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哈利波特電影問題
答問題2、那時侯三個都是小孩子,按照當時的情況,三個孩子都不知道巨怪是怎麼出現的,雖然後來的情節告訴了我們是由奇洛教授搞來的,當時赫敏是為了給哈利和羅恩解圍,因為那兩個人是偷偷跑出來救赫敏的,當麥格教授問起來的時候,兩個男孩都心虛所以赫敏就站出來隨便編了一個理由,是為了感謝兩個男孩子救了自己。和隱瞞真相完全沒有關系,只是單純地仗儀一下使兩個傻頭傻腦見義勇為的一年級同班同學免受教授們的責難。
② 展現中國民俗的電影有哪些
1、《開場前的猴戲》
《開場前的猴戲》主要講述民間猴戲藝人過去遊走江湖的經歷與當今的生存現狀,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村落的建築環境之美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猴戲藝術的生動人文之美,新野猴鄉是《西遊記》的創作地,這成為本片的文化立足點,重點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主旨。
2、《居山》
《居山》以探討現代教育為主題,以終南山為背景,集國學、自然、修行、教育於一體,以紀錄片的手法客觀真實的再現終南山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表達了人們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所做的努力,對當下教育的思考,對自然的熱愛與尊重,以及人們對修行的體悟和對自由的嚮往。
3、《伏藏師》
《伏藏師》採用都市傳說風格,講述了從小在火鍋店長大的孤兒張二娃,被命運選中進入伏藏師組織,學習技能、追捕叛徒,卻在緊要關頭發現自己最信任的人才是真正的敵人,最後在朋友的幫助下戰勝反派、化解危機,成為伏藏師英雄的故事。
故事從一個少年的成長經歷入手,展現了當代年輕人如何跨過成長的迷茫,見證友情的可貴,品嘗愛情的甘甜,最終實現自我價值。希望觀眾能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並從中受到鼓舞,做自己的英雄,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4、《心燈》
《心燈》真正的內涵是喚醒我們內心的良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讓大家生恭敬之心,懂人知四孝。希望《心燈》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指引下,成為一顆小火苗,為助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發出一絲光亮。
5、《那美》
該片圍繞著高二1班,幾位同學和兩位老師組織一次暑期戶外體驗遠行活動。一路上的幾段有趣經歷給大家帶去不同的體悟成長。《那美》帶給人們一股強大的正能量,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孝親尊師、長幼有序、謙虛有禮、真誠信任、分工合作等這些做人做事基本且重要的德能素養。
③ 地藏菩薩的電影電視
1、《地藏王》。講述了正逢天魔外道大肆猖獗,此時惟賴地藏菩薩降服群魔開辟正道。地藏菩薩降跡於新羅國皇家,姓金名喬覺,自幼穎悟然,潛修佛經,臂力驚人,深受父皇寵愛,一日目睹殺戮囚犯於殘酷,急進諫謂:嚴刑峻法不足治理民心,惟獨佛法博大,始可教化眾生。
2.《地藏菩薩本願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dāo)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贊嘆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yào)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
3.《五逆重罪與無間地獄》。在這個浮華的世界,很多人因為貪婪、無知、嗔恨而迷失本心,造下種種罪惡。造罪者死後,將在地獄里承受無邊的痛苦。
4.《地藏菩薩心咒》地藏王菩薩跟娑婆世界眾生緣份很深,故念誦地藏王菩薩咒語,功德廣大不可思議 。念誦地藏王菩薩咒語,貴在堅持專一, 心誠則靈;若受持則能出苦海、證涅盤,得諸佛龍天擁護,事事吉祥如意。
5.《地藏菩薩的故事》由海濤法師擔任製片人,根據佛家經典《地藏菩薩本願經》改編,分為6集
(3)伏藏師電影演員擴展閱讀:
名號功德
地是大地, 也是「地大」(「四大」之一)。地能擔當一切,一切崇山峻嶺,萬事萬物都在地上。比喻菩薩的功德,能為眾生而荷擔一切難行苦行;地也有依止義,一切生命皆依地而成,依地而生。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善法,依此菩薩而存在和引生。
