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截止到2017中國的電影票房最高多少 2017年中國總票房會比2016年高嗎
1、最高的就是——戰狼2(截止8月11日,上午9:00)
實時票房: 0.27億
上映: 16天
累計票房 40.12億
估計可能達到50億左右的票房。
2、現在2017年上半年票房272億,2016年總票房475億。
3、由於有戰狼2,貢獻的50億票房!加上下半年票房,超過去年不成問題!
⑵ 中國最近10年來每年的的電影票房冠軍分別是哪些
說實話 不太清楚 不過聽說今年《變形金剛2》的票房將打破《泰坦尼克號》的紀錄 大概能突破4億人民幣 附上一些相關資料吧 1989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為27億元,觀眾人次293億 1990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25億元 1991年全國總票房是23.6億元,1991年的《周恩來》獲得了2億7千萬的票房收入,在當時電影票價僅為兩元的情況下,說《周恩來》掀起了觀影的狂潮並不為過。 1992年全國的票房收入32億元 1993年全國票房下到了28億元 1994年電影市場惡化嚴重,而市場的票房靈葯則是美國分賬大片。 1995年,全國電影票房跌破10億人民幣,電影產量不足100部。,其中王朔參與籌劃、姜文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感性地將小說《動物兇猛》以視覺方式呈現給觀眾,成為1995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並獲得多項國際影展大獎,為低迷的國產電影業注入活力。 1997年國產影片票房收入排行榜,多部主旋律影片占據前10名:《鴉片戰爭》(第1名)、《紅河谷》(第2名)《大轉折》(第3名)、《離開雷鋒的日子》(第5名)、《緊急救助》(第8名)、《大進軍》(第10名),其中前5名影片票房收入逾千萬。 1998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14億元,其中美國分賬影片票房高達7.85億元,佔54%,而且其中僅《泰坦尼克號》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就達到3.6億元,占當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的25%。 1999年電影票房收入只有8.1億元,觀眾人次不足3億,觀眾流失上百倍,票房收入一減再減,致使不少放映單位難以為繼,一些影院改做他用賺錢,以支付職工工資福利;一些影院為改變觀映環境,大力進行裝修改造,以提高影院科技含量和服務水平來吸引觀眾。 2000年電影票房在8.6億左右 2001年電影票房收入8.9億元,2001年電影票房收入比上年同期上升12.1%,發行收入比上年同期上升11.1%。 2002年全國票房收入9.5億,中國開始實行院線制。 2003年,電影產品在國內影院票房市場、海外電影市場、電視播映市場上的三項收入達到22億元,今年同比增長66%,達到36億元,2003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只有11億元 2004年國內城市影院票房收入15.2億元,國產影片票房收入為8.25億,其中《十面埋伏》、《功夫》、《天下無賊》等7部影片的票房總計5.14億元;其餘205部,每部的票房不到200萬元。 2005年電影主業綜合收入達48億元,比上年增加12億元,其中國內電影票房收入20億元,海外電影票房收入16.5億元,電影播映市場收入11.5億元,均比上年有大幅增長。 2006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為26.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8%,連續四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率,其中國產影片票房收入為14.42億元,占總票房收入的55.03%,連續四年超過進口影片。
