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橋英樹的生平
日本電影演員,1944年2月10日生於日本千葉縣木更津市, 父親是中學校長,以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為他命名(參見日本放送協會1996年5月30日播出電視節目的「スタジオパークからこんにちは」)。高橋英樹從小就對小說和電影中表現的演員這一職業充滿了憧憬,但是遭到父母堅決反對,於是偷偷報考日活株式會社。1961年以日活新面孔(New Face)第五期踏入影壇,首演作品為《高原兒》 。1962年,因石原裕次郎在滑雪中受傷,遂代替他主演《生活激流中的男人》,從此走上明星的道路。1963年在日活拍攝的《伊豆的舞女》擔任主演,與著名演員吉永小百合合作。 同年主演松尾昭典導演的《男人的徽章》,此片大受歡迎,至1967年,已推出10部續集。
在60年代中期,是日活公司僅次於石原裕次郎和小林旭的第三號男演員。當日活從「青春片」更多的轉向「義俠片」的時候,他是應運而生的人物。1969年退出日活,成為自由演員。繼又演出加藤泰導演的《人生劇場》、《宮本武藏》等片。
自70年代後,逐漸退出電影界,成為電視明星。1974年與電影演員小林亞紀子結婚,1978年創立獨立製片社 。
㈡ 日活電影史的劇情簡介
一個日本電影徹底個人主義電影時代的開始 兩代浪漫粉色情片天王為你講述那個輝煌的身體電影時代。本片是講述了從以60年代的最初的情色電影開始就享譽日本的日活電影製片場的拍片歷程為主線,通過介紹該製片場的好幾部有名的電影,以及在當時的好幾為有名的情色女演員,再現了當時日本的最初的情色電影的拍攝經過。片中還介紹了到現在還活越在日本拍攝第一線的一批有名情色導演是一部難得一件的,值得珍藏的好片子。大家看了,一定會大飽眼福的。
㈢ 小林旭的介紹
小林旭(こばやし あきら)日本演員、歌手。1938年11月3日出生於東京都世田穀。小林旭曾演過270多部電影,當年拿著吉他踏著夕陽流浪天涯的「候鳥系列」電影,還深深烙印在影迷心裡。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黑社會電影漸受歡迎,小林旭也開始拍一些「沒有仁義的戰爭系列」,一張武士大義凜然的劇照,並深獲許多女性觀眾的喜愛。最後離開日活電影公司,主要原因「是因為日活公司後來開始走向黃色電影」。後來小林旭開始進軍歌壇,以他獨特高亢的「小林節拍」,唱出不少膾炙人口的好歌。
㈣ 筒井康隆的資料和作品
筒井康隆
Yasutaka Tsutsui
出生日期:1934年9月24日
出生地點:日本大阪
地區:日本
血型:B 型
日本著名的科幻小說家。
初中時的筒井因為智商達到178,而被看成是天才學生。然而他經常逃學,喜歡看電影,是個標準的「不良少年」。中學時代的筒井就熱衷於創作,他不斷向漫畫雜志社投稿,並曾有數篇漫畫被刊登。筒井從大阪府立春日丘高中畢業後,考入了同志社大學文學繫心理學專業,後又轉入美術史專業。高中和大學時代的筒井把興趣轉到了演戲上,他加入了劇團出演了不少話劇。大學畢業後,筒井滿懷熱情地參加了日活電影公司的演員選拔,卻因為身高而落選,由此他打消了成為演員的念頭。
