃每日必修之「話療」也。不禁為之感慨,嚴導力主的每日「話療」,可謂在老年養生之路上又「引領」了一把。
2012年9月29日,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在紹興舉行,王為一獲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B. 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之外,還有哪些演員讓你難以忘懷呢

我們先來看看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都是誰?1962年,文化部評選出了22名“新中國人民演員”,他們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謝添、崔嵬、陳強、張平、於藍、於洋、謝芳;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李亞林、張園、龐學勤、金迪;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田華、王心剛、王曉棠;上海青年藝術劇院的祝希娟(後進入上影廠)。

我們再看看這個時代的、很多令人難忘的電影好了,想起這些經典的電影了,自然就想起那些演員了,我們一起回憶吧?

整個60年代呀,應該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是火紅的年代了,也是我國電影大發展、大繁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年代了,我們從上面不是22大明星出演的片子中再勾畫出最喜愛的二十二部吧?

除處之外,還有鄧大人李默然,李向陽郭振清,高傳寶朱龍廣,阿詩瑪楊麗坤,劉三姐黃婉秋,林黛玉王文娟,李政委馮喆,楊子榮王潤生,偵查連張勇手,三進三城梁音,丁汝昌浦克,孫喜旺仲星火,程瘋子於是之,馬尾巴葛存壯,龜田隊長方華,湯司令劉江,參謀長陳述,實力派的李仁堂、浦克,還有不老松的牛犇,美了一輩子的向梅。

C. 王心剛演過哪些電影

1958年《破除迷信》。
《寂靜山林》飾馮廣發。《牧人之子》飾德力格爾
《海鷹》飾張敏上尉。《勐壠沙》飾江洪
《紅色娘子軍》飾洪常青。《哥倆好》飾指導員
《野火春風斗古城》飾楊曉冬。《秘密圖紙》飾陳參謀
《偵察兵》飾偵查處長郭銳。《南海長城》飾區英才
《大河奔流》飾秦縣長。《傷逝》飾涓生
《知音》飾蔡鍔。《綠海天涯》飾南林
《烈火中永生》飾劉思揚。《我的長征》飾老年王瑞
《永不消失的電波》飾姚葦。

D. 歷屆百花獎入圍名單有哪些作品呀是入圍名單喲,謝謝各位了。

第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62年)

最佳故事片:《紅色娘子軍》
最佳編劇:夏衍 水華《 革命家庭》
最佳導演:謝晉 《紅色娘子軍》
最佳女演員:祝希娟《紅色娘子軍》
最佳男演員:崔嵬《紅旗譜》
最佳配角:陳強《紅色娘子軍》
最佳攝影:吳印咸 紅旗譜
最佳音樂:張敬安 歐陽謙叔 洪湖赤衛隊
最佳美術:丁辰 馬蘭花
最佳紀錄片:《兩種命運的決戰 》
最佳短紀錄片:《亞洲風暴》
最佳紀錄片攝影:《征服世界最高峰 》
最佳科教片:《沒有「外祖父」的癩哈蟆》
最佳美術片:《小蝌蚪找媽媽 》
最佳戲曲片:《楊門女將 》

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63年)

最佳故事片:《李雙雙》
最佳編劇:李准《李雙雙》
最佳導演:王蘋《槐樹庄》
最佳女演員:張瑞芳《李雙雙》
最佳男演員:張良《哥倆好》
最佳配角:仲星火 李雙雙
最佳攝影:郭鎮鋌 尹志《劉三姐》
最佳音樂:雷振邦《劉三姐》
最佳美術:童景文 張起旺《劉三姐》
最佳紀錄片:《中印邊界問題真相》
最佳短紀錄片:〈人民公敵蔣介石〉
最佳紀錄片攝影:澤仁 田楓 計美登珠札西旺堆《中印邊界問題真相》
最佳科教片:《知識老人》
最佳美術片:《大鬧天宮》
最佳戲曲片:《孫吾空三打白骨精》
榮譽獎:《槐樹庄》 (故事片)
《保衛古巴 在激流中》(紀錄片)
《中國武術 巧種多收》(科教片)

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0年)