藏是含藏、伏藏義。地藏菩薩像大地一樣,能含藏種種功德,能引生一切功德,難行苦行,救度眾生,故名地藏。世俗也有稱為地藏王,但經中只名地藏,印順法師認為,可能是因為被認為是地藏菩薩化身的九華山地藏比丘出身新羅王族,所以加「王」字以尊稱。《地藏十輪經》謂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地藏菩薩另有功德,也從地藏名義而來。《地藏十輪經》說,地藏菩薩能滿眾生所求,增長一切草木和農作物等,一切從地上生長的都得到豐碩收成。這是農民所希望的。此經譯出後少人弘揚,所以地藏菩薩這方面功德少人注意。又《須彌藏經》說,地藏菩薩具有令眾生增長精氣,增進健康,祛除疾病的功德,是「大妙葯」。
如果能見到和親近菩薩,一切身心病苦、生死煩惱都能去除而具足一切功德。古代葯物主要是生在地上的草木和礦物。地藏菩薩這種功德類似葯師佛。但不是大醫王(指佛),而是大妙葯。
④ 《執子之手》是倉央嘉措的么
是倉央嘉措創作的
《執子之手》全文為:
誰,執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
誰,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離;
誰,撫我之面,慰我半世哀傷;
誰,攜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誰,扶我之肩,驅我一世沉寂。
誰,喚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轢;
誰,棄我而去,留我一世獨殤;
誰,可明我意,使我此生無憾;
誰,可助我臂,縱橫萬載無雙;
誰,可傾我心,寸土恰似虛彌;
誰,可葬吾愴,笑天地虛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離;
伊,攬我之懷,除我前世輕浮。
執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萬世輪回。
執子之手,共你一世風霜;
吻子之眸,贈你一世深情。
我, 牽爾玉手, 收你此生所有;
我, 撫爾秀頸, 擋你此生風雨。
予,挽子青絲,挽子一世情思;
予,執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長;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憐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4)伏藏師電影演員擴展閱讀:
倉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廢,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
⑤ 戒掉邪淫後能改變什麼
先別說戒掉邪淫的好處,先看看邪淫的危害吧:
一、身體。不要說邪淫了,就是夫妻之間正淫,如果放縱的話,都會讓你的身體變差甚至垮掉,如果房事之後第二天感到腰酸什麼的,就是身體給你發出信號了。
二、福報。這個福報的范圍太廣了,你的學業、事業、收入、人際關系等等都會暗暗的削減。比如你命里可以拿到博士,因為邪淫,可能本科畢業就不錯了。你命里能當個縣長,現在可能就是個小科員了。你命里能賺到1000萬,現在可能就給你削減到200萬了。估計誰都不想這樣吧。
三、壽命。有句話叫好死不如賴活著,有的人本身福報都不大,還邪淫,福報都給消完了,怎麼辦?有句話叫有福消福,無福消壽。福報沒了,該活70歲,可能50就該走了。
四、婚姻。如果前面三條還不能止住邪淫之心,那麼這一條估計是殺手鐧,一般人接受不了。如果你沒結婚就邪淫,將來的對象有極大的概率也是個不貞之人。如果你婚後邪淫,你欠的債不想還,你的配偶會替你還得,別以為瞞著對方就可以了,這個是因果規律自然運轉,誰也逃不了。
這還是現世的花報,真正的果報在來世,那個太慘了,一般人不信就不說了。
如果能戒邪淫,這些負面的統統不會有,如果再多多行善積德,命運會越來越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⑥ 關於哈利波特電影的問題
1.是的.是因為那枚戒指..那個戒指是魂器之一.鄧布利多在用格蘭芬多劍砍戒指的時候被戒指誘惑了.他帶上戒指後戒指里的那片靈魂就試圖殺死鄧布利多.後來老鄧還是用強大的意志力拿起劍把戒指砍了.但他卻快死了.後來斯內普趕到.救了他一命.但只能活一年.所以他就計劃好了後來的一切.因為他覺得德拉科的靈魂還沒有墮落到那種地步.所以他決定救他一命.因為伏地魔知道德拉科是不可能殺死老鄧的.是特意送他去死.等到德拉科死後.就讓斯內普頂上.所以最後不管怎樣.斯內普還是要殺老鄧.所以他就將計就計.一箭雙雕..不但救了德拉科.還幫了斯內普一把..悲劇啊.
