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十九禁香港

十九禁香港

發布時間:2024-05-08 09:28:58

❶ 李成敏甩奶gif在幾分鍾出現的 拍的19禁電影工作女郎

李成敏甩奶gif在幾分鍾出現的?她在電影《情聖》中有一個非常精彩的表現,大概在15分鍾左右,大家再看《情聖》這個電影的時候可以看一看下面的精彩介紹,其中李成敏的這段表演就被當作是一個重點,不僅僅是有甩奶的鏡頭,還有她模仿瑪麗蓮夢露的經典動作,讓觀眾們在電影院顯然已經坐不下去了。真正女神坐等她的19禁,不用等了,其實李成敏拍的有19禁電影,她有一部電影的名字叫作《工作女郎》,這就是一部三級片,感興趣的觀眾可以找來看一看。

出演池珍熙、具善惠主演的SBS愛情水木劇《拜託了,機長》、出演SBS愛情電視劇《美味人生》、與李泰蘭、南相美合作出演愛情電視劇《結婚的女神》、客串出演日本傳奇電影《尋訪千利休》飾演高麗少女、和宋智孝、李必模聯袂主演愛情喜劇《急診男女》、與趙茹珍聯合主演喜劇電影《工作女郎》、與王嘉爾、宋昰昀合作出演中韓合拍的校園偶像劇《Dream Knight》、與那威、鮑起靜合作出演香港喜劇電影《哥基王子》、與古天樂、張家輝合作出演警匪電影《使徒行者》、與付辛博聯袂主演青春偶像劇《女漢子進化論之幸福巧克力》等等。

❷ 問一些關於香港樂壇的問題。非常了解的請進。

我從89年開始喜歡香港樂壇的,我對那時的印象主要是:
1、譚詠麟、徐小鳳、許冠傑、羅文、林子祥、張國榮、梅艷芳、陳百強
2、大地恩情、沉默是金、朋友、上海灘、太陽星辰、祝福、一生何求、雨夜的浪漫、萬水千山總是情、飄雪、愛在深秋
3、陳慧嫻、徐小鳳、許冠傑、張國榮、梅艷芳、譚詠麟

下面是一些香港樂壇當時的一些事件:

香港樂壇發展史(一)
香港的粵語流行曲,在六十年代由於外語歌和國語歌的「入侵」及創作人才的凋零,處於衰微狀態。當時的紅星都是唱英文歌的為多(當時我還是細胞,這都是聽說的,信不信由你:))。紅透半邊天的WYNNERS(鍾鎮濤、譚詠麟、彭健新、陳友和葉智強組成的樂隊)唱的就基本上都是英文歌。
幸好,偉大的許冠傑(請允許我這樣形容他)在七十年代中期出現了。在許氏兄弟(許冠文、傑)大受歡迎的電影《鬼馬雙星》中,許冠傑作了兩首歌:《鬼馬雙星》、《雙星情歌》,同樣大受歡迎。前者以大量俚語入詞,風趣幽默(許後來作了不少此類風格的歌,被統稱為「鬼馬歌」);後者則是情意綿綿的經典情歌。一時間,「為兩餐乜都肯制,前世!」(為了兩頓飯,啥都願意干,真是前世造孽)「心兩牽,萬里阻隔相思愛莫變」唱徹香江,香港流行歌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許冠傑趁熱打鐵,接連推出傳誦一時的作品,如《半斤八兩》、《賣身契》、《天才與白痴》、《天才白痴夢》等等,充份展露了自己的音樂才華。大眾對許冠傑的歡迎迅速上升為對粵語歌的歡迎。
顧嘉輝、黎小田等也為粵語歌的興起作出很大貢獻,他們創作的《奮斗》、《千王之王》、《天蠶變》、《戲劇人生》等電視劇主題曲和插曲通過電視這一媒介深深打動了香港市民的心,同時唱紅了鄭少秋、汪明荃、關正傑、羅文、葉振棠、甄妮等歌手。
七十年代的後期,粵語歌已經可與國語、外語歌分庭抗禮,但是曲作者仍相當匱乏,於是黃沾、盧國沾、鄭國江、許冠傑等傑出的詞作家大量地用外來曲填詞。那時候的外語歌特別是日文歌旋律非常優美(撫今追昔,我特討厭小室),經大師填詞,成為香港粵語歌的重要組成部份。唱改編歌出名的歌手有徐小鳳、林子祥、薰妮(她的《每當變幻時》、《故鄉的雨》真令人回味!)、羅文(最愛改唱西城秀樹),當然還有譚詠麟,不過他獨自發展(WYNNERS在78年解散)的初期並不得意。
此外,還有走民歌路線的歌手,如泰迪羅賓、區瑞強、盧業媚等。一身牛仔打扮,手抱吉他的區瑞強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每一次聆聽他的《陌上歸人》、《漁火閃閃》都令我心曠神怡。
八十年代初,香港粵語歌壇無論是創作人員、歌手、唱片公司都迅速增加,涌現Christ Babida、林敏怡、徐日勤、向雪懷、林振強、林敏驄等作者,陳百強、譚詠麟、張國榮等歌星先後冒起。
1983-1992,我把它稱為香港樂壇的黃金十年。