大學畢業後,筒井當過幾年的工薪族,還經營過設計事務所。1965年,筒井攜妻來到東京,成為了專業作家。但在最初一段時間內,筒井因為其作品難以理解而在一些同行中名聲不佳。通過大江健三郎的介紹,筒井認識了雜志《海》主任編輯,發表了一系列前衛作品,逐漸引來了廣泛的關注。筒井的作品主要擊中在科幻小說領域,曾獲多次捧得星雲獎。除此之外,筒井在後期也寫過一些非科幻小說,並得過泉鏡花文學獎、谷崎潤一郎獎、川端康成文學獎等各種榮譽。
筒井的許多作品都曾被改編為影視劇,其中包括《穿越時空的少女》、《日本以外全部沉沒》、《紅辣椒》(又名《盜夢偵探》)、《富豪警官》、《七瀨二度》等等。同時,筒井也不時會作為演員在自己作品的改編影視劇中露面。
作家有作家的煩惱,知名作家有知名作家的煩惱。特別是以諷刺知名的作家,煩惱恐怕是會更多的。
筒井康隆曾經有一段時間就經歷了這樣的煩惱。他的一篇諷刺近未來警察社會的短文《無人警察》被選入中學教科書,而後便遭到日本智障協會的抗議,說這篇小說中充滿了對智障人士的歧視,筒井康隆對這一評價極為不滿,雙方的口舌之爭迅速升級,也把整件事情推動成為1993年度日本文壇數一數二的大事。隨後筒井康隆發表《封筆宣言》宣布不再為出版社寫作任何作品,直到三年之後出版社終於讓步,筒井這才重新復出文壇。以筒井的想法,他寧願不再以一個職業作家的身份寫作,也絕不屈服於外界干涉作家寫作自由的壓力。
其實筒井在剛剛步入文壇的時候就已經顯示出他犀利鋒銳的諷刺風格了。1973年為了慶祝好友小松左京歷時10年的巨著《日本沉沒》獲得日本星雲獎,他在星新一給出的《日本以外全部沉沒》這一標題之下,寫出一篇極盡諷刺之能的短文。在這短文里,所有的外國政要、知名明星、公眾人物都廢寢忘食地學說日本語、學唱日本歌、學習日本生活習慣,表面上看這篇短文是十足的意淫,然而筒井銳利的筆鋒所指向的都是當時日本對外國人的諂媚之風。
即使步入中年,筒井也仍然沒有改變他譏諷世事的風格。1990年的《文學部唯野教授》,開篇第一句就是:「大學的課,晚12分鍾開始、早12分鍾結束,乃是一般常識。不能正確遵守這個規則的教授,學生都是不拿他當教授看待的。」隨後的字字句句更是在對日本大學制度的方方面面作不遺餘力的諷刺,按照如今當紅的說法,整本書根本就是徹頭徹尾的惡搞,但這樣的惡搞很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至少我也能從書中找到不少中國學校制度的可笑之處。《文學部唯野教授》現在國內已經有中文版出售,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譯者何曉毅。
不過在筒井創作的後半期(請不要誤會,他老人家還在世),他在保持一如既往的諷刺的同時,寫作的風格也有了很大的轉變。1981年的《虛人》,是以實驗手法寫作的「批判小說的小說」;1982年的《虛航船團》,是以童話的方式諷刺世界史的譬喻;前面說的《文學部唯野教授》則是以「印象批評」、「新批評」、「俄國形式主義」、「現象學」等等為標題,簡直可以說是一部文學理論史;而1999年的《爺爺》則又成了帶有溫暖的人道主義關懷的作品;至於他的近作《銀發戰爭》,又將關注點拉回到日本社會,去寫日本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了。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
4
參考資料:
1.2007年可以說是筒井康隆大成功的一年。《穿越時空的少女》、《紅辣椒》、《日本以外全部沉沒》,連續三部作品改編成電影電視,筒井康隆不單在他的作品中刻意消弭各種文類之間的界限,而且也作為一個不務正業的作家參與到電影電視的拍攝甚至表演之中啊。