2.那個水是伏地魔特地設下的屏障.你以為魂器就是一件普通的首飾么.隨便丟的啊..這可是黑魔王的靈魂碎片存放處啊..那個水據說喝了會讓自己想起讓他最痛苦的事情.因為要把水喝光才能拿到魂器..之前哈利和老鄧乘的那個小船是有規定的.它只能讓一個人過去.不過這些規定是由魔法來衡量.只能乘一個成年人的魔法過去.那時候哈利還沒成年.所以不算成年人.就這樣騙過老伏的船了..只讓一個人過是有原因的.因為老伏猜一個人應該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在神志不清的狀況下還能喝光裡面的水..所以老伏帶哈利去是大有用處的.一來是讓他把水灌下老伏的嘴裡.,二來是可以熟悉一下老伏藏東西的習慣.以便哈利以後可以找到其他的魂器.
3.我個人認為老伏不知道學了什麼鬼魔法就讓自己變成這樣.我個人認為是他當時殺的人太多.靈魂分裂太多次才變成這樣..就跟古代那些練功的人走火入魔一個道理.老伏年輕的時候可是一表人才啊.帥得所有的老師都喜歡他(當然除了老伏,老伏有先見之明..).
4.是被老伏殺死的..這個很難解釋..書裡面解釋這個整整寫了10000多字.濃縮起來也很長..簡單得說是因為斯內普殺掉了老鄧.伏地魔以為斯內普就是老鄧的長老魔杖的現主人了..為了得到長老魔杖.他就殺掉了斯內普.詳細的內容看電影去吧.不過現在劇本越改越離譜..快把原著給刪光了.我在電影里一點都看不到書里的影子.,希望你能明白吧.
1樓得答案雷到我了..被傲羅削掉了鼻子..很多傲羅連見老伏一面的機會都沒有.還能削掉他的鼻子啊.連鄧布利多也沒這個能力.要不是哈利的人品好..無意中被他得到長老魔杖.還能幹掉老伏嗎.快1000字了.給這么少分我就回答了這么詳細..誒.誰叫我人好呢.要是不採納我我就掐死自己算了.其實還是看書比較好.書裡面詳細多了..電影盡是忽悠那些沒看過原著的人.我同學去看了回來說一肚子火.根本不知道說什麼來著.以後都不去看了.
⑦ 關於你的迷你電影 文章 發表在新蕾上的!!急
關於你的 迷你電影
[單眼皮]
你是單眼皮。偶爾會因為睡眠不足變雙。你會為此高興一整天甚至不停地照鏡子。但是到傍晚的時候,你就會厭煩了這樣的自己。
你是個簡單的女孩。印象里你總穿著白色上衣和寬松的牛仔褲。還有ALL STAR的黑色帆布鞋,因為經常洗的緣故,所以鞋帶一直都很白,可是走路的時候常常會開。沒有見過你穿裙子和高跟鞋。你有很多破掉的拉著奶白色粗線的牛仔褲和很不正式的小西裝外套。
你的手很小,五指很短,喜歡塗銀灰色指甲油。留著黑色的及腰長發,蓬蓬的還帶點自然卷,披散在身後。
你畫畫的時候會戴著大耳麥,偶爾自然的隨著音樂扭動身體,就這樣從清晨到黃昏。
你的畫是看不懂的世界,是你的信仰。好像家鄉小河的流水貼撫而過,折射出的色調明媚抑或憂傷。
嗯,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初次見到你的時候會這樣覺得。
[若不是我費力的找尋,就很難看到你的背影]
是在高中時遇到你的。
那時候你就瘦瘦的,個子也不高。我們的座位在同一縱行,你在第二排,我在倒數第二排,中間隔了三個位置。
若不是我費力的找尋,就很難看到你的背影。
高中的生活總是過於單調,那些淡淡的情愫被安靜的埋在腳下延展而來的路上。
甚至會有恍惚的呢喃。是你嗎。
直到後來我們進了同一所大學。