附:《雙星情歌 》
曳搖共對輕舟漂,互傳誓約慶春曉。
兩心相邀,影相照,願化海鷗輕唱悅情調。
艷陽下與妹相親,共諧白首永不分。
美景醉人,心相允,綠柳花間相對定緣份。
心兩牽,萬里阻隔相思愛莫變!
離別凄酸今宵似未見,明日對花憶卿面。
淚殘夢了燭影深,月明獨照冷鴛枕,醉擁孤衾,
悲不禁,夜半飲泣空帳獨懷憾。

流金歲月特別版(一)

記得七九年的「五一」,在我還讀著四年級的時候,國外的爺爺給我家買了一台黑白電視,NATIONAL的20」,一台錄音機,SANYO的四喇叭。當時我覺得才一米三左右的我比絕大多數的人高出了一頭。不過也許當時年紀小,我對香港的流行曲雖喜歡,並不沉迷。受環境所限,能聽到的歌很少(當然我也不會千方百計地搜羅)。聽得較多的是許冠傑、林子祥、鄭少秋、張德蘭、徐小鳳等。
阿SAM(許冠傑)的「鬼馬歌」如《半斤八兩》、《加價熱潮》、《十個女仔》、《錫曬你》等,歌詞填的十分精彩,是我和朋友們常唱的(我們只是唱而已,內容似懂非懂)。不過我那時候喜歡《天才白痴往日情》(後來王傑唱過國語版,好像叫《為了愛夢一生》什麼的)、《春夢》、《印象》和《雙星情歌》。即使在現在看來,我覺得能超越這幾首的粵語流行曲並不超過五十首。
阿LAM(林子祥)是個怪人,他可以柔情無限地唱《在水中央》(「 這一刻,最難忘」那個「最」字簡直是「哭」出來的。)、《愛的種子》、《分分鍾需要你》,也可以象瘋子一樣嚷叫《成吉思汗》、 《青春熱潮》、《YMCA》。
徐小鳳最初唱的不少國語歌,如《賣湯圓》、《賣餛飩》、《熱情的沙漠》等,我並不喜歡,覺得她傻兮兮的。可是她的粵語歌我相當喜歡,《人生滿希望》、《黃沙萬里》、《漫漫前路》......一個字,爽!我第一次聽小鳳的粵語盒帶,專輯名字已忘記,裡面有《夜風中》、《深秋立樓頭》、《月色眼內浮》、《舊日初升》等,雖不出名,但我覺得全是好歌,難以忘懷。
那時候我視為偶像的是鄭少秋,人俊聲靚。我極喜歡他的電視劇主題曲(大多是顧嘉輝先生的作品):《楚留香》(「天生我獨行不必相送」,酷!)、《倚天屠龍記》(「情如天,萬里廣闊,愁如海,百般洶涌」,壯!)、《輪流轉》(「剩下了,多少掛牽,還留得,多少溫暖?」,傷!)......盡管鄭的僵化死板(死板=SB:))已不合時宜,現在我也不太感冒,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對電視劇的主題曲的演繹是出色的,其中的大部份都是顧先生的經典之作。
我就是聽著這些歌慢慢長大的。後來,從《忘不了你》、《天邊一隻雁》認識了譚詠麟,從《太陽花》、《今宵多珍重》認識了陳百強,以後,還有許許多多。終於我發現我一天都離不開香港的粵語歌了(正如我現在一天都離不開我的電腦和我的情人),那大概就是83、84年的光景吧。