最佳故事片:《吉鴻昌》《淚痕》《小花》
最佳編劇:陳立德《吉鴻昌 》
最佳導演:謝添《甜蜜的事業》
最佳女演員:陳沖《小花 》
最佳男演員:李仁堂《淚痕》
最佳配角:劉曉慶《瞧這一家子》
最佳攝影:陳國梁 雲文耀《小花》
最佳音樂:王酩《小花》
最佳美術:黃洽貴《藍光閃過之後》
最佳紀錄片:《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
最佳短紀錄片:《美的旋律》
最佳科教片:《黃鼬》、《紅綠燈下》
最佳美術片:《哪吒鬧海》、《阿凡堤》
最佳戲曲片:《鐵弓緣》

第四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1年)

最佳故事片:《廬山戀》《天雲山傳奇》《七品芝麻官》
最佳男演員:達式常《燕歸來》
最佳女演員:張瑜《廬山戀》

第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2年)

最佳故事片:《喜盈門》《鄉情》《白蛇傳》
最佳男演員:王心剛《知音》
最佳女演員: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3年)

最佳故事片:《人到中年》《牧馬人》《駱駝祥人》
最佳男演員:嚴順開《阿Q正傳》
最佳女演員: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最佳男配角:牛bin《牧馬人》
最佳女配角:姜黎黎《赤橙黃綠青藍紫》

第七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4年)

最佳故事片:《咱們的牛百歲》《十六號病房》《不該發生的故事》
最佳男演員: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最佳女演員:龔雪《大橋下面》
最佳男配角:劉信義《快樂的單身漢》
最佳女配角:王馥荔《咱們的牛百歲》

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5年)

最佳故事片:《高山下的花環》《人生》《紅衣少女》
最佳男演員: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最佳女演員:吳玉芳《人生》
最佳男配角:何偉《高山下的花環》
最佳女配角:王玉梅《高山下的花環》

第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6年)

最佳故事片:《少年犯》《日出》《咱們的退伍兵》
最佳男演員:楊在葆《代理市長》
最佳女演員:方舒《日出》
最佳男配角:陳裕德《咱們的退伍兵》
最佳女配角:王馥荔《日出》

第十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7年)

最佳故事片:《芙蓉鎮》《血戰台兒庄》《孫中山》
最佳男演員:姜文《芙蓉鎮》
最佳女演員:劉曉慶《芙蓉鎮》
最佳男配角:祝士彬《芙蓉鎮》
最佳女配角:張曉敏《非常大總統》

第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8年)

最佳故事片:《紅高梁》《老井》《原野》
最佳男演員:張藝謀《老井》
最佳女演員:劉曉慶《原野》
最佳男配角:陳佩斯《京都球俠》
最佳女配角:呂麗萍《老井》

第十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89年)

最佳故事片:《春桃》《寡婦村》《共和國不會忘記》
最佳男演員:姜文《春桃》
最佳女演員:劉曉慶《春桃》
最佳男配角:申軍誼《歡樂英雄》《陰陽界》
最佳女配角:鞏俐《代號美洲豹》

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0年)

最佳故事片 《開國大典》《本命年》《巍巍昆侖》
最佳男演員 古月(《開國大典》)
最佳女演員 宋佳(《庭院深深》)
最佳男配角 孫飛虎(《開國大典》)
最佳女配角 林默予(《紅樓夢》)

第1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1年)

最佳故事片 《焦裕祿》《龍年警官》《老店》
最佳男演員 李雪鍵(《焦裕祿》)
最佳女演員 宋佳(《落山風》)
最佳男配角 陳裕德(《斗雞》)
最佳女配角 伍宇娟(《龍年警官》)

第1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2年)

最佳故事片 《周恩來》《大決戰》《過年》
最佳男演員 王鐵成(《周恩來》)
最佳女演員 趙麗蓉(《過年》)
最佳男配角 葛優(《過年》)
最佳女配角 呂麗萍(《青春無悔》)

第1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3年)

最佳故事片 《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楊貴妃》
最佳男演員 古月(《毛澤東的故事》)
最佳女演員 鞏俐(《大紅燈籠高高掛》)
最佳男配角 馮鞏(《站直了,別趴下》)
最佳女配角 陳小藝(《離婚》)

第1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4年)

