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 嘎納國際電影節的獎杯是什麼樣子
戛納電影節大獎為金棕櫚獎,具體獎杯樣式如圖:
金棕櫚獎前身為「金鴨獎」,是戛納電影節的大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這是由於戛納這座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著高大挺拔的棕櫚樹。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
必須說明,短片單元還有一座金棕櫚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約定俗成的「金棕櫚大獎」,僅指主競賽單元的那枚棕櫚枝(長片)。
金棕櫚難於攻陷的程度毫不亞於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
縱觀其歷史,「雙金棕櫚俱樂部」成員僅有五(六)位:弗朗西斯·福德·科波拉(美國)、比爾·奧古斯特(丹麥)、今村昌平(日本)、艾米爾·庫斯圖里卡(塞爾維亞,前南斯拉夫)、達內兄弟(比利時)。(這里計算的「雙金棕櫚」成員,不包括「金棕櫚最佳短片獎」。)大家耳熟能詳的如:《德州巴黎》(維姆·門德斯)、《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特利爾)、《鋼琴師》(羅曼·波蘭斯基)、《華氏911》(邁克爾·摩爾)等,均為金棕櫚大獎得主。亞洲首部獲得金棕櫚作品是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前輩的《地獄門》,華語電影唯一一部榮膺金棕櫚獎的影片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1993年,與澳大利亞女導演簡·坎皮爾執導的《鋼琴課》並列)。
B. 《寄生蟲》得奧斯卡四座小金人,這部影片有多好
寄生蟲這部電影上映於2019年的戛納電影節,獲得了金棕櫚獎,而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當中斬獲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以及最佳國際影片獎。這部影片在豆瓣的評分也高達8.7分,由此可見眾多觀影者對這部電影的肯定。《寄生蟲》意味深長,而在其中也有著許多的隱喻,在揭露社會現象的同時,也為人們展現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寄生蟲的生存法則就是想要活下去就要不斷的向上爬,於是用一個又一個的謊言編織出巨大的網,將富人一網打盡。同時也展現出了赤裸裸的現實,窮人們想要生活下去就要面臨殘酷而且冰冷的現實。最後的結局令人瞠目結舌,同樣也對影片的名稱進行了否定,證明了他不是寄生蟲,生活在陽光下而又有尊嚴的人。
C. 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和金棕銅獎有什麼區別
最佳導演、影帝、影後、編劇獎
與奧斯卡獎的設置區別在於:戛納的演員獎,無主角、配角之分,戛納的編劇獎,無原創、改編劇本之分。
金棕櫚獎
金棕櫚獎前身為電影節大獎,乃是針對參加主競賽單元的20餘部影片評選出的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與金獅獎、金熊獎並稱為電影節三大最高榮譽象徵。
必須說明,短片單元還有一座金棕櫚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約定俗成的金棕櫚大獎,僅指主競賽單元的那枚棕櫚枝。金棕櫚難於攻陷的程度毫不亞於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
亞洲首部獲得金棕櫚作品是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前輩的《地獄門》,華語電影唯一一部榮膺金棕櫚獎的影片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與1993年,與澳大利亞女導演簡·坎皮爾執導的《鋼琴課》並列。
D. 世界著名的影視獎項有哪些
戛納電影節(坎城電影節)金棕櫚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