香港樂壇發展史(二)
82、83年間,香港樂壇已相當繁榮。香港作曲家作詞家協會擁有大批會員,資深的有顧嘉輝、黃沾、黎小田、鮑比達(Christ Babida)、馮添枝、鍾定一、鄭國江、盧國沾、黎彼得等,較新的則包括林敏怡、徐日勤、林慕德、林振強、林敏驄、向雪懷、盧永強、潘偉源等。歌手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以許冠傑、林子祥、羅文、關正傑、徐小鳳為代表的前輩歌星已奠定崇高的「江湖地位」;譚詠麟、陳百強、張國榮、鍾鎮濤等經過幾年滾打,已成為一線歌手;雷安娜、梅艷芳、葉倩(帶草字頭,簡體應為「茜」字。不過寫出來大家會覺得不順眼吧?)文都是極具潛質,前景看好。說到雷安娜,她的《舊夢不須記》唱片在「中文歌曲擂台陣」連得九周冠軍,是空前絕後的紀錄。83年,陳慧嫻以一首動聽的歌曲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當時的歌手很多都參與創作,許冠傑、林子祥、陳百強早就是以創作歌手形像出現的,後來,蔡國權、盧冠廷也加入了這一行列,再後來,還有周啟生、倫永亮等。傳媒對本地樂壇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沒。幾大電子媒介安排了大量流行音樂節目,而且都有每周的流行榜,歌曲榜有香港電台的「中文金曲龍虎榜」、商業二台的「金榜十大」、無線電視台的「勁歌金曲」等,唱片銷量榜則有商業一台的「中文歌曲擂台陣」。而一年一度的樂壇頒獎禮創造了越來越高的收聽收視率。無線電視台還舉辦了每年一屆的「新秀歌唱大賽」,首屆冠軍就是梅艷芳。此後還有很多知名歌手都是「新秀」出身的,如呂方、杜德偉、許志安、黎明、鄭秀文……
在這種環境下,誕生了大量優秀作品,如譚詠麟的《雨絲、情愁》《忘不了你》、《遲來的春天》,許冠傑的《難忘你》、《紙船》、《是雨?是淚?》,陳百強的《今宵多珍重》、《偏偏喜歡你》、《漣漪》、《相思河畔》,張國榮的《風繼續吹》,林子祥的《這一個夜》、《邁步向前》(希望我沒記錯),關正傑的《天籟——星河傳說》,徐小鳳的《無奈》、《星星問》、《星光的背影》、《隨想曲》,雷安娜的《舊夢不須記》,汪明荃的《萬水千山總是情》,陳慧嫻的《逝去的諾言》, 蔡國權的《再見也許不再會》,葉倩文的《零時十分》,當然還有第一次(唯一一次?)錄粵語唱片的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
84年是年輕一代歌手全面「奪權」的時候。譚詠麟兩張經典唱片《霧之戀》、《愛的根源》均創下驚人的銷量,二十場演唱會場場爆滿,成為眾望所歸的歌手第一人;張國榮《MONICA》的成功令他一舉攀上偶像派頭把交椅;梅艷芳83年的《赤色梅艷芳》走紅後,84年《飛躍舞台》繼續前進。陳百強的《百強`84》改變歌路,唱了不少快歌,人們並不受落,反而對幾首慢歌情有獨鍾。盡管如此,他依然是廣受歡迎的超級偶像。反觀老前輩們,就不那麼理想了。唱電視劇主題曲出名的鄭少秋、羅文、葉振棠、汪明荃、關正傑如同退潮一般迅速衰落了。許冠傑和徐小鳳的聲勢也在減弱,不過他們出的唱片卻絕對是精品,幾乎每一首歌都值得再三回味。甄妮倒是憑《再度孤獨》的熱賣奪取了幾大頒獎禮的最佳女歌手獎,這無疑也是她的最後輝煌。現在回顧起來,只有阿LAM(林子祥)站穩腳跟,繼續走紅了很多年。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就是自然的趨勢。
這一年是好歌豐收的一年。譚詠麟的兩張唱片的絕大多數都是佳作:《傲骨》、 《亮了紅燈》、《愛的替身》、《霧之戀》、《午夜麗人》、《幻影》、《創造命運》、《愛的根源》、《夏日寒風》、《都市戀歌》、《愛在深秋》、《誰可改變》、《捕風的漢子》、《酒紅色的心》、《欠了你》……張國榮的《張國榮》也相當不俗:《始終會行運》、《MONICA》、《柔情蜜意》、《藍色憂郁》、《不怕寂寞》(後三首據說是舊歌:( )、《緣份》,至於《H2O》算不算好歌就見仁見智了。阿SAM的唱片《新的開始》包括《新的開始》、《風中趕路人》、《父親的鋼琴》、《洋紫荊》等好歌。《徐小鳳》也是一張很好的專輯,裡面有《情比雨絲》、《電話》、《萬里星河》、《風之路》等。陳百強的《摘星》慷慨激昂,是最難忘的禁毒歌曲,他還唱了深情的《畫出彩虹》(在他後來昏迷住院時,歌迷們就在醫院外播放了這首歌,可惜……)、奮發的《旅程》。還有,甄妮的《再度孤獨》、《夢想號黃包車》,林志美的《偶遇》,林子祥的《莫再悲》,陳慧嫻的《多少柔情多少夢》、《玻璃窗的愛》,雷安娜/彭健新的《停不了的愛》等等。