最佳故事片 《鳳凰琴》《重慶談判》《炮兵少校》
最佳合拍片 《獅王爭霸》
最佳男演員 李保田(《鳳凰琴》)
最佳女演員 潘虹(《股瘋》)
最佳男配角 孫飛虎(《重慶談判》)
最佳女配角 丁嘉莉(《無人喝彩》)

第1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5年)

最佳故事片 《被告山杠爺》《留村查看》《一個獨生女的故事》
最佳合拍片 《天與地》
最佳男演員 李仁堂(《被告山杠爺》)
最佳女演員 沈丹萍(《留村查看》)
最佳男配角 謝園(《天生膽小》)
最佳女配角 李媛媛(《天生膽小》)

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6年)

最佳故事片 《紅櫻桃》《七七事變》《混在北京》
最佳合拍片 《大辮子的誘惑》
最佳男演員 張國立(《混在北京》)
最佳女演員 郭柯宇(《紅櫻桃》)
最佳男配角 方子哥(《混在北京》)
最佳女配角 何賽飛(《敵後武工隊》)

第2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7年)

最佳故事片 《紅河谷》《大轉折》《離開雷鋒的日子》
最佳男演員 高明(《孔繁森》)
最佳女演員 寧靜(《紅河谷》)
最佳男配角 牛(ben)(《夫唱妻合》)
最佳女配角 宋春麗(《離開雷鋒的日子》)

第2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8年)

最佳故事片 《甲方乙方》、《鴉片戰爭》、《長征》
最佳男演員 葛優(《甲方乙方》)
最佳女演員 劉蓓(《甲方乙方》)
最佳男配角 李保田(《有話好好說》)
最佳女配角 張路(《這女人這輩子》)

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1999年)

最佳故事片 《男婦女主任》、《紅娘》、《一個都不能少》
最佳男演員 趙本山(《男婦女主任》)
最佳女演員 劉欣(《紅娘》)
最佳男配角 牛(ben)(《媳婦你當家》)
最佳女配角 李曉紅(《銀幕戀情》)

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000)

最佳故事片獎:《我的父親母親》《黃河絕戀》《國歌》
最佳男演員獎:潘長江《明天我愛你》
最佳女演員獎:章子怡《我的父親母親》
最佳男配角獎:尤勇《緊急迫降》
最佳女配角獎:陶虹《說好不分手》

第2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001年)

最佳故事片獎:《生死抉擇》、《漂亮媽媽》和《芬芳誓言》
最佳男演員獎:《生死抉擇》中飾李高成的王慶祥
最佳女演員獎:《漂亮媽媽》中飾孫麗英的鞏俐
最佳男配角獎:朱旭憑《刮痧》
最佳女配角獎:《留住心中的月亮》中飾月蘭的閻青妤
寧波市民評選出的最受歡迎演員獎:鞏俐

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002年)

最佳故事片:《法官媽媽》《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大腕》
最佳男演員:葛優(飾演《大腕》中尤優)
最佳女演員:周迅(飾演《煙雨紅顏》中趙寧靜)
最佳男配角:英達(飾演《大腕》中路易王)
最佳女配角:袁立(飾演《絕對情感》中安然)

第2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003年)

最佳故事片獎:《沖出亞馬遜》《英雄》《鄧小平》
最佳女演員:徐靜蕾
最佳男演員:盧奇
最佳女配角:袁泉
最佳男配角:王志文

第2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004年)

最佳故事片獎:《手機》
優秀故事片獎:《驚心動魄》、《暖春》
最佳男演員獎:葛優(《手機》中飾演嚴守一)
最佳女演員獎:范冰冰(《手機》中飾演武月)
優秀男演員獎:李幼斌(《驚心動魄》中飾演乘警長)
優秀女演員獎:張妍(《暖春》中飾演小花)

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張思德》
優秀故事片獎:《功夫》《生死牛玉儒》
最佳導演獎:尹力(《張思德》)
最佳男主角獎:吳軍(《張思德》)
最佳女主角獎:劉若英(《天下無賊》)
最佳男配角獎:謝霆鋒(《新警察故事》)
最佳女配角獎:元秋(《功夫》)
最佳新人獎:孫儷(《霍元甲》)

