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節流程
時間地點活動內容參考資料整個影節期間
(2015-06-13至21日) 上海所有參加展映放映活動的影院競賽單元及展映單元影片展映 2015-06-13晚上海大劇院開幕式,放映開幕片 2015-06-14至18日上海銀星皇冠酒店金爵廳、上海展覽中心等金爵電影論壇 2015-06-19晚上海文化中心大寧劇院亞洲新人獎紅毯儀式及頒獎典禮(第12屆) 2015-06-20晚上海中華藝術宮電影頻道傳媒大獎頒獎典禮(第12屆) 2015-06-21晚上海大劇院金爵獎頒獎典禮暨電影節閉幕式,
放映閉幕片《戰火中的芭蕾》
㈡ 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要活動
評獎單元
電影節評獎單元包括「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亞洲新人獎」,邀請國際電影業界的知名人士組成評委團對參賽影片進行評選。
作為主競賽單元的「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旨在體現電影節的權威性和影響力,評委會由國際知名電影專業人士組成。「亞洲新人獎」致力於發現、推出亞洲電影新人,激發亞洲電影創作活力。
2010年,共有來自81個國家和地區2327部影片報名金爵獎、亞洲新人獎以及國際學生短片大賽,其中的長片1299部,短片928部,又一次刷新歷屆最高紀錄。
電影市場
電影市場包括電影交易市場、中國電影項目創投以及合拍片項目洽談三部分。
電影交易市場是中國最專業的電影交易平台,每年吸引國內外重要的電影製作、發行公司以及上百位國際買家進行交易。中國電影項目創投及合拍片項目洽談則是電影項目與資本對接的橋梁,也是發掘電影新銳的重要平台。
2010年電影交易市場場面火爆,吸引了韓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北歐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多家電影機構,銷售影片300多部,3天內有6000多人次入場參觀,接待專業買家800多人,達成700多個交易意向。而項目創投和合拍片洽談吸引來自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219個項目,35個項目入圍,包括9個中國電影創投項目和26個合拍片項目,6月14日至16日,有527位投資人、買家到現場洽談,經過453 場洽談會議,35個項目均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電影論壇
電影論壇秉承「中國道路,世界價值」的宗旨,為業界提供專業服務,是世界電影節中最具特色與影響力的業界話語交流平台,每年的論壇由「主席講壇」、「產業論壇」、「電影圓桌」和「電影大師班」四大板塊十多個專場組成,為業內交流合作搭建平台,為產業發展提供風向標。
2010年的電影論壇共邀請到60多位國內外業界精英在9場論壇上發言,圍繞中國電影產業大發展和3D技術等重磅話題,邀請來美國韋恩斯坦創始人哈維·韋恩斯坦,美國電影協會首席執行官羅伯特·皮薩諾、任仲倫、於冬等業界巨頭、馮小剛、何平、姜帝圭、王小帥、彭浩翔、戴立忍等知名導演,共同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電影產業和電影新人「指點江山」,為參會人員提供超值服務,體現電影節對產業關注的責任與使命感。
國際電影展映
電影展映單元設官方特別推薦、向大師致敬、全景中國、地球村、多元視角等單元。影片風格各異,為全球業界認識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為公眾和媒體了解世界電影動態提供窗口。
2010年的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25家放映影院滿場超過140場。9天里,組委會還精心組織了80多場高質量的觀眾見面會,其中《海洋天堂》、《阿黛拉的非凡冒險》等全部爆滿,現場氣氛熱烈,觀眾掌聲不斷。