流金歲月特別版(二)

我78年就開始聽香港的電台了,不過開頭幾年除了聽聽新聞(解放軍在越南打成咋樣了?),聽聽幾個廣播劇(風趣的「十八樓C座」……),別的就很少聽了。到了82年左右才開始聽一下「播音王子」馮偉棠主持的「中文歌曲擂台陣」。馮偉棠也唱過歌,有兩首還蠻好聽的,一首叫《風飄飄》,後來林敏驄重新填詞變成了彭健新的《聲音》;另一首歌名忘了,是和薰妮合唱的:「命里註定,難以強求,(此處略去若干我忘記的詞),飲杯飲杯飲杯勝千杯也未夠,抹去了過去的愛情,不必再內疚,時常為你前途在祝福,與你相勉再奮斗!」(兩首歌的歌詞都忘得差不多了,不知哪位高人還找得到。)馮也作過曲,鄺美雲的《兩個偶然》就出自他手筆。
糟糕,越扯越遠了。隨著對粵語流行曲興趣的增加,我也越來越喜歡「中文歌曲擂台陣」,後來還在錄音機里放上一盒帶子,一碰到許、譚、鄭、陳等人的歌就馬上錄下來,當然有時連馮偉棠的聲音也一並錄了。最記得有一段是這樣的:「(馮)最近在街上常聽到有人喊:『搶東西呀!』(許)『偷心的人,當心他這個偷心的人!……』」
至於好聽的帶子,我們也喜歡「disk」:兩台錄音機臉對臉,一台放,一台錄。效果如何可想而知,不過我們還是聽得津津有味。陳百強的《今宵多珍重》是82、83年那會聽的較多的。「母帶」是深圳的表哥買的,封面上DANNY頭發很短,穿粉紅運動服,戴一隻黑手錶,英俊瀟灑,精神煥發……裡面的歌也挺不錯,如《今宵多珍重》、《疾風》、《孤雁》、《陪我小半天》等。由於我的錄音帶太差,不出半年就壞了,再找一盒去disk時,表哥竟告訴我:那盒帶子已經弄丟了……
陳百強、譚詠麟等人的歌聽多了,鄭少秋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逐漸下降,《火燒圓明園》後好歌越來越少,84年的《勁歌鄭少秋》一點勁也沒有,主打歌《捕魚郎》是潘偉源包辦詞曲的:「讓我張開絲網拋出絲網一撒浪濤上,打魚海里闖,不返故鄉……」現在想起來都起雞皮疙瘩;另一首《隕石流》則讓人想起《天籟——星河傳說》,但差距甚遠。在譚、張崛起之際,鄭少秋這尊偶像在我心中轟然倒塌了。
84年是譚詠麟時代的開始,我先見識了「亞倫唱到熱淚盈眶的《霧之戀》」(電台廣告語),又聽見他在隕石旁的天際下狂呼空虛,震撼不已。實際上我當時整班人七成以上都是亞倫的歌迷,竟敢在下午自修課的課堂上大放「愛在深秋」演唱會。亞倫的《愛的根源》以改編歌居多,這是本地原創實力薄弱的反映。《霧之戀》情況稍好一點,除ALAN自作的《傲骨》、林敏怡作的《幻影》等,還收錄了三位創作歌手蔡國權(《亮了紅燈》)、周啟生(《午夜麗人》)、盧冠廷(《愛是這樣甜》)的作品。
說到盧冠廷,第一次聽他的歌是《天鳥》,古怪的歌詞和嗓音令我懷疑他是不是個傻子(好不容易才習慣了)。後來他竟寫下不少精彩作品,夠得上大師級。