E. 張勇手的人物經歷

1934年年10月4日,張勇手生於山西省汾陽縣大南關一個貧農家裡。由於三歲喪父,他很早就挑起家庭重擔。 1944年家鄉解放後,他考入徐向前任校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兵團隨軍學校(即「晉中公學」)。在校期間,曾參加解放華北的最後一戰——太原戰役。在晉中公學學習了半年左右,他被調至西北野戰軍川西軍區文工團。1950年底,朝鮮戰爭爆發,他受命北上,來到河北滄縣。經過暫短休整,隨部隊開到安東。 1951年3月,年僅十六歲的張勇手來到朝鮮前線。在五次戰役和停戰前的反擊戰中,他幾乎跑遍中線、東線所有前沿陣地,為志願軍戰士送糧食、彈葯,運傷員,進行慰問演出。曾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和帶著重病,出色地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為此,立過兩次功。五次戰役後部隊休整期間,為了准備向祖國親人匯報,張勇手還曾受上級委派,帶領六名志願軍文工團員,到平壤朝鮮國立藝術劇場,向人民軍協奏團學跳朝鮮舞。 在朝鮮前線,他還結識了一位和他同樣十四歲參軍並在一個文工團工作的四川女娃子。在共同的戰斗生活中,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56年,兩人正式結為終生伴侶。
1953年歸國後,張勇手在華東軍區工作。曾任文工團團員、分隊長。五六年部隊整編後,在演出隊任隊長。
1957年初,八一電影製片廠到部隊選演員,經過試戲,張勇手被選中借到八一廠拍攝《黑山阻擊戰》,在影片中扮演連長王海龍。影片拍完後,又在嚴寄洲導演的《英雄虎膽》中扮演我軍偵察參謀耿浩。1958年,張勇手正式調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入廠後二十多年來,張勇手共參加了十三部影片的拍攝,1958年,在《縣委書記》中扮演民兵隊長小虎子;1959年,在《海鷹》中扮演水手長李雄;在《赤峰號》中扮演艦長田海雄;1960年,在《林海雪原》中扮演參謀長少劍波:在《奇襲》中扮演連長方勇,1962年,在《哥倆好》中扮演班長,在《打擊侵略者》中扮演游擊隊長金哲奎;1965年,在《分水嶺》中扮演復員軍人李雲虎,在《地道戰》中扮演區長趙平原;1974年,在重拍的《南征北戰》中扮演高營長;1976年,在《南海風雲》中扮演政委梁充海,並兼任導演,1979年,在《二泉映月》中扮演趙先生;1980年,在《啊,搖籃》中扮演旅長肖漢庭,在《飛行交響樂》中扮演師長趙輝。
除此以外,他還為《啊,海軍》、《日本海大海戰》、《凱旋柱》、《吳哥的陰影》、《中途島之戰》等十
幾部外國影片配過音。並參加了《哥倆好》、《霓虹燈下的哨兵》、《淮海大戰》等話劇的演出。

F. 老電影哥倆好二虎台詞

話劇《哥倆好》台詞二虎獨白:(興致勃勃地對觀眾)我們新兵連開展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競賽,我要每天做一件好事。可這好事都叫別人給做完了,可真把我急壞了!哎?林大娘提著一桶熱豆漿過來了。我趕忙跑上前去接過來,倒進缸里,這下子,做豆腐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今天非得露一手!我讓林大娘去忙別的活兒,我好一個人完成任務……嗅,我該做豆腐嘍。(挽起袖子,想了想)做豆腐,做……這豆腐怎麼做?……瞎,沒什麼了不起的,反正在家見我奶奶做過。嗯,對了,點豆腐,用的是鹵水,(尋找)啊,在這兒。(拿起點了二勺,攪了攪,蓋上蓋兒,心神不寧地等著)好了嗎?(聽了聽,然後戰戰兢兢地打開缸蓋一看)哎呀,怎麼還是稀湯寡水的?再來兩勺。乾脆,全放里算了(這下放心了,滿懷信心地)只要我耐心等一會兒。這缸丘漿就變成了豆腐。林大娘端著一塊塊雪白香嫩的豆腐送到連里,同志們一定圍上來,七嘴八舌問:「林大娘,這是誰的手藝呀?」林大娘就會笑眯眯地拍拍我的肩膀說:「你們連的二虎!」大傢伙兒一聽是我做的豆腐,會怎麼說呢?(想想)最先發表意見的準是大嗓門兒樂哈哈:「瞧人家二虎,咱先不談積極性,就光這技術也該記二等功?」接著就是四川王了,他推推眼鏡,慢悠悠地說:「好得很!啥子時候學會的這個鬼名堂。」等大夥兒哈哈一笑,這時候准會冒出一聲「二虎!」「到!」不用問這是我們班長。「二虎,這是你做的嗎?大家要好好地學習嘛!」這時候我該怎麼辦呢?我……我絕不能得意,我得嚴肅。一句話也不能說!到了晚上,全連集合,指導員給我胸前帶上大紅花,然後站在講台上說:「同志們——!二虎,為我們大家做豆腐—__—」(忽然想起)哎,這豆腐八成好了,我得看看。(走到缸前,慢慢地揭開缸蓋一看,大驚)啊?(要哭)這豆腐……它,它怎麼都成黑的啦!……糟了···(高聲地)林大娘——,您快來看看呀,這豆腐……怎麼……黑了呢……林大娘!