此外,2010年電影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近500家媒體1300多名記者參與報道,不僅為歷屆以來之最,而且媒體的報道力度實現歷史性突破,中央電視台每天熱點報道電影節,為提高電影節的國際影響力,推動電影產業發展和促進電影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㈢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之最入圍最多的導演霍建起2002年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陶紅)、 最佳攝影(孫明)《生活秀》
2005年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趙薇)《情人結》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石欒)《蕭紅》
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入圍《1980年代的愛情》
四部影片兩個影後、兩個最佳攝影、一個最佳影片,也是截至2015年第18屆以來唯一一位獲得最佳影片的中國內地導演。 獲獎最多的導演 高群書 2008年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最佳男主角(馬國偉)《千鈞一發》、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神探亨特張》,其中馬國偉還是一位非職業演員,其本質工作是警察,他也是迄今(2012年)為止第一位中國籍影帝。 克斯羅·馬素米 2004年第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代價》、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熊》先後兩次獲得最佳影片獎 年紀最小的影後李馨巧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馬來西亞籍小演員憑中國香港影片《激戰》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年僅10歲。同時,該影片男主角張家輝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第一位中國香港籍影帝,也是目前為止第一次影帝影後出自同一部影片。 同一屆獲獎最多的電影人(3獎)尤里·貝科夫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俄羅斯籍導演憑借《警界黑幕》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成就(原創音樂)三項大獎,在該電影中,他一人身兼導演、編劇、剪輯、電影配樂等多職。 影帝影後多黃蛋影帝篇2015年第18屆最佳男演員獎由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位中國男演員憑借電影《烈日灼心》獲得,評委給出的評語是:他們個個表現優秀,缺一不可式的表現,讓影片完美呈現,讓人刮目相看;此外,該片導演曹保平還獲得最佳導演獎。影後篇2007年第10屆最佳女演員獎由科琳娜·哈弗奇、達格瑪·曼澤爾、科斯騰·布勞克、克莉斯汀·施恩四位德國女演員憑借電影《完美計劃》獲得,同時該片還獲得最佳影片金爵獎,加上同樣身為女性的製片人及導演,本屆電影節完全成了六個女人的天堂。年紀最小的評委黃軒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是85後第一個評委。
㈣ 想看上海王2016年上映的由胡軍主演的免費高清資源
《上海王》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vVOtvg7D8elQq-0zrGGchw
電影講述了20世紀初上海灘十里洋場、黑幫勢力的角逐紛爭。紛雜亂世中,奇女子筱月桂(余男飾)與三代上海王之間充滿傳奇色彩的愛恨情仇。
㈤ 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嘉賓名單
