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王剛留下其他人全部出去是那個電影

王剛留下其他人全部出去是那個電影

發布時間:2024-04-17 15:17:05

1. 王剛留下其它全部出去是什麼電影名字

是電影《我的泰國表慧絕蔽弟》

如圖所示,有宏纖圖有真前州相

2. 王剛留下去其他人全部出去王剛誰演的

尤憲超。王鍵搜剛留下去其他人全部出去是電影兄弟別鬧中的一句台詞,該電影是導演高曉攀和孫集斌執導拍攝的一部喜稿掘歷劇電影散悉,根據該電影的演員表可知,劇中王剛的扮演者是尤憲超,影片講述了一對親兄弟鄭好和鄭重意外捲入一場陰謀的搞笑故事。

3. 最近看了《集結號》,不知是不是真事

事情一認真起來,就會生出諸多煩惱。這是導演祁少華後來總結出來的,如果不是當初華誼兄弟的人找到他,讓他拍一部紀錄片,他也不會去淮海戰役紀念館翻歷史檔案。這一翻可好,查到的歷史真相讓他徹底犯難了。影片中老谷他們連里死了46個兄弟,而他身處的那場戰役,根據歷史檔案記載,詳細可靠的傷亡數字是13萬多人。但導演祁少華在淮海戰役紀念館查到有名有姓的烈士卻只有3萬多。
這其中10萬多人去了哪裡?
而引起導演注意的是,在很多場合,人們提起那段往事,都是這么說的,淮海戰役中犧牲的總人數為31006名,是3年解放戰爭中犧牲人數的1/10,超過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犧牲人數的總和。
為此,他帶著攝制組專門跑了趟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找到了研究軍史的專家,得到的確切答案是,傷亡的數字是13.3萬人。而且後者還補充說,實際數字肯定只多不少。
支持專家觀點的是實際的情況,祁少華和他的攝制組來到故地,去了正規的陵園,很多成片的墓碑主人沒有名字。有名字的也都是這么寫的:某某等500名烈士。很多荒冢散落在野外,一望無際,遠看是撂荒地,走進去才知道是一個個小墳塋。很多外人不知道,只有當地的一些老人才知道這里當初埋葬的是些什麼人。但誰誰誰沒人說得清楚。
從那一刻起,祁少華覺得這部名叫《犧牲》的紀錄片該表達的是什麼了。說得好聽些,每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說的直接點,就是犧牲背後的犧牲。
祁少華說,《集結號》里馮小剛把現代人的愛和恨投射到了60年前那場戰爭中,有點煽情。但當他自己用紀錄片的鏡頭走進裡面的時候,除了沉重別無感受。反正就是那個數字,擺在任何人跟前都足夠深思。戰爭勝利了,誰勝利了我們不去問他,但是其中這幾萬人他們付出了生命,但是他們卻被遺忘,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起初,華誼兄弟找到祁少華,是2007年的6月份。當時,《集結號》前期的拍攝已經結束。主創人員想到配合電影拍部紀錄片,一切靈感來自於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這部戰爭片發行DVD光碟的時候,配了兩部紀錄片。都是斯氏監制的,一部叫《和平的代價》,另一部叫《直擊戰爭》。前者講述二戰背景和老兵回憶。後者通過一個戰地攝影師,從第三者的視角走進戰場。
華誼兄弟的人拿著這兩部紀錄片來找祁少華。當時初步的想法,就是照這么來,但具體拍成什麼樣,他們也不知道。