G. 老電影:哥倆好,裡面的陳大虎和陳二虎是同一個演員演的嗎

都是著名演員張良飾演的

張良還回憶過一人演兩角的創作經歷

一個演員的最大愉快,就是能遇上個好劇本,假如再有一位好導演、好的創作集體,那麼他的愉快就更大,創造的慾望就更強,他的所有的願望都會得到導演和全體合作者們的支持和幫助、並使它逐步的實現。在這次的《哥倆好》演出中,我可以說集中了這幾個方面的愉快。白文、所雲平同志為我們寫出了這樣一部好戲。還記得第一次讀劇本的情景,我久久的坐在那裡,如痴如呆的傻笑著,深深的被劇本情節吸引住了。陳大虎、陳二虎、雷班長、洪軍長,還有那幾個各有特色的戰士,都活生生的站在我的眼前,尤其大虎二虎這哥倆的形象,更深深地吸引了我,激起了我的創作慾望。
想法和實際總是有距離的,擺在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重大的新課題:我得同時扮演兩個角色。一個人演兩個角色,一樣的軍裝,一樣的臉,如何分辨得出?我接到劇本後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區分開這兩個人,進而想到如何從性格上使他們更不同、更可愛。

從劇本上看,哥倆都是新社會培養起來的一對新人,是人民公社裡的好青年。他們有著同一的美好理想:當一個真正的兵,保衛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也有著共同的好品質:忠誠勇敢、熱情向上。他們初到部隊上來,都還算不得一個好兵,但是他們有著不可動搖的志向。在這些方面,他們有許多相同的好品質,但是又有各人性格上的絕對不同。大虎待人處事忠厚誠懇、靦腆拘謹;二虎則熱情豪放、無拘無束。作為演員,不僅應看到他們共同的好品質,更應著力刻劃他們的不同性格。我就是本著這些想法,開始了我對這兩個人物的探索。

首先,我想了解這哥倆在對待同一事物時的個人想法和態度。比如在幫助群眾幹活這一點上,大虎是覺得:幫群眾幹活是解放軍的光榮傳統,自己當了兵,就應該學習老同志們的精神,發揚這些傳統。所以他在幹活時是老老實實、勤勤懇懇,毫無個人打算。而二虎則是為了完成個人的立功計劃。這哥倆都有著進取心和榮譽心,大虎更多的想到了集體,二虎更多的想到了個人。為此他們就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根據他們的不同思想不同態度,再本著他們的性格,去找出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徵、外形特徵,更明顯的區別開這兩個人,是我在創造人物時走的第二步。我想在他們一出場,就給觀眾留下比較鮮明的印象。除了在人物的整個精神狀態上,我極力掌握住大虎的老誠靦腆、二虎的機靈豪爽外,還選擇了兩個人在敬禮時動作上的不同,以幫助觀眾去識別人物。這兩種敬禮,一則是從他們的性格出發,再則是吸收了生活中常見到的現象,生活里我見到許多新戰士,他們在敬禮時,有的就像二虎那樣叉開兩個指頭,挺胸揚頭顯出他們性格上的豪爽。有的又像大虎那樣,手慢慢地貼著身子拉上來,頭歪過一點去就他的手,顯出他們那麼沉穩靦腆。這兩種敬禮都算不得標准,但是放在這一對剛剛入伍的新戰士身上,又是這樣一對性格不同的哥倆身上,我想這種誇大還是可以的。此外,在著裝上也想給人物作些區別。同樣的軍裝,由於大虎的懂事愛清潔,軍裝總是穿得整整齊齊、乾乾凈凈。由於二虎的頑皮、淘氣,經常東跑西跳掏鳥窩,所以帽子總是有些歪,衣服也任它長短不齊。當然這只是在敬禮和著裝上給人物一點區別,而真正重要的,還是應該注意如何在典型環境中,表現人物的典型性格。因為劇本中對二虎有著較多的描寫,我也就想著重談談自己在表演二虎這樣幾場戲時的性格掌握。