㈤ 原田美枝子的演藝經歷
原田美枝子的丈夫是演員石橋凌,3個孩子的母親。所屬經濟公司是舞促進事務所。
自幼少時到成年之前,住在母親擔任管理員的東京都豐島區南大冢1巷(生活新大冢店附近)的「稻和公寓」1樓的管理員室。當時管理員室沒有浴室,原田美枝子經常去附近的所公共澡堂或者在母親的陪同下去同棟公寓的住戶家裡洗澡。
1974年,她以《愛在綠色的風中》(家城巳治導演)一片初登大銀幕。但是,原田美枝子在該電影中有裸露場景,電影公映後,在高一的第3個學期,同時為了更好的從事演藝事業,轉學到東京都立代代木高中(非正常班),並在代代木高中畢業。
隨後年僅18歲的原田在《大地搖籃曲》(增村保造導演)和《青春的殺人者》(長谷川和彥導演)中表現出出色的演技和獨特的個性,引來了多方關注,贏得了電影旬報最佳女主角獎,以及藍絲帶獎、報知電影獎等各種電影評獎中的新人獎。隨後,原田出演了許多電影、話劇和電視連續劇,佳作不斷。
《先生・太太・小姐・孤獨》是原田美枝子自己製作、主演,並以「剎那」之名做原著改編的電影。1986年,發表了小說《可愛的半月》(集英社蔚藍文為)。1987年,由瀧田洋二郎導演,日活電影公司將《可愛的半月》拍成電影。從黑澤明、山田洋次、神代辰巳、深作欣二、黑木和雄、山本薩夫、熊井啟、齋藤耕一等導演巨匠,到平山秀幸、阪本順治等中堅導演,都邀請過原田美枝子拍片。
其中包括山本薩夫的《啊,野麥嶺》(1979)、深作欣二的《火宅之人》(1986)、黑澤明的《亂》(1985)、《夢》(1990)、実相寺昭雄的《帝都物語》(1988)、東陽一的《夢之村》(1996)等諸多名片。1998年,原田在平山秀幸執導的《乞愛人》一片中分別飾演女兒以及回憶畫面中虐待女兒的母親兩個角色,由此原田囊括了當年大大小小各類電影評獎中的最佳女主演獎。進入新世紀,原田進一步挑戰各種題材的影片,有描寫主婦殺人分屍的《熟女殺人事件》(2002、平山秀幸),有追索警察殺妻真相的《半告白》(2003、佐佐部清)等等,都是引起巨大反響的傑作。原田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女演員,她以充滿魄力的演技和多變的銀幕形象,成為了日本電影界中流砥柱式的人物
㈥ 小林旭的生平
日本電影演員和歌手,1938年生於東京,父親為電影的照明技師,4歲曾參加兒童劇團,小學一年級便開始登台演出。1950年進入玉川中學,喜好體育、柔道、空手道等。1955年從目黑高校畢業,次年進入日活株式會社。同年初次參演川島雄三的《飢餓的靈魂》,1957年主演吉村廉導演的《青春的冒險》,得到好評。遂連續出演多部青春片,很快走上了明星之路。成為與石原裕次郎齊名的日活台柱演員。1958年接連主演了舛田利雄導演的《夜霧之中的第二國道》、《生銹的小刀》、《完美的優秀》和瀧澤英輔導演的《絕唱》等大受歡迎的影片。從1959年輕,又連續主演系列片《候鳥》(共9部),成為日活最叫座的影片,他在片中演唱的主題歌也盛行一時。
小林旭曾於1960年代到美國好萊塢旅行,那年他23歲,在日本電影界猶如日中天,美國電影公司對他這位日本當紅小生相當有興趣,想留他在美國發展。並提出三年對他的栽培計劃,第一年讓他學英文,第二年和第三年則要讓他完全融入當地的文化和社會,當時他深為所動。不料,以小林旭為台柱的日活公司強烈的反對,並將小林旭活生生的「綁架」回日本!