香港樂壇發展史(三)
85年一月,譚詠麟意氣風發地在各大頒獎禮掠走了一大堆獎項,當然包括了實至名歸的最佳男歌手獎。與此同時,又一張經典唱片《愛情陷阱》引起了瘋狂傾銷在「中文歌曲擂台陣」上連奪七周冠軍,銷量超過七「白金」(35萬張)。就在他最風光的時候,張國榮悄悄加緊了追趕的步伐,精心炮製的《為你鍾情》配合LESLIE的第一次個唱推出,反應熱烈,成為當年夏天最熱的唱片,賣出二十五萬張以上。84年就有人預言85年香港樂壇將成張國榮的天下,雖然沒有成為現實,但張國榮無疑已成為譚詠麟最強對手。
就在譚、張兩手遮了大半個天空時,他們各自所屬的「寶麗金」和「華星」先後推出了新力軍——第一屆「十九區歌唱大賽」冠軍張學友和第二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呂方。張學友第一首與歌迷見面的歌是《Smile again,瑪麗亞》,反映不俗,首張個人大碟就叫《Smile》。張學友充滿磁性的聲音征服了樂迷,唱片在「中文歌曲擂台陣」上逗留二十多周,並超越三「白金」銷量(張學友現在要是想想自己的處女唱片,不知道會不會為今天羞愧?)!而「華星」則不惜工本地為第一次出唱片的呂方製作了透明大碟,呂方不負眾望,唱片第一周就成為銷量冠軍。當年較突出的新人還有CBS新力的林憶蓮,她以「日本妹」的包裝亮相,最流行的歌是《愛情 I don"t know》。影星劉德華則以一曲《只知道此刻愛你》初試啼聲。
在樂壇新勢力抬頭時,許多歌手星運日沉(包括雷安娜也成了凋謝的曇花),然而不少成名以久的歌星依然展示著雄厚實力。陳百強年初推出了以《等》為主打歌的精選唱片,暑假期間的《陳百強——深愛著你》也相當受歡迎;林子祥的《林子祥創作歌集》從84年底熱賣到85年頭,當中不乏名作,稍後又以《十分十二寸》奠定串燒歌宗師地位;由蔡國權創作的《順流、逆流》,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小鳳姐又一首經典歌曲;許冠傑的《最緊要好玩》也是當年水準較高的唱片。
梅艷芳在85年開始了她的「百變」。年初的《梅艷芳》封套就是一個短發墨鏡加西裝外套的男性化形像,年中就成了塗脂盪粉的「壞女孩」,引起一片嘩然。不過,無論如何,ANITA迅速地擴大了歌迷數量,順利地成為香港歌壇的新女王。
85年也是蔡國權最成功的一年,不僅為別人作了不少歌,自己也出了三張唱片:《一生愛你一個》、《蔡國權精選》、《風中暖流》。其中《蔡國權精選》為「白金唱片」,堪稱蔡最好的唱片。
創作歌手周啟生和倫永亮幾乎同時出了個人唱片,《周啟生23》(23歲?)成績較好,在「中文歌曲擂台陣」上過前三名,倫永亮則不理想。另一位創作歌手郭小霖則帶給我們一首很令人回味的《從不知》。譚詠麟的《暴風女神LORELEI》在年底推出時卻令人失望,除了《朋友》外,幾乎沒有別的歌可以流傳至今。
85年給香港粵語歌迷們又帶來不少興奮,看看這些歌就知道了:譚詠麟的《愛情陷阱》(?)、《幸運星》、《火美人》、《情(是永遠著迷)》、《此刻你在何處》、《雨夜的浪漫》、《朋友》;張國榮的《不羈的風》、《第一次》、《我願意》、《為你鍾情》、《少女心事》; 陳百強的《等》、《深愛著你》、《盼望的緣份》、《戀愛預告》、 《我和你》、《不再問究竟》; 林子祥的《誰能明白我》、《每一個晚上》、《十分十二寸》;徐小鳳的《順流、逆流》、《風里的呼喚》、《獻君千闋歌》;許冠傑的《星夜》、《最緊要好玩》、《心裡日記》、《日本娃娃》梅艷芳的《蔓珠莎華》、《似水流年》;張學友的《輕撫你的臉》、《情已逝》;呂方的《聽不到的說話》、《你令我快樂過》;還有,陳慧嫻的《花店》;林志美的《雨夜鋼琴》;夏韶聲的《空凳》;葉倩文的《長夜,My love goodnight 》;蘇芮《誰可相依》;郭小霖《從不知》……
流金歲月特別版(三)