偶爾我會想,至少這樣一起走過的時光和青梅竹馬有些相似。那麼在很多年以後,也許當我們都失散了,你還是會在想起過去冗長的歲月中順帶著念出我的名字嗎。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
聶魯達寫過這樣的詩:我喜歡你是寂靜的,彷彿你消失了一樣。
大學生活並未讓你改變許多。你如願以償的進入美術系。
我固執的和你填報了同一所大學,在建築系撓著頭應付著各種復雜的結構圖稿和建築力學理論。
微妙卻關鍵的肯定句是:在你身邊。
大一結束的那個假期,很費勁才找到學校附近公寓的兩套房子,花了很長時間搬家。你住在最後排的那棟。因為你所在的樓層很高,所以在沒有濃霧的晚上,走到陽台透氣的時候還是可以隱約看見你的屋裡亮起螢火蟲般點點的光。
你的房間是你自己刷的牆漆。淡淡的灰色系。冷暖色調的搭配看起來很舒服。你花了整整一周的時間在牆上做的手繪。很抽象的畫。我只看出來有一隻歪著脖子的睡貓。你好像很喜歡貓這種動物。
把這些零碎且熟捻的細節認真地整理。一遍一遍。這是你喜歡的一切。
冬天午後的暖陽。有干凈的落地窗的咖啡店。歐式田園風格的桌布。入夜後的熱咖啡的濃香。表情傻呆的龍貓暖手袋。電台十二點的廣播。敞開的窗簾。落地窗反光中那個看不清表情的自己。窗外偶爾過車的馬路。路邊午夜路燈倦了的顏色。特別說明,這是你最喜歡的顏色。你喜歡看無聊的散文或隨筆,討厭小說。喜歡無聊的電影,討厭故事片。所以很難買到你能喜歡的書送你,也很少有人願意陪你看電影。
你說小學的時候經常和同伴們一起在大雨中瘋狂的騎單車,每一次都故意不帶傘。因為下雨路滑所以總有人會摔倒。有一次是班裡的一個小胖子摔到路邊隔離帶的灌木叢里去了,車輪還躺在身邊打轉。直到現在你每次看到灌木叢有缺口都還會以為是小胖砸過的。
一群孩子在大雨里喊叫著騎得飛快,勉強掂起腳尖才能夠到腳踏板,幾乎都要站起來了。想起這場景的時候心會變得溫暖。
開始慢慢開始感受到你的了。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
[他 是LULU店長]
公寓周圍是幾條很熱鬧的街道。是很窄的小路,卻也擠得下放學時候從學校里蜂擁而出的孩子們。背後的書包很重卻依然有力氣飛奔到鄰居大嬸的包子鋪,捧著熱騰騰的包子並不安分的坐在街邊的板凳上,邊吃邊等著媽媽下班回家。
你總是獃獃的望著孩子們肆意玩鬧得姿態,認真地分辨街邊小吃的叫賣聲,偶爾會有騎著二八自行車的老頭兒打著響亮的車鈴從你身邊繞過。你甚至會「喔」的輕輕叫出聲來。
這些或許已經陳舊得從身邊漸漸褪去的東西,總能換取你溫暖而安逸的微笑表情。
傍晚一起散步時常去小街拐角處的麵包店,你喜歡吃裡面的三明治和藍莓口味的奶油夾包。二樓是微型咖啡屋,空間很小屋頂很矮,我甚至要刻意低頭行走才能避免撞到屋頂簡裝修之後裸露的木樑。可是歐式的裝修風格永遠讓人心生溫暖而滿足。我們每次來都會上來坐坐,我因為要經常熬夜繪圖的緣故通常會點這里現磨的純咖啡,你總是換著口味的品嘗冰淇凌,無論冬夏。冰淇凌的絮狀奶油總會在你的嘴角留下記號,你伸舌頭舔去的時候眼珠會跟著咕嚕的轉,掩飾不住你性格里偶然出現的調皮搞怪。看不下去的時候會抓起旁邊的紙巾遞給你,然後在你鄙視的眼神中忍不住笑出聲來。
麵包店往前走還有隔一條街的CD店。在那裡認識了性情沉默聲音溫柔的年輕店長。常在店裡幫忙的店長妹妹。和他養的那隻綠色瞳孔的大肥貓。
店長姓魯,你叫他LULU店長。
你為他起了一個如此可愛的名字。
很輕微的覺得,面對著他的你,突然變得柔軟起來。
他的職業是攝影師,大學剛剛畢業,據說這家店是他在上學的時候就在經營了。店長妹妹小優和你同系,比我們低一年級。店長因為要經常去外地取景,店裡大部分時間是留給小優照顧的。