⑶ 42年前的反特片巔峰,觀影人次高達6億,影響後世無數諜戰劇
現如今,國產電影票房過億早已不是新鮮事。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時光倒流回七八十年代,國產片票房過億的也不在少數。
盡管當時並沒有確切的票房數字統計,但對於觀影人次的統計卻始終存在。
年輕的朋友可能無法想像,那個 娛樂 匱乏的年代裡,內地觀眾的觀影熱情有多麼高漲。
根據資料記載:單是1979年,全民觀影人次竟然達到 293 億人次,為 歷史 之最。
這個概念可能還不夠具體,換個說法,相當於當時每天都有8000萬人在看電影。
比如:1982年的《少林寺》,在當時票價平均不到一毛的情況下,取得1.6億票房。
而根據《中國電影年鑒》中的說法:
在整個八十年代,觀影人次過億的電影不在少數,如1981年的《喜盈門》觀影人次 5.7 億,《武當》 5.4 億人次、《神秘的大佛》觀影人次 4.8 億人次,換算成票房都高得離譜等等。
但這還不算最高,在1979年,曾有一部反特片引發轟動,該片的觀影人次竟然高達驚人的 6 億人次,影片的票房收入保守估計就高達 1.8 億。
影片也是內地影史首部票房過億的電影,可以說是——
中國電影在票房上的第一個「影史神話」 。
本期「 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 」,讓我們來重溫這部42年前的反特片神作——
The Gunshots of Secrecy Bureau
影片上映於1979年,長春電影廠出品。
電影根據作家呂錚的小說《 戰斗在敵人心臟里 》改編,講述了地下工作者劉嘯塵同保密局特務鬥智斗勇,最後獲得潛伏特務名單的故事。
影片的導演常彥是一位老導演,當時他意外讀到了呂錚的小說,便產生了興趣。恰好當時各大電影廠掀起第二波反特片高峰,於是長影廠決定將其改編成電影。
但當時這個項目並不被看好,那個年代電影廠的彩色膠片都要留給重點項目,導演常彥爭取無果後,只好退而求其次改用黑白膠片拍攝。
沒想到電影上映後絲毫沒有影響觀眾的熱情,還榮獲了當年的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故事發生在上海解放前,那個黎明前的黑暗年代。
畫面開始濃霧籠罩的夜色中,地下工作者 周甫祥 遭叛徒出賣,被敵人逮捕。
之後,城市某處,一個軍官打扮的神秘男人敲響了某戶人家的門。
開門的是個年輕女人,男人告知對方:周甫祥已被捕,並交給他一把聯絡用的鑰匙。
女人叫 史秀英 ,和周甫祥一樣都是地下工作者。
組織希望她接替周甫祥的工作,與打入保密局內部的卧底保持聯系。
得知周已被捕,史秀英不禁擔心起眼前的男人,但對方搖了搖頭,消失於夜色中。
話分兩頭,且說在上海保密局的地下刑訊室里,正進行著一場酷刑。
保密局組長 冷鐵新 ,正命令手下特務,對剛剛抓捕的周甫祥進行嚴刑拷打。
可周卻咬緊牙關拒不透露情報,特務們便越打越重,最終將周活活打死。
待到發現犯人沒了氣息,兇狠的冷組長才慌了神,怪罪手底下的特務出手太重。
好不容易釣到一隻大魚,結果又斷了線。
就在冷組長惱羞成怒的時候,旁邊負責記錄審訊過程的年輕科員 劉嘯塵 的眼裡,卻閃過一絲痛苦和不忍,原來他就是那個潛伏在保密局的卧底。
長期的潛伏生涯讓他很快恢復鎮定,只是一剎那,便又變回特務的身份。
晚上,劉嘯塵獨自回家,他的心情很沉重,打開房門的時候也沒有開燈。
他知道,只有在黑暗裡,自己這樣的人才敢露出真實的一面。
