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100字3篇
10月30日,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創建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盪」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己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二.《地道戰》全片的劇情是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後,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鍾叔發現了,高老鍾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面對凶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鍾,就在鍾聲回盪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鍾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著老鍾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鍾叔報仇!
鬼子一出炮樓就會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發現,他們連忙告訴村裡的老百姓,趕快下地道,敵人進村後,什麼也發現不了,可是,民兵連長高傳寶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戰斗准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明我暗,戰術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敵人在逃往炮樓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從地下向神兵一樣殺出,打得鬼子潰不成軍。最後,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高傳寶揪著小鬼子的衣領說:「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六十幾年後的今天,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里,高家莊的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跡,而我說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跡!他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的困難,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他們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自從看了電影《地道戰》以後,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因為英雄的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地道戰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為了趕日本鬼子出中國,在每戶人家裡挖了一條通道,這做了陷井,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冀中人民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但是,高老忠為敲鍾報警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覺得冀中人民很聰明,會用各種手段去對付他們,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冀中人發會想到挖地道,家家戶戶連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為歷史,我們現在很少存在戰爭,因為人們不想打仗,他們想有一個溫馨的家,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們小學生,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⑵ 電影《枕戈》結局是什麼
電影結局是大反派刑世仁為了不讓自己的女兒入宮,不讓其落入不喜歡人的手裡,而被別人威脅。為了成全女兒的婚事,把女兒嫁給了想置他於死地的那位男主,最終被殺死在了自己女兒的婚禮上。
古裝大電影《枕戈》由柯伯龍導演,90後新銳汪汨涵編劇並兼執行導演的。
梗概:明朝晚期,錦衣衛鎮撫使劉其忠因不甘向東廠稱臣,被舉家滅門,行刑者眾多,其首名喚「金羅剎」。二十年後,倖存的兩位劉家後人化名尹阡、尹陌,為尋找仇人「金羅剎」,兄弟二人先後進錦衣衛入職。
補充
【汪汨涵簡介】汪汨涵,男,漢族,1992年7月出生,祖籍湖北通城,遼寧朝陽生人,在遼寧錦州長大。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在校期間,汪汨涵品學兼優,愛好廣泛,曾連續兩年獲得中戲「優秀歌手」稱號。現於北京從事影視編導工作。
自大一開始,汪汨涵開始劇本創作、微電影導演工作,幾年來,先後創作了微電影《十字路口》、《小刀》、《只愛你一天》、《稍等片刻》及四幕舞台劇《清朝光頭》等,還在公益廣告《一盞燈,溫暖他人》、《有路,就有希望》中擔任創意。
在閻維文、褚海辰《中華兒女》MV(央視7套軍事頻道播出)中擔任副導演、香格里拉風光短片《一沙一世界》(央視播出)擔任執行導演。
2018年4月和6月,汪汨涵擔任編劇的電影《翻手為雲》、《風雨欲來》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央視六套)黃金時間強檔推出。擔任編劇的網路大電影《造夢空間》(後改名)在愛奇藝網播出。擔任編劇的大型革命歷史題材系列電影《沂蒙英雄》系列電影已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拍攝完畢。
⑶ 口語交際(我愛看的革命影視作品) 有關毛澤東或其他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的電影.電視中,印象最深的. 要講清
一、《大渡河》。這是年輕時代的毛主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部電影,毛主席是由王霙飾演的,他無論從容貌還是氣質上,都非常接近這位青年領袖。片中陳寶國是男主角,脾氣暴躁但行事卻有紋有路,最後不幸犧牲
二、《四渡赤水》。古月出演的第一部特型人物電影,也就是當時的革命「大片」。古月的外貌、身材都與毛主席驚人地相似,動作與神韻更是與他老人家如出一轍。在此之前,一些著名的如《風雨下鍾山》之類的電影中,雖然也有偉人出現,但是毛主席、周總理的形象一直是神似形不似,頗為遺憾。古月的出演彌補了這個不足,從此,一個銀幕上的偉人時代才真正拉開了帷幕。順便說一句,唐國強在這部電影中扮演政委,感覺是最能體現他演技的一部,犧牲時的片段極其煽情,每看都潸然淚下
三、《西安事變》。本片是古月飾演毛主席和孫飛虎飾演蔣介石的首次合作,十分珍貴。兩人配合得簡直是天衣無縫,從眼神到思想,都把握得相當准確。說句題外話,就是蔣介石的飾演者,我一直喜歡孫版,趙恆多出演得比較早和多,從外形上他也更接近,但是孫飛虎對「神」拿捏得恰到好處,加之外形也甚相似,所以更勝一籌。哦對了,還應當向少帥張學良校長致敬