找不到創作靈感的時候,你總會泡在CD店裡聽各種風格的音樂,後來甚至帶筆記本過去,邊聽邊作圖。再後來LULU店長索性在店裡擠出一個小空間擺上咖啡圓桌和碎花布罩的小沙發,置在靠窗的角落。
而我會常帶著麵包店的三明治去找你,夏天的時候會捧著冰淇凌飛快的跑過一條街沖進店裡。遞給小優草莓口味的那支,留香草口味的那支給你。
我常常會陪你在店裡耗掉一個又一個夏天黏膩的午後。小優會准備好不同口味的咖啡豆給我,然後用咖啡機做各種口味的咖啡一起品嘗。我帶過去很多有關於裝修和建築類雜志,你畫累了的時候,就會朝我要去裝修雜志粗略的翻看,然後毫無邏輯的發表一些無關痛癢的想法。順便零碎的描述著你對未來的家的一點想像。
比如提到你喜歡紫色的窗簾。喜歡屋子裡會置放很多不同款式的地中海風格的CD架。喜歡滿滿一面牆的書櫃。喜歡書櫃是用紅白相間的不同形狀的格子組合在一起。
喜歡窗子安置在夜晚能看到城市燈火的方向。
我並沒有很刻意去聽但是依然清晰的記住了。
才發現我並沒有很了解你。如同沒有人了解那樣深刻的孤獨。
[他鄉的 秋天]
繪畫創作墜入疲勞期的時候,你喜歡旅行。旅行的意義在你身上總會表現出有別於其他的過於神聖的姿態。
總有一些觸動,是在流離失所的境遇中才能看得到的瞬間迸發的美麗。
你並不屬於任何有名字的城市或村莊。
大三開始的那個秋天,店長有一個短暫的休假,於是他和小優邀請我們一起旅行。
那次是沿著西北方向的旅途。沒有刻意規劃出目的地,只是是乘坐著長途汽車,一路上走走停停。每晚把行李寄存在旅店之後,四個人便又出來沿著陌生的某條路散步。
你喜歡走在沒有人甚至沒有車路過的街道。入夜以後,剛下過雨的路面上零碎的反射著路燈的微光。你的長發隨著步伐的顛簸而輕微浮動,毛茸茸的邊緣泛起古銅色的光暈。
他突然在身後喚你的名字。你接著轉過頭的瞬間,他為你拍照。
你不好意思地低頭。微笑。左手不自然的抬起,挽過貼在嘴角的小縷頭發。這些都被他欣喜的用鏡頭捕捉到了。
而我卻只能靜靜站在原地,把眼前的你剪輯到腦海中那場關於你的電影里。循環著放映。一遍一遍。
走過十字路口的時候,突然起了風。你披上他遞給的卡其色風衣,與他並行在前。我思維放空的跟在你的身後,雙手插兜,低頭踩著你搖晃的背影。快走回旅店的時候,感覺到小優冰涼的手緩緩鑽進衣兜。
我想似乎上帝把一切都搞錯了。
他鄉的秋天,總是來得過於迅速了。
[你曾經說起過的 愛情]
你曾在一幅廢棄的畫作背面寫了下面這段話:
最好的愛情是兩個人彼此做個伴。
不要束縛,不要纏繞,不要佔有,不要渴望從對方的身上挖掘到意義,那是註定要落空的東西。而應該是,我們兩個人,並排站在一起,看著這個落寞的人間。
這是你喜歡的一位女作家。這篇文字叫做《想起來的愛情》。
你說這是最理想的戀愛方式,也是最沒可能的。
會有很多時候激動到想要和身邊的人沖動的表達埋藏很深的情緒。導火線往王都是那些少女情節里出現頻率最高的片斷。比如在天台一起看的煙火。比如並肩散步的沙灘。被放在那些場景里的內心膨脹得快要從眼眶中溢出。會情不自禁的牽起旁邊的那隻手。
在你心裡的萌動是什麼樣子的呢。心電圖會不會突然失控,或者是因為你那張大部分時間面無表情的臉把這個瞬間自然的一帶而過。
又或許是那個秋天起風的夜晚,我並沒有勇氣走上前去欣賞到的你。
很多時候,你一點都不坦白。我也是。
寫到這里的時候,開始下雨了。
[回不去的 我們]
四個人旅行回來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個人過。
