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補貼管理實施細則的第三章
第九條各級電影行政管理部門對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實行采購招標制度。各地、市級電影行政管理部門,要本著公平、公正招聘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公司的原則,根據農村電影放映場次及配套的場次補貼組織招標。
第十條各級電影行政管理部門應與本轄區的農村電影公益場次中標單位(院線公司)簽訂《年度農村電影公益場次放映責任書》,報經省級電影主管部門備案後,獲得相應的公益電影放映場次任務和場次補貼。
第十一條承擔放映任務的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公司應與應聘的放映隊簽訂《年度農村電影公益場次放映合同書》,將年度電影場次放映任務分配至放映隊,並組織完成放映任務,落實場次補貼的發放。
B. 到農村免費播放電影要辦證嗎
肯定要辦證,授權啊,如果政府不管,你播放不合法電影咋辦.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介紹
按照「企業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購買、農民受惠」的農村電影發展思路,逐步建立公共服務和市場運作相協調、固定放映和流動放映相結合的農村電影服務體系。加強指導培訓,對全省農村數字電影院線負責人、技術骨幹進行了培訓,強化監督管理,對部分市、縣農村電影放映場次和場次補貼情況進行了檢查,發放了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設備。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補貼資金預算,加強農村電影放映場次和場次補貼發放的監管。
電影片源
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的片源,都是各地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公司在國家廣電總局電影數位元組目管理中心采購的。「數位元組目管理中心有什麼片子,就能放什麼片子。」根據2007年國家廣電總局出台的《農村數字電影發行放映實施細則》,國家廣電總局每年選定不低於60部專供農村放映的故事片和不低於30部的科教片,由政府出資,委託中影新農村數字電影發行有限公司購買農村公益版權後,向全國各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公司發行。中影新農村數字電影發行有限公司、總局電影數位元組目管理中心,在運營過程中經批准可以按照東部3元/場、中部2元/場、西部1元/場的標准收取技術服務費和成本費。
C.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政策
法律分析:扶持農村電影公益性放映。國家每年選定不低於60部的農村題材故事片和不低於30部的科教片,委託指定單位集中購買公益放映版權後,向全國農村發行。國家繼續為中西部地區配送電影流動放映車和流動放映設備,對中西部地區農村電影放映給予一定場次補貼,有關地區政府要確保其全部用於農村電影放映。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落實本地區農村電影經費,對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也給予部分補貼,並確保及時到位。國家有關部門要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電影民族語譯制設備予以資助,盡快解決數字電影民族語譯制問題,積極推進少數民族地區農村電影的數字化放映。
法律依據: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文化部《關於做好農村電影工作的意見》 三、加強農村電影工作的政策措施(八)扶持農村電影公益性放映。國家每年選定不低於60部的農村題材故事片和不低於30部的科教片,委託指定單位集中購買公益放映版權後,向全國農村發行。國家繼續為中西部地區配送電影流動放映車和流動放映設備,對中西部地區農村電影放映給予一定場次補貼,有關地區政府要確保其全部用於農村電影放映。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落實本地區農村電影經費,對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也給予部分補貼,並確保及時到位。國家有關部門要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電影民族語譯制設備予以資助,盡快解決數字電影民族語譯制問題,積極推進少數民族地區農村電影的數字化放映。
D. 國家有送電影下鄉的扶持政策嗎具體的是那些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是一種服務基層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國家扶持政策為:發放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設備。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補貼資金預算等。
E. 電影發行和放映環節的法律法規
企業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發行活動相適應的人員、資金條件的,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發行活動。企業、個體工商戶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放映活動相適應的人員、場所、技術和設備等條件的,經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院等固定放映場所電影放映活動。F. 請問電影放影補貼標準是
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文化廳等部門《關於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意見》,提出到2010年,我省要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每放一場電影按照200元標准給予補貼。
農村電影改革要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按照「企業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買服務」的發展思路,探索建立多種所有制、多種發行放映主體和多種發行放映方式相結合的新模式,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群眾看電影難的問題。要建立公益放映補貼新機制,不斷擴大農村電影覆蓋面,到2010年實現全省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
省市縣三級財政部門負責安排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場次補貼,補貼費包括影片購買費(含數字電影版權費)、放映交通運輸費、放映人員勞務費和數字放映設備折舊費。按照每場200元的標准,省財政對東、中、西部地區分別給予40%、60%、80%的補助,其餘部分由市、縣財政分擔。2008年達到80%的覆蓋面,以後逐年增加,到2010年實現國家規定的目標