四、《重慶談判》。之所以把這部電影拿到前面來說,是因為電影的內容實在吸引,不但真實地再現了一段史實,又巧妙地加入了虛構成分,胡慧中的一段記者戲,亦是分外出彩。這又是古月與孫飛虎的合作,兩人相輔相成,不可多得。還有,這部中的周總理是黃凱飾演的,我個人覺得他慈善親切,非常適合總理一角;可惜他因車禍不幸罹難,悼念。本部電影的導演是李前寬、蕭桂雲夫婦,是我最敬佩的導演夫婦,他們的電影,幾乎部部令人叫絕,錯過可惜
五、《決戰之後》。李前寬、蕭桂雲夫妻檔導的又一部佳片。片中古月的戲份不多,但是少不掩精,而且周總理又是由黃凱飾演,二人搭檔也很默契。本片的故事特別值得回味,每次看都有不同體會。喜劇大腕葛優在影片中客串了一名國民黨將軍,並在京劇演出時反票了蘇三一角,喜劇頭角已露崢嶸
六、《毛澤東的故事》。想了解毛主席,本片是必備教材之一。仍然由古月出演,詮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國家主席形象。片中毛岸英的戲份值得一看;還有一些主席的日常瑣事,令人在崇敬之餘倍感親切
七、《開國大典》。李、蕭導演的史記大片。激動人心的時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每次看到這里我都會熱淚盈眶,絕對不是蓋的。古月版的毛主席,不必多說;各大特首均頗精彩,黃凱的周總理,劉懷正的朱德老總,郭法曾的劉少奇。。。恍惚記得是白楊版的宋慶齡,可能是。天安門城樓上的國慶重現,與油畫幾乎無異
八、《毛澤東與斯諾》。古月與王霙的世紀合作。難得他們兩人聚齊,年輕的毛澤東,我個人還是最喜歡王霙版的。主席的照片,也是斯諾的八角帽那張比較獨具特色——那種睥睨天下的傲然,彷彿是在說「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九、《走出西柏坡》。古月版。本部中毛主席並非主要人物,但都是圍繞他身邊的人來展開故事。亮點是孫海英飾演的軍代表,那時他還並未出名,不過演技已經非常「激情燃燒」了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征程的電影有哪些
1、《開國大典》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古月、孫飛虎主演,於1989年9月21日首映,2019年10月18日,其4K修復版公映 。該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
2、《國之歌者》該片以人民音樂家聶耳成長並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為主線,講述了一群心繫祖國命運的文化英雄,用熱血譜寫出中華民族最強音《義勇軍進行曲》的故事。
3、《我和我的祖國》是由管虎、徐崢、陳凱歌、張一白、薛曉路、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黃渤、張譯、吳京、馬伊琍、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演繹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息息相關的經歷,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
4、《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5、《中國機長》李錦文監制,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張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
⑸ 哪「七部」老版的電影,最能喚起那個年代人的深刻記憶
最能喚起「那個年代人「的深刻記憶的七部老電影是:
七、《廬山戀》
《廬山戀》是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由黃祖模執導,張瑜、郭凱敏主演的風景抒情故事片。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該片在當年放映時轟動一時。就像《少林寺》成就了少林寺的旅遊業一樣,這部片子也成為廬山旅遊的招牌。
⑹ 愛國電影有哪些
愛國電影有《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建黨偉業》、《我和我的祖國》、《黃河絕戀》等。
《湄公河行動》主要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該片由林超賢編劇並執導,張涵予、彭於晏、馮文娟等主演,於2016年9月30日上映。
⑺ 最新紅色經典電影有哪些2022
最新紅色經典電影2022有《浴血大別山》
《浴血大別山》是由宿州金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張肖靈編劇,陳立軍導演執導,徐傑、姚剛、褚峰、安澤豪主演的戰爭劇情類電影,該片於2022年1月8日在院線上映
電影講述1948年劉鄧大軍撤出大別山,金寨縣公安局第一任局長,根據黨的指示,帶領公安局160名戰士,同國民黨軍漢土匪武裝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為了掩護陳再道二縱野戰醫院600多名傷員安全轉移,阻擊國民黨及保安團2個團10多次的進攻,最後全部壯烈犧牲。
⑻ 有關革命影視作品中的故事
我愛看的革命影視作品,名叫《閃閃的紅星》。主要講的是:在江西柳溪村內,一名天真活潑的小孩潘冬子,本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但成長到十歲後,便經歷了人生的悲歡離合:
冬子的父親是一名紅軍戰士,在村中對抗奸角土豪胡漢三,卻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紅軍赤衛隊員所救,從此冬子對赤衛隊隊長修竹極度崇拜。柳溪村在赤衛隊的保護下過了一段愉快的日子。
好景不常,紅軍要遠赴長征,冬子父親亦要隨行。父子分別在即,潘父贈送一顆紅星帽徽予冬子以作鼓勵。父親離開後,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衛隊員駐扎,大漢奸胡漢三在此時僱用了一批冷血殺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佔柳溪村,冬子只好與母親隨赤衛隊遠走避開。
大土豪胡漢三實行封山,想斷絕紅軍的補給,想把他們活活困死。別的東西還好說,人不吃鹽,就沒有勁兒,甚至有生命危險。冬子卻巧妙地通過重重關卡,把鹽送上了山。當時,上山要被搜身,有人把鹽放在竹子里,但還是被發現了。其實,冬子的招兒很簡單,用水把鹽溶解了,澆到衣服里,等到了山上,再把棉襖洗了,洗出來的水,用鍋蒸幹了,剩下的就是鹽了
⑼ 建軍大業是一部什麼電影
建軍大業是一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
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劉昊然、馬天宇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9)2018紅色革命電影有哪些擴展閱讀:
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
⑽ 表達愛國主題的電影有哪些
表達愛國主題的電影有:
1、《八佰》
背景: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2、《我和我的祖國》
背景:祖國七十年發展變遷的獻禮影片。
3、《建軍大業》
背景:獻禮2017年建軍90周年,主要以革命初期,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展開。
4、《錢學森》
背景:錢學森回國效力,使中國導彈、原子彈研發至少推進20年。
5、《信仰者》
背景:2018年,方誌敏英勇就義83周年,影片紀念當時以方誌敏為代表的矢志不渝的革命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