大三開始變得很忙,需要應付頻繁的各種考試,准備參賽作品和設計作業壓得我不得不更頻繁的趕著通宵。沒有時間自己現磨咖啡了,就去超市買來大盒加量裝的雀巢速溶咖啡。喝完後有一股甜膩的脂末味道長久覆蓋在舌苔上。於是我開始想念三個人在店裡品嘗過的咖啡味道。也開始試著像你一樣,帶著耳麥把自己深埋。音樂的確是特效麻醉劑。思維被放空的時候,我感到自己身體里從未有過的如此強烈的熱情伏藏在雙手的每一寸皮膚,每一個關節。什麼都可以忘了。畫到眼睛酸脹的時候還是習慣去陽台望著你的窗子。發著呆看著那個小圓點漸漸放大,輪廓漸漸模糊。
當酸澀的水緩緩從眼眶湧出的時候,才發現一直以來我都堅持得太過疲累了。
終於忍不住在一個煩躁的下午闖進店裡。小優在整理CD貨架,你戴著乳白色的毛線帽坐在窗邊角落的沙發上對著電腦寫寫畫畫。
喔。小優看見我的時候有些意外。
終於來啦。你放下筆,歪著頭微笑著說。
又回到了三個人的CD店。小優依舊在我每次去的時候端上剛磨好的咖啡。只是在後來的更多時候,三個人是沉默的。
安妮說;時間是多麼遙遠的事情啊,很多曾經在一起的人,都會離開。直到某一天,只剩下時光的氣味,但已記不得清晰的容顏。
在近得如同隔夜的光景中,一直在一起的人也會有回不去的時光。
如同我們。
[他陪你回去的 家鄉]
大三結束的時候,店長接了一份南方水鄉專題的取景工作,准備動身南下。
提起南方,總會讓你想起那座小鎮。你曾經在閑談中無數次的向我提起有關於它的只言片語。那是兒時被母親帶走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的地方,你卻始終把它叫做「家鄉」。
你決定與他同行,回到盼念已久家鄉看看。
是個南方傳統而平凡的小鎮。記得有一座灰白色的小石橋,但是忘記了名字。有條小河穿鎮而過。因而鎮上的房子都是依傍這條小河而建的。老房子都是古老的土牆木窗,及膝的門檻。爺爺家的小院里有座鎮上最高的房子,是幢三層的小木屋。木質的樓梯又窄又陡,因為是中空的所以踏上去會發出很大的咚隆聲。扶手上依稀可見細致稠密的雕花,色澤如同斑駁的歲月。深深淺淺。樓道的間層是凹進去的爐灶,在一旁開了扇小窗。
三層的閣樓有架純木製鋼琴,表面乾裂好像院子里那棵老樹的樹皮。靠近木窗的一頭已經脫落了大片,露出被腐蝕掉的內里。大部分琴鍵已經走了音,個別白鍵缺失,剩下的都被腐蝕成牙黃色。你說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宛如見到一位安詳靜卧的老人,呢喃的聲音雖已含糊不清,卻依然能感受到歲月的魅力注入他的身體,在每個細枝末節處毫不費力的散發出來。
你喜歡這樣古老的味道。潛意識中會擁有安全感。
小鎮上的道路很窄,坑挖顛簸,一段土路一段石板路。小路兩旁是有些破舊的酒館或小賣店。你一定會一家一家的尋找出售瓷瓶裝酸奶的鋪子,三塊錢一瓶的那種。瓶口是用印滿商標的蠟油紙封上的,在下面用暗紅色的橡皮筋扎緊。把透明的塑料吸管插進臘油紙的時候,好像些許回憶起了童年的味道。酸奶與舌頭軟綿綿的觸感,如同發酵的泡沫。
喝完酸奶要把瓷瓶留下。就像童年那些已經模糊掉的時光,已經被留在曾經觸摸不到的記憶里。
你從當地賣特產的店鋪里費了大半天的時間淘了一整套印有小鎮風景的名信片。大多數硬紙片已經變軟,邊緣微微變黃,如同海浪湧上沙灘般曲折的界限。你卻如視珍寶。
這是你情有獨鍾的陳舊味道。翻過另一面是你硬朗的鋼筆字跡。郵票方方正正貼在右上角。
我已經取回你寄來的所有明信片了。可你還沒有回來。
