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華融,賴X民,章Z怡,奧斯卡,卧虎藏龍,大牌女明星,你懂的~
❷ 章子怡多次入圍奧斯卡,獲獎無數,你知道她有哪些經典巨作嗎
章子怡是大家心目中一位非常熟悉的女星,在娛樂圈裡創作了非常豐富的作品。章子怡在演藝圈裡打拚也是相當勵志的,憑借自己多年的努力終於也獲得了大家認可,更被人們稱之為「國際章」,這是非常有實力的一個榮譽,更是對於她演技的認可。
《我的父親母親》這是章子怡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那時候的張藝謀還沒有沉浸到大製作的商業片里,還習慣在朴實的生活中尋找人性的光點。本片像詩意一樣的浪漫,年僅20歲的章子怡在片中以質朴的方式,演繹出了中國式的愛情,她憑借本片提名了金雞獎的最佳女主角。
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本質其實很絕望的故事。面對註定將要到來的末日絕境,唯有愛情才能拯救靈魂。在這樣一個經典的設置之中,好的故事和好的人物,會讓觀眾的情緒在絕望和希望之間遊走,如同溺水之人,拼盡全力去尋找最後一絲救贖自己的希望。
❸ 中國奧斯卡獎獲得者有哪些
1、黃宗沾1955年12月12日,擔任攝影師的愛情電影《玫瑰紋身》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黑白),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華人。1963年5月28日,擔任攝影師的西部動作片《原野鐵漢》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黑白)。
❹ 出席過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中國女明星有哪些
1、鞏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於中國遼寧省沈陽市,祖籍山東省濟南市,華語電影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聯合國促進和平藝術家,聯合國全球環境保護大使。
❺ 在奧斯卡獲獎的中國人有
在奧斯卡獲獎的中國人有:李安、成龍、葉錦添、譚盾、鮑德熹等等。
1、李安
2001年電影《卧虎藏龍》由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張震等主演,獲得最佳外語片;2006年《斷背山》最佳導演獎;2013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佳導演獎。
2、成龍
1954年4月7日出生於香港中西區,祖籍安徽省蕪湖,中國香港男演員、導演、動作指導、製作人、編劇、歌手。2016年獲得終身成就獎,即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3、葉錦添
獲獎時為中國香港籍。憑《卧虎藏龍》獲第73屆最佳藝術指導獎,獲得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4、譚盾
1957年8月出生於湖南長沙茅沖,中國音樂人、作曲、指揮。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2001年,憑電影《卧虎藏龍》配樂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獎。
5、鮑德熹(原名鮑起鳴)
1952年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攝影師、導演。2001年,憑借武俠動作電影《卧虎藏龍》獲得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非美籍華人攝影師 。
(5)奧斯卡獲獎電影國內女演員擴展閱讀:
1、成龍是首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同時也是第四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在他之前日本導演黑澤明、印度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和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分別在1989、1991、2014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2、奧斯卡在全球有6000多名評委。華人評委包括盧燕、陳沖、鄔君梅、陳凱歌、顧長衛、李安、吳宇森、李連傑、章子怡、王家衛、賈樟柯、陳可辛、張曼玉、梁朝偉、姜文、馮小剛、許鞍華、范冰冰等。
❻ 歷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歷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獲獎者:
1929年第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珍妮•蓋諾;
1930年第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瑪麗•碧克馥;
1931年第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瑙瑪•希拉;
1932年第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瑪麗•杜絲勒;
1933年第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海倫•海絲;
1934年第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凱瑟琳•赫本;
1935年第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克勞黛•考爾白;
1936年第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貝蒂•戴維斯;
1937年第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路易絲•賴納;
1938年第1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路易絲•賴納;
1939年第1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貝蒂•戴維斯;
1940年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費雯•麗;
1941年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金格爾•羅傑斯;
1942年第1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瓊•芳登;
1943年第1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葛麗亞•嘉遜;
1944年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珍妮弗•瓊斯;
1945年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英格麗•褒曼;
1946年第1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瓊•克勞馥;
1947年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奧莉薇•黛•哈佛蘭;
1948年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洛麗泰•楊;
1949年第2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簡•惠曼;
1950年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奧莉薇•黛•哈佛蘭;
1951年第2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朱迪•霍利德;
1952年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費雯•麗;
1953年第2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雪莉•布思;
1954年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奧黛麗•赫本;
1955年第2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格蕾絲•凱利;
1956年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安娜•麥蘭妮;
1957年第2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英格麗•褒曼;
1958年第3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喬安娜•伍德沃德;
1959年第3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蘇珊•海沃德;
1960年第3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西蒙•西涅萊;
1961年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伊麗莎白•泰勒;
1962年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索菲亞•羅蘭;