小林旭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就是1962年和當時的巨星美空雲雀結婚後,不到兩年時間,就宣告離婚。對這段婚姻,他鮮少提起,但1989年美空雲雀去世後,小林旭出了一首歌「最愛的女人死去的那個晚上」,銀壇硬漢對美空的感情顯露無疑。1967年與東寶的電影演員青山京子成婚。
小林後來又主演了《那傢伙》、《女警察》等系列片。頗受歡迎,1971年日活公司開始實行「浪漫色情」路線後,遂退出日活,與東映株式會社簽訂專屬契約,曾與菅原文太等合演深作欣二導演的系列片《不仁義的戰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繼又主演浦山桐郎導演的《青春之門》、《青春之門·自立篇》等頗受好評的影片。
退出影壇的小林旭,曾學做生意,但遇上日本的泡沫經濟潮,使他背負六十億日圓左右的債務。據了解,他在東京市中心世田穀區的一棟豪宅建地達兩百六十八坪,因此被法院查封。
不過,巨星就是巨星,他靠出一首新歌「熱烈的心」,擺脫掉一身債務。一向不太上電視的小林旭,開始拚命在電視上打歌,讓這首「熱烈的心」旋律繞盪在歌迷的耳邊。那年日本歌壇年度盛事,紅白歌唱大賽,讓歌迷又看到這位暌違十多年的才俊男演員,雖然身材有些走樣,頭發略顯稀疏,但歌聲依然如往年洪亮,就這樣他創造一首歌償還債務的奇跡。
小林旭將他的演藝生涯集大成,於2004年10月15日在東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個人演唱會,並發表新歌「翔歌」,並將他個人的電影菁華,剪輯成四十分鍾在會場放映。小林旭說:「五十年的數字我倒不是非常在意,但這個夢卻是他平生最大的志願。」
㈦ 吉永小百合的演藝經歷
1956年,曾參演東京廣播電台的節目《赤銅鈴之助》。同年參加兒童合唱團。14歲時參加了電視劇《來無影去無蹤的偵探》的演出。
1960年,在日活公司開始演員生涯,此後與浜田光夫合作演出多部青春片,成為60年代日本影壇上的青春偶像。
1962年,讀高中時主演浦山桐郎導演的《化鐵爐林立的街》,成功地扮演了一個清新純潔、品學兼優的少女,年僅17歲便獲得當年「藍綬帶獎」的最佳女主角獎,從此聲名日盛,被影迷們親切地稱呼為 「小百合花」;在高中的幾年之中,共拍攝了20部青春片,同時不誤學業,故有「優秀學生」之稱;這些影片包括《黑暗中的口哨聲》、《我不死》、《化鐵爐林立的街》、《花、少女和白色的路》、《他與我》、《割草姑娘》、《你好,二十歲》、《伊豆的舞女》、《歸鄉 》等。
1961年被授予電影製作協會新演員獎,1962年又獲藍綬帶獎的最佳女主角獎和日本廣播協會的最佳新人獎 。
1965年,考入早稻田大學第二文學部史學科,在就學之時繼續從事電影拍攝。
1969年大學畢業。70年代,開始扮演有深度的婦女形象,相繼在《皇帝不在八月》、《沖動殺人,兒子啊》、《海峽》、《天國車站》等優秀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1973年,與比自己大十五歲的電影製片人岡田太郎結為夫婦;
1975年,與仲代達矢共同主演浦山桐郎導演的《青春之門》,在片中出色地扮演了一個燒炭工的妻子。
1982年,與高倉健等一起主演了森谷司郎導演的《海峽》,在片中飾演了一個美麗純情的女性形象;
1984年,主演《天國車站》和《阿凡》,以其爐火純青般的技藝囊括了當年日本各項電影大獎中的最佳女主角獎;
1985年,又獲新設立的電影大獎——田中絹代獎。1987年,日本推出紀念著名電影演員田中絹代的傳記影片《電影女演員》,吉永小百合扮演女主人公,這是她自開始銀幕生涯以來的第99部作品。她曾被《電影旬報》評為最受歡迎的十大女明星之一。在從藝的40多年裡,吉永小百合出演了超過百部影片。