第一幕,連長授槍,二虎不要。這不要的態度也可以表現得很溫和,用商量的態度。但是我想二虎此時的心情是平靜不下來的。由於前面幾段戲的發展,二虎已經認准了:「我當了兵,發的槍肯定比民兵的好,而且一定會把那支沖鋒槍發給我,這我事先已經和班長說好了。」所以他滿懷信心,等著發好槍。萬沒有想到連長發的卻是那支自己拉了半天沒拉開的步槍呢!因此,在表現二虎此時的心情時,我是先由興奮期望、突轉驚愕,繼而委屈不滿,噘著嘴遲疑著,極不情願的接過槍,轉回身越想越窩火,越看越憋氣,再也忍不住便沖口喊出:「我不要這支!」這之後,對著連長和指導員的兩種不同的開導方法,我表現二虎一面去商量,企求換支好槍,一面又板起脖子硬要。之所以這樣,就想能表現出二虎復雜的心情,和他那憨直、倔強、又充滿稚氣的個性,使他能在這第一場里就給人留下個可愛印象。

。。。。

H. 電影演員曲雲都演過什麼電視劇

曲雲(1928.11.8-) ,著名電影表演女藝術家。山東牟平人。在群星匯聚的中國電影銀幕上,有這樣一位演員,她所塑造的影視人物有近百個之多,卻無一例外的都是「母親」這一個形象。這些不同類形的老年婦女的形象里留下了她從青春年華到滿頭華發的人生歷程。
曲雲從1956年進入八一電影製片廠當演員,長於塑造各種類型的老年婦女形象。經典之作有電影《苦菜花》、《布穀催春》、《天山行》、《葯》、《失去的歌聲》、《金不換》以及電視劇《泉水默默流》、《天倫》等。上世紀90年代,還加盟了張國立鄧婕夫婦合作的力作《康熙微服私訪系列》,飾演一位農村大媽。
中文名
曲雲
外文名
Yun Qu
國籍
中國
星座
天蠍座
血型
A型
出生日期
1928.11.8
職業
演員
代表作品
《苦菜花》,《金不換》,《泉水默默流》
人物經歷
祖籍山東煙台海陽。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膠東文協文工團話劇演員 。1956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長於塑造各種類型的老年婦女形象。如 《苦菜花》中的馮大娘,《布穀催春 》中的東升娘,《天山行》中的鄭母 ,《葯》中的華大媽,《失去的歌聲》中的奶奶,《金不換》中的金大嬸 等。還曾參加拍攝《泉水默默流》、 《天倫》《康熙微服私訪記》等電視劇。

著名電影演員
個人作品
演出影片:激戰前夜
1958:英雄虎膽 金鈴傳 龍飛鳳舞 長空比翼 縣委書記
1959:江山多嬌 烈火真金
1960:奇襲 林海雪原
1961:突破烏江
1962:哥倆好 英雄坦克手
1964:雷鋒岸邊激浪
1965:苦菜花
1974:山村新人鎖龍湖
1975:長空雄鷹 女交通員
1980:飛向未來
1981:沒有字的信 解放石家莊葯 天山行
1982:布穀催春 他們並不陌生
1984:失去的歌聲
1988:柳菲的遺書

閱讀全文

與哥倆好電影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