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戴手銬的戰友演員表
是戴手銬的旅客,演員是蔡明,就是如今的小品演員.
㈡ 《戴手的旅客》電影簡介
影片講述了「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單位突然發生一起兇殺案,保密室工作人員小黃被暗殺,發射導彈的A—1號燃料樣品也被盜竊……影片集中描寫了老公安偵察員劉傑在誣陷流亡的過程中與真正的兇手蘇哲鬥智斗勇的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影片插曲《駝鈴》因歌詞中表達的濃濃戰友情而成為部隊、公安、甚至同學畢業時首選,影響甚大,傳唱至今,仍舊不衰。
起因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單位突然發生一起兇殺案,保密室工作人員小黃被暗殺,發射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劇照
導彈的A—1號燃料也被盜竊。案件發生後,保衛人員在現場發現了倒在地上的正受審查的老公安偵察員劉傑。當要提審他時,發現劉已逃跑。
追捕
為此,保衛部副部長葛世荃派小黃的丈夫蘇哲去追捕劉傑,隨後又派年輕的偵察員張強作他的助手。張強過去是劉傑的學生,對劉傑的為人和品行很了解,不相信劉傑會是罪犯。
蘇哲捉拿劉傑心切,沒想到劉傑同他在一列火車上。劉傑並未逃跑,相反在暗中注意蘇哲同一個"造反派"的女人王莉接上頭後離去,劉傑繼續跟蹤。蘇哲發現劉傑在跟蹤他,向劉傑開槍射擊,槍被劉傑打掉,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劇照
兩人展開肉搏。這時王莉帶人來支援蘇哲,劉傑被打昏,立刻被蘇哲送入火葬場。
在火葬場,劉傑突然醒來,焚屍老工人問明情況後深表同情,便掩護他逃走。劉傑找到洛西市被打倒的公安局長王豐年,跟他促膝談心,激起王豐年的革命鬥志。
增援
張強追上蘇哲,等待分配任務。劉傑用匿名電話通知張強;蘇哲和王莉在勾搭,讓他立刻去逮捕王莉。張強終於弄清殺死小黃、盜走A—1號燃料的是蘇哲。蘇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劇照
哲乘車南逃,劉傑暗中緊追不舍,被蘇哲發覺。蘇以公安人員身份要求乘務員搜捕劉傑。劉傑被迫躲進廁所天棚上,碰到女扮男裝的魏小明,小明很同情劉傑,決心幫助他。後劉傑遭蘇哲的暗算被推下飛馳著列車。這事被張強發現,立即鳴槍,列車被迫停在微山市車站。微山市公安局長魏子恆這時也接到通緝劉傑命令,立即趕到現場逮捕了他。
劉傑同魏子恆是老戰友,他向老魏講明情況,取得魏的幫助,獨自趕到邊境截住了蘇哲。兩人展開了殊死格鬥,由於劉傑長途跋涉屢次受傷,被蘇哲打倒在地。機智的劉傑將手銬戴到蘇哲手上,另一端戴在自己手上拖住了蘇哲。
結局
這時,魏子恆,張強等公安戰士聞場趕到到抓住了蘇哲,繳獲了敵人盜走了A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劇照
—1號燃料;但劉傑仍然被葛副部長下令逮捕,他戴著手銬被押上飛機。
拍電影《戴手銬的旅客》時,已經年過半百的著名演員於洋親自出演動作場面,正是影片中的這些驚險場景吸引了大量的觀眾。
影片評價
清明期間閑來無事,又重看了一遍拍攝於80年代初的一部老電影——《戴手銬的旅客》。說起這部電影,年輕人可能並不熟悉。不過,四五十歲的人應該有著很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連環畫封面
深刻的印象。但對於一首深情悠遠的歌曲《駝鈴》,年輕人可能並不會感到陌生吧。而這首《駝鈴》正是《戴手銬的旅客》的主題曲。歌曲緊扣劇情,以深情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詞,打動了無數的人,傳唱至今仍舊不衰。
《戴手銬的旅客》故事發生在文革初期,國家各職能部門的許多有識之士紛紛被打到,老公安劉傑被打入牛棚後,又身陷國家機密燃料盜竊及殺人案中。在危難萬分的時刻,他依舊以保衛國家安全為至高責任,謹記被迫害致死的高部長的囑托——緊盯保衛部內部的特務嫌疑人蘇哲。他越獄成功後,跟蹤上派去抓拿自己的蘇哲,歷經了九死一生的狀況,最終在邊境與兇手、賣國賊蘇哲展開了殊死的搏鬥並將其繩之以法,取回了機密燃料!