祁少華之前拍攝過很多戰爭題材的紀錄片,以為《集結號》有這么個故事,現實中也真有老谷這么認真的一個人。但一接觸才知道,《集結號》的故事完全來自於藝術家的想像,原著小說《官司》也沒這么個原型。
紀錄片所要做的,就是要把影片中的虛構故事一點點地去找到現實的參照。這讓祁少華感覺很為難,時間很緊,4個月後就要交工。
祁少華又問,影片的歷史顧問是哪個?對方答,沒有歷史顧問,如果說懂點戰爭的,主創里有一批韓國來的戰爭特效專家。
而影片里唯一交代的歷史背景就只有一行小字,「1948年冬,華東腹地。」
1948年冬天的華東腹地,按照歷史教科書上說,無疑是淮海戰役,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地區,與國民黨軍隊進行的一次戰略性決戰,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國民黨方面稱之為徐蚌會戰。
60年後,祁少華帶著攝制組走進了那段歷史,可是他卻沒有發現有老谷那樣不合時宜的老兵。
60年前的華東腹地
「我看過很多的西方戰爭紀錄片,我也想跟著學,去表現戰爭中的人性,但是當我一接觸現實後,我發覺這都是兩碼事,根本不搭界。」祁少華說,當他走近那些淮海戰役的老兵,按現代人的思維來講,的確讓他有些失望。那些老兵們本來就是那樣,還真的就是人格高、大、全,不是被人們簡單樹起來做典型的。
所以,當祁少華帶著《集結號》式的西方視角和現代眼光,去尋找現實中的老谷時,起初遭遇失望。
他采訪了一個淮海戰役中的老兵,這個人當時相當有名,就是活捉國民黨將領黃維的戰斗英雄。黃維是什麼人,黃埔一期的學員,蔣介石的高足,淮海戰役時國軍十二兵團的司令。老兵名叫薛振英,當時是個排長。
老兵給祁少華回憶,那才是1948年的冬天發生在華東腹地的真事,確切時間是12月15日。被包圍的不是老谷們的解放軍,而是國民黨軍的第十二兵團,包圍了有半個月,後者已經潰不成軍。
15日,黃維下達了突圍命令後,十二兵團亂作一團,四散突圍。到了當天夜裡,黃維的十二兵團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薛振英他們部隊奉命駐扎在一個剛剛被佔領的村莊里,任務就是阻擊和收容國軍的小股部隊和散兵。
晚上12點左右,他和教導員在村口巡視,聽見遠處有嘈雜,他就帶了兩個人摸上去了。快走到跟前了,那些人發覺了,他大聲喊著問口令。他記得那天晚上解放軍的口令是「李樓」,對方卻答的是「自己人」,於是就被抓了。
到了第三天,小排長才知道自己抓的是個寶貝,鼎鼎大名的十二兵團中將司令黃維。小排長後來說,後悔當時因為天黑,沒仔細瞅瞅他的模樣,要是知道他是黃維,當時非教訓幾句不可,那淮海戰役打得多殘酷啊,敵我雙方死的人海了,尤其是敵人更慘。
祁少華想知道當時到底有多慘,薛振英回憶,在他們陣地對面,國軍用苫布蓋著一個土堆,大家都以為是國軍遺棄的糧食、軍火,跑過去一看,嚇得半死,都是國軍士兵,起碼有上千人,凍得硬梆梆的屍體被碼得整整齊齊,就那麼跺了一人多高。
祁少華問,現在想起來都啥感覺,老漢說,死的人是多,但自己打的是一場正義的戰爭,他們當時是站在解放全人類的立場去做的。
祁少華不斷追問了半天,直至最後真的明白老漢就是個單純到極點的人,如果用現代人的眼光去苛責,倒有些不負責任。
後來,解放了,因為這個小排長立有戰功,組織上安排他到北京去工作,在中國社科院任職,沒想到小排長卻拒絕了,說自己大字不識,去那裡幹嘛,索性回家務農了。