2001年,她與日本男星織田裕二一同獲得了由東京電影記者會選出的「第四十三回藍絲帶獎」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女主角頭銜。
2014年,日本雜志《周刊大眾》舉辦以外型選出心目中「最美女星」活動中,吉永小百合以69歲高齡,擊敗眾辣妹,榮登冠軍。
吉永小百合是日活公司(正式名稱為日本活動寫真株式會社)的當家女演員,與濱田光夫於1960年代在日本電影界掀起一陣狂瀾。對於當時一直因循守舊走男性向動作電影路線的日活公司來說,吉永和浜田這對金牌組合以他們的純愛青春鳳格的電影,使得他們又獲得了大批新粉絲的認可和支持。特別是影片《化鐵爐之街》以及由暢銷書改編的《凝視愛與死亡》等都是人們的話題之作。
隨著溴素紙(攝影中指塗有溴化銀的印相感光紙)在1964年(昭和39年)、1968年(昭和43年)、1969年(昭和44年)這幾年間的熱賣和銷售額實績使得吉永小百合閃耀在女性部門的第一位。與她一同走過青春時代的同輩們有許多人都是她的影迷,人們共稱這些影迷為「サユリスト(Sayurist)」。其中也不乏像 TAMORI,野坂昭和這樣的有名人。
吉永小百合主演的電影原作者川端康成、石坂洋次郎兩位大作家也非常欣賞她,川端康成曾為了見她一面而突然到訪《伊豆的舞女》位於深山中的外景拍攝現場,而石坂洋次郎則是以吉永來飾演為設想前提特意撰寫了作品。
在1970年代她也有一段低迷時期,恰巧這段時期又正處日本電影界的衰退期,加之吉永小百合的結婚對象是大她15歲的商業界人士,兩人的職業面貌在常人眼裡極不相符,於是遭到父母反對後吉永小百合與他們的關系一度僵持。此事被報道後,越發使得吉永小百合的演藝活動驟減。當時的日本影片界涌現出許多敢於塑造無畏裸露的現代女性形象的年輕女演員,以至於吉永小百合從1960年代開始一成不變地演繹「清純姑娘」的套路早已讓人覺得陳舊不新了。在 1975年(昭和50年),吉永小百合終於首次脫離「清純姑娘」的路線在《青春的門》中扮演為人妻的角色。雖然除出道時期以外,吉永小百合就從沒出演過任何電視劇,但在電影演出開始減少的時期里,她便在NHK大河劇中擔任角色。在1981年(昭和56年)的日劇《夢千代日記》里,吉永小百合將一位成熟女性的情感經歷表現得豐富飽滿,一躍成為人們的話題之作。從那之後,她同時受到評論家們對她演技刁難和具有大牌女演員魄力的褒貶不一的評價。「サユリスト」的復權也是在同時期,此後即使處於日本電影低迷期吉永小百合也會定期出演影片。
吉永小百合在以廣島為舞台的《愛與死的紀錄》中的出演,以及在《夢千代日記》中扮演忍受原子彈輻射症病痛的主人公後,她便從1986年(昭和61年)開始以志願者的身份參加原子彈詩歌朗讀會。如今她不僅繼續著她的演藝活動,更將反戰爭反核武運動作為畢生的另一重要事業。
吉永小百合的電視演出僅僅活躍在廣告中,除此之外仍以電影為主。最新出演的電影作品既預定2008年公開上映的《母親啊》已是她第112部作品。
2009年,入選日本百年來最漂亮的十名女優。日本《文藝春秋》季刊於2009年邀請作者和讀者投票選出了日本最漂亮和最有魅力的十個女演員。共有1043人參與了這次投票,上榜的十名女演員,依次為:原節子、吉永小百合、高峰秀子、田中絹代、岩下志麻、京町子、山田五十鈴、若尾文子、岸惠子、藤純子。
㈧ 日本的電影公司
大映公司
大映公司,即大日本映畫公司,角川映畫的前身。1942年成立,統合日本國內小型電影公司成立的大日本映畫製作株式會社(大日本映畫製作株式會社),簡稱大映(だいえい),屬於日本戰時體制企業之一。戰後改名為大映株式會社,成為一般的民間企業,大映在1971年時瀕臨破產倒閉。
戰爭期間日本電影發揮了重要的宣傳作用,而對此時電影體制改組起到重要作用的一個人物不能不提,這個人物就是大映公司的創始人和製片人永田雅一。