不料,床頭台燈突然被打開,劉嘯塵這才發現,屋內居然坐著一個年輕女人。
劉嘯塵先是震驚,接著驚訝。
女人率先開口,與劉嘯塵對了暗號,才確認彼此身份。
年輕女人正是史秀英,他帶著神秘人留下的鑰匙來劉嘯塵的家等他。
史秀英和劉嘯塵是舊相識,八年前曾經見過,如今又成為志同道合的戰友。
兩人提到周甫祥的犧牲都很悲傷,史秀英告訴劉嘯塵,周同志是被人出賣的。
這意味著組織內出現來叛徒,所以組織上希望劉嘯塵能夠查出這個叛徒的身份。
而關於叛徒的身份,史秀英說已經有初步線索,但還需要核實。
為此,史秀英和劉嘯塵商議,打算來一招「 引蛇出洞 」。
史秀英以組織的名義,約對方明晚八點百樂門見面,藉此試探內奸的反應。
隔天在保密局內,劉嘯塵一直留意冷組長的動靜。
得知他接來一個神秘電話,讓他晚上八點去百樂門。
劉嘯塵當即確認, 敵人已經上套了 。
晚上,劉嘯塵跟隨冷組長一起去百樂門舞廳待命,冷組長坐在桌上一直望向窗外對面的馬路。
順著冷組長的目光,劉嘯塵看向馬路對面,看到了偽裝成車夫的行動組楊隊長。
此時在他身邊站著的是個抽煙的男人,兩人顯然是一夥的,不用猜,就是那個叛徒。
確認叛徒出現後,劉嘯塵來到舞池跳舞。
與喬裝打扮的史秀英悄悄商議,打算除掉叛徒。
轉眼八點過去,冷組長沒等到接頭的人,知道行動敗露,氣急敗壞地上了樓。
此時,那名叛徒黃顯才也跟著上了樓,被冷組長痛罵一頓。
黃顯才不敢辯解,卻猛然看到站在旁邊的劉嘯塵,兩人以前在組織內見過。
劉嘯塵看對方認出自己,便先發制人,掏出裝了消音器的手槍,搶先擊斃兩人。
特務被除掉了,但冷組長也死了,這勢必會引起敵人的追查。
可如果自己選擇撤離,好不容易打入敵人心臟的潛伏行動,就將以失敗告終。
於是,劉嘯塵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找來在樓下舞池待命的史秀英配合。
劉嘯塵請史秀英幫忙自己處理現場的證據,而他自己則毅然決然地開槍對准自己的胸口。
他打算利用苦肉計來換取敵人的信任,繼續執行潛伏任務。
當劉嘯塵醒來已經是在醫院里,經過兩天的搶救才蘇醒,但他並沒有完全取得敵人的信任。
尤其是冷組長死後,新來的長官張仲年更是位老狐狸,他並不信任劉嘯塵。
就在劉嘯塵出院前夕,張仲年來醫院看望他,並帶來了一個消息:
打傷劉嘯塵的人被抓到了!
劉嘯塵第一反應是擔心史秀英被抓捕,但他只能強裝鎮定,跟著張仲年去地牢辨認。
昏暗的地牢里,一個奄奄一息的女人躺在地上,看起來已經受到了嚴刑拷打。
劉嘯塵看不清對方的面容,但他堅決稱對方不是打傷自己的人。
張仲年又說,自己已經掌握了她的口供,她已經認罪了。
劉嘯塵至此確認張仲年想要試探自己,這反而讓他更加鎮定起來。
兩人僵持了一會,張仲年知道問不出來什麼,便安排了親信 余雲祿 進來,讓他跟著重傷初愈的劉做副手,美其名曰是做跟班,但劉嘯塵心知肚明,這是派來監視自己的。
劉嘯塵回到保密局工作以後,就接到來新組長張仲年指派的任務。
原來,保密局收到風聲,在蘇州河畔有一夥地下黨人正在舉辦秘密集會,張仲年派劉嘯塵和余雲祿前去偵察。
劉嘯塵和余雲祿喬裝成工人的模樣,來到情報中顯示的地點附近,見屋內有六七個工人正在商議,劉嘯塵故意讓余雲祿踩到木塊製造聲響,好引起屋內人的注意。
沒想到,屋內的人直接沖出來包圍來劉、余兩人,為首的人更是拿著刀威脅他們,讓兩人交代到底是誰派他們來的,否則就要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如此流氓打手的作風,劉嘯塵瞬間明白——
這又是張仲年找人假扮來試探自己的。
於是,劉嘯塵將計就計,故意表現得大義凜然,要跟對方殊死搏鬥的樣子。
當場就把為首的頭目給擊斃了,讓張仲年一夥賠了夫人又折兵。
經過這場風波,張仲年暫時解除了對劉嘯塵的審查,讓他終於有機會與組織聯絡。
這天,他循著報紙上的聯絡暗號來接頭,而接頭人正是劉嘯塵一直擔心的史秀英。
確認對方安全之後,兩人一邊開車,一邊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史秀英帶來了組織上的消息:張仲年是個難纏的老狐狸,始終對劉嘯塵不夠信任。