老漢給導演說,再來那麼一場戰爭他還是同樣會上戰場,當然最好不要再有戰爭。
祁少華采訪完這個老漢,感覺落差挺大,現代人對於那些老兵的狀態還是出於想像的多。《集結號》是,他們這些帶著攝影走入歷史的年輕人同樣也是。如果這個老兵真的像老谷那樣認真,該多好,去追問一下那些國民黨軍士兵的身世該多好。
但紀錄片要的是真實,而不是想像,他總不能逼著把老漢推入人性矛盾的深淵。他最後還是把這個老漢放入了紀錄片里,雖然沒有想像中的煽情,但卻有另一種沉重。
後來他又找到一個老兵,他又以為這個老兵是他要找的現實中老谷。但最終還是有落差。
這個老兵是個營教導員,當時他們營有500多號人,淮海戰役的時候他趴在戰壕里,一排炮彈落下來,再站起來的就只剩幾個人了。
祁少華在采訪的時候問老漢,你的那些弟兄呢?老漢說,都死了。為什麼都死了?因為我命大。為什麼犧牲?因為是軍人。
……
再追問下去,祁少華甚至覺得自己有些動機不純,有意把現代人的觀念強加給這些過去的人。
於是,直到最後,在淮海戰役的老兵里,導演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像老谷一樣認真的人,或許那個人本來就只存在於藝術家的想像中。那些人倒是為導演還原了1948年那個冬天的現實,就是解放軍傷亡了13萬人,國民黨軍甚至更多。
尋找現實中的老谷
祁少華最終還是在60年後的今天,找到了老谷那樣認真的人。
這讓他有時候真覺得那個年代的人就是和現在不一樣,是特殊材料做成的。
導演先是找到了一個東北的鄉村教師。這個人叫席彥凌,遼寧朝陽人,沒參加過淮海戰役,甚至連解放東北的戰役也沒參加過,因為當時他才2歲。
席彥凌現在也成了老漢,兩歲的時候,解放朝陽,他們村犧牲了七個解放軍。這七個士兵的墓就在他們村口,什麼標記都沒有,他也不知道這些人叫什麼。他只知道小時候他媽給他說,當時這七個士兵就住在他們家裡,第二天解放朝陽就死了。
母親臨去世的時候囑咐他,一定要找到這些士兵的家人。之後,這個老漢就帶這個囑咐尋找了20多年。20多年來,他總算找到了一個人,把這個人的名字刻在了墓碑上,他畢生的願望就是讓這七座荒冢,刻上主人真實的名字。
這是老漢一輩子認真的一件事,和老谷的執著倒有些不謀而合。
祁少華把攝影機對准這個老漢,問了半天,結果依舊離他想像的比較遠。鄉村教師的話不多,他就是想完成他媽的囑咐,至於戰爭的背景,和戰爭背後的人性,老漢考慮得不多。他覺得這七個士兵,跟他的親人一樣,至少自己不能遺忘他們。要說故事吧,老漢只記得20年來為尋找,自行車騎爛了好幾輛。
後來祁少華在江蘇又找到這么個人。老漢叫楊金台,江蘇響水人,是個復員軍人,當年參加過抗日游擊隊。復員後回到村裡,沒事干去翻相關資料里的烈士名錄,發覺不對勁,自己村裡的烈士一年一年正在逐年減少。1995年的時候還有59個,第二年就剩40多個了。老漢覺得這么下去,烈士逐年消逝,遲早有一天,他們村將變成一個沒有榮譽的村。
老漢之後就幹了一件為烈士樹碑立傳的事,經他一認真調查,他們村的烈士不止那麼少,10年來,最終被他確認了83名,比原來縣志記載還多了24名。老漢都是自己出的錢,每發現一名烈士就在村口立塊碑,每年清明吹吹打打一番。
導演祁少華發現全國這樣的人還不少,比如山西的王艾甫,比如湖北的一個警官,雖然他們都沒有參加過淮海戰役,沒有老谷那樣失去弟兄的切身感受。
最終這部名叫《犧牲》的紀錄片就拍出了兩種語境,一面是老兵的那份單純的高大全,另一面是現代語境下的人性追索。
這種矛盾他最終都擺在了紀錄片里,放不下的他都擱在了心裡。