84、85年間,香港的流行曲已在廣州大行其道。心魔的同學中,不少人都通過親友在香港買正版的盒帶或唱片,而心魔囊中羞澀,家境也不太好,所以只買了幾盤D版聽聽。雖然庫存不多,我對詞曲作者還是挺留意的。香港的原創作品始終太少,所以還是改編歌居多,而好的外語歌,常有兩個粵語版,如《Careless Whisper》就有蔡國權的《無心快語》(蔡國權填詞)、梅艷芳《夢幻的擁抱》(鄭國江詞)和甄妮的《忍痛說謊》(林振強詞)三個粵語版。
香港的作曲家中,林敏怡是我較喜歡的。她的作品常彌漫著一種凄迷浪漫的氣息,以前就有《彩雲曲》(雷安娜)、《幻影》(譚詠麟)等,85年則有陳百強的《永恆的愛》(星星的光,那水晶般的星光,停留在你的眼眶……)、許冠傑的《長夜裡的相隨》和陳慧嫻的《花店》等。(第一次聽《花店》,是從遠方飄來的歌聲,令我木立了良久,從此真真正正喜歡了陳慧嫻的歌。)而85年她還作了另一種類型的歌,一些較為激壯的作品,如蘇芮的《誰可相依》和夏韶聲的《空凳》。前者是成龍電影《龍的心》主題曲,高潮部份(「柔情仍似海風永不休,作別時矛盾的苦楚偏要受,試問誰人能夠相依過一生,即使將前途通通犧牲也肯!」)難度相當大幸好蘇芮還扛得住(我中學的一位低年級同學在文藝演出時竟敢高唱此曲大跑其調,招來一陣嘲弄的掌聲)。後者是亞太流行歌曲創作大賽香港區冠軍,一首懷念父親的作品,夏韶聲以略帶沙啞的聲音唱出林振強填的歌詞:「曾懶說半句我愛他,懶說半句我愛他,過去我說我最是要緊,今天發覺最愛他,呼叫永遠也愛他,聽我叫喊只得一張空凳!」令聽者油然生出一股悵然之意。
愛情陷阱》的作曲者是日本人芹澤廣明,在同一唱片中還作了好歌《此刻你在何處》。而年底譚詠麟的《暴風女神LORELEI》幾乎成了芹澤廣明作品集,這回他的表現十分差勁,大部份歌都很難聽。不過最不堪入耳的還是那首老是「哎呀哎呀哎呀哦」的《冬之寒號》,作曲的是韓國最紅的歌星趙容弼,作詞的是香港最紅的歌星譚詠麟。
林敏驄84年正兒八經地填了《霧之戀》、《愛的根源》、《愛在深秋》,85年露出了貪玩搞笑的本性,為張學友填的《交叉算了》就有這么兩句:「踏上的士,垂頭玩弄大鼻子」。85年這種帶搞笑成份的歌還真不少,許冠傑就有《最緊要好玩》和《日本娃娃》,後者令人不期然想起一首他的舊作《追求三步曲》:先是邂逅,然後帶女孩四處玩樂,在以為得手之際被被女孩的家長趕走。這首作品反映出許的才思已開始枯竭。而林子祥則有《丫嗚婆》和《十分十二寸》等。丫嗚婆是對奇醜女人的一種稱呼,阿LAM告訴我們:男人找媳婦要找丫嗚婆才會得到真正的關心體貼,才會萬事如意,千萬別找嬌嬌小姐!