雖然這只是一部電影,但藝術來源於生活,在這部電影里看到很多文革時期生活化的場景——混亂的小城裡標語遍地,造反派滿街亂飛;革命小將在路邊齊跳忠字舞;擁擠的火車上人滿為患,連行李架上也有人在悠閑的享受旅行。
當時全國都在「砸爛公、檢、法」,使全國各級公、檢、法機關無法正常運轉,陷於癱瘓。在劉傑到達洛西時,街道上一片混亂,四處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造反派」。「沒有規則」、「不事生產」的味道充斥在這個新生共和國的城市之上。糟爛的生活與劉傑在火車上夢到一家人泛舟湖上的幸福時光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這就是砸爛公、檢、法後欣欣向榮的景象吧?讓人感到徹骨的寒心!
在火葬場里,火葬場的老工人望著一具具的屍體說了這樣一句話:「說是要文斗不要武鬥,可每天還是打死那麼多人!」之後他對劉傑說的:「我早就想退休了,可一想也好,就讓我這個糟老頭子送送那些冤死的老同志吧!」
在列車上,乘務員給劉傑安排了座位後順嘴問了句:「你什麼成分?」劉傑機靈地回答是貧農。
在那個時代,大家總是容易說出這一句「某某,要與誰誰劃清界限!」在電影開始時劉傑的徒弟張強對師母說過,在後面,劉傑與魏子恆相遇時也出現了那樣的「隔膜」。但是,魏子恆嘴上說「你一來我就滿門抄斬啦!」做的卻是給戰友端吃倒喝,而當魏子恆聽劉傑說起他們的老上級高部長畏罪自殺之後,驚訝地說道:「不可能,高部長怎麼可能畏罪自殺啊!」但劉傑卻凄然的一笑道:「我要是不從牛棚逃出來恐怕也已經畏罪自殺了!」
第二天,魏子恆給戰友整理好行囊送他上路。當《駝鈴》深情地響起時,魏子恆默然不舍地目送林中小道里獨自遠去的戰友的情景。
然而結局更是將「傷感」推上整劇的最高點。抓住蘇哲,找回了燃料的劉傑並沒有得到「清白人」的待遇,而是戴著手銬離開的。當那位葛副部長讓張強給劉傑戴上手銬時,張強顯得非常的詫異。可劉傑對此卻是滿不在乎,連他自己都說:「戴吧,哪有全國通緝的走資派不戴手銬的?」
這部影片雖然極力用多角度對比的形式來反映出文革路線錯誤的歷史,當年曾經有很多這類反思文革的傷痕電影,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共鳴,如《苦惱人的笑》、《生活的顫音》、《小街》等。
㈢ 老電影《戴手烤的旅客》的歌曲《駝鈴》傳唱至今,當年詮釋角色的演員們近況都怎樣了
馬樹超在《戴手銬的旅客》中的表演,與於洋這樣的大藝術家相比自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他身上特有的那股朴實勁兒,卻依然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在影片中所展現的與歹徒進行打鬥時的好身手,更是令大家對他刮目相看。
馬樹超因主演《戴手銬的旅客》而成名和走紅。這之後,他作為北影廠的電影演員,陸續出演了多部影片,如《十五的月亮》、《峨嵋飛盜》、《海囚》、《生財有道》、《雙雄會》、《婚禮》、《槍從背後打來》、《李四光》、《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天涯月正圓》、《並非白色》等中,都有他的身影。
㈣ 於洋主演的電影「帶手鎬的旅客」
《戴手銬的旅客》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驚險動作片,由於洋執導並主演,於1980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迫害的公安幹警劉傑不計個人安危,克服重重困難,將盜取國家武器機密的特務繩之以法的故事。
㈤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中的劉傑是誰的原型
㈥ 電影戴手銬的旅客 簡介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單位突然發生一起兇殺案,保密室工作人員小黃被暗殺,發射導彈的A—1號燃料也被盜竊。案件發生後,保衛人員在現場發現了倒在地上的正受審查的老公安偵察員劉傑。當要提審他時,發現劉已逃跑。 為此,保衛部副部長葛世荃派小黃的丈夫蘇哲去追捕劉傑,隨後又派年輕的偵察員張強作他的助手。張強過去是劉傑的學生,對劉傑的為人和品行很了解,不相信劉傑會是罪犯。 蘇哲捉拿劉傑心切,沒想到劉傑同他在一列火車上。劉傑並未逃跑,相反在暗中注意蘇哲同一個"造反派"的女人王莉接上頭後離去,劉傑繼續跟蹤。蘇哲發現劉傑在跟蹤他,向劉傑開槍射擊,槍被劉傑打掉,兩人展開肉搏。這時王莉帶人來支援蘇哲,劉傑被打昏,立刻被蘇哲送入火葬場。 在火葬場,劉傑突然醒來,焚屍老工人問明情況後深表同情,便掩護他逃走。劉傑找到洛西市被打倒的公安局長王豐年,跟他促膝談心,激起王豐年的革命鬥志。 張強追上蘇哲,等待分配任務。劉傑用匿名電話通知張強;蘇哲和王莉在勾搭,讓他立刻去逮捕王莉。張強終於弄清殺死小黃、盜走A—1號燃料的是蘇哲。蘇哲乘車南逃,劉傑暗中緊追不舍,被蘇哲發覺。蘇以公安人員身份要求乘務員搜捕劉傑。劉傑被迫躲進廁所天棚上,碰到女扮男裝的魏小明,小明很同情劉傑,決心幫助他。後劉傑遭蘇哲的暗算被推下飛馳著列車。這事被張強發現,立即鳴槍,列車被迫停在微山市車站。微山市公安局長魏子恆這時也接到通緝劉傑命令,立即趕到現場逮捕了他。 劉傑同魏子恆是老戰友,他向老魏講明情況,取得魏的幫助,獨自趕到邊境截住了蘇哲。兩人展開了殊死格鬥,由於劉傑長途跋涉屢次受傷,被蘇哲打倒在地。機智的劉傑將手銬戴到蘇哲手上,另一端戴在自己手上拖住了蘇哲。這時,魏子恆,張強等公安戰士聞場趕到到抓住了蘇哲,繳獲了敵人盜走了A—1號燃料;但劉傑仍然被葛副部長下令逮捕,他戴著手銬被押上飛機。 拍電影《戴手銬的旅客》時,已經年過半百的著名演員於洋親自出演動作場面,正是影片中的這些驚險場景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影片誕生的經典電影插曲《駝鈴》中歌詞中表達的濃濃戰友情,而成為部隊、公安、甚至同學畢業時首選,影響甚大,傳唱至今,仍舊不衰。