電影里老谷等待突圍的號角,與現實中王艾甫等待投遞死亡通知書一樣,這是他們一輩子認真的一件事。
在影片《集結號》里,老谷始終沒有聽到突圍的號聲,在他看來戰爭就永遠沒有結束。
他發誓一定要找到團長,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把團長找到。而在現實中,60年後,老谷的那場戰役已經過去很久,人們習慣提起的時候都叫淮海戰役,戰士老谷肯定不知道他參加的那場戰役對於之後的中國會產生什麼影響,反正他一輩子就認真了一件事,就是去求證集結號到底有沒有吹響。那場戰役中老谷失去了47個兄弟,他不知道那場戰役總共傷亡了13萬人。
就在電影里的老谷等待集結號吹響的時候,現實中的解放軍和閻錫山的部隊展開了爭奪太原的戰役。戰役進行得很慘烈,根據最保守的數字統計,當時也犧牲了18000名解放軍。
和電影中的老谷一樣,回到現實,對於某些太認真的人來說,戰爭從來就沒有劃上句號。
半個世紀後的1996年,山西省檢察官王艾甫,在舊貨市場意外地發現84份未發出的太原戰役陣亡將士的通知書。
從那一刻起,對於這個老漢來說,他的戰爭就打響了。這84個烈士放在那場戰役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卻是這個老漢對於那場戰役的全部認識。
電影中,老谷心裡的集結號和現實里王艾甫手裡的那些死亡通知書一樣,這是他們一輩子認真的一件事。
回到現實,誰都有一件認真的事。
今年6月,馮小剛的《集結號》殺青,為了給虛擬的老谷找到現實的參照,馮小剛打算再拍一部紀錄片,名字就叫《犧牲》。
他們找到了央視的紀錄片導演祁少華,期望後者在現實中找到一個和老谷一樣的,認真了一輩子的人。
於是,祁少華找到了王艾甫,讓後者成了紀錄片《犧牲》的主角。
王艾甫這個老漢不知道有《集結號》這部電影,更不知道斯皮爾伯格鏡頭下的《拯救大兵瑞恩》,他眼裡就是那些死亡通知書,那些死人和那場戰爭。
老漢的866個兄弟
王艾甫今年68歲,一個人住在山西左權縣的泰山廟。這和電影里的老谷有些不謀而合。老谷打算在將軍廟里等待回來的大部隊,最終願望落空;而王艾甫在泰山廟里期盼的是送挎包里的那些兄弟回家。
按理說他退休前也是個國家幹部,人民檢察官,一切都來自之前當兵的經歷,如今想起來,這個老漢覺得,要不是當兵,他也不會對那些死人產生興趣,更不會整天揣著一挎包死亡通知書跑來跑去。
1966年,老漢還是個小夥子。當兵後參加了抗美援越,是個高炮師的通信兵,頂著美國飛機的轟鳴聲,在越南和寮國度過了三年,回來就落下了一塊心病。
參軍的時候和他一起去的,有個山西老鄉叫張廣元。小夥子活蹦亂跳和王艾甫很是投機,但進入越南後不久,張廣元就犧牲了,為的是搶救部隊的物資。
張廣元犧牲後,成了烈士,部隊里號召學習他,宣傳他。但到了1968年援越回國後,戰士們就逐漸淡忘了這個人。王艾甫為此心裡總是擱不下,他覺得如果犧牲的是他,戰友們是不是也會同樣淡忘了他。
直至1981年轉業,王艾甫心裡還是放不下這個人。他只記得張廣元是山西岐縣人,打算去張廣元家裡看看。但讓他失望的是,他心裡的英雄,卻在現實中找不到絲毫痕跡。山西省民政局的烈士名錄里沒有這號人物,山西各地的參軍資料里也沒有這個兵。這個人好像蒸發了一樣,在這個世界上被徹底抹去了。
這讓王艾甫很郁悶,這份郁悶到了最後就成了氣憤。
他查遍了山西省最新的烈士名錄,這個名錄里包括從抗日戰爭至今的10萬多名烈士,裡面沒有張廣元這號英雄。之後,他又聯系了山西省各縣所有的民政局和烈士陵園,這差不多用去了他10年的時間,設法找到了山西所有烈士的名字和照片,可裡面依舊沒有張廣元這個人物。
這期間,王艾甫幾乎失望,他不希望這個社會對他的戰友不負責任。於是從1995年開始,他把搜集的所有烈士資料一一拿出來展覽,題目就叫人們不要忘記他們。