為了潛伏計劃的順利,組織給劉嘯塵准備了一份新的身份關系和材料證明。
靠著這些證據,劉嘯塵成了某去世旅長的侄子,而這名去世的旅長正是張仲年的的故交。有了這層關系,張仲年終於不再對劉嘯塵有懷疑,並任命他為貼身秘書,成了心腹要員。
這一切都被張仲年的另一位心腹老三看在眼裡,他對劉嘯塵充滿敵意,似乎很是嫉妒。
從那以後,劉嘯塵開始密切關注敵人的一舉一動。
保密局每次有重大行動時,他都會想辦法通知組織,轉危為安。
然而張仲年畢竟老奸巨猾,某次要執行秘密任務時,他突然下令提前行動。
這讓劉嘯塵根本來不及查明行動內容,也無法將情報通知出去,不得已,劉嘯塵只好親自出馬,跟著行動組的楊組長一起去抓捕地下工作者,打算趁機阻撓。
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次行動的抓捕目標居然是史秀英。
楊隊長當初在舞廳見過史秀英,當即下令手下追捕,劉嘯塵只好製造混亂為史秀英製造逃跑機會,然而楊隊長還是順著蹤跡,來到來一所房子內。
結果,楊隊長人還沒下手,卻遇到一夥自稱是中統的人,也要抓捕史秀英。
劉嘯塵擔心史秀英落入敵人之手,本來打算拒絕他們的請求,卻意外發現對方手裡拿出了那把關鍵的鑰匙,這讓劉嘯塵確認眼前的「中統」,其實都是自己人。
於是,他故意順水推舟,讓對方將史秀英帶走,謊稱惹不起對方。
回到保密局後,張仲年得知中統根本就沒有任何抓捕行動,倒霉的楊隊長成了背鍋俠,被張仲年一氣之下打死。
時間來到春天,前方戰局已定。
劉嘯塵和史秀英在公園接頭,兩人都預感到敵人猖狂不了太久了。
此時,史秀英帶來組織上的新任務,他們收到情報——
特務組織打算在敗退前,啟動一項神秘的「 二線工作計劃 」,進行大規模破壞。
劉嘯塵得知消息後將看守檔案館的檔案員阿紀灌醉,勸他棄暗投明,並試圖偷出計劃文本。
然而就在劉嘯塵將要說動檔案員阿紀的時候,卻被張仲年給察覺了。
張仲年意識到劉嘯塵可能是卧底後,便迅速讓余雲祿趕往檔案館。
在劉嘯塵的策反下,阿紀幡然悔悟,和劉嘯塵聯手打死了余雲祿。
可正當兩人離開時,張仲年卻帶著手下老三趕到,舉槍控制住了他們。
千鈞一發之時,老三居然開槍擊斃了張仲年。
之後,老三舉起來一把長銅鑰匙,原來他也是自己人。而他正是電影開頭通知史秀英的那名神秘軍官,和劉嘯塵一樣,執行潛伏任務的地下工作者 常亮 。
劉嘯塵對老三表示了感激,希望他和自己一起撤離,但老三卻表示自己還有任務在身。
電影最後,史秀英與劉嘯塵站在高樓上。
身後一輪紅日升起,遠處傳來來槍炮聲,那是勝利的曙光。
劉嘯塵突然想起了老三,史秀英也不無感慨地說:
我們還有許多無名英雄,在那條隱秘的戰線上繼續戰斗……
這部《保密局的槍聲》採用的是早期反特片中的經典類型模式——「 敵後打入片 」,這也是後世諜戰劇的經典劇情套路,影片中的很多劇情橋段設計放在當時可說是極為新穎。
電影為了凸顯驚險性,為主角劉嘯塵的潛伏卧底生涯,安排來諸多的敵人和困難,並將敘事切分成不同的章節,當劉嘯塵每一次化險為夷之後,又迎來來新的任務和困難,故事層層遞進,情節一波三折,形成了一浪又一浪的小高潮,從頭至尾扣人心弦。
在拍攝手法上,影片也較為高級,遠勝於同時期的黑白電影。片中的場景和美術極為考究,在攝影和打光方面更是堪稱教科書級的手筆,開場夜色中的抓捕搭配上當時非常時髦的電子音樂,頗有外國黑色電影的味道。
演員方面,扮演劉嘯塵的 陳少澤 本身是話劇演員,是當時標準的熒屏奶油小生,而女演員 向梅 更是當時內地影壇成名多年的資深演員,早在1957年就參與出演過《紅色娘子軍》等經典電影,出演《保密局的槍聲》時她已經42歲,但此片的大獲成功卻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女明星。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飾演大反派張仲年的是老戲骨 倪正華 ,他有一個兒子也是演藝圈如今的老戲骨代表,名叫倪大紅。