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邀請出席明星及嘉賓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陳凱歌、馮小剛、唐國強、張國立、李幼斌、劉勁、王伍福、黃聖依、侯勇、成龍、杜悅、李愷悅、季家希、辛思晴、周佳儀、孫圳、黃安儀、黃曉明、李冰冰、張涵予、周迅、柳雲龍、陳可辛、黎明、范冰冰、黎明、王學祈、黃秋生、梁家輝、甄子丹、曾志偉、謝霆鋒、方力申、鄧紫棋、苗圃、宋春麗、廖京生、李宇春、章子怡、楊紫瓊、劉德華、趙薇、陳坤、房祖名、徐嬌、胡軍、劉青雲、張靜初、方中信、吳彥祖、古天樂、周傑倫、余文樂、梁朝偉、舒淇、張家輝、郭富城、鄭伊健、蔡卓妍、吳尊、陳喬恩、徐子珊、林峰、吳君如、鄭秀文、葉念琛、側田、鄧麗欣、周筆暢、吳雨霏、鍾舒漫、黎耀祥、邱勝翎、高文竹、韓庚、蘇珊·薩蘭登夫婦、丹澤爾-華盛頓、安妮-海瑟薇、喬治-克魯尼、艾瑪-湯普森、西恩-潘、休-格蘭特、簡-方達、瑪麗莎-托美、萊昂納多-迪卡布里奧、娜塔莉-波特曼、凱特-溫斯萊特、哈里·貝瑞、本木雅弘、木村拓哉、宋康昊、全度妍、全智賢、鄭宇成等300多名中外演員出席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㈥ 《搖搖晃晃的人間》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搖搖晃晃的人間》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mWNklOD2QWKY77N1WVdCHw?pwd=fg2g 提取碼: fg2g
《搖搖晃晃的人間》
導演: 范儉
主演: 余秀華、周金香、余文海、尹世平
類型: 紀錄片、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湖北方言
上映日期: 2017-06-26(中國大陸部分上映)、2016-11-22(IDFA影展)、2017-06-18(上海電影節)
片長: 88分鍾
又名: Still Tomorrow
余秀華,一個農村女性,從小患有腦癱,在2015年成為中國最有名的詩人。她寫出《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強烈的情感與慾望引人注目。20年前,余秀華的母親將懵懂無知的她嫁給了一個比她大十幾歲的陌生男人,這段形同陌路的婚姻成為她一生的疼痛和遺憾。余秀華寫詩,試圖與自己的命運對話,寫殘缺的身體,寫她對真愛的渴望。隨著余秀華的成名和經濟上的獨立,她想通過離婚來重新掌控自己的命運,結束這段沒有愛的婚姻。然而她的老公強烈反對離婚,她的父母和兒子也並不支持她。更糟糕的是她的母親被檢查出患有肺癌,余秀華面對的阻力越來越大,她能實現自己的心願嗎?
㈦ 國內電影節都有哪些
中國電影節及電影相關獎項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0
㈧ 為什麼上海電影節要搶票看電影
部分熱門影片(我們通常規列到SS級的影片)可能在上映期間只有1~3場的排片,展映過後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再到影院去觀看這部影片。
參加影展的影院,通常在配合電影節的情況下前提下不會影響自身票房業績,所以在安排排片時不會給此類影院太大的影廳。
從此導致這些熱門影片展映期間只有300~1000張票,再扣掉給媒體記者、組委會評為一幹人的,還有托關系通過影院、第三方票務平台預留的,剩下留給普通影迷的估計也就幾百張。
而要看這影片的影迷卻達到幾萬人,所以才會出現搶票、通宵排隊等候的情況。
如果只是看相對小眾的參展影片、或是未來即將上映的影片會比較好買,隨到隨買。甚至有些場次可能只會有包場的感覺
㈨ 上海國際電影節公布4K修復單元首批片單,都有哪些影片亮相
近日,上海國際電影節公布了4K修復單元首批片單,共有八部電影亮相,分別是《薄荷糖》、《教父3》、《阮玲玉》、《胭脂扣》、《美麗的折磨》、《女人韻事》、《無法松的一生》、《加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這八部電影都是影史上非常有名的電影,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三、《阮玲玉》