可這個辦法依舊沒有找到被遺忘的烈士張廣元,卻讓王艾甫找到了另一撥被遺忘的弟兄。
那是1996年,愛好淘舊書的王艾甫在舊貨市場發現了幾本小冊子。當時他就記得冊子上隱約寫著陣亡將士幾個字,老漢腦子里就嗡的一聲,這些年天天跟烈士打交道,對犧牲、陣亡這些字眼比較敏感。那是幾本發黃的小冊子,冊子的封面上寫著:太原戰役陣亡將士登記冊。老漢起初不相信,這個東西是機密,怎麼可能流落到了民間舊書攤。
但翻開後,老漢越看越激動,冊子里那是一個個陌生的名字,和他參軍的時候一樣年輕。翻著翻著老漢就看到了一疊尚未發出的陣亡通知書。老漢現在回憶當時心情很復雜,很氣憤,很不能理解。
賣舊貨的感覺他想要,開口要價就是3000,根本沒有還價的餘地,老漢捨不得放過,找朋友借錢終於買了下來,當時他的月收入只是300多元。
東西買來後,老漢去鑒定,拿到山西省軍區里,去問那些老同志,去問軍區黨史辦的專家,去找了一些參加過太原戰役的老兵。得到的答案是,真的。
自此,老漢就和那些名冊里的陌生人成了弟兄。晚上睡不著的時候,他拿出來一個一個的數,登記冊里有866個太原戰役陣亡將士的名字,而那些未發出的通知書是84份。老漢後來才知道,沒有發出死亡通知書的不止是眼前的84份,866個太原戰役陣亡將士里有很多連死亡通知書都沒辦法寄,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籍貫和住址。
讓烈士回家
這800多個弟兄,又勾起了老漢的那塊心病,都是當兵的人,犧牲了,從此就進了故紙堆。一過50年,有些家屬甚至還沒有收到他們的死亡通知書。這些弟兄沒有照片,來自五湖四海,有些甚至連籍貫都沒有,只有名字和歲數,入伍的時間多數都短得可憐,很多人距離戰爭勝利只有幾個月,犧牲鑒定千篇一律,除了勇敢作戰,就是奮勇殺敵。老漢在其中讀不出任何兄弟的性格和樣子,很多時候只能靠想像,比如有個籍貫香港的戰士,老漢真不知道這個弟兄是如何跋山涉水一路來到山西,然後參加了解放軍,在一次沖鋒中是不是有過猶豫和退縮,這些他都不知道。
王艾甫試著去了解那場戰役,書里描述,那是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遇到的最難打的一仗。老兵給他講,解放軍當時給太原城投了好多炮彈,平均下來一個敵人用了8發炮彈,就那麼多,都落太原城了。
那時候三大戰役幾近尾聲,長江以北已經成了解放區,唯獨山西的太原和大同成了閻錫山死守的孤城,戰役前後持續了一年多,最終太原城解放的時間比南京還要晚。
解放軍和閻錫山的軍隊在太原周圍展開了拉鋸戰,解放軍攻下一個陣地,閻軍再反攻奪回,雙方的傷亡都極大。最後解放軍採用圍而不打的圍困戰術,圍困在太原的閻軍由於長期吃不到蔬菜,士兵多數患了夜盲症,天一黑就看不見東西。
根據那些經歷過太原戰役的老兵回憶,那些沒有籍貫的戰士,多數是被俘虜的國民黨士兵,他們大多來自長江以南,從抗日戰爭的時候就來到太原,參加過1937年的忻口戰役。多數打日本人的時候就死了,少數人活了下來。到了解放戰爭,又被解放軍俘虜了。被俘虜後,戰斗還在持續,問他們願不願意參加解放軍,這些職業軍人,都說願意,褂子一脫就沖了上去,一露頭就中彈了。後面的指導員還在喊,「告訴我,你是哪裡人?」,可是人已經死了。於是,在他們入伍時間那一欄,兵齡都很短。
他去追問那些老兵,這些人到底圖個啥,眾人莫衷一是,倒是一個當年投降過來的國民黨士兵給他說了實話,這個人至今還活著,他說他們那些職業軍人當初有三大嚮往。打下太原城,給大夥放假,溜海子邊轉一轉,讓大夥兒抽上順風煙,然後聽聽丁鼓戲。
總之,無論活著的還是死了的,這些願望之後都沒實現。太原城打下後,戰士們沒有待一天就走了。