稍微可惜的是,受制於年代,當時的演員表演風格偏向於話劇風,很多表情和肢體動作都比較刻意,而經常出現直推大特寫鏡頭更加放大了這些誇張的細節。
但總的來說,放在42年前,這部《保密局的槍聲》無疑是一部具有開創性的反特懸疑片,說是那個年代的商業大片絕不為過。
⑷ 國產電影與國外大片存在哪些差距
國產電影與國外大片的差距:
中國和國外起跑線是不一樣的,縱觀發展史,雖然中國不停地努力縮小差距,但是技術上仍然落後美國一大截。國外大片一般都是採取最好的特效,願意花大量的金錢,但是我們中國就不一樣了,錢到位了才可去做,做得還不一定是最好的。
中國大部分資金都用來投資演員了,國外好萊塢體制是很完善的,票房就是依靠特效來支撐的,不是靠演員。但是中國電影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選角上了,這樣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國外劇本有著相當成熟的分工,各種類型都有,劇本也比較精良,雖然現在好萊塢劇本也不怎樣,但至少中規中矩。而我國的限制比較大,劇本大多都是歷史宮斗片或者抗日戰爭片,類型比較少。由於我國沒有成熟的編劇體系,所有經常出現爛劇本,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只想走走流量。
好萊塢有著成熟完善的道具製作組,比如《指環王》里的部分場景都是道具製作出來的,效果逼真。以及《權力的游戲》中,角色路人的服裝都是專門製作,符合實際。而我國這方面真的是完全空白,目前還沒有完整的道具組,服裝上面也都是光鮮亮麗,完全不符合實際,容易讓人看了出戲。
⑸ 東莞東城街道星燁國際電影7月25號上演哪部電影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暑期檔也拉下帷幕,2018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二。於8月最後一天上映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上映首日便獲得2億元的票房成績,算是做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收尾工作。
⑹ 電影院放新片,第一場有觀眾587人,比第二場少128人,第二場有觀眾多少人
587+128
=715人
答:第二場有觀眾715人。
⑺ 中國有多少電影觀眾
我只是來說一句話,中國人口不止13億。。
你自己的數據都不真實了還叫別人真實,真可笑
⑻ 2017年國慶檔電影票房突破20億了嗎
據CBO數據初步統計,2017國慶檔9天狂攬綜合票房29.31億,分賬票房約27.3億,8天長假分賬票房為24.48億,如果僅計算10月1日-7日的分賬票房也有22.3億。
⑼ 網路大電影的觀眾都是誰
隨著「網大」市場的成長和創作的「精品化」,觀眾構成也發生著快速的變化。以下將根據愛奇藝與騰訊視頻提供的平台「網大」觀眾數據,以及艾曼數據提供的網路大電影與院線電影觀眾的對比數據,對網路大電影的觀眾結構特徵進行分析。
一、性別構成:以男性為主
性別構成上,如下表1所示,2017年愛奇藝網路大電影有66%為男性觀眾,雖然較2016年的70%有所下降,但與中國網民整體構成相比,可以看出網路大電影仍更受男性觀眾喜愛。騰訊視頻的「網大」觀眾中有72%為男性觀眾,呈現出類似的特徵。
⑽ 電影院的客戶現狀分析
現在的電影院各大城市,各個地區,已經普及了,現在晉爭的是創意性!
看電影的大多是情侶、同學、同事、朋友過生日,情侶明顯屈多,你要注重的是怎麼留住他們的心,讓下次他們想看電影的時候就想起:上次我們去的電影院不錯,很有創意哦!
設置情侶包間?從情侶中抽取幸運的人!
有人過生日,送小禮品?或給一個包間?讓他們體驗下電影院的不同處?