[距離]
我在等待你的時間里,盼念行走了幾千公里的距離。
如果換算成長度單位的話,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可以用距離來衡量的。光年或是埃。
它也是一首歌的名字。
也是在這樣一個下雨天,你抱著吉他邊彈邊唱。你坐在落地窗前的地台上,背景是已被打濕的,模糊不清的玻璃。聽不到窗外的雨聲。
這首歌的原唱是我最喜歡的女歌手。你和她的聲音差了很多但是很好聽。因為你的手太短了所以甚至要恨費力才能握住吉他的和弦。你彈吉他的功力雖然不強但也說得過去。你唱歌的時候是微笑的,是最漂亮的你。
開始不斷的回憶起這首歌MV里的場景。是關於一個平淡的海邊。埋在沙里的吉他。抱著吉他旋轉的女生。架在一旁的相機,還有不遠處的單車。整個畫面從始至終都被處理成黑白的效果,好像回憶的罅隙。
你的世界是很小的世界。它被你分散成許多塊,植入不同領域奮力的生長。於是很久很久以後,你的世界慢慢變成很大的世界了。但是因為距離太遠,它們永遠不會觸摸到對方。直到有一天你又有機會把它們拼在一起的時候,卻發現這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完整的世界。
如同我們之間的距離,已經遠得要用光年來計算了。
[他眼中的你 如此美麗]
三個月後,店長回到這個城市舉辦一次小型攝影展。
當走進展廳的瞬間,無數個大大小小的關於你的攝影作品包圍著我。過分的擁擠甚至難以呼吸。我沿著展覽牆緩緩走過。
喔。那是秋天的夜晚茫然回眸的你。背後暖黃色的燈光好像把你推進了日暮的氛圍里去。還有側倚在店裡的小沙發上,戴著耳麥眯眼小憩的你。還有那麼多我未曾看過的你。穿起白色長裙的你。咧嘴大笑的你。
我想這些是,只有用他的鏡頭才可以拍到的,欣喜或是悲傷,沉默或是吵鬧,掩面或是迷離,面無表情或是笑容滿面,都是如此美麗的,全部的你。
[關於你的 迷你電影]
大四下半學期的時候,在學校里能碰見的同年級學生越來越少了,每個人都奔走忙碌著找工作。 而我只想離開這個城市,強迫自己跳出一直跟隨著你的背影。
我接受了北京一家建築公司的聘請,然後以逃命般的速度去了北京。那邊是你不喜歡的北方。頭頂上每一寸的天空都是被高樓切斷的鉛灰色,很難找到一條像以前和你經常去散步的小街。公車站旁的連鎖西式麵包店面積很大,沒有二樓的咖啡屋。我現在住的房子沒有陽台,窗子是朝著郊區的方向,夜晚的時候只能看到遠處高速公路上兩串排列整齊的燈。
我想我是適合北方的。因為在你心裡,我們都慘遭不幸地被貼上了「不喜歡」的標簽。我試著在這些你全部不喜歡的環境中努力生存下去。懷抱著曾經裝滿著你的心熬過無數個漫長的日夜,然後試圖慢慢將自己的記憶抽離。而我卻始終都沒有勇氣向你坦白。
我呵斥自己,不再刻意去體會那些簌簌撲落的尖銳歲月,卻仍不忍心丟掉曾經呵護備至卻依然脆弱的標本,然後狠狠碾碎。
無法知道餘生還要度過多少像這樣隱隱想念你的時刻。就像你無法知道我曾經有多少無法向你傾訴的情感。還是我過於迂迴,在潮水漸次退去的時候,殘忍的把它們黯然埋藏於白色的沙灘中沉沉睡去,只得在幾百幾千個世紀的夢境中長吟。
寫到這里,是一部終於完結了的迷你電影。
電影里全部都是,從遇見你開始的每一分每一秒剪輯出的主角,是你。
而我只能在看不見你的時間里,零亂的檢索著你在腦海里出現的頻率。
[THE END]
這是一場有關於你的,迷你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