王艾甫帶著這800多個弟兄去尋找他們的家,他去求助全國各地的公安和民政部門,得到的答案多數是沒有這個人。過了這么多年物是人非,到哪裡去找他們的家。很多人給他出主意說去打廣告,但是老漢沒有錢,覺得這樣太花費。後來,他唯一想到的就是以展覽的方式去吸引人們的關注。從1996年開始,他就把這些兄弟帶出去展覽,在太原市的廣場,在任何群眾多的地方。但是始終效果一般。
直至有一天一家報社的記者找到了他。
自此,他找到第一個死亡通知書里的烈士的家。那是一個湖北人,叫郝戴虎,是個孤兒。六十年前,他當兵出走,一去未回。村裡傳聞他去了台灣,已經客死他鄉。直至王艾甫把這份死亡通知書送到了他的湖北老家,那個村子裡的人跟迎接英雄一樣,把這個烈士接回了家。
隨後,王艾甫出名了,河北的一家報紙把他的名冊中的河北籍烈士全部刊登在了報紙上,總共是349名。引起了轟動,一次性找到了40多人,也引出了一個關鍵人物。
這個人就是當年親手安葬了烈士的人,他的名字叫杜明學。
太原戰役的時候此人是個文藝兵,戰場善後,他被抽調負責安葬烈士。當時叫處理烈士工作隊,杜當的是副隊長,一共經手安葬了220多人。這個工作隊是個臨時的,戰役結束後立即解散。
杜看到這些名單刊登在報紙上後,關著門在家裡哭了一天。他就是負責登記那個名冊的人,後來那個名冊意外遺失,最終到了王艾甫手裡。
王艾甫起先很氣憤,憋著勁要去找這個人理論。他想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沒有寄出的死亡通知書,為什麼800多烈士名單多數是沒有籍貫的。
可當他得到答案的時候,比糊塗著還郁悶。杜明學的回憶部分印證了王艾甫之前得到的傳聞,那些沒有籍貫的烈士,一些是剛剛俘虜過來尚未來得及登記,另有一些是戰役前,部隊里讓戰士們每人寫個布條裝進上衣左口袋。可是當時很多戰士覺得不吉利,不願意寫。戰役打響後非常慘烈,都是重炮和火器,很多烈士屍骨無存。有名有姓的都是當時未死的傷者,後來死在醫院的。
至於那些未寄出的死亡通知書,對王艾甫來說還是個謎,杜明學當時只負責登記,之後的優撫事宜,還有其他有關部門。後來,王艾甫還真就去找了有關部門,為此把一場多管閑事升級成了官司。
感動中國
2005年,王艾甫上了中央電視台,甚至成了當年感動中國的人物。
之後不久,他接到北京打來的一個電話,打電話的是一名叫做朱敏的女人。她說,從電視上看到王艾甫的事跡之後,請他幫助查一查看有沒有她外祖父的名字。
她的外祖父叫孫耀,家住內蒙古。
王艾甫回去一查,登記名冊上果然有一個叫孫耀的烈士。
入伍時間是1948年12月30日,當時太原戰役正值拉鋸,籍貫一欄寫的是綏遠豐鎮梅桂井村。評語里的寫是,戰斗中服從命令,是一名很好的軍人。
王艾甫的名冊上寫的不是內蒙,而是綏遠。老漢後來才知道綏遠當年就是張家口和大同那一片,後來劃歸了內蒙古,對照過去的地圖,與這個女人說的一模一樣。
這個女人說她母親那裡有一張60年前外祖父的入伍通知書。
為了這一張紙,他們一家的生活發生改變。
她母親為了尋找外祖父整整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幾乎成了那個女人生活中的唯一希望。她把家裡的積蓄都用在了尋找親人的事情上。她甚至一直記恨著自己的父親,認為這個人進了城,當了兵,不要他們孤兒寡母了。
她的母親名字叫孫秀峰,在她8歲的時候父親離開了家。起先聽說是到口外做生意去了,再後來聽說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在她11歲的時候,她收到了一張入伍通知書。當時已經是1949年10月,通知書上寫著,她的父親孫耀光榮加入了人民解放軍。當時他們家感覺很光榮,還掛上了光榮軍屬的牌子,享受軍屬待遇。但父親卻自此再無音信。