給你點資料,我對這個也不太熟悉~~~希望對你有用
一) 電影營銷個性分解
電影是不同於一般消費品,它首先是一種娛樂產品。與其他有形產品相比,紐約大學教授埃爾.李伯曼等著的《娛樂營銷革命》認為娛樂營銷具有如下特點[3]:
? 娛樂營銷非常注重時效性。在產品投放之前,幾乎沒有時間進行市場檢測。
? 只要電影出現任何票房不佳細微徵兆,就須立即採取相應措施以扭轉不利的局面,因為通常一部影片首映期一般都只能維持二至四個星期。
? 電影營銷預算耗資巨大。一般來說,一部製作費用5000萬到1億美元之間影片在營銷方面需要投入2500至4000萬美元,用於投入到電影上映之前及放映期間6周~8周內推廣活動。
? 娛樂如同潮流,瞬息萬變,令人難以捉摸。
? 盡管成功的娛樂營銷依賴於適當的推廣活動,娛樂內容創作則幾乎完全取決於製作過程中創造力的發揮,非常具有不確定性。把娛樂產品推向市場往往是運氣和創造力結合。
? 娛樂營銷所著重推廣的首先是一種消費體驗,而不是具體某件產品。
(二) 中國電影市場現狀分析
電影營銷一直是中國電影行業中薄弱一環,中國傳統電影運作一直是條塊分割,制、發、放體系互不統屬,導致電影從上市到退市,發行到放映系統各自獨立、孤軍作戰;利益分配、體制牽扯上種種原因使電影營銷人員或例行公事或無法放開手腳去營銷傳播,電影營銷僅停留在「一發了之」水平和階段。
《十面埋伏》的成功,掀起中國電影整合營銷高潮,但中國電影營銷仍只在初步水平。探究中國電影營銷過往和目前存在問題原因,不外乎如下:
其一是傳統電影發行體制。在傳統電影市場上,電影產品是政府宣傳導向產物,生產、製造和傳播擴散過程都受到來自政府方面嚴格管制,電影也就難成為真正商品,營銷也成了形式。這不僅捆綁營銷人員手腳,且壓抑著營銷人員智慧,使得一些最基本、反映市場經濟一般規則營銷理念、方法和技巧等,無法激發、挖掘和運用開來,直接導致中國電影營銷的「有場無市」。
大陸內地影院為獲取票房,一個漫長檔期內往往只有一部大片在多個播映廳內循環放映,很多優秀國產影片根本排不上檔期,很多片子拍出來也進不了院線,觀眾也無從選擇;僅2004年,國產電影高達212部,真正進入院線播放沒幾部;相關制度對院線管制欠缺,使電影營銷出現一種「偽壟斷」現象。香港金像獎協會董事局主席文雋就曾在2005年長春電影節談到:內地的影片發行和放映機制在深深傷害著國產影片市場[4]。
其二是電影人理念。這一點更多是歷史積淀、文化影響和操作的固步自封等作用下的結果。電影人更多地重視電影產品開發和製作,對電影營銷和後電影產品開發則相對弱視甚至漠不關心。在美國,一部電影70%收入來自於玩具、服裝之類的衍生產品,只有30%收入來自於門票。好萊塢電影營銷是銀幕營銷和非銀幕營銷齊頭並進、互為支持連鎖式營銷方法,具體表現為銀幕營銷、電視營銷、家庭影院、網路營銷和相關商品開發這「五位一體」營銷構架,非銀幕營銷成功更能決定電影營銷成功與否。迪斯尼帝國是一部影片神話,近年來則有「哈利?波特」產業,哈利?波特和周邊產品之間形成互動關系:《哈利?波特》拍攝成電影後,促進了書籍銷售,而書籍和電影又促進了哈利?波特相關產品的銷售,前4部《哈利?波特》在全球用55種語言銷售了2億本;根據第一部和第二部《哈利?波特》改編的電影在全球共取得了18億美元的票房收入[5];
相對來說,電影營銷不應該只是局限於影片本身,一部電影的商業運作是可以通過一個產業鏈做營銷的,電影產品如果是強勢品牌,很容易拉動商家趨之若鶩。中國《十面埋伏》除了在票房這個銀幕營銷上贏得成功以外,以後電影產品開發上則底氣不足,《十面埋伏》本具備開發後產品的一切條件,但抓不著切入點,也失去了電影贏利的半壁江山。故《英雄》、《十面埋伏》前期營銷雖做得有聲有色,但卻配套營銷卻不多,只能算是電影營銷的小打小鬧。