1963年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安妮•班克羅夫特;
1964年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帕德里夏•妮爾;
1965年第3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朱莉•安德魯斯;
1966年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朱莉•克里斯蒂;
1967年第3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伊麗莎白•泰勒;
1968年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凱瑟琳•赫本;
1969年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凱瑟琳•赫本;
1970年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瑪吉•史密斯;
1971年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格倫達•傑克遜;
1972年第4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簡•方達;
1973年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麗莎•明奈利;
1974年第4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格倫達•傑克遜;
1975年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艾倫•伯斯汀;
1976年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路易絲•弗萊徹;
1977年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費•唐納薇;
1978年第5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黛安•基頓;
1979年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簡•方達;
1980年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莎莉•菲爾德;
1981年第5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茜茜•斯派塞克;
1982年第5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凱瑟琳•赫本;
1983年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梅麗爾斯特麗普;
1984年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雪莉•麥克雷恩;
1985年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莎莉•菲爾德;
1986年第5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傑拉丁•佩姬;
1987年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瑪麗•瑪特琳;
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雪兒;
1989年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朱迪•福斯特;
1990年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傑西卡•坦迪;
1991年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凱茜•貝茨;
1992年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朱迪•福斯特;
1993年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艾瑪•湯普森;
19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霍利•亨特;
1995年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傑西卡•蘭格;
1996年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蘇珊•薩蘭登;
1997年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1998年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海倫•亨特;
1999年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格溫妮絲•帕特洛;
2000年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希拉里•斯萬克;
2001年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朱莉婭•羅伯茨;
2002年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哈莉•貝瑞;
2003年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妮可•基德曼;
2004年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查理茲賽隆;
2005年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希拉里•斯萬克;
2006年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瑞茜•威瑟斯彭;
2007年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海倫•米倫;
2008年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瑪麗昂•歌迪亞;
2009年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凱特•溫斯萊特;
2010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
2011年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娜塔麗•波特曼;
2012年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梅麗爾•斯特里普;
2013年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詹妮弗•勞倫斯;
2014年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凱特•布蘭切特;
2015年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朱麗安•摩爾;
2016年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布麗•拉爾森;
2017年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艾瑪•斯通;
2018年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2019年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奧利維亞·科爾曼;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蕾妮·齊薇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❼ 奧斯卡提名中國演員
截止2020年4月14日,奧斯卡提名的中國演員有:
江志強、徐立功、李安、吳漢潤、蔡國榮、王蕙玲、黃宗沾、顧長衛、呂樂、趙小丁、葉錦添、奚仲文、張叔平、蘇聰、陳志勇、石之予、宋思琪、胡偉、劉冰、虞琳敏、楊紫燁。
奧斯卡金像獎共設置22個常設獎項和3個非常設獎項,此外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還設置獨立於奧斯卡金像獎的3個榮譽獎項,合稱為奧斯卡理事會獎。
(7)奧斯卡獲獎電影國內女演員擴展閱讀:
奧斯卡權威的樹立並非一蹴而就,它這一方面依賴於其本身對規則的嚴格執行和對電影藝術的尊重;另一方面,則完全是沾了政治的光。奧斯卡舉辦初期,力主把自己定位於民間組織形式,對官方一直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
1920年代,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被置於金融寡頭摩根集團和企業財閥洛克菲勒控制之下,而此時電影工業在美國也開始嶄露頭角,兩大財團竭力企圖在各方面控制好萊塢八大影片公司,華納和福克斯兩家電影公司曾為此不惜花費時間和金錢提出訴訟,皆以失敗而告終。
與此同時,兩大財團也通過白宮作為總代理名正言順地表達了自己對學院獎的關注,在第四屆學院獎,不僅送來了會務費,而且副總統還親臨會場。
此舉雖說是財團控制下的白宮為滿足一己之私的自作多情,學院不一定領情,但在壯大學院聲勢和樹立學院威信方面卻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