過了兩年,土改運動開始後,這個牌子被摘走了。理由是,如果孫耀還是解放軍,那他就應該發封信回來,這么多年沒有音信,肯定是出了問題。人家什麼都想到了,叛變了,投敵了,犯錯誤了,就是沒想到他犧牲了。事實上,當這封頒發自1949年1月的入伍通知書到達孫家的時候,孫耀的名字再一次被填寫進了另一個表格,這個表格就是王艾甫手裡的「陣亡將士登記冊」。
部隊發信之時,孫耀剛剛成為解放軍戰士,家裡收信之日,孫耀早就犧牲成為烈士。
根據王艾甫的調查,烈士孫耀起先很有可能是被傅作義的部隊抓去了壯丁,之後,傅作義投降,他的部隊也被整編後派往了太原戰場,後來只知道這個人犧牲的時間肯定是在1949年4月29日之前。
一塊光榮軍屬的牌子對於孫家至為重要。
牌子收回之後的漫長歲月里,運動不斷,階級陣線勢同水火,好人壞人涇渭分明,孫家在村裡一下子抬不起頭來,謠言四起,牆倒眾人推。孫耀的父親一到農閑下來就拄著棍子拿著當年部隊頒發的入伍通知書到外邊尋找兒子的下落。可是一直到死,也沒有任何進展。
1960年代後期,入伍通知書傳到了孫秀峰的手裡,自此這個女人開始了漫長的尋找。父親下落不明,圍繞在父親周圍的謠言也揮之不去,她和她的家人被懷疑有莫須有的「內人黨」嫌疑。
這個女人不斷去尋找自己的父親,直至他們家最後很窮,窮到房頂無瓦,圍牆無磚,只有五個姑娘和一張炕、一口鍋。孩子們回憶,母親一烙餅就哭,就知道母親又要帶著干糧上路了,去尋找父親了。
後來這個女人徹底死了心,她覺得自己的父親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跑去了台灣。直至王艾甫拿著一張死亡通知書來到了她面前。
王艾甫決心為老孫家恢復名譽,他拿著那張死亡通知書和烈士的入伍通知書,去了內蒙古當地的民政局去落實烈士的政策。之前原本以為事情很好辦,但卻遭遇了挫折。
第一次去的時候,當地民政局說恢復烈士榮譽的文件已經作廢了,現在已經不執行了。王艾甫說,家屬只想要一個榮譽,文革的時候被打成了反革命,家裡人一直在上訪,經常進收容所,他們就想要個態度。
第二次去的時候,王艾甫帶上了中央電視台的記者,原本以為好辦事。但當地民政局回復說,事情可以辦,但是要走程序,首先得要家屬寫申請,為什麼要申請辦這個榮譽證。其次去找犧牲者的兩個見證人,講述當時的詳細經過,並且蓋上原單位的章。民政局的同志還說,這還是發布的新文件。
王艾甫聽了不舒服,那些當兵的,入了伍,犧牲了,還要自己的家屬出具證明去找證據。解放戰爭時候的證據,從哪裡去找?
對方被逼得急了,最終給的答案是,既然是死在山西的,去找山西好了。
話說到這里,老漢徹底怒了,心裡的那塊心病被觸動了。他說他的戰友死在越南,難道要去找越南,抗美援朝犧牲的要去找朝鮮?一生氣,還真就罵了他們,然後對方一個小夥子也跟他急了,上來踢了他一腳。那一刻老漢特別激動,他覺得自己也是個國家幹部,哪受過這氣。
最終,給烈士恢復名譽的事情至今還掛著。老漢沒辦法,現在想著要帶著那800多個弟兄去打一場官司,就告有關部門不作為,為那些被遺忘許多年的烈士去申請國家賠償。他說,現在為了掙錢下煤礦的死了都能拿個二十萬的,可是他這幫弟兄犧牲後很多連個光榮軍屬的牌子都看不到。
有些事情想得多了就越找不到答案。想想挎包里的那些弟兄,王艾甫有時候真想不通他們當初到底是圖啥,那些名冊里鮮活的名字,活蹦亂跳的青年,一轉眼就灰飛煙滅了。
山西省長於幼軍知道了王艾甫的事,主動找到他,給了他兩千塊錢,算作慰問他。
王艾甫說,不是自己覺悟不高,他們家5個兄弟4個參了軍,老大打過日本人,老二參加過解放戰爭,老三抗美援朝,他是老四,參加過抗美援越。直到如今,有關部門對他也是不冷不熱,王艾甫的閑事已經到了無法收場的地步。
後來他帶著800多弟兄就住進了左權縣的泰山廟,城裡也不去了。