《十分十二寸》堪稱香港最棒的串燒歌,只有阿LAM的奔放才能把它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首歌以後來成為他夫人的葉倩文的《200度》為線,串起了一大堆名作,當唱到《MONICA》時,阿LAM 唱道「 THANKS,THANKS,THANKS,THANKS,張國榮,誰能代替你地位!」讓人忍俊不禁。許冠傑後來也把自己的大部份作品串成一首《斤兩十足》,不過聲勢相差得很遠。
85年譚張二人的較勁十分激烈,不過在我看來,張國榮的歌從作曲、編曲、監制都與譚有一定差距,我認定他只要還在「華星」,就無法超越譚。
而張學友和呂方的出現帶給我驚喜,他們的歌聲和外表一樣實而不華,令人心醉。兩者中我更喜歡張,眾所周知他後來的成績也比呂方好。不過呂方的第一張唱片也挺好,封面上呂方襯衣領帶整齊漂亮,手拿幾張稿紙,透過落地玻璃凝視遠方(倫永亮在多年後說:我覺得最好笑的是呂方在第一張唱片的封套上扮帥哥)。唱片中我最喜歡的是《你令我快樂過》,尤其在看到電視劇《新紮師兄》的結局後,就更喜歡了:梁朝偉在街上遇到了與他瀕於分手的張曼玉,邀她到一咖啡室,兩人默然對望,仍是深愛對方卻欲言又止,就這樣雕塑般的坐著,然後就響起了《你令我快樂過》動人的前奏,整個劇就在呂方的歌聲中留著懸念結束了,真是一個感人的時刻。

閱讀全文

與十九禁香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類似菊石的電影 瀏覽:750
夏威夷電影完整版 瀏覽:193
邵氏經典古裝武俠 瀏覽:225
魔物吃胎兒的泰國電影 瀏覽:697
男性露性器官電影 瀏覽:166
吸乳汁的電影 瀏覽:546
吳家麗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427
國外在線電影 瀏覽:108
變形金剛6百度網盤 瀏覽:929
稍安勿躁電影大概內容 瀏覽:988
清正廉潔電影 瀏覽:746
徐錦江和林偉建主演電影 瀏覽:212
拳皇97的有電影嗎 瀏覽:358
學生考90分老師答應條件的韓劇白峰羽美 瀏覽:173
李彩潭嫉妒陷阱 瀏覽:976
微電影北漂女孩彪哥收房租 瀏覽:59
電影院緊挨著書店英文翻譯 瀏覽:114
小電影網站進不去 瀏覽:685
殺人碎屍電影 瀏覽:422
邵氏電影顏色片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