日本侵華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的1941年8月,由於戰爭一拖再拖,膠片生產緊張。日本政府的內閣情報局考慮整合日本的電影公司,只保留松竹、東寶兩大公司。
當時永田雅一是新興電影製片廠的廠長,他激烈反對這一決定,認為:「政府不能就此摧毀電影產業。老百姓要娛樂,政府要鼓舞士氣。如果政府重視這個問題就不應該只保留兩家公司。兩家公司無法展開競爭,至少有三家公司才能互相切磋,形成競爭局面。」
盡管很直白,但是內閣情報局還是被永田雅一的魄力所折服,於是在1942年1月誕生了大日本映畫株式會社。戰後這家公司的正式名稱就定名為大映。大映由日活、新興電影廠、大都映畫三家合並而成,菊池寬任社長,永田雅一等人任專務,操控實權。因為他的獨斷專行,有個綽號叫「永田喇叭」。
在戰後復興期間,永田雅一藉助電影在國際上發揮影響,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關鍵的,這也是大映公司的黃金時代。
戰後,永田雅一出任大映社長,他有十分出色的海外電影製作經驗,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他成功地策劃、製作、推出了溝口健二的《雨月物語》、衣笠貞之助的《地獄門》等,均成為日本電影的不朽經典。中國比較熟悉的、由他製作的電影還有70年代的《啊,海軍》和《追捕》。
50年代中期,一路順風的永田雅一還虎視眈眈地覬覦東南亞市場,請溝口健二與香港合拍過《楊貴妃》。
新東寶公司
新東寶株式會社,成立之處名為株式會社新東寶。是以前存在的日本電影拍攝製作公司,在存在的14年年間它製作了500部以上的電影。
早期也有像在溝口健二導演在威尼斯電影節獲獎的《西鶴一代女人》等傑作,還有許多知名度很高的演員和其他人員。後期由於應時作品生產得多,較不引起人們的注意。
其他就是你說的東寶、松竹、東映、日活、角川映畫
㈨ 日本電影史的日本電影史-第一期(1896~1918):
電影傳入日本 牧野省三執導
1896年,愛迪生發明的「電影鏡」傳入日本,而真正的電影是從1897年由稻勝太郎及荒井三郎等人先後引進了愛迪生的「維太放映機」和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機」開始的,其時,小西六兵衛也購入攝影機。在這一兩年間輸入了放映機和影片,並在全國巡迴放映,稱為活動照相,並沿用這一名稱至1918年。
從1899年開始,日本自己攝制影片,以紀實短片為主。《閃電強盜》將當時社會上流傳廣泛的新聞話題搬上銀幕,被認為是最早迎合時尚的故事片。主要演員橫山運平遂成為日本第一個電影演員。
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東京淺草的電氣館。最早的製片廠是1908年由吉澤商行在東京目黑創建的。《本能寺會戰》(1908,牧野省三執導)為日本第一部由解說員站在銀幕旁用舞台腔敘述劇情的無聲影片。牧野省三因此被稱為「日本電影之父」,但這類影片只是連環畫式的電影。
1912年日本活動寫真株式會社(簡稱日活公司)成立,拍攝了尾上松之助主演的一系列「舊劇」電影。松之助原是巡迴演出的歌舞伎演員,1909年被牧野省三發現,他的第一部作品《棋盤忠信》問世後,使他成為最受觀眾歡迎的武打演員,有「寶貝阿松」之稱。1914年,天然色活動照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活)成立,最初以攝制彩色電影為目的,但因僅有兩種顏色,只能改拍普通的黑白電影,並且仍以拍攝「舊劇」影片與日活相抗衡。當時日活的向島製片廠已在拍攝現代題材的「新派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