華誼影視總裁王中磊認為,電影營銷細分市場還存在許多空白點,國內人才在這方面觀念尚缺乏,也就未能找到這些市場空白,專業運作電影衍生產品公司也就暫時難以出現。
其三是觀眾層面。中國人傳統是靜心養性,人們本來娛樂活動不多,加上中國電影發展滯後,電影的影響力一向不大;另一方面盜版橫行,影碟租售業務街頭小店到處可見,DVD播放器價格大幅下降,有線電視播放最新影片日期與該片的影院公映日期越來越短,電影票價虛高等這些原因,使中國市場巨大,國民收入高速上升,但中國觀眾還是不很願意進電影院,這也促使電影營銷開展艱難。
愛土豆的農民 00:33:33
中國電影市場現狀分析
電影營銷一直是中國電影行業中薄弱一環,中國傳統電影運作一直是條塊分割,制、發、放體系互不統屬,導致電影從上市到退市,發行到放映系統各自獨立、孤軍作戰;利益分配、體制牽扯上種種原因使電影營銷人員或例行公事或無法放開手腳去營銷傳播,電影營銷僅停留在「一發了之」水平和階段。
《十面埋伏》的成功,掀起中國電影整合營銷高潮,但中國電影營銷仍只在初步水平。探究中國電影營銷過往和目前存在問題原因,不外乎如下:
其一是傳統電影發行體制。在傳統電影市場上,電影產品是政府宣傳導向產物,生產、製造和傳播擴散過程都受到來自政府方面嚴格管制,電影也就難成為真正商品,營銷也成了形式。這不僅捆綁營銷人員手腳,且壓抑著營銷人員智慧,使得一些最基本、反映市場經濟一般規則營銷理念、方法和技巧等,無法激發、挖掘和運用開來,直接導致中國電影營銷的「有場無市」。
大陸內地影院為獲取票房,一個漫長檔期內往往只有一部大片在多個播映廳內循環放映,很多優秀國產影片根本排不上檔期,很多片子拍出來也進不了院線,觀眾也無從選擇;僅2004年,國產電影高達212部,真正進入院線播放沒幾部;相關制度對院線管制欠缺,使電影營銷出現一種「偽壟斷」現象。香港金像獎協會董事局主席文雋就曾在2005年長春電影節談到:內地的影片發行和放映機制在深深傷害著國產影片市場[4]。
其二是電影人理念。這一點更多是歷史積淀、文化影響和操作的固步自封等作用下的結果。電影人更多地重視電影產品開發和製作,對電影營銷和後電影產品開發則相對弱視甚至漠不關心。在美國,一部電影70%收入來自於玩具、服裝之類的衍生產品,只有30%收入來自於門票。好萊塢電影營銷是銀幕營銷和非銀幕營銷齊頭並進、互為支持連鎖式營銷方法,具體表現為銀幕營銷、電視營銷、家庭影院、網路營銷和相關商品開發這「五位一體」營銷構架,非銀幕營銷成功更能決定電影營銷成功與否。迪斯尼帝國是一部影片神話,近年來則有「哈利?波特」產業,哈利?波特和周邊產品之間形成互動關系:《哈利?波特》拍攝成電影後,促進了書籍銷售,而書籍和電影又促進了哈利?波特相關產品的銷售,前4部《哈利?波特》在全球用55種語言銷售了2億本;根據第一部和第二部《哈利?波特》改編的電影在全球共取得了18億美元的票房收入[5];
相對來說,電影營銷不應該只是局限於影片本身,一部電影的商業運作是可以通過一個產業鏈做營銷的,電影產品如果是強勢品牌,很容易拉動商家趨之若鶩。中國《十面埋伏》除了在票房這個銀幕營銷上贏得成功以外,以後電影產品開發上則底氣不足,《十面埋伏》本具備開發後產品的一切條件,但抓不著切入點,也失去了電影贏利的半壁江山。故《英雄》、《十面埋伏》前期營銷雖做得有聲有色,但卻配套營銷卻不多,只能算是電影營銷的小打小鬧。
華誼影視總裁王中磊認為,電影營銷細分市場還存在許多空白點,國內人才在這方面觀念尚缺乏,也就未能找到這些市場空白,專業運作電影衍生產品公司也就暫時難以出現。