4. 如何評價中國藍盔有哪些記憶點

總覺得很多國內導演和編劇,對主旋律電影存在很多的誤解,以為必須要四平八穩的按照以往的路子來,絕不輕易越雷池一步,這樣做,對外有「政治任務」的交代,對內也算是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實際上,自己啥都沒干,就是把前人拍攝製作的主要套路,配上點港台、歐美同類影片的小技巧,最終不動腦子的復制粘貼了一遍。

電影《中國藍盔》講述了中國維和部隊在非洲執行維和任務的而故事。片中,以「兵王」杜峰等人為首的中國維和戰士們,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冒著生命危險從恐怖分子手中就出了聯合國調查組,從而成功的阻止了一場一觸即發戰爭。

《中國藍盔》的主創們,醒醒吧,都什麼年代了,還停留在老掉牙的港產片套路里,還以為抗日神劇就算是創新。

蹭熱度可以,麻煩自己用點心,中國軍人不可辱,中國觀眾不可欺,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就不要在電影圈裡裝什麼「文化引領者」。

閱讀全文

與王剛留下其他人全部出去是那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類似菊石的電影 瀏覽:750
夏威夷電影完整版 瀏覽:193
邵氏經典古裝武俠 瀏覽:225
魔物吃胎兒的泰國電影 瀏覽:697
男性露性器官電影 瀏覽:166
吸乳汁的電影 瀏覽:546
吳家麗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427
國外在線電影 瀏覽:108
變形金剛6百度網盤 瀏覽:929
稍安勿躁電影大概內容 瀏覽:988
清正廉潔電影 瀏覽:746
徐錦江和林偉建主演電影 瀏覽:212
拳皇97的有電影嗎 瀏覽:358
學生考90分老師答應條件的韓劇白峰羽美 瀏覽:173
李彩潭嫉妒陷阱 瀏覽:976
微電影北漂女孩彪哥收房租 瀏覽:59
電影院緊挨著書店英文翻譯 瀏覽:114
小電影網站進不去 瀏覽:685
殺人碎屍電影 瀏覽:422
邵氏電影顏色片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