《阮玲玉》上映於1991年,是由關錦鵬執導,張曼玉主演的一部講述一代巨星阮玲玉演藝生涯的電影。這部電影可謂是星光熠熠,除了張曼玉外,梁家輝、秦漢、吳啟華、葉童等都有參演,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人物傳記類型電影。並且在該電影上映後,張曼玉也憑借這部電影,拿下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馬獎、金像獎等多個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獎項。
可以說,這次上海國際電影節公布的首批修復單元格的八部電影,每部都是佳片,值得觀眾們認真觀看和回味。
㈩ 請問烈日灼心完整劇情
完整劇情:
故事是從七年前福建宿安水庫的一宗滅門案開始的,幸小豐、楊自道、陳比覺和他們的領頭大哥(就叫他第四人)因為一個第四人討債而來到一戶人家,由於辛小豐對家中赤裸女畫家一時起色心,將其強j並導致其心臟病復發身亡,並在她身上的佩玉上留下了唯一的指紋,第四人見形勢不對,一人將該家剩餘大人全部殺死,並要挾其他三人。
三人與第四人爭執並將其扔進水中並逃跑,小豐執意要回去救下女畫家的私生女兒,陳比覺在與其爭執中意外被戳瞎一隻眼睛。人帶著無家可歸的女兒尾巴輾轉到廈門,相依為命。幸小豐做了協警,辦事拚命利落;楊自道成了計程車司機,不時存著積蓄;陳比覺瘋瘋癲癲,在漁場工作,照顧尾巴主要由其負責。七年來小心謹慎,倒也沒啥大事。
一切都在一個大雨傾盆的夜晚被改變了。楊自道(以下簡稱楊)載著的三個人對他實施打劫,劫走了現金,在即將逼出存摺密碼時被新上任的刑警伊谷春(以下簡稱伊)攔車,心虛的楊放走了劫匪,保住了存摺。察覺出不對的依連夜趕到警局中,就此撞見了正收到楊提醒幸小豐(以下簡稱豐),由於主角第一眼定律(並不是),伊得知了豐與自己來自同一轄區。
豐因此決定搬離協警宿舍,與楊在一個明顯有故事、成日與一隻雞作伴而且要求苛刻的房東的屋子裡合租。大雨過去,然而這張引發dead end的網才剛剛撒開。
豐在與伊的首次出巡便發現其凌厲聰明有魄力的職業素養,兩人的共同點讓伊對其關心有加,但不安的豐暗示(幾乎是明示)其要辭職,被伊駁回。豐將此事告訴了楊,卻渾然不知自己已被房東竊聽。第二次遞上辭呈時恰逢任務,豐在任務中遭遇意外,幸得伊出手相救,徹底放下了辭職的念頭。面對等待他的伊,他說他要去為他的女兒拿小金魚,伊便讓其搭上了他的順風車。
早已得知其來自同鄉的伊與豐聊起了他的第一個大案----也就是水庫滅門的細節,指紋、強j、嫌犯紋身等細節經伊口中一一說出,豐的反常行為(險些引起事故及對這件事假裝的漠視)和習慣性的掐煙(代表著消除指紋)動作引起了伊的懷疑。早已嚇的魂飛魄散的豐終於趕到漁場,卻發現「小金魚死了」(這句話好像在哪裡聽過)。
幾乎在同一時間,楊目睹大媽被搶劫,帶上小夏(以下簡稱夏)見義勇為並挨了一刀,撇下夏渾身血泊地沖回房屋,在自己簡單處理(房東也稀里糊塗地聽了異常劇烈的呻吟)之後暈倒在屋內。幸虧豐及時趕到將其送往醫院救治,兩人商議後決定拋下幾乎同時病倒的尾巴逃離廈門。但豐在路上卻徹底崩潰,攔下了楊:尾巴再不做手術將活不過一年。然而款項遠遠不夠的事實又擺在了他們面前。
《烈日灼心》是由藍色星空影業、博納影業聯合出品的犯罪懸疑片,由曹保平編劇並執導,鄧超、段奕宏、郭濤、王珞丹等主演,於2015年8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改編自女作家須一瓜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講述了三個身份各異的結拜兄弟共同撫養一個孤女,在巧合之下牽扯出一樁陳年大案的故事。
2015年6月21日,該片在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獎,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電影《烈日灼心》的表現非常冒險、大膽、極具張力,三位男主角的演出「密不可分」(金爵獎評委安德烈-薩金塞夫)。
曹保平在劇本創作時巧妙地保留了原著的精華部分,由段奕宏飾演的伊谷春與鄧超飾演的辛小豐兩人「相愛相殺」,在彼此情感升溫的同時又互相提防暗戰的情節,充分利用演員的表演,來推動情緒與線索發展,使得整部電影一直處在極大的張力之中,令人喘不過氣。
影片利用一波三折的劇情,打造了一個環環相扣的心理空間,甩掉了主旋律戲碼的沉痾,轉而讓觀眾為片中的每一個人物揪心,使得電影的每一步轉折都充滿沖擊力。該片的主題建立在人性救贖層面,而這個主題也在類型之外,拔高了電影,讓觀眾最終為電影中的人物而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