其三是觀眾層面。中國人傳統是靜心養性,人們本來娛樂活動不多,加上中國電影發展滯後,電影的影響力一向不大;另一方面盜版橫行,影碟租售業務街頭小店到處可見,DVD播放器價格大幅下降,有線電視播放最新影片日期與該片的影院公映日期越來越短,電影票價虛高等這些原因,使中國市場巨大,國民收入高速上升,但中國觀眾還是不很願意進電影院,這也促使電影營銷開展艱難。
二 互聯網對電影營銷角色解讀
世界電影市場競爭與中國電影營銷的現狀,使人們紛紛呼喚電影業整合營銷和品牌營銷到來,在這其中,互聯網可以說是具有獨一無二作用,尤其是在解決我國電影營銷現狀上將做出突出貢獻。傳統電影營銷過程比較典型方法有:影片試映;秘密預演;電視廣告;報紙廣告;電影預告片;相關產品;電影熱線;奧斯卡盛典;空中電影[6]。相比電影營銷其他營銷方式,互聯網電影營銷對於中國電影營銷來說有獨特角色與意義:
(一) 互聯網特點
作為新興數字媒體,互聯網路具有許多傳統媒體夢寐以求特性[7],例如:互動性、虛擬性、實時性、個性化、全球性、永續性、超鏈接、多媒體等。
在美國,許多影片都擁有自己網站,互聯網在電影中充當重要角色。有些網站能夠讓觀眾沉浸於電影人物角色、故事情節和新奇想法中;通過網站也可以鏈接到與影片相關的一些事件中去,包括政治、經濟和歷史等各個方面。
(二) 互聯網在中國電影營銷獨特角色
其一 、推廣受眾范圍廣
互聯網是全球性,影片有關消息從一開始,各地都可從網上獲悉。在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電影其他推廣方式無法達到各個角落,即使現今電視普及,但電視網路分區進行,有落地限制,電影中推廣可能接受不到。但網路卻不同,身處窮鄉僻壤,也能隨時從網站上了解相關影片信息。青少年是上網的主要受眾,許多青少年可能電視不看,但網可能不會不上,娛樂是他們上網的主要原因,網路信息的隨處可見,影片資料了解也就在所難免。美國人口普查局預測表明,青少年還是電影的主要市場之一,並且還在上升。
其二、 易搜索 超鏈接 信息量大
有專家言「搜索引擎與廣告結合將網路廣告帶入了真正不可限量的天地,它不僅進一步改變了網路廣告,像互動網路廣告一樣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且徹底改變廣告本身,開始向市場營銷人員和廣告人夢寐以求的「微觀營銷」方向邁進了一大步」[8]。我國娛樂出版等娛樂業並不太發達,豐富的網路信息、便捷的搜索方式、較低廉的費用,便於人們對電影的了解。比如在GOOGLE上輸入《功夫》,第一版有關《功夫》影片的方方面面就有:[9](以2005年2月3日為准)
周星馳新作《功夫》_影音娛樂_新浪網
... 12月29日下午,《功夫》在北京舉辦了隆重的慶功答謝會,發行方表示期待《功夫》能 突破2.5億的票房… ... 功夫》上映時間表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04年12月23 日中國台灣:04年12月24日印尼:05年1月5日菲律賓:05年1月8日韓國:05年1月14日 ...
《功夫》_影音娛樂_新浪網
... 功夫》一片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中國廣東
《功夫》周星馳「哄」動作品_TOM娛樂
相關搜索:《功夫》預告片下載
這種將搜索行為所隱含和揭示的網民偏好與廣告行為有機結合,非常完美地體現了互聯網所具有的強大優勢,使電影營銷的目標更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