㈦ 戴手銬的旅客電影中扮演劉傑夫人的演員
影片講述了「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某科研單位突然發生一起兇殺案,保密室工作人員小黃被暗殺,發射導彈的A—1號燃料樣品也被盜竊……影片集中描寫了老公安偵察員劉傑在誣陷流亡的過程中與真正的兇手蘇哲鬥智斗勇的故事
㈧ 戴手銬的旅客的演員於洋簡歷
(1930.10.4-) 演員、導演。
曾在長春市公安局任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文化教員。1947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留下他打老蔣》、《橋》、《中華女兒》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7年畢業後主演《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轉任導演,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影片,並導演《哪兒是我的家》等電視連續劇。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198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
米豆小劇場,好看的動畫小劇場
中國影視演員、導演。原名於延江。山東黃縣人。1945年長春市文化中學肄業。曾在長春市公安局任職,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文化教員。1947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留下他打老蔣》、《橋》、《中華女兒》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學習。1957年畢業後主演《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影片。1977年轉任導演,拍攝《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影片,並導演《哪兒是我的家》等電視連續劇。是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1989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
演出影片
1947:留下他打老蔣
1949:橋、中華女兒
1950:衛國保家
1951:走向新中國
1952:葡萄熟了的時候
1954:山間鈴響馬幫來
1955:怒海輕騎
1958:生活的浪花 英雄虎膽 山裡的人
1959:飛越天險 礦燈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糧食
196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革命家庭 五彩路
1961:暴風驟雨
1966:大浪淘沙
1974:火紅的年代 偵察兵
1975:第二個春天
1980:戴手銬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喚
1989:女賊
1993:大海風 導演故事片
1977:萬里征途
1980:戴手銬的「旅客」
1982:大海在呼喚(與楊靜合作)
1984:騎士的榮譽(與德勒格爾瑪合作)
1985:駝峰上的愛(與楊靜合作)
1987:孤帆遠影
㈨ 當年電影海霞的小演員最近如何
《海霞》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錢江、陳懷皚、王好為聯合執導,吳海燕、蔡明、趙聯、田沖、陳強領銜主演。
影片根據黎汝清小說《海島女民兵》改編,講述了同心島上貧苦漁民解放前後與封建漁霸和國民黨特務斗爭的故事。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海霞 吳海燕
童年海霞 蔡明
方指導員 趙聯
德順 田沖
旺發 陳強
雙和 閻增和
阿洪嫂 王蘇婭
阿洪 馮恩鶴
玉秀 洪學敏
彩珠 張力維
大成嬸 孫玉珍
劉大伯 王炳或
海霞媽 孫才華
李八十四 於文仲
劉阿太 於紹康
陳占鰲 李林
蔡明,1961年10月21日出生於北京,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1]
1973年,被導演謝鐵驪選中在影片《海霞》飾演童年海霞。1980年,參演電影《戴手銬的旅客》。1990年蔡明的第一個小品《普拉尼特的長發》與陳佩斯、朱時茂合演,在北京台亮相。1991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蔡明與鞏漢林合作表演了小品《陌生人》。[2] 2000年,在電視劇《閑人馬大姐》中飾演馬大姐,獲得《中國大眾電視》老百姓最喜愛影視明星等榮譽稱號。
1991年至2014年,蔡明共計有22次登上央視春晚表演小品;2012年至2014年,蔡明已連續3次登上央視元宵晚會演唱歌曲。[1] 2014年,蔡明擔任《出彩中國人》評委,為實現中國夢的